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之魂3太阳直剑质变:《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37:22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http://3gpda.cn整理------------第一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及其内容结构------------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的概念  1.行政职业能力的概念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职业能力是多种能力叠加和复合而形成的,是人们从事某项职业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是能否胜任职业岗位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立足社会、获取生活来源、取得社会认可及谋求自我发展的根本。  行政职业能力则是指从事公务员所应具备的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与能力。作为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工作的性质特殊,要求其对一定的行政理论、办公规则、工作惯例、时事都要有透彻的了解。行政职业中所指的技能主要表现为将知识经验转化为工作能力的程度和运用知识经验的熟练程度和准确度。行政职业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由于行政职业多种多样,它所要求具备的能力也不太一样。  2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概念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是专门用于测查与行政职业上的成功有关的一系列心理潜能的一种标准化考试;它是由前人事部考试录用司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的,主要用于国家行政机关招考非行政领导职务工作人员的一种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是通过测查从事行政职业必须具备的一般能力,如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等,进而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的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在内容结构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面宽、量大、题型稳定的特点。经过改进与完善,目前该测验被划分为5个相对独立的分测验: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测试内容以文字、图形、表格三种形式出现,一律采用客观性试题。  在作答要求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与现行标准化考试的作答方式无异。但有两点需要说明:首先,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有严格的时限要求,应试者在120分钟内不仅要阅读大量的材料,还需要回答大约130~140道试题,一道题平均作答时间不到1分钟,在规定时间内应试者答不完全部的试题是常有的现象,也是正常的现象;其次,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作答要求思维反应敏捷,读完题目内容就应准确领会题意,并立即作出选择判断。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1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概论二、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作用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能胜任机关行政工作的优秀人才。公务员录用考试把对行政职业能力的评价作为一个重要方面,有利于帮助人事部门了解考生从事行政工作的能力与差异,避免选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提高选人、用人的准确性。  (1)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对是否录用应考人员具有否决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只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公务员的最低限度要求,所以,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通常配合其他考试和测评手段一起使用,相互补充。对行政职业能力考试的得分一般规定一个最低限度,高于此限度的,可将得分与其他方面的评价结果综合考虑;低于此限度的则不能被录用。  (2)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宜作为用人部门的早期筛选测验。行政职业能力考试是一种纸笔施测团体性测验,全部采用客观化试题,可使用机器阅卷。经行政职业能力考试初选以后,不具备基本能力素质的人就可以不进入后面更复杂的评价程序,从而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3)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客观性强,在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发展的现阶段,它有利于打破选人用人中的人情阻力,抵制不正之风。  (4)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由人事部组织有关专家精心研制的,原理科学、材料精致、施测严密、结果客观,因而有利于提高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  (5)行政职业能力考试不需要考生作专门的复习与准备,给考生应考带来极大方便。