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岛区303路公交车:性命双修内丹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3:25:26
 

       内丹术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养生术。它是用人体做炉鼎,以人的精气神为对象,运

   用意念,经过一定的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一种手段,道

   家的养生,以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为最终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要经过长期的修炼实

   践才能达到。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是不可能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的。

   道门中人常说:“知道易,行道难,坚持行道更难。”另外内丹术的传承,历来都是

   言传口授,以师父带徒弟的形式进行。道门中人常言:“道不言道,道不外传。”因

   此,内丹术修炼的方法很少写成著作问世,即使记录成文字,也是采用大量的隐语和

   比喻,现代人读来如在迷雾之中。为了方便大家的修炼实践,我们在本章中就内丹术

   的基本知识,修炼方法及进程,用现代语言,做一详细论述。

  

                          一、精气神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精、

   气、神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内丹

   术修炼的原材料。《太平经·令人寿治平法》中说“故人欲寿者,当爱气养神重精也”。

  

       1、精

       《管子·内与》中说:“精者,气之精华者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

   “夫精者,身之本也。”柳华阳在《金仙证论》中指出:“精为万物之美,即养身立

   命之至宝”。“人有其精则生,人无其精则死,所以精者,即性命之根源”。可见精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的根本。

       根据其来源,精又可以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根据其作用,可分为

   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但先天之精不等于生殖之精,后天之精不等于脏腑之精。因为

   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都来源于先天而又滋养于后天,并且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先天之精又称元精。人在母体孕育时最先生成的是先天之精--元精。它禀受于父

   母,来源于称天的精气,能够繁殖后代。所以又是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是指水谷等营养物质,经过脾胃的运动、升降,消化吸收后而生成的

   精微物质。这些精微物质分别贮存在五脏六腑,所以又叫脏腑之精。人体之精。以肾

   为藏精之要处,肾为先天之本,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能力

   和身体的健康状况。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创造物质基

   础,奠定了能级,又叫慧根。先天之精越是充盈,慧根能级就越高,先天基础就越牢

   固,练功就越容易成功,如果先天之精不足,就只有通过进食水谷,经过脾胃的消化

   和吸收不断地进行补充。

       另外,保精、固精也是充养先天之精的一种有效手段,《太阳子》中指出:“养

   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而少病。”防漏对于保精

   是很重要的,“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益精能生气,气能和神,

   营卫莫大于此。”

       另外修炼梦密功也是一种补充先天之精的方法。修炼梦密功,可以快速疏通全身

   经络,广采天地之精气,使宇宙自然之精微物质进入体内,来补充先天精之不足。通

   过修炼很快可达到天人合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自身磁场与大地共振,人的

   潜在功能很快就能开发出来。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的作用。比如饮食进如胃

   中,经过胃的消化和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心输送到全身各经脉之中,再通过肺的宣

   发作用,而输送全身各处,从而起到滋养全身的作用。

       精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精足则人体生长发育良好,精少则人体发育不

   良。通过练功,可以培育精气,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精和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精也可以转化为气,气也可以转化为精,

   以保持生命活动的需要,练功就是运用精与气的这种相互转化作用,来练气化精,练

   精化气,使人体生命活动更旺盛。

       生理之气贵和。而精则越充足越好,没有听说因精足而致病的。对精要善于蓄养,

   不宜过分耗散。古代练丹家认为,精的衰朽,可导致人体的衰老。精的旺盛可以导致

   人体延年益寿,精是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富有青春活力的基础。元精和元气,气和神凝

   合,就会结合成为内丹。

  

       2、气

       中医学认为气指的是人体呼吸之气,也就是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以及体内流动

   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脏腑之气和水谷之气等。

       在道家养生学中,认为气可分为禀受于先天的元气和得之于后天的呼吸,饮食营

   养物质之气。

       在古代文献,先天之气被写作“  ”以示与后天之气的分别。《金丹四百字·序》

   中说:“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

       元气形成于受胎之前,先天之气烟烟蕴蕴,生于无形,即先天祖气,这先天元气,

   在人出生之后,即落丹田,司理后天的呼吸之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元代混然子王道渊称:“神仙修炼,只是采取先天一气以为丹。后天之气者,乃

   一呼一吸,一往一来,内运之所,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吸则龙吟而云起,呼则

   呼啸而风生,绵绵若存,归于祖气,内外混合,结成仙丹。”

       气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写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医门法律》中又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气者人生之根本也,人之有生,则全赖此气。气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的气化作用:

       是指精气神等体内精微物质,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

       《太平经·附录》说:“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

   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胆”。《东垣十书·省言》亦说:“气乃神之

   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

       这些都说明了精气神通过气化的作用,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

       (2).气的升降出入作用:

       气的运动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但是可以把这些变化归纳为升、降、出、

   入四种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这一旦停止,就意味

   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

       《素问·六维旨大论》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

   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升或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清

   楚地说明了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气的升降主要是指自身内部的自我调整,出入则是指自身内部与外部环境所进行

   的交换。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激发和推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可是只有在以脏腑

   为中心的这种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表现。

       实质上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反映。气的升降出入是一

   个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

   而是各有侧重,但以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

   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协调平衡人体各种功能的

   一个重要环节。

       (3).气的推动作用:

       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运输,布输,布散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的作

   用。

       通过练功,能有效地增强气的这种推动作用。通过练气和养气的结合,可以使内

   气充足。通过运气,能够打通人体的阻滞部位,意到气到,气行血行,使血、津、液

   等运行通畅,解除血瘀滞水湿停滞,增强机体的生命活力。

       (4).气的固摄作用:

       气的主要表现在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有防止其流失的作用。

       固摄血液并使其循脉而行,防止逸出脉外。固摄津液,控制其分泌排泄量,防止

   无故流失。气的固摄作用还表现在输布、排泄与防止无故流失两方面。由于输布,排

   泄两方面的相互协调,构成了正常的运行,分泌和排泄,从而维持人的器官和肌体的

   正常功能。

       气的固摄作用和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气一方面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和

   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可固摄体内的液态物质,防止无故流失。由于两

   方面的相互协调,构成了气对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分泌,排泄的调节和控制。

   这是人体正常的血液运行和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5).气的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主要表现在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气的防御作用如果减

   弱,会使外邪得以侵入,导致机体生病,气的防御作用还能大大地增强人体抵抗击打

   的能力。

       (6).气的温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表现在能使人体的体温维持恒定;能使各脏腑经络在气的温煦作用

   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能使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下沉的

   循环运行。通过练功能使气的温煦作用增强,而出现丹田发热和肢体温暖等现象。

       人体之气,从整体上说,是由先天之精气,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水谷之精气)和

   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的,

   但具体来讲又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如下几种:

       第一,元气:又叫真气,是体内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第二,宗气:是聚于胸中,上注于心肺之中脉,下注于丹田而行于足,具有同呼

   吸、行气、行血、发声音、明视听、适寒温等作用的气。是由自然呼吸入肺的清气与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组成。

       第三,营气:是气与血共行于血管中的气。其营养丰富又称营气。它与血关系密

   切相关,不可分离,常以营血并称。其主要来源于水谷精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营

   养全身,它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血液两个方面。

       第四,卫气:是行与脉处,具有护卫肌表,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作用的气。

  

       3、神

       中医学认为神是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神是人体生命的主宰,

   内脏功能的反映。神由先天之精生成,并由后天之精气所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神的

   功能。

       《素问》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其中神、魄、魂、

   意、志只是中枢神经活动现象对五脏的不同反映。实际上,它们都是由心(大脑)所

   主宰的,神在人体中居于首要地位。

       道家养生学认为,神有先天之神和后天之神两类,先天之神称为元神,后天之神

   为识神或欲神。养生术重视对元神的修炼,“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

   “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是也,欲神者,气之

   禀性也。元神乃先天之性也,形成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性存焉”。修炼

   就是逐步恢复和助长先天的元神。

       人之神生而有之,《灵枢·本神篇》中指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

   之神”。神也要依靠后天水谷之气的濡养,《灵枢·平人绝谷篇》:“故神者,水谷

   之精气也”。由此看来,神不是凭空而产生的,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神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主宰。人们的一切生命活动无不受大脑思维意识的支配。神是人的大脑思维意

   识,及一切生命活动的表现。

       《赤枢·千年篇》:“百光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层而终矣”。《素问·

   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倡,失神者亡。”由此看来,神与形俱是生命活动的象征。

   “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宅。神去则宅空,形去则神无居。”

       练功要特别注意练神,养神。“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岁意

   平,百岁皆宁,养生之本也。”养神的关键是凝神,凝神专注,心神集中,排除杂念,

   守住一窍,不散乱,不昏乱,寂寂惺惺,修止修定,眼不观,鼻不嗅,耳不听,胸无

   思,心不烦,乃是养神之道。

       养神有助于养气,养气又可以有助于养精。养精养气,须先养神,净化心灵。神

   凝则心安,心安则气升。

       元神同于现代神经生理学中的潜意识,现代神经学认为人的全部精神活动,可分

   为四个层次:

       (1).生理反射层: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的神经生理活动等。

       (2).感知层:中枢神经的各种分析器官对身体内外事物的感知和分析。

       (3).意识层:意识层是由生理反射层和感知层所引起,而又反过来影响这两个

   层次的功能。意识层是建立在反射层和感知层的基础之上,把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分

   析综合,抽象出概念。因此意识层是有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的功能。

       (4).潜在意识层:又叫本体意识,自我意识和潜意识。它是人体整个精神活动

   的最深层。在一般情况下,它被意识层的意识活动所覆盖淹没,只有在意识活动停止

   的时候,才显露出来。它不借助概念活动。故无分析,无概念,直接与内外信息结合,

   并作出最利于人身的反应。

       识神大致相当于现代神经生理学的前三个层次,元神则相当于潜意识层。元神在

   一般情况下不显露出来,只有在意识清静无为的高度入静状态,才能露出元神之性。

   识神是人出生之后,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逐步产生的神,即认识之神,

    又称为欲神,有为之神,元神是在清静无为的状态下,才显露出来的圆满无碍的大

   智 大慧,识神则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思维活动。

       当元神显露时,往往能产生一些超出常态的特异功能和特殊体验。比如这时能够

   感知一些常态下,不能感知的事物,能完成常态下不能完成的工作。并能迸发出创造

   的火花。使自我身心处于一种和谐愉悦欢快美妙的状态之中。

       元神显现时的这种超常功能和体验,和醉心于某种创作活动,进入最佳创作境界

   时的情况是相类似的。当对事业如痴如醉的研究者,进入最佳状态时,支配他的已经

   不是预先规化的既定目标和以前掌握的原则、理论和观点,而是一种直感的、忘我的,

   自然而然地涌现而出的创造精神。这是脱离了那些既定目标,原则,观念,理论的束

   缚,把它们化成了整体的、综合的,有序的而又自然涌现的一种创造精神,这时,所

   产生的成果,是出人意料的。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科学家,都是通过这种状态完成了重大的科学发明、科学实

   验和科学理论学说。文学家们在这种状态下完成了神来之笔,画家在这种状态下完成

   了传世名作。文学家们称之为灵感,心理学上叫做直觉智境,在气功学上叫灵光一现,

   无为无不为。

  

       4、精、气、神的关系

       精、气、神三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精

   中生气、气中生神”、“精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精在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

