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吃黑第一季节百度云:第十二章手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56:11

第一节 手诊的理论依据

[日期:2009-03-03]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脏和体表各部组织存在着一定的相应关系,内脏的病变,可以反应在相应的体表组织上。《灵枢·本脏》篇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其内脏,则知其所病矣”。朱丹溪亦曾说:“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现象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反映本体。观察手部的变化来判断人体内脏疾病,是疾病在手部的反映。《黄帝内经》中就有大量的关于手与体内脏腑相关联,并反应内部疾患的典型论述。如:“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晋代巢元方描述了胃中有寒,手鱼际呈现青黑现象。

  在人的手部汇集了人体中的六条经脉,能充分反应气血运行、人体内脏生理、病理变化。一旦人体发生疾病,很快在手部就有所反映。如《灵枢》日:“病手太阳(小肠)者,手小指次指之间热……”。从经络俞穴角度看,手上集中了身体中与所有器官有关的经穴,据文献记载,人手上有344个穴位和14条气脉,并且都与一定脏腑相应。即整个身体有无异常变化,都可以反应到手的一定部位。此外,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于1973年,首先发现了人体第二掌骨侧有与人体器官部位相对应的穴位点,通过逐渐摸索探讨,进一步提出运用这些穴位点对疾病诊断治疗,并形成了“人体生物全息论”这一新的学说。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一种信息对应关系,而不仅仅是一种形态对应关系。例如,心脏的生理、病理信息可以反应在手部的心区;肺脏的生理、病理信息可以反应在手部的肺区,即所谓部位对应,实质也是一种信息对应。尽管诸多脏器及组织在手部的对应部位不同,但所包含的对应脏器、组织的信息是完全一致的。我们把内脏组织在手部的不同信息反应区称“全息穴”,它是以形态的全息结构为基础的,我们正是根据这一原理来观察手部某些细微变化,从而判断出相应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信息,进而来诊断疾病。

  由上所述表明,手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手诊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

第二节 手型与疾病

[日期:2009-03-03]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所谓手型,即手掌的外型特征。临床通过观察发现,每个人的手并不相同,只是外型特征相似,相似之中包含着许多相同的健康状况与易患疾病的趋势。手掌的形状、厚度与人的体质、精力、活力等均有密切关系。不同的人,掌型各不相同,林朗晖在《手纹与健康》中,将手型归纳为六种;吴更伟等在《观手识人》中,又补充了四种,合为十种。此十种常见的手型,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原始型

  特征:手指粗壮偏短,手掌大多呈方型,肉多且厚,指端略呈方形,皮肤粗糙,颜色深暗,直观掌纹简单。第一指节与第二指节连接关节背侧三约纹深而杂乱,手背青筋浮露(见图12—1)。

图12—1原始型手图

  提示:这种手型一般反应身体健康,抵抗力强不易生病,性格爽直,易表现本能情感,情绪易紧张而好动肝火。中年后易得高血压及呼吸系统疾病。

  二、四方型

  特征:外型直而方,筋骨厚而坚实,除手指外,指腕部也比较接近四方型,指背三约纹较淡(见图12—2)。

图12—2四方型手图

  提示:一般表明体力好,精力充沛,各方面发育良好,但应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胖嫩型

  特征:手指较原始型长,手指上下粗细均匀,手掌呈圆形,即大小鱼际下端接腕部棱角不分明而成圆弧线。手掌手背皮肤柔软松弛,掌丰厚,细碎纹理少,皮肤多显白色或苍白色(见图12—3)。

图12—3胖嫩型手图  

  提示:身体基本健康,但亦应注意肝脏及脑血管疾患的发生。

  四、汤匙型

  特征:指尖不像一般人由粗渐细,反而末端粗大如汤匙,但亦非后天因病而渐成的“鼓槌指”。筋骨结实有力,掌指厚而方(见图12—4)。

图12-4汤匙型手图

  提示:健康状况良好,但性情急躁,故易患高血压、糖尿病等。

  五、竹节型

  特征:手外观单薄显细长,手指各指关节突出,手背青筋显露,手部赤白肉际分明,掌呈长方形,掌部肌肉不丰厚,有碎纹(见图12-5)

