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时代骑马僵尸:一个国家最可怕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7:21:08




  一个民族最可悲的是什么?

  是愚昧!

  一个国家最可怕的是什么?

  是无知!

  为什么在弹丸之地、区区的七百多万的以色列人,竟然能够先后五次打败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且资源丰富的众多阿拉伯国家呢?

  如果是战争初期以色列因为得利于在二战中,意外得到一个全部由犹太人组成的能征善战的犹太人军团,而像埃及、叙利亚、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因刚刚脱离殖民统治,军队也都是刚刚接受过来的旧军队,没有多少战斗力。但是在此后的长时间内,众多的阿拉伯国家始终无法打一个真正意义的翻身仗。特别是以色列空军自战争发生日起,一直成为着中东地区的空战霸主,自始至终主宰着整个中东地区的制空权,创造了许许多多战绩和传奇,从来就没有让以色列人失望过。例如在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以色列空军在3小时内就彻底摧毁了整个埃及空军;在当天结束时就基本上已消灭叙利亚和约旦的空军力量。当整个战争结束时,以色列空军以损伤10架飞机的代价,击坠了对方451架战机的傲人战果载入史册;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F-15和F-16两型共14架战机编成超密集队形,千里奔袭巴格达。在突击机群飞临伊拉克领空时,以色列机群采取低空突防战术,钻进伊拉克雷达盲区。在整个两分钟的袭击过程中,就彻底摧毁了伊拉克核反应堆;在1982年6月9日以色列空军奇袭盘踞在黎巴嫩贝卡谷地的叙利亚萨姆导弹阵地时。竟在短短6分钟的攻击中,就彻底摧毁了叙利亚和苏联苦心经营10年,已耗资20亿美元的19个萨姆导弹阵地。并在其后两天的多轮空战中,以色列空军运用自己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预警机和电子干扰机,完美地配合着自己的F15、F16战斗机,先后击落叙利亚82架战机,而以方则未损失一架战机,创造了世界空战史上82:0的奇迹。

  为什么阿拉伯人在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时,在与以色列的多次对垒中,却屡次受挫呢?

  如果说以色列有美国人在后面的鼎力支持,可是前苏联对阿拉伯国家的支持,不管是力度、广度、还是深度,绝对是空前绝后的。从武器弹药的供应,到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再到大量的前苏联的参谋人员的献计献策,可谓是呵护有备至、庇护尤佳。但是就是这样,阿拉伯国家还是一直在损兵折将、失地辱国、屡战屡败。其实在整个中东战争的过程中,在很多的时候,以色列军力并不总是占有优势,甚至是在痛失先机,陷入逆境。也往往是在这个时候,阿拉伯人表现出来的愚味、无知和可笑,在可笑的犹豫、彷徨或极度自负之中,以及他们致命错误的判断与指挥中,总能贻误战机,反将自己逐步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劣势。那么这就直接导致了以色列军队总能时来运转、咸鱼翻身、彻底翻牌,取得最终胜利。

  特别是到了如今,除了伊朗之外,在众多的阿拉伯国家中,唯一让大家看得见、摸得着的更是石油,其余几乎可以说是空白。既没有足够强大的工业体系,也没有让人称道的科技和武器装备。他们从轻武器装备到飞机导弹等,都极度依赖西方国家和俄罗斯的供应和技术支持。而反之,今天的以色列井然成为全球经济重镇。例如全球顶尖企业,包括英特尔、IBM、微软、惠普、雅虎、Google、升阳微系统,在以色列都有研发中心。而在那斯达克挂牌的以色列企业数目仅次于美国,已超过75家。而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以色列的30多万农民,在弹丸之地且非常贫瘠的土地上,不但养活着700多万以色列人,而且还有大量优质农产品可供世界各地人民品尝。以色列强大的人才队伍、科研能力、制造水平和工业体系,使得他们几乎能够制造当今世界所有的先进的武器装备,能对阿拉伯国家形成足够的不对称技术装备的打击能力。事实上由于美国的种种制约和限制,使得以色列对外武器装备的出口受到了极大的约束,否则以色列可以成为世界武器输出的第三大国。