   故人能长寿者,乃当爱气、养神、重精也”。

       概括地讲,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导,三者同处在一个统一整体之中,“

   神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宝,形者神之宅”。

   精气神的相互转化是维持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形式,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精和气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谓,“人无气则死”

   ,“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这说明精与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精生

   气”、“气化精”。气赖精以产生,精又可以转化为气。练功就是通过意识和呼吸的

   训练而积气生精和练精化气。通过练功,促进精气的相互转化,从而更好地发挥精和

   气的作用。

       “两精相搏谓之神”,“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

   精夜相成,神乃生”。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这些都足以说明神是由精和气产生的,

   所谓“人有气则生气绝则神亡”。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生死存亡的决定作用。

  

                       二、丹田与内丹术

  

       1、丹田

       古代养生家们认为,丹田是人体中内炼修持的重要部位;是聚集真气,炼养精气

   神,使之凝聚成丹的部位;是养生家们炼丹、结丹、存丹的地方。就好象农民种庄稼,

   把种子播放于田中,种子经过水土的滋润,阳光的温养,自然会发芽,成长,结实,

   成熟时期,所以叫丹田。

       丹田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的《王子乔碑》,其中有“覃思以历丹田”。《老

   子铬》中还载有“存想丹田”等句。

       到了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将丹田区分为上、中、下三处。“一有姓

   字服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官金阙中

   丹田也,或在人之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也”。

       《云笈七签·卷十八,老子中经》云:“丹田者,人之根也,精神之所藏也,五

   气之元也。赤之府,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月水,主生子,和合阴阳之门户也,在脐

   下三寸附着脊膂两肾根也。丹田之中,中赤,左青,右黄,上白,下黑,方圆四寸之

   中。所以在脐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时四,故曰四寸。”

       后世内丹家们对丹田的部位,都有自己的认识,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练功时所存想

   的丹田部位,而且给它编造许多别名,来迷惑于人,使人无法捉摸猜透,对于自己存

   想的丹田部位及作用都在各门派内密传,从不外泄。

       虽然这样,各个门派所存想的丹田位置都大同而小异,只不过是自己所用的名称

   和炼法与众不同,各个门派都有自己所独到的地方。现在一般的都认为下丹田在肚脐

   (神阙),中丹田在膻中,上丹田在印堂穴。下丹田重精,中丹田重气,上丹田重神。

       在上、中、下三个丹田之中,下丹田最为重要,它在脐后肾前,腹部的正中央,

   乃命宫之所,男子以藏精,女子之所养胎之处,是任督二脉呈十字交会的地方。又集

   中有关元,气海和命门等穴位,是聚集,运转和储存人体精气神的地方。所以古人又

   称下丹田为“性命之祖”,“藏精之府”,“生命之源”,“呼吸之门”,“神气归

   藏之府”,“五脏六腑之本”等。

       中丹田是藏气的地方。《金丹四百字·序》曰:“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

   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胎亦在此亦矣,脱体亦在此矣。”由此看来,中丹

   田乃是内丹修炼过程中的重要处所。

       上丹田在头部,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是藏神上府,是内丹修炼至炼神还虚阶段的

   时候,阳神上迁所居住的地方。乃性宫之所,是练功练出神通并开发智慧的部位。

  

       2、内丹术

       内丹术就是古代内丹家们把自身做为炉鼎,以精气为药物,神为运用,经过一定

   的练养方法和步骤,而使精气神在人体之内某一部位凝聚成丹,从而达到祛病健身,

   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进而羽化登仙的、美好的愿望的一种练功方法。

       由此看来,内丹术是道家的一种养生术。其名始见于隋唐时期,此时正是外丹术

   逐渐衰退,内丹术逐渐兴起而盛行于世的时候。它起源于传统的守一、坐忘、行气,

   导引,吐纳等术。

       内丹术的祖师,大都认为是吕洞宾,吕氏山西永乐人,据传其在六十四岁时,游

   终南山,遇钟汉离授以金丹大道。施肩吾著的《钟吕传道集》详细地记载了钟吕丹法

   的内容,成为后世道家各派内丹术的中心。

       内丹家们认为,从混沌无形无象的道,生出真元之气,真元之气又分化为阴阳,

   阴阳再化生成为三,三再衍生为芸芸万物;即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的过程,是

   为顺行,是有生有成,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而内丹术的修炼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即

   炼精化气,合三(精气神)为二;炼气化神,合二(气神)为一,(神);炼神还虚,

   一归于无极(道),从而达到人类重返本源,长生在世的美好梦想。这就是内丹家们

   顺则生人生物,逆则生仙成佛的理论根据。

       内丹家们修炼内丹所采用的精、气、神,不是后天的精、气、神,而是要用人体

   先天秉赋的元精、元气、元神、是先天之精、气、神、其中精是物质基础,气是动力,

   神是主宰。即以神驭气,以神炼精,性命双修是其修炼的核心,长生不老是其修炼的

   目的。所谓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在于日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

   外一道。

       内丹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在《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中说:“借外丹力修内丹,

   欲安众生先自安。”但是内丹术的源泉,可以追逆到汉代,在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

   参同契》这部被后世称为“万古丹经王”的著作中,已经有了非常深奥的内炼思想,

   由它再向上还可以追逆到先秦道家的古典著作中关于气功方面的理论叙述。

       但是在隋唐以前的古典著作里面,虽然有许多对内丹修炼方面的叙述,但是并没

   有被冠以内丹一词。只是到了隋唐之际。内丹术才逐渐被社会上众多的修炼者所知晓。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研讨内丹术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著名的有钟汉离,吕洞宾,陈抟

   等,他们为内丹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大大地丰富了内丹术修炼的实践

   经验,对内丹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了宋元时期,内丹逐渐取代外丹而盛行于社会,并发展形成了以道家南派和北

   派为主体的宋元内丹派,成为我国古代气功史上最重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流派。 

       原始的内丹术是古代道家内丹修炼者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种主要手段,但是其中许

   多方面具有某些神秘主义的迷信色彩和糟粕,含有许多非科学的成份,不能为现代多

   数人所接受,也不能适应当今气功事业的发展,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修炼,要持辨证

   态度,吸其精华,剔其糟粕。

       内丹术的精华部分,是古代内丹家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努力

   在研究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和人体潜能作为主要

   目的,从而去探索人体生命科学的奥秘。由此可见,内丹术在神秘主义色彩的笼罩下,

   却包涵着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探索人天奥秘的宝贵经验,里面埋藏着大量的

   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和开采的宝藏。

       内丹术虽然流派繁多,各派的炼养部位,功法,理论也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功法

   的修炼过程及步骤却都有着相同之处,因为他们练功所希望的鹤发童颜,益寿延年和

   达到长生不老的练功目的是相同的。还有就是他们炼养的对象和所用的原材料也是相

   同的,那就是人体自身的精气神。

       精、气、神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后天之精乃是指交合之精,气是指人体呼吸之气,

   神是指思虑之神;先天的精、气、神又称元精、元气、元神,元是指人体处在婴儿状

   态时,未被环境和后天意识干扰和污染的清净状态。在人体内先天和后天的精气神是

   同时存在的。各派功法都是通过压制后天来恢复先天的本来面目,最后凝炼成丹。这

   个过程可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筑基

       筑基是进入修炼之门的基本功,是内丹术修炼的第一阶段,重在填补内丹修炼者

   自身的亏虚。

       古代内丹家们认为,人自出生后,从婴儿状态逐渐长大成人以后,大都心力劳累,

   身心交瘁,精气神都有不同程度的耗伤,因而人体的元精、元气、元神也多有亏损,

   所以要修炼内丹,必须通过练功来弥补这些亏损,达到精全、气全、神全三全,基础

   牢固后才能进入正式的内丹修炼。

       修炼内丹就如同建阁造屋,必须先把基础筑牢后,才能在基础上竖柱安梁,砌砖

   盖瓦。如果基础不牢固,一切都是空想,无异于沙滩上筑高楼。

       修炼内丹是以自身机体为基础,在身体不符合条件,没有达到精、气、神三全之

   前,必须通过练功把身体加以修复,补益,舒通经络、祛病健身,达到精气神充足,

   补足自身亏虚以后,才符合修炼内丹的初步要求,才能进入内丹术的正式修炼。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生活经历,年龄,身体素质各方面的不同,

   自身的亏损情况也就不一样,所以筑基入手的功夫也就有所不同,一般地如童真之体

   及少年,他们先天一点灵光未破,身体基础牢固,元精、元气、元神充足,所以他们

   不用做筑基的功夫,就可以直接入门去修炼金丹大道,这是童真及少年练功见效快的

   真正原因。那些年龄大,已婚的人,由于长年劳累,身疲力竭或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

   先天一点灵光已破,先天之童真已亏,所以必须先修炼筑基炼已的功夫,来填补自身

   的亏虚,通过练功把身体练好以后,才能再去修炼金丹大道,返老还童。

       筑基又称为“炼已”,“已”字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自己之说,炼已就是炼自身

   之精之神,把基础打牢,另一种含义就是指心意,或念头,炼已就是排除杂念,一心

   练功,由此看来筑基,炼已的功夫练好,才能练好以后的功法,因为筑基炼已的功夫

   是修炼内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

       实际上,练筑基已就是为了调动人体自身的生命潜力,从而使精神能够支配肉体,

   使意念能够控制神经,以达到祛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目的。

       现在流传的大部分功法,大都是筑基炼已的方法,对维持人体健康,祛病延年,

   提高身体素质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这些功法大都是有为之法,不宜朝秦暮楚,频频

   改换,不然就好象小学而频频转学,既不见升入中学之期,又空耗时间及钱财精力,

   得不偿失。应该坚持一种功法修炼,以使自己更快地收到效益,而进入内丹术正门修

   炼,以免延误了升入中学、大学的时间。

       明代伍守阳的《天仙正理直论;炼已直论第二》:

       冲虚子曰:修心而始曰筑基。筑者,渐渐积累增益之义,基者,修炼阳神之本根,

   安神定息之处所也,基必先筑者,盖谓阳神即元神之所成就纯全,而显灵者,常以精

   气而为用。精气旺,则神亦旺而法力大;精气耗,则神亦耗而弱,此理所以如是也。

       欲得元神长住而长灵觉,亦必精气长住而长为有基也,自基未筑之先,元神逐境

   外驰,则元气散,元精败,基愈坏矣。所以不足以为基但精之逐于交感,年深日久,

   恋恋爱根,一旦欲令不漏而且还气,得乎?此无基也。神之扰于思虑,时递刻迁,茫

   茫接物,一旦欲令长而且还虚,得乎?此无基也。

       古人皆言,以精炼精,以气炼气,以神炼神者,正欲为此用也,是以必用精气神

   之三宝合炼,精补其精,气补其气,神补其神,筑而基成。唯能合一则成基,不能合

   一则精气神不能长旺,而基即不可成也,及基筑成,精则固矣,气则还矣,永为坚固

   不坏之基,而长生不死,证人仙之果矣。为世欲界而升色界之基者以此,为十月神定

   者以此;而九十月不昏睡者,有此基也;十月不饮食不寒暑者,有此基也。

       所以炼气而气即定,历百千万亿劫而绝无呼吸一息;炼神而神即虚,历百千万亿

   劫而绝无昏迷一睡;亦不散乱一驰,与天地同其寿量者基此,与圣真齐真神通灵应者

   基此。此所谓阳神之有基者,基成由于阳精无漏,而名漏尽通不燃无基也,即无漏尽

   通矣。虽证入神通,不过阴灵之性,五通之果,宅舍难固,不免不于死此而生于彼。

   若有秘授躲横生而择竖形者,犹且易性改名,虚负今生矣。

       阴神何益哉!阳神之基可不筑之哉?可不急究之哉?也有以淫后败基者,反诳人

   曰,采补筑基欺骗愚夫,共为淫乐。一遇淫媾,再精无不损者,气无不耗者,神无不

   荡者,神无不荡者,基愈来矣。直误至于死,而后知被淫邪术假之勃正道,可不戒之

   哉!

