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心林地宝箱位置 nga:中国人:猪之传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36:20

中国人:猪之传人  
 
周易是性交的猪神庙

 

【说明】本文是转载的。文章很深刻,里面的学问很多。我几乎完全认同。“中华民族”最原始的而且最独特的猪灵崇拜,仍在决定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说中国人是猪的后代,在民族文化精神上是成立的。中国年纪最大的学者106岁的周有光说,中国仍处于玄学时代。其实,中国的文化基因就是巫术。汉字源自巫术,得到张光直等学术大家的直接或间接支持。儒家最早也是祭司形象。我想,相关的论证应该很多,只能留待今后去做了。

 


前置说明:猪灵崇拜起源很早,而早期的野猪很聪明,健壮威猛,并不是今天的“蠢猪”的形象。今天的家猪成为“愚蠢”的代名词,是人类自私自利、过度驯化野猪的结果。


1.“周易”即男男女女性交的猪神庙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据说是周代的产物,夏商时代有连山、归藏,周代有“周易”。“周”是什么意思?《说文》解释道:“周,密也。”这一句,一般学者都认为是“周密细致”的意思。有学者认为“周”字像田,是周民族拥有农耕文明的象征。


而事实上,“周”的意思却并不是这样的。“周”字,在上古读“吊”或“都”或“猪”或“帝”。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条解释说,“周”字上古声母在“端”母,如“雕”、“凋”、“鲷”、“鵰”等字从“周”,可以读作“吊”或“竹”(竹字上古读都)。


“吊”是什么意思,男性生殖器官。那么,“周”字,也有男性生殖器官的意思。不过,这是后起的意思,不是原始本义。“周”字读“都”字,是什么意思呢?清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舌音类隔之说不可信》条解释说,“都”就是“猪”。《礼记·檀弓》上有““夸其宫而而猪焉。”注:“猪,都也。南方谓都为猪。”《书·禹贡》:“大野既猪”,《史记》却写作为“既都”。


猪有什么含义呢?它是上古时代的猪灵生殖崇拜。云南出土有人与野母猪性交的青铜器,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的猪头龙身玉雕,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的猪头神象,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等,都是新石器时代普遍存在着的猪灵生殖崇拜。猪灵是人类的祖先,是世界的创世主。它凿破鸿蒙、开天辟地。正如《庄子·大宗师》所说的,“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羲氏得之,以袭气母。”


可见,猪灵崇拜远在伏羲的蛇灵崇拜、葫芦灵崇拜之前。在上古的先民看来,人类是猪灵的子孙后代。于是,先民把猪当作自己的祖宗,供奉为“神主”。因此,凡是有猪灵的神主的神庙,就叫“家” 。在甲骨文中,“家”就有庙的正室的意思。因为人是猪的子孙后代,人是猪族,所以就叫“家族”。在上古,“都”字,是“有先祖庙的城市”的意思,其实最初指的就是“有猪灵神主的庙”。


猪灵神庙的“官方名称”,还可以叫“閟宫”、“宓宫”、“密宫”,那么它是用来做什么?祭祀、聚会、商议大事,等等,有很多。先民在猪灵神庙里举行男男女女的集体性交的祭祀仪式。《说文》解释:“周,密也。”“密”就是“閟宫”、“宓宫”、“密宫 ”、“都”、“家”。如《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是惟帝之下都。”《山海经·海内西经》:“海内昆仑之虚,……帝之下都。”《山海经·中山经》:“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


综上所述,“周”就是“家”,猪灵神庙,那里可以举行男男女女的集体性交的祭祀仪式。


2.“易”是性交中的两猪灵


“易”是什么意思?许多人说是“蜥蜴”,但是他们不知道,“蜥蜴”就叫“猪婆蛇”。在先民看来,“蜥蜴”也是猪灵的一种。“易”字,上古音读“弟”。在《管子·戒》中有“易牙”,而在《大戴礼记·保傅篇》、《论衡·谴告篇》都写作“狄牙”。


在猪灵神庙,不但要举行男男女女的集体性交的祭祀仪式,还要同时举行杀猪吃猪肉的祭祀。“易”就有“杀”的意思,钱大昕先生《说文答问》说:“杀本古文肆字。肆与杀声相转。”而章太炎先生在《小学答问》中说:“古问杀即囗之古文。囗者,修豪兽,读若弟(囗是一个无法打出来的古字,是猪的一种)。


