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自下而上撕:菱镁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1:18:45
  菱镁矿

矿产金属 2008-10-11 12:44:13 阅读35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菱镁矿最初是作为耐火材料使用的,现在仍然是冶炼工业必不可少的耐火辅助原料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用途越来越广,需要量亦日趋增大,已成为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一种矿物原料。

    就菱镁矿来说,我国不仅是个资源大国,而且也是生产大国。世界菱镁矿储量的2/3集中在中国,产量的1/2由我国提供,在世界菱镁矿市场上,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菱镁矿资源丰富、质地优良,是优势矿产之一,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截至1996年,全国共探明菱镁矿矿区27个,保有菱镁矿储量30.01亿t,其中A+B+C级储量13.12亿t,占总储量的43.72%。1996年与1960年相比,我国菱镁矿保有储量增长了2倍多。

    据美国矿业局《Mineral  Commodity  Summaries,1996》报道,全世界菱镁矿储量为25亿t,储量基础34亿t,资源量约为120亿t。除了储量占首位的中国外,菱镁矿比较丰富的国家还有:俄罗斯(储量基础7.3亿t、储量6.5亿t)、朝鲜(储量基础7.5亿t、储量4.5亿t)、土耳其(储量基础1.6亿t、储量0.65亿t)。

    我国菱镁矿储量主要分布在河北、辽宁、安徽、山东、四川、西藏、甘肃、青海、新疆等9个省(区),其中以辽宁为储量最大,占全国总储量的85.62%,其次是山东,占全国总储量的9.54%。储量稍大的还有西藏、新疆和甘肃等省区。

    从大地构造位置来看,我国菱镁矿储量主要分布在五个一级构造单元,即:中朝准地台(占探明储量的95.62%)、扬子准地台(占探明储量的0.32%)、祁连褶皱系(占探明储量的0.94%)、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占探明储量的1.95%)、天山褶皱系(占探明储量的1.08%)。中朝准地台胶辽台隆元古宇巨厚的镁质碳酸盐岩建造,是我国菱镁矿的主要成矿远景区。

    如上所述,我国菱镁矿储量主要集中在辽宁和山东两省,储量合计占全国总储量的95.16%。在全国27处菱镁矿产地中,大型(储量>0.5亿t)产地11处,保有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5.11%,中型(储量0.1亿~0.5亿t)产地5处,保有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4.05%。这些大中型产地,开采条件一般较好,适合露采、机械化作业和规模经营。

    我国菱镁矿储量中,含MgO≥43%的一、二级品占总储量的53%,其中一级品以上(含特级品)菱镁矿储量11.7亿t,占总保有储量的37.58%,二级品储量4.8亿t,占总保有储量的15.42%。由于质量好,价格低,因此每年大量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全国27个菱镁矿矿床,有21个属镁质碳酸盐地层中层控晶质菱镁矿,这种矿床规模大、质量优良,具有重大工业价值,其保有储量29.88亿t,占总保有储量的95.99%。属于超基性岩中热液交代与风化淋滤型的菱镁矿2处,保有储量仅0.01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0.03%。第四系湖相型水菱镁矿1处,保有储量0.99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3.18%。另外还有3处与铁矿和滑石矿共生的菱镁矿矿床,保有储量0.25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0.8%。

    在全国27处菱镁矿矿床中,达到勘探程度的有12处,保有储量26.07万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86.8%;达到详查程度的10处,保有储量2.13亿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7.1%;属于普查阶段的5处,保有储量0.18亿t,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0.6%。27处菱镁矿矿床中,已开发利用的有18处,占用储量25.28亿t,占全国总储量的84.2%。

    中国层控晶质菱镁矿矿床产出的地层时代较多,主要有太古宙、元古宙、泥盆纪和三叠纪,其中又以元古宙的菱镁矿最为重要,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5.34%。各个时代的层控菱镁矿矿床,矿层多产于各地层单元的中上层位,如太古宇粉子山群的明村埠大理岩组(山东)、太古宇赞皇群上部的红鹤组(河北)、元古宇辽河群上部的大石桥组(辽宁)、元古宇野马山群(甘肃)、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四川)、泥盆系中统上部的萨阿尔明组(新疆)、三叠系上统波里拉里组(西藏)。