   第二阶段: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是在修炼筑基的功夫收到效验,使人体在达到精气神三全的基础上,才

   能入手修炼的更高一层次的功夫,是整个内丹修炼的关键。

       筑基功只是打通任脉和督脉,并无药物,只是炼气而已,只是初级预备功,丹经

   称之为道术。当精气神通过筑基补足,进入内炼的炼精化气阶段后的修炼方法,丹经

   称之为仙术。

       炼精化气阶段炼的药物是由人体的精气神三宝构成的。三宝之中犹以精为基础,

   元精其本身虽然属于先天之物,但是也有少许杂质,必须与元气合炼,化为精气相合

   之气,达到清纯,洁净无杂质后,才能顺利地进行运炼。这一阶段是合三为二的过程,

   炼后只有神、气两种成分而构成大药,这一阶段古代炼丹家们认为须炼一百天才能形

   成,故又称为“百日关”。又因为此阶段在得药后,气在任督二脉循环周流运行不止,

   故又称为小周天或河车运转。

       周天本来是古代天文学的术语,是指天文学家们在观测天象时,眼睛所看到的天

   体上的最大的圆周。后来天文学家们又把这个圆周分为360.25度,太阳正处在这个大

   圆圈上,每天向右移动一度,太阳移动一周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因此把太阳移动运

   行一周称为大周天。在这个大圆周的两侧各有8度弧,叫黄道带。 在黄道带上排列着

   二十八星宿,这些星宿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度移动一周,这叫做小周天。内丹家们概

   括天人相应的观点,借用了天文学上“周天”这一术语,来比喻内丹术修炼的过程和

   运转修炼内丹的模式。在气功学史上,首次应用周天一词的是后汉魏伯阳著的《周易

   参同契》中,“关键有低昂兮,周天而奔走”。

       周天一词,在古代许多经典著作里面又叫河车,所以大、小周天运转有时又被称

   为大、小河车运转。《周易参同契》中有“五金之主,北方河车。”元代俞琰注:“

   北方河车,即帝车也,以其随天河而轮转,故称河车,今天真铅生于水中,得真火锻

   炼而出,则河车不敢暂留停,运行昆仑顶峰也”。

       施肩吾著的《钟吕传道集》中说:“河车者,起于北方正水之中,肾藏真气,所

   生之正气,乃曰河车”。《修真十书》卷一云:“一气周流谓之河车”。河车或者是

   周天运转,实际上就是指真元之气在任督二脉循环周流,而运练成丹的功夫和过程;

   是指真元之气由下丹田向下行,从会阴穴到尾闾关沿督脉上升,经过夹脊关至玉枕关,

   经过百会穴来到印堂穴,下鹊桥沿着任脉下行至重楼,过黄庭一直返回下丹田的循环

   不已的修炼运转过程。真元之气沿着这一循环路线运行一次为完成一次小周天运转或

   河车运转。修炼此种功夫,可以“养阳炼阴”,“接引元阳”,“疏通气血”,“炼

   补元神”。

       在炼精化气阶段,小周天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意守腹部下丹田,以积气生精,使精

   气神在丹田化合产生药物,并使药物在任督二脉循环,反复进行运转凝炼而成丹的。

       药物是构成人体及人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即人体的精、气、神三宝,

   它在内丹修炼的不同阶段又可分为外药和内药及大药。炼精化气初级运转时的精气神

   三宝称为外药;当初级阶段运炼结束时被称为内药;内药和外药凝合进入炼气化神阶

   段时称为大药。

       活子时来时即外药生时,此时应用小周天火侯上摄泥丸,下重楼纳入丹田储存,

   算是炼药一次。因为此药由外而转内所以称为外药,当外药按内炼标准运满三百次后,

   才开始用丹功生内药。

       内药的产生必须先运元神和运三百次的外药在下丹田交接后,才能够产生比外药

   更精纯的内药。内药和外药凝合后,当有阳光三现,即眼前出现三次闪光的信号时,

   即可止火,停止运炼,可转入炼气化神阶段,继炼而生成大药。

       外药所以了命,内药所以了性,外药者,外夺造化,以复先天。内药者,内保本

   真,以化后天。外药有作,小周天炼之;内药无作,元神寂照之,并不运转。《悟真

   篇》中指出:“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田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

       进行小周天的运转,开始于活子时(正子时为夜间11-1点,活子时为当有性冲

   动之时,在男子为阴精勃起而不泄,在女子则是性旺盛而意不乱)。这是筑基炼已

   纯熟后,静极之中全自动上真机,精气神发动,源头清,元精满。此时,必须把先天

   元神凝入气动之处,即丹田,用元神去招摄所生之元精,并配以绵绵不断的呼吸,息

   息归根,使神与精气渐渐熔合在一起,直到阴精自然缩尽。这就是调药,即神与精气

   所混合的过程。

       忽一日,于静定之中,自觉身心酥绵快乐,周身融和,阴精复又勃起,痒生毫窍,

   周身自然端直,丹田之中暖信融融,呼吸顿断,神气犹如磁石般相翕,入于窈冥浑浊,

   突又心觉恍惚,呼吸复起,这才是药产之真时,此时所产的药叫小药,又叫真种子。

   小药是神与精气凝合的产物,那种把阳动之时的元精当作真种子来采封凝炼的方法是

   错误的,也是不能凝炼成丹的。

       小药(真种子)一经产生,即应及时采收,使之归入丹田。因为真种子所产生的

   景象机动有时,不可轻易错过。

       采取之法,如《圣道心传》中说:“后天活子时,急须下手,名曰铅遇汞生须急

   采,使以手拿住龙头虎尾,紧缩谷道,挟起小腹,竖起脊背,双目上视泥丸,使其阴

   火自息而升泥丸。”此种采取之法,乃是丹经中所说的“火逼金行”。火是指心,指

   神,实际上就是指运用意念,金就是指肾中的精气。所以采药就是要加强意念的运用,

   采药时除了意守泥丸宫外,一般还要配合运用“撮”,“抵”,“闭”,“吸”四字

   诀,即撮提谷道,舌抵上腭,半目上视,鼻中呼吸,把将欲外驰的真种子牢牢固定在

   丹田之中温养。

       温养即是指用神光刻刻环报丹田中之真种子,意守,观想,须臾不离,用文火将

   神气俱伏于气海穴,随后火逼金行,继进武火,使内气沿督脉而上行泥丸,自头顶而

   下,接任脉用文火下归丹田。即周天运转是阳刚而后变为阴柔,经反复进行三百次运

   转,达到矿尽金纯,丹成功圆,有阳光三现之验时,即要止火,炼精化气功成。即可

   转入下一阶段炼气化神的修炼。

       上面介绍的是传统内丹修炼,周天运转的功法中的一种正统的练功模式,从筑基

   炼已纯熟后的一阳生,到行满三百次的周天运转,而止火成丹。其中要经过筑基炼已,

   产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等步骤。整个过程,其中逐节稍有丝毫差错即不能结

   丹,正如古人说:“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

       这种正统的练功模式,从炼精化气(小周天),到炼气化神(大周天),最后炼

   神还虚的阶段,全部功法炼成,大约需要十年的时间修炼,这类功法所结成的丹叫真

   丹。

       但是由于耗时太长,又加之规矩甚严,不能稍有差错,使人们很难炼之成功,正

   如古人所说:“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为了适应众多的人修炼,内丹

   家们又创立了另一类周天功法。此种功法,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大大降低,不如前者要

   求严格,只是强调意念的作用,修炼这种功法所结成的丹被称为幻丹。称前面周天练

   通以后为气通或经通,即经络周天,后面这种周天功法练通后被称意通,即意念周天。

       《青华秘文》中说:“幻丹者,未静心时,遂采一阳”,“以欲念而交会阳生,

   此幻丹之所以有了”。另据近代名医张锡纯的《哀中参西景》中说:“意通任督者”,

   “当收视返听,一意凝神,以所吸之气归根,当其吸气下行时,即以意念默运行气,

   转过尾闾,循夹脊而上贯脑部,略停一停,又乘气外出之机,以意送此气下归丹田。”

       这种意通任督的练功方法不象前面所介绍的经络周天那样,依靠真气的自然运行,

   而是利用意念的观想来完成的,即用意念观想丹田之气循着周天路线运转,并通过意

   念与呼吸的配合来完成,这种意通周天的方法,需时短,见效快,练之同样能够取得

   祛病健身和延年益寿的效果,易被大多数人接受,适合现代人修炼。

       小周天是否练通,它的标准是在任督二脉上有气感产生。小周天练通以后,由于

   任督二脉的接通,开辟了人体新的更为广泛的信息联系通道,使得人体各组织系统的

   器官之间信息的联系加强,从而促进了人体内体液激素的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加强,

   使人体的自动调节功能达到最佳状态,使得某些疾病有明显的好转以致祛除体外,使

   得人体素质及智力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小周天的修炼可以防病治病,补益虚损,使人能够获得充沛的精力。《周

   易参同契》中说,通过修炼周天运转可使人:“颜容浸以润,骨节亦坚强,排却众阴

   邪,然后立正阳。”

     第三阶段:炼气化神

       炼气化神是在练通小周天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修炼的一个阶段。此阶段将气与神合

   炼,使气归入神中,此神与气合二为一之法也,炼精化气为初关,炼气化神为中关。

   中关依据古代练功家们认为须经十个月的修炼方可炼成,故炼气化神阶段又叫十月关,

   以此比喻十月怀胎,孕育灵药。完成此阶段的修炼,即可命名使人返老还童,益寿延

   年,并可随之自然出现某些功能。

       炼气化神阶段内气的运行,不仅仅局限于任督二脉,也走人体其它经脉,故又称

   为大周天。炼精化气讲活子时,而炼气化神讲正子时。

       炼精化气是采外药进行小周天运转,使之进入丹田,经过上鼎泥丸宫,到下炉下

   丹田而封存,是以上丹田为鼎,下丹田为炉,其中有时有间,有火有侯,有数有息,

   有起有止,有动有静,犹如天体之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如《翠虚篇·金丹诗诀》中

   说:“但守爻火三百刻,产成一颗夜明珠。”炼气化神是将鼎下移,以下丹田为炉,

   中丹田内庭为鼎,运用入定之力使神与气密切结结相抱相融,以成大丹。通过丹药在

   胸部中丹田和全身经络脏腑的反复运行和凝炼,最后结成大丹,可以祛病健身,延年

   益寿,使人体内部各系统高度统一协调。此阶段炼成时会产生强大的气效应,既可用

   于自己祛病强身,又可用于为别人诊病祛病。正如《黄庭经》中所说的:“皆在心内

   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在修炼时,把炼精化气,小周天功满炼成的小丹运入胸部中丹田,使人体全身之

