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婚礼花费多少:我军历史上使用过的经典武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11:21
  我军历史上使用过的经典武器
我军历史上使用过的经典武器
武器是一支军队取得胜利的基本物质条件。从刚起义时的梭镖大刀到抗美援朝时的“小米加步枪”,再到今天的99式坦克、歼-10战斗机,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80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进入以优胜优的时代。
武器也不仅仅是一个物件,在经历长期的战火洗礼后,它们已与战士的血气融为一体,铸成永恒的军魂。在建军80周年之际,就让我们一同选出我军十大经典武器吧!
红军长征中使用的武器:带尾巴的手榴弹
马尾手榴弹抛却意识形态和政治环境,单纯的从军事角度考虑,装备、训练、给养都处于劣势的中央红军八万余人在国军近百万人的围追堵截下,充分的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成功实现了陕北大会师,确是人类军事史上一个神奇的故事。当然,二六方面军、四方面军其他两大主力也是不能被忘记的,但是人们提到长征,确是先联想到中央红军所在的一方面军。史料记载,一方面军出发时为8.6-8.8万人,经历湘江、赤水、娄山关等恶斗,雪山草地的磨难,到达陕北仅为6000人左右,成为名副其实的九死一生。
在1935-1936的中国大地上,两股巨大的力量不断的绞杀着,装备、战术、训练来说,国军显然属于一战末期水平,部分部队——如88师等精锐基本已达到轻装德军师的水准,红军装备则无疑属于一战早期,还是比较差的那种,但是架不住人家红军将领厉害——两边都是黄埔出来的,看来尖子生都到共产党那边去了,所以说招聘和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前途很重要。
红军出发前,武器装备落后,大多为缴获所得,弹药也很匮乏。据长征前统计,中央红军出发时,持枪炮者35703人,仅占总人数的41.7%,山炮、迫击炮仅38门,弹药更为匮乏,以前老八路的射击5轮即展开刺刀冲锋,也许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带尾巴的手榴弹——马尾手榴弹(也称麻尾手榴弹)
这种手榴弹比较奇怪,一个圆圆的弹体后面结着一根粗粗的麻绳,很有点中国古代流星锤的味道,我们在电影电视作品中很少看到这种武器,但实际情况是这种武器在红军和早期土八路当中相当流行,后世看到的鬼子香瓜手雷和仿制M24的木柄手榴弹,当时可是可遇不可求的高档品呢。
[url=http://gb.chinabroadcast.cn/news_center/photograph.htm][/url]中国有关麻尾手榴弹最早的生产记载是在1926年,上海、金陵、广西等厂均有生产,其中金陵炸弹厂(后改第四集团军军械处炸弹部)制造时间最长,该厂最初在德人薛培及中国人赖瑞麟主持下,于1926年仿制麻尾“新式手榴弹”,又称“白铁冲锋手榴弹”和“生铁撞针手榴弹”。在广州瘦狗岭表演时曾受北伐军将领的好评,因而组织大规模制造。
回过头来再看麻尾手榴弹的结构,由照片可以得知蛋形弹壳为生铁铸造,外径约55MM,长约93MM,外表有预制的纵横小槽,装有撞针、撞针簧、底火等组成的着发机构,用保险闩保险,无外壳保护。弹底结一条麻与棕制的麻尾,长约700~900毫米,以便手握甩出和导向。这种类似投石索之类的武器最著名的使用记载就是大卫用此做掉了巨人歌利亚,一般历史上留名千古的武器不是杀了太多人就是杀了著名的人,后者还比前者更加有名一些。再扯回来说这投石索的孙子,爷爷杀人是直接砸到人头上闷翻拉倒,孙子先进了点,砸头再炸一下……,于是我们就发现了这种武器的一个特点,就是触发引信。对于使用这种触发引信的手榴弹来说,完全不必要担忧在手里爆炸,而且只要你扔的足够远它也一定能飞的足够远再炸——不砸到地上怎么爆炸呀,而且一定要头触地!(那尾巴就是起一定稳定作用的)——当然这种东西也能飞的足够远,离心力大啊。当然这也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一是不能空爆(手榴弹空爆实际操作请参见电视剧亮剑),二是不适合丛林战,李先念回忆录中曾说起过某次战斗中,投掷的麻尾手榴弹大多缠在树上,爆炸未几。由于简单的碰炸引信(头向下才能炸)和只在硬地起作用(水田就陷进去了...)的两大特点,很快被国民政府所淘汰。
相对的,那些下岗的技工,据说很多就投奔了红军方……。根据部分资料记载,麻尾手榴弹在江西红军中甚为流行,苏区甚至有工厂专门生产不同流派的麻尾手榴弹,长征后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制作方法据说在陕北一度失传……但是后来又被攻关出来了的样子并在实战中使用。但是由于陕西、山西地区石山较少(江西多啊,井冈山全是石头)臭弹情况严重,后被木柄手榴弹取代。长征时,红军弹药严重匮乏,为了提高作战效费比,平均约开5枪则投掷手榴弹1枚并展开冲锋,因此,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七十年前,一群群带着尾巴的铁炸弹在中国西南西北的天空上呼啸来去的情景。
这种武器显然不是我们中国人首创的,但是是哪国原创的呢?我在网上并没有找到相关的资料,却偶然发现了日本藤田研究所制造手榴弹的一些资料。
明治四十年三月(1907年)制定手榴弾 明治四十年三月制定手榴弾投掷状況 明治四十年三月制定手榴弾参数
重量约730克 炸药黄色炸药
装药量约40克 引 信碰炸引信
杀伤半径约3米 铸铁制弹体
虽然不能肯定是日本人的原创,但是早在1907年便出现了的事实似乎可以为这种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武器做一些旁证。从上图可以清楚的看出引爆方式是碰撞,投掷时也是类似投石索的方式出手。但是730G的重量对于日本人似乎确实是重了点……于是日本人在大正9年开始对其进行改良,减少了230G,也就是半斤重量,同时在弹体预压沟槽和改进装药,使杀伤面积扩大了66.67%。
其中,欧美也有这种武器的存在,发图纸一张。

精华推荐
军队是一个国家强大的神圣 ...鏖战在湄公河畔的美国海豹《人间正道》人物原型猜想 ...
闻所未闻!美国黑帮刺杀希 ...战功赫赫污点涟涟的黄永胜 ...共和国惊天大案:中国“82 ...
太平天国里有没有妇女解放 ...徐秋影案真相:“政治谋杀 ...机密档案:谁让东条英机大出 ...
最伟大朝代:宋真宗拉动内 ...蒋介石“二二八”没下屠杀 ...外媒:解放军军中腐败案部 ...
TOP
毛瑟手枪(图)
毛瑟手枪德国1932年式7.63毫米毛瑟手枪朱德的盒子枪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的一种手枪。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自动手枪之一。由德国费德勒兄弟研制,并以毛瑟命名。枪长288毫米,口径7.63毫米,重1.24千克,2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50──150米。该手枪具有威力大、动作可靠、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流传于世界许多国家。中国很早就有仿造,在抗日战争中使用较广。20响的“驳壳枪”和“盒子炮”就是指这种手枪。
驳壳枪,中国又称盒子炮,其正式名称是毛瑟军用手枪(Mauser Military Pistol)。毛瑟厂在1895年12月11日取得专利,次年正式生产。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因此在中国也有称为匣枪的。有一种全自动型的,称做快慢机,毛瑟厂则称之为M712速射型(Schnellfeuer),在1931年5月量产。在我国很多小说里经常能看到“快慢机”这个词,笔者幼时最喜欢的铁道游击队中的王强就是一人拎着两支“快慢机”打得鬼子屁滚尿流。而驳壳枪另一个较少人知道的名称是自来得手枪,许多人以为只有速射型称为自来得,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自来得一直是这一类手枪在中国比较正式的通称。
最早的驳壳枪是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菲德勒三兄弟(Fidel,Friedrich,and Josef Feederle),利用工作闲暇聊设计出来的。但是该枪最后申请专利者是毛瑟兵工厂的老板,所以驳壳枪也叫毛瑟手枪。
1896年,毛瑟兵工厂希望能为德国军队生产驳壳枪。但是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驳壳枪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驳壳枪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在这几十年里毛瑟厂估计大约生产了一百万把的各式各样的驳壳枪。而其他国家仿造生产的数量则几倍于此。各国军队不采用驳壳枪并不是因为该枪的质量不好,而是因为它价格太高,而且该枪装备欧洲军队当手枪则尺寸太大,而做为步枪又威力太小了,实在是不上不下,左右为难。
所谓瑕不掩瑜,驳壳枪真正被使用者所喜爱的是在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正处在水深火热中,各派军阀相互征战,急需要武器进行作战,而当时的日本控制西方向中国出口军火,但做为手枪的驳壳枪不在此列,因此驳壳枪成为各派武装的首选。
在中国反帝反封建和反侵略斗争中人民武装也大量的夺取敌人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因此人民军队里也大量装备这种驳壳枪,打响南昌起义第一枪的起义部队总指挥朱德用的就是一支驳壳枪。
德国驳壳枪在其大量生产的四十年历史中,内部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因此可以说原始设计几尽完美,没什么可改进了。分解一支驳壳枪基本不需要工具,只要有一颗驳壳枪的子弹就可以将枪分解,盒子炮是丑得可爱的标准典型,几乎是罗曼蒂克的。
股市为何暴跌500点?

福布斯2011富豪榜出炉
地震袭击后的日本(图) 
日本强震影响全球经济
两会:治裸官防腐败

TOP
汉阳造步枪(老套筒)

红军使用过的汉阳造步枪
汉阳造步枪又被称为“老套筒”汉式(汉阳造)步枪
作业原理:旋转枪栓,双前栓榫锁定,手动
弹匣容量:外露单排弹仓,5发,曼里夏式弹匣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口径:7.92mmx57
枪管长度:29.13"
枪重: 4.14 kg
相容性: Commission Rifle
制造厂:兵工署第21工厂  制造年代: 1941
目前状态:古董
从1895年开始,湖北枪炮厂开始生产此型步枪。一直到1944年21厂改造中正式步枪,本型步枪在中国前后生产了将近50年。
主要生产者为位於湖北汉阳之汉阳兵工厂,因此一般称之为汉阳造。抗战时其步枪厂於1938年交与21厂,因此从1939年至1944年生产的汉阳造在枪匣上印有卍字厂徽及『汉式』字样。
汉阳造与88式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是去除了枪管的套筒,以上护木取代,刺刀庭改在前护箍下方,其他则参考了98式步枪,改进了照门,通条改放在护木之中等。
由於生产时间长远,民初中国所有的战役此枪几乎无役不与,其中包括辛亥革命在内。根据当年在新军第八镇(师)21标一个士兵的回忆,当年第八镇的步枪全部是汉阳兵工厂出产。因此,1911年10月10日晚上,程定国所开的第一枪,用的应该是汉阳造,由此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
本枪为21厂于1941年生产,因此可能历经抗战,国共之战,甚至可能远征过韩国,曾与美军对垒。如今终得休,在火器堂中与其外祖父级的德国88式步枪一同安享天年。
汉阳造与“开国第一枪”
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为革命党准备了充足的武器,在他死后两年,他编练的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
1907年,清政府决定全面编练新军,全国分成三十六镇(师)。湖北应编两镇,至1911年,仅编成第八镇及二十一混成协(旅),由原张之洞所在的自强军改编,除火炮外,轻武器多由汉阳兵工厂所造并配发使用。
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晚8时许,坐落于武昌城南的新军第八镇工程营房里,革命党人打响了锋锐直指清王朝的武昌首义第一枪。新军第八镇工程营后队正目(班长)、革命党人代表熊秉坤在武昌领导新军起义,拉开了武昌首义的序幕。在里应外合、未受抵抗的情况下,当晚轻取楚望台军械库,得到所存储的德、日及汉阳造步枪近两万支及弹药无数。经一夜浴血激战,攻克湖广总督署和湖北藩署。革命军与清军在汉口及武昌均发生激战,兵工厂所在之汉阳尚称稳定,驻汉阳之新军四十二标第一营党代表胡玉珍于11日起义,举右队队官宋锡全为指挥官,占领兵工厂,以王金山为工厂总理。接收工众3000余人,步枪7000把,子弹5百万发,山炮150门,炮弹6000发。并全力赶造枪械以助革命,每昼夜可出步枪60支,子弹3万发,炮弹1-2千枚。
工程营宿舍是砖木结构的两层营楼,上面为士兵寝室、底下为马厩,营楼之间有一公尺半宽的通道连接。工程八营后队的三个排驻在同一座营楼上,一共有9个棚(班)。
10日晚,后队二排排长陶启胜带了两个枪兵巡营,来到第5棚时看到该棚正目金兆龙正武装整齐的半躺在床上擦枪,便厉声问道:“你为何现在擦枪?”金兆龙回答“以防不测。”陶启胜大怒:“你想造反?给我绑起来。”两个手下上前扭住金兆龙。一旁的棚兵程定国举起汉阳步枪射击,击中陶启胜的腹部,陶带伤逃跑,后来在家中因伤重死亡。
程定国虽有开国第一枪之功,后因支持袁世凯,为国民党人沉杀于长江中。熊秉坤则因孙中山在革命成功之后,曾有一次介绍他说:“他就是开第一枪的人”,因此在多数史料中记载他为辛亥革命发射了第一枪。
工程八营旧址在今日武昌紫阳湖东侧(现湖北省总工会院内),在解放初尚存有3栋平房,解放后按原貌进行了重修,其中两栋改修。现当日营楼均已不复存在,操练的场地也建了高楼。1987年10月10日,武汉市政府在此立纪念碑。碑高4米余,麻石砌成。上方是大理石雕成的三支汉阳造步枪,三足鼎立;碑座的正面刻有“辛亥武昌起义工程营发难处”字样,两侧为九角十八星旗,背面刻有记述工程营发难始末的碑文。
由此,开始时一波三折的汉阳造八八式步枪,一帆风顺,一直生产到1944年,经历了半个世纪,其寿命超过了任何一种曾在中国生产过的武器。
1938年2月,汉阳兵工厂改称第1兵工厂,后因日军逼近武汉,奉令迁往湖南辰溪,将制炮厂交给炮兵技术处,后成立50厂忠恕分厂。并将制枪厂并入民国军政部兵工署第21厂(当时在四川重庆,原南京金陵兵工厂),继续生产88式毛瑟步枪。
1946年,因抗战胜利,兵工复员,该厂于9月奉令结束。
在军阀混战的时代,一直到抗战结束,汉阳造在中国一直是主力武器之一,由清朝新军开始,北洋军、北伐军、中央军、红军,汉阳造武装了无数的中国部队。到了八年抗战,抵御外侮,可算是老树开花又逢春。直到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仍有许多部队持着汉阳造,在冰天雪地中与十六国联军拚杀。
TOP
捷克式轻机枪
八路军使用捷克式机枪打击日本侵略者。
国军的日常训练照片。捷克式轻机枪是抗战名枪,该枪造型特殊,棱角分明,极有立体感。一般看过抗战影片的网友,都应该非常熟悉这款武器。