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内容结构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所测查的内容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等五大部分。  1.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部分的试题主要考查应试者解决算术问题的能力,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等,涉及到的知识和所用的材料一般不超过高中范围,甚至多数是小学或初中水平的,以此为媒介,考查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判断推理  判断推理能力是人的智力的核心成分,它的强弱往往反映一个人对事物本质及事物间联系的认知能力的高低。国家公务员担负的行政管理工作,所面临的事物间的关系和矛盾十分复杂,要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关系,必须具备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  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词语概念、事件关系和文字材料的认知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等能力。  3.常识判断  常识判断部分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管理、人文、科技等方面,考查应考者在这些方面应知应会的最基本知识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4.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试题考查应试者对文字材料的理解、分析与运用的能力。它包括字词理解能力、句段理解能力、语法的运用能力、字词拼写能力等。  作为一个公务员需要具备快速、准确地阅读、理解各种形式的文字材料的能力,需要具备灵活、准确、简炼地运用文字材料表达信息的能力。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处理各种语言文字的能力,基于这种认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把对言语理解能力的考查作为重要组成部分。  5.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部分的试题考查应试者对图形、表格和文字形式的统计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综合分析的能力。现代信息社会中,大量的信息往往是以统计资料来反映的,要正确地、准确地做出决策,必须能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能从统计信息中找出“关键点”,这就是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的资料分析能力。------------第二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施测方法------------  一、施测须知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全部为选择题。测试材料分为两部分:试题本和答题卡。考生阅读试题本上的试题,然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的题号下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不得在试题本上做任何记号。考后,答题卡通过光电阅读机由计算机统一阅卷计分,因此,参加考试时,考生务必准备好两支2B铅笔和一块橡皮。  二、施测方法简述  测验开始后,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监考老师向考生宣布考场要求。  (2)监考人员发给每位考生一页答题卡,给考生约两分钟时间按规定要求在答题卡上填涂自己的姓名和考号。  (3)监考人员发给考生一个试题本。先给考生两分钟时间阅读题本第一页上的内容。第一页上的内容是“考试注意事项”,考生应该仔细阅读每一项要求并遵照去做。读完这一页内容后,考生应等候监考人员的指示,不要向后翻页,否则,会影响成绩。待考试正式开始后,方可看题、做题。  (4)各部分的试题不分别计时,共给考生120分钟的时间,但每一部分都标出了参考时限,以帮助考生分配好答题时间。在试题中可能有一些是很容易的,但任何人都很难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考生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太久,遇到不会作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待做完了那些容易的题目后,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否则,考生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的题目,而这些题目对考生来说可能更容易些。所有试题答错不倒扣分,因此考生可以根据猜测来回答那些没有把握的问题。  (5)监考老师宣布考试结束,考生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考场。若发现考生带走了试题本或有抄录试题现象,将取消其考试资格。  三、答题卡填涂方法  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通过光电阅读机和计算机来阅读评分的,所以要求考生非常仔细地按规定要求在答题卡上填涂好个人信息(姓名、考号及报考部门)和所选答案。其基本要求是:  (1)用钢笔或圆珠笔或签字笔在姓名、报考部门栏填好本人姓名和报考部门,并在准考证号一栏的11个空白方框中,填上本人准考证副证上的准考证号(11位数)。  (2)对应准考证号的每位数,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栏中相应方括号内的数字涂黑,答题时,则用2B铅笔将各题的所选项(其他项不得作任何记号)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为准,不要涂到框外。  (3)不要用钢笔、圆珠笔、签字笔等涂选项。  (4)修改时要用橡皮彻底擦净。必须保持答题卡整洁,不得做任何其他记号。  (5)不得折叠答题卡。------------第三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应试技巧------------  第三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备考应试技巧  由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是一种标准化考试,具有性质、内容、形式、答题方式、施测方法上的特殊性(如题量大,覆盖面广,时间紧等特点),多数应试者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考试,所以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种形式完全适应往往有一定困难。为了克服困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些准备。  一、按最新考试大纲的要求准备考试  中央国家机关与各省、市、自治区招考公务员与工作人员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大纲,几乎每年都有变化,有的年份变化多些、大些,有的年份则少些、小些,当然,没有任何变化的大纲在地方上偶尔也会出现,但这种情况较罕见。比如,中央国家机关2003年的考试大纲与2002年相比,就将常识部分的多项选择题与单项选择题分开了,而到了2004年的大纲中又将多项选择题取消了。2002年的考试大纲与2001年的考试大纲相比,不仅分成了A、B两类公务员的考试,而且在B类公务员的考试内容中增加了“机械推理”类考题,而到了2003年的考试大纲中又将“机械推理”的内容取消了,改为A、B两类公务员都考“定义判断”。2004年的考试大纲与2003年的考试大纲相比增加了“听力理解”的内容,取消了常识部分的多项选择题,无论是A类还是B类都考单项选择题,数量关系部分的数字推理题也给取消了。2005年考题,把A、B两类改为一、二类,取消了听力理解,恢复考核“数字推理”,增加了事件排序的题型。2006年北京市的考试大纲在本套教材中都有详细的实录供考生复习时参考。地方上的公务员考试大纲也随着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变化而改变。因此,想考公务员与国家工作人员的应试者,无论是想考国务院的公务员还是地方公务员,都要以当年的考试大纲为准。这样就可以把考前有限的宝贵时间用在“刀刃”上。如果不掌握这些变化,还按以往的考试大纲复习,那将浪费许多时间。只要将当年的考试大纲与上一年的考试大纲细心地做一下比较,就会发现并掌握,不要有太多的畏难情绪。  二、了解考试内容与实施程序,掌握题型特点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所测查的是个人由多年生活、学习和实践积累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属于较基本的能力范畴,既不受任何教学大纲的限制,也没有什么教材可以遵循,所以完全不必在考前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复习”。试题中虽涉及到多种学科的知识点,但测验要考查的并不是这些知识本身,确切地说,这些知识性的内容只是一种“载体”。例如,测验中涉及一段论述外国文学的文字,学过外国文学的人回答这个问题未必能得高分,而对未学过外国文学的人,只要阅读理解的能力较强,照样可以得高分。再如,测验中数量关系部分的试题有时需一些简单的计算,但这里的知识性内容多数是初中(甚至小学)的算术内容,这些问题多数凭心算或排除错误答案的方法即可解答,如使用笔算或用计算器作答,则多费时间,事倍功半了。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目一般比较简单,只要给你充足的时间,得到正确答案是不成问题的。然而,在这种考试中,试题虽易,但做对并不容易,取得满分则几乎不可能。因为这种标准化考试的一大特点就是题量大、覆盖面广、时间紧,没有时间答完所有的试题是正常的。应试时,考生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以提高效率,取得好的成绩。  (1)了解测验的实施方法和程序,如答卷纸的使用方法、分段计时的要求,时间的分配方法等,做到心中有数。  (2)搞清题型特点及答题思路。测验的考题是逐年翻新的,不可能今年出与去年完全相同的题目。但是,把以前出过的题目稍加变化,作为新考题重新出来,却是屡见不鲜的。因此,仔细研究前几年出现过的题型及其特点,无疑会对以后的考试很有帮助。另外,适当选择一些模拟题来做也是十分有用的。模拟题不仅有助于熟悉题型,还可以帮助我们计划正式考试时如何在每个部分、每道题上分配时间。  (3)考试时严格按监考人员的要求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规定的题目,不要越栏作答。  三、掌握正确的应考技能  有些人平时表现十分出色,但在考试时总是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这种情况与缺乏正确的应考技能不无关系。在考试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会有助于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  (1)调节自己的情绪。  首先,应该树立一个信念,就是要把焦虑变为动力,从思想上让自己得到放松。  其次,要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习惯,保证有足够的复习时间,使自己不会在考前最后一刻感到懊悔和紧张,更增加了自己的焦虑情绪。  第三,不要把考试看得太重,只是把考试当做显露自己才能的一次机会,就会减轻许多心理负担。此外,考试前准备好必需物品,提前到达考试地点熟悉考试环境等,都有助于稳定我们的情绪,坦然地面对考试。  (2)把握好考试时间。  考卷打开后,不要忙于做答,先把卷子浏览一遍,了解总的题量以及各题的难度情况,粗略分配一下每道题所用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答题过程中灵活掌握。  (3)先做会做的题。  千万不要在难题上花太多的时间,先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完,否则得不偿失。遇到难题时,在上面划一个记号,而后跳过它们,若答完所有题时尚有时间可以再思考这些题目。  (4)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  生活中总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口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在考试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要紧张,可以暂时把这个题目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过一会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也许就会想出答案。  (5)避免犹豫不决,重视直觉思维。  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个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在这种情形下,建议你采纳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故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更有效一些。  四、考前做些适量的练习  多数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中胜出的应试者认为,考前一定要做适量的练习,即找几套正式的考题,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与考试要求,进行“实战演习”或“自测”,以发现自己做题中的问题。比如,若在自测时发现数量关系中的数字推理规律掌握得不牢固,那就应牢记些规律,以备正式考试中灵活运用;若在自测中发现有些考题费时多还找不出正确答案,那就换个方法,或者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以提高做题的准确率,或者采取先放一放而先做后面试题的“缓冲法”,以保证做题的速度;若在自测中发现对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某些题型尚不得要领,那就多练习几遍这类题,以做到“熟能生巧”。上述这些平时练习中的经验教训,带到正式考场上,当然就成了提高考试成绩的“法宝”。不然的话,仅从理论上知晓“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该如何进行,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一旦仓促上考场,是没有胜出的把握的。不少参加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的失败者叹曰:“我为什么不事前演练几遍呢?”到这时后悔则为时已晚。  当然,也不提倡练习题做得越多越好,因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毕竟是测试应试者潜能的一种考试,没必要反复练习,只要认真做一两次,掌握答题的要领与方法即可。  五、不断研究新题型  自1994年以来,北京市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也一直处在发展与完善之中。就题型而言,一开始大致分为五部分,10多种,不久又增加了几种,到现在已有近20种了,但经常考到的只有10多种。就内容而言,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如常识这一部分,开始时是作为判断推理的一部分而设的,即常识推理,后来独立出来形成了常识部分。在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内容中,前两年有了短文,短文中有划线部分,线前带有数字或字母,这就是考题的内容。应试者要把短文与考题结合起来阅读,以免在考场上不知所措。在言语理解部分近两年又增加了“选句填空”的题型,应试者要掌握这种题的答题要求,以便准确、快捷地从四个备选答案中挑出正确选项。  因此,应试者应根据往年北京市发布的考试大纲,了解往年考题内容的发展变化,再根据当年的考试大纲,找出当年的新题型,并尽可能及早熟悉这种题型的考试要领,以便在考试中胜出。  六、在考前调整好应试心态  应试者考前的心态如何,是决定考试成败的重要因素。有的应试者考前疏忽大意,自以为潜能很大,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盲目乐观,因而不重视;或者因为心中无数,怕考不好而心情紧张,以致不能自拔,做过多次练习还不能放心。如果应试者持这两种心态去考试,很可能在考试中失败。  因此,应试者考前既不能太紧张,又不能太大意,应该持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应试,相信自己能考好。在战略上不要太看重考试,但在战术上要重视考试。重要的是要积极做好考前的如下准备:一是考前要了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实施方法和程序,答题卡和草稿纸的使用方法,答题时间的分配等,以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考前要研究“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例题,搞清楚题型的特点、答题的思路与某些题型的答题技巧,以做到胸有成竹。同时,在考场上应试者不可随意行事,否则会影响你的考试成绩,要严格按照主试人的要求与试卷上的注意事项去做,以做到有条不紊。  ------------数量关系题型介绍与答题方法------------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来测查应试者的数量关系理解能力和反应速度。  数量关系测验含有速度与难度测验的双重性质。在速度方面,要求应试者反应灵活,思维敏捷;在难度方面,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该测验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或原理都不超过初中水平,甚至多数是小学水平。如果时间充足,获得正确答案是不成问题的。但在一定的时间限制下,要求考生答题要做到既快又准,个体之间的能力差异就显现出来了。可见,该测验难并不难在数字的运算上,而在于对规律的发现和把握,它实际测验的是个体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解答数量关系测验题不仅要求考生具有数字知觉能力,还需要判别、分析、推理、运算等能力的综合运用。  一、数字推理及其答题方法  数字推理题由题干与选项组成。