    从大地构造位置上看,中国层控菱镁矿矿床主要分布于中朝准地台的胶辽台隆(辽宁省营口大石桥至海城一带、山东省掖县一带),其余为山西隆起(河北省邢台县)、华北断坳(安徽省霍丘县)、祁连山褶皱祁连山间隆起带(甘肃省肃北县)、扬子准地台四川台坳(四川省甘洛汉源地区)、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那曲褶皱带(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和天山褶皱系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靖县)。

    菱镁矿矿床在区域上的分布主要受白云岩、区域地质构造、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等综合因素控制。白云岩是层控菱镁矿矿床形成的矿源层,对矿层定位起着重要作用。辽宁省营口大石桥至海城一带,含镁碳酸盐岩建造东西向延长50km,厚度稳定,最厚约3000m,为菱镁矿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区域地质构造控制了矿床的分布和规模,尤其是褶皱构造。区域变质作用和岩浆作用有利于菱镁矿成矿作用的进行,如胶辽台隆元古宙发生了绿片岩相至角闪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同时产生了近东西向的复向斜和走向断裂,以及出现混合岩化作用和(或)花岗岩侵位,这为菱镁矿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中国矿床》将中国菱镁矿矿床按产出地质条件分为:层控晶质菱镁矿矿床、超基性岩中的风化淋滤隐晶质菱镁矿矿床和第四纪湖相水菱镁矿矿床三大类。

    层控晶质菱镁矿矿床,如前所说有多个成矿时代,其中以元古宙层控菱镁矿最为重要。它们产于厚大的镁质碳酸盐岩建造中(厚度为404~2946m),矿体围岩大多数为白云石大理岩,少数为滑石绿泥片岩、绢云母片岩、黑云母片岩和千枚岩。区域性控制构造有复向斜(辽宁省营口大石桥至海城一带)、复背斜同斜褶皱(山东掖县粉子山一带)。区域性变质为绿片岩相至铁铝石榴石角闪岩相。有的矿床,如粉子山矿床有退化变质。近矿围岩蚀变有:菱镁矿化、硅化、滑石化、白云石化。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不规则似层状,有的有分支。矿体产状大体与围岩一致。有的矿体沿走向变为白云石大理岩。矿体规模一般较大,走向延长1000至5 000多米,含矿带厚数十米至数百米。常见矿石构造有:薄层状、放射状(菊花状)、斑点状、花斑状、蠕虫状、块状等。矿石主要矿物为菱镁矿,次要矿物有白云石、滑石、蛋白石、石英、斜绿泥石、透闪石和方柱石等,微量矿物有磁铁矿、赤铁矿和黄铁矿等。

    超基性岩中的风化淋滤型隐晶质菱镁矿矿床,见于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乌珠尔和乌拉特中后联合旗索伦山地区察汉奴鲁。为铬铁矿的共生矿产,均为小型矿床。矿床与超基性岩面型风化壳有关。矿体产状水平,或裸露于地表,或距地表下10~30m。菱镁矿呈网脉状。矿体呈矿巢状、透镜状或不规则状。含矿带分布面积很大,但厚度不大。矿石以隐晶质菱镁矿为主,含有蛋白石、玉髓、石英、方解石和褐铁矿等。矿石质量不好。

    第四纪湖相水菱镁矿矿床,产于西藏班戈错、杜佳里湖及奇林湖,以班戈错矿床为最大。水菱镁矿矿体产于:Ⅰ1次级阶地(一级阶地第一次级阶地)、Ⅱ2-Ⅲ3次级阶地(二级阶地第二次级阶地至三级阶地第三次级阶地),以及近代水下湖滨和湖底。水菱镁矿矿石构造主要有:角砾状-砾状致密层状和粉面状。矿石结构主要有:含粗晶-细粉晶、鲕状和粉晶泥晶。水菱镁矿砂砾和其他成分的扁圆砂砾构成梯形砂砾层。该层的水菱镁矿砂是经短期湖水搬运再沉积的产物。鲕粒水菱镁矿在湖相或温泉相沉积中均有可能形成,它的存在表明是动荡和较暖和的水体中沉积的。

典 型 矿 床:

(一) 海城菱镁矿

    辽宁省营口大石桥至海城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著名的菱镁矿产地。区内有太古宙花岗质岩石-绿岩地体、古元古代辽河群和新元古代青白口系。此外还有古元古代变基性岩、三叠纪-侏罗纪花岗岩和脉岩等。