图12-5竹节型手图

  提示:多显示呼吸系统功能弱,精力不充沛,有神经衰弱倾向,生殖系统功能亦较弱。

  六、圆锥型

  特征:手指呈圆形,末节指节至顶端渐细,形成圆锥状,皮肤柔细富有弹性,指甲光洁,肤色白净,赤白肉际不明显,掌背青筋隐而不露,指背三约纹轻淡,掌呈长方形(见图12—6)。 

图12—6圆锥型手图

  提示:脾胃功能多较差,易患消化系统疾病。中晚年易发生风湿痹痛症。  

  七、柔弱型  

  特征:手指细长单薄无力,顶端易弯曲,手掌薄而无肉,掌背掌骨多隐现,指端尖,皮肤苍白,手掌为圆形,但大小鱼际并不发达(见图12—7)。

图12—7柔弱型手图

  提示:处事多被动,身体抵抗力不强,易患失眠症,呼吸、泌尿系统功能较弱,女性多骨盆偏小,易难产。

  八、混合型

  特征:手指情况复杂,难于归于某一型,一般是竹节型、四方型、圆锥型等混在一起,但各自又不太典型,五指中多有两种以上指形出现,掌为方形,赤白肉际较显,掌较厚,掌背青筋略浮现(见图12-8)。

图12—8混合型手图

  提示:这种人适应能力很强,有耐力和抵抗力,但较易患呼吸系统疾病。  

  九、乌骨型

  特征:五指并拢,整个手形如乌贼骨样,大小鱼际两侧缘隐于掌侧未显露出,手掌细碎纹多,肤色偏苍白,掌呈三角形,力量不足(见图12—9)。

图12-9乌骨型手图

  提示:显示先天禀赋不强,出生时体重不足,后天易偏食,耐力、抵抗力均不强,易患肠胃病,如慢性腹泄等。

  十、变异型

  特征:这种类型于人群中较多见,也比较复杂,手呈变异形,即与众有别,如手的活动范围或手指走向变异,或缺残指、多指,或掌背部缺凹等等(见图12-10)。

图12-10变异型手图

  提示:一般由于外伤或遗传所致,其功能尚无大的障碍。除上述因素外,可能是器官的病变或恶性病变而致,应引起重视。

第三节 手指形态与疾病

[日期:2009-03-03]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手指形态的变化,与人体健康及疾病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手指不同形态变化可以反映人体及内脏不同的疾病。因此,望指形对诊断疾病有重要意义。望手指有指的形态变化以及五指各自的形态变化,所以分两部分来介绍。

