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庾澄庆水手里的歌:西方的街头政治能否警醒中国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3:00:23

西方的街头政治能否警醒中国人

更新时间:2011-10-13 13:14:43 文字大小:大中小 点击数:1541


  讨论各国的发展模式是近年的一个热点议题。我们虽然很难判断究竟哪种方式最好,然而所有人都会同意: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许多中国人羡慕民主这个“好东西”,的确,民主就像块好布料,但量体裁衣不合身,布料再好也是块废料。






  以中央集权体制为例,它几乎是所有亚洲国家几千年来政治的主体特点。中国也一直采取这样的发展形态:中央政府集权垂直统领全国各行各业,权力集中在社会管理者手里。可以说,亚洲人从骨子里就适应这样的体制。


  进入21世纪,不少人把这种集权形态简单地贴上“独裁”和“不民主”的标签。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已经证明,集权体制对于中国这样复杂、多元的国家是多么必要和重要。现在有人否认或贬低中国当前集权体制的正面作用,是不公正的。中国没有固守自古以来亚洲国家的“集权”经验,而是基于社会现实,发展与发扬了集权体制的优势,尽最大可能地减少集权体制的劣势。


  亚洲国家集权体制的缺陷和不足有很多。但笔者认为,最大的危险就是如何平衡“权力-权利-权益”之间的关系。社会管理者拥有权力,但也要尊重普通人的权利,更要有能力让普通人的权利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权益。中国社会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正是由于管理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完全实现把宪法所赋予的个人权利,变为公民可以享受的权益。例如,宪法给了每个公民工作、健康和住房的权利,但这只是纸面上的权利,要实现这些权益却非易事。
       几周来,美国许多民众上街游行,希望提升自己的权益,认为那是自己的基本权利,但华尔街的大亨们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权力,与此同时,美国当下的体制对弥合三者的关系又很费劲,于是“占领华尔街”运动好像看不到完美解决的希望。所以,我们在讨论其他国家的发展模式的优劣时,必须要有中国人自己的思考,不能妄自菲薄。


  上世纪末,不少东欧国家先政治后经济的发展方式,被公认为是高风险、高代价、高内耗的方式。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变革主要是迎合西方政治舆论的需求,而不是社会公众集体意志的体现。但20多年来的事实表明,只有国家采取的发展方式是为了满足本国人民的切身需要,那个国家才是成功的。听不听西方的标准,在于是否能够满足人民的需求。日本唯西方是从,取得成功;中国走自己的道路,发展也不赖。各种经验和教训都应成为中国发展是珍贵的财产。如何处理这个“财产”,思考权在于我们自己。


  世界上有近二百个主权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着不同于他国的“发家史”,但凡是适合和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就能获得成功,反之,就变得今不如昔,麻烦无穷。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这些硬件指标相对都好实现,但是涉及到民主改革这个软件指标,一切都不那么简单了。一旦处理不力,将会天下大乱。


  有鉴于此,中国的民主进程绝不能操之过急,而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耐力,发展步骤一定要精细、稳妥、慎重。欧美国家的街头政治兴盛,更应警醒我们冷静看待国家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