    海城菱镁矿是该带中最大的菱镁矿,由西南至东北分别为:王家堡子、金家堡子和下房身三个矿段。该矿床发现于1913年,虽然1945年以前日本人在该区作了一些地质调查,但是大规模的地质勘探工作是在解放后进行的。至今累计探明菱镁矿矿石8.84亿t,其中王家堡子矿段2.42亿t、金家堡子矿段3.56亿t、下房身矿段2.86亿t。矿石组分含量:MgO 41%~47%,CaO 0.6%~6%,SiO2 0.6%~3.5%。

    矿床出露地层为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二段和三段。三段为云母片岩层,三段自下而上为菱镁矿大理岩夹千枚岩层;下部菱镁矿矿体;中部白云石大理岩夹菱镁矿大理岩;上部菱镁矿体夹白云石大理岩、千枚岩;白云石大理岩夹千枚岩、菱镁矿大理岩,局部有菱镁矿

    矿床内岩浆岩有石英斑岩、辉绿玢岩和煌斑岩等。

    菱镁矿矿层分为:下部菱镁矿层、中部白云石大理岩中的菱镁矿层、上部菱镁矿层。下部菱镁矿矿层为主矿层,呈似层状,走向长3625m,水平厚度一般为100~300m,平均205m。上部矿层走向长也为3 625m,水平厚度13~200m,平均为137m。中部白云石大理岩中的菱镁矿层长110~769m,平均厚6~55m。3个矿层共有44个矿体,其中王家堡子矿段21个、金家堡子矿段14个、下房身矿段7个、金家堡子与下房身矿段之间2个。下部菱镁矿矿层中有可煅烧高纯镁矿的特级品矿石。

    矿石构造以致密块状为主,条带状、放射状较少。矿石粒度以中粒(5~10mm)和粗粒(10~50mm)为主。矿石矿物主要为菱镁矿,少量有滑石、透闪石、白云石和斜绿泥石。菱镁矿呈白色、灰白色,个别浅肉红色。

(二) 小圣水寺菱镁矿矿床

    该矿床也位于营口大石桥至海城的成矿带内。发现于1914年,1945年以前日本人做过一些地质工作。解放后做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探工作,累计探明菱镁矿矿石2.93亿t。矿石质地优良,平均组分含量:MgO  45.77%~46.58%、SiO2  0.75%~1.09%、CaO  0.63%~1.42%。

    矿床出露地层为古元古界辽河群大石桥组二段和三段。二段由绢云母千枚岩、千枚岩夹黑云母石英片岩等组成。三段自下而上为:下部白云石大理岩与千枚岩互层、中部白云石大理岩及菱镁矿层、上部白云石大理岩与千枚岩互层。矿床内有辉绿岩脉。

    矿层赋存于大石桥组三段中部。共有37个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主要矿体有8个。单个矿体长300~1155m,厚19~75m。矿石按菱镁矿晶体大小可分为细粒(小于2mm)、中粒(2~10mm)、粗粒(10~50mm)、巨粒(大于50mm)。细粒、中粒和粗粒矿石互相穿插。

    矿石构造可分为7种:块状构造、片状构造、薄层状构造、条带状构造、放射状构造、球墨状构造、蠕虫状-虎皮状构造。

    矿石的矿物成分除主要矿物菱镁矿外,尚有不等量的白云石、滑石、蛋白石、石英、斜绿泥石,以及微量的黄铜矿、黄铁矿和赤铁矿等。

(三) 粉子山菱镁矿

    矿床位于山东莱州境内。早在1935年日本人即在该区作过地质调查,1941年开始开采。解放后为了满足耐火材料和炼镁工业的需要进行了多次勘查工作,累计探明矿石储量1.41亿t,其中粉子山中心矿区2290万t,粉子山外围矿区1.19亿t。矿石组分:粉子山中心矿区,MgO45.33%,CaO0.70%,SiO24.08%;粉子山外围矿区,MgO48.58%,CaO0.55%,SiO21.21%。

    菱镁矿赋存在古元古界粉子山群张各庄组第三段第二岩带中,含矿岩带为数层菱镁矿和片岩类、菱镁矿和白云石大理岩互层。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共有18层矿,其中粉子山中心矿区7层,主矿体是第五层矿,长7500m、宽45m、厚0~40m;粉子山外围矿区11层,主矿体是第三层矿,长7 500m、宽45m、厚0~40m。

