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分割线的手机画法: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课外文言文习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6:03:56

《苏州园林》练习题

  [基础积累]

  1.给加点字注音。

  轩榭(  )重峦(  ) 叠嶂(  ) 丘壑(  )嶙峋(  )(  ) 

  池沼(  )斟酌(   )镂空(  )蔷薇(   )着眼(  )称心(  )

  2、用•标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玲珑 自出新裁 标本 鉴赏 珠光宝气 因地治宜    

  琢摩 重峦叠嶂 败笔 雷同 俯抑生姿 任其自然

  3、选词填空:

  (1)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玩赏 欣赏 鉴赏 观赏)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而不仅是(  )。(技术 艺术)

  (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  )画,不是(  )画。(美术 图案)

  (4)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  )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依赖 依靠 依傍)

  (5)游览者必然也不会(  )另外一点(忽略 忽视),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  )美。(图画 图案)

  (6)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  )的感觉。(闲适 舒适)

  4、按照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假如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标本:                       。

  (2)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阅历:                。

  (3)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的照片。斟酌:               。

  (4)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也别具匠心。           。

  5、阅读下面的诗句,想想它写的是苏州园林的何种景致。

  (一)鸟啼花落屋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答:

  (二)叠石疏泉不数旬,水芝开出似车轮。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红鱼跳绿萍。

  答:

  6、下面句子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个建筑工地管理混乱,建筑材料随意堆放,错落有致,被责令限期整改。

  B、舞蹈家杨丽萍精心打造的舞剧《云南印象》,融民族风情和舞蹈艺术于一炉,令人叹为观止。

  C、巍峨的埃菲尔铁塔,雄伟的凯旋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这些名胜古迹令人流连忘返。

  D、竹筏在湍急的河流中,就像一只漂浮于水面的甲虫,船工小心翼翼地撑着筏子,惟恐它被巨浪打翻。

  7、下列一段话中画线的四句话,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主题班会一开始,(A)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B)我语文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红学习,(C)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D)林非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8、依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丁东,在他听来是大自然演奏的美妙和谐的音乐;天上的白云,在他看来是大自然描绘的最美最好的图画; , 。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看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语段阅读]

  (一)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茎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1.文中最能体现苏州园林异中之同的整体特征的一句话是

  2.苏州园林的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3.结合语段,以下对“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应该是( )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

   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

  4.把文中画线句子改成“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和近景远景的层次”好不好?为什么?

   答:  

 参考答案:

  [基础积累]

  1.略 2、自出心裁 因地制宜 琢磨 俯仰生姿 3、鉴赏 艺术、技术 图案、美术 依傍 忽略 图画 闲适  4、(1)标本:样本,说明苏州园林在我国的地位,价值。(2)阅历:由经历得来的知识。(3)斟酌:考虑事情是否可行或是否恰当。(4)别具匠心: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5、(一)假山,(二)“荷叶”或“鱼戏莲叶图”6、A 7、D 8、青山绿水 在他读来是大自然书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

  [语段阅读]

