黑暗梅菲斯特变身器:罗素论教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02:53

罗素论教育

《论教育》是罗素自选文集中的一章,节选自《人类为何战斗》。罗素的这篇论文涉及到了教育的方方面面,甚杂甚广,难以在一篇短文中完整地讨论。今天我就先记录一下他对于教育的宗旨的观念。


在我看来,罗素是一个充满了理想的人,字里行间充满了对于人类思想的讴歌。在他看来,教育显然不应该仅仅只是教会孩子一门谋生的技能,而更应该因材施教,令有智慧兴趣的孩子们能够在不断的追问中,在不断的对于世界的探索中,培养出思考的能力,思考的习惯,思考的兴趣。“或多或少把思考的欢愉带给所有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们,这乃是可贵的精神教育的最高宗旨


照他的描述,其实他所生活的年代的英国教育与现在的中国教育也相去不远“只要教育的目的是制造信仰,而非鼓励思考;是强迫青年对于可疑之事抱定无疑之见,而非放手让他们观察可疑之处,鼓励他们树立独立见解,那么,对于求知探索的自由加以禁止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教育应带培育追求真理的希望,而不应当认定某些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这岂不就是中国教育活生生的写照么!那么教育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他接着阐述“正是信条把人们团结在战斗的集体(宗教、国家、政党)之中。正是信条中凝聚的信仰产生了战斗力,使胜利归属于那些对可疑之事抱定最坚定信念的人们。而实际上,对可疑之事投以疑问才是理智的态度。”


很明白,可不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想当年,民国的宽松空气鼓舞了青年人去主动思考,去追求各种信仰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的“正确答案”,到最后,胜出的可不就是那群信仰最坚定的人么?但是信仰坚定与理性思考,本身就是矛盾的两个概念。一时的武力的胜利,并不能说明有坚定的信仰就要比有理性的充满怀疑的思维的要强;毕竟,斯巴达可以用坚强的纪律打败雅典,但是雅典的公民精神,理性的论辩,自由的思维发展所结出的精神之花才是能永世让后人向往的。


那么在理想状态下,教育的目的就很明白了,而且为何理想的教育无法在社会范围内得到广泛的推行也变得很显然。政党,当权者,既得利益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必然会希望以符合自己利益的方式去教育孩子,用重复性的填鸭式教育扼杀他们的思考能力,毕竟,有思考能力的奴隶最危险。成年人最想塑造的,是一个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并且会坚决执行的机器。


但是教育的根本目的,绝不只是让孩子们学会一样谋生的本领,甚至也不是让孩子们学会更宽泛的“谋生的综合能力”。教育的目的,是让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命,了解人类的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整个大自然,并在这个基础之上,学会自由的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发问,探索,思考,并接过接力棒,将人类的文明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罗 素:《论教育》(1)  

2008-03-26 21:45:33|  分类: 转帖·教育论坛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每当负面的评价接踵而至,每当孩子们的表现让人失望,每当工作的压力让快乐的自己心烦意乱时,我常常会停下脚步,转向圣哲先贤去请教。夜深人静,他们睿智的思想如遥远的星光,沐浴我枯竭的头脑,指引我迷惘的心灵,让我对弥漫尘世的竞争纷扰和虚妄执著,保持清醒的警惕。事实上,人们许多宝贵的热情本可以成就非凡的事业,因经不住诱惑或盲目从众,最终却走上了歧途,导致了平庸。谁甘愿平庸?

《论教育》(1)——《罗素自选文集》 
  • 通常,教育是站在现存事物一方的最强大的力量,它反对根本性的变革。

——[范的感言]体制改革、教育改革何其难啊!