  一、指的形态变化与疾病

  (一)方指

  特征:指端平直,棱角分明,形成方头故称方指(见图12—11)。

  提示:一般表明身体健康,若指见瘀暗,则表明患神经衰弱及结石等症。此种人情绪不稳,易急躁,有暴发力,指腹易渗汗,易患感冒及呼吸道感染。

  (二)汤匙指

  特征:手指末节顶端宽大,整个手指状若汤匙。

  提示:易患高血压心脏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出现合并症者亦可见。

  (三)细长指

  特征:指形细长,颜色偏苍白,指显无力(见图12—11)。

  提示;脾胃功能不好,情绪易抑郁且多愁善感,有偏食倾向,甲状腺功能低下者也易见到。

  (四)竹节指

  特征:各指关节突出,使整个手指形如竹节故得名(见图12—11)。

  提示:易患呼吸、泌尿系统疾病,生殖方面也易隐伏一些疾病。情绪多不稳。

图12—11方指细长指竹节指  

  (五)壁虎指

  特征:末节指关节突出,指节端部又形成尖缘,手指似壁虎的头身,故得名(见12—12)。

  提示:易患心脏病,且呼吸系统亦受累,应多加注意。  

  (六)鼓楗指

  特征:整个末节指节圆粗突出,指端棱角较分明,指背皮肤粗糙,形同鼓槌(见图12—12)。  

  提示:易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及循环系统疾病。

图12—12壁虎指鼓槌指圆锥指

  (七)圆锥指

  特证:指形细长,指端稍尖,形如圆锥样(见图12—12)。

  提示;一般表明身体健康,但抵抗力并不强,较易患胸部疾患,若感冒易从咽喉肿痛开始。

  (八)棱形指

  特征:指节中间关节粗大突出,整个指形成中间宽两头窄细的棱形(见图12—13)。

  提示:易患神经系统疾病、骨质脆化及耳疾等。  

  (九)粗短指

  特征:指短而粗,指掌之比小,中长比2/3以下,大鱼际发达,其它指根亦饱满(见图12—13)。

  提示:身体健壮,暴发力好,但易患高血压、肝病及肾病。  

  (十)斜弯指

  特征:末节指节偏斜不正,多见于小指和食指(见图12—13)。  

  提示:遗传病或生殖功能障碍者多见,也可见于其它系统器官的重症。

图12-13梭形指  斜弯指  粗短指

  二、五指形态与脏腑盛衰

  因为人体是统一的整体,每一脏腑的病变,都可引起整个机体的变化,所以望指亦可诊察脏腑的盛衰。但如果体能已十分衰弱,就不能光以手指变化为依据。

  下面所介绍每一指头的变化,都具有生理、病理含义,并提示五脏病变信息。

  (一)大拇指

  人手的五个手指以拇指最为重要。观察大拇指,可以推测人体遗传素质的好坏及脑髓功能的强弱。一般说来,大拇指圆长强壮,指节长度平均为健康之征;大拇指过分粗壮,其人多心情偏激,易动肝火;拇指过于扁平薄弱,其人体质较差,具有神经质,办事缺乏韧性;若再有弯曲现象,多为神经衰弱。  

  拇指的第二节散乱多纹,其屈纹线紊乱不清者,容易紧张,易患头痛、失眠等疾患。

  拇指节较短且过于坚硬,不易弯曲,大多见于高血压头痛,心脏病及中风患者。

  (二)食指

  以圆秀强壮,三个指节长短均匀或由下往上逐节缩短者为好。外形直,且与中指密合,是肝胆功能良好的表现。

  食指第一指节过长者,健康状况多较差;第二指节过粗者,其人钙质吸收多不平衡,骨骼、牙齿多较早损坏;若第三指节太短者,容易患神经精神方面的疾病。

  若食指苍白而瘦弱,提示肝胆功能稍差,其人容易疲劳,精神常萎靡不振。若指头偏曲,指节缝隙大兼纹路散乱者,多由肝胆病影响致脾胃纳食运化功能失常。

  (三)中指

  察中指可判断心血管功能的强弱。中指圆长健壮,三个指节长短平均。指节柔而弱,亦不太硬,指形直而无偏曲,说明健康状况良好、元气充足。

  中指苍白、细小而瘦弱,提示心血管功能不足或贫血;指头偏曲,指节漏缝,提示心与小肠功能较弱。

  若三个指节不对称,中间一节特别长者,多精力不足,缺乏耐性,钙质的代谢功能不正常,易患骨与牙齿疾病。

  中指为五指中心,较之他指均长,但若长出正常范围,则易患“七情郁结”。

  另外,还有一种中指诊察方法:①中指偏短:自手背中指指节点测量至指尖,若长度小于手掌,是身体健康。进入老年期后易患肺脏与肾脏疾病。②中指偏长:易患心、脑血管疾病。③指掌等长:这种人身心,包括阴阳、气血均较平衡,所以身体多健康无病。