和其他的抗战武器有所不同,捷克式轻机枪也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大量使用的一款武器。
从反围剿时期开始,到抗战和解放战争期间,红军八路军、解放军都大量使用这款武器,其中在抗战期间使用这款武器的数量最多。
该枪是一种性能优异、装备国家众多,在世界枪械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轻机枪。其是利用发射药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推动枪机进行半自动或自动击发。该枪初速830米/秒,表尺射程1500米,射速550发/分。
历史
一战之前,捷克是强大的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在奥匈帝国中,捷克的地位非常重要。捷克贵族充斥着奥匈帝国的贵族阶层,捷克的文化也深深的影响了奥地利文化。二国程度之亲密,甚至连希特勒在自传中也怒斥奥匈帝国是捷克化的帝国。
当时的捷克军队是奥匈帝国的装备,总体是比较精良的。
但是好景不长,一战中奥匈帝国惨败,哈布斯堡家族彻底衰败,帝国也宣布解体。捷克也在法国的帮助下脱离了奥匈帝国的控制,宣布独立。
之后捷克很快和英法建立友好的关系,尤其是在大陆上有重要利益关系的法国。法国很快对捷克进行全面的援助,其中援助的重点必然是军事援助。
但是法国人很快感觉到了难处,此时捷克刚刚独立不久,由于军事底子薄弱,捷克军队的现有武器五花八门。除了大量一战时期遗留的德奥军队的制式装备,还有相当数量的英法援助装备,除了这些装备以外,还有从美国甚至从日本进口的部分步枪和各种弹药,几乎称得上世界军火博览会。
这些武器不但口径各不相同,之间零件无法互用,捷克本国也缺乏这些维护这些武器的相关军工企业。捷克军方认为,武器本土化是必然的趋势。
捷克在当时欧洲大陆第一军事强国法国的帮助下,在二十年得时间内建立了自己一套完整的军工体系,其中捷克式轻机枪就是其中得一个经典之作。
在1920年, 捷克枪械设计师哈力克在捷克著名的布拉格军械厂开始设计一种全新的轻机枪。 哈力克是一个出色的设计大师,他以自己得天才思维造出一把样枪,取名为布拉格一式。这把样枪的特点是和重机枪一样,使用马克沁机枪的帆布弹带供弹。当时轻机枪得概念还没有成熟,这种设计也是可以理解得。
不过捷克国防部对这把机枪并没有太好的影响,也没有过多得重视。但是出于他们意外的是,布拉格一式在测试中得成绩和当时著名的白朗宁,麦迪生和维克斯都不相上下,部分性能甚至超过这些已经大名鼎鼎得枪械。
捷克国防部立即要求布拉格军械厂继续在布拉格一式的基础上研发出正式款,哈力克随即在样枪得基础上继续研发。
1923年, 捷克国防部向国内国外军工企业征集 自动步枪或轻机枪,以供未来捷克陆军使用,各国得轻机枪都参与了这次竞标。
布拉格一式的改进型布拉格二式也参加了此项测试, 结果成绩仅次于当时大名鼎鼎的麦迪生轻机枪。 哈力克继续改进他的设计, 终于研制出了布拉格I-23型轻机枪, 这个型号采用伸缩式枪托,并且可以迅速更换的枪管,二脚架等功能,已经具备了现代轻机枪的全部要素。其性能极为优秀,不但射击精确,而且具有非常优良的持续射击性能,曾经在测试中连续射击数千发后,其精度没有大的变化,让各国得枪械大师大为震惊。加上又是捷克本土设计,很快被捷克国防部选中,成为捷克军队的制式武器。
不过此时布拉格军械厂的经营出现了严重问题,无力大量生产这款武器,所以 1925年11月, 布拉格军械厂与国营兵工厂勃诺合作生产。产生出来的产品就是布拉格26型轻机枪(lehky kulomet praga vzor 26), 该枪在1926年4月为捷克国防部验收合格, 同年开始正式大量生产,并且定名为国营勃诺兵工厂26型(zbrojovka brno vzor 26 - zb-26),建成ZB-26。
值得一说得是,由于捷克国内经济并不发达,维持军工企业得正常运作较为困难。所以ZB-26除了装备捷克军队以外,还大量出口到国外换取外汇。整个三十年代,捷克式一共出口12万挺 ,除了出口到中国之外, 还大量出口到伊朗、 伊拉克、 埃及、 智利、 瑞典、 土耳其等十多个国家。
性能特点
结构简单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捷克式是比较复杂的武器,其部件较多,而且部分部件需要较细致的加工。
它比起二战时期苏联的转盘枪和后来轻机枪,结构要复杂的多。
但是,如果从三十年代的眼光来看,捷克式的结构非常简单,而且加工也不需要高深的工艺,只要有相关得详细图纸,一般的受过基本训练的技工利用较少得机器就可以制造。
最好的例子就是捷克式在中国的大量仿制。
三十年代的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工业,能够大量生产的武器也都是简单和容易制造的武器。
八年抗战前,捷克式在中国的仿造和购买数超过12万挺(和捷克外销总量相等),其中八年抗战中,中国的兵工厂大约生产了39744挺捷克式轻机枪,单单重庆的21兵工厂抗战期间就生产了1万多挺。
不但老蒋的中央军大量仿制,地方军阀控制的军工厂也仿制了不少,甚至抗战时期的中共土制兵工厂也仿制过不少。
同时,聪明得中国人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原来结构简单的捷克式的基础上又做了简化,使得其很大程度的减少了原材料的消耗并且缩短了制造工时,改进了捷克式的一些缺陷,甚至还出现侧面供弹的捷克式。
使用维护方便
捷克式是非常坚固的武器,即使在激烈的战争中和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也很难损坏,二战期间日军甚至为他们仿造得类似捷克式机枪上安上刺刀,作为拼刺得武器,可见其枪体得坚固。
不容易损坏,自然对维护的要求就要小得多。
而抗战战场的日军歪把子机枪则没有捷克式得这个铁电,它结构复杂,非常容易卡壳或者损坏。抗战期间,日军曾经大量使用缴获的捷克式机枪,看来日军和国军对捷克式的满意度都是狠高的。
中国自从 1927年开始仿制和进口捷克式以来,制造时间到抗战时期已经超过十年。军工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制造修理该枪的经验和相关人才。生产过捷克式轻机枪的兵工厂或者修理所,远远超过三十所,至于能够维修的工厂更是十倍于前者。连中共的敌后游击部队的简陋军工厂也可以熟练修理该机枪。
至于维护所需的零件,除了中国自己生产的以外,从二十年代末期到三十年代末期的十年时间,中国从捷克进口了大量的零件。这些零件质量参差不齐,但是尺寸相同,能够满足中国方面得需要。
优秀的射击性能
可以说,捷克式和它的同胞兄弟布伦机枪,在二战中绝对是射击最为精确的轻机枪。
捷克式具有极为精确的精度,根据当时的国军老兵回忆,捷克式在有效射程内(900米),基本做到瞄准哪儿打到哪儿。国军老兵经常进行一些捷克式机枪射击得比试,一些国军老兵可以击中数百米外的电线杆上的瓷壶,一枪击落远处得飞鸟。由于捷克式得弹道极佳,练成一个出色得射手并不困难。
在东史郎的回忆录中,对捷克式一直心有余悸。东史郎的目睹的战友死于捷克式的人数就超过二十人,其中一次对国军占领得一个小山的冲锋中,捷克式一个20发弹夹的射击,就击毙了数个冲锋得日军士兵。东史郎由于及时躲进一个弹坑保住了性命!
除了射击精确以外,捷克式还具有令人惊叹的持续射击性能。
由于捷克式可以迅速更换枪管,实战中捷克式只要更换枪管就可以持续不停的射击。
而且即使持续射击一二个小时,也很难出现卡壳和炸膛等现象。
和美军不同,美军装备得伯朗宁轻机枪由单兵佩戴,而捷克式为了有效保持火力得延续性,一般有一个射手和一个射击副手(弹药手)。
实战中,捷克式得弹药日消耗量大约1000发左右。而捷克式机枪本身重量有二十斤,射手不可能再携带多少弹药,大量弹药和备用枪管都有射击副手携带。二人机枪组,大大提高了机枪实战性能。
在东史郎的回忆中,在从上海到南京的一路战斗中,经常彻夜不停的遭遇捷克式的扫射,一般二挺机枪交替射击就可以保持持续不断的火力。
这些都是缺乏重武器的国军所需要的。在没有重机枪的情况下,捷克式勉强可以作为重机枪使用。
不错的杀伤力
捷克式使用7.92MM弹药,该弹药有着非常不错的杀伤力。
实战中,中弹者非死既是重伤,尤其是该枪射击以二三发连射为主,中弹者基本都是身中数弹,基本做到枪响人倒,中弹部位会是一个大的可怕的伤口,很难治疗。
捷克式的杀伤力比起日军5毫米口径的歪把子机枪要强的太多,日军在实战中吃尽了捷克式的苦头,在一线士兵的强烈不满和要求下,日军很快模仿捷克式其造出了自己的7.7MM口径的96式和99式轻机枪,它的外形基本和捷克式一样,性能则要相差一些。它逐步淘汰了莫名其妙的歪把子机枪,成为太平洋上和美军作战的主要武器。
可以速成的射击训练
捷克式的射击训练十分简单,即使没有受过任何机枪射击训练的士兵,只需要简单的接受几个小时的指导,就可以使用该枪作战(当然实际作战效果就比较差了)。
抗战中的桂军川军等士兵都是战前仓促换装捷克式,在短短数日的培训后就上阵杀敌。而这些士兵使用机枪的战绩却非常不差,很好的说明了捷克式的特点。
相反,日军的歪把子机枪,由于其极为怪异的漏斗式供弹方式,没有受过长练的士兵,根本无法做连发射击。
在实战中,一个国军机枪手中弹牺牲,很快会有另一个老兵接过机枪继续射击。而日军歪把子机枪手如果中弹毙命,往往无人能够接替他射击,造成步兵班的火力的大为减弱,这在战斗中是极为致命的。
更换枪管的快捷性
对于轻机枪来说,更换枪管的速度是非常重要的。
捷克式更换枪管的步骤极为简单, 只要将枪管上的固定环向上转, 脱离闭锁的凹槽, 即可向前脱出。 之后反操作把新枪管换入,固定即可。
熟练的射手在射击副手的帮助下,整个步骤只需要不到十秒钟的时间,和同类机枪上这个也是极短的。
一般每射击200发,需要更换一次枪管。如果射击频率慢,这个数字可以达到250发。
如此迅速的更换枪管,使得枪火力中断的时间要短的多。
缺陷
现在看来,捷克式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他的装弹量过小
二十发直弹夹对于机枪来说显然过小。二十发的装弹量就意味着,即使是二三发短点射,七八次点射就会射光弹夹,而更换时候必然造成火力的中断。在激烈得战斗中,作为主力支柱得机枪火力是不能中断得。即使必须中断,中断时间也要越短越好。
客观来说,当时各国主力的轻机枪装弹量也并不大。美国的伯朗宁是二十发的装弹,德国伞兵的FG42也是二十发,苏联的转盘枪虽然是四十七发装弹,但是枪的重量要重的多,不利用机动作战。
轻机枪的设计思路也并不是长期持续射击,而是通过短点射和长点射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或者对敌人轻机枪进行压制。
至于持续不断的射击,或者对集团敌军进行火力压制都是重机枪的事情(水冷式重机枪可以持续射击数小时)。
装弹量小在当时也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由于捷克式更换弹夹过于频繁,造成火力的中断次数显然过高。有经验的老兵往往会乘机冲锋用手榴弹等武器打掉机枪。针对这点,有经验的机枪射手经常在还有三四发子弹时,突然更换弹夹,让日军无法估计更换弹夹的时间。
不过作为机枪来说,装弹量自然是越大越好,英军后期根据捷克式改进的布伦机枪就采用了三十发弯弹夹供弹,火力的持续性强了很多。当然,代价是整枪重量大了很多。
采用上方装弹
主要是影响了射手的视线,我使用过捷克式的改进型布伦机枪。
其瞄准装置不同于一般的枪械,而是斜出枪体的瞄准方式。
虽然并不影响射击的精确性,但是终究影响了射手的视线。
对于机枪手来说,射击视线是非常重要得,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射击得范围。
实战中,机枪的主要威胁除了迫击炮和掷弹筒以外,主要就是对手机枪的压制和隐藏的狙击手。
良好的视线对于轻机枪是非常重要的。
在中国的使用
自从中国二十年代开始购买和仿制捷克式以后,捷克式很快成为从中央军到各派军阀的制式装备,中国步兵班中的捷克式都是绝对的火力支柱。
国军的甲种师,一个师一般装备捷克式274挺,平均每团60多挺。
而精锐部队,比如中央军部队德械88师,张自忠将军的老虎师三十八师,他们的编制是一连三排九班, 一个班一挺轻机枪。一个整编师装备近700挺捷克式,不过这样的部队在国军中屈指可数。
一般来说,地方杂牌军一个排甚至一个连才有一挺捷克式。
而八路军一般配置还要更差一些。
如此大量得装备并不是偶然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除了自身军工实力极差以外(只能勉强造一些老式步枪和手榴弹),由于军阀混战,还受到西方世界长期的军事制裁和禁运(1919年美国为推动和平解决中国内战,故倡议对中国武器与军火禁运,自1919 年开始直至1929年长达十年之久)。
二战期间的普遍观点是,只有多人操纵的武器才是基层步兵火力的支柱,所谓多人操纵的武器就是重机枪或者通用机枪。
这些机枪使用数百发的弹链或者近百发的弹箱供弹,加上多使用水冷或者气冷,一般可以持续射击数个小时。在一战中,重机枪有过一天击毙数万人的记录(索姆河)。在非洲,殖民地几十个警察,使用二挺重机枪击毙了三千祖鲁土著武士。火力支柱可见一斑。
而对于中国来说,重机枪是极少的。
当时国军主力师每师平均兵员九千六百人,步枪二千多支,子弹每人二十发,轻重机枪只有六十挺,其中重机枪一般只有不到五挺(一个重机枪连)。
如果是杂牌师或者新编师,甚至连一挺重机枪也没有。
由于武器禁运,步枪手枪这些可以通过奸商走私,重机枪火炮之类国外小的兵工厂无法生产,而大的兵工厂考虑到国际公约,是不会参与走私的。
如果自己制造,当时的中国可以勉强产生一些步枪和手枪,而对于重机枪等武器的生产,中国的军工企业是无能为力的。现代作战不同于一战以前,单靠步枪和少量自动手枪形成的火力是根本无法满足实战的需要的。
至于重机枪的机构复杂,与其说是枪,不如说是一台精密的机器,中国落后的工业是无力大量仿造的。
捷克式轻机枪一诞生,立即就被目光敏锐的中国人发现。捷克式的可靠性极强,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也可以从容使用。加上只要及时更换枪管,可以保持射击的连续性,几乎可以作为重机枪使用。
而它的价格较低(比重机枪低多了),仿制比较容易,弹药又可以通用,可以大量生产,有效的弥补了中国军队对火力的极端需求。
在实战中,防守时,捷克式是中国步兵班排的绝对火力支柱。中国军队有句老话,叫做老兵怕机枪。这句话其实就是针对捷克式而言,一般的重机枪的扫射,老兵并不在乎,因为是重机枪概略射击,老兵凭借经验有躲闪的余地。但是对于捷克式精准的二三长短点射,只要被瞄准射击,无论有多高的军事素质也无法躲闪。
进攻时,捷克式可以随着步兵迅速前进,不断提供及时火力支援。实战中,机枪还可以由射手平端着一边冲锋一边射击。
它是进攻和防守难得的利器。
加上捷克式可以使用普通步枪子弹,弹药方面也不成问题。
对于中国军队来说,简直是完美的武器。
各派军阀和中央军、八路军都把其视为珍宝,一把捷克式经常使用很多年,即使枪身和二脚架损坏,也舍不得丢弃。
在抗日战场,由于国军在重武器方面和日军有着天壤之别,几乎可以说是装备炮兵的西部牛仔和手持弓箭印第安人的战争。
国军虽然也装备少量重机枪,但是日军配有很多步兵炮和掷弹筒等轻型火炮,一般国军的少量重机枪在战斗中很快就会被日军摧毁。
而国军轻便可以迅速转移阵地的捷克式就成为中国士兵手中的法宝。
在实战中,捷克式在和日军歪把子机枪对射中占尽上风。即使是装备差劲的八路军或者国军敌后游击队的捷克式,也让日军十分提防。如果不能确定将国军的轻机枪摧毁,日军一般是不会冲锋的,因为如果此时冲锋,会承受重大的伤亡。
TOP
三八大盖
三八式步枪标准照
在战斗中缴获三八式步枪的八路军战士。三八式步枪是一种手动枪机步枪。在中国俗称“三八大盖”,是因其枪机上有一个拱形防尘盖有如盖子般而得名。
三八式步枪的原型是三十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日俄战争中,在中国东北使用,由于大陆特有的一种细小的沙尘进入操作机关内,导致操作不良。三八式步枪通过简化操作机关和随枪机动作防尘盖的改良而成。早一些年,三十年式步枪也同三八式步枪一同服役。这两种步枪也因其发明者有坂成章而被命名为有坂步枪。
