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杀机人类血球存档:毛泽东欲杀溥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4:55:57
毛泽东欲杀溥仪 标签: 毛泽东  溥仪  高尔  查理一世  帝王 
壶公评论:不杀溥仪,遗患无穷!
不杀溥仪,遗患无穷!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认为,滿清朝廷只是一个部族政权,从学术上说,这个评价是准确的。以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的观点看,滿族只能作为一个利用了中原先进文化处于调整的过程,以获得政权的蛮族,对中华文明毫无贡献。而且为了维持以小治大的政权,三百年间屠杀、欺诈、奴化,无所不用极。但是对于这个落后文化的清算远远不够,以至于现代中国滿奴文化仍然大行其道,封建主义死灰复燃。
当我们听着滿遗阎崇年大谈滿清十二帝的时候,我们意识到这是一个残酷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不杀溥仪,遗患无穷!
―――――――――――――

摘《壶公评论》之《王元化先生与韩非》一节:

中国社会自身急迫需要作出应对的反封建的要求,始终在人们的恍惚中闪动。当欧洲新教徒以决绝的态度离开旧大陆和抛弃旧大陆的封建专制,去创造自己新的生活的时候;当英国、法国和俄罗斯毫不留情地把他们的君主送进地狱的时候;中国却对罪孽远远大于上述帝王的宣统皇帝宽大为怀。这种犹豫反映了中国在反封建问题上的犹豫,一个人的幸运必须由这个社会更长的历史的不幸来偿付。

当我们了解那些后来有了巨大进步的国家在处决了他们的帝王之后,对于封建势力所形成的震慑,我们将感到一种决绝的态度是面对历史的必须:

《英格兰历史》的作者劳伦斯-厄恰德这样描述查理一世走向黑色的断头台所造成的震撼:“当他的死讯在整个王国流传时。。。很多怀孕的妇女流产了,许多男男女女因心悸而病倒了,有些人忧郁地昏厥过去,还有些突然惊慌失措,猝死过去。”在刽子手面前,关于君主不容侵犯这种古老的信仰,遭到斧头的锋利刀刃的检验。查理一世的命运对英国来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著名自由撰稿人胡果-达文波特这样描述沙皇的末日:“列宁认为前沙皇很可能会成为白俄罗斯保皇派造反的‘旗帜’,所以不如现在把这个危险铲除。因此,(1918年)7月17日进入午夜后不久,毫无戒备的皇室一家11口人被带到地下室秘密枪决了。。。。他们往尸体脸上泼上硫酸,防止有人认出他们,最后才把这些尸体埋到一个墓穴里。埋葬尸体的墓穴无任何标志,很多年来都无人知晓。。。。”

至于那一场人类大变革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国大革命,在后期的1792年,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因叛国罪先后上了断头台。死后人们将他们的遗骨埋在巴黎市中心的路易十六广场。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雕像的基座上刻的是催人泪下的一份遗嘱。

这种描述带有感人的忧伤和莫名的同情,但是在这些国家,尽管仍然信仰与帝王们密切相关的宗教,但是帝王梦却永久消失了。而在中国,当上世纪末旧帝王们再度以其光辉的形象出现,并且以自己的言行教导后来人的时候,人们仍然生存在那些新贵族们弹冠相庆的气氛中。

犹豫固然因于无奈,但是无奈考验的是决断,如同亚历山大面对高尔丁死结。

毛泽东欲杀溥仪---
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新插图本《溥仪传》作者吕永岩


有人曾以解嘲的语气讲述溥仪因怕死而出的那些洋相。他们认为溥仪的这些表现充满了滑稽,并且纯属多此一举,是自寻烦恼,是庸人自扰。  
溥仪担心自己被枪毙,真的没有一点儿根据吗?
  应该说,当时决定溥仪生死的关键人物就是毛泽东。
溥仪三岁登极的时候,毛泽东十五岁。那时的毛泽东正在昏暗的油灯下拼命地读书。当时有一本叫《论中国有被列强瓜分之危险》的书。书的第一卷开篇写道:“呜呼,中国将亡矣!”这部专门论述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中国的书,在青年毛泽东的脑海里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或许从那时开始,毛泽东就决心走出那个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韶山冲。
果然,毛泽东先是去了湘乡县东山高等小学堂,继而又去了位于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这时他得到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会章,他对会章进行了认真地研究,了解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这个反清战斗口号并知道了黄花岗武装起义和七十二烈士的英雄壮举。毛泽东的心灵被震撼了。他毅然剪掉了象征忠于清王朝的头上的长辫子。坚定不移地站到了反帝反封建的反叛阵营一边。
  辛亥革命,不满六岁的溥仪退位。同年,十八岁的毛泽东在长沙入伍,成了辛亥革命新军中的一名士兵。
毛泽东曾在当时著名的《湘江评论》上发表过文章,这篇文章如果溥仪能够见到,他肯定更要心惊肉跳。
青年毛泽东是这样说的:
奥前皇卡尔避居瑞士,某报通讯记者求见,见其侍臣,侍臣说:“皇帝的退位,本非得已,故愿望恢复帝制,惟目下暂时隐居,不问政治。”凡做过皇帝的,不再想做皇帝。凡做过官的,没有不再想做官。心理上观念的习惯性,本来如此。 (一**八年),法人之处死路易十六(一七九三年),俄人之处死尼哥拉斯第二(一九一八年),都以为不这样不足以绝祸根。拿破仑被囚于圣赫利拿,拿破仑的后身将受协约国的裁判,总算很便宜的。
青年毛泽东这篇文章的锋芒所向,明显的是针对北京那个蛰伏的末代皇帝的。毛泽东的态度很清楚,他主张“彻底”,就像英人之处死沙尔一世,法人之处死路易十六,俄人之处死尼哥拉斯第二那样。不这样,那么溥仪就早晚是一个“祸根”。
分享 |  评论 (1) |  阅读 (12)  |  固定链接 |  类别 (A、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  发表于 06:17  | 最后修改于 2009-02-07 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