题干是由一组按某种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其中缺少一个数字),选项为4个数字,要求应试者分析题干数列的排列规律,根据规律推导出空缺项中应填入的数字,然后从选项列出的数字中选出应填的一个,将题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做数字推理题的基本思路是“尝试错误”。很多数字推理题都不能一眼就看出规律,找到答案,而要经过两三次的尝试,逐步排除错误的假设,最后才能找到正确的规律。目前这类题目倾向于越出越难,应试者更需要在心理上作好这种思想准备。当然,考前进行适度的练习,注意总结经验,了解有关的出题形式,会使考试时更为得心应手。  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了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助。------------数字推理题型解析与针对性训练------------  一、等差数列  □典型例题  1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最基础的题型,是解决数字推理的“第一思维”。所谓“第一思维”是指在进行任何数字推理的解题时都要首先想到等差数列,即从数与数之间的差的关系进行判断和推理。  【例题】12,17,22,(),32  【解析】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为5,括号内应填27。  2二级等差数列  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例题】29,21,15,(),9  【解析】前一项减后一项分别得到8,6,4,2,括号内应填11。  3二级等差数列的变式  二级等差数列变式概要:后一项减前一项所得的新的数列是一个呈某种规律变化的数列,这个数列可能是自然数列、平方数列、立方数列、或者与加减“1”的形式有关。  【例题1】33,40,(),57,67  【解析】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7,8,9,10(自然数列),括号内应填48。  【例题2】9,16,37,(),289  【解析】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7,2l,63,189(等比数列),括号内应填100。  【例题3】165,140,124,(),111  【解析】前一项减后一项得到25,16,9,4(平方数列),括号内应填115。  【例题4】1,9,36,100,()  【解析】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8,27,64,125(立方数列),括号内应填225。  【例题5】10,18,33,(),92  【解析】后一项减前一项得到8,15,24,35(平方数列减1的形式),括号内应填57。  □针对性训练  1136,130,124,(),112  A120B118C114D116  2102,314,526,()  A624B738C809D849  30,112,223,334,445,()  A5B516C667D356  4129,123,118,114,111,()  A110B109C108D107  521,31,42,54,()  A65B67C59D71  62,12,30,(),90  A50B65C75D56  7163,164,166,(),173  A167B168C169D17  810,11,15,24,()  A40B36C48D52  911,14,20,29,()  A41B40C49D26  10159,158,154,145,()  A129B130C123D116  □参考答案  1B2B3D4B5B6D7C8A9A10A------------判断推理题型介绍与答题方法------------  一、图形推理  1.命题形式  每道图形推理题中包含两套图形,这两套图形具有某种相似性。就是说,两套图形具有某种共同特征,也存在某种差异。在每题中,第一套图形包括三个图形,第二套图形包括两个图形和一个问号。在这两套图形之外还有供选择的四个图形。考生应选出最适合取代问号的一个图形。正确的答案不仅使两套图形表现出一致的规律性或最大的相似性,而且应使第二套图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图形推理题主要考察考生的抽象推理的能力。因为它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也很少受知识文化背景的影响,因而有人称此种测验为“文化公平”测验。  图形推理与数字推理一样,要求考生从已给出图形的排列方式中,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推导出问号处应填上什么样的图形而不违背这个规律。  2.解题方法  解答图形推理题时,首先要对第一套图形中的三个图形进行两两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尤其要注意第三个图形与第二个图形的差异。因为这种差异与你要找的问号处的图形与第二套图形中第二个图形间的差异有比较直接的关系。然后再比较第一套图形与第二套图形在“形”上的差异。用第一套图形的变化规律和第二套图形的“形”的组合就是问号处所需的图形。图形推理中所用的图形主要是点、线、面及其组合。  3.解题技巧  (1)从第一套图形入手,仔细观察第一套图形中的三个图形,寻找其中变化规律,并把这规律运用到第二套图形中;  (2)观察的要点有:元素数量的变化、旋转或移动方向上有无规律、图形之间是否有互相叠加、外形上是否相似等;  (3)选择答案时要仔细,不要发生视觉错误。  二、演绎推理  1.命题形式  演绎推理题考察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考生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备选答案。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应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2.解题方法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试题中所给的陈述有的合乎常理,有的可能不太合乎常理。但你心中必须明确,这段陈述在此次考试中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考生不能对试题所陈述的事实的正误提出怀疑,也不能自作聪明地以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推理,得出答案,而完全忽视试题中所陈述的事实。