   精、气、神皆汇聚于此,进行意守存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凝炼,便可产生小丹与

   精气神混合凝炼融为一体,比小丹更为精纯的物质,即大药。把所产生的大药在中丹

   田保存而不耗散,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温养,使其在全身各处经络及脏腑器官组织中运

   行,通过不断的运行对其继续进行凝炼。当运炼到一定的程度,由量变到发生质变时,

   即结成大丹,归于胸部中丹田。

       当大丹将要产生时,人体会现六根震动的现象,即出现六种身心变化。这就是《

   仙佛合宗语录》中说的:“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生风,脑后鹫鸣,

   耳涌鼻搐。”就是说,在产生大丹时,身体会现丹田和两肾异常温热,眼内会冒出金

   光,耳后会出现风吹动的声音,脑后会出现鹫鸣声,身体涌动,鼻子抽搐的六种现象。

       当在大周天运行时,无论气走人体哪条经脉,都要遵循“阴经上行,阳经下行”

   阴升阳降的十二经脉走向运行规律来运行。小周天的运行只有一种循环路线,而大周

   天可以有多种循环路线,人体各处经脉都可以走,都要练通,才算大周天功成。练功

   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遵循阴升阳降的原则来选择适合自己修炼的大周天循环路

   线,要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

       古代内丹家称大周天要修炼十个月方能炼成,但是这也非定数,由于每个修炼者

   自身身体素质差异的不同,所以修炼成功所需的时间也就不同,并不是每个练功者都

   要经过十个月才能成功。有不少人在短时间内即能炼成,许多梦密功学员和弟子在短

   时间内即能炼成,许多梦密功学员和弟子在短时间内即练通了小周天和大周天,这就

   是一个明证。

       大周天练成的标志除了出现六根震动的现象以外,另一个标志就是在所运行的经

   脉路线上有气感,练通大周天非一日可成,是慢慢在逐步形成的。内气在全身各经络

   中的运行,也是由微到显,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慢到快逐步地变化,经过反复不

   断的进行运行凝炼,最后才能达到意气相依,意到气到,气随意行,随心所欲,收发

   自如的境界。

       实际上,炼气化神的具体操作就是运用入定寂照之力使神逐步被孕育成长。炼气

   化神,从有为向无为过度,寂观照,常定觉,做到一切归于自然,使神气得到凝炼而

   结成圣胎,随后即可进入炼神还虚阶段。

     第四阶段:炼神还虚

       此阶段是在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炼所达到的境界,又称上关

   或九年关。所谓九年关,并不是说炼神还虚阶段需要九年的时间,而是为了借用达摩

   祖师面壁九年的典故,来比喻此阶段纯入性功,无动作可言,全凭修炼者悟性即全凭

   心意用功夫,是内丹术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修炼者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

       此阶段修炼常定常寂,一切归无,复归于无;一切进入虚空,十方圆明,返本归

   源,明心见性,所谓“如来妙体遍河沙,万象森罗无碍遮,会得圆通真法眼,始知三

   界是吾家”。纯入无为,圆通无百,四大皆空,得大解脱,达人类自由王国之境界。

       《悟真篇》把此阶段比喻为:“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昏蒙,今朝唐莹照乾坤,

   万象昭然准隐。”

       炼神还虚阶段的修炼是通过不断地对头部上丹田的温养修炼,从而使其发生质的

   变化。由于此时天目和百会穴打开,所以能够从宇宙空间中吸收个体所需要的各方面

   多种能量和信息,使个体对自然界和社会及自我认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到此阶段可

   产生五眼六神通等种种特异功能。能够高度地去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同时也能使

   自然和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一定的变化。

       到了炼神还虚无遮无碍,万象通明时的阶段,修炼者与天地合一,与宇宙同体,

   是真正的天人相应,但此时神秘主义色彩及宗教幻想颇多,有很大的理想主义成份,

   这也是一般不练功者所很难理解的真正原因。但是其中修炼者揶欲宇宙,控制自然,

   人定胜天,用炼养方法来推延衰老,甚至长生在世的思想却是一种积极精神的表现,

   实际上,要想去破泽人体生命科学的密码,探索人天奥秘,不达到此阶段,是无法进

   行的,宇宙空间中的一切奥妙非进入此阶段才能够洞明。

       由于练功是一种实践身心锻炼的方法,每个修炼者的身体素质,思想修养,个人

   悟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对练功的成效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每个练功者在练功的同时,

   还要不断地加强对原理和其有关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提高悟性,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

   修养,才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练功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身心锻炼方法,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阶段还有规可循,

   有章可依,到了练神还虚阶段则主要靠自己练功中的亲身体验,和平时对基本知识的

   掌握,理论修养和练功经验自己去把握。练功是以自我身心为实验田的内求法,个中

   三味。特别是到了炼神还虚的高层次,只有修炼者自己才能体会。炼之久久,妙意如

   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欲知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去品尝。只有达到炼神还虚

   的阶段以后,才会实现修炼者生命的圆满。

  

                          三、性命双修

  

       什么是性?什么是命?

       《性命圭旨》中说:“性者,神之始也,神本于性,而性未始神,神所由以灵。

   命者,气之始,气本于命,而命则未始气,气所由以生。”就是说性是神的先天生理

   基础,命是气的先天生理基础。

       明代陆潜虚的《玄肤论》云:“性则神也,命则精气也。”则把性命作为精气神

   的代名词。

       元代丘处机的《大丹直指》云:“性者天也,常潜于顶,故顶者,性之根也。命

   者海也,常潜于脐,故脐者,命之蒂也。经于性在天边,命沉海底是也。”顶就是指

   脑,指精神思维意识活动藏于脑。脐就是腹部肚脐,指呼吸自然太和之下沉坤腹,就

   是从性命分别所在的部位而言。

       但是内丹家们一般认为性即理性,命即生命。修性即修心,修命即养身。南宋白

   玉蟾说:“神即性也,气即命也”。亦指炼心神为性,炼精气为命。清刘一明《悟真

   篇著》云:“性命必须双修,工夫还要两段,盖金丹之道,为修性修命之道,修命有

   作,修性无为,有作之道者,以术延命也,无为之道者,以道全人形也。故金丹之道,

   必先有为,于后天中返先天,还我本来命宝,命宝到手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

   守一、行无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乘之妙道矣。”

       对于性命的认识,三教都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在道家内丹派内,南派和北派的看

   法也不尽相同。所谓性命观点不同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指,内丹应当从性功入手,还

   是先从命功入手的问题。也就是说,是先修性后修命。即先从头部特殊的部位以炼性

   (神),还是先修命后修性,即先练腹脐特殊部位以炼命(精气)的问题。

       主张先命后性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张伯端公元(981-1082),字严叔,号紫阳山

   人,是道家南派的祖师,他博学多闻,广泛浩猎儒、释、道三教,而尤亲于道家,于

   似梦非梦中遇仙师传授金丹之诀修练得道。他于宋熙宗八年写成了内丹经典著作《悟

   真篇》,用三教一理的思想来阐述内丹修炼的理论,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后来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这五人被后

   人尊称为南派五祖,因为张伯端是浙江天台人,故南派又称天台派。

       南派主张先命后性的理由是: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也是构成神的物质基础。人出生以后为了应付和适应外在环境,使自己能够生存下来,

   总要消耗精气。因此修炼内丹应当从腹脐部的特殊部位以炼精气着手。这一派的观点

   对后世炼丹法的影响较大,后世有大多内练功法都是从腹部下丹田以炼精气着手的,

   即先修命而后修性,命是基础是运用,命之不存,性将焉附。待命功练到一定基础达

   到精气神三全时,再入手修炼性功。

       主张先性后命的代表人物是丘处机,字长春,是道家北派创造人王重阳的弟子。

   王重阳收丘处机、马丹阳、谭处瑞,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道,孙不二,七人为徒,

   此七人被后人尊称为北派七真,号称全真七子,他们分别开创了全真七派,声势浩大,

   其中以丘处机的龙门派最盛。

       他们主张先性后命的理由是,性(神)来源于先天,本来是“炳然不昧敞”,也

   就是常人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由于受后天俗务的纷扰,导致人之本性蒙

   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先修炼性功,使“性体常明”,以尽先天之性,

   同时,因为性(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应该以练意识为主导。因此,应该先练头部

   特殊部位以练神,使明心见性,才能练出高功夫,才能练到内丹的高级层次,练性具

   有一窍通,万窍通的威力,是开始练功的窍门和捷径。

       丘处机说:“吾宗唯贵见性,百水火配合其次也”。  《碧苑坛经》云:“应识

   命在性中,只以见性为主”。

       关于性命之争论,清代的仇兆鳌在《悟真篇集注》里有记载:“北派起于丘处机,

   其法先性而后命,南派起自张亚叔,其法先命而后性。”不过性命之说并不是为道家

   所独有,儒释道各家都有自己的性命学说。比如儒学的“性善说”佛家的“佛性说”

   等,张伯端所作的《悟真篇》带有三教一理的思想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内丹家们对内丹术的不断修炼,实践和总结,内丹学说逐渐

   完善起来,对于性命之理,人们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人们逐步认识到精、气、神三

   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是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人体生

   命活动中精、气、神三者缺一不可,炼性(神)离不开炼命(精气),炼命也离不开

   炼性,因而性命二者不可偏废执于一端,应该性命双修。

       明代兰茂著的《性无风月通玄记》中指出:“论性命,要双修,将铅汞,两下投,

   这消息,难渗透,修性即炼已,修命即还丹,心是神之舍,身是气之宝,命即气也,

   修行之人,把身心混作一家,精气神打成一片,修命之能事备矣。”

       《性命圭旨全书》:“神气虽有二用,性命则当双修也,唯贤人之学,存心以养

   性,修身以立命,圣人之学,尽性而至命,谓性者,神之始,神本于性,而性则来始

   神,神所由以灵命者,气之始也,气本于命,而命则来始气,气所由以生,身中之精

   寂然不动。……,性命双修最为上乘法,号曰‘金仙’”。

       何谓之性,元始真知,一灵炯炯是也,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然

   而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在天则谓之命,在人则谓之性,

   性命实非有两,况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而性命之理又浑然合一者哉!