1905年,三八式步枪在东京小石川炮兵工厂定型生产,取自日本明治天皇的年号:明治三十八年,被命名为三八式步枪,从那时起三八式步枪就成为日本步兵的制式步枪,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八式步枪结构简单,采用改进的毛瑟步枪的毛瑟式旋转后拉式枪机,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发射6.5mm口径枪弹,射击时后座力小、易于控制,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准确度。但是6.5×50毫米枪弹杀伤威力不足,弹头飞行稳定,虽然侵彻效果好,但是高稳定特性,使得杀伤力反而不高。虽然威力稍嫌不足,但它的枪机闭锁时极为牢固,发生膛炸时几乎都是枪管爆裂,少有枪栓突耳断裂的情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几乎不会产生枪口炽焰,在太平洋岛屿战斗时使用这步枪的日军狙击手对美军造成很大困扰,非常难以从枪口火光发现狙击手潜伏的位置。三八式步枪配有单刃刺刀,刀长500毫米,可装在枪上用于拼刺,也可握持刀柄进行劈杀。
三八式步枪的枪身较长,三八式马枪是三八式步枪中短枪管的型号。在日本,它也被称为三十八年式骑铳(卡宾枪)。它不仅用于骑兵,也同样用于工兵,后勤部队和其他非前线部队。三八式马枪是同时投入军队使用的,它的枪管缩短为487毫米,枪全长966毫米,重量3.3公斤。
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为了解决杀伤威力不足的缺点,改用7.7毫米口径枪弹,1939年(神武纪元2599年)定型,命名为九九式步枪。
从三八式步枪发展出的其他变种有四四式马枪(三十八年式骑枪的改进型,于1911年(明治44年)定型),九七式狙击步枪(1937年(日本神武纪元2597年)定型),TERA伞兵步枪以及最终发展出五式步枪。
三八式步枪曾大量装备中国军队,尤其是抗日战争结束,侵华日军投降后,缴获的三八式步枪在中国国共内战期间广泛使用。朝鲜战争初期三八式步枪是中国志愿军重要步兵武器之一。我们常说的人民军队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这“步枪”主要指的就是日本的“三八”式步枪。
规格
类别:旋转后拉式枪机,弹仓供弹
口径:6.5 毫米
弹药:6.5×50 mm 步枪弹
弹仓容量:5 发
全长:1,280 毫米
枪管长度:797 毫米
重量:3.95 公斤
初速:765 米/秒
有效射程:460 米
TOP
自制迫击炮
击毙阿部规秀的82毫米迫击炮是八路军黄涯洞兵工厂自制的。在军事博物馆的一个玻璃展柜中,陈列着一门威名远扬的迫击炮(见图)。在抗日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就是用这门迫击炮击毙了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
1939年10月中旬,侵华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独立混成第2旅团、第110师团主力共2万余人,对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行冬季大“扫荡”。11月2日夜,日军村宪吉大佐率独立混成第2旅团第1大队1500余人,从涞源出动,分3路向水堡、走马驿、银坊方向进犯,企图寻歼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指挥机关及部队。
晋察冀军区和第120师领导审时度势,决定歼灭进攻银坊的这一路日军。11月3日拂晓,我第1、3军分区部队,分别以急行军进至雁宿崖峡谷两侧设伏;八路军第120师一部及军分区游击支队担负牵制和诱敌任务;第1军分区一部为预备队。7时许,游击支队一部,节节抗击朝银坊方向进犯的日军,诱其进入峡谷,我军第1团一部迅速迂回到峡谷北口切断日军退路,第3团一部封锁峡谷南口,其余预备队突然从东、西两面勇猛夹击,经激烈拼杀,500余名日军被击毙。
独立混成第2旅堪称日军精锐,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在日本军界享有“名将之花”的盛誉,是擅长运用“新战术”的“俊才”和“山地战专家”,遭此惨败后,恼羞成怒。11月4日凌晨,阿部规秀不待集结于易县、满城、完县、唐县等地日军出动配合,亲自率第2、4大队1500余人,沿村宪吉的旧路,进行报复性“扫荡”,企图歼灭我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第120师主力。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决定,在黄土岭附近再歼东进之敌。通知第120师特务团赶来参战,并令军区部队钳制易县、满城、徐水的敌人。
11月6日晚,阿部规秀率部在我游击队的引诱下进入黄土岭一线,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3军分区部队、游击支队及急速赶来的第120师特务团等部,在日军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连夜完成了对敌人的包围。翌日,似乎有所察觉的阿部规秀,率部急匆匆沿山谷东移,企图返回涞源城避免被歼。下午3时许,日军完全进入了八路军预设的伏击圈。只听一声令下,八路军100多挺机枪及迫击炮等各种武器一齐向敌人开火。日军阵势大乱,慌忙抢占了几个小山头,企图冲出包围圈。八路军针锋相对,寸土必争,包围圈越缩越小。
16时许,我第1团团长陈正湘在望远镜里发现,在南山根东西向的山梁上,1个山包上有一群身穿黄呢大衣、腰挎战刀的日军指挥官和几个随员,正举着望远镜观察战况;在距山包100米左右的1个独立小院内,也有挎着战刀的日军指挥官进进出出。陈正湘判断:独立小院可能是日军的临时指挥部,南面小山包可能是日军的临时观察所。他当机立断,命令通讯主任跑步下山急调炮兵连。炮兵连火速上山后,陈正湘指给他们两个目标,要求他们务必要用迫击炮将这两个目标摧毁。
炮兵连长在目测距离后说:“直线距离约800米,在有效射程之内,保证打好。”几声轰响之后,4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独立小院顿时弥漫在炮火硝烟中。其中一发炮弹正打在日军指挥官群中,炸得敌人血肉横飞,阿部规秀当场被炸成重伤,3小时后毙命。据当时被敌人关在独立小院东边小屋里的一些群众回忆,他们亲眼目睹了我军炮弹在独立小院屋前爆炸的情景:日军指挥官被炸倒了,连那条狼狗也被炸破了肚皮,可是却没有一块弹片飞到小屋里来,群众无一伤亡,大家暗中称奇:“八路军的炮弹真神!”
如今,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的这门迫击炮成为抗日“功臣”,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永久陈列在军事博物馆中。
TOP
大刀作为最典型的传统冷兵器之一,为中国所独有,外国人称之为“Chinesebroad-sword”,意为“中国宽剑”。这是因为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大刀,其型制脱胎于宋代的“手刀”,特点是刀身前部宽厚,势大力沉,利于劈砍。19世纪后半叶,随着枪、炮等热兵器的普及,大刀逐渐式微,只是作为辅助的冷兵器使用。到了清末民初,军阀混战此起彼伏,各派无不争相扩充势力,一时间式器装备成了大问题,大刀因为制造简单、成本低廉,又被重新拾起,甚至成为很多杂牌军队的主要武器。即使在1920年代中后期,中国军队装备逐渐现代化的同时,大刀仍作为一种主战武器保留下来。其原因一是对敌人来说,遇上大刀就难免有被枭首示众的厄运,具有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当时步枪基本依靠进口,军队中刺刀多半配备不齐,国内也很少能自行补充,肉搏时只能以大刀对敌。因此,当日军入侵之初,他们所面对的中国军队通常出现这样一道奇怪的景观:最原始的大刀与最先进的坦克同时出现在战场上。
大刀的型制与演变
近代中国军队实际使用的大刀型制主要有砍刀型和马刀型两类。
砍刀型是以清代的“短柄刀”为基础演变而来的,刀身长短不一,护手和刀柄型式各异。抗战早期中国军队使用的大刀即是典型的砍刀型。特别是“七·七事变”前后国民党29军所用的大刀,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北平的工厂中加工的,相对比较统一和规范,质量较好,也最具代表性。这种刀由刀身、刀柄、护手3大部分组成,全刀长一般在900mm左右,质量约为1.6kg。其中刀身分为刀尖、刀背、刀刃等部分,刀刃长595mm,刀身前面最宽处达57mm,后半部宽度明显减小,最窄处38mm,刀背部分长540mm,最厚处5~6mm,刀身前端比较尖锐,上方斜边长76mm。护手为常见的元宝形,分铜制、铁制两种,护手高为90mm、厚为12mm、宽为25mm。刀柄长为215mm,后面的刀环直径约76mm。至于其他军队所用的大刀以及民间自制的产品,尺寸和型制就多种多样了,质量也参差不齐。另外,虽然不同型制的大刀刀头部分的尖锐程度和翘起角度大有不同,但总体来说,砍刀型大刀的刀尖部分都不太锐利,因此不能刺杀,而只能捅、戳敌人。刀身靠近刀背处多数有1~2条血槽,一般比较浅,只起到加强刀身强度的作用。少数砍刀型大刀在刀背设有锯齿或穿有若干铜、铁环,其目的是防止刀背处被对方兵刃劈坏。刀柄大多与刀身是一体的,刀柄末端的延伸部分锻成圆环状,即为刀环(或称后圈),但也有很多刀环是后焊接上的,其作用除防止刀柄脱手外,还可以悬挂红绸布,以壮气势。大部分刀柄和刀环上缠裹有棉布条,其缠法比较特殊,不熟悉者很难缠紧。还有一些刀柄上则由铜、铁铆钉固定有两片护木,再在上面用棉绳逐圈缠绞牢固,一直缠满刀环部分。无论是布条或棉线,其目的都是防止持刀者的手因出汗或沾染鲜血而打滑。刀柄的长短和宽窄因刀而异,刀环也有正圆、椭圆以及弯钩形等不同形状。至于护手,变化就更多了。除极少数是与明清腰刀一样的可分离的圆盘形护手外,大多数大刀的护手都是固定在刀身上的,最常见的是元宝形护手,其形状变化也很多,后期的铁制护手往往直接和刀身锻成一体。还有一类反“S”形护手,上方向前弯曲,可以格挡顺刀背削下的对方兵刃,下方向后弯曲以保护持刀者的手指。少数大刀的刀柄为传统腰刀式样,刀身末端穿过刀柄,后部以铆接固定,不可拆卸。极少数大刀护手采用了西洋刀剑常用的全包式样,但刀柄的固定方法仍与传统腰刀相似。清末用于行刑的大刀在刀头、护手处多有鬼首形象,故称为“鬼头刀”,后来不再有这种纹饰,但此名称仍留存后世,经常以“鬼头刀”代指大刀。民国大刀上很少有专门的装饰,也很少有制造者的印记。从现存实物来看,只有极少数刀身表面经过处理,耐蚀性较好。
砍刀型大刀中有一个特殊的种类,那就是双手刀,相传是由清代著名武学者吴殳(shu)汲取日本刀法精粹而创。其特点是刀柄由传统的单手握持改为双手,因此刀柄长至720mm,与刃长相近。1921年直系军阀首领曹锟在保定练兵时,为推行所谓的“尚武精神”,特在军中设武术营传授双手刀法,把这种双手使用的大刀称为“苗刀”,并流传至今。之所以改称“苗刀”,可能是出于对日本刀及其刀法的忌讳。而此前明清史籍上的“苗刀”仅指西南地区苗族所用之刀。类似关公“春秋大刀”形状的“青龙偃月刀”也是双手刀中的一类,除刀柄更长外,其余与普通大刀无异。不过,日军所说的“青龙刀”则是对中国大刀的泛称,并非仅指长柄大刀一种。
马刀型大刀则是由清代“雁翎刀”、“佩刀”发展而来,并继承明代“长刀”的特点,刀型较为细长,且有弧度,刀前部比较尖锐,并明显向上弯曲,与日本刀较为相似,但刀柄与砍刀型大刀无异,多配用反“S”形铜制护手。其特点是可砍可刺、灵活轻便。1933年的热河抗战中中国军队就使用过这种马刀型大刀。
此外,大刀中还有少数型制比较特殊的,如无极刀等。这种刀外形与汉代“环首刀”有些相似,全刀长约1m,刀面不像砍刀型大刀那样宽,只略宽于刀柄,刀尖处像宝剑一样为两面开刃,而且刀尖较为圆钝,直到靠近刀柄处才像传统大刀那样是单面开刃,刀柄长达264~333mm,也是双手同时握刀。
大刀在制法上也各不相同。大多数民间大刀都是按照菜刀的制法,以熟铁打造,在刃口处镶嵌钢条,称为“包钢”。使用日久钢口磨损后,熟铁刀身就难以保持锋利和坚固。当然也有全部用钢或熟铁打制而成的大刀,而钢刀在当时就算是比较难得的好刀了。
国内大刀材料来源不一,工艺上也无统一规范,质量高低全凭刀匠经验。这与当时国内基础工业落后,民间没有现代化的钢铁和机械工业有关,加上战争时期条件有限,大刀的制造不可能耗费太多时间和成本,造出的刀只要能砍杀敌人就行了,谈不上什么工艺。相当数量的大刀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都是粗制滥造,往往砍不了几个敌人,刀口就会卷刃或崩口,需要重新磨砺。日军所用的批量生产的由高碳钢制造的机制军刀,与中国土造大刀相比,虽然锋利轻便,但质硬且脆,加上刀身较窄,对砍时如果刃口直接相碰,往往可能被大刀直接磕断。除此之外,国产大刀无论是外观还是内在质量,与日本刀相比都要差一大截。
大刀因为体型较大,长途携行时一般要背在身上。少数大刀配有皮制刀鞘,鞘身后部上方敞开,以方便抽刀。刀鞘本身配有皮带,使用者可以将套在鞘内的大刀像步枪一样斜挎在身上。但是皮鞘易霉烂,而且成本较高,所以多数大刀是没有鞘的。为了便于携带,很多大刀在刀尖上方、刀背最高处留有小孔,用绳子一头系在孔上,一头系在刀环或护手处,然后再挂在身上。大刀的刃口一般不很锋利,即使露在外面也不会有多大妨碍。此外,还有将大刀竖着卷在背包中,或是插在腰后方的腰带内等携行方法。
喜峰口一战成名
国民党第29军的前身是冯玉祥的西北军,起兵于贫瘠的西北地区,装备相对较差,因此强调肉搏训练,加之民风剽悍,士兵尤其善使大刀,在军阀混战时期西北军的大刀队就颇有名气。中原大战后,西北军被南京政府收编,缩编为第29军,但在待遇补给方面受到歧视,因此大刀作为补充武器也一直保留下来。
1933年3月9日,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联合先遣队进犯喜峰口,长城抗战爆发。驻遵化的29军宋哲元部急往救援,与友军各部联合抗击敌寇。当时29军武器装备低劣,可谓“有兵无枪,有枪缺弹”,每人只有“大刀一把,手榴弹六枚”。3月10日至11日,29军在喜峰口等地与优势日军展开拉锯战,多次肉搏,伤亡惨重。于是29军采用迂回夜袭战术,109旅旅长赵登禹挑选出500余人组成大刀队,亲自率领,乘夜从两侧插入敌后,直扑日军宿营地。虽然事后报道“夜杀敌千余”有所高估,但日军独立混成第14旅团第27、28联队各一部及骑兵第4旅团第2联队猝不及防,的确在夜袭中遭受重创,很多敌人在梦中便做了刀下之鬼。随后日军援军到来,双方短兵相接,杀声震地,大刀队边战边撒,战至12日下午2时方才撤回,我军只有30余人生还。此役即为著名的“喜峰口大捷”。
虽然总体来看,29军在长城抗战中的战绩并不尽如人意,但29军的大刀队奋勇杀敌、重创敌寇的英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各地,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自此打破,一扫自“九·一八事变”以来接连丧权失地、“战必亡国”论调盛行的阴霾,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正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年仅23岁的孙默心(麦新)闻讯后热血沸腾,当即作成《大刀进行曲》一首:“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29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29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当时歌词上还附有“献给29军大刀队”的副标题。他的作品随即传唱大江南北,成为抗战时期最鼓舞人心的一首战歌。自此29军大刀队和大刀一并成为全国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奋起抗战、抵御外侮的象征。何香凝曾赋诗一首赞曰:“杀敌何须更渡海,数万倭奴引颈待。钢脚夜眼青龙刀,捷音传来齐喝彩。二十九军民族光,挞汝倭国军阀狂。国仇重重何日忘,誓到东京饮琼浆。”