  (四)无名指

  无名指与泌尿生殖系统及筋骨强弱关系较为密切。一般以指形圆秀健壮、指节长短平均、指形直而不偏曲、长度约为中指第一指节一半略多,指屈纹清爽者为佳,表明身体健康。若无名指太短,多为元气不足,体力不佳;无名指苍白细小,其人肾脏与生殖系统功能大多较差。

  无名指根部一节,提示生殖能力与内分泌功能,所以不能过于衰弱。无名指屈纹散乱者,是体能较差的表现,若为孕妇则要适当补充钙质。

  无名指第二指节的边缘有纹线存在,称为“病约纹”,表示目前健康状况较差。该纹线可随着身体的好坏而增减(见图12-14)。

图12—14无名指病约纹

  无名指第二指节过长,或过于苍白、瘦弱时,其人钙的吸收比较差,以致骨骼、牙齿均较脆弱。

  无名指指头偏曲,指节漏缝,多发生于患泌尿系统疾病,或七情伤感、神经衰弱之人。

  (五)小指

  小指可作为判断消化系统与生殖功能强弱的依据。一般以细长明直、指节长短平均为佳。小指标准长度通常应与无名指第一指节等齐或稍微超过一点,这说明脾胃功能良好。中医认为脾为中土,滋生万物,脾胃强则身体健康。

  小指苍白瘦弱,多因消化、吸收障碍,或排便不畅,抑或腹泄所致。特别是小指偏曲、指节漏缝太大的人。此外小指弯曲亦示肺活量小。

  小指根部指节、指屈纹散乱者,一般体能较差。小指侧弯,兼手掌皮肤干燥,多见于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全者。

第四节 望掌色与疾病

[日期:2009-03-03]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望色,主要通过对手部颜色变化的观察,作出相应脏腑器官所患病症的判断。因手部的一定区域,可以通过相应变化反映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所以在临床诊察中根据手诊图(见图12—15)所示内脏相应区域的色泽变化,来诊察人体内脏的疾病及健康状况。  

图12—15手部分区图 

    从图中分区定位来看,手部的不同位置由于内脏配属的不同而略有变化。在以红黄隐隐为主色中,肝区兼见青色,心区兼见赤色,脾胃部位可见浑厚的黄色隐于其中,肺区兼见淡白色,肾区则可见静脉隐伏的紫暗色。这些亦属“常色变中之变”,具体而又特殊的正常表现。

    吴更伟等在《观手识人》一书中认为,手中病色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淡红、青紫、黑色、萎黄、绛红、苍白等病色。临床上总结归纳为青、赤、黄、白、黑五大类。通过五色的观察,诊断疾病并作出预后判断。

    一、青色

    青色多主肝胆疾患,亦主寒证、痛证、瘀血、沉积性伤和惊风。

    临床常见慢性肝炎患者手掌枯槁欠润,肝区青暗无光。若胆区青暗较肝区为甚者,多是胆石症、胆囊炎后期病变。

    若在肩、腰、膝关节定位区出现青色,则表示因感受风寒湿邪而产生痛证、寒证。像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也可以是沉积性伤,如腰部扭伤未愈等。

    此外,在女性生殖区出现青色,可见痛经,甚至闭经等疾患。

  二、赤色

  赤色主心、小肠病、热症及局部炎症、出血症、某些进行性疾患初始阶段等。

  心区呈现边界不整的红赤色,为发作期风湿性心肌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毒性心肌炎等,但较为少见。一般多见于中指桡侧小肠经及膀胱区出现红色,这是由于心与小肠相表理的缘故,心火炽盛,则移热于小肠。表现为口渴、心烦、口腔糜烂、小便黄赤等症状。胃区、胆区出现局部红色,多见于慢性胃炎、胃出血、胆囊炎初发等病。  