  (一)、1.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文中所述的四个“讲究”上。 3.C 4.改句虽然与原句的意思基本一致,但缺少强调。连用四个“讲究”说明设计师与匠师的着力点之所在,从中可以想见他们的用心良苦。  苏州园林习题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一)
  ①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②梁和柱子以及门窗阑干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③墙壁白色。④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材。⑤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⑥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________的感觉。⑦而到花开时节,却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
  1.本段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3.采用的说明方法概括全对的一项是( )
  A.举例子 打比方 B.分类别 作比较
  C.打比方 分类别 D.作比较 举例子
  4.空白处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平静悠闲 B.安静闲适 C.寂静优雅 D.安静淡雅
(二)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________,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_________。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分别为文中的两个空白处填上原有的词。
  ①生平多阅历,胸中有________。
  ②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_________。
  2.“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  )
  A.假山的堆叠,是技术也是艺术。
  B.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C.假山的堆叠,不仅是艺术,而且是技术。
  D.假山的堆叠,既是艺术,更是技术。
  3.文中在说明池沼的特点时,用“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这句话评述池沼与其他景致配合的艺术效果。句中的“这”指代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文字所说明的中心内容是(  )
  A. 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
  B. 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自然美。
  C. 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
  D. 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安排都体现了设计者们的经验和水平。
 基础练习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池沼( ) 嶙峋( ) 着眼( ) 琢磨( ) 丘壑( )
  镂空( ) 轩榭( ) 斟酌( ) 对称( ) 阑干(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
  A.败笔 蔓延 玲珑 盘屈嶙峋
  B.堆叠 闲适 映衬 自出心材
  C.明艳 阅历 彩绘 因地治宜
  D.鉴赏 工细 雷同 俯仰生姿
  4.关联词语填空恰当的是( )
  ( )说早期的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局限,( )近10多年来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导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不是某个国家能够独立解决的,( )国际间的协调和联合,( )能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A.尽管 但是 只要 就 B.尽管 那么 只有 才
  C.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D.如果 但是 只要 就
  5.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是( )
  (1)湿沙层的水分足够( )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
  (2)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 )有充足的水分。
  (3)那么低而厚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 )。
  A.供给必需预告 B.供应必须预告
  C.供应必须预兆 D.供给必需预兆
  6.解释加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标本——
  (2)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败笔——
  (3)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寂寞——
  (4)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
  胸中有丘壑——
  7.下面的文字,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三个方面作分析。请仿照这种结构,写一段话,内容自定。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这也为修造石拱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练习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池沼和河道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这两段文字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按要求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
  (1)……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你怎样理解这里的“寂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两个“这”指代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俯仰生姿”是一个富有画意的词语,请再从选段中找两个这样的四字短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苏州园林的色彩特点。2.A 3.D 4.B
  (二)1. ①丘壑(或邱壑)   ②雷同 
  2.B 
  3.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  
4.C

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zhǎo、lín、zhuó、zhuó、hè、lòu、xuān、zhēn、chèn、lán 2.D 3.D 4.C 注意关联词语前后内容在表达上的区别。 5.B 6.(1)指具有可供观摩、研究、取法价值的样板。(2)这里指园林设计的缺欠。(3)这里是单调、冷清的意思。(4)意思是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7.(略)
综合练习
  1.假山池沼树木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看,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1)要点:单调。 (2)①第一个“这”指代“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②第二个“这”指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3.示例:盘曲嶙峋、珠光宝气 故宫博物院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加油!)

绚丽(  ) 鳌头(  ) 乾清宫(  ) 慈禧(  )  翊坤宫(  )

琉璃(  ) 额枋(  ) 妃嫔(  ) 金銮殿(  )蟠龙(  )

二、对号入座(要准确!)

①湛 堪

(  )蓝 难(  ) 狼狈不(  ) 精(  )

②琐 锁

金(  ) (  )链 (  )碎 枷(  )

③御 卸

(  )花园 装(  ) 抵(  ) 推(  )

④矫 娇

(  )嫩 (  )健 (  )惯 (  )正

⑤磬 馨  罄

(  )尽 敲(  ) (  )香 (  )竹难书

⑥檐 赡  瞻

(  )养 屋(  ) (  )仰 观(  )

⑦缭 嘹 潦 燎

(  )原 (  )草 (  )亮 (  )绕

三、若你是个“小学者”,你怎样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1.选文第二段按空间顺序来说明,请从中找出所有的方位词?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

3.在这部分里,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

4.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xuàn áo qián xǐ yì liú lí fāng pín luán pán

二、①(湛)蓝 难(堪) 狼狈不(堪) 精(湛)

②金(锁) (锁)链 (琐)碎 枷(锁)

③(御)花园 装(卸) 抵(御) 推(卸)

④(娇)嫩 (矫)健 (娇)惯 (矫)正

⑤(罄)尽 敲(磬) (馨)香 (罄)竹难书

⑥(赡)养 屋(檐) (瞻)仰 观(瞻)

⑦(燎)原 (潦)草 (嘹)亮 (缭)绕

三、1.正面、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

3.故宫的建筑突出龙,因此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4.用意在突出皇权这个核心。
故宫博物院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一、测测你的注音速度!(加油!)