       正如明代李攀龙在注解《入药镜》时说的:“性命初非是工门,当知性命互为根,

   若能修性兼修命,方合金丹大道真。”

       性命双修是练功进入高层次的一种境界,也是每个练功者在练中必须注意的一个

   问题,通过性命双修去达到练功的高层次,求证自然大道,更是每个练功者所追求的

   目标。

       《慧命经》:“不识性命,则大道无成。”“是以至人,察乎动静之消息,合乎

   心肾以并修,命者根于肾,肾动则水也;性者根于心,心动则火也;以火入水中,则

   慧命而不外耗,以风吹火化成真神。”

       古代内丹术的修炼,大都是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授其修炼过程及口诀,很少见之

   于文字。即使有文字著作传世,也大都用隐语,假借,比喻的形式写成的,而谓之曰:

   “天机不可泄也。”恐天机直泄。误传匪人之手,练成仙术,危害世间,遭受上天的

   谴责,后人面对满篇的苦涩难懂的隐语,比喻,如见天书,无从下手,令人难以猜透,

   非有明师指点,把某些隐语比喻挑明,方能了然于心也,方能入手修炼。

       古人根据阴阳,五行,藏象,八卦等理论,认为性在五脏属心,在阴阳属阳,在

   五行属火,五方属南,八卦属离;亦称性宫、玄头、性源、性灵等。认为命在五脏属

   肾,在阴阳属阴,在五行属水,在五方属北,在八卦属坎;亦称命宫,命蒂等。对呼

   吸称为风,如上文以风吹火,化而成真神“中风吹即调整呼吸,火化即是调心,所谓

   性宫即是上丹田,命宫即是下丹田。

       对性命双修一般的解释,就是通过上丹田与下丹田之性宫与命宫修炼,以求性命

   相会,阴升阳降,取坎填离,以火煮水,水火相济,而使河车运转,气通周天,心肾

   相交,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使神气合一而凝结成丹,从而达到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的天人合一的高深境界,练功一旦达到这一层次,全身会感到异常舒适,身轻体健,

   有无限的快乐,可使人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增智开慧,并能随之产生种种特异功能。

       从现代医学理论来看,命宫(下丹田)所在的生理部位,正是精囊,前列腺,和

   女子卵巢,****等生殖器官所在的部位,也是人身之精气汇聚凝集之处,任脉,督脉,

   冲脉三脉交汇的地方,通过对下丹田的意守存养,观想等的修炼,可以激发体内生命

   能量物质精气神的凝聚,使下丹田产生良好的储能性效应、还可以调节与充实机体体

   液的循环,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从而改善人的生理状况使人的机体发挥激能性

   效应,使人体整体素质提高。

       性宫(上丹田)是下丘脑和脑垂体所在的部位,下丘脑控制与调节植物神经的活

   动,同时还控制与调节脑垂体的内分泌活动。并且能通过脑垂体去影响其它内分泌腺

   的分泌情况,脑垂体乃是大多数内分泌腺的调节中枢,它能分泌出多种激素,尤其能

   促进性激素的分泌情况。具有调节人体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功能,通过对

   上丹田存想意守的修炼,可在功态下,激发人体内某些特殊的生命能量物质和特殊的

   生命信息的凝聚,还可以通过调动下丘脑的功能,来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的不平衡状态,促使系统的生理变化,从而激发人体的潜能。这是我们对练功达到性

   命双修以后,能产生某些超生理状态的特异功能现象的理解。

       实际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对性功、命功兼修是很困难的,性命双修是练功者修炼到

   了一定层次,有了一定的根基,身体素质的生理指标恢复到先天强健之时,才能性命

   双修,没有“上根利器”的悟性和慧根是很难练成的,不是很容易就能达到的境界。

       也有的人可能认为练功只要能治病强身,延年益寿就可以了,单练命功把身体练

   好就行了,何必性命双修。当然,人各有志,不能相强,没有下里巴人,也就显示不

   出阳春白雪的高雅。我们主张练功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去为了自己,不是为了消极自利

   地独善其身,而应该在提高自己身体素质,使自己在身体恢复健康的基础上,去方便

   别人,帮助别人,自渡渡他,自利利人。在渡好个人的情况下,去积极地兼善天下造

   福人类,应该积极地向练功的高层次修炼,通过性命双修,达到明心见性,天人合一

   的高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更多的人服务,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发挥人应有

   的作用,尽到人应尽的责任,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达到人生的目标。只有到了高层次,

   才能如实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才能把握自然规律改造世界,改善自己,从而使人类社

   会走向美好和谐的自由王国。

       有些练功者,不能对性命双修正确理解,命功实际上是肉体上的功夫,是锻炼身

   体祛病健身的功夫,练之可以很好地提高人体的身体素质,是性功的基础,一般地身

   体差或年老体弱者,应先从命功练气强身,达到身心统一后再改练性功,遵循顺其自

   然,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从命功入手,命功练好后,由命介入性。

       对青少年或身体素质较好者,可以直接由性功入手。归根到底地说,性者元性,

   元神也。性功是以元神为主的,是炼神的功夫,超出肉体以外而在识觉上下功夫,练

   的是先天意识,是神。性功最主要的修持方法,就是元神自觉观照。因为性功是由元

   神来做主导,是元神主导和指挥下进行的功夫,如果元神不出现,性功根本无法修持。

   所以身体素质差的一定要先从命功入手,把自己身体素质提高到元神出现的生理指标,

   元神出现的特征是:全身气感消失,进入一种高度深细的气功状态,可出现胎息状态,

   可出现无念(无杂念),“息注”(没有呼吸、体呼吸),甚至“脉住”(脉搏跳动

   微弱,似停止)的现象,并伴有脑中放光,耳内闻声,下丹田不停地旋转,会阴与囟

   门会同时自动强烈地内吸等现象,到了这时,就可以进入性功阶段,而性命双修了。

       性功的修持方法,即没有固定的功法,也没有一定的形式,它是在每天定时修炼

   命功的同时在每天24小时的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时时处处都要留有一念,保持元

   神的自觉观照寂而常照,要达到万念俱寂,一灵触觉的境界,才合性功之要求。要把

   自己心境敞开,超出到体外,进而扩充到天地之间,扩展到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最

   后与整个宇宙空间契合,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之境界。在无比宽阔的心境里,细细

   地对元神观照。当有杂念或有情绪波动产生时,不可执着迷惑随波逐流迷失自性,也

   不能用意念强制地把它除灭压抑,此时,应提起正念,正觉,使之自然而然地消失,

   而平静下来,在没有杂念时,也应该继续观照,不得稍有走漏忘失,不论顺境逆境,

   都要保持正念正觉,勿忘物助。

       元神活泼灵动而又好清好静,情趣高雅脱俗,不受世俗恶习的丝毫污染,而超然

   世外。在日常生活中,修炼者利用识神来待人接物,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纷繁世事,

   思考问题,谋划,考虑事情,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又要保持对元神的照顾体

   贴关心,爱护,使元神自觉自主,观照超脱,而又不受日常生活的丝毫影响,在正智

   融融,意念的协调下,使元神和识神友好协作,互相配合,平等共事,互相无阻无碍,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真正认识自我,明心见性,走向美好自由王

   国。对于个中具体感受,只有通过练功者自己去亲自实践和体验。这里再说“如人饮

   水,冷暖自知”。“欲知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去品尝”。

       有些练功者,没有性命双修的体会,容易产生一些错觉和误解。盲目认为动功就

   是命功,静功就是性功,或者意守下丹田是命功,意守上丹田是性功,所以认为动静

   结合或上下丹田合练就是性命双修。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点。要知道性功和命功的区

   别并不在于功法的动、静、意守丹田部位的上下,性功并不完全限于静坐专修,也采

   用“动中炼性”的动功,更主要还在于每天24小时之内,不管行住坐卧,一举一动,

   应接事物之中,随时随刻地进行磨炼和修持,以达修性之目的。

       现在流传的大部分功法大都属于命功的范畴,意守上下丹田,其作用虽有不同,

   但一经意守,即非性功。因为性功纯属是在元神主导下,超出后天意识及肉体在视觉

   上做功夫,意守丹田及身上其它部位,仍是后天识神主导,在肉体上做功夫,练的是

   气而非神。现流行的静功大都属练气层次。外静而内动,非性功也,修炼者不可不明

   辨之。

 

下一篇:第九章 梦密功德

     

       内丹术是古代道家的一种养生术。它是用人体做炉鼎,以人的精气神为对象,运

   用意念,经过一定的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一种手段,道

   家的养生,以长生不老,羽化登仙为最终目标。但是这个目标是要经过长期的修炼实

   践才能达到。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是不可能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的效果的。

   道门中人常说:“知道易,行道难,坚持行道更难。”另外内丹术的传承,历来都是

   言传口授,以师父带徒弟的形式进行。道门中人常言:“道不言道,道不外传。”因

   此,内丹术修炼的方法很少写成著作问世,即使记录成文字,也是采用大量的隐语和

   比喻,现代人读来如在迷雾之中。为了方便大家的修炼实践,我们在本章中就内丹术

   的基本知识,修炼方法及进程,用现代语言,做一详细论述。

  

                          一、精气神

  

       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精、

   气、神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是内丹

   术修炼的原材料。《太平经·令人寿治平法》中说“故人欲寿者,当爱气养神重精也”。

  

       1、精

       《管子·内与》中说:“精者,气之精华者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中说:

   “夫精者,身之本也。”柳华阳在《金仙证论》中指出:“精为万物之美,即养身立

   命之至宝”。“人有其精则生,人无其精则死,所以精者,即性命之根源”。可见精

   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的根本。

       根据其来源,精又可以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根据其作用,可分为

   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但先天之精不等于生殖之精,后天之精不等于脏腑之精。因为

   生殖之精和脏腑之精,都来源于先天而又滋养于后天,并且它们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先天之精又称元精。人在母体孕育时最先生成的是先天之精--元精。它禀受于父

   母,来源于称天的精气,能够繁殖后代。所以又是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是指水谷等营养物质,经过脾胃的运动、升降,消化吸收后而生成的

   精微物质。这些精微物质分别贮存在五脏六腑,所以又叫脏腑之精。人体之精。以肾

   为藏精之要处,肾为先天之本,肾精的盛衰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能力

   和身体的健康状况。

       先天之精与后天之精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先天之精为后天之精创造物质基

   础,奠定了能级,又叫慧根。先天之精越是充盈,慧根能级就越高,先天基础就越牢

   固,练功就越容易成功,如果先天之精不足,就只有通过进食水谷,经过脾胃的消化

   和吸收不断地进行补充。

       另外,保精、固精也是充养先天之精的一种有效手段,《太阳子》中指出:“养

   生之士,先宝其精,精满则气壮,气壮则神旺,神旺则身健而少病。”防漏对于保精

   是很重要的,“欲不可纵,纵则精竭、精不可竭,竭则真散,益精能生气,气能和神,

   营卫莫大于此。”

       另外修炼梦密功也是一种补充先天之精的方法。修炼梦密功,可以快速疏通全身

   经络,广采天地之精气,使宇宙自然之精微物质进入体内,来补充先天精之不足。通

   过修炼很快可达到天人合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自身磁场与大地共振,人的

   潜在功能很快就能开发出来。

       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对全身各脏腑组织起着滋养的作用。比如饮食进如胃

   中,经过胃的消化和吸收的营养物质,通过心输送到全身各经脉之中,再通过肺的宣

   发作用,而输送全身各处,从而起到滋养全身的作用。

       精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关系。精足则人体生长发育良好,精少则人体发育不

   良。通过练功,可以培育精气,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精和气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精也可以转化为气,气也可以转化为精,

   以保持生命活动的需要,练功就是运用精与气的这种相互转化作用,来练气化精,练

   精化气,使人体生命活动更旺盛。

       生理之气贵和。而精则越充足越好,没有听说因精足而致病的。对精要善于蓄养,

   不宜过分耗散。古代练丹家认为,精的衰朽,可导致人体的衰老。精的旺盛可以导致

   人体延年益寿,精是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富有青春活力的基础。元精和元气,气和神凝

   合,就会结合成为内丹。

  

       2、气

       中医学认为气指的是人体呼吸之气,也就是指脏腑组织的活动能力以及体内流动

   的富有营养的精微物质,如脏腑之气和水谷之气等。

       在道家养生学中,认为气可分为禀受于先天的元气和得之于后天的呼吸,饮食营

   养物质之气。

       在古代文献,先天之气被写作“  ”以示与后天之气的分别。《金丹四百字·序》

   中说:“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

       元气形成于受胎之前,先天之气烟烟蕴蕴,生于无形,即先天祖气,这先天元气,

   在人出生之后,即落丹田,司理后天的呼吸之气,以及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

       元代混然子王道渊称:“神仙修炼,只是采取先天一气以为丹。后天之气者,乃

   一呼一吸,一往一来,内运之所,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根,吸则龙吟而云起,呼则

   呼啸而风生,绵绵若存,归于祖气,内外混合,结成仙丹。”

