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泉刻板第一章:赞净土超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57:27

赞净土超胜

 

 

念佛法门一大纲宗。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为学佛通途,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业正宗 。

    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

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增广卷一.与某居士书 代了余师作)                  

    ●如来一代所说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力,故难。唯此一法,全仗阿弥陀佛慈悲誓愿摄受之力,及与行人信愿诚恳忆念之力,故得感应道交,即生了办也。(续)福州佛学图书馆缘起

    以上节录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及净土宗十二祖彻悟大师法语!

    各位同修好:

阿弥陀佛

    今天,像这样的法缘是很殊胜的,我们在一起,互相学习,共获法益。

    读过《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这部经是我们特别熟悉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它是净土五经之一,我们知道了普贤菩萨十大愿望最后导归极乐的事实。不但如此,他还劝导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导归极乐。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的确,我们能够知道,净土法门的重要。我们才能重视这么一个特别法门。

    我们一定要明了,唯有佛称为无上正等正觉,再没有比他更高的,佛称无上正等正觉。可是佛又有很多种,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的,天台讲四教,就有四种不同的佛,有藏教的佛、有通教的佛、有别教的佛、有圆教的佛。所以说成佛,成的是什麽佛?藏教、通教、别教的佛,全都是正等正觉,只有圆教的佛才称之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诸位要记住,无上正等正觉只有一个人,圆教佛。《华严经》最後一章里面所讲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将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成无上正等正觉。读到这里我就想不通了?华藏世界的等觉菩萨还要往生,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普贤菩萨还要往生到极乐世界去,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他们到底去干什么?后来,终于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找到了答案。是什么?去成佛,他们要在极乐世界成就佛道。当然我们在净业三福里面不难找到答案。佛言:“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乃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三种福是诸佛净业正因,也即往生净土的基本条件。 这里很重要,《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节录出来的“净业三福”。三福非常重要,世尊在这一段经文的末后特地告诉我们,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这句话份量非常之重,三世诸佛是讲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当中修行成佛的人不晓得有多少啊!要是相信因果,这四句话是在人天福里面那好理解,这里的相信因果是佛为菩萨说的,当然也包括我们,我们也要明白。难道菩萨不相信因果吗?不是。的确,这个道理很深。我们读了华严,普贤菩萨劝导大众导归极乐,我们才晓得,佛告诉菩萨要相信因果的道理,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啦。普贤菩萨是古佛再来,示现等觉菩萨的地位来给我们表法,自己不但发愿,他劝导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统统导归极乐,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像这些菩萨有着无量无边那么多。因此,我们才知道修行净土法门的重要。我们要晓得,华藏世界的这些法身大士,住的净土是实报庄严土,他们都要往生极乐,要去那里圆成佛道。你还敢不敢说这是老太婆教?我们知道净土法门的重要,更要知道修行方法。信愿行是净业三资粮

    话讲到此,我都还没有做到,正天天往这用功呢。虽然我没有做到,不妨我给大家说,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说不定大家能做到。我为什么给大家说呢?愿同念佛人,同生极乐国。

    真为生死发菩提心 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一向专念 修十善业。 大家把它背会一生落实下去,真正做到了,如来的好学生,你是上上根人,一生决定往生·

    话讲到此,我都还没有做到,正天天往这用功呢。虽然我没有做到,不妨我给大家说,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傅,说不定大家能做到。我为什么给大家说呢?愿同念佛人,同生极乐国。

    因此,我们真正了解了这么一个无上,特别法门,能够知道它对我们修学的重要,不假啦!

    【三资粮】修净土法门的人所应具备的三种资粮,即信、愿、行。信是相信西方确有极乐世界;愿是愿生极乐国土;行是念佛名号,心不离佛,佛不离心,毋令忘失``````

    净土行人,都知道信、愿、行,是往生三资粮。欲生西方,欲见弥陀,必须真信切愿力行。

    《无量寿经》所立一经宗旨乃“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阿弥陀经》乃为“信、愿、行”三资粮,二者实为一旨,故取古今通论而简易者,故曰“信愿行”也!

    用功不得力,只缘生死心不切

    《梦东大师语录》中指出:“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一切开示,皆为戏论。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不堪言。况轮迥未出,难免堕落,一念之差,便入恶趣。三途易入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每一念及、五内如焚,故即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头燃也。”

求生净土,必须真为生死,发菩提心。对娑婆起厌离心,急求出离,才能对极乐生欣乐心。犹如小孩失娘,此时他真信普天之下,只有我娘可怙恃,切愿见娘。净土法门虽然简易,但必须具足真信、切愿、笃行的净业三资粮,缺一不可。
真信、切显、笃行是净业三资粮
 

梦东大师又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净土一门,信尤重要。这是因为释迦牟尼佛悲悯兜生难得出离,无问自说此一特别法门。