绚丽(  ) 鳌头(  ) 乾清宫(  ) 慈禧(  )  翊坤宫(  )

琉璃(  ) 额枋(  ) 妃嫔(  ) 金銮殿(  )蟠龙(  )

二、对号入座(要准确!)

①湛 堪

(  )蓝 难(  ) 狼狈不(  ) 精(  )

②琐 锁

金(  ) (  )链 (  )碎 枷(  )

③御 卸

(  )花园 装(  ) 抵(  ) 推(  )

④矫 娇

(  )嫩 (  )健 (  )惯 (  )正

⑤磬 馨  罄

(  )尽 敲(  ) (  )香 (  )竹难书

⑥檐 赡  瞻

(  )养 屋(  ) (  )仰 观(  )

⑦缭 嘹 潦 燎

(  )原 (  )草 (  )亮 (  )绕

三、若你是个“小学者”,你怎样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锁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1.选文第二段按空间顺序来说明,请从中找出所有的方位词?

2.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

3.在这部分里,为什么对龙的描述有10次之多?

4.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xuàn áo qián xǐ yì liú lí fāng pín luán pán

二、①(湛)蓝 难(堪) 狼狈不(堪) 精(湛)

②金(锁) (锁)链 (琐)碎 枷(锁)

③(御)花园 装(卸) 抵(御) 推(卸)

④(娇)嫩 (矫)健 (娇)惯 (矫)正

⑤(罄)尽 敲(磬) (馨)香 (罄)竹难书

⑥(赡)养 屋(檐) (瞻)仰 观(瞻)

⑦(燎)原 (潦)草 (嘹)亮 (缭)绕

三、1.正面、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

2.太和殿与中和殿、保和殿,是紫禁城的中心。其中太和殿又是中心的中心,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是举行重大典礼皇帝受朝贺的地方。

3.故宫的建筑突出龙,因此对故宫的说明也突出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

4.用意在突出皇权这个核心。


八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同步练习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挥霍( )   矫健(  )    缭绕(  )
  击qìng(  ) 金luán(  )殿  jiǒng( )然不同
  2、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⑴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
  ⑵前三殿的图案以龙为主,后三宫凤凰逐渐增加。(     )
  ⑶宫城呈长方形,占地72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间。(     )
  ⑷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      )
  3、故宫博物院最主要的建筑有前三殿:太和殿、___、___;以及后三宫:____、交泰殿、____。
  4、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按顺序进行说明。《故宫博物院》就是抓住故宫建筑群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征按空间顺序来说明的。
  5、北京故宫、山东岱庙、曲阜孔庙并称为我国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岱”指____;“孔”指_____。
  6、文中多处写到威武庄严的龙,美丽典雅的凤。相信你对“龙”“凤”也很了解吧?请写出含有“龙”、“凤”的成语各两个。
  龙:( ) ( )
  凤:(      ) ( )   
  7、“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陈述句,并体会改后和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仿写句子(注意句式)。
  例: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构成了这样宏伟精美的建筑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充句子。
  围绕  环绕  缭绕
  ⑴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    )着。
  ⑵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 )。
  ⑶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 )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
  10、结合课文,有序地排列下列句子。( )
  A、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
  B、在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这就是紫禁城。
  C、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
  D、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E、景山是明代修建紫禁城的时候,用护城河中挖出的泥土堆起来的,现在成了风景优美的景山公园。
  (参考答案)
  1、huò jiǎo liáo 磬 峦 迥
  2、⑴打比方 ⑵作比较 ⑶列数字 ⑷举例子
  3、中和殿 保和殿 乾清宫 坤宁宫
  4、规模宏大壮丽 建筑精美 布局统一
  5、泰山 孔子
  6、(略)
  7、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改后在情感表达上不如原句强烈(陈述句在情感表达上不如双重否定句强烈)
  8、(略)
  9、⑴围绕 ⑵缭绕 ⑶环绕
  10、B、D、A、C、E  