  我们知道,由于德国纳粹的迫害,在德国的大量犹太人死里逃生,重新回到了3000年的故居巴勒斯坦,而这批犹太人与阿拉伯最不同的地方,就是他们已深深受到了现代工业文明的熏陶和影响,接受或者说已承接了现代文明的思维和观念。那么自然他们在释放社会价值和创造财富的过程中,绝非那些严重缺乏现代文明、知识、科学素养、先进思想等,落后而愚昧的阿拉伯人所比。特别是后来,在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同样有许许多多受到高等教育的犹太人,不断地来到以色列定居,他们所带来的新知识、高科技、新理念和新思想,以及所产生的社会价值、效益、财富和力量,是无法估量的。而这些正是导致了以色列能够持续地高质量、高起点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基础。

  那么我们可否这么认为,现代战场的胜负并不取决于什么天时地利人和,也不取决于什么人民战争,更不在乎人数和资源的多寡,而一切取决于整体的国民素质的高低。

  历史的事实是最有力的证明,对教育的投入决定着国民的整体素质,而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未来。在世界历史上和世界战争史中,弹丸之地的日本和德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他们不但始终屹立于世界的强国之列,还制造着人类战争史中最黑暗、最血腥、最悲惨的一页。那么相对于我国十三亿人口,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自然拥有着德国和日本不可比拟的人口优势和资源优势,需要至少25个日本或者德国的领土面积,才相当于我国的国土面积,需要至少十个日本或一十四个德国的人口,才能相当于我国人口。那么他们能量和力量来自于哪里呢?其实非常的简单,就因为他们的国民素质要远远地优于别国的整体国民素质。一个有文化、有知识、有科学头脑,有能力、易于接受新事物、具有民主意识的高素质人,在和平时他是一个高效创造社会财富和价值的老百姓,在战争中他就是一个骁勇善战的恐怖终结者。

  清政府一直以“中国上国”自居、虚骄自大、目中无人、闭目塞听。在鸦片战争中,当西方列强运用热兵器进行疯狂侵略和掠夺面前,腐朽无能的清王朝惶惶儿不可终日。道光帝的心腹大臣奕山,对洋人的火枪火炮感到一股无名的恐惧,他认定此乃邪术也!他欣然地接受了哪位同样“绝顶聪明、无所不知”的杨芳杨大人的妙计,让士兵在所有的兵器上涂上污秽之物(粪便),以“以邪制邪“的计策来克邪制敌。而慈禧太后她老人家更绝,深信义和团的神功盖世、刀枪不入,能够彻底打败八国联军。于是乎她放心大胆地利用义和团去对抗武装到牙齿的八国联军,神勇的义和团高声念着“刀枪不入”,前仆后继地冲向敌人。而当时正是这些“天之骄子”在一直主持和掌握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和未来。悲呼!