    矿石为细-中-粗粒不等粒结构,细粒结构之矿石一般为高品位矿石,而中、粗粒者多为杂质高之矿石。构造为中厚层及条带状构造。菱镁矿呈乳白色,风化后呈粉红色。

(四) 优游山菱镁矿

    该矿也位于山东莱州境内,地质工作程度相对不高,解放前做过一些地质调查,解放后,省冶金工业厅第五勘探队于1960年提交了“山东掖县菱镁矿区优游山矿床1960年度初步勘探总结报告”。累计探明储量为1.34亿t。矿石平均品位:MgO43.0%,CaO2.0%,SiO24.0%。

    矿体赋存在古元古界粉子山群明村埠大理岩组中,主要岩石为大理岩、绿泥石滑石片岩、云母片岩、白云岩、菱镁矿等。共有5层矿,主矿体为第3层,长1200m、宽35m、厚0~80m。

    矿石为结晶质菱镁矿,粗、中、细粒结晶均有,以粗粒为主。矿石成分除了菱镁矿外,常有滑石、绿泥石、蛇纹石、黑云母、白云母、绢云母、石英等。还有微量的磷灰石、黄铁矿。

(五) 巴下菱镁矿

    该矿位于西藏自治区类乌齐县,地质工作差,只是作过初步检查。

    矿体产于中生界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中。共有6个矿体,均呈不规则状,长轴与白云岩走向一致,矿体与围岩呈渐变关系,但接触带附近常见角砾状菱镁矿,而白云岩呈网格状穿插其间;同时,白云岩中亦多见交代菱镁矿椭球体。其中,Ⅰ号矿体长250m、宽63m。矿石平均品位:MgO46.81%、CaO0.35%、SiO20.16%;Ⅲ号矿体长510m、宽128m,矿石平均品位:MgO44.02%、CaO3.82%、SiO20.23%;Ⅳ号矿体长235m、宽59m,矿石平均品位MgO44.71%、CaO2.55%、SiO21.23%。目前只计算了Ⅰ、Ⅲ、Ⅳ三个矿体储量,合计为5710万t。菱镁矿为乳白色,略带肉红色,隐晶质结构,带状、块状构造。矿石中含少量铁质、方解石、白云石及微量蛇纹石等。

    解放以后,由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对耐火材料提出了要求,促使在菱镁矿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查工作。尤其是在辽东半岛一带投入了大量地质测量和探矿工程,先后勘探了青山怀、小圣水寺、杨家甸、金家堡-下房身、铧子峪等大型矿床,普查评价了一批中小型矿床。

    海城菱镁矿(包括王家堡子、金家堡子、下房身三个矿段)的地质勘查是一个典型实例。早有1952年,地质部一二三队与鞍山钢铁公司地质处及辽东省矿业公司合作,对下房身矿区进行了地质调查,编写了《辽东省海城辽阳两县菱镁矿地质调查报告》,对菱镁矿地质、矿体等进行了阐述。1953年,鞍钢地质处为了进一步了解下房身附近菱镁矿地质构造及矿床地质特征并对矿床远景作出评价,组织了普查队进行地质调查,通过34022m3的槽探、1∶5万地质修图及取样,初步了解了矿带分布特征及地表矿体分布、规模、形态、产状、有用组分含量等,提交了《辽宁省海城县下房身菱镁矿床普查报告书》。1958年省地质局营口地质大队在杨家甸至金家堡子矿段进行全面勘探工作,投入1∶2000地质填图3.2km2,地表用浅井和槽探进行了揭露,深部施工钻探2 545m,进行稀疏控制,通过这些工作,探明菱镁矿石储量9 091万t,因勘探工程质量低劣,报告没有获得批准。1962~1964年省地质局海城地质队对下房身矿段进行勘探,投入主要工作量:1∶5万地质填图425.5km2、1∶2000地质填图1.55km2、钻探10 678m,基本查明下房身矿段矿体形态、规模、产状、品位变化情况,编写了《辽宁省海城县下房身-金家堡子菱镁矿区下房身矿段最终地质勘探报告》,计算菱镁矿储量1.29亿t,其中工业储量8464.5万t。1967年鞍钢地质勘探公司四○二队对金家堡子矿段进行详细勘探,投入工作量:1∶1 000地质填图1.84km2,探槽4 983m3,浅井100m,钻探13871.5m。探明菱镁矿储量5.85亿t,其中工业储量2.70亿t。提交了《辽宁省海城县金家堡子菱镁矿床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书》。1969年对下房身矿段上部矿体进行补充勘探,1983年对下房身矿段西部0线至240线间进行补充勘探,1954年又以钻探为主要手段对海城菱镁矿带王家堡子、金家堡子、下房身矿段进行了较全面的补充勘探工作,通过这些补充勘探,总共求得了8.61亿t菱镁矿,其中工业储量3.18亿t。