       气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写道:“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

   命之曰人”,《医门法律》中又说:“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

       气者人生之根本也,人之有生,则全赖此气。气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的气化作用:

       是指精气神等体内精微物质,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

       《太平经·附录》说:“夫人本生混沌之气,气生精,精生神,神生明。本于阴

   阳之气,气转为精,精转为神,神转为胆”。《东垣十书·省言》亦说:“气乃神之

   祖,精乃气之子,气者,精神之根蒂也,大矣哉!积气以成精,积精以全神”。

       这些都说明了精气神通过气化的作用,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相互转化。

       (2).气的升降出入作用:

       气的运动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但是可以把这些变化归纳为升、降、出、

   入四种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这一旦停止,就意味

   着人体生命活动的终止。

       《素问·六维旨大论》中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

   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升或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清

   楚地说明了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气的升降主要是指自身内部的自我调整,出入则是指自身内部与外部环境所进行

   的交换。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激发和推动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可是只有在以脏腑

   为中心的这种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中,才能得到具体表现。

       实质上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反映。气的升降出入是一

   个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从局部来看,并不是每一种生理活动,都必须具备升降出入,

   而是各有侧重,但以整个机体的生理活动来看,升和降,出和入之间必须协调平衡,

   才能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因此,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协调平衡人体各种功能的

   一个重要环节。

       (3).气的推动作用:

       气是一种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血的生成和运行,津液的生成,运输,布输,布散和排泄等,均起着推动和激发的作

   用。

       通过练功,能有效地增强气的这种推动作用。通过练气和养气的结合,可以使内

   气充足。通过运气,能够打通人体的阻滞部位,意到气到,气行血行,使血、津、液

   等运行通畅,解除血瘀滞水湿停滞,增强机体的生命活力。

       (4).气的固摄作用:

       气的主要表现在对血、津、液等液态物质有防止其流失的作用。

       固摄血液并使其循脉而行,防止逸出脉外。固摄津液,控制其分泌排泄量,防止

   无故流失。气的固摄作用还表现在输布、排泄与防止无故流失两方面。由于输布,排

   泄两方面的相互协调,构成了正常的运行,分泌和排泄,从而维持人的器官和肌体的

   正常功能。

       气的固摄作用和推动作用是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气一方面能推动血液的运行和

   津液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可固摄体内的液态物质,防止无故流失。由于两

   方面的相互协调,构成了气对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行,分泌,排泄的调节和控制。

   这是人体正常的血液运行和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5).气的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主要表现在护卫全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气的防御作用如果减

   弱,会使外邪得以侵入,导致机体生病,气的防御作用还能大大地增强人体抵抗击打

   的能力。

       (6).气的温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表现在能使人体的体温维持恒定;能使各脏腑经络在气的温煦作用

   下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能使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在气的温煦作用下,进行下沉的

   循环运行。通过练功能使气的温煦作用增强,而出现丹田发热和肢体温暖等现象。

       人体之气,从整体上说,是由先天之精气,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水谷之精气)和

   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的综合作用,将三者结合起来而生成的,

   但具体来讲又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如下几种:

       第一,元气:又叫真气,是体内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第二,宗气:是聚于胸中,上注于心肺之中脉,下注于丹田而行于足,具有同呼

   吸、行气、行血、发声音、明视听、适寒温等作用的气。是由自然呼吸入肺的清气与

   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组成。

       第三,营气:是气与血共行于血管中的气。其营养丰富又称营气。它与血关系密

   切相关,不可分离,常以营血并称。其主要来源于水谷精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营

   养全身,它的主要功能是营养和血液两个方面。

       第四,卫气:是行与脉处,具有护卫肌表,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作用的气。

  

       3、神

       中医学认为神是神态,知觉,运动等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神是人体生命的主宰,

   内脏功能的反映。神由先天之精生成,并由后天之精气所充养,才能维持和发挥神的

   功能。

       《素问》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其中神、魄、魂、

   意、志只是中枢神经活动现象对五脏的不同反映。实际上,它们都是由心(大脑)所

   主宰的,神在人体中居于首要地位。

       道家养生学认为,神有先天之神和后天之神两类,先天之神称为元神,后天之神

   为识神或欲神。养生术重视对元神的修炼,“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思虑之神”。

   “夫神者,有元神焉,有欲神焉,元神者,乃先天以来一点灵光是也,欲神者,气之

   禀性也。元神乃先天之性也,形成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性存焉”。修炼

   就是逐步恢复和助长先天的元神。

       人之神生而有之,《灵枢·本神篇》中指出:“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

   之神”。神也要依靠后天水谷之气的濡养,《灵枢·平人绝谷篇》:“故神者,水谷

   之精气也”。由此看来,神不是凭空而产生的,是有一定物质基础的。神是人体生命

   活动的主宰。人们的一切生命活动无不受大脑思维意识的支配。神是人的大脑思维意

   识,及一切生命活动的表现。

       《赤枢·千年篇》:“百光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层而终矣”。《素问·

   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倡,失神者亡。”由此看来,神与形俱是生命活动的象征。

   “神者形之主,形者神之宅。神去则宅空,形去则神无居。”

       练功要特别注意练神,养神。“治身,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岁意

   平,百岁皆宁,养生之本也。”养神的关键是凝神,凝神专注,心神集中,排除杂念,

   守住一窍,不散乱,不昏乱,寂寂惺惺,修止修定,眼不观,鼻不嗅,耳不听,胸无

   思,心不烦,乃是养神之道。

       养神有助于养气,养气又可以有助于养精。养精养气,须先养神,净化心灵。神

   凝则心安,心安则气升。

       元神同于现代神经生理学中的潜意识,现代神经学认为人的全部精神活动,可分

   为四个层次:

       (1).生理反射层:条件反射及非条件反射的神经生理活动等。

       (2).感知层:中枢神经的各种分析器官对身体内外事物的感知和分析。

       (3).意识层:意识层是由生理反射层和感知层所引起,而又反过来影响这两个

   层次的功能。意识层是建立在反射层和感知层的基础之上,把传入的各种信息进行分

   析综合,抽象出概念。因此意识层是有形成概念和运用概念的功能。

       (4).潜在意识层:又叫本体意识,自我意识和潜意识。它是人体整个精神活动

   的最深层。在一般情况下,它被意识层的意识活动所覆盖淹没,只有在意识活动停止

   的时候,才显露出来。它不借助概念活动。故无分析,无概念,直接与内外信息结合,

   并作出最利于人身的反应。

       识神大致相当于现代神经生理学的前三个层次,元神则相当于潜意识层。元神在

   一般情况下不显露出来,只有在意识清静无为的高度入静状态,才能露出元神之性。

   识神是人出生之后,在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逐步产生的神,即认识之神,

    又称为欲神,有为之神,元神是在清静无为的状态下,才显露出来的圆满无碍的大

   智 大慧,识神则是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进行的思维活动。

       当元神显露时,往往能产生一些超出常态的特异功能和特殊体验。比如这时能够

   感知一些常态下,不能感知的事物,能完成常态下不能完成的工作。并能迸发出创造

   的火花。使自我身心处于一种和谐愉悦欢快美妙的状态之中。

       元神显现时的这种超常功能和体验,和醉心于某种创作活动,进入最佳创作境界

   时的情况是相类似的。当对事业如痴如醉的研究者,进入最佳状态时,支配他的已经

   不是预先规化的既定目标和以前掌握的原则、理论和观点,而是一种直感的、忘我的,

   自然而然地涌现而出的创造精神。这是脱离了那些既定目标,原则,观念,理论的束

   缚,把它们化成了整体的、综合的,有序的而又自然涌现的一种创造精神,这时,所

   产生的成果,是出人意料的。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科学家,都是通过这种状态完成了重大的科学发明、科学实

   验和科学理论学说。文学家们在这种状态下完成了神来之笔,画家在这种状态下完成

   了传世名作。文学家们称之为灵感,心理学上叫做直觉智境,在气功学上叫灵光一现,

   无为无不为。

  

       4、精、气、神的关系

       精、气、神三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为用。“精

   中生气、气中生神”、“精全则气全,气全则神全”。“精在其中也,三者相助为治。

   故人能长寿者,乃当爱气、养神、重精也”。

       概括地讲,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是主导,三者同处在一个统一整体之中,“

   神生于气,气化于精,精化气,气化神。故精者身之本,气者神之宝,形者神之宅”。

   精气神的相互转化是维持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形式,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

   理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精和气都是人体的精微物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谓,“人无气则死”

   ,“人含气而生,精尽而死”。这说明精与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精生

   气”、“气化精”。气赖精以产生,精又可以转化为气。练功就是通过意识和呼吸的

   训练而积气生精和练精化气。通过练功,促进精气的相互转化,从而更好地发挥精和

   气的作用。

       “两精相搏谓之神”,“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

   精夜相成,神乃生”。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这些都足以说明神是由精和气产生的,

   所谓“人有气则生气绝则神亡”。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生死存亡的决定作用。

  

                       二、丹田与内丹术

  

       1、丹田

       古代养生家们认为,丹田是人体中内炼修持的重要部位;是聚集真气,炼养精气

   神,使之凝聚成丹的部位;是养生家们炼丹、结丹、存丹的地方。就好象农民种庄稼,

   把种子播放于田中,种子经过水土的滋润,阳光的温养,自然会发芽,成长,结实,

   成熟时期,所以叫丹田。

       丹田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时期的《王子乔碑》,其中有“覃思以历丹田”。《老

   子铬》中还载有“存想丹田”等句。

       到了东晋,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将丹田区分为上、中、下三处。“一有姓

   字服色,男长九分,女长六分,或在脐下,二寸四分下丹田中,或在心下绛官金阙中

   丹田也,或在人之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三寸为上丹田也”。

       《云笈七签·卷十八,老子中经》云:“丹田者,人之根也,精神之所藏也,五

   气之元也。赤之府,男子以藏精,女子以藏月水,主生子,和合阴阳之门户也,在脐

   下三寸附着脊膂两肾根也。丹田之中,中赤,左青,右黄,上白,下黑,方圆四寸之

   中。所以在脐下三寸者,言法天地人,天一,地二,人三、时四,故曰四寸。”

       后世内丹家们对丹田的部位,都有自己的认识,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练功时所存想

   的丹田部位,而且给它编造许多别名,来迷惑于人,使人无法捉摸猜透,对于自己存

   想的丹田部位及作用都在各门派内密传,从不外泄。

       虽然这样,各个门派所存想的丹田位置都大同而小异,只不过是自己所用的名称

   和炼法与众不同,各个门派都有自己所独到的地方。现在一般的都认为下丹田在肚脐

   (神阙),中丹田在膻中,上丹田在印堂穴。下丹田重精,中丹田重气,上丹田重神。

       在上、中、下三个丹田之中,下丹田最为重要,它在脐后肾前,腹部的正中央,

   乃命宫之所,男子以藏精,女子之所养胎之处,是任督二脉呈十字交会的地方。又集

   中有关元,气海和命门等穴位,是聚集,运转和储存人体精气神的地方。所以古人又

   称下丹田为“性命之祖”,“藏精之府”,“生命之源”,“呼吸之门”,“神气归

   藏之府”,“五脏六腑之本”等。

       中丹田是藏气的地方。《金丹四百字·序》曰:“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

   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胎亦在此亦矣,脱体亦在此矣。”由此看来,中丹

   田乃是内丹修炼过程中的重要处所。

       上丹田在头部,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是藏神上府,是内丹修炼至炼神还虚阶段的

   时候,阳神上迁所居住的地方。乃性宫之所,是练功练出神通并开发智慧的部位。

  