按照生殖崇拜理论,在猪灵神庙里,先举行男男女女的集体性交的祭祀仪式,并同时举行杀猪吃猪肉的祭祀。“易”就是“杀猪灵”,也指涉性交中的两猪灵,男男女女的集体性交。后来,周民族还把他们其中一处的的猪灵神庙命名叫做“豳”,“豳”就是性交中的两猪灵。


“周易”两个词语连用,属于双声迭韵,属于上古时代的普遍现象。所以,“周易”的意思就是“男男女女性交的猪神庙”。


3.周文王是猪灵的儿子


相传周文王是《周易》的最终整理者。可是,却没有人知道他是猪灵的儿子。周文王的母亲太任梦见与巨大的猪人在猪牢里性交,于是生了周文王。今本《竹书纪年》:“季历之妃曰太任,梦长人感己溶于豕牢而生昌,是为文王。”《国语?晋语》:“太任震文王不变,少谀于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病焉。”所以周文王对他们“家族”的文化非常熟悉,最终整理了《周易》。在上古时代,也就周文王的时代,猪灵神庙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在猪神庙里举行男男女女集体性交的祭祀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那是繁殖种族的一种神圣的方式。


总结:“周易”就“男男女女性交的猪灵神庙”,当时的先民在猪灵神庙里面举行集体性交的祭祀。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周民族的至高无上的“神圣”,所以周文王就使用“周易”来命名“《周易》”这部典籍。


黄守愚说:大禹是一只双头猪考(猪八戒的原型)。他把“五”解释为“性交”的意思。“九”、“五”是一个意思。《西游记》中,有猪八戒“天蓬元帅”戏嫦娥一事。它的原型就是大禹与他的妻子涂山氏。


何新先生在《诸神的起源》里说,涂山氏就是嫦娥,这一点考证得很正确。而“蓬”或“逢”就是象征性交的意义的双头猪,猪八戒在天上做大官,所以叫“天上的双头猪元帅”,象征着性交,性欲。


大禹治水就是江猪治水。在当时的先民看来,因为江猪熟悉江河特性,所以治水容易。大禹的父亲名鲧、儿子名启,都是江猪的名称。先有一种江猪,潜居水中的猪,才有鳄鱼攀上猪这种当时的显贵亲戚,于是就叫“猪婆龙”。大禹是可能实际存在的一个民族的首领的称号,因为这个民族崇拜猪灵,尤其是江猪灵,江猪灵叫“禹”,于是这个民族就把江猪灵“禹”当作首领的称号。而这江猪灵作为崇拜象征物的时候,变成了双头猪,象征性交,生命绵绵不绝,隐喻这个民族将永存于这个世界。


远古时代,作为原始宗教的生殖崇拜是一种遍及全世界的现象。猪作为生殖崇拜之对象在于猪之肥硕、丰腴、贪食、多产,禀具超常的生殖力。猪象征超常生殖力、淫欲、交媾。《太平广记》卷二一六《张璟藏》条引《朝野佥载》:“准相书:猪视者淫。”俗说由来旧矣。猪由“贪食无厌”而肥腹多子禀具超常生殖力。初民还以为猪之牝牡交媾可以诱致田地受孕、诞育禾稼,是田地丰殖之缘由。初民甚至以为人的男女交媾也可诱使田地丰产。中国的古籍《诗经》中也保存了不少男女在田地野合以诱使丰产的诗歌。据宋玉的《高唐赋》的记载,古人谓男女交媾为“云雨”。猪之“贪食无厌”也即便“云雨”无厌。是故猪与雨水相关联。


初民对猪进行生殖崇拜,在于猪之“贪食无厌”而胖腹多子,繁殖力极强。初民尤其是女性,渴望对猪的崇拜能起到将其超常生殖能力转移给自身,或者能加强自身的生殖能力。是故猪亦与女子相关联。今民间犹有称女子为“猪婆子”之谑。


相传龙与猪皆居水中。《管子?水地》:“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故神。”《左传?昭公九年》:“龙,水物也。”封豨即龙豨,龙即豨,至于龙猪为何是一而不二,其二者皆禀具至上生殖力。今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中发掘出有之猪头龙身玉猪龙。


《庄子?大宗师》:“豨韦氏得之,以契天地。”豨韦氏凿破鸿蒙,开天辟地,中华文化由是绵绵不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家”乃是中华文化之血脉。《说文》:“家,居也,从从。豭声省。”家即祖庙、神庙也。中国文化起源于猪文化。中国人崇拜猪灵,中国人把猪神庙称作为“家”,把自己当作猪的种族,叫“家族”。后来,中国人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家”。中国人的“高楼大厦”,也还是猪居住的地方,“娄”就是求子猪灵,“夏”与“禹”一个意思,双头猪灵。所谓的“吊脚楼”、“广厦”等等,“楼”、与“厦”都是猪居住的地方。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圣性呢?

