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girl单飞成员谁最火:"三言”“两语”说高考作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45:49

"三言”“两语”说高考作文

特级教师/王  磊

从多年的考场作文反馈情况来看,高考作文应努力体现“三言”“两语”。

先说“三言”,即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趣。

言之有物

细读一下近年来各地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我们就会发现,一、二类作文的“内容”项里总会有“材料丰富”“内容充实”的要求。这样的要求对于高考考生是必要而恰当的。然而我们考生的作文实际是,内容空洞,情感苍白,无病呻吟,要么是高调亮相、开场不凡却草草收场、虎头蛇尾;要么是高喊口号、陈词滥调而缺少具体细节、真情实感;要么言必称孔子、屈原、苏东坡,堆砌材料。

“言之有物”在叙事类文章中应该指情节生动,场景鲜活,细节传神,形象鲜明,立意新颖;在议论类文章中指论据充分典型,文化底蕴深厚,见解独特深刻。我们说“内容充实”,应该指材料要多样化,有代表性,有个性。请看2010年安徽优秀作文《适合就好》的片段:

没有不合脚的鞋子,只有不合鞋子的脚。既然脚的大小无法选择,那就选择合适的鞋子吧。

卡夫卡,一个内向、懦弱、多愁善感的人。在文学创作这个精神家园里,他懦弱、悲观、消极的性格弱点反倒使他对世界对人生对命运,有了更尖锐更敏感更深刻的认识。他以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压抑、苦闷为题材,开创了一个文学史上全新的艺术流派——意识流。他通过作品把荒诞的世界、扭曲的观念、变形的人格,解剖得淋漓尽致,从而给世界留下了《变形记》等不朽的巨著。他的成功即在于他找到了自己的那双“鞋子”。

相传战国时,燕国一位寿陵少年总认为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坐姿态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这样丢那样。有一天,他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到了那里,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灵巧,学;看到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他觉得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盘缠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邯郸人走路姿势虽美,殊不知,根本不适合他,留下两千多年的笑柄,岂不可笑可悲!人家的“鞋子”再漂亮,但不适合自己的“脚”。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聘请员工的理念就是:用最适合的人才,而不一定非要用“天才”。只选对的,不选贵的。这就好比将波音747的引擎放到拖拉机里,即使引擎放得进去,但要知道拖拉机是永远飞不起来的。

华兹华斯说过:“适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美好而诗意的。”

四段文字连用了三个材料,有古(邯郸学步)有今(马云),有中(邯郸学步、马云)有外(卡夫卡),有正(卡夫卡、马云)有反(邯郸学步),有详(卡夫卡、邯郸学步)有略(马云),给人以“材料丰富,张弛有致”的感觉,而且三个材料夹叙夹议,共同围绕“适合就好”这一论点展开,再用华兹华斯的名言对此进行总结提升。材料精当而典型,丰富而集中。

言之有序

“言之有序”的重要性在于,高考阅卷时间紧迫,应让阅卷老师快速看出我们的行文思路,知道我们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阅卷老师一旦把握了我们的写作思路,就能进入文章的意境,领略文思之妙,为我们得高分奠定基础。

高考作文的基础等级包括“内容”和“表达”两项,上面说的“言之有物”指“内容”,这里谈的“言之有序”指“表达”。“言之有序”不仅指语言通顺有序,也指结构合理。如果是叙事类作文,我们的文章结构可以按时间顺序写,可以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也可以按事理逻辑顺序写。如果是议论类作文,我们的文章结构可以用横向并列式(即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为什么”或“怎么办”等),也可以用纵向层进式(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可按“总分总”结构,也可按“起承转合”形式。不管用哪种文体、采用哪种结构,我们都应该从前后照应、上下连贯、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线索分明等方面去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请看2008年江苏卷高考高分作文《好奇心》片段:

何为好奇心?于我来说,不过三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回答过子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我们要“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总之,“好”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这种意识,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何谓“奇”?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把一些不好的落后的事物挖掘出来,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俐略对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为什么不能同时落地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人类在“奇”的带领下更加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更加知晓处在一片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求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有夸张和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说过“心如止水”。由此可见一份安静的心情是多么重要。假如你带着浮躁之心,尚不说研究学术,恐怕自己也会被这情绪所左右,再也无法发现和创造了。《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当“心如止水”时,你的视野将扩大,你的思维将更加活跃。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只有用心好之奇之,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而永续发展。

   这里考生按拆解“好奇心”顺序经营文章,写法不算高明,但内容相当实在、明了。三个概念依次写来,涉笔成趣,不落俗套。先分说,再归结到“好奇心”这一整体上来,并因此得出“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才”等结论,见解深刻精警,升华了“好奇心”的内涵。材料安排有详有略有正有反,结构安排“总——分——总”。

这就是“言之有序”。

言之有趣

“言之有趣”的理解应该指语言表达既有趣更有味。有趣即生动形象,活泼灵动,饶有兴趣;有味当理解为有内涵,有情趣,有哲理,有文化品位。回望考场作文,我们很多考生语言表达干巴无味,要么就是童稚化(雷锋叔叔、鲁迅爷爷),要么就是成人腔(作表率,当楷模)。用词造句只求直白,不求含蓄;只求大概,不求具体;只求大意,不求达意;只表决心不表真情,“话语复制”习以为常。这样的作文语言大倒读者胃口,也只能让阅卷老师心生厌烦。

“学生腔”是套出来的,“白开水”是编出来的,有趣有味的语言是用情感熔铸出来的,是生活溪水浇灌的结果。下面请欣赏两例高考作文精彩语段。

1.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海面,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

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2.心灵的原色本该如此:成,如朗月照花、深潭微澜般超然。败,有滴水穿石、穷且益

坚般傲岸。荣,恰似沧海巫山,又如过眼烟云。辱,低头思胯下韩信,退步想海阔天空。

以上两例不但语言朴素,朴中见奇,而且回环、排比、对比、对偶、比喻等得体的修辞使用也让语言增色许多。

再说“两语”,即语言规范、语体鲜明。

语言规范

语言规范,应指用语规整,书写规范。

先说用语规整。它要求运用现代汉语做到表达基本准确、用词基本恰当、语言基本通顺。此外,要强调的是,高考作文是规范学生习作语言的主流“阵地”,网络语言(符号)、外语单词不能夹杂在作文之中。

再说书写规范。写作时字要写端正,笔画要清晰。如果字写得过于潦草,阅卷老师很可能按错字或别字处理了,而且潦草的字迹放大到电脑屏幕上更会突出缺点。考场上考生要考虑成熟再下笔,不要在卷面上乱涂、乱勾、乱画。错别字、字迹潦草、胡乱勾画都会影响到老师的情绪,甚至让阅卷老师怀疑考生的知识素养,这样考生失去的就不仅仅是几分卷面分了。

语体鲜明

近年来高考作文对文体要求已由“体裁不限”规范到“文体自选”。这就告诉我们,可以任选这就擅长的文体行文,但在选定的文体之后,必须符合这种文体的规范要求,即必须“带着镣铐跳舞”。《考试大纲》由强调“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到明确“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就是告诉考生要有充分的文体意识,文体特征明显,写什么要像什么,尽量不采用《考试大纲》规定的三种体裁之外的体裁。

近年来考场作文既体现开放性,也讲究规范性;考生作文既要体现创新性,也要保证安全性;建议考生最好不要写诗歌。写记叙文如果平铺直叙没有情感起伏也很难得到高分。而散文化的议论文逐渐成为高考作文“新宠”,往往容易得高分。散文化的议论文便于抒发真挚的感情,表达深刻的思想,显示深厚的底蕴。它既可以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也可以关注现实关注心灵。我们只要看看近年来各地高考标杆作文,不难发现,大多是这类文体的文章。

 

                  (选自《语文教学通讯》2011.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