  • 如果考虑到孩子们的需要,教育就不应把争夺儿童当作宗旨,而应培养孩子的能力,使他们在双方之间作出明智的选择,并以此作为教育的目标。教育应当培养孩子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培养他们按照老师所想的那样去想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孩子的权利,那么教育就不再是一种政治武器。如果我们尊重孩子的权利,我们就应当视教育为向儿童赠予知识和精神习惯,因为只有掌握这些东西才能形成独立的观念。

——[范的感言]如今有许多时候,孩子正在成为成人实现其功利目的的手段和工具,正在成为被喂灌的鸭子和知识的容器。

  • 就教育而言,只有公正和自由又是不够的。……教育者既不得不寻求发挥权威作用的途径,而又要做到使这种权威性同自由的精神并行不悖。

——[范的感言]如果教育者自身无意于让权威性与自由的精神并行不悖,那么我们凭什么来期待他们给孩子带来教育的公正和自由呢?

  • 越是不容回避权威性,就越是需要尊重他人。一个人只要想做到教育有方,想使孩子成长为有才干的重要人物,他就必须彻彻底底地充满了尊重精神。……在教育领域中充斥着政府部门发布的规章制度、庞大的班级、一成不变的课程、不堪重负的老师,以及一定要生产出水平完全一致的能说会道的庸才。凡些种种,唯独缺少对于孩子的尊重,这几乎成了普遍现象。尊重他人是需要想象力和必要的热情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取得了些微实际成就和有权力的人来说,尊重他人就更需要想象力了。孩子是弱者,而且有些肤浅愚笨;而教师是强者,并且在各方面都比孩子更聪明。由于儿童外在的弱势,不尊重人的教师和不尊重人的官僚,动辄就会蔑视孩子。他认为,塑造孩子是他的责任。在想象中,他将自己当作一个拿着泥土的陶器匠。于是,他把孩子捏成某种不自然的形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形状会坚固起来,并且产生出紧张和精神上的愤懑,滋生出残忍和嫉妒,而且孩子长大后会认为,必须强迫其他人也要经受同样的扭曲。

——[范的感言]教育者只有自己具有了以独立人格、现代公民意识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健全人格,他才有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和热情。同时,教师永葆一颗纯朴的童心是多么的可贵。

  • 具有尊重感的人则不认为塑造青年人是他的责任。他感到在所有生物中间,特别是在人类中,最重要的是在孩子里,存在某种神圣的东西;它捉摸不定,无以限量,具有某种个性,又神奇珍贵;生命的真谛由此孕育;断然的沉默体现了与世界的奋争。在孩子面前,他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自卑——这是用任何理由都不易抗拒的惭愧,然而它比起许多家长和教师油然而生的自信心却更接近明智。孩子们外在的无助和对于依赖的呼吁,使他产生了托付人的责任感。他的想象力为他展现出孩子可能发生的变化;孩子或是变善,或是变恶;孩子的进取心将如何得以发展,或是如何遭到挫折;孩子的希望将如何必定变得黯然无望,生活将如何被渐失生气;孩子的信任感装饰如何遭受打击,活泼机敏的欲望将如何被深沉阴暗的念头所取代。凡此种种都使他渴望站在孩子一边,在儿童自己的战场上助其一臂之力。他将为孩子提供装备,增添力量。这倒不是为了国宝或没有人情味的当局从局外提出的目标,而是为了孩子在茫然中的精神求索。只有感受到这一点的人才能发挥教育的权威作用,并且不会违背自由的原则。

——[范的感言]应试教育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悲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的目标急功近利,教师常以“塑造”青少年为乐。其实,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来说,“培养”一说更为合理,因为它包含着对孩子生命和个性的“尊重”。在孩子面前,杰出的教师常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自卑,在我看来,这决不是矫情,而是自信者的人生智慧,就好像人类对远古童年时代的尊重和崇敬。