  三、黄色

  黄色主脾胃疾患及虚证、湿证。亦见于微量元素缺乏症、缺血症、慢性出血证等。

  手掌萎黄,明堂稍暗,表明脾胃运纳失常,提示有腹胀、脘闷、嗳气、便溏等症候。掌色淡黄,枯槁无光者,属脾胃气虚,气血不足;黄中挟青者,属胃虚受寒并伴疼痛、温热及饭后痛减。手部脾胃区域暗而黄色持续时间较长时,应结合其它配属部位的观察,判断是否转化为虚证或湿证。

  四、白色

  白色主肺病、大肠病和虚证、寒证及脱血、夺气。亦可见于痛证等。

  肺区出现较为明显的白色时,表明肺气不足,一方面呼吸失常、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见于哮喘等;另一方面阳气虚衰,卫外不固,易出现表虚自汗、疲倦、少气懒言、畏风惧寒等症状。

  白色又为气血不荣之候,如大出血病人,失血过多,手部必然呈现苍白厥逆之象。心脏区出现局限性白色,表明心肌缺血。中腹部出现苍白之色,为中焦受寒,表现为腹痛拒按、喜暖恶寒、口中泛酸等。当消化系统区大部分呈现苍白色时(如脾胃、腹部等区域),提示机体中气不足,结合观察大肠、子宫、胃等器官配属区的情况,可判断出子宫出血或下垂、胃下垂、脱肛、久泻不愈等病症。

  五、黑色  

  黑色主肾虚和寒证、痛证及水饮、瘀血证。亦可见经年陈伤。

  慢性肾病患者及年老久病之人,不仅面部黧黑,在手部肾区亦表现为黧黑枯干,表明机体元气不足,多有眩晕、耳鸣、尿频尿急,亦可见遗精、阳痿、生殖功能低下等症状。

  手部出现黑色斑点,固定不移,说明机体感受外邪而为相应的痛证、寒证,症状较青色为甚。亦可见于经年陈伤,且伤势较重。若同时肌肤甲错、爪甲不荣,表明瘀血内停。如胃区出现一黑色环形,且见皮肤反应区苍白欠润,此种情况表明胃体已形成溃疡,正处于瘢痕收缩期。

第五节 望手丘与疾病

[日期:2009-03-03]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正常人的手掌上有六个微凸的丘,颜色呈淡红色,看起来柔软和谐,给人一种丰满的感觉;如果在手掌上出现明显的凸起,并伴有颜色的改变,就是有疾病的征象。

  一、大鱼际丘

  在正常情况下,应是全掌的最高凸处,上窄下宽,形似鱼体。颜色淡红,肌肉丰满无凹陷。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将大鱼际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分别代表上、中、下三焦(见图12—16)。

图12—16手掌丘的分布

  1.上部:①如果上部的颜色发红,多为上焦湿热或有上呼吸道炎症,如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口舌溃疡等。②如果上部的颜色发青,多有头痛、颈项痛的表现。③如果上部有紫暗色并有静脉怒张者,常表示有高血压、便秘或有宿便。④如果上部的颜色呈现白色,患者多有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心悸、乏力的表现。

  2.中部①中部出现红色,多表示病人有中焦不适,如心绞痛、心房纤颤、急性肝炎、急性胰腺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②中部出现紫色,多为瘀血的表现,病人常出现胁痛、心前区痛、胃脘部刺痛等。③中部色淡白,多表示有浮肿和气滞、血虚、视力差或有眼疾。

  3.下部①下部色红,表示有风湿热、小腹痛、腰痛、膀胱炎、尿道炎等。②下部色紫暗,表示有肾炎、腰腿痛、腰痛、女子月经有血块等。③下部色淡白,表示下肢浮肿、乏力、白带多、腰膝酸软。