    经过几十年菱镁矿的地质勘查,积累了大量的经验,1988年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菱镁矿地质勘探规范”。该规范按照矿体规模、形态、构造复杂程度,以及矿体厚度变化和内部结构等因素,将我国菱镁矿矿床划分为三个矿床勘探类型:

    第一类型:矿体走向延长大于2 000m,呈似层状,构造简单,矿体和产状未受或仅轻微受地质构造破坏,矿体厚度稳定,厚度变化系数小于40%,矿体内部结构较简单,其中夹石(级外品、夹层、脉岩)较少,主要矿石品级较稳定。例如海城菱镁矿矿床下部矿体、铧子峪菱镁矿矿床第三层菱镁矿

    第二类型:矿体走向延长500~2 000m。矿体呈似层状,有的矿体内部结构复杂,夹石较多,有大小不等的非矿包体,矿石品级变化大。单个矿体形态较复杂,厚度变化大,厚度变化系数40%~100%。有的矿床还有较多的白云石脉。有的矿床有叠加褶皱。例如小圣水寺菱镁矿矿床主矿体、青山怀菱镁矿矿床、粉子山菱镁矿矿床主矿体。

    第三类型:矿体走向延长100~500m,矿体呈不规则的似层状、薄层状、团块状,厚度变化大或很不稳定,厚度变化系数50%~120%。但有的矿床构造较简单。例如,四川省桂贤菱镁矿矿床。

    菱镁矿选矿以重介、热选等方法为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对精矿质量要求的提高,目前浮选和化学选矿已成为菱镁矿提纯的重要手段。

    浮选法是处理菱镁矿的主要方法之一,对于脉石矿物为滑石、石英等以硅酸盐矿物为主的矿石,浮选时通常在矿浆自然pH下,添加胺类阳离子捕收剂和起泡剂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将菱镁矿纯度提高到95%~97%。山东掖县菱镁矿是一个生产多年的老矿,1984年新建了浮选工业试验厂,其工艺流程是:①破碎筛分:以粒度小于200mm的原矿经颚式破碎机、对辊破碎机及振动筛组成两段一闭路流程碎至10~0mm,作球磨机给矿;②磨矿分级:-10mm矿石经一段闭路磨矿,磨至-200目占70%,进入浮选作业;③浮选:浮选流程由反浮选(一粗一扫)及正浮选(一粗一精)组成,前者选出全部尾矿,后者得到镁精矿和中矿。

    轻烧:菱镁矿在750~1 100℃温度下煅烧称“轻烧”,其产品称轻烧镁粉。由于菱镁矿烧减量一般为50%左右,因此通过轻烧,矿石中MgO含量几乎可提高1倍。从这一意义上讲,轻烧是最有效的MgO富集手段。此外,轻烧也是菱镁矿热选和某些重选的预备作业。轻烧镁具有很高的活性,是生产高体密镁砂的理想原料。

    热选法:利用菱镁矿与滑石在热学性质上的差异,经煅烧后造成二者之间的密度差与硬度差,再经选择性破碎及简单的筛分或分级使矿物得到分离。该工艺流程简单、成本低。

    海城菱镁矿就采用反射窑轻烧—热选法进行提纯。试验矿石为海成一级矿,粒度为50~200mm。反射窑为7.8m3,轻烧温度750~1100℃,停留时间为2h。轻烧后的矿石筛分成-5mm和+5mm两部分。-5mm部分再在4R悬辊式磨粉机中细磨风选。其中-120目的为高纯轻烧镁粉。+120目与+5mm的合并为商品轻烧镁。高纯轻烧镁粉再经压坯,重烧而成高纯镁砂。

    菱镁矿选矿,除了上述浮选法、轻烧法、热选法外,还有重选法、电选法、辐射选矿法、磁种分选法,等等。后面这几种方法我国用得不多。

    我国菱镁矿开发利用始于日本侵华时期,从1934年起,除大量开采运往日本外,还曾就地小规模建窑煅烧菱镁矿矿石,以生产苦土等产品。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我国菱镁矿的采掘业和加工业也获得极大发展。菱镁矿的产量从1949年的1万t左右,增长到1960年的274.6万t。随后由于钢铁工业的调整,菱镁矿的产量开始下降。7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我国钢铁工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菱镁矿的生产又呈现上升趋势,至1989年产量达到251万t。进入90年代,我国国有矿山菱镁矿的生产有所下滑,1995年仅为145万t。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国有矿山菱镁矿生产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菱镁矿的乡镇和民采矿山迅速崛起,其生产不仅填补,甚至大大超过国有矿山的产量,实际上全国菱镁矿产量现在每年在600~700万t左右,国有矿山的产量仅占总产量的不到30%。