诗经中有“天命玄鸟降而天商”,山海经里亦有种种神话传说,而儒家到了董仲舒那里,将天意与皇帝统治联系在了一起,主流社会中,政治文化的神圣性因此确立。一方面帝王的统治获得了神圣的力量,皇帝就是天子,朝代的更替是天意使然,另一方面,天下出现灾难,帝王也得担当责任,因为这是天意在惩罚世间,皇帝是天下第一责任人,所以得自我问责,罪已诏因此成为古代帝王们问责的一种方式。


天神地祗,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圣性是一种泛神状态,因为没有史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与神育,所以只有借助天与地这样的宏大概念,来造就神圣性。
从文化遗产看,北京现在存在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都可以看出传统文化神圣性的物质体现,也可以看出,文化神圣中的自然性,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圣性,是一种自然神崇拜。而且是一种泛自然神的崇拜。


老子曰:“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否定神创论)。

“无中生有”得不到数学支持。因为:0+0=0,0-0=0,0×0=0,0÷0=无意义。“无中生有”是类比思维的产物。“一”是指男根,“— —”指女阴,“— —”中间的“空”就是老子说的“无”,那是生命的孕育地,所以说“无中生有”。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生万物”是古老的性交类比思维的产物。从阴阳八卦中可知:“一”是指男根,“— —”指女阴,“三”=“一”+“— —”=男根+女阴=性交,性交生小孩,引申为阴阳交合生万物,故曰:“三生万物”。老子的无中生有、无为而治、以及对无的推崇,说明老子的道德经就是阴道经。


《老子》第6章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此处“谷”是象征着谷的空虚、接纳、被动、包容等特征,意指女性的性器。谷神,一说为“道”,一说为生殖之神。“牝”指的是一切动物的母性生殖器官,“玄牝”是巨大深远的生殖器象征。“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天下。”老聃显然是从女阴的生育功能引伸出天地的起源,又从男女交合引伸出人生思想上的无为守柔,致虚守静。老子的思想来源于古老的生殖(性交)崇拜。

后来道教把“玄牝之门”的哲学发展为房中术。房中术是地道的淫术,其手段是极其龌龊下流不堪入目的,什么同性恋、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烧茅打鼎、进红铅(服用女人月经)、炼秋石(将男人的尿熬成药)服妇乳、食淫液、服妇尿液,等等。道教以献房中术而获皇帝青睐,成了中国人的灵魂,看看房中术就可以知道中国人的灵魂有多肮脏。


汉人的哲学和汉化佛教强调“无”、“虚”、“空”,其目的就是要人民不去过问社会的真相,不去过问政治的黑暗与肮脏,不要反叛与对抗统治者,要人民变成“愚民、顺民与奴隶”。因此,数千年来汉人一直活在虚无之中,一直不敢面对社会的不公不义,一直不敢面对政治的野蛮黑暗,一直不敢说出所有事实真相,一直活在胆怯、逃避与自我麻醉之中。

西方的基督文明,强调“有”、“God”、“灵魂”,因此西方人发展出“博爱、正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人权、平安、喜乐、谦卑、幸福与和平”等实在性的价值理念,也发展出现代“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工程学、建筑学、心理学、法律学、教育学、精神学、神学、社会学、农业学、天文学、航空学”等实质性的学问。

这两种文化最大的差异,就是“无”与“有” 的差别。这种由“无”与“有”本体论的基点,所发展出的不同人性与思考的意识,可从古汉人水墨画与西方油画来分析。


古代汉人的水墨画,从不画太阳,从不画人的真实表情与内在心情,从不画人的灵魂,从来弄不清楚绘画里的单一焦点概念,从来区分不出物体的远近与大小关系,从来就是画山水(属于心灵逃难的地方)的主题,从来就是画梅兰竹菊花鸟(自比君子性格)等的主题,从来不敢画自画像(不敢面对真实的自我) 等。西方的油画,永远会标示出清楚的光源,永远要设法画人的真实表情与内在心情,永远要设法画人的灵魂,永远会在画里面体现清楚的单一焦点概念,永远会区分物体的远近与大小关系,永远会尝试对不同主题的创作(不会拘泥于山水或梅兰竹菊花鸟等画) ,经常会尝试画自画像等。


在这种“无”、“虚”、“空”的哲学下,汉人变成了普遍虚无化与缺乏逻辑思维的人;例如,汉人发明了一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的“龙”,这个“龙”没翅膀,但是却会飞,你说这合逻辑吗?然而,这只代表抽象意象的“龙”,后来竟然会成为皇帝的代表,后来竟然会成为皇权的代表,后来竟然会成为中国的代表,后来竟然会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难道他们忘记了“龙”是多种“兽”的拼装组合吗?难道他们忘记了“龙”就是“禽兽”吗?