  二、小鱼际丘

  在正常情况下,小鱼际也是比较丰满而无凹陷,上窄下宽似鱼体,但低于大鱼际,颜色也较大鱼际淡,自上至下分成三部分,分别代表头颈、胸腹、腰腿三部分(见图12—16)。

  1.上部①上部色红,常有外感风邪,出现鼻塞、头痛、荨麻疹、落枕、牙痛等。②上部色紫,常表示有瘀血头痛、耳鸣、耳聋、颈椎增生、眼底动脉硬化、视物模糊等。③上部色白,表示有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

  2.中部①中部色红,常表示有风热,多有急性肠胃炎、肺结核咳血。②中部色紫暗,常表示有胃脘部胀饱、疼痛、胸闷、心前区疼痛,或有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囊炎、胆石症等。

  3.下部:①下部色红,多为湿热下注,如急性泌尿系感染、腰腿扭伤、急性关节炎、痔疮出血、妇女月经来潮等。②下部色青紫、黑暗,多为疼痛表现,如腰腿痛、风湿、月经量多有块、下肢及眼睑浮肿、肾炎、尿毒症等。

  三、食指根丘

  有凸起,色暗红或鲜红,多有脑溢血、脑压高、脑水肿、肺结核(空洞、咳血)等可能(见图12—16)。

  四、中措根丘

  1.色红或紫,多表示有抑郁症,神经过敏,痔疮,脚部肿胀,牙、耳、鼻、咽喉有炎症,半身不遂,麻痹(见图12-16)。  

  2.色白,表示有听力障碍、风湿病、贫血等。

  五、无名指根丘

  丘凸明显时,多有心悸、视力障碍、动脉瘤、心脏病等(见图12—16)。

  正常情况下,大鱼际所示的应是碱性范围区。大鱼际大而丰满,表示体质偏碱性。上以小指根横曲线为界,下以小鱼际抛物线为界,左自食指与中指间的延长线,右至无名指与小指间的延长线,这中央所占的部分为碱性区。此区广而大时,表示体质偏重碱性,这个区域小就表示体质偏重于酸性,小鱼际抛物线下垂过度者,为体质偏重碱性。

  体质偏重酸性的人,易有秃顶、脱发、脂溢性皮炎,饮浓茶或咖啡时不会影响睡眠。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脑溢血、糖尿病、易感冒发热,身体抵抗力差,耐寒、耐热等能力也差。

  体质偏重碱性的人,易早生白发,当喝咖啡或浓茶时就影响睡眠,出现失眠的情况,易患低血压、胃下垂、哮喘、癌症等。  

第六节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

[日期:2009-03-03]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未知 [字体:大 中 小]

  第二掌骨侧速诊法为山东大学张颖清教授所创。1973年他发现在人的手部第二掌骨侧,存在着一个新的有序穴位群,尔后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这一速诊法。其对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在97%以上,而且方法简便,易于掌握。

  一、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分布

  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形式,恰与这些穴位所对应的部位或器官在整体上的分布形式相同(见图12—17)。第二掌骨侧的近心端是足穴,远心端是头穴。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分布恰像是整个人体在这里的缩小。头穴与足穴连线的中点为胃穴,胃穴与头穴连线的中点为肺心穴。肺心穴与头穴连线分为三等份,从头穴端算起的中间两个分点依次是颈穴和上肢穴。肺心穴与胃穴连线的中点为肝穴。胃穴与足穴的连线分为六等份,从胃穴端算起的五个分点依次是十二指肠穴、肾穴、腰穴、下腹穴、腿穴(见图12—17)。第二掌骨节系统包含着整个人体各个部位的生理、病理的信息,故这群穴位被称为第二掌骨侧的全息穴位群。