    据美国矿业局出版的《Mineral  Commdity  Summaries,1996》报道,1995年世界菱镁矿产量为243万t,国外产量最高的是朝鲜,为46万t,其次是斯洛伐克,为35万t;土耳其,为28万t。由此可见,我国菱镁矿产量远远超出这些国家,雄居世界第一。

    我国菱镁矿主要分布在辽宁和山东两省,生产矿山也主要集中在辽宁和山东。

    新中国成立后,鞍山钢铁公司于1950年对大石桥菱镁矿恢复建设,到1959年建成采矿、烧结和制镁砖大型镁质耐火材料联合企业。下属小圣水寺、青山怀、铧子峪3个菱镁矿,到1968年分别陆续投产。

    80年代冶金工业部成立了辽宁镁矿公司,下属海城-大石桥7个菱镁矿,是采掘、加工及销售一条龙的最大生产菱镁矿产品企业。其中最大的矿山是海城镁矿,年生产能力达到250万t。其次是铧子峪镁矿,1965年正式开采,设计规模150万t/a,实际生产能力80万t/a;青山怀镁矿,从1918年到现在一直在开采,现生产能力达到120万t/a。

    此外,辽宁省还有一些地方开采的中、小型矿山。如大石桥市的高庄-平二房菱镁矿,1980年以前由地方国营营口县电熔镁砖厂进行露天开采,1981年改由百寨乡开采,改革开放以后,转由高庄村、平二房村及个体承包开采,生产能力曾达到20万t/a。岫岩县王家堡子菱镁矿,由岫岩县镁矿、偏岭镇镁矿、岫岩县第一镁砂厂、联营东风镁矿等10余个企业开采,年生产能力达20万t。抚顺县上年马州镁矿,由地方开采,生产能力达10万t/a。

    山东镁矿(掖县镁矿)建于1958年,是省冶金工业总公司的直属企业。露天开采,设计能力为21万t/a,核定生产能力17万t/a。有露天采场、选矿厂、煅烧工业场、产品主要是镁砂、轻烧和合成砂,年产普通镁砂5万t、合成砂1.8万t,是我国第二个镁质耐火原料基地。大原家-山刘家滑石矿共生菱镁矿也综合开采,年生产能力8万t。

    除了辽宁和山东两省外,河北省邢台县前补透镁矿,生产能力为8万t/a;四川汉源县桂贤镁矿,生产能力为5万t/a;甘肃省金塔县四道红山镁矿,生产能力为6万t/a。

    菱镁矿是我国的优势矿产资源,也是重要的出口矿产品之一。现已探明的储量不仅可以保证我国国内消费需要,而且可以大量出口,供应国际市场。除了现在已有的生产矿山,如辽宁的海成镁矿、青山怀镁矿、铧子峪镁矿;山东的粉子山镁矿,等等外,像辽宁的祝家镁矿、圣水寺镁矿;山东省莱州市优游山镁矿;甘肃肃北别盖镁矿;西藏自治区的巴下镁矿等等,都是可供设计规划的矿区,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菱镁矿产业一直处于“一等的原料,二等的加工,三等的产品,四等的价格”的状态。虽然改革开放以后,以上海宝钢的建设为契机,围绕宝钢对耐火材料的需要,经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我国辽宁省、山东省建立了三座菱镁矿浮选厂,使产品质量大为提高,填补了我国过去不能生产高档镁砂的空白。辽宁镁矿公司从1980年起,已经采用二步煅烧工艺生产高纯优质重烧镁,MgO含量已达到98%以上。从国外引进的高纯镁砂生产工艺设备已投产,从而满足了我国钢铁工业对高档原料的急需。但是这种高纯度、高体积密度和大晶体的烧结镁石目前产量有限,尚不能满足需要,在国际市场也不具备竞争力。出口的只是普通级别的镁砂,尽管出口数量很大,但创汇值却很低。今后对于菱镁矿来说,充分利用我国资源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发展高档镁砂,增加产品品种,是必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