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3章判断推理(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演绎推理题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的联系,结论不能超出前提所界定的范围。因此,在解答此种试题时,必须紧扣题干部分陈述的内容,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必须注意的是,此类试题的备选答案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即各个选项几乎都是有道理的,但有道理并不等于与这段陈述直接相关。正确的答案应与陈述直接有关,即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演绎推理题型解析与针对性训练------------  典型例题  【例题1】小王、小刘、小邓三个同学参加了高考,考完后在一起议论  小王说:“我肯定考上重点大学。”  小刘说:“重点大学我是考不上了。”  小邓说:“要是不论重点不重点,我考上是没问题。”  发榜结果表明,三人中考上重点大学、一般大学和没有考上的各有一人,并且他们三人的预言只有一个是对的,另外两个人的预言都同事实恰好相反。可见()。  A小王考上一般大学,小刘没考上,小邓考上重点大学  B小王考上一般大学,小刘考上重点大学,小邓没有考上  C小王没考上,小刘考上重点大学,小邓考上一般大学  D小王没考上,小刘考上一般大学,小邓考上重点大学  【解析】答案为C。此题可以用排除法。①假设A正确,则小王的预言同事实相反,小刘的预言是对的,小邓的预言是对的,而题目中已交代三人预言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故假设不正确。②假设B正确,则小王的预言与事实恰好相反,小刘的预言与事实相反,小邓的预言也与事实相反,三人的预言没有一个是对的,与题意不符,故假设不正确。③假设C正确,小王的预言与事实是相反的,小刘的预言与事实是相反的,小邓的预言是对的,三人的预言有一个是对的,有两个与事实相反,与题意相符,故假设是正确的,所以本题答案为C。同样道理可得D项是错误的。  【例题2】来自英、法、日、德的甲、乙、丙、丁四位旅客,刚好碰在一起。他们除懂本国语言外,每人还会说其他三国语言的一种。有一种语言是三个人都会说的,但没有一种语言四人都懂,现知道:  ①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他却能替他们做翻译。  ②甲是日本人,丁不会说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  ③乙、丙、丁交谈时,找不到共同语言。  ④四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同时又能用法语交谈。可见()。  A甲日德、乙法德、丙英法、丁英德  B甲日德、乙法德、丙英德、丁英法  C甲日法、乙日德、丙英法、丁日英  D甲日法、乙英德、丙法德、丁日德  【解析】答案为A。此题可用排除法进行解答。由②中交代“丁不会日语”,可以排除选项C、D,或者依据④中交代“四个人中,没有一个人既能用日语交谈,同时又能用法语交谈”,同样可以排除选项C、D。依据②中交代,“甲是日本人,丁不会日语,但他俩却能毫无困难地交谈”,可以推定:甲丁会共同的语言,由此可以得出选项A是正确的。  【例题3】本体指天地万物的内在基础,在天地形成之后,作为天地基础的本体并不消失,而继续作为天地万物的内在依据永恒存在着。在老子的学说中,道在生成天地万物之后依然是天地万物深藏的依据。所以()。  A老子的道论是一种现象论B老子的道论是一种本体论  C老子的学说是唯物主义的D老子的学说是形而上学的  【解析】答案为B。从题目中可以明显看出,老子学说中的“道”完全符合本体论中的“本体”的特征。故可得出结论:老子的道论是本体论。  【例题4】某珠宝店被盗,警方已发现如下线索()。  (1)甲、乙、丙三人至少有一个人是罪犯  (2)如果甲是罪犯,则乙一定是同案犯  (3)盗窃发生时,乙正在咖啡店喝咖啡。可见  A甲是罪犯B甲、乙都是罪犯  C甲、乙、丙都是罪犯D丙是罪犯  【解析】答案为D。该题本身隐含条件是案件发生时,罪犯就在现场。可以假设甲是罪犯,则由线索(2)知,乙一定是同案犯,而由线索(3)知乙肯定不是罪犯。故假设不成立,所以甲肯定不是罪犯。故由线索(1)可得丙是罪犯。故正确答案为D。  【例题5】犯罪行为不是合法行为,故意杀人是犯罪行为。故此我们可以推出()。  A故意杀人不是合法行为B不合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C不是犯罪行为一定合法D有的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  【解析】答案为A。这是一个典型的三段论式的判断推理:犯罪行为不是合法行为,为大前提,故意杀人是犯罪行为,为小前提,故可得出结论,故意杀人为不合法行为。  【例题6】经公安机关讯问,已知下列判断为真:(1)若甲和乙都是杀人犯,则丙是无罪的;(2)丙有罪,并且丁的陈述正确;(3)只有丁的陈述不正确,乙才不是杀人犯。由此可以推出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甲、丙是杀人犯B丙、丁是杀人犯  C甲不是杀人犯,乙是杀人犯D甲是杀人犯,乙不是杀人犯  【解析】答案为C。此题用排除法可一下子得出答案。由(2)、(3)可得出结论:乙是杀人犯。只有C是正确的。  【例题7】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据此可知()。  A重婚罪要判处2年有期徒刑  B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是重婚罪  C与有配偶的人结婚的是重婚罪  D有配偶而重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解析】答案为D。此题A、C项的错误是明显的。B项对于学过法律的考生干扰较大。演绎推理的要求中有一个重要的提示: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结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本题中从题目中的陈述并没有具体罪名的信息,故题目中的陈述在字面上得不出这样的结论:本题陈述的是重婚罪,故B项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