图12—17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图

  这些穴位所对应的不仅是穴名所指的部位或器官,而且还包括着与这些部位或器官处于同一横截面及其邻近的其它部位或器官。

  头穴包括:头、眼、耳、鼻、口、牙。

  颈穴包括:颈、甲状腺、咽、气管上段、食管上段。

  上肢穴包括:肩、上肢、肘、手、腕、气管中段、食管中段。  

  肺心穴包括:肺、心、胸、乳腺、气管下段、支气管、食管下段、背。

  肝穴包括:肝、胆。

  胃穴包括:胃、脾、胰。

  十二指肠穴包括:十二指肠、结肠。  

  肾穴包括:腰、大肠、小肠。

  腰穴包括:腰、脐周、大肠、小肠。

  下腹穴包括:下腹、子宫、膀胱、直肠、阑尾、卵巢、睾丸、阴道、尿道、肛门、骶。

  腿穴包括:腿、膝。  

  足穴包括:足、踝。  

  二、第二掌骨侧测试法  

  以测患者右手第二掌骨侧为例,测试者与患者相对而坐或相对而立,测试者用右手托着患者右手。患者右手如松握鸡卵状,肌肉自然放松,虎口朝上,食指尖与拇指尖相距约3厘米。测试者用左手拇指尖在患者右手第二掌骨的拇指侧与第二掌骨平行处,紧靠第二掌骨且顺着第二掌骨长轴的方向轻轻来回按压,即可觉有一浅凹长槽,第二掌骨侧的新穴即分布在此浅凹长槽内。逐穴按压时测试者左手拇指尖须按图所示姿势(见图12-18)垂直纸平面即垂直于浅凹长槽的方向旋力按压,并略带以第二掌骨骨长为轴的顺时针方向旋转30°角揉的动作。从而使指尖的着力点抵达以第二掌骨为脊柱位置的小人的内脏位置。按照第二掌骨侧全息穴位群的分布图,在第二掌骨侧从头穴到足穴,用拇指尖以大小适中且相等的压力,顺序揉压一次(如果一次测试结果不明显,可再重复揉压1~2次)。在揉压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并询问患者在所揉穴位上的感觉。如果在揉压某穴时,患者有明显的麻、胀、重、酸、痛的感觉,并在此穴稍用力揉压或按压,患者就会因不能忍受而发生躲闪、抽手等反应,面部出现皱眉、咧嘴等表情,有此反应便是穴位的压痛点,这种反应称为压痛反应。如测试患者左手,则以左手托患者左手,用右手拇指尖以第二掌骨骨长为轴作逆时针揉动。手法步骤与测右手相同。

图12—18第二掌骨测试姿势

  三、测试结果与疾病判断

  诊测者可依据压痛点的有无及位置作出结论。

  1.如果某一穴位是压痛点,则提示此穴所对应的人体上的同名部位或器官,或这一部位所处的横截面上邻近的其它部位或脏器有病。这称为部位对应原则。

  2.左手第二掌骨侧穴位压痛反应较右手的同名穴强,表明人体左侧病重或病在左侧;右手第二掌骨侧相应穴位压痛反应较左手的同名穴强,表明人体右侧病重或病在右侧。这称为同侧对应原则。

  3.与压痛点所在穴位的对应脏腑密切相关的部位有病。如肺穴压痛除说明肺有病外,还可推断相关的皮、牙有病;肝穴压痛除说明肝、胆有病外,还说明眼有病。总之,其病变部位,遵循着由中医所揭示的脏腑所主的部位或器官的规律,这称为脏腑所主原则。

  4.如果哪一穴不是压痛点,则此穴对应的人体上的相应部位无病。第二掌骨侧无一压痛点,则表明全身无病。

  对医生来说,第二掌骨侧速诊法是一种可以采用的新方法,可防止误诊和漏诊。如果遇到在多个部位有疾病症状的患者,医者可根据第二掌骨侧最敏感的压痛点来确定疾病的最主要部位,从而分清主次,对主要疾病部位给予优先和重点治疗。即使不是医生,一般人也可随时使用此法了解自己身体各部位和器官的健康状况。

  凡疾病部位在身体上的位置比较明确的病,此法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在全身疾病定位不明确的病,则压痛穴位亦不确定,准确率就低。此方法只能确定有无疾病以及病之部位,但不能指示为何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