八年级上册简短课外文言文测试

(解释加点字6分,翻译句子4分)

测试一  :姓名                                得分                     

一、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     ),家贫无资。太夫人以(     )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     )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     )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     ),或(     )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①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①                                                  ②

 

二、郑人有欲(     )买履者,先自度(     )其足,而置之(     )其坐。至之(     )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     )曰:“吾忘持度。”反(     )归取之。①及反,市罢,遂不得履。②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①                                              ②

 

三、②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辄(    )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    )复如初。母曰:①“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    )不知。

①                                              ②

 

四、(季梁)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     )大行,方(     )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吾欲之(     )楚。’臣曰:‘①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     )非楚之(     )路也。’ 曰:‘吾用多!’臣曰:②‘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     )善,而离楚愈远耳。”

①                                              ②

 

五、①范仲淹二岁而孤(     ),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      )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      )夜昏怠,辄以(      )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      )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②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①                                              ②

 

六、晋平公问于(      )师旷曰:①“吾年七十,欲学,恐(      )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      )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      )敢戏其君?臣闻之(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      )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①                                              ②

 

七、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      )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②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      )也。

  ①                                              ②

 

八、①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      )泣?”原曰:“孤者易(      )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      )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      )泣耳。”师恻然(      )曰:“欲书(      )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②“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①                                              ②

 

九、陶侃尝(     )出游,见人持(     )一未熟稻,①侃问:“用此何为?”人云:“②行道所见,聊取之(     )耳。”侃大怒曰:“汝(     )既不田(     ),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     )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①                                              ②

 

十、匡衡字稚圭,勤学而(       )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       )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①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       ),问衡,衡曰:②“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       )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衡小名也。时人畏服之如是(       ),闻者皆解颐(颐:脸颊。)欢笑。  

①                                              ②

 

 

 

测试二  :姓名                                得分                     

 

一、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    )对。

江一对曰,①“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    )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    )乎?’虎以为然(    ),故遂与之(    )行,兽见之皆走。②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    )百兽之畏虎也。”

①                                                     ②

 

二、孟子之少也,既(     )学而归,孟母方(     )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     )刀断其织。孟子惧而(     )问其故(     )。

 孟母曰:“子之废学,若(     )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面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男则堕于修德,①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 ②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师事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

①                                                     ②

 

  三、今(    )有人日(    )攘(rǎng偷)其邻之鸡者,或(    )告之(    )曰:①“是(    )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①                                                     ②

 

四、景公好(       )弋(捕鸟),使(       )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杀之(       )。 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       )鸟之故杀人,是(       )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       )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①                                                     ②

 

五、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      )大进。平生于书,未尝(      )苟且,或(      )答人简札,少(      )不当意,必再三易(      )之不厌(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①                                                     ②

 

六、薛谭学讴于(      )秦青,未穷(      )青之技,自谓(      )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      )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      )射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

①                                                     ②

 

 七、司马温公幼时,患(      )记问不若(      )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      )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      )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      )终身不忘也。温公尝(      )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①                                                     ②

 

八、骆宾王为(      )徐敬业作檄,极疏大周过恶。则天览及(      )“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      )。至(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悦曰:“宰相何(      )得(      )失如此人!”

①                                                     ②

九、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     )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     )楚."臣曰:"君之楚,将奚(     )为北面 "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     )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     )善,而离楚愈远耳.