喜峰口大捷为大刀树立了威名,甚至奇迹般地“逼退”了盘踞青岛的日寇。1937年3月,日本海军陆战队1500人以保护日侨为名登陆青岛,胶东局势紧张。在当时的形势下,中国方面直接出兵可能会引起更大纷扰,因此经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同意,国民政府军委会抽调税警总团第3、5分团以缉私为由增兵青岛。4月初税警团进驻市郊,虽然他们是当时中国装备最好的军队之一,但考虑到日军对中国军队的大刀印象深刻,特地在公开操练中有意加上了大刀操,以加深日人的畏惧心理。“七·七事变”爆发后,税警团立即开入青岛市区,迅速占领全市战略要点,士兵们背着大刀沿街巡逻,见日人后故意解下大刀,申明“一旦开战,先拿尔等祭刀”,并宣称“华北、上海既已开战,税警总团决意死守此地,誓与青岛共存亡”,驻青岛日军考虑到数万侨民及产业的安全,不久被迫将侨民撤离青岛。
大刀 VS 刺刀
大刀在抗战中的主要对手是日军的刺刀。在观看了各种国产抗战题材影视作品后,国人往往会认为大刀是克制日军刺刀的法宝,实际并不尽然,因为影视剧中很难再现比较真实的大刀与刺刀对拼的场面。例如电影《七七事变》中,有一段赵登禹师长与部下对练,最后用大刀将部下的步枪一劈两半的情节,细心的观众很快就会发现,那支步枪根本没有刺刀,持枪者也没有任何拼刺的动作,只是将步枪当作棍棒来抵挡大刀的进攻,迅速落败自然在所难免。真正的白刃战中,枪刺以迅速有力的直刺为主,目标在
对方胸腹,而大刀限于其型制,以对敌上半身的劈砍为主,两者各有利弊。大刀防御敌方的直刺,只有将对方的枪身或刺刀格开,如果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技巧是不容易办到的。大刀的优势在于刀重势猛,砍上非死即伤,但其作用距离有限,必须尽量贴近敌人身体,因此最适合在工事、房屋、树林等空间有限的环境中使用。而在开阔地形或冲锋时,除非敌人在气势上被己方完全压倒,否则持大刀者难以占到便宜。同时,大刀要求使用者有比较好的武术功底和身体素质,并经过长期练习,才能运用自如,而刺刀拼刺的训练则相对比较简单。此外,大刀对使用者的脚法要求也很高,因为大刀相对带刺刀的步枪来说比较短,短兵破长器,要点在于脚下疾速灵活,因此武术家常有“短见长,脚下忙”的说法。吴殳说:“大刀击实之法则在斫其枪杆,枪杆被斫,不断折必粘住。杆被粘住,则不能闪转颠提,刀更进步,必伤人矣。”但是如果敌方步伐也非常快捷(抗战初期日军的体力和训练水平普遍在中国军队之上),“击实”之法将可能沦入最危险的“拙力”境地,持刀者必败。而且在除肉搏外的其他形式战斗中,大刀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作为辅助兵器也非常勉强。
由于大刀对抗刺刀时固有的弊端,当时国内有识之士曾对此进行过研究,并试图从改进刀法上来加以克服。这里有几个人不能不提。清代末年,河北盐山县武术家黄林彪从天津纪氏处习得双手刀法,后传于弟子马凤图等。1925年前后,马凤图在张家口察哈尔都统府任参议时,将部分双手刀法改编成为简便易学的“破锋八刀”,曾在西北军中进行推广。民国初年,天津人韩慕侠(1877~1954年)创办武馆,1927年任天津市武术团教官。张学良对韩慕侠“尚武救国”的建议很感兴趣,专门调拨1000名士兵组成武术团,任命韩为总教官。韩慕侠将“八卦形意”变通应用在大刀上,扇、砍、劈、剁、托、错,动作简单实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沦陷后,韩慕侠自断左腕,拒为汉奸所用,其民族气节令人钦佩。李尧臣(1876~1973年),河北冀县人,清末镖师。1931年,29军副军长佟麟阁聘请他为武术总教官,在山西阳泉练兵。李针对原有刀法比较复杂、未经良好训练则
很难发挥作用的弊端,结合传统的“六合刀”法,改进创编了一套“无极刀”法,连劈带刺,动作简单有效。以大刀对付敌刺刀时,常用的一招是:出刀时,刀斜向右下方,刀口朝自己,当对方刺刀直刺时,大刀斜向左上方抡动,以刀背磕开敌枪,同时刀锋立即向前劈下,劈、砍连为一体,对手来不及回防,已经身首分离。李尧臣在29军中抽调骨干,由其直接教授,再由他们传给全军。29军大刀队在长城抗战中所使用的正是这一套刀法。
但是,实战毕竟不是武术对练,特别在对付以现代化装备的敌寇时,这些刀法对于提高大刀这种原始兵器战斗力的有效性显然很微弱。即使是“喜峰口大捷”也不能证明大刀的有效性,尽管是突然发起的夜袭,而且进攻前还向敌军营帐投掷了大量手榴弹,歼敌总数也不过800余,29军自身阵亡却有近600人,王长海团副团长胡重鲁,营长王凤芝、苏东元均在夜袭蔡家峪之战中牺牲。虽然大部分伤亡是在撤退过程中发生的,但若换用其他任何一种兵器,取得的战果恐怕也不会在大刀之下。
同样是29军,同样是大刀,4年后的“七·七事变”中再未能取得类似喜峰口的战绩。长城抗战结束后,29军得以占据富庶的平津地区,斥巨资购入捷克等国制造的步、机枪等先进武器,装备得以明显改善,但练习大刀作为部队传统仍得以保留。“七·七事变”爆发后,军长宋哲元组织抵抗,下达了“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的命令。7月11日夜,何基沣旅吉星文团再一次以大刀近战肉搏,其中一名19岁陈姓战士连砍日军13名并生擒一名,终以两个营伤亡近3/4的代价, 夺回铁路桥。但最终宋哲元存有媾和之心,并未主动积极地继续进攻,虽然29军取得些许战果,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失利的命运。28日,驻平津的日军增兵至3个师团,并进袭南苑、沙河。29军官兵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飞机、坦克相搏,一天即伤亡5000人,副军长佟麟阁与师长赵登禹双双阵亡。当夜宋哲元率部向保定方向撤退,古都随之陷落。30日,驻天津的29军亦撤出天津南下。29军丢失平津后士气低落,不能再战,只能转至后方休整,大刀队自此成为绝唱。
可惜的是,大刀作为抗战精神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曾被过分滥用,后方媒体动辄出现“大刀报国”或“斩首××余”的字眼,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以夷制夷》中曾以“我斩敌二百、敌斩我二百”讽刺过这种现象。这种宣传的后果是,普通民众和士兵对大刀在现代化战争中的作用往往产生不切实际的误解。抗战之初,曾多次出现过中国军队手执大刀在日军机枪和炮火扫射之下集体冲锋的例子,结果自然是白白地无谓牺牲。甚至有后方民众将募集来的款项全部用来购置大刀,历经艰辛送至前线,而部队却置之无用。
大刀的精神价值大于实战价值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待抗战全面爆发后,除了极少数例外(如由军法处或督战队使用),国民党正规军中已不再装备这种武器。正面战场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使用大刀是在1939年的第一次长沙会战期间,刘汝明的68军大刀队以肉搏歼灭日军300人,但随后遭到日军毒气袭击,中毒达400余人。尽管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都严重缺乏步枪,但1939年以后正面战场上的肉搏战中,国民党军队几乎全部改为使用刺刀。
“红色”大刀
人民军队同样使用大刀。自从诞生之日起,鉴于敌强我弱的客观环境,加之几乎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我军的武器多数依靠战场缴获,由于来源不稳定和数量不足,不得不大量使用大刀、梭镖等原始冷兵器作为补充。如今湖北省洪湖市的标志性雕塑仍由三把大刀组成,刀尖直指蓝天,象征着当年红军以大刀创建洪湖根据地的历史。红军中涌现出过许多与大刀有关的英雄群体和经典战例,如强取白战关等,徐海东、许世友、秦基伟等诸多开国功臣在红军时期也都曾有过靠大刀杀出血路或赢得胜利的经历。
抗战初期,八路军、新四军同样大量装备和使用大刀,这里虽然有继承红军传统的因素,但抗战初期部队的迅速扩充导致武器匮乏则是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从1938年秋到1940年7月,八路军120师总人数扩张了10余倍,进入晋南的4个连(老红军家底),数月内就发展成两万人的部队,而且还有各种游击队、先遣队等名目繁多的地方和半地方武装。这些新部队都需要武装起来,而同期的作战缴获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只能大量使用大刀、梭镖这样的原始兵器。虽然其效力远比不上枪械,但毕竟使得战士们不至于赤手空拳,敢于并且能够与日寇作面对面的斗争,并通过战斗不断夺取敌人装备来武装自己。大刀的另一重要意义在于它使得广泛发动和武装群众、开展群众性的游击战争成为可能。因为它简单而且廉价,被击毁的敌人汽车、铁路道轨都是大刀的好原料,即使在毫无工业基础的农村中也能大量制造,同时使用简单,儿童和妇女也能使用,在素来有习武传统的中国农村地区很容易推广,比起枪支来更容易普及。
抗战初期,我军对大刀这种落后兵器的认识上也有过一些曲折。如1939年前后,因为部队发展很快,新四军军部修械所奉命停止仿造步枪、刺刀,专门生产大刀和长矛。不久叶挺军长发现这种情况后,下令恢复步枪和刺刀的生产,他说:“敌人使用飞机大炮,我们却用大刀长矛,这不是白白送死,让敌人取笑我们?”不过,大刀的生产后来并没有停止,因为只有它的产量和成本才足以迅速武装新编的部队,而对于严重缺乏枪械和弹药补给的老部队来说,它也是战时的重要补充。新四军各师始终都把大刀作为军事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要求从师首长到普通战士,人人都熟习大刀,这在后来的多次战斗中都发挥了关键作用。
八路军、新四军在大刀的使用战术上相比国民党军队更加灵活。他们常用的一种战法就是一把大刀加上一支驳壳枪,远者枪打、近者刀砍,日军虽然训练有素,但在近距离混战中因不能随便开枪,而对刀枪俱下的局面,反而居于下风。这种战法比单独拼刺刀或劈大刀要上算得多,在与日军的白刃战中有一定效果,但应用不很普遍,因为有条件用驳壳枪的只有指挥员和警卫员等少数人。普通战士常用的则是大刀加手榴弹的组合。阵地打阻击时先将敌人逼进30m左右的近距离内,然后集中投掷一两排手榴弹,待敌人遭到一定程度的杀伤后,再打上一两个排子枪,当敌人的进攻被彻底打乱甚至开始败逃时,战士们再跃出战壕,用大刀和刺刀来收拾残敌。当和敌人近距离拉锯战时,常采用3人战斗小组的形式,3人分执步枪、手榴弹和大刀,相互配合,远了开枪打,稍近时投手榴弹,再近就用刀砍。进攻时也是先集中投掷手榴弹,将敌人逼出据守的工事或院落,然后迅速接敌并将敌分割,使敌人的重火力不能发挥,再以大刀与其肉搏。
大刀对日军之所以有威慑作用,主要是因为日本人信奉神道教和佛教,相信生死轮回,虽然武士道“教义”让他们并不畏惧战死,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希望保留全尸。而且日本人相信灵魂存于头部,一旦丢失了头颅,灵魂便不能归国,永远只能做异国他乡的孤魂野鬼,因此大刀在战场上有时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如1942年12月在朱家岗战斗中,新四军四师26团某部一排长王康率部坚守一段交通沟,打退敌人多次冲锋后,部队伤亡殆尽,王康将自己拴有红绸的大刀插在沟沿上,准备与敌最后一搏,没想到早已精疲力竭的日军竟被吓住,直至战斗结束再也未敢发起进攻,最后奇迹般地保住了阵地。
当敌后根据地渡过了最艰苦的岁月,开始局部反攻之后,随着缴获日益增多,正规部队装备条件有了极大改善,大刀很快被淘汰下来,即使是民兵等地方武装,在有了足够的枪械后,也将包括大刀在内的各种原始冷兵器逐步替换,到解放战争时期已经很少使用。不过大刀并未完全消失,解放初期直至1960年代初,大刀在一些地方仍作为民兵护秋、抵御野兽的工具在使用。随后大刀逐渐转换角色,由武器变为舞台道具,其“亮相”频率在文革期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当时的电影戏剧中甚至成为中国革命和红色武装的一种象征。
TOP
53式重机枪
53式7.62毫米重机枪是仿制前苏联SG43中型机枪,1953年生产定型,大量装备部队,后被67式轻重两用机枪取代。
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二次供弹,实施连发射击。
口径:7.62毫米
全长:1700毫米
枪管长:720毫米
瞄准基线长:670毫米
全重:40.4千克
枪身重:13.8千克
枪架重:26.6千克
初速:865米/秒
理论射速:600-700发/分
战斗射速:300-350发/分
有效射程:1000米
弹箱容量:250发
枪弹:53式枪弹 7.62×54毫米
让美国兵胆寒的53式重机枪
一些军事爱好者对国产53式7.62毫米重机枪并不陌生,这不仅因为它是“国”字产品中的第一机枪,更主要的是它有着骄人的战绩和不凡的身份。
原苏联SG43机枪是中国53式重机枪的“母体”。这个“母体”不仅经受了二战的考验,也在朝鲜战争中大放光彩。53式重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枪机偏移式闭锁机构,二次供弹,能实施长点射和短点射。该机枪无论是在海拔5000米以上,且高寒、缺氧的中印边境地带,还是在热带雨林的越南山地,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53式的理论射速为600发/分钟,战斗射速为300发/分钟。良好的武器机械性能,再加上强大的射速,使敌人产生心灵的震撼,胆小一点的敌人当听到53式的怒吼时,立马精神紧张。
美中不足的是,53式重机枪采用笨重的轮式枪架,全重40.4千克,不仅士兵不胜重负,在山地作战中更暴露出不利的一面。有时为了在山坡上架枪,不得不由其他战士用肩膀架起一个架轮。
该枪一般是编在步兵团机枪连和步兵营机炮连里。一挺枪编六七名战士,为一个最小作战单元,平时以连为单位集中管理与训练,战时配属到步兵连战[size=+0]斗。其主要任务是以有效的火力支援步兵连作战,有时对空射击,为步兵提供空中安全。
1952年10月前后,我志愿军在三八线附近的部队已经使用上了拟定名为53式的重机枪,新枪下到部队一经使用就受到战士的欢迎。这枪在防御作战中优势最明显,因为机枪设有护板,枪手在战场上的生存系数高。在火力拦阻敌人的攻击中,用战士的话讲,机枪像割草机一样,使前沿的敌人一排排倒下。
在1962年的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一次,为阻击溃逃印军,重机枪火力发挥了重大作用。敌“拉加普特”联队第2营营部和第4连,共140余人企图向后方退缩,我边防某部配属的两挺53式重机枪架在距敌1000米距离的有利地形上,形成了绝对的火力优势,使敌动弹不得,为我方迫击炮占领阵地赢得了时间。最后打扫战场时发现,死亡的敌人中有30多人是被53式重机枪击中的。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抗美援越战争中,53式重机枪更是一展神威。有资料显示,越南人民军1972年的春季攻势中,仅4月9日~19日,平定地区军民就歼敌3700名,轻武器杀伤人员占80%,而53式重机枪杀伤人员占轻武器杀伤人员的50%。曾大难不死且后来访问过越南的美军退役中士约翰说,当时听到对方猛烈的枪声,并能感觉到子弹在头顶呼啸,真恨不得钻进地下面。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53式才完全退出人民军队现役序列。
