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石林路线:脚底反射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9:32:42


    

脚底反射区的定位

  1、肺经:手太阴肺经取太渊,定位在掌后横纹桡侧端,桡动脉桡侧凹陷中。   2、心包经:手厥阴心包经取大陵,定位在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3、心经:手少阴心经取神门,定位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   4、 小肠经:手太阳小肠经取腕骨,定位在手背尺侧端,尺侧腕豆骨前凹陷中。   5、三焦经:手少阳三焦经取阳池,定位在腕骨横纹中,指总伸肌腱尺侧缘凹陷中   6、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取阳溪,定位在腕背横纹桡侧端,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7、脾经:足太阴脾经取太白,定位在第一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8、肝经:足厥阴肝经取太冲,定位在足背,第一、二跖骨底之间凹陷中。   9、肾经:足少阴肾经取太溪,定位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10、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取束骨,定位在第五跖骨小头后缘,赤白肉际。   11、胆经:足少阳胆经取丘墟,定位在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12、胃经:足阳明胃经取冲阳,定位在足背高处,第二、三趾间的缝纹端上 5 寸(约合受检测者 5 个大拇指宽度)。   13、督脉:定位在大椎,俯卧,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14、任脉:定位在中脘,仰卧,前正中线,脐上 4 寸。   15、带脉:定位在带脉,侧卧,第十一肋骨游离端直下,平脐外取穴。   16、寸: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前(腕端)为寸。   17、关: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   18、尺:掌后高骨(桡骨茎突)的部位为关,关后(腕端)为尺。   19、阴维:定位在筑宾,内踝上高点 5 寸,腓骨肌内侧肌腹下端取穴。   20、阳维:定位在阳交,外踝点上 7 寸,腓骨后缘取穴。   21、阴跷:定位在照海,内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2、冲脉:定位在公孙,第一趾骨基底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取穴。   23、阳跷:定位在申脉,外踝正下方凹陷中取穴。   24、左足外侧:第三趾上三寸。   25、左脚:第一拇指中间   26、右脚:脚板第四趾下四寸。   27、右脚背:第三、四趾中间上三寸。   28、足内侧:内踝尖下两寸(男左女右)。   脚底按摩是一种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

反射区排列规律

  “反射区”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从来没听人说过,“压按”哪个“足、手、耳反射区”会有“副作用”呢?这些“反射区”的位置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其实“足、手、耳反射区”的产生,是因为“足、手、耳”是“血液”流通的“末尾部分”,而如果出现某个“重要器官”出了“病变”,“血液”便会主要“集中”的流向那些“器官”进行“免疫斗争”,于是通常就比较“难”流通到“足、手、耳”,然而这种“免疫斗争”也有一些“副作用”:①会使其他器官得不到“充足血液”产生其它病变;②“血管”因太多“白血球”而“堵塞”造成“不良后果”。   ●而将“血液”导向“足、手、耳”的“血管”也是连接着各种不同“器官”的,那么也就是说:一些“器官”发生了“病变”,相对应的“反射区”就会很难得到“血液”,而当我们“压按”它们的时候,神经受到刺激,“血液”就会往下流,这样就避免了因“血液”太过“集中”,而产生的各种“不良现象”,从而更好、更快的“康复”了。   ●这些“反射区”的“位置”是有“规律”的,是什么“规律”呢?那就是:越是位于人体“外部”的“器官”就越在“整个反射区”的“外部”,越是位于人体“上部”的“器官”就越在“整个反射区”的“上部”(如图所示)。   ●这样我们就可以用“逻辑”来“推测”和“记忆”这些“反射区”了。   ◆使用逻辑:各种储空(存储空间)之间都是有着各种连接的,所以自然万物都是紧密联系存在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联存】现象,那么各种反射区是否也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关联的存在呢?于是我们发现了反射区排列的规律。   ●出自【全集然文明X档案】