  • 教育所考虑的问题几乎从来不是小男孩小女孩,也不是少男少女,而差不多总是想用某种形式维系现在的秩序。就个人而言,教育几乎只抱有世俗的成功观——赚钱和高升。在青年人面前,教育提供的观念是那么平庸,无非是教人学会往上爬的技艺。除了少数罕见的教师外,无人具有足够的勇气能够突破束缚他们为之工作的体制。几乎所有的教育都抱有政治动机,目的是在同其他集团的竞争中,加强某一集团、某一国家、某一教派或是某种社会的力量。……在帮助内心精神世界的成长方面,教育却几乎无所作为。事实上,在精神生活中,那些受教育最多的人往往已经萎缩枯败,毫无进取之心,用刻板机械的态度取代了生机勃勃的思想。

——[范的感言]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勤奋读书,我们一些孩子说是为了“做人上人”,为了“出人头地”时,我总觉得特别的反感和悲凉。其实,人们哪里知道,当今世界推崇的所谓成功代表比尔·盖茨这些杰出人物,他们最想做并整日在为之奋斗的事业,不是别的什么,正是——消除世界的不平等。

  • 只要教育的目的是制造信仰,而非鼓励思考;是强迫青年对于可疑之事抱定无疑之见,而非放手让他们观察可疑之处,鼓励他们树立独立见解,那么,对于求知探索的自由加以禁止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教育应当培育追求真理的希望,而不应当认定某些特殊的信条就是真理。……而实际上,对可疑之事投以疑问才是理智的态度。为了增强信仰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孩子的天性就遭到了扭曲,自由发展的前景就受到了束缚;人们培育的是禁锢之心,它成为阻止新思想成长的障碍物。

——[范的感言]越是博学的人,对未知的世界越是怀着谦卑;越是圣洁的灵魂,越不惧怕他人的质疑和抵毁。教师不应当满足于教学生牢记答案,而应当引导学生,并与他们一道去追求真理。

  • 通过压制思想自由所打赢的胜仗是短暂且无价值的成功。从长远看,无论要在战斗中获胜,还是要在生活中过上好日子,根本的一点是要有精神活力。……在当今世界,实际工作需要如此之多的智力,以至于要赢得对外战争的胜利主要得靠智慧,而较少靠听命服从。教人轻信的教育很快就会导致精神的霉变;而只有保持精神的活力,自由地求知探索,才可能取得必要的些微进步。

——[范的感言]一个不停地在多所学校(正规五天制、晚间辅导班和周末家教课)间穿梭奔忙的孩子,哪里有求知探索的自由,哪里来的精神活力?这种让人疲于奔命的学习,这种教人轻信的教育,除了让学生的精神霉变,除了让学生的身体崩溃,除了达到商人和教书匠的功利目的,除了满足家长短时的虚荣外,还能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呢?

  • 从事教育的人通常灌输的是这样一些精神习惯:服从和纪律,为了世俗的成功而残酷无情的争斗,蔑视反对派,毫无疑问的轻信,热情地接受教师的聪明。所有这些习惯都是同活力相对立的。实际上,我们应保存的是独立性和进取心,而不是服从和纪律。教育力图发展的应该是思想的公正性,而不是残酷无情。它应该灌输的是尊敬心和努力理解他人,而不应是轻蔑;对于其他人的见解不应是无可奈何的默认,而是应该看到正是这种对立的见解具有可以理解的想象力,因而能够清楚地说明何以对立的缘由。它所要达到的目标不是轻信,而是激发具有建设意义的怀疑之心,热爱精神世界的发展,从本质上认识到要靠大胆无畏的进取思想去征服世界。由于对心灵的需求漠不关心,人们就会满足现状,就会使个体的学生依附于政治目的。这些就构成了产生邪恶的直接原因。但是在这些原因的背后还有一个更具有根本性质的因素,那就是人们只把教育看作是一种手段,以此向学生施以权力,而未把它当作培育学生成长的一项措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缺乏尊重感的现象才显露出来;而只有依靠更多的尊重感,根本性的改革才能取得成效。

——[范的感言]只有对孩子的尊重和无条件的爱,才能培养起他的自尊心。过分地对孩子强调“服从和纪律”,教师可以实现眼前急切的功利,却是以牺牲孩子的独立性和进取性为代价,并扼杀孩子思想的公正性和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