TOP
54式手枪
54式手枪中国的军用手枪的历史也很长,在抗战时期和国共内战除了十几万支毛瑟军用手枪(盒子炮以外),还有一部分美国和苏联援助的手枪,当然也有少量缴获的日本垃圾南部手枪(俗称王八盒子)。在抗战时,由于初期和中期国军火力太弱,毛瑟手枪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近距离连射武器的不足。
内战结束后,中国当时的装备可以称得上是万国造。其中步枪口径多达11种,枪弹和枪械种类更是多达数十种。作为一个新建的大国,实现军队武器的制式化和自产化当然是首当其冲的事情。
之后的朝鲜战争中,勇敢志愿军士兵拿着五花八门的武器和严重不足的弹药,和武装到牙齿的美韩联军血战数年。虽然一度打的美军狼狈溃败,但是因为火力的差异和空军的几乎全无,志愿军遭受的相当大的伤亡。其中就弹药一项,就有日式,苏式,美式,国式等四五个国家的各种弹药,造成后勤方面严重的困难。在整个朝鲜战争中,志愿军有百分之四十的弹药缺口只能通过战前缴获获得,白白牺牲了很多的生命。这些更推动中国武器自产化的发展。
从1950年到1955年,由于底子薄,中国同时采取进口和仿制2种方式。5年内从苏联共进口和接受枪械90万支和大量的弹药。
在此同时,中国大陆方面开始逐步仿制苏联的军用武器。其中就包括苏联二战期间的制式手枪。
1951年,随着前一年中苏条约的签订。中国军工系统就开始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仿造苏制托卡列夫军用手枪。主要是苏联方面提供全部图纸和提供流水线的全部机床,同时培养一批技术骨干。该枪基本就是托卡列夫手枪的简单仿制,没有任何中国自己创新,所以并不能称得上是中国自产的武器,只能算是中国组装。中国方面取名为51式手枪。
苏联托卡列夫式手枪是一款很有特色的武器,该枪发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枪弹,全长196毫米,空枪重0.85千克,枪管长116毫米,初速420米/秒,使用8发弹匣供弹,有效射程50米。它的威力很大,穿透力很强,而且生产成本很低,是一款很实用的武器。
它是由苏联枪械设计师托卡列夫在1930年设计的,是苏军装备的第一支自动装填手枪。托卡列夫参战了残酷的苏德战争,部队对其威力和可靠性的总体评价还是不错的。
不过客观来说,苏联军队装备大量的冲锋枪(超过500万支),手枪在实战中使用的情况很少,主要是少数坦克手,飞行员和军官在极端情况下自卫使用。所以托卡列夫实战中的成绩自然很一般。
托卡列夫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类似勃朗宁手枪结构。它的枪管下方有一个铰链环,挂机柄销插在环中。射击后,枪管和套筒首先一起后坐一段自由行程,然后枪管下的铰链环绕挂机柄销向后转动,迫使枪管下移,使枪管上的闭锁突笋脱离套筒上的凹槽。此时枪管和套筒分离,完成开锁。当套筒推枪管复进簧时,枪管下的铰链环又绕挂机柄稍向前转动,使枪管上抬,闭锁突笋进入套筒座凹槽,实现闭锁。
它的结构紧凑,该枪在吸收勃朗宁手枪优点基础上,创新了一套近似模块化的内部设计,包括击锤、阻铁、击锤簧、阻铁费等,使枪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托卡列夫的威力在当时来说,是世界一流的。它的7.62毫米手枪弹是世界上同口径枪弹中威力最大的枪弹,射弹威力大是该枪所以被众多国家仿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51式手枪很快装备部队,并且参加了朝鲜战争。但是中国方面对其反应比较一般,部分士兵和军官认为它就作战性能还不如盒子炮。但是作为自卫武器也足够了,况且它还有体积小,重量轻,威力大的优点。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战争的停止让中国方面可以重新完整的实现自己的计划。由于朝鲜战争中国的参战,苏联已经确定中国是他的盟友,随即开始和中国的全面军事合作。
1953年,苏联专家根据中苏两国的协议大量进入中国,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军事方面专家。
中国专家和苏联专家详细研究了朝鲜战争中51式手枪的暴露出来的缺点进行了改进,同时还考虑了中国士兵的自身特点。比如改进了枪托的大小,适应中国士兵较小的手型。
1954年,手枪正式定型并且大量生产装备部队,取名为54式手枪。该枪是中国建国以后正式装备部队的第一款制式武器。
54式手枪装备部队以后,参加了中印边界战争和中越边界战争。总体来说,54式手枪还是能够满足这些恶劣环境下的作战需要。它的射程不错,穿透力强,威力大(54手枪发射的51式7.62mm钢芯弹头最大飞行距离1630米,初速高达420米/秒。在25米距离上能射穿3毫米厚的钢板、10厘米厚的木板、6厘米厚的砖墙、35厘米厚的土层),在50米内的距离上能够适应战斗中自卫武器的需要,属于大威力军用手枪,敌人士兵中54式一二枪就足以丧命。能够满足军事实战需要,是54式能够在军方使用长达50年的最大原因,当然价格低廉和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也是重要的原因。1987年54式手枪出厂时的号码已高达35,000,000,足可见其在中国的盛行。
54式手枪的结构简单又结实,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不容易因为一二次磕碰而损坏!
虽然不容易损坏,但是实战中54式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卡壳现象,这也是它的一直问题很难更改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现代战争中,手枪使用的机会少之又少。最基层的中国军官一般不使用手枪,而是普遍背一支AK47。因为实战中,冲锋枪虽然比较重,但是基层军官身体素质一般不比普通战士差,能够负担的了。而且冲锋枪的作战能力比手枪强十倍也不止,危险的战场上基层军官宁可自己多一些安全的保障。至于手枪,基层军官一般不怎么在乎,他们认为反正战争中又会士兵的减员,到时候拿冲锋枪就行了。高山下的花环里面,连长梁三喜和指导员一人拿一挺轻机枪,一人拿一把冲锋枪。
一般营长以上的军官,还是用手枪的。但是这些人能够开枪的机会就很少了。
不过,客观来说:54式仿制的苏联托卡列夫手枪早在几十年前就被苏联军方淘汰了。该枪的水平大约保持在二战中的一流水平(还并非一流,中印战争后解放军反应54式手枪,除可靠性、侵彻力好些外,其他性能都不及勃朗宁手枪)。一款武器用了50年,经历了数次军事科技的重大变革,它的淘汰是必然的。
54式手枪数据
口径: 7.62毫米
全长: 196毫米
枪宽: 30毫米
枪高: 128.5毫米
枪管长: 116毫米
全重: 0.85千克
瞄准基线长: 156毫米
初速: 420-440米/秒
射速: 30发/分
射程: 50米
枪弹: 51式手枪弹 7.62×25毫米
弹匣容量: 8发
TOP
56式枪族
56式半自动步枪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
中国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即56式半自动步枪,苏联SKS半自动卡宾枪的仿制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半自动步枪,和56式班用机枪、56式自动步枪(又称56式冲锋枪)统称56式枪族。
56式半自动步枪是步兵使用的单人武器,它以火力、刺刀及枪托杀伤敌人,有效射程达400m,集中火力可杀伤800m内集结之敌人。装上专用的发射器还可发射枪榴弹。
本枪为自动装填的单发步枪,具有重量轻、射击精度好、机构动作可靠等优点,并装有折叠式刺刀,可以进行白刃战。本枪属气体活塞短行程自动武器,采用枪机下偏式刚性闭锁,弹仓给弹。
1956式7.62mm半自动步枪系仿自前苏联SKS半自动步枪,1956年引进了前苏联的全套技术资料引进仿制。其改良之处有:以郓型刺刀替代原有之剑形刺刀(两种枪刺的56半自动都在装备)、把机匣盖联接嵌入护木内、以玻璃纤维枪托替换木托、并以冲焊件、冲铆件或精铸件替换部分模铸件。
性能数据口径:7.62mm
初速:735m/s
有效射程:400m
射速:35~40发/min
弹仓容量:10发
全枪长:(刺刀打开)1260mm(刺刀折叠)1020mm
全枪重:(不装弹)3.85kg

56式冲锋枪1956年式冲锋枪
56式冲锋枪,正式名称为1956年式冲锋枪,近年来也开始改称为突击步枪,是仿制自苏联AK47型7.62mm突击步枪,在1956年生产定型,研制小组的组长为赵瑞之工程师,由于当时我国的武器思想较为传统,因此把这种发射中间威力型步枪弹的全自动武器称之为冲锋枪,因此定型时称之为冲锋枪。同一年定型的还有56式半自动步枪(仿制SKS半自动步枪)和56式轻机枪(仿制RPD),都是完全不同的武器。仿制56式武器是在全面引进的基础上进行的,在50年代中期从苏联引进产品图、设计计算、尺寸链计算、试验检查规范等全套资料,以及工艺规程、工装资料等工艺技术文件,甚至还有部分硬件,如成枪、部件以及关键工装、刀具、量具等。
56式冲锋枪与AK-47的性能基本一致,外形上稍有不同,例如AK-47的准星为半包式两侧护翼,而56式冲锋枪则为全包式的护环,护环顶端有开孔,56式冲锋枪最特别的是采用了折叠式的三棱刺刀,充分发扬我军“刺刀见红”精神。56式冲锋枪的枪托为木制固定枪托,在1963年又推出了仿制AKS的56-1式折叠枪托冲锋枪,枪托向下折叠。
56式冲锋枪系列的战斗射速为:点射每分钟90~100发,单发射击每分钟40发。配用1956年式7.62mm普通弹(通常称为56式步枪弹),在100米距离上能击穿6mm厚的钢板、150mm厚的砖墙、300mm厚的土层或400mm厚的木板。在使用上,对单个目标在300米内实施点射,在400米内实施单发射击效果最好,集中火力可对500米内的飞机、伞兵进行射击,可以杀伤800米内的集团目标,弹头飞到1.5公里处仍有杀伤力。56式冲锋枪和AK-47一样性能可靠,操作简便,易于训练和维修,但缺点也和AK-47一样,射击时产生强烈震动,难以操枪,射击精度差,重量偏大。
弹药:7.62×39mm 56式步枪弹
全长:刺刀折叠874 mm /刺刀展开1100 mm
枪管长:415 mm
弹匣容量:30
发有效射程:400 m
直射距离:275 m
全枪重:4.03 kg带弹匣
子弹初速:710~730 m/s
理论射速:600 RPM

56式班用机枪1956年式轻机枪
56式7.62毫米轻机枪是仿制前苏联的RPD轻机枪,1956年定型,63年经改进设计定型56-1式,大量装备部队,是我国装备时间最长、装备量最大的一种机枪。
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闭锁片撑开式闭锁方式,以弹链、弹链盒供弹,仅能进行连发射击;采用固定枪管。
口径:7.62毫米
全长: 1037毫米
枪管长: 520毫米
瞄准基线长: 596.5毫米
全重: 7.9千克
初速: 735米/秒
理论射速: 650发/分
战斗射速: 150发/分
最大射程: 2000米
有效射程: 800米
枪弹: 56式枪弹 7.62×39毫米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解放军轻机枪小组服役历史
1950年代,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军工业。1956年,解放军定型了56式枪族并开始量产。50年式末56式半自动步枪大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取代53式骑枪、日本三八式步枪和部分毛瑟步枪以及美国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兵武器。一个陆军步兵班的典型配置是:7支56式半自动步枪、2支56式冲锋枪、2支56式班用机枪。
1962年中国和印度爆发边境冲突,56式半自动步枪自装备后首次投入战斗,相比印军用的英制手动恩菲尔德步枪,56式步枪以其较高的可靠性及火力,配合56式机枪及56式冲锋枪,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最终赢得战事。
1968年,63式自动步枪装备部队,取代56式步枪和56式冲锋枪。56式步枪其后拨入民兵部队。但到了70年代中期,63式步枪暴露出各种问题后终于撤装,部队重新装备56式步枪和56式冲锋枪。
1979年中越爆发战争,在普遍使用AK47自动步枪的越南人民军的火力下,仅有具半自动火力的中国步枪兵显得相当脆弱。这加速了81式自动步枪的研制和装备。1981年当双方再次爆发流血冲突时,中国军队已经普遍装备81式步枪。
1985年,56式半自动步枪正式撤装,由81式步枪或56式冲锋枪取代。现在,中国军队仅保留少数56式步枪作仪仗队的仪仗枪。但56式半自动步枪仍装备民兵部队。
TOP
81式枪族
81式自动步枪
81式轻机枪81式枪族是1979年下达的研制任务,于1981年设计定型,在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产。其研制目标是要用一个班用枪族取代正在装备的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冲锋枪和56式轻机枪,但仍采用56式7.62mm枪弹。由于在1978年已经正式决定我国将来会采用5.8mm口径的小口径自动步枪,所以研制81式枪族的目的是在装备小口径步枪之前提供一种过渡型武器。但通过实战证明,81式枪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武器,精度好、动作可靠、操作维护简便,在老山前线的战斗中表现良好。
81式枪族包括班用轻机枪和自动步枪,自动步枪中采用固定木质枪托的称81式自动步枪,采用折叠金属枪托的称81-1式自动步枪。各种枪的基本结构完全相同,自动机、复进机、击发机、导气系统、供弹具都能在族内各枪互换使用,连同其他零部件通用率达到70%。
81式步枪另一特点是准星座前端比较AK47家族多出一段枪管,供发射枪榴弹之用,不过,设计单位确忽略了就使用机率而论,枪口防火帽的设计较为实用与更有效益;并且81式步枪瞄准基线相对亦有过短的缺点,不过其射击精度优于56式冲锋枪,这应与较长枪管、制造精度、出厂年份与保养优于56式冲锋枪有相当的关系。81式步枪军事援助过非洲国家。
81式自动步枪是70年代初设计的,1981设计定型,它包括81式7.62毫米步枪(木托)、81-1式7.62毫米步枪(折叠枪托)、81式7.62毫米轻机枪。这3种武器的主要结构相同,约有65种零部件可以互换通用。该枪族的出现,使中国的武器基本适应了当今世界一枪多用、枪族系列化、弹药通用化的发展趋势,极大地方便了部队的训练、使用和维修,既加强了战斗分队的战斗力,也为枪械互换、增强火力提供了条件。81式枪族射击精度好,动作可*,质量轻,枪身短,结构简单紧凑,*枪、携行方便,机动性好,火力猛,寿命长,一枪多用,以及弹鼓、弹匣等多数零部件都可以在枪族各枪之间互换通用,全枪外形美观大方。从1983年起全军装备,全面替代了56式武器,是我军目前的正式装备。该枪自动方式采用导气式,枪机回转式闭锁,可实施单、连发射击,用30发弹匣供弹,弹头初速720米/秒,固定的枪榴弹发射具能用空包弹发射60毫米反坦克枪榴弹,也可用实弹发射40毫米枪榴弹系列。
81枪族的成功,标志着我国轻武器界在论证、设计、研制、生产方面达到了一个新水平。