女娲

伏羲

就是一对性交连体神


据古代传说,伏羲是创造中国文化的人文始祖。“包牺氏(伏羲)作始有筮”(《古史考》)。“上古伏羲时,龙马负图出于河……伏羲则之,以画八卦”(《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伏者,别也,变也。羲者,献也,法也。伏羲始别八卦,以变化天下,天下法则,咸伏贡献,故曰伏羲也”(《风俗通义.三皇》)。

这位画八卦的中国龙文化始祖,是什么样子呢?“伏羲龙身,女娲蛇躯”(《选中即》)。“庖牺氏,女娲氏,神农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列子·黄帝》)。“伏羲人头蛇身”(《中央记》卷二二)。“帝女游于华胥之渊,感蛇而孕,十三年生庖牺”(《路史·后记一》)。


晋王嘉《拾遗记》卷1记载:伏羲氏之母华胥氏,感履苍帝之迹,有虹绕之而生伏羲。《诗含神雾》等典籍将伏羲说成是雷神的儿子。有研究者推出:闪电为龙之形、虹是龙之象、雷声为龙之音、雷神就是龙神、雷神的儿子也就是龙子、龙子当然是龙。《拾遗记》称伏羲“长头修目,龟齿龙唇”;《春秋元命苞》称伏羲“龙颜”;《白虎通》说伏羲“鼻龙状”。“太皓庖牺氏,凤姓……蛇身人首,有圣德……有龙瑞,以龙纪官,号曰龙师”(《史记·补三皇本纪》)。


在大量出土的汉代墓画像石上,龙身的伏羲与蛇躯的女娲皆为人首蛇身,且多作交尾状。


大禹就是岣嵝。越人自称大禹的后人,所以叫“句践”。
  
  一,祝融是老母猪神
  
  祝,上古读“断”,这在许多古书中有证据,我不必费力费心。祝、彖,都有断的意思。祝,还是“猪”(都)的转读。

  融是什么意思?火光而已,训作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孔疏引贾逵云:“融,明也。”《史记·世家》:“帝喾命曰祝融。”裴駰《集解》引虞翻曰:“融,明也。”
  
  在另外一些历史资料中,祝融又写作朱明。《孟子》一书中的“离娄”,在《庄子》一书中,却写作“离朱”。离娄,就是两只交猪(或双头猪),因为猪神前面有火主,所以比喻为明目的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祝融就是离朱,离娄。
  
  综上所述,祝融是两只交猪(或双头猪)。那么怎么说是老母猪神呢?请看其他证据。
     
  考之古代文献、现代文化人类学、民俗学资料,最初掌管火种的老年部落首领(或称酋长)是一位女性。相传火神祝融本一老妇,《山海经·海外南经》:“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郭璞注:“火神也。”


《太平御览》卷五二九引《五经异义》谓:“灶神祝融是老妇。”古突厥人的火神为女性,哈萨克族称火神为“火娘娘”。《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夫社者,老妇之所祭。”《礼记·礼器》亦谓祭火神的“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
  
  在这里,祝融从老母猪的身份变成了老婆婆。
  
  从神话上还原她的本来面目,祝融就是老母猪神。
  
  二,黄帝是母猪神
  
  黄帝,又称轩辕,却是女性。请看:

  轩辕星为女主。《史记·天官书》:“轩辕,女主象。”《开元占经》卷六六《石氏中官占》之《轩辕星占》引石氏曰:“轩辕,女主也。”又引郗萌曰:“轩辕,女主之廷也,一名天柱。”又引巫咸曰:“轩辕,主土官也。”又引石氏曰:“轩辕星,中央土神女主之象也。女主之位,黄帝之舍也。”
  
  根据黄帝与蚩尤的战争,黄帝在战争中总能获得女性的帮助,《山海经?大荒北经》载有天女魃,《黄帝玄女战法》载有人首鸟形玄女,《龙鱼河图》载有天遣玄女,刘凤《杂俎》载有风后等等。
  