①                                                     ②

 

十、蜀中有杜处士,好(      )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      )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      ),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      )乃(      )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      )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①                                                     ②

 

测试三  :姓名                                得分                     

 

一、河南王卜怜吉歹①为本省丞相时,一日,掾史②田荣甫抱牍诣府请印,王留田侍宴,命司印开匣取印至前。田误触坠地。王适更新衣,而印朱溅污满襟,王色不少动,欢饮竟夕。又一日行郊,天气且暄,王易凉帽,左右捧笠侍,风吹堕石上,击碎御赐玉顶,王笑曰:“是有数也。”谕令毋惧。噫!此其所以为丞相之量。【注释】①卜怜吉歹:即河南王。②掾史:官职名。

 

二、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当夏五月,有披裘而薪①者,季子呼薪者曰:“取彼地金来!”薪者投镰于地, 瞋目②拂手而言曰:“何子居之高,视③之下,仪貌之庄④,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薪者曰:“子皮相之士⑤也,何足语姓字!”遂去不顾。

 

三、乔山人善琴

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楚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

谢惠连不妄交接,门无杂宾,有时独醉。尝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惟许明月。”

倪文节公曰:“松声,涧声,山禽声,野虫声,鹤声,琴声,棋子落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者也,而读书声为最。闻他人读书已极喜,闻子弟读书,喜又不可言矣。”

 

四、床头捉刀人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五、韩魏公在大名①,有人献玉盏两只,表里无瑕,世之绝宝也。每开宴召客,特设一桌,覆以锦衣,置玉盏于上,酌酒对客。俄为一吏触倒,玉盏俱碎,坐客愕然,吏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凡物之成毁,亦自有数,吏误之,非故也,何罪之有?’坐客叹服。”

 

六、文德后贺太宗

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各数后宫,安敢不贺?”

 

七、火烧裳尾

有人性宽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之,恐君性急;不言,恐君伤太多,然则言之是耶?不言之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遂收衣火灭,大怒曰:“见之久,何不早道?”其人曰:“我言君性急,果是!”

 

八、阮光禄焚车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九、荀巨伯看友人疾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十、割席分坐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华、王优劣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测试四  :姓名                                得分                     

 

一、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二、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③地,遂得水. 

 

三、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四、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 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五、赵襄子①饮酒,五日五夜不废酒②,谓侍者曰:"我诚邦士也,夫饮酒五日五夜矣③,而殊不④病!"优莫曰:"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纣七日七夜,今君五日."襄子惧,谓优莫曰:"然则⑤吾亡乎 "优莫曰:"不亡."襄子曰:"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 "优莫曰:"桀纣之亡也,遇汤武,今天下尽桀也,而君纣也,桀纣并世,焉能相亡⑥!然亦殆矣!"

 

六、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户口②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③. 

 

七、钱思公①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②,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③,卧则读小说④,上厕则阅小辞⑤,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谢希深⑥亦言:宋公垂⑦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八、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 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九、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①,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②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③,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十、陈述古密直,尝知建州浦城县。富民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②盗者。述古绐③曰:“某寺有一钟,至灵,能辨盗。”使人迎置后阁④祠之。引囚立钟前,谕曰:“不为盗者摸之无声,为盗者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⑤祷钟甚肃,祭施以帷⑥围之。乃阴使人以墨涂钟良久,引囚逐一以手入帷摸之。出而验其手,皆有墨,一囚独无墨,乃见真盗——恐钟有声,不敢摸者。讯之即服。

 

 

 

 

 

1、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2、   郑国有个想买鞋子的人。他先在家里拿根绳子量好自己脚的尺寸,就把量好的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他到集市上去,却忘了带上量好的尺寸。他已经选好了一双鞋,想比比大小,发现量好尺寸的绳子忘记带来了,于是又急忙赶回家去取。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别人知道后对他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3、   王冕是诸暨人。七八岁时,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听学生们读 书;听完,就默记在心。晚上回家,忘了牵牛。------父亲愤怒地打了他,但不久又像以 前一样了,母亲说;“儿子是这样一心一意,何不听凭他去干想做的事!”于是王冕离开 家投靠和尚庙而居住。晚上偷偷出来,坐在佛的膝盖上,用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照着书读, 响亮的读书声一直到天亮。佛像大多是土做的偶像,狰狞凶恶十分可怕;王冕一个小孩, 就像没看见一样镇定。