按摩脚底反射区的好处

  脚部反射区疗法,是一种古老而又新奇的治疗手段。它起源于中国,数百年前流传到国外,在国外开花结果,在西方国家,尤其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广为流传。·随着改革开放,这一传统的治病手段又重新回到祖国。在诸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运用中医学的理论及方法,使脚部反射区疗法不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具体的操作手法的运用上,都焕发了活力,重新在世界上站在这一领域的制高点。从生物全息论的角度,足部区域相当于反映全身信息的一个全息胚。由于足部血管神经分布密集,足三阴、三阳经在脚部相互贯通,通过经络系统与全身连通,所以说,脚部是人体信息相对集中的地方。各种生理病理的信息均可在足部显现出来。临床运用时,针对不同的病情,选择一定的反射区进行组合,通过推拿手法及刮痧疗法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可以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脚部反射区疗法作为调节机体内部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全身各系统疾病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如内科的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骨伤科的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等;妇科的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儿科的脑瘫、多动症、呼吸道感染等。举例说明如下:   痛风(1)反射区:重点反射区——垂体、甲状腺、肾、输尿管、膀胱等;   关联反射区——胃、肝、脾、上下身淋巴结、前列腺、生殖腺等。   (2)推拿治疗:先用轻度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5次,约7分钟;用中重度手法刺激胃、肝、脾、上下身淋巴结、前列腺、生殖腺反射区各5~10次,约15分钟;用重度手法刺激垂体、甲状腺、肾、输尿管、膀胱等重点反射区各10次,约20分钟。手法刺激时以患者有酸痛麻胀感为佳。   甲状腺功能亢进反射区:重点反射区——甲状腺、垂体、肾及肾上腺、生殖腺、上下身淋巴结等;关联反射区——脾、胃、大小肠、心、前列腺、肝等。   (2)推拿治疗:先放松全足,然后用轻度手法刺激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各5次,约5分钟;以中等力度刺激脾、胃、大小肠、心、前列腺、肝反射区各5~10次,约15分钟;用重度手法刺激甲状腺垂体、生殖腺、上下身淋巴结反射区各10~15次,约20分钟。手法以产生刺激感为佳。   脚底按摩服务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医诊所、脚底按摩院、现代Spa、保健产品公司等,都给顾客(病人)提供这方面的服务,可见脚底按摩的盛行。   《黄帝内经》的《足心篇》中简述脚底按摩原理:人体器官脏腑各部位在脚底都有反射区,用按摩刺激反射区,通过血液循环、神经传导,能调节机能平衡,恢复器官功能,收到祛病健身之效。   中医理论记载,人有“四根”——耳根、鼻根、乳根和脚根,其中以脚根为四根之本。人老脚先衰,木枯根先竭,可见脚对人体的重要性。   通过反射区作治疗   理疗师林育昕说,脚底按摩是一种保健方式,也有医师通过按摩脚底反射区给病人进行身体治疗。   他说:“脚踏地面,地心引力使血液无法回流,通过脚底按摩,刺激血液循环,让血液回流上来,可强身健体。   “脚底和脚趾有千万神经和血管,即使不是按摩反射区,只是稍微按摩脚底,还是具有保健效用。”   在治疗法上,脚底按摩以刺激脚底与腿侧的点、线、带和区,不只是纯粹按摩脚底反射区,最终目的是达到舒经活络,松弛神经。   按摩时,有人感觉疼痛,问题是出在按摩师或是病人身上?   他说:“通常,按摩时得让病人感到舒服,如果病人感觉疼痛,把双脚缩回来,就表示按摩的力道过大。

注意事项

  按摩时不该觉疼痛   “按摩师给心脏病患者做脚底按摩时得注意,不要让病人感到疼痛,力道必须点到为止,让病人舒服。病人喊痛,心脏负荷过大,血压不正常,可能会有反作用。”   糖尿病患者的两脚常因病情加剧而得锯掉,关键就在足部末梢神经出现问题。患上糖尿病的病人,应经常接受脚底按摩,让血液通达末梢神经。   肾脏病人也应多做脚底按摩。如果病人的肌肉已坏死或出现溃烂现象,就不适合进行脚底按摩。   脚底按摩对慢性病人的助益最大,例如经常失眠、体质虚弱者等,进行脚底按摩后,疗效显著。   不需要每天按摩   脚底按摩既然那么好,可以每天进行按摩吗?林育昕说:“病人(顾客)没有必要每天来做脚底按摩,这反而会损伤肌肉。按摩一次后,肌肉得到松弛,血液得以循环,隔天还是有这方面的效用,可以隔两天再来做。”   市面上销售的脚底按摩器种类繁多,功能在足部的穴位提供刺激,作用包括促进血液循环、舒缓关节不适、手部僵硬,促进新陈代谢。   林育昕说,这些保健商品基本上都具有辅助作用,能达到松弛肌肉,使血液系统循环良好的疗效。   禁忌证严重出血性疾病,如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出血、脑溢血、子宫出血等;某些急诊疾病,如急性腹膜炎、宫外孕等;某些传染性疾病,如乙脑、流脑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肺结核活动期,妇女月经、妊娠期等。   治疗室内保持空气流通,禁止吸烟。 治疗前用热水泡脚,有利于手法治疗及增强治疗效果。 过饥、过饱及过度疲劳者,不适宜治疗。每次足部治疗均要推肾、输尿管、膀胱等基本反射区,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治疗后要求在30分钟内喝200~500毫升温开水,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