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81式枪族也暴露出缺少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及应用,甚至外形与56式冲锋枪也很相象。这是81式枪族的严重不足。不过81枪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特别是开式弹鼓的创新发明,为步枪新的研制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口径:7.62mm初速:750m/s枪重:3.4Kg/3.5Kg枪长:955mm(81)/730mm(81-1)弹量:30有效射程:400m 2000m内具有杀伤力作为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的过渡枪型,81式枪族全部采用成熟技术和设计,采用短行程活塞式导气系统,其它结构与56式冲锋枪类似。81式步枪全长为950mm,枪管长440mm,介于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之间。
81式步枪是枪族的基础枪,其主要零部件都要与81式轻机枪互换通用,因此零件寿命必须按机枪的寿命要求(20,000发),但步枪的重量又不得太重。56式冲锋枪自改为冲铆机匣结构后寿命定为10,000发,而且难以保证,往往在节套闭锁肩根部出现裂纹;因为81式步枪闭锁构件结构与56式冲锋枪基本相同,也是冲铆机匣,要按20,000发寿命要求,节套闭锁肩部位必然是最薄弱环节。采取的弥补措施是:改变预转衬铁在节套上的装配形式,保持闭锁部位的完整,不削弱闭锁肩根部强度,并加强了节套右闭锁面与其基体的横向、纵向联接。
自动机的运动、开闭锁直接影响武器的射击精度,尤其对点射精度的影响更为明显。为提高81式枪族射击精度,围绕自动机设汁采取了一些综合措施。加强对自动机运动的导引,机框导轨长度连同复进到位后的辅助导轨。全长为110mm,相应的机头杆部与机框配合长度为70mm,使每一发枪弹的闭锁状态尽量一致。又靠拢了机匣导轨、复进簧、活塞与枪管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复进簧、活塞与枪管中心距离为18.5mm(56冲为25mm),机匣导轨位于枪管中心上方6mm,与活塞、复进簧中心靠拢,使自动机运动平稳,运动件质心降低,减小动力偶作用。减小运动中撞击,防止射击时全枪振动影响点射精度。枪机运动为较长行程130mm(56半为100mm),保证自动机后退与复进适当能量,控制合理射击频率,前后到位撞击面尽量接近枪管中心并左右对称。但由此导致扳机护圈与弹匣座之间距离过长,外形不够美观。
自动机能量过大会导致自动机撞击严重,影响射击精度和零件寿命;能量太小则达不到可靠性要求。因此81式采用有调节功能的导气系统,在正常状态下用小气孔(2.1)射击,射速在600~700 rpm,自动机后退到位速度不大于2.5m/s。即使后退不到位,在30mm以内也不影响机构动作。在严酷的环境条件下射击,则用大气孔(4.2),给予足够的能量克服风沙、严寒、污垢造成的过大阻力,保证自动机可靠工作。在发射枪榴弹时,为使全部燃气能量作用于榴弹发射,需关闭气孔,自动机不能运动。56式冲锋枪没有气孔调节装置,只有一级大气孔(4.5),射击时自始至终猛烈撞击,虽然保证动作可靠,但影响了射击精度和全枪寿命。
81式导气系统结构简单,装卸也很方便。活塞与调节塞先套在一起,再装入导气箍,卸下时也是一同向后取出。调节塞的大、小气孔定位是靠上护盖衬管,起到弹簧片的作用而实现的,简单可靠、一件多用。调节塞变换时,利用弹壳底部的底缘插入调节塞上的T形槽,搬动弹壳使调节塞T形槽对准0(闭气)、1(小气孔)、2(大气孔)。这种调节方法避免了需用专门工具调节的麻烦。在战场上,需要调气孔时,士兵可以随时进行。大量射弹后调气孔也不会烫手。
81式导气系统的缺陷是对于导气箍、调节塞、活塞三者之间的配合间隙要求较严。间隙过小,则不灵活;间隙过大则影响能量。自动机运动速度不够,即所谓对间隙敏感。所以,生产上要求严格控制配合间隙,使用中要正常擦拭,清除残渣,保证灵活。
81式的击发机构仍为56冲的回转击锤,阻铁为挂钩形式,但比56冲的发射机更为简单。击锤、连发机、阻铁分别用三根完全相同的轴插在机匣上,三根轴用一个卡片固定在机匣上不能窜出,卡片再由快慢机来固定,因此装卸分解发射机非常方便,不需任何专用工具,在战地现场即可分解结合。快慢机变换柄在机匣左侧,握把上方,“0”为保险,“1”为单发,“2”为连发,变换时用握住握把的右手姆指即可变换,迅速方便。但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操作,不能扣着扳机关保险,否则再打开保险时就成了连发状态(但又有多少人会扣着扳机关保险呢)。
瞄准系统为准星、表尺,照门是缺口。步枪瞄准基线长315mm,准星高40mm,表尺分划为1~5码。机枪瞄准基线长490mm,表尺分划为1~7码,其中6、7码时需用表尺板护翼上的缺口瞄准。表尺码高由表尺轮的多面轴变换定位。变换码高时,转动表尺轮或表尺限制轮来实现。左右手都可以装订表尺,表尺板两侧有表尺座的支耳保护,防止碰、压、损伤表尺板。表尺缺口上面有一个护翼,其形状如右图所示:
多年来部队一直反映56冲和56半的表尺外露,背枪时在衣服上很容易把表尺脊磨白,产生虚光影响瞄准。问题虽小,但一直没有解决。81式表尺增加了这个护翼,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遮去了表尺脊反光,能更清晰的进行瞄准。由表尺护翼与表尺脊之间形成的条形槽与准星护圈构成快速瞄准系统,在紧急情况下,只须把表尺板的护翼槽对准准星护圈套上目标即可射击,既迅速又准确,深受战士欢迎。
表尺及表尺护翼
表尺多面轴还有压住上护盖的作用。当表尺轮转到0码时,即可分解结合上护盖。为防止在转换表尺码高时,表尺轮误转到0码,上护盖自行分解,在表尺多面轴的另一端(左侧)有限制轮。当要分解上护盖时,须横向抽动表尺轮或表尺限制轮,才能转到0码。
供弹具是钢板制成的弹匣或弹鼓,常规装备是步枪配备5个30发弹匣,机枪配备4个75发弹鼓,另有20发弹匣供平时执勤。步枪、机枪供弹具完全互换通用。
75发快装弹鼓的结构是一个容弹的扁圆柱体,在圆周的一方安一个弹匣口部形状的出弹口。供弹时由装在弹鼓体内的涡卷弹簧带动拨轮转动,使枪弹沿弹鼓体内的螺旋轨道转动,依次送至出弹口被枪机推出弹鼓上膛击发。由于拨轮上的推弹器作用,弹鼓内的75发枪弹能够全部上膛射完。
81式弹鼓比起俄罗斯的RPK弹鼓,其优点是装弹、退弹可快速进行。压一下涡卷弹簧旋钮,解脱涡卷簧,打开弹鼓盖,推弹器旋至最后位置,就可装弹。弹头朝下,向拨轮上的空位插放,不分先后次序,可以双手插放,也可两人同时插放,十分迅速。盖好弹鼓盖,旋紧涡卷簧,装到枪亡就可射击。平时,为保护弹鼓簧,可不必旋紧。当需要退出弹鼓内的枪弹时,只需解脱弹鼓簧,打开弹鼓盖,翻一下弹鼓就可把枪弹倒出来。因此81式快装弹鼓在国外也很受欣赏,并出口到美国,被民间市场上用于各种AK步枪的供弹具。

极具特色的75发快装弹鼓81式有空仓挂机机构,当弹匣内枪弹打光时,枪机自行停在后边,便于射手及时更换弹匣并装填上膛。轻机枪上设有同样的挂机机构,当使用弹匣射击时,能起空仓挂机作用;当用弹鼓射击时,不起挂机作用,但机枪持续火力强,枪管升温高,因此81式轻机枪可利用战斗间隙时手动挂机,加速枪管冷却,以弥补不能快速更换枪管的缺陷。射击时,需向后拉一下枪机,即可装填上膛继续射击。
81式的枪托、握把、上下护盖仍用楸木,这是由于当时我国掌握的工程塑料技术未能生产出合适的材料,所以仍用木材。折叠式枪托是用钢板冲压成型,两侧装塑料护板,便于贴腮、握持,托内装附件盒。折叠枪托没有木托手感好,但枪托可伸折,使枪短小,更为方便。所以大量装备的以折叠枪为主。81式折叠枪托伸开后,能自动补偿间隙,消除松动,便于提高射击精度。枪托尺寸符合我军一股战士的体形,上刺刀刺杀时也能牢固的握持。但不足之处是在枪托展开后,如果用力向右打击枪托就能自行折下,这个问题尚待调整结构尺寸予以解决。
81式膛口装置有降噪、消焰和制退防跳作用,还兼作枪榴弹发射器。所以其外观上就是一个外径22mm、长125mm、固定在枪管上的枪榴弹发射器。发射器的导环分布在全长上,有良好的导向和闭气作用。发射榴弹时须关闭导气孔,使全部燃气能量都作用在枪榴弹上。枪榴弹自身带有表尺板。因为枪榴弹发射器的尺寸是国际通用的,所以使用范围比较广泛。由于要兼作榴弹发射器,受结构尺寸限制,前部内腔空间较小,不能完全起到消焰作用,所以81式步枪消除枪口焰要靠调整枪管上的导气孔中心与枪管中心之夹角来逐步实现的。这个夹角由90°、60°、40°、30°直到26°,射击时枪口火焰由大到小,至26°时火焰完全消失。
56半和后期改进的56冲把三棱刺刀装在枪管上,不能折卸,只能伸折,而且只有单一刺杀功能,又增加了枪的附加重量。81式在研制初期,对于刺刀是否从枪上拿下来还经过一番争论。主张发扬刺刀见红的勇敢精神的人反对拿下来,另一些人则主张拿下来。因为现代战争中拼刺的机会很少,但不是没有,所以刺刀仍然需要,但要具有多种功能。最后定下的结论是:刺刀就是杀伤,装到枪上是刺刀,卸下来当匕首就行了。所以81式的刺刀兼作匕首使用,但不具备其他功能。
刺刀作一个独立部件,由刺刀、刀鞘、挂带组成。刀刃部分为剑形,长170mm,不开刃口。刺刀的两面有纵向加强突筋,突筋两边呈凹形血槽,表面镀乳白铬。刀柄为褐色塑料柄。刺刀全长300mm,重量0.22kg。刀鞘为军绿色塑料壳,重量0.072kg。该刀的钢度极好,虽说原设计不是多功能刺刀,但老山前线部队经常把该刺刀用于挖、刨、攀登,撬开罐头等。
56式半自动步枪,虽然射击精度较好,但火力不足,只能单发射击,弹仓容弹10发,不能更换弹匣,只能打完之后才可补充,火力不足的缺陷在79年自卫反击战中已经暴露出来。56式冲锋枪虽然火力猛、动作可靠,但单、连发射击精度差。81式自动步枪设计要求是同时代替56式半自动步枪和56式冲锋枪,是一种步冲合一的步枪,把猛烈火力和射击精度结合起来。据装备了81式枪族的部队反映,该枪射击精度好。老山作战部队也反映,曾在一百多米的距离上,用两支81式自动步枪压制敌方碉堡的枪眼,使其无法开火。
根据最初4年生产中抽枪进行精度验收试验纪录,统计127支枪,每支枪在100m卧姿有依托单发射击三靶,每靶20发,得出每支枪三靶平均R50。127支枪总平均R50=3.942cm。56式半自动步枪,统计10年的抽枪精度试验纪录,R50总平均=4.7cm。而56式冲锋枪生产技术条件规定R50≤6cm,实际上还难以达到。
至于81式步枪的点射精度,在以上试验统计中(每季度抽试点射精度),24支枪平均70%密集界20.2×17.44(方向×高低cm)。
同样,在最初几年生产81式轻机枪抽枪精度试验统计中,32支枪单发总平均R50=3.59cm,20支枪点射总平均70%密集界16.67×15.84(方向×高低cm)。
81式枪族设计时,通过了严寒、酷暑、风沙、泅度江河、浸泡海水等严格条件的考验,经过部队装备作战的实践,证明是完全能满足可靠性要求的,故障极少。早期曾经出现过早发火、发射枪榴弹时机匣盖脱落、表尺自动跳码等问题,但都经过改进得到解决,但防腐性能仍需改善。在大量生产中质量稳定,每次抽枪寿命试验,步枪在15,000发射弹过程中达到了无任何故障、无零部件裂纹、无任何功能失效的状况。
81式枪族是针对我国军队实际需要而论证和研制的,当然参考了现装备武器的优点和不足,更多的注意了人机工效。例如表尺照门、枪托尺寸和折叠方向、扳机握把、空仓挂机、分解结合等等,处处以简单方便、适合部队要求为设计目标。全枪外型倾向于窈窕、滑顺,美观大方,便于握持操作。而且大部分零部件通用化了,在一条生产线上可以生产各种枪,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81式枪族在简化结构方面富有成效,例如自动机、发射机、机匣等都比56式冲锋枪简单。以机匣为例,同样是冲铆机匣,81式机匣的刚度、强度、制造工艺要好得多。机匣体由厚度1.5mm 50钢板冲压而成,盒形断面,形状简单,两侧突出大筋增加了刚度,前部与节套铆接,中部有中衬铁支撑,后部有尾座固定,机匣的刚度、强度得到保证,使用和生产中没有变形。机匣的导轨、创造性的只用一层,在机匣体冲压时形成,取消了一般枪机匣上均具有的下导轨,方便了生产。
81式枪族忽视了结构的先进性,新材料、新工艺也不多,光学瞄准具也未安上,连外观造型也没有独自的特点,有时国外就称其为81式AK,甚至影响了外贸出口。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有其历史背景的,因为在论证时已经给81式枪族定了位,就是一种“过渡性武器”,不需要更多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投入,只要求能够较快的试制投产,要对原有产品有较好的工艺经济性和继承性。
经过近10年的生产考核,证明其工艺经济性更为符合我国实情,全枪结构简单,便于大量生产,在我国当时工艺、技术、设备还很落后的条件下,能够满足大批量生产并保证稳定的质量要求。设计上固然未能采用更多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从长远来看是个严重不足,但现实经济性上也是个符合国情的优点。
TOP
59式坦克
59式坦克的新型号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59式坦克概述
1959年生产出首批59式中型坦克,并完成了生产定型。该坦克的主要性能指标和结构与苏式T54A中型坦克相同。60年代初,新型装甲钢的研制与应用为大批量生产59式中型坦克创造了条件。70年代,根据部队的反映及坦克技术的发展,逐步开展对59式中型坦克的改进,其间进行了很多试验型样车的研制,完成了59-1、59-2和59-2A式中型坦克的发展工作。80年代,59式中型坦克批量生产已经停止,但作为T式坦克的改进和现代化工作仍在继续。
结构特点一、总体布置
该坦克由车体和炮塔两部分组成。
车体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驾驶舱在车体前方左侧,车体中段是战斗舱,其上有炮塔,车体后部为动力-传动舱,发动机横向布置。
炮塔为铸造件,车内有4名乘员,驾驶员位于车内左前方,便于向前观察;车长位于火炮的左后侧,炮长位置在车长位置的前下方;装填手位置在火炮右侧。
车内携带炮弹34发,右前方炮弹架内有炮弹20发,左侧甲板固定有2发,右侧甲板固定有4发,炮塔右壁固定有2发,炮塔尾部固定5发,另有1发弹存放在炮尾下方战斗舱的底板上。安全门设在驾驶员座椅后方。
二、武器系统
该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100mm线膛炮,身管长5350mm,身管前端有抽气装置,反后坐装置的驻退机和复进机并列布置在火炮上方,火炮可以发射钝头穿甲弹和榴弹,最大射速为7发/min。辅助武器有1挺安装在炮塔顶部的12.7mm高射机枪,1挺同轴安装在火炮右侧的7.62mm并列机枪和1挺安装在驾驶员右前方的7.62mm前机枪。
该坦克装有1959年式100mm坦克炮炮长瞄准镜。在车长指挥塔门周围装有4个观察镜;在指挥塔前部装有1个车长指挥观察镜。在炮塔右侧装填手门前装有1具供装填手观察用的潜望镜,在炮塔左侧前边装有1具供炮长观察用的潜望镜,这2个潜望镜可以在垂直面上俯仰,也可在水平面上转动。
该坦克装有高低向单向火炮稳定器和水平向电驱动装置,高低向稳定精度为±1密位,稳定瞄准许角度范围为-3.5°~+16°。车长通过目标指示器超越调炮时水平最大瞄准速度为10°/s,炮长通过操纵台操纵时水平瞄准速度为0.05~10°/s,高低瞄准速度为0.05~4.5°/s。
三、推进系统
该坦克采用V型12缸水冷柴油机,标定功率382kW(520马力),标定转速2000r/min,最大扭矩2256±98N·m(230±10kgf·m),最大扭矩时转速为1200~1300r/min,最低稳定转速不大于500r/min。平均燃油消耗率不大于238g/kW·h(175g/马力·h);平均机油消耗率不大于10.9g/kW·h(8g/马力·h)。冷却系和润滑系采用管片式水散热器和机油散热器。