  在《易经》》“睽”卦上九爻辞说:“睽孤,见豕负途,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豕字,就是猪,上古读作“希”或“弟”或“剃”,与“猪”(上古读都)读音可相转。其中的“鬼”就是猪灵神主,车上装载着猪灵神主,路上就恰好遇到猪爬在地上发情作性交状,这是有利于婚姻的大好事。
  
  黄帝就是车中的“鬼主”,猪神神主。这种说法,我早在2002年就提出来了。黄帝,称作轩辕,按照何新先生的研究,轩辕,就是蝾螈、蜥蜴,也就是“猪婆蛇”。
  
  而事实上,“帝”字,据萧兵老先生的研究,是女阴的意思,这很对。又因为当时崇拜猪灵,所以“帝”又指涉猪灵。 “帝”、“猪”,在上古,读音可转。
  
  综上所述,黄帝就是母猪神。


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还是龙的传人?


近日来,笔者在人民网强国社区文化论坛、强国博客、红网社区、天涯社区、世纪中国等贴出了“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一帖子,引起广泛争议。笔者近日翻阅本人旧著《生殖崇拜与中国青铜时代》的《猪文化与生殖崇拜》一章,除早在2002年提出“中国人是猪的传人”外,重新钩索典籍,又发现许多证据,所以就特地再做一次简单扼要的说明。

在今天的人们的心目中,“中国”是“东方巨龙”,“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这一观念基本上被当代中国人当作了颠扑不破的“真理”。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据林河先生《中国巫傩史》一书的研究,数尽历代中国的古王朝,从来就找不到哪个王朝有“龙的传人”的观念。

古代帝制宗法王朝时期,“惟龙独尊”,“以龙奴凤”,只有帝王才能自称“真龙天子”,只有王子王孙自认为是“龙子龙孙”,可那只是一厢情愿的事情,不可能永远都坐“龙椅”,隔几百年就换了天下,“皇帝”轮流做庄,今天你家是“龙”,明日我家是“龙”。但“皇帝”不会随便轮流到“我家”的,“龙的传人”并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太难了。假如有小老百姓自称为“龙的传人”,除非他造反自己做皇帝,则否是要杀头的。

在近代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宗法王朝之后,才滋生了中国人是“龙的传人”的观念,并且还获得了绝大多数海内外华人的认同感。正如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唱的:“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都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龙图腾究竟是什么样的神物?历代的文献典籍有各种各样的记载,非常扑朔迷离,以致今天的学者各持一词,而不能取得普遍公认的看法。有的说龙是恐龙的遗迹,有的说龙的原型是蛇,有的说龙的原型是蜥蜴,有的说龙的原型是鳄鱼,等等不一而足。

那么中国人究竟是什么的传人呢?今天提出一新说,中国人是野猪神的传人。事实上,龙还是由野猪神发展而来。虽然一时难以为中国接受,但确实是不争的历史事实。


首先,我们要破除一个假象,野猪在驯化为家猪的过程中,因为过度的驯化(主要是采取圈养和阉割的手段),聪明、凶猛的野猪变成愚蠢、懒惰的家猪,体现出丰产、多子、肥壮等性能,完全满足了人类的自私自利的心理。这是人类征服自然“伟大成就”,以至于人类夜郎自大,把猪当作“愚蠢”的象征,骂人为“蠢猪”,贬低人为“猪猡”。这一点,属于文化的变迁与衍演问题,著名的思想史专家葛兆光先生、著名的上古知识史专家李零先生和笔者的拙作都曾提到过。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给沈兼士先生的信中说,一个字就是一部文化史。一个“猪”字,难道不就是如此吗?

在远古时代,万物有灵,动植物平等,不分贵贱,猪与其他动植物一样也是有灵的。比如葫芦灵、鱼灵、龙灵、猪灵、凤灵等动植物灵,并没有高下尊卑的分别。这一点,著名学者钱钟书在《管锥编》第一、第二册中讨论“鬼神”的时候,也提到了远古先民视万物为平等,从来没有等级贵贱的分别。

凶猛的野猪是远古时代的先民崇拜的图腾。俗话说,“打老虎只要大胆,打野猪须带一块板(棺材)”。野猪青面獠牙,嗅觉灵敏,十分凶猛,性情暴躁,横冲直撞,连老虎之类的动物也敬畏它三分,加上野猪的繁殖力非常强,所以先民把野猪当做他们的图腾,加以崇拜,并它当作自己的祖先神。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后,开始对野猪进行驯化。正是因为如此,猪成为地支第十二位的“亥”,又由此进入了十二生肖文化中,又被称为“亥日人君”。