  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就是因为他们首先是从变革的主体或者说载体的人开始的。因为他们深知,只有让日本全体老百姓能够全面了解改革的内容、意义和作用,并且真正能够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和机会,他们才能正确理解政府和当权者的改革确实是用心良苦,也才能真正意义上让日本人民自觉地投入到变革维新的过程之中来。所以日本人首先是从基础教育,提升国民文化科学素质,和人才战略上来着手。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和后来的洋务运动,他们主要的着力点是从物质层面上开始起步的,一味地引进大炮舰船、机械制造等硬件,而忽视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上的转变。 例如洋务运动的主要组织者之一李鸿章,运用大量银子,从国外引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组建了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好像能够与日本进行一场旗鼓相当的战争。但是在后来的发展战略中,那些当权者鼠目寸光,贪图一时享受。例如慈禧太后在她大寿之时,竟然挪用了海军急需的建设资金,而光绪皇帝在大喜之时更是挤占了海军的两年的经费,那么从这里更可以看到当权者缺乏必需的忧患意识和海权意识,那么这就直接影响到海军的建设和健康发展所需要的外部政治环境;而像丁汝昌、邓世昌、林泰曾等这些高级军官都是一些才疏志大,不学无术,贪图享受,作风腐败的官僚,从北洋水师的建设到北洋水师的覆灭,就一直存在着贪污受贿,苛扣军饷,欺下瞒上,弄虚作假等严重的官僚作风。既然当权者和高级军官都不是什么好鸟,自然也培养不出来什么好的士兵。那么这支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师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那么这些都充分说明资产阶级工业文明并没有在中国扎下根来,新的思想和文化也没有在中国人脑子里落叶生根,开花结果。老的封建思想和观念还顽固在一些中国人的脑海里,腐蚀着那么权贵们的思想和灵魂。试想一支机制僵化,死气沉沉,缺乏活力,没有信仰,没有尚武精神,拿着高薪,贪图享受的军队,自然也就缺少作为一个军人所应具有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也就缺乏运筹帷幄,卧薪尝胆,励兵图治,克敌制胜的动力和意愿。既然北洋水师完全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官僚主义产物,一个面子和豆腐渣工程,那么中国人能够寄予他们什么样的期望呢?而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加紧制定扩充海军计划,为筹集经费,天皇甚至从后宫经费中拨款给海军。而日本海军却夜以继日,加紧各项训练,尽心尽力地保养好自己的军舰。在自主造舰的同时,向英国皇家海军购置新舰,学习经验。日本海军迅速成为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同时装备了大批的新式战舰,使用大口径火炮,并装备了速射炮,开发出了新型的炮弹,在总体吨位上也超过了北洋海军,在海战中占有了极大的优势。

  而此时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鲁迅先生,少年的他本想到日本留学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讥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但是在一次日本的一个电影院里,正在上演一部在中国东北地区发生的日俄战争中,几个中国人被作为俄国奸细,被日本鬼子五花大绑,进行残忍的砍头过程中,鲁迅竟然发现电影院中的几个中国人跟着日本观众在一起起哄和开心大笑的样子,他猛然发现中国人的致命病情并不是身体上的,而是在思想上的无知、愚昧和麻木。如果不能彻底根除中国人的这种麻木、愚味和无知,中华民族就不可能有任何的改变、进步、发展和未来。于是乎鲁迅毅然弃医从文。

  很快鲁迅成为当时国内最具有影响和开拓精神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以及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奠基人。例如他创作的《孔乙己》、《阿Q正传》、《祝福》文学著作中塑造的孔乙己、阿Q、祥林嫂的人物形象,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入木三分,深刻嘲讽了当时社会上的不公、冷漠、愚昧、无知和麻木不仁。鲁迅对待这些人物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同时希望他们能够觉悟,并能自立、自主、自强和拥有做人的原则。而正是鲁迅陆续创作出版的《呐喊》、《彷徨》、《坟》、《野草》、《朝花夕拾》、《孔乙己》、《阿Q正传》等等,这些不朽的文学著作,如久旱逢甘露般,很快在当时社会上发生了非常深刻和深远的影响,而事实上像孙中山、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周恩来、陈毅、邓小平等等这一代伟人,已深深地受到了鲁迅思想、观念和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为后来推翻腐朽的清王朝专制统治,结束中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位,奠定了雄厚的文化、思想、观念和理论基础与思想武器。

  所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与前途的,并不仅仅是依靠国家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也不仅仅是依靠某个执政党或某些政府行为,甚至不一定是依靠国土面积和资源。它所依靠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只有当国民具有了足够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科学知识,思想品德,民族意识,政治素养,民主意识,乐观精神等等 ,才会具有现代工业文明的思想和观念,才能对真理有正确而理性的识别能力,才能对新事物新知识有足够的认知能力,通过他们的积极参政议政,国家或民族才能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