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检测方法:张芝作品集--书法欣赏/雄肆狂放一笔书-张芝【冠军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7:13:42
书法欣赏/雄肆狂放一笔书-张芝【冠军帖】
书法欣赏-冠军帖
《冠军帖》也称《知汝帖》,书法传为东汉献帝时张芝所书,《淳化阁帖》有刊。《淳化阁帖》也称《淳化秘阁法帖》,简称”阁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著名的大型法帖.该”阁帖”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出秘阁所藏历代法书,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为10卷,摹刻在枣木板上,拓赐大臣。《冠军帖》运笔狂放自由,字型变化万端,气势一泻千里.比起旧有的章草书,更加赏心悦目,妙不可言。此帖用笔精彩动人,淋漓尽致,可谓一代“草圣”的大手笔,所书用笔一泻而下,丝丝入扣,气势锐不可当,雄肆狂放,像一曲波澜壮阔的交响乐章,令人为之赞叹。此帖又有“一笔书”之说,二王父子、张旭、怀素草书俱受其影响。张芝是今草的开拓者,《冠军帖》实可谓为草书的“冠军”。释文: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潜不可耳。
其书法学崔瑗、杜度,变其法度,善草书.他省减章草的点画波磔,创立”今草”,有青出于蓝的美誉,被后人推为”草圣”.晋代王曦之在论书法时称:”钟(繇)、张(芝)而外,其余不足观.”唐代张怀颧《书断》评论张芝的草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世称一笔书,起自张伯英,即此也.”可知张芝在我国书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张芝的《冠军帖》、《终年帖》是书法爱好者练习草书的范本.
张芝以勤学闻名,取法汉时的杜度和崔瑗.据传家中衣帛,皆先书写而后染,临池学书,水为之黑.由于张芝幼时就显示出过于常人的颖慧,及长,朝廷征其为官,辞之不仕,被认为有高洁的操守. 苏东坡在书论中写道:”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这段文中点了4个书法家: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东汉的张芝和西晋的索靖。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尤善章草草圣汉代:张芝
终年帖局部 -书法欣赏
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
评价相当高,尤以草书为最。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
书法欣赏/张芝欧阳询王羲之书法风格释疑
在欧阳询楷书书法作品中,许多字是向右上方倾斜,左角低,右角高。他的字不稳,应该说是险的一个特征。还有他的字棱角分明,许多转折处带有圭角,这种东西可能是险的来源。但有棱角的字不见得险,如褚遂良的字也有棱角,还有薛稷的字也是。唐楷越写越瘦,到张怀瓘《评书药石论》认为已成为一个社会性的弊端。欧阳询楷书有一个特点,两个竖画向内,颜真卿向外,这也是很重要的特点。 欧阳询书法风格。欧阳询是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书法家,历来评价也非常多。可是古人的评价只说欧阳询如何,不分其书体,也不分其作品。如张怀瓘《书断》里评欧书用的“险”字,这个“险”字究竟从哪儿看出来,特别是后人评价草书也用“险字”。
东吴书法与中原书法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草书快速书写的实用原貌,也正是今草的渊源。换句话说,今草是不可能从章草中解放出来的。章草作为一个经典,样式已经凝固,亦步亦趋,没有听说哪一个书法家因破坏章草而成名。所以章草不能代表古今草书演进的一个环节,它只是开了一个叉,而今草是延续了杜、崔以实用为基础的发展路子。张怀瓘在《书断》中有说章草之名源于张芝草书,张芝草书应该是作为楷则来承担的,也就是和今天所见到的松江本《急就章》非常接近。那么,我们进一步可以肯定,杜、崔草书应该没有脱离实用,到张芝发生了转折,草书开了一个叉。开叉之后,由于张芝的影响和亲属关系,索靖也就写成延续张芝一路,卫瓘也兼取张芝法,都有了脱离实用的倾向。东吴的皇象其书法风格沉着痛快,想来也是实用。这样我们借助《急就章》就可以去寻绎张芝章草楷则。 关于张芝书法风格,卫恒的《四体书势》,讲到他“下笔必为楷则”,张芝的草书应该是一种集大成者,他前面有杜度、崔瑗,《四体书势》对杜度、崔瑗也有一个描述:“杜氏杀纸甚安,而书体微瘦;崔氏甚得笔势,而结字小疏。”书法有随机性,写完之后,一画不可移易。随机到这种程度,那么他的草书显然和我们理解的章草是不一样的,因为章草缺少随机性,字字独立。
从早期记录的王羲之风格应该是比较可靠的,所以我认为我们要讨论王羲之作品风格还应该使用唐以前的文献。回过来说,如果王羲之的作品用“遒媚”来概括是比较合适的。王羲之书法风格。王羲之《兰亭序》风格,用“遒媚劲健”四字。在有的诗书里面,“遒”视为有力,并且引用它来评价褚遂良的书法。这个“遒”不是讲有力,它可能有这方面的意象,但在这里绝不是有力,而是讲点画线条的质量感。“媚”这个词,一般也是指视觉上的感受。但这种视觉上的感受又不是纯粹的哪种样式。“健”也是讲点画的质量问题,“劲”就是笔力的问题,很具体。所以说,“遒媚”讲的是点画质量和视觉感受,再用“劲健”两字作补充说明。我们今天看到的作品有两种:一是神龙摹本,一是定武刻本(临本是不可靠的),历史上很多人都重视定武本,认为它可能更接近王羲之的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