4、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

5、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6、   有一天,晋平公同著名的音乐家师旷闲谈。晋平公叹了口气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岁了,很想学习,但恐怕太晚了。”师旷笑着说:“你为什么不点起蜡烛呢?”晋平公沉下了脸,不高兴的说:“哪有身为臣子而取笑君主的呢?”师旷连忙起身下拜,谢罪道:“臣下怎敢取笑大王?我听人家说,少年时好学,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阳气充沛;壮年时好学,如同中午的阳光,还很强烈;老年时好学,只像蜡烛照明一样。但是,点亮蜡烛走路,与摸黑行走相比,那一个(更好)呢?”平公一听,连连点头称赞:“说得好。”

7、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8、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9、   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拿这些东西干什么?”那人说:“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10、              匡衡字稚圭,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和忧愁。”“鼎”是匡衡的小名。人们竟是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

11、              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您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不敢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群臣见了它们,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5000里,大军百万,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奚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这就像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

12、              孟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发这样大的火?”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听后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

13、              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每天都要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劝告他说:“这不中正派人的做法。” 他回答说:“那我就逐渐改吧,以后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明年,我再也不偷了。既然知道这样做不对,就应该马上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14、              齐景公喜欢射鸟,使用烛邹掌管那些鸟,但鸟跑掉了。景公大怒,诏告官吏杀掉他。晏子说:“烛邹的罪有三条,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烛邹,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士人,是第三条罪。”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晏子请示杀了烛邹。景公说:“不要杀了,我明白你的指教了。”

15、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16、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17、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18、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课外文言文阅读分层训练

400030  重庆市一中    邹仁波

[同步分层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段,完成后面的习题。

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①,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源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②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孟子·离娄章句下》

注释:①混混:滚滚。②浍:田间大的沟渠。

[基本层级阅读测试]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亟称      其涸也

2、解释加点的词语。

        是之取尔          故声闻过情

3、下列句子实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子耻之

    A、渔人甚异之             B、不耻下问

C、父利其然               D、妇抚儿乳

[发展层级阅读测试]

4、孟子说:“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②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一句阐述的道理与朱熹在《观书有感》中相同的两句诗是:              ,                

5、翻译下面的句子。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6、本文阐述的道理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示,请简要谈谈。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段,回答问题。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何好?”曰:“好长剑。”子曰:“以子之能,加之学,岂可及乎?”子路曰:“学岂有益哉?”子曰:“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何学之为?”子曰:“括②而羽之,镞③而厉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命。”

——《孔子家语》

注释:①檠:矫正弓弩的器具。②括:扎,束。③镞:箭头。

 

[基本层级阅读测试]

1、填空。

   孔子,名    ,字       ,我国杰出的       家、         家。

2、下列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括而羽之               B、镞而厉之

C、稍稍宾客其父           D、人受谏则圣

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孔子问曰:“何好?”  

A、何学之为          B、何陋之有

C、其入不益深乎      D、孰不顺成

[发展层级阅读测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狂马不释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正,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

                                                                                

5、孔子的谈话善于运用         说理,强调了              的重要意义。由此可想到《为学》中的名句                                              与此观点一致。

[创新层级阅读测试]

6、这段文字中孔子的谈话令人信服,请就其中的谈话技巧加以简要分析。

                                                                            

7、请运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另举一事例来说服子路。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段《祖莹偷读》,按要求回答问题。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老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以才名拜太学学士。

 

[基本层级阅读测试]

1、解释加点的字。

   耽书                拜太学学士

2、下面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禁之不能止            父母寝睡之后

B、为家人所觉            不足为外人道也

C、由是声誉甚盛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以才名拜太学学士      以衣被蔽塞窗户

3、祖莹“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仆”的目的是                            

[发展层级阅读测试]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②博士严毅,不敢复还,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5、我过古代有关勤奋读书的典故还有很多,请再例举一例。

                                                                     

[创新层级阅读测试]

6、同学们正处于学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请你谈谈自己对祖莹勤奋读书的看法。

                                                                      

 