       2、内丹术

       内丹术就是古代内丹家们把自身做为炉鼎,以精气为药物,神为运用,经过一定

   的练养方法和步骤,而使精气神在人体之内某一部位凝聚成丹,从而达到祛病健身,

   延年益寿,长生不老,进而羽化登仙的、美好的愿望的一种练功方法。

       由此看来,内丹术是道家的一种养生术。其名始见于隋唐时期,此时正是外丹术

   逐渐衰退,内丹术逐渐兴起而盛行于世的时候。它起源于传统的守一、坐忘、行气,

   导引,吐纳等术。

       内丹术的祖师,大都认为是吕洞宾,吕氏山西永乐人,据传其在六十四岁时,游

   终南山,遇钟汉离授以金丹大道。施肩吾著的《钟吕传道集》详细地记载了钟吕丹法

   的内容,成为后世道家各派内丹术的中心。

       内丹家们认为,从混沌无形无象的道,生出真元之气,真元之气又分化为阴阳,

   阴阳再化生成为三,三再衍生为芸芸万物;即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的过程,是

   为顺行,是有生有成,生生不息的造化之道。而内丹术的修炼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即

   炼精化气,合三(精气神)为二;炼气化神,合二(气神)为一,(神);炼神还虚,

   一归于无极(道),从而达到人类重返本源,长生在世的美好梦想。这就是内丹家们

   顺则生人生物,逆则生仙成佛的理论根据。

       内丹家们修炼内丹所采用的精、气、神,不是后天的精、气、神,而是要用人体

   先天秉赋的元精、元气、元神、是先天之精、气、神、其中精是物质基础,气是动力,

   神是主宰。即以神驭气,以神炼精,性命双修是其修炼的核心,长生不老是其修炼的

   目的。所谓天地久大,圣人象之。精华在于日月,进退运乎水火,是故性命双修,内

   外一道。

       内丹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在《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中说:“借外丹力修内丹,

   欲安众生先自安。”但是内丹术的源泉,可以追逆到汉代,在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

   参同契》这部被后世称为“万古丹经王”的著作中,已经有了非常深奥的内炼思想,

   由它再向上还可以追逆到先秦道家的古典著作中关于气功方面的理论叙述。

       但是在隋唐以前的古典著作里面,虽然有许多对内丹修炼方面的叙述,但是并没

   有被冠以内丹一词。只是到了隋唐之际。内丹术才逐渐被社会上众多的修炼者所知晓。

   到了唐末五代时期,研讨内丹术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著名的有钟汉离,吕洞宾,陈抟

   等,他们为内丹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大大地丰富了内丹术修炼的实践

   经验,对内丹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到了宋元时期,内丹逐渐取代外丹而盛行于社会,并发展形成了以道家南派和北

   派为主体的宋元内丹派,成为我国古代气功史上最重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流派。 

       原始的内丹术是古代道家内丹修炼者追求长生不老的一种主要手段,但是其中许

   多方面具有某些神秘主义的迷信色彩和糟粕,含有许多非科学的成份,不能为现代多

   数人所接受,也不能适应当今气功事业的发展,我们对其进行研究和修炼,要持辨证

   态度,吸其精华,剔其糟粕。

       内丹术的精华部分,是古代内丹家们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努力

   在研究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把延年益寿,开发智慧和人体潜能作为主要

   目的,从而去探索人体生命科学的奥秘。由此可见,内丹术在神秘主义色彩的笼罩下,

   却包涵着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探索人天奥秘的宝贵经验,里面埋藏着大量的

   值得我们后人去研究和开采的宝藏。

       内丹术虽然流派繁多,各派的炼养部位,功法,理论也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功法

   的修炼过程及步骤却都有着相同之处,因为他们练功所希望的鹤发童颜,益寿延年和

   达到长生不老的练功目的是相同的。还有就是他们炼养的对象和所用的原材料也是相

   同的,那就是人体自身的精气神。

       精、气、神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后天之精乃是指交合之精,气是指人体呼吸之气,

   神是指思虑之神;先天的精、气、神又称元精、元气、元神,元是指人体处在婴儿状

   态时,未被环境和后天意识干扰和污染的清净状态。在人体内先天和后天的精气神是

   同时存在的。各派功法都是通过压制后天来恢复先天的本来面目,最后凝炼成丹。这

   个过程可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筑基

       筑基是进入修炼之门的基本功,是内丹术修炼的第一阶段,重在填补内丹修炼者

   自身的亏虚。

       古代内丹家们认为,人自出生后,从婴儿状态逐渐长大成人以后,大都心力劳累,

   身心交瘁,精气神都有不同程度的耗伤,因而人体的元精、元气、元神也多有亏损,

   所以要修炼内丹,必须通过练功来弥补这些亏损,达到精全、气全、神全三全,基础

   牢固后才能进入正式的内丹修炼。

       修炼内丹就如同建阁造屋,必须先把基础筑牢后,才能在基础上竖柱安梁,砌砖

   盖瓦。如果基础不牢固,一切都是空想,无异于沙滩上筑高楼。

       修炼内丹是以自身机体为基础,在身体不符合条件,没有达到精、气、神三全之

   前,必须通过练功把身体加以修复,补益,舒通经络、祛病健身,达到精气神充足,

   补足自身亏虚以后,才符合修炼内丹的初步要求,才能进入内丹术的正式修炼。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生活经历,年龄,身体素质各方面的不同,

   自身的亏损情况也就不一样,所以筑基入手的功夫也就有所不同,一般地如童真之体

   及少年,他们先天一点灵光未破,身体基础牢固,元精、元气、元神充足,所以他们

   不用做筑基的功夫,就可以直接入门去修炼金丹大道,这是童真及少年练功见效快的

   真正原因。那些年龄大,已婚的人,由于长年劳累,身疲力竭或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

   先天一点灵光已破,先天之童真已亏,所以必须先修炼筑基炼已的功夫,来填补自身

   的亏虚,通过练功把身体练好以后,才能再去修炼金丹大道,返老还童。

       筑基又称为“炼已”,“已”字有两种含义:一种是自己之说,炼已就是炼自身

   之精之神,把基础打牢,另一种含义就是指心意,或念头,炼已就是排除杂念,一心

   练功,由此看来筑基,炼已的功夫练好,才能练好以后的功法,因为筑基炼已的功夫

   是修炼内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

       实际上,练筑基已就是为了调动人体自身的生命潜力,从而使精神能够支配肉体,

   使意念能够控制神经,以达到祛病健身,益寿延年的目的。

       现在流传的大部分功法,大都是筑基炼已的方法,对维持人体健康,祛病延年,

   提高身体素质都是非常有益的,但是这些功法大都是有为之法,不宜朝秦暮楚,频频

   改换,不然就好象小学而频频转学,既不见升入中学之期,又空耗时间及钱财精力,

   得不偿失。应该坚持一种功法修炼,以使自己更快地收到效益,而进入内丹术正门修

   炼,以免延误了升入中学、大学的时间。

       明代伍守阳的《天仙正理直论;炼已直论第二》:

       冲虚子曰:修心而始曰筑基。筑者,渐渐积累增益之义,基者,修炼阳神之本根,

   安神定息之处所也,基必先筑者,盖谓阳神即元神之所成就纯全,而显灵者,常以精

   气而为用。精气旺,则神亦旺而法力大;精气耗,则神亦耗而弱,此理所以如是也。

       欲得元神长住而长灵觉,亦必精气长住而长为有基也,自基未筑之先,元神逐境

   外驰,则元气散,元精败,基愈坏矣。所以不足以为基但精之逐于交感,年深日久,

   恋恋爱根,一旦欲令不漏而且还气,得乎?此无基也。神之扰于思虑,时递刻迁,茫

   茫接物,一旦欲令长而且还虚,得乎?此无基也。

       古人皆言,以精炼精,以气炼气,以神炼神者,正欲为此用也,是以必用精气神

   之三宝合炼,精补其精,气补其气,神补其神,筑而基成。唯能合一则成基,不能合

   一则精气神不能长旺,而基即不可成也,及基筑成,精则固矣,气则还矣,永为坚固

   不坏之基,而长生不死,证人仙之果矣。为世欲界而升色界之基者以此,为十月神定

   者以此;而九十月不昏睡者,有此基也;十月不饮食不寒暑者,有此基也。

       所以炼气而气即定,历百千万亿劫而绝无呼吸一息;炼神而神即虚,历百千万亿

   劫而绝无昏迷一睡;亦不散乱一驰,与天地同其寿量者基此,与圣真齐真神通灵应者

   基此。此所谓阳神之有基者,基成由于阳精无漏,而名漏尽通不燃无基也,即无漏尽

   通矣。虽证入神通,不过阴灵之性,五通之果,宅舍难固,不免不于死此而生于彼。

   若有秘授躲横生而择竖形者,犹且易性改名,虚负今生矣。

       阴神何益哉!阳神之基可不筑之哉?可不急究之哉?也有以淫后败基者,反诳人

   曰,采补筑基欺骗愚夫,共为淫乐。一遇淫媾,再精无不损者,气无不耗者,神无不

   荡者,神无不荡者,基愈来矣。直误至于死,而后知被淫邪术假之勃正道,可不戒之

   哉!