    我辈修习净业,信贵深,愿贵切,以信深愿切故,一切邪说募能摇惑,一切境遇募能引转。若正修净业时,达摩大师忽现在前曰:‘汝但舍念佛,即授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 ’当向祖作礼,谓:‘我已受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不敢自违本誓也。’纵释迦如来忽现身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汝且置念佛,即为说更殊胜法门’。亦向佛稽首陈白:‘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耶?能如是信,可谓深矣。若赤熟铁轮旋转头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此逆顺至极,尚不改其所愿,况世间小小顺逆境界,岂能引转哉,能如是愿,可谓切矣。信深愿切,是谓重心,而修净业,净业必强,心重故则易纯,业强故则易熟,极乐净业若熟,娑婆染缘便尽,则临命终时,虽欲轮回境界再现在前,弥陀净土不现在前,皆不可得。然此信愿,要在操之有素,临时自不入於歧路”。信愿是基础,没有深切的信愿,净业就建筑在沙滩上,经不起风吹雨打,一触就倒。选择法门前要慎重,注意符合自己的根机,念了几十年佛后仍见异思迁,正说明没有真信切愿,修行也浮而不实,泛泛未到实处,哪来的感应和境界呢?

    应修三福,生四种心

  梦东大师还说出::“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为学佛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业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行要务。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八、以种种灵验,为往生证验。此八种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阿弥陀经》明确指“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念佛是正行,六度万行是助行。在修正行的同时,要培植善根福德因缘。有人错误理解《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三辈九品往生,即使五逆十恶的人,临命终时,由于生大恐怖,听从善知识的教导,至心念佛十声亦能往生。就认为不必要修福行善,只要临终十念就可往生,何必平时无休止地念。这完全是对真信、节愿缺乏认识。《大智度论》说:“一切众生临终时,刀风解形,死苦来迫,生大怖畏,是故遇善知识,发大勇猛,心心相续,十念即是增上善根,便得往生。”但这种不断惑业而得往生决不可能出之侥幸。如没有平时扎实的念佛功夫,决不可能有临终的效应。就是那些作恶多端,能临终十念往生的,也是夙因成熟,所以能遇到善知识的安慰劝勉,便生信发愿,至心念佛,得佛接引。可见仍不离因果纲络,但这种情况,只是万分之一,不可能有稳妥把握。因为净业修行不容许投机取巧只能实事求是。梦东大师所述的净业八事是全国概括和总结,我们应学深、学透,才能积聚净业的三资粮。
  

梦东大师还开示说:“念佛当生四种心:一、无始以来造业如此,当生惭愧心。二、得闻此法门,当生欣庆心。三、无始业障,此法难遭难遇,当生悲痛心。四、佛如此慈悲,当生感激心。此四心中有一,净业即能成就。念佛当长久,不可间断。间断,净业不能有成。当勇猛,不可疲怠。疲怠,净业亦不能就。长久不勇猛即有退,勇猛不长久即无进。”这是指笃行而言的。六波罗蜜等一切梵行,主要靠精进才能成就。如《佛遗教经》说:“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笃行应当是常精进的。
  

印光大师说:“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失其要,而又重既未得一心,恐不得往生之疑,则全与真信切愿相违反矣。由此而益加信愿,以致一心,则是好想念。若由因不得一心,常存不能往生之心,则成坏想念矣,不可不知。”归根到底,还是真信、切愿、笃行最重要。
  
    梦东大师又说:“临终以此心缘念弥陀,求生净土,得不见佛往生乎?但此一念不可侥幸而致,必须存之以诚,操之有素,是故吾辈于此一句弥陀,千念万念,以致终日终年领导得,无非为熟此一念而已。果得一念纯熟,则临命终时,惟此一念,更无异念。智者大师云:”临终在定之心,即净土受生之心“。惟此一念,更无异念,非在定之心乎,念果如是,不见弥陀,更是何人?不生净土,更重何处?只恐吾人自信不及耳。”苦口婆心,溢于言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敬请同修为真信、切愿、笃行积聚往生净土三资粮,临终心缘弥陀,得佛接引,往生极乐净土。

    梦东大师(1741-1810)名际醒,字彻悟,河北丰润人,晚年居住北京红螺山资福寺专弘净土,世称资福际醒,被奉为中国净土宗第十二祖(印光大师在光绪十二年即公元1886年也在资福寺净土道场专修念佛法门),著有《梦东禅师语录》等,为清代中叶的我国莲宗名家。

    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
  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为净土正宗。
  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
  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
  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
  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
  七以一心不乱,为净行归宿。
  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


    信根具足 愿根具足 知好歹者读之,其肯唯主自力,不仗佛力乎。不知好歹者反是。以其止欲为通家,无心了生死耳。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