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袁媛生活照片:共同富裕的“重庆模式”:收入分配改革的大胆尝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28:14
沈燕
* 重庆先行先试,倡导“共同富裕”
*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
* 为收入分配改革提供借鉴
* 社会公平环境需法律保障
国富而民不强,已将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推上风口浪尖。如何遏制久被诟病的贫富差距过大,远在西南的“山城”重庆市正在进行大胆尝试,其所倡导的共同富裕的“重庆模式”,或许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借鉴。
致力于共同富裕目标的重庆,率先提出未来五年将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由目前的0.438缩小至0.35,并写进政府文件中,同时推出户籍制度改革,明确工业化,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三化”)的发展战略。
“重庆市在许多方面也是在探索,重庆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改革开放初期东部沿海城市'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模式不同,我们做好了,对内陆城市有参考意义,做的不好就调整,重庆是先行先试先做。”重庆市长黄奇帆日前在接受路透专访时表示。
他提到,重庆市鼓励符合条件的当地农民工转为城市居民,城乡给予同等的社会保障,并早已实现了社会保障的全覆盖,时间远比全国实行这一目标提前。
“重庆市已将'共同富裕'写进市政策的正式文件中,而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重庆也只是先行先试。”中国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丁元竹称。
收入分配改革已成为中国“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的着重点,并事关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成败。尽管中国此前将个人所得税扣除额调高至每月3,500元人民币,但若将其纳入收入分配改革的大局看,也只是推进改革迈出的一小步。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30多年前,中国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拉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序幕。而今30多年过去了,中国在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国富民穷及两极分化却愈发明显。尽管民众对收入分配改革的呼声强烈,但现实的推进却相当缓慢。
“收入分配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而要打破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无疑是很困难的。”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称,政府的职责就是尽量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生存环境。
他指出,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虽然成绩巨大,但城乡差距也越来越大,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改革是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让农民变成居民,不仅给身份更应有同等的社会福利待遇才能体现政策的公平,重庆模式无疑是一种大胆的尝试。
今年7月,重庆市提出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并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积极稳妥地实施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农民工等转户进城500万人,户籍城镇化率达到50%。建成2,500个农民新村,利用“地票”交易制度等办法盘活农村资源,建成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改善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条件,大幅减少住房支出等。
而要让更多的农民变市民,地方政府需要承担的社保及公共服务等配套公共支出也不是小数目。不过,在重庆市政府看来,这好像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黄奇帆指出,重庆市每一个农民转为市民享受的公共化服务成本约在10万元左右,但养老保险等属远期成本,要在农民工年满60岁以後支付,并不需要当期支付;此外,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企业和个人都会承担一部分,成本得以分摊,因此政府需要投入的并不太多。
“重庆模式”的思考
在中国目前垄断难以打破,诸多社会矛盾纠集的背後,归根到底与收入分配不公的深层次矛盾有关。在打破利益集团,推进体制方面的改革难度很大的前提下,重庆模式则巧妙地避开矛盾集中点,倡导“共同富裕”,无疑很具现实性。
在尝试破解城乡二元化难题时,重庆模式强调的共同富裕,以及无论是对人或企业,更重视营造良好的生存经营环境,对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也提供了一种思路。
黄奇帆提到,重庆市对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很重视,包括从金融,政策等各方面支持微型企业发展,大力吸引外资,开设内陆保税区,以及抑制房价上涨等等。
“房价太高对企业而言成本也高,重庆市的房价连续很长时间都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的排名中靠後。”黄奇帆称,而重庆的“打黑”也让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现在上访的人数也大幅降低。
不过,搬到江津区双福镇的居民则表示,由于物价太高,对村民转居民後的生活并不满意。
而对于倡导共同富裕的“重庆模式”的可持续性,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乏担忧者。
发改委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认为,社会公平环境的营造更需要法律和制度的完善,而不是过份依赖“人治”。政府的强势更应体现在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而不应体现在生产经营领域上政府强势的掌控。
“没有绝对的公平,但绝对不能没有公平,中国是该到了提倡共同富裕的时候了,但共同富裕并不代表平均主义,这个富裕应该有更深刻的含义。”他称。(路透中文,张喜良审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