该坦克采用固定轴式变速箱,有5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并采用多片干式离合器、二级行星式转向机和单对外啮合直齿轮侧减速器。行动装置采用扭杆悬挂,每侧有5个钢制负重轮,在左、右侧第一和第五负重轮位置上各装1个液压减振器。采用单销式金属履带板,每侧91块。
四、防护系统
该坦克采用均质钢装甲,车本由轧制钢板焊接而成,炮塔为铸造件。车内装有半自动灭火装置及手提灭火器2个。车后装有电点火烟幕筒2个。
型号演变和变型车在该坦克的基础上先后发展了59-1式、59-2式和59-2A式中型坦克以及73式中型坦克抢救牵引车。
1.59-1式中型坦克
1979年进行了改进设计,在59式中型坦克上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自动装表火控系统、转向液压助力系统、热电偶传感器的自动灭火装置、车体屏蔽裙板、伪装天线、机油失压报警装置和便于开启的安全门等。经过改进的该坦克在火炮首发命中率、防护能力、机动性、降低乘员疲劳程度、使用方便性等方面较59式中型坦克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并为后来老产品的改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已装备中国部队。
随着技术的发展,59式和59-1式中型坦克所安装的100mm线膛炮可发射钨头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钨头穿甲弹初速为1435m/s,穿甲威力有很大提高。
2.59-2式中型坦克
80年代初,在59式中型坦克上安装了具有自紧身管的105mm线膛炮、能有效防止二次效应的自动灭火抑爆系统、VRC-8000型电台和VIC-I型车内通话器,保留了59-1式中型坦克上若干成熟的改进项目,这就是新设计和研制的59-2式中型坦克。
105mm线膛炮能在2000m的距离上击穿150mm/30°的均质钢装甲板,大大增强了火炮威力。自动灭火抑爆系统大大提高了坦克的生存力。采用新的通信设备,通信距离也成倍增加。该坦克于1981年设计,1984年设计定型,1982~1985年生产,已装备中国部队。
该坦克的105mm线膛炮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弹药基数为38发;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和自动装表火控系统;采用了液压助力转向操纵装置和粉末冶金刹车瓦制动带;车外两侧安装了裙板。
经过改进的59-1、59-2式中型坦克均能安装挂胶履带板,改善了坦克在公路上的行驶能力。
3.59-2A式中型坦克
1984年底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等单位开始研制59-2A式中型坦克。1985年10月制出1辆初样车,安装了带有轻型热护套的105mm火炮、双向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车首挂装复合装甲、自动灭火抑爆装置和自动灭火装置,同时采用热烟幕和烟幕弹发射器、液压助力操纵装置以及工程作业装置等。试验表明,该坦克的火力及机动性较59式坦克有了明显提高,防护力、机动性和使用性能也有较大提高,工作可靠性好,对原59式坦克的工艺继承性强、成本低。
59-IIA坦克,在59-I和59-IIA基础上改进而成。安装了带轻型热护套的105毫米火炮和双向自动装填简易火控系统,车身挂装复合装甲。其火力、机动力、防护力及使用性能较59式坦克都有明显提高。
与同时代的战后第一代坦克如美国M48、日本61式、英国百人队长等坦克比较,59式坦克在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方面还是比较先进的。比如英国百人队长式坦克体大身沉,战斗全重达50吨左右,但这却导致机动性能大为降低,最大公路速度只有34.6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仅102公里,远远落后于59式;在装甲防护上,百人队长式也弱于59式,其车体首上甲板厚度为76毫米(但百人队长MK13型坦克增大为118毫米);在火力上,百人队长MK5/MK7等都装备1门83.4毫米线膛炮,打击能力明显弱于59式的100毫米炮。直到百人队长MK5/2和MK7/2换装了L7型105毫米线膛炮后,百人队长的火力才超过了59式。
美国的M48在三大指标上比59式也不占优。比如其最大公路速度为41.8公里/小时,最大行程仅113公里;主炮为1门90毫米坦克炮;装甲最厚处为120毫米等。日本61式坦克是美国M47/M48坦克的仿制品,性能与美制M48相近,所以三大性能也弱于59式。但是,西方国家的火控系统要比59式先进些,而且火炮大都采用双向(高低向和水平向),射击精度要比59式高些。再加上59式最初没有夜视装置,夜间作战能力也要弱于M48、百人队长等坦克。
59式中型坦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人民装甲兵的骨干装备。据外刊报道,从1963年3月到80年代初,中国总共生产了59式坦克及其改进型1万多辆,其中约有6000辆装备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装甲兵,迄今为止,这些坦克的绝大部分仍在解放军装甲兵装备序列里。
4.73式中型坦克抢救车
该抢救车是59式中型坦克的变型车,由59式中型坦克去掉炮塔后在底盘上安装绞盘、手摇式吊架和驻锄等装置设计而成,用于对战斗损伤、淤陷以及其它失去自救能力的装甲车辆实施抢救。对失去自行能力的车辆能实施刚性牵引;对淤陷或坠岩的车辆利用绞盘施行拖救,拖救时将驻锄插入地表以防履带滑移。该车和其他工程车辆相配合可完成战地换件修理等技术保障任务,车上备有可拆卸的手摇式吊架,起吊重量可达1000kg,可以用于更换发动机及其他部件。
终极版
20世纪90年代,世界战争形态开始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新军事革命不仅给军队体制编制、作战理论等诸多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军队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美军数字化部队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世界各国发展数字化坦克装甲车辆的欲望。与此同时,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善,一批新型二代坦克陆续装备部队。尽管以59-2坦克为典型代表的59中型坦克改造取得了成功,但是,其总体性能仍难以与国外二代坦克相抗衡。在新形势下,老59坦克的改造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1990年7月,解放军总部机关根据我军装备发展的需要,及时作出了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对59式中型坦克进行重大改造的决定。相关单位立即进行了方案论证和可行性分析。1991年6月,军方和地方工业部门对59坦克重大改造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同年7月,军地双方经深入研究后确定了59式坦克重大改进的方案。
1991年8月,总部机关批复并下达了59式中型坦克重大改进的方案及战技指标,并要求在改进中要贯彻“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原则。根据要求,科研单位研制了2辆59式坦克改进型正样车,产品代号为WZ120C。1993年7~8月,科研单位又试制出2辆改装样车,并完成了战术技术性能的摸底试验。试验证明,改装车辆达到了方案提出的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同年9月,59式坦克改进型正样车(WZ120C)顺利通过了鉴定。1993年10月至1994年6月,两辆样车又进行了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设计定型试验。试验中共发射炮弹367发,并先后进行了倾斜状态下对静止目标射击等多项射击效能试验,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试验结果。
1994年8月至1995年1月,科研人员又组织对3辆样车进行了射击试验、行驶试验、火控系统测试和灭火抑爆、烟幕实弹抛射和寒区适应性等项目的试验。试验后,有关专家对样车及二代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予以较高评价。1995年4月,总部机关批准该坦克设计定型,并命名为ZTZ59D1式中型坦克,简称为59D1式中型坦克。
在ZTZ59D1式中型坦克基础上,又研制出ZTZ59D式中型坦克(WZ120D)。它与59D1式中型坦克的主要区别是换装了威力更大的加长身管的105毫米线膛坦克炮,使坦克炮的有效作战距离增加近千米。1995年11月,总部机关批准ZTZ59D坦克设计定型,命名为ZTZ59D式中型坦克,简称59D式中型坦克。1996年,59式中型坦克批量改装成59D式中型坦克,并已出口国外和装备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
59D1主战坦克,运用了大量高新技术,改进后的整体性能与国外二代主战坦克基本相当,真正实现了“宝刀不老”,成为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的“主战坦克”。
与其他改进型59式中型坦克相比,59D1主战坦克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就是它的新型火控系统。它采用的二代光点注入式火控系统装有微型计算机、光点注入式激光测距瞄准镜、光点注入式炮长微光瞄准镜及各种传感器。这种新型的火控系统能进行精确激光测距、自动检测目标运动角速度和炮耳轴倾斜角度,并可通过火控计算机面板人工装定各种射击诸元。射击时,炮长瞄准目标,并按下激光测距按钮对目标实施测距,同时,火控计算机根据激光测距数值,以及根据所接收到的各种环境数据(如气温、药温、横风、火炮初速减退、距离、系统偏差、弹种等修正量等)和车体状态、目标状态信息,计算出高低和方向射击前置角,并在炮长瞄准镜中注入射击瞄准标记——光点和光环,同时向稳定器输出自动调炮信号,使火炮自动赋予高低和方向射击提前量。炮长只需将光点对准目标中心即可射击。与过去相比,射手只需完成测距、用光点和光环瞄准、击发几个动作即可,操作大为简化。同时,坦克的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火炮夜间射击(距离1 000米)时,静对静命中率为90%,静对动命中率为85%。另外,这种火控系统还提供了坦克环境因素的修正,尽管是人工输入,但毕竟为火炮更好地适应环境条件提供了一种手段。
其次是59D1主战坦克的夜战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距离可达1000米。车长指挥观察镜采用了88式主战坦克的车长指挥观察镜,驾驶员安装的二代微光夜视仪,可使夜视距离达100米。
再就是59D1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进一步增强。与其他59式坦克不同的是,59D1式坦克首上装甲板上挂装了FY-2型爆炸式反应装甲,炮塔前部挂装了FY-1型爆炸式反应装甲,炮塔后部安装了栅栏式屏蔽,车体两侧挂装了夹布橡胶裙板,车体及炮塔的防护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为开拓国外市场,最近,北方兵器工业公司推出了一款装有125毫米坦克炮的59式改进型主战坦克,立即吸引了兵器爱好者的眼球,也使一些资深兵器专家和职业军人为之一震。首先,从已有的资料看,这款59式改进型坦克的最大亮点,是安装了国产三代主战坦克的125毫米坦克炮,并配以先进的稳像式火控系统。据说,这种火炮的威力完全可与美国的M1A1系列、“豹”2系列的火炮相媲美;首发命中率大大提高,行进间的精确射击也不在话下。从火力上说,外贸型59-125坦克,在火力上要比59D坦克等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具备了与国外先进的三代主战坦克相抗衡的能力。其次,其机动能力也大大提高。据有关资料介绍,外贸型59-125坦克安装了730马力的发动机。这个标定功率的发动机,相当于国产二代主战坦克的水平,因此,机动能力进一步增强。第三,其防护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照片上分析,该车车体外形线条流畅,视觉效果更好,使整车看上去更加雄浑有力。该车的炮塔也有很大变化,不再是传统的圆型铸造式炮塔,而是有棱有角的焊接式炮塔。通过对车体外形的分析比较,该车的车体首上装甲可能加挂了复合式装甲。可以说,这是59系列改进型坦克中变化最大的一款车型,将“老爷车”59式坦克的改进推向了高峰,堪称“车中极品”。这款车如果能被军方采购,无疑将为我军“陆战之王”家族再添“新丁”。
TOP
99式主战坦克
已经开始批量装备部队的99式主战坦克最近,台湾媒体正在热炒台军最新装备的美制“标枪”导弹,号称能够对付大陆99式主战坦克。99式主战坦克性能究竟怎样?能否抵御台军新的反装甲作战能力,人民网军事记者根据公开资料,简述如下。
ZTZ-99式坦克是我军装甲兵目前装备的最新式的国产主战坦克,于1999年10月1日建国50周年大阅兵时首次公开亮相,曾被称为“98式”。
该型坦克自试装以来,根据部队使用情况不断在改进。早期出现的99式坦克没有披挂附加装甲,直到2004年,人们才从《解放军报》头版的图片新闻上首次看到了装有新型反应式装甲的99式坦克炮塔。目前的99式坦克已与早期型号大不相同,因此也有称之为“99改”。
该型坦克具有较好的装甲防护力,乘员3人,战斗全重50吨,装有1门125毫米滑膛炮,火力较强,直射距离达2300米。
该型坦克机动性能较好,最高时速达65公里,最大行程450公里,最大爬坡度为32度。
TOP
70式自行火箭炮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70式自行火箭炮二战中,苏军的“喀秋莎”火箭炮在战场上以摧枯拉朽、雷霆万钧之势,打得德军闻风丧胆,从此,火箭炮以齐射火力猛、瞬间压制能力强、弹药毁伤威力大而名扬天下,堪称“炮中之王”。二战后,各国竞相发展性能更加先进的火箭炮,特别是苏联于20世纪50年代研制出BM一24履带式自行火箭炮,为火箭炮披上了“坚甲”、装上了“铁腿”,使其能够更有效地伴随坦克战斗。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我军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的重大转变,快速、及时地封闭入侵之敌的“核突破口”,粉碎敌军集群坦克的大纵深突击,成为全军装甲兵部队战备工作的首要任务。火箭炮不仅能以猛烈和突然的火力有效压制暴露的有生力量和各种工事,而且也是对付敌集群坦克的“杀手锏”——用从天而降的碎甲弹专打敌坦克“天灵盖”、毁伤敌坦克,以短促和密集的弹幕对敌坦克构成强大的震撼,有效迟滞其行动,为我坦克和其他反坦克武器发挥威力创造有利条件。然而,当时装甲兵部队装备的轮式火箭炮,机动能力弱,防护性能差,难以有效伴随坦克作战。为满足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1970年2月,我国决定研制履带式自行火箭炮,从此,一场打造中华第一代铁甲“喀秋莎”的会战,紧张而又秘密地开始了。
(一)“十年磨一剑”,可谓精工细作、精益求精
