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异界游:治小儿积滞秘方(方4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2:29:41

治小儿积滞秘方

30.1 硝黄蒌葛汤

【来源】余无言,《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生大黄9克,元明粉12克(分冲)、炒枳壳9克,全瓜蒌12克,葛根、生黄芩各9克,焦楂肉12克,莱菔子9克,鲜竹叶30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通腑泄热、清化生津。

【方解】本方系大承气汤之加减方,针对患儿阳明经热之燥、实、痞、满病证,方用生大黄、元明粉、枳壳、瓜蒌以通腑泄热;黄芩、竹叶、葛根以清热生津;焦楂肉合莱菔子兼有清化痰涎之功。此方虽以通腑、清热为主,但峻下而不失于保阴津,承气而兼能护胃气。制方配伍,体现了余老善用经方化裁的高手和临症特色。

【主治】儿童食积痉病。

【加减】屡用效捷。

 

30.2 消食散

【来源】张介安,《中国中医药报》1990年

【组成】厚朴200克,鸡内金、陈皮各60克,建曲、槟榔、二芽(谷麦芽)、茯苓各100克。

【用法】以上各药,按质分炒,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开水泡服,1岁以内,每次5克;1~3岁,每次10克,4~7岁,每次15克;7岁以上每次20克,每日2~3次。或本方取常量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行气消积、导滞和胃。

【方解】胃属六腑之一,经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正常时,六腑的纳运饮食,传导水谷是虚实更替,通而不滞。后世又提出:“六腑以通为用,腑病以通为补。”源于此理论根据,胃气以通降下行为顺,以滞塞上逆为病。今饮食内伤,阻滞于胃腑,胃脉不通,气血不畅,故而百病皆生。消除积滞,是疏通胃腑的根本,腑通则诸证皆除。方中以厚朴辛苦温,行气宽中、消臌胀为主药;辅以鸡内金、槟榔去陈腐而消宿积;建曲、二芽消食化滞为佐;茯苓、陈皮健脾和中为使,全方功能消宿积而化滞、行气破积而和中,达到“菀陈除,肠胃洁,饮食自进”的目的。

【主治】纳呆,嗳腐吞酸,腹胀肠鸣,口渴喜饮,手足心热,头顶汗多,夜寐不宁,大便干结或便溏不爽,舌苔白厚腻。

【加减】兼有风寒咳嗽者,加苏叶、姜半夏;兼风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兼暑湿者,加藿香、佩兰;兼发热者,加地骨皮;口干甚者,加石斛;口臭,加生石膏。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佳。据〔《辽宁中医杂志》(2)1982年〕报道:用本方加减治疗1000例,结果痊愈者914例,好转57例,无效29例。1~3天治愈者569例,4~7天治愈者,290例,8天以上治愈者112例。即本方去鸡内金,加广木香、石斛、灯芯,脾虚食滞去厚朴、槟榔,加北条参、白术、莲子肉。余同上。

【附记】在服药过程中,宜少食并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以免复损脾胃正气,有碍康复。

 

30.3 使香消积汤

【来源】吴逸华,《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使君子10克,榧子8克,川楝子10克,神曲8克,山楂肉10克,乌梅3枚,木香6克,白芍8克。

【用法】上药用温水浸泡半小时后文火浓煎,半饥饱温服,数次服完。每日1剂。

【功用】理气止痛、安蛔消积。

【方解】小儿积滞由虫积所致者亦不少见。方中以使君子、榧子驱虫消积;木香理气止痛;乌梅安蛔和中;川楝子理气杀虫;神曲、山楂肉消食和胃;白芍缓急止痛。全方杀虫而不碍胃,驱邪而不伤正,诚为治小儿消积之良方。

【主治】虫积食滞、气滞血瘀的小儿积滞。

【加减】以驱虫为主,且大便不溏者,加生大黄6克(后下),川楝子易苦楝根皮6克;便溏者,加石榴皮8克;腹部膨胀者,加槟榔8克;疳积,加疳积草10克。

【疗效】治疗110例,大多数服3剂症状缓解,粪便可排出寄生虫,少数连服6剂才有效者多伴有严重的消化不良。结果均治愈。

 

30.4 和肠饮

【来源】粟敏,《四川中医》(9)1988年

【组成】罂粟壳、牡蛎各20克,乌梅、白芍、五味子、麦冬、葛根、连翘、山楂、神曲、茯苓各6克,黄连、甘草各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频服,宜小剂开始,逐渐加量,以不出现呕吐为度。

【功用】滋阴固涩、消食导滞。

【方解】小儿稚阴未长,泄泻日作,必耗气伤津,故消食止泻是防止病情加重和传变的关键。方中以罂粟壳、牡蛎固涩止泻为君,以防阴液之脱失;配用乌梅、白芍、甘草、五味子、麦冬酸甘化阴、滋液生津为臣、以补阴津之既失;小儿肌肤薄弱、脾常不足,为病多兼外邪及伤食,故佐用葛根、连翘、山楂、神曲、黄连疏散外邪、消食导滞;泄泻之作,乃脾胃失调,水谷并杂,下走大肠,故用茯苓淡渗分利,使水谷得分而各行其道;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泄止、阴复、邪去、病愈之功。

【主治】小儿中毒性消化不良。

【疗效】治疗30例,年龄7个月至2岁,多伴有脂肪泻和不同程度脱水,结果全部治愈。服药最少1剂,最多3剂,其中15例配合输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