四、阅读《赵奢说平原君》,回答后面的问题。

赵田部吏①赵奢收租税,平原君家不肯出。赵奢②以法治之,杀平原君用事者③九人。平原君怒,将杀之。赵奢曰:“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④,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平原君以为贤,言之于王,王使治国赋⑤,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选自《资治通鉴》卷五)

注释:①田部吏:征收田赋的小官。②赵奢:战国时赵国名将,善于用兵。③用事者:管事的人。④加兵:兴兵侵犯。⑤国赋:国家的税收。

[发展层级阅读测试]

1、“赵奢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他从反面论述的原因是什么?摘录原文语句回答。

                                                                           

2、通读全文,请简要概括赵奢和平原君的性格特点。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邪!

                                                                          

[创新层级阅读测试]

4、假如你是平原君,你将制定什么样的法规来约束家人,使之遵纪守法?请列举一条。

                                                                              

 [中考模拟演练]

五、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侧重从行动描写、心态描写来塑造思妇形象,即词人自我形象。

B、泛舟、登楼这两件事,真实地表现了词人思夫之情。

C、词人以“花自飘零水自流”来烘托自己的内心世界,揭示出夫妻间微妙而真挚的感情。

D、词人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了“闲愁”是很难消除的,令人感动。

2、李清照写“愁”的名句非常多,可谓字字珠玑。你觉得“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句诗的精妙之处何在?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子罕说宝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①,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②也。”

子罕置诸其里③,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左传·襄公十五年》

注释:①玉人:雕琢、加工玉石的工匠。 ②请死:请求免于死难。 ③里:乡里。文中指子罕所居的乡里。

 

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我以不贪为宝               若以与我

B、玉人以为宝也               使玉人为之攻之

C、献诸子罕                   子罕置诸其里

D、故敢献之                   使玉人为之攻之

2、献玉者献璧玉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3、子罕认为人生最珍贵的宝贝是什么?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5、试将子罕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高官作比较,谈谈你对他们的看法。

                                                                      

 

 

 

 

 

 

参考答案

一、1、 qì  hé    2、是:代词,这。情:真实的情况。   3、D。  4、问渠那能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孟子说:“有本源的流水滚滚而下,昼夜不停,灌满坑洼不平的地方,又继续奔流向前,一直流到海洋里。  6、本文阐述的道理:人要不断进取,要有真才实学,没有真本领,徒有虚名是可耻的。谈启示只要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言之有理即可。

二、1、丘,仲尼,教育家、思想家。 2、D。 3、B。  4、赶马不能放下鞭子,射弓不能背离矫正弓弩的器具,木材经墨线划过再加工就直了,人接受批评意见就会变得圣明,经过学习训练并注重向人求教,谁不会顺利成功呢? 5、比喻,学习。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6、略。  7、略。

三、1、耽:迷恋,沉溺。  拜:授予(官职)  2、C。  3、为了不被人发现,勤奋地读书。 4、①这个孩子的才气,不是许多学生能赶上的,日后定会有很高的造诣。②博士对学生要求严格,(祖莹)不敢再回去拿书,就把《曲礼》放在面前,背诵《尚书》三篇,不漏一个字。   5、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答对一个即可)   6、鼓励有创见,能自圆其说即可。

四、1、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  2、赵奢:清正廉洁,依法办事。平原君:采纳忠言,善于用人。(意对即可)  3、奉公守法则社会安定,社会安定则国家强盛,国家强盛则赵国江山稳固,而您作为王国贵戚,难道还会被各国轻视吗?  4、略。

五、1、D。(不是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而是用具体事物,以铺叙的方法,借形象描绘来表现的。)  2、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了,生动地写出了“愁”的缠绵。

六、1、B。 2、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3、以不贪为宝(以品德高尚为宝亦可) 4、子罕把玉放置在自己居住的乡里,派玉人替自己雕琢、加工,(卖掉璧玉)使献玉者富裕之后,才让其人回到他的居所。 5、略。(从正反两方面去谈均可,鼓励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做到不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