1970年3月,我国第一代履带式自行火箭炮的研制工作全面展开。当时,我国已经研制出以国产跃进汽车为底盘的130毫米轮式自行火箭炮,积累了火箭炮的研发经验,但研制履带式装甲自行火箭炮,对我国兵工科技工作者来说,还是一个充满挑战和艰辛的新领域。但是,他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在深入研究军事需求、全面跟踪国外履带式自行火箭炮发展动态的基础上,自主创新,经过反复论证,很快就提交了两套总体论证方案。
第一方案是将国产19管130毫米火箭炮安装在63式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本刊曾于2005年第10期予以介绍)上,火箭炮的定向器采用机械式的升降装置,射击时由人工升起来,射击完毕后再摇下去。第二方案是将国产23管130毫米火箭炮安装在63式改进型装甲输送车,本刊也曾在2005年第11期介绍)上,火箭炮的定向器则采用先进的液压升降装置。同时,科研人员以这两个方案为蓝图,分别用63式装甲车改装出2辆自行火箭炮的样车。
1970年6月,军方组织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对两种方案的样车进行综合战术技术性能的考察,并观看了2辆样车进行的行驶试验和射击试验演示。演示结束后,专家们认为,两套方案各具特色:机械式升降装置方案所选用的火箭炮体积小、轻便灵活,更适合于安装在装甲车底盘上;液压式升降装置方案所选用的底盘性能好、升降装置技术先进、升降速度快。根据专家的考察意见,军方决定选用液压式升降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同时,吸收机械式升降装置方案中武器站的选配设想。同年9月,科研人员以第一方案为基础修改设计后,又改装出第3辆自行火箭炮样车。该样车采用了63式改进型装甲车底盘和液压式升降装置,安装了19管130毫米火箭炮。新样车试制出来后,科研人员又对其进行了带弹行驶试验和必要的射击补充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自行火箭炮的各项指标基本上满足了军方提出的战技指标要求。
同年10月9日,军委装甲兵同意该型自行火箭炮设计定型,并批准转入小批量试生产。11月14日,国务院常规兵器工业领导小组也以批文形式,正式批准1 30毫米履带式自行火箭炮设计定型,同时要求在小批量生产中,对该型自行火箭炮在试制和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加以解决。
按照批准设计定型的样车图纸,科研人员改装出了一批130毫米自行火箭炮,并于1971年3月交付坦克部队试用。部队接装后经过一段时间试用,发现该型自行火箭炮存在一些问题。国务院常规兵器工业领导小组对部队提出的意见高度重视,向有关参研单位下达了“修改设计,逐项攻关,重新研制,并进行严格试验,再重新定型”的指示。在军委装甲兵的直接协助下,从1971年10月开始,科研人员经过7个月的科研攻关、试制,于1972年4月又改装出1辆第二轮样车,并交给坦克部队试用。部队试用后,对改进后的自行火箭炮的战技性能表示满意。1972年10月至12月,该样车进行了设计定型试验,但由于行军固定器工作不可靠,定型试验未能通过。
面对新的难题,科研人员毫不气馁。1973年6月至10月,他们继续攻关,再次修改设计,并改装出第三轮样车。同年12月至1974年3月,样车通过了严格的补充定型试验,具备了设计定型的条件。
1977年10月5日,军委装甲兵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该型自行火箭炮设计定型,并命名为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产品代号为WZ303。从1979年开始,该型自行火箭炮转入批量生产,并正式装备我军装甲兵部队。该型自行火箭炮与同期装备部队的70—1式122毫米履带式自行榴弹炮一道,构成了“铁甲骑兵”的机动火力突击体系,大大提高了装甲兵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
(二)清秀灵巧的装甲底盘配上可自动升降的武器站,在装甲车辆中可谓“独树一帜”
与70一l式122毫米自行榴弹炮一样,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以下简称130火),也选用了装甲兵大量装备、性能可靠、价廉物美的63式装甲车作为武器平台,武器站则选用了性能可靠的国产19管130毫米火箭炮(H212)。这种平台和武器的搭配方式,在国产装甲车辆中尚属首例,在国外也很少见。130火的外形特征十分明显,与原型装甲车相比,在结构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19管火箭炮稳居装甲车的中央。130火的武器系统由H212火箭炮、液压升降装置和火箭弹等组成。H212火箭炮为当时我军师团一级部队的主力压制火炮,具有射程远、威力大、精度较高、可靠性好等显著特点,将该型火箭炮直接搬上装甲车,缩短了研制周期,降低了研制费用。该型火箭炮由定向器、回转盘、高低机、方向机、行军固定器、瞄准装置、调平装置和发火系统等组成。为适应装车需要,该炮的部分结构做了些改动:改进了原炮的行军固定器(固定器的用途与152毫米自行榴弹炮相同)、拉杆机构和防护盖;改变了瞄准具的安装位置,重新布置了高低机和方向机手轮;在底盘车体上设置了水准仪安装座,同时取消了回转体上的水准座。该炮的操瞄系统与原炮相同,高低机和方向机均为手动操纵;瞄准装置为58式周视瞄准镜、58式标定器和2套电发光照明具。
二是升降式的武器站,高打(射击)低走(行军)很理想。许多读者都知道,由于火箭炮采用的是无后坐的发射原理,因此,射击时尾喷火相当大。为有效避免火箭弹尾喷火对装甲车体的烧蚀,就要尽可能使火箭炮的定向管(火箭炮的发射管只对火箭弹起导向作用,所以叫定向管;而一般榴弹炮的身管不仅要给弹丸定向,还要给它赋予初速,是真正意义上的炮管)远离车体,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让它“高高在上”,于是,兵器专家们就为自行火箭炮设计了一个液压式自动升降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有两个:第一是将火箭炮与装甲底盘连接成一体;第二是实现火箭炮的自动升降,射击时液压升降装置将火箭炮定向器升起500毫米,既便于装弹,也使定向管的后部抬高,行军机动时将其降下。液压升降装置包括直流电机、减速箱、齿轮油泵和手动换向阀、直控平衡阀、中压溢流阀、电磁阀、等量油压阀及油缸、滤油器等。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为3兆帕,流量为25升/分钟,油箱容量为40升。该装置全部自动化操作,升降速度快,动作准确——火箭炮升起到位时间仅需30秒钟,降下来转为行军状态时间约2分钟。
三是携弹、带弹分“两家”,不用现装就能打。该炮主要使用杀伤威力较大的63式130毫米杀伤爆破榴弹。随车携行火箭弹20发,安放在车内的弹药架上,装填和使用十分方便,弹药架分别位于后门内两侧,左侧水平甲板上安装了引信盒。另外,为缩短射击反应时间,必要时,也可在定向器管内预先装填好19发火箭弹,带弹行军,到了阵地后升起定向管就可以发射。这样,130火携弹和带弹共计39发,可供火箭炮实施两次齐射。
四是乘员精干分工明,各司其责还多能。该自行火箭炮由6名乘员组成,分别是炮长、炮手(4-1"/5)和驾驶员(兼五炮手)。炮长为全车指挥员,负责组织训练、指挥战斗、操纵火炮的发火器和负责使用电台;一炮手和二炮手负责火箭弹的装填,在发射准备时,协助四、五炮手准备弹药;三炮手为瞄准手,负责操纵瞄准装置、方向机和高低机,射击准备时,配合四炮手调平火箭炮;四炮手为引信手,并负责操作液压升降装置和配合瞄准手调整火箭炮,在射击准备时,协助其他炮手准备弹药,传递炮弹;五炮手由驾驶员兼任,负责驾驶和保养车辆,在射击准备时,协助其他炮手准备弹药。与152毫米自行榴弹炮不同的是,130火的炮手全部都坐在车体内,无乘员和随员之分。从炮手的数量和分工上看,倒是与70—1式自行榴弹炮有点相似。
五是底盘虽依旧,却有别样情。130火的发动机室、传动室、驾驶室和车体外形均与63式装甲车相同。其不同之处是将载员室改为战斗室,取消了原63式装甲车顶甲板上的12.7毫米高射机枪,换为130毫米火箭炮;相应修改了后顶甲板结构并安装了火箭炮行军固定器;原后顶甲板上的2个双人窗口改为1个单人窗口;在车体右侧斜甲板上设置了上车和装弹踏板。另外,在原装甲车副驾驶室内增设了火箭炮的点火装置,点火装置用专用电缆与火箭炮连接。
该自行火箭炮的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和浮渡装置均与基型车相同。其电气设备除增加了液压油泵电机、发火器及水准座、照明灯等耗电装置外,发电机和蓄电池等也与基型车相同。
六是更换改进型电台,提高了通信能力。1986年,根据装甲兵部队通信装备的发展情况,装甲兵领导机关及时组织自行火箭炮的研制和生产单位,对130火进行换装国产新型通信设备的改进,即将原车所装A一220A型坦克电台和A一221A型车内通话器换装为CWT一167B型坦克电台~ICYY一168型车内通话器,改进后火箭炮的称谓不变,但产品代号改为WZ303A。
(三)火箭炮的射击别有一番“风味”,火箭弹的使用也很有特点
火箭炮发射的火箭弹,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推动弹体飞向远方的目标区域,杀伤敌方步兵等暴露目标、破坏敌方工事等坚固目标以及打击和迟滞敌坦克行动的弹药,而榴弹炮和加农炮的炮弹,则是靠发射药瞬间爆燃产生的强大气浪推出身管射向远方的弹药。由于发射原理的不同,使得火箭炮的发射和火箭弹的使用多彩多姿,别有“风味”。一是火箭炮要歪着打。自行榴弹炮和自行加榴炮,一般都把车体正面朝向射击的目标,而火箭炮则不然,它通常把车的一侧作为基本射向,如130火的基本射向是装甲车纵轴线向左45度为零射向;国产PHL82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的基本射向是汽车纵轴线向左78度为零射向,以零射向为准,其方向射界为向左30多度,向右百余度。为什么火箭炮要以武器平台一侧作为零射向呢?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尽可能减少火箭弹尾喷火对车辆的烧蚀。道理很简单,若朝向正前方射击,火箭弹的尾喷火将直接烧灼汽车的驾驶室或装甲车的传动装置、发动机室等重要部位。为此,轮式火箭炮在驾驶室处装有防火板,用于遮挡驾驶室的玻璃。履带式自行火箭炮虽然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在火箭炮朝向前方射击时,驾驶窗和发动机以及传动装置散热百叶窗等,也应当关闭。另外,轮式自行火箭炮朝向前方射击的射角必须高于车头,以防火箭弹打了自己。
如PHL82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朝前方射击时,射角不能小于17度。由于有那么多的讲究,而且火箭炮发射时也没有什么后坐力,所以,干脆歪着打痛快。130火歪着打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便于装填弹药——车体右侧装有供炮手站立的踏板,站在上面装弹很顺手。
二是定向管没炮闩,全靠挡弹装置把“门”关。榴弹炮和加农炮的炮弹进膛后,要用炮闩把药室密闭起来,这样发射药的强大气流才不致外泄,弹丸出膛后靠后坐力开闩并抛出药筒(据了解,目前国外正在研究弹丸出膛前的适当时机就开闩,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后坐力的火炮,不知坦克炮敢不敢运用这一发射原理)。火箭炮运用的是火箭发射原理,所以,定向管的后部不能密封。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火箭弹装上去后,由于没有炮闩挡着,会不会掉下来?掉不下来。原来,兵器专家们在定向管的后部装了一个挡弹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装在定向管内的火箭弹滑动。火箭弹装入定向管后,当弹尾的环型卡弹槽滑过挡弹卡舌时,卡舌卡住卡弹槽,火箭弹既不能向后掉落,也不能向前滑出;当火箭弹发射时,火箭弹向前运动的强大推力,使挡弹卡舌被顶起,解脱对火箭弹的锁定。挡弹卡舌的上方还有一个移动杠杆闭锁装置,在带弹行军时手动将其锁死,闭锁力达600~800千克,确保火箭弹在定向管内安然无恙。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挡弹装置,就成了火箭炮的“炮闩”了,真有点意思。
三是火箭弹采用电点火。130火的19个定向管分上下两排,上排10管、下排9管。为形成强大的杀伤力和震撼力,同时,火箭炮射击时火光冲天,阵地暴露,打完就得转移阵地,所以,火箭炮通常采用一次性齐射的方法实施射击,很少一发一发地打。130火的19发火箭弹一般在十几秒钟内就可以向敌方阵地倾泻完毕。19发弹的发射顺序是很有讲究的:为保持火箭炮的稳定性和射击精度,通常按先左后右、先上排后下排的顺序发射。发射程序由一个发火器来控制,控制发射电路按顺序给各弹加电,绝不会乱来,更不会出现“万箭齐发”的景观。由于火箭弹是电点火,同时,定向管只起一个导向作用,所以,火箭弹还有一种十分另类的发射方式,就是简便发射。所谓简便发射,就是用土堆等简易器材赋予火箭弹射向和射角,用几节普通的干电池作电源,用导线连在火箭弹的导电环上,接通电源后火箭弹就一飞冲天了。还真有这样的战例。
1985年老山防御作战中,我军一位连长就用火箭弹简便发射方法,一举摧毁了敌军的一个火力点,创造了我军炮兵作战史上的奇迹,也充分展示了中国军人的智慧和勇气。原来,这位英雄连长防守的高地对面的一个山洞是敌军的一个火力点,狡滑的敌人经常利用这个山洞袭击我方阵地,连长决心拔掉这个“眼中钉”。从当时的情况看,我方阵地山高坡陡,大炮拉不上去,火箭筒威力小、射程近,够不着。怎么办?焦急时刻,连长突然想起敌军逃跑时遗弃在我方阵地山下的两发107毫米火箭弹,于是,扛来火箭弹,堆好土堆,将火箭弹瞄准敌人洞口,把电线和电台的电池连接好。隐蔽,发射!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敌人的火力点报销了,阵地上一片欢呼雀跃,连长成了战士们心中的英雄。战后,英雄连长荣立二等功。
除上述特点外,130火还具有射程远、杀伤成力大等显著特点,它不仅能使用杀伤爆破弹,还可使用配无线电近炸引信的预制破片杀伤爆破弹,来他个凌空爆炸,杀伤更多的敌人。另外,它还可使用碎甲弹,并充分利用火箭弹落角大的有利条件,专打敌坦克的“天灵盖”,让敌坦克望而生畏、闻风丧胆。
TOP
66式152毫米加榴炮
66式152毫米加榴炮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66式加榴炮群
66式加榴炮和炮手66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是根据前苏联D-20式152毫米加农榴弹炮仿制而成,1966年生产定型,大量装备部队,是目前我军的主力加农榴弹炮。
该炮采用60式122毫米加农炮的炮架,只是将单筒身管更换为152毫米口径的身管,该炮与59-1式130毫米加农炮有60%以上的零部件通用。
该炮采用药筒分装式炮弹,配有杀伤爆破榴弹、发烟弹。
口径: 152毫米
行军状态全重: 5720千克
战斗状态全重: 5650千克
行军状态长: 8690毫米
行军状态宽: 2420毫米
行军状态高: 2520毫米
火线高: 1220毫米
身管长: 4240毫米
初速: 655米/秒
最大射程: 17230米
最小射程: 4400米
直射距离: 800米
最大射速: 6-8发/分
高低射界: -5度-45度
方向射界: 左30右28度
炮班人数: 9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