据考古发掘,内蒙古兴隆洼遗址出土有猪首蛇身的猪龙形象的陶器。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有玉猪龙。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有猪头神像。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有陶猪。商代甲骨文中有名“彘”的氏族。在云南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人与野母猪交配的铜牌。而把猪当作族徽的青铜器铭文,则不知道有多少。而据著名的楚辞学专家萧兵先生的研究,良渚玉器神人兽面纹很可能来源于猪。这些都是猪灵图腾崇拜的早期遗迹。

在古代文献典籍中,猪灵崇拜比比皆是。比如在《山海经》中,就有大量的猪灵民族。如豨韦氏、封豕、并封、豕韦、饕餮、梼杌、韩流等,都是有名的崇拜猪灵的民族。而在《庄子》一书中,豨韦氏开天辟地,是人类的创世主。韩流是黄帝的孙子,他的儿子颛顼,是五帝之一。

据拙作《生殖崇拜与中国青铜时代》一书的考证线索,今天又发现“黄帝”、“祝融”、“大禹”、“河神”、“汉”等都是猪神,“夏”、“商”、“周”的名号可能就是“猪神庙”,并且猪神还是象征着光明、正义的神。湖南的土家族自古以来就把猪奉为祖神,民间的傩戏中至今还有摔刀敬猪神的仪式。而今天的湘西苗族、瑶族、侗族都有祭猪神祖先的信仰习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家”是祭祖的宗庙的正室。这可能起源于远古的猪神庙。在当时,家、豕不分,种族称作为“家族”。到后来,“家”还指称为人居住之所。

在原始神话母题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世界范围内的人、猪互变的神话,它表明古代不少民族曾经认为自己是猪的传人。据著名的文化人类学专家叶舒宪先生的研究,在珞巴族的古神话中,有《猪救母子》的古图腾神话,古珞巴人还认为他们的图腾祖先是野猪。而据古代文献记载,周文王、汉武帝、安禄山、赵匡胤就是猪神的儿子。而宋代的皇帝赵匡胤为祭祀他的猪神祖先,还特地在皇宫中专门养起猪来。室韦、苗族等古民族,都曾认为他们是猪的传人。神话中的猪、人互变,表明猪与人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叶舒宪先生说,神话中的女神的原型就是猪,是生殖崇拜的象征。而豨韦氏开天辟地,则是人类的创世主。可见,古代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视自己为猪的传人。

在将近一万多年的农耕文明的长河中,猪对中国人实在是太重要了。俗话说,无豕不成家,普通的农民家庭养猪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文献史料中,不少人靠养猪致富,所以猪被称作“乌金”、“金猪”。在民间艺术中,猪不但象征着自力更生、勤劳致富。因为猪常用鼻子拱地求食,并不乞求以外的恩赐。而年画中的“肥猪拱门”更是深入民心,它表示丰收吉庆,福气财气齐聚。


在土家族中,人们将猪称作“血财”,并认为豕官神是送财喜的财神,而分食猪血还能加强人们之间的血缘认同。此外,猪和婚姻爱情又关联在一起。比如在湘西侗族地区,流行猪耳朵订亲的习俗。而在土家族,则流行猪尾巴催亲的习俗。而在干旱求雨的巫术祭仪中,猪被当作求雨的神物。这一点印证了文献典籍中的河神、水神、云雨神都是猪神的说法。这些民间习俗的文化背景就是这些民族认为他们猪神的传人。

通过对考古资料、历史文献、古神话、民俗学等的考察,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人曾经是进行猪灵生殖崇拜的民族,中国人是猪的传人,而不是龙的传人。


【我的说明】承认中国人是猪的后代,没什么大不了的。当今地球上仍然有少数人生活在图腾崇拜之下。但是,只要他们有机会接触新的文明,那么,他们也就能够很快终结其原始状态,进入现代生活。中国人之所以难以接受西方文明中的普世价值,是因为这个文明在历史上成熟得过早,以致很难进化,对外来文明具有很强的排斥力。所以,作为21世纪的中国人,现在必须打开猪栏,尽快变成人!
 

本文来源于 博客日报 原文链接:http://wusanxing.bokerb.com/blog.php?do=blog&event=view&ids=16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