   第二阶段: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是在修炼筑基的功夫收到效验,使人体在达到精气神三全的基础上,才

   能入手修炼的更高一层次的功夫,是整个内丹修炼的关键。

       筑基功只是打通任脉和督脉,并无药物,只是炼气而已,只是初级预备功,丹经

   称之为道术。当精气神通过筑基补足,进入内炼的炼精化气阶段后的修炼方法,丹经

   称之为仙术。

       炼精化气阶段炼的药物是由人体的精气神三宝构成的。三宝之中犹以精为基础,

   元精其本身虽然属于先天之物,但是也有少许杂质,必须与元气合炼,化为精气相合

   之气,达到清纯,洁净无杂质后,才能顺利地进行运炼。这一阶段是合三为二的过程,

   炼后只有神、气两种成分而构成大药,这一阶段古代炼丹家们认为须炼一百天才能形

   成,故又称为“百日关”。又因为此阶段在得药后,气在任督二脉循环周流运行不止,

   故又称为小周天或河车运转。

       周天本来是古代天文学的术语,是指天文学家们在观测天象时,眼睛所看到的天

   体上的最大的圆周。后来天文学家们又把这个圆周分为360.25度,太阳正处在这个大

   圆圈上,每天向右移动一度,太阳移动一周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因此把太阳移动运

   行一周称为大周天。在这个大圆周的两侧各有8度弧,叫黄道带。 在黄道带上排列着

   二十八星宿,这些星宿皆循天左行,一日一度移动一周,这叫做小周天。内丹家们概

   括天人相应的观点,借用了天文学上“周天”这一术语,来比喻内丹术修炼的过程和

   运转修炼内丹的模式。在气功学史上,首次应用周天一词的是后汉魏伯阳著的《周易

   参同契》中,“关键有低昂兮,周天而奔走”。

       周天一词,在古代许多经典著作里面又叫河车,所以大、小周天运转有时又被称

   为大、小河车运转。《周易参同契》中有“五金之主,北方河车。”元代俞琰注:“

   北方河车,即帝车也,以其随天河而轮转,故称河车,今天真铅生于水中,得真火锻

   炼而出,则河车不敢暂留停,运行昆仑顶峰也”。

       施肩吾著的《钟吕传道集》中说:“河车者,起于北方正水之中,肾藏真气,所

   生之正气,乃曰河车”。《修真十书》卷一云:“一气周流谓之河车”。河车或者是

   周天运转,实际上就是指真元之气在任督二脉循环周流,而运练成丹的功夫和过程;

   是指真元之气由下丹田向下行,从会阴穴到尾闾关沿督脉上升,经过夹脊关至玉枕关,

   经过百会穴来到印堂穴,下鹊桥沿着任脉下行至重楼,过黄庭一直返回下丹田的循环

   不已的修炼运转过程。真元之气沿着这一循环路线运行一次为完成一次小周天运转或

   河车运转。修炼此种功夫,可以“养阳炼阴”,“接引元阳”,“疏通气血”,“炼

   补元神”。

       在炼精化气阶段,小周天的运转过程是通过意守腹部下丹田,以积气生精,使精

   气神在丹田化合产生药物,并使药物在任督二脉循环,反复进行运转凝炼而成丹的。

       药物是构成人体及人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即人体的精、气、神三宝,

   它在内丹修炼的不同阶段又可分为外药和内药及大药。炼精化气初级运转时的精气神

   三宝称为外药;当初级阶段运炼结束时被称为内药;内药和外药凝合进入炼气化神阶

   段时称为大药。

       活子时来时即外药生时,此时应用小周天火侯上摄泥丸,下重楼纳入丹田储存,

   算是炼药一次。因为此药由外而转内所以称为外药,当外药按内炼标准运满三百次后,

   才开始用丹功生内药。

       内药的产生必须先运元神和运三百次的外药在下丹田交接后,才能够产生比外药

   更精纯的内药。内药和外药凝合后,当有阳光三现,即眼前出现三次闪光的信号时,

   即可止火,停止运炼,可转入炼气化神阶段,继炼而生成大药。

       外药所以了命,内药所以了性,外药者,外夺造化,以复先天。内药者,内保本

   真,以化后天。外药有作,小周天炼之;内药无作,元神寂照之,并不运转。《悟真

   篇》中指出:“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田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

       进行小周天的运转,开始于活子时(正子时为夜间11-1点,活子时为当有性冲

   动之时,在男子为阴精勃起而不泄,在女子则是性旺盛而意不乱)。这是筑基炼已

   纯熟后,静极之中全自动上真机,精气神发动,源头清,元精满。此时,必须把先天

   元神凝入气动之处,即丹田,用元神去招摄所生之元精,并配以绵绵不断的呼吸,息

   息归根,使神与精气渐渐熔合在一起,直到阴精自然缩尽。这就是调药,即神与精气

   所混合的过程。

       忽一日,于静定之中,自觉身心酥绵快乐,周身融和,阴精复又勃起,痒生毫窍,

   周身自然端直,丹田之中暖信融融,呼吸顿断,神气犹如磁石般相翕,入于窈冥浑浊,

   突又心觉恍惚,呼吸复起,这才是药产之真时,此时所产的药叫小药,又叫真种子。

   小药是神与精气凝合的产物,那种把阳动之时的元精当作真种子来采封凝炼的方法是

   错误的,也是不能凝炼成丹的。

       小药(真种子)一经产生,即应及时采收,使之归入丹田。因为真种子所产生的

   景象机动有时,不可轻易错过。

       采取之法,如《圣道心传》中说:“后天活子时,急须下手,名曰铅遇汞生须急

   采,使以手拿住龙头虎尾,紧缩谷道,挟起小腹,竖起脊背,双目上视泥丸,使其阴

   火自息而升泥丸。”此种采取之法,乃是丹经中所说的“火逼金行”。火是指心,指

   神,实际上就是指运用意念,金就是指肾中的精气。所以采药就是要加强意念的运用,

   采药时除了意守泥丸宫外,一般还要配合运用“撮”,“抵”,“闭”,“吸”四字

   诀,即撮提谷道,舌抵上腭,半目上视,鼻中呼吸,把将欲外驰的真种子牢牢固定在

   丹田之中温养。

       温养即是指用神光刻刻环报丹田中之真种子,意守,观想,须臾不离,用文火将

   神气俱伏于气海穴,随后火逼金行,继进武火,使内气沿督脉而上行泥丸,自头顶而

   下,接任脉用文火下归丹田。即周天运转是阳刚而后变为阴柔,经反复进行三百次运

   转,达到矿尽金纯,丹成功圆,有阳光三现之验时,即要止火,炼精化气功成。即可

   转入下一阶段炼气化神的修炼。

       上面介绍的是传统内丹修炼,周天运转的功法中的一种正统的练功模式,从筑基

   炼已纯熟后的一阳生,到行满三百次的周天运转,而止火成丹。其中要经过筑基炼已,

   产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等步骤。整个过程,其中逐节稍有丝毫差错即不能结

   丹,正如古人说:“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

       这种正统的练功模式,从炼精化气(小周天),到炼气化神(大周天),最后炼

   神还虚的阶段,全部功法炼成,大约需要十年的时间修炼,这类功法所结成的丹叫真

   丹。

       但是由于耗时太长,又加之规矩甚严,不能稍有差错,使人们很难炼之成功,正

   如古人所说:“修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为了适应众多的人修炼,内丹

   家们又创立了另一类周天功法。此种功法,对各方面的要求都大大降低,不如前者要

   求严格,只是强调意念的作用,修炼这种功法所结成的丹被称为幻丹。称前面周天练

   通以后为气通或经通,即经络周天,后面这种周天功法练通后被称意通,即意念周天。

       《青华秘文》中说:“幻丹者,未静心时,遂采一阳”,“以欲念而交会阳生,

   此幻丹之所以有了”。另据近代名医张锡纯的《哀中参西景》中说:“意通任督者”,

   “当收视返听,一意凝神,以所吸之气归根,当其吸气下行时,即以意念默运行气,

   转过尾闾,循夹脊而上贯脑部,略停一停,又乘气外出之机,以意送此气下归丹田。”

       这种意通任督的练功方法不象前面所介绍的经络周天那样,依靠真气的自然运行,

   而是利用意念的观想来完成的,即用意念观想丹田之气循着周天路线运转,并通过意

   念与呼吸的配合来完成,这种意通周天的方法,需时短,见效快,练之同样能够取得

   祛病健身和延年益寿的效果,易被大多数人接受,适合现代人修炼。

       小周天是否练通,它的标准是在任督二脉上有气感产生。小周天练通以后,由于

   任督二脉的接通,开辟了人体新的更为广泛的信息联系通道,使得人体各组织系统的

   器官之间信息的联系加强,从而促进了人体内体液激素的新陈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加强,

   使人体的自动调节功能达到最佳状态,使得某些疾病有明显的好转以致祛除体外,使

   得人体素质及智力水平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总之,小周天的修炼可以防病治病,补益虚损,使人能够获得充沛的精力。《周

   易参同契》中说,通过修炼周天运转可使人:“颜容浸以润,骨节亦坚强,排却众阴

   邪,然后立正阳。”

     第三阶段:炼气化神

       炼气化神是在练通小周天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修炼的一个阶段。此阶段将气与神合

   炼,使气归入神中,此神与气合二为一之法也,炼精化气为初关,炼气化神为中关。

   中关依据古代练功家们认为须经十个月的修炼方可炼成,故炼气化神阶段又叫十月关,

   以此比喻十月怀胎,孕育灵药。完成此阶段的修炼,即可命名使人返老还童,益寿延

   年,并可随之自然出现某些功能。

       炼气化神阶段内气的运行,不仅仅局限于任督二脉,也走人体其它经脉,故又称

   为大周天。炼精化气讲活子时,而炼气化神讲正子时。

       炼精化气是采外药进行小周天运转,使之进入丹田,经过上鼎泥丸宫,到下炉下

   丹田而封存,是以上丹田为鼎,下丹田为炉,其中有时有间,有火有侯,有数有息,

   有起有止,有动有静,犹如天体之运行,有一定的规律。如《翠虚篇·金丹诗诀》中

   说:“但守爻火三百刻,产成一颗夜明珠。”炼气化神是将鼎下移,以下丹田为炉,

   中丹田内庭为鼎,运用入定之力使神与气密切结结相抱相融,以成大丹。通过丹药在

   胸部中丹田和全身经络脏腑的反复运行和凝炼,最后结成大丹,可以祛病健身,延年

   益寿,使人体内部各系统高度统一协调。此阶段炼成时会产生强大的气效应,既可用

   于自己祛病强身,又可用于为别人诊病祛病。正如《黄庭经》中所说的:“皆在心内

   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

       在修炼时,把炼精化气,小周天功满炼成的小丹运入胸部中丹田,使人体全身之

   精、气、神皆汇聚于此,进行意守存想,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凝炼,便可产生小丹与

   精气神混合凝炼融为一体,比小丹更为精纯的物质,即大药。把所产生的大药在中丹

   田保存而不耗散,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温养,使其在全身各处经络及脏腑器官组织中运

   行,通过不断的运行对其继续进行凝炼。当运炼到一定的程度,由量变到发生质变时,

   即结成大丹,归于胸部中丹田。

       当大丹将要产生时,人体会现六根震动的现象,即出现六种身心变化。这就是《

   仙佛合宗语录》中说的:“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生风,脑后鹫鸣,

   耳涌鼻搐。”就是说,在产生大丹时,身体会现丹田和两肾异常温热,眼内会冒出金

   光,耳后会出现风吹动的声音,脑后会出现鹫鸣声,身体涌动,鼻子抽搐的六种现象。

       当在大周天运行时,无论气走人体哪条经脉,都要遵循“阴经上行,阳经下行”

   阴升阳降的十二经脉走向运行规律来运行。小周天的运行只有一种循环路线,而大周

   天可以有多种循环路线,人体各处经脉都可以走,都要练通,才算大周天功成。练功

   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遵循阴升阳降的原则来选择适合自己修炼的大周天循环路

   线,要灵活运用,不能拘泥于一种形式。

       古代内丹家称大周天要修炼十个月方能炼成,但是这也非定数,由于每个修炼者

   自身身体素质差异的不同,所以修炼成功所需的时间也就不同,并不是每个练功者都

   要经过十个月才能成功。有不少人在短时间内即能炼成,许多梦密功学员和弟子在短

   时间内即能炼成,许多梦密功学员和弟子在短时间内即练通了小周天和大周天,这就

   是一个明证。

       大周天练成的标志除了出现六根震动的现象以外,另一个标志就是在所运行的经

   脉路线上有气感,练通大周天非一日可成,是慢慢在逐步形成的。内气在全身各经络

   中的运行,也是由微到显,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由慢到快逐步地变化,经过反复不

   断的进行运行凝炼,最后才能达到意气相依,意到气到,气随意行,随心所欲,收发

   自如的境界。

       实际上,炼气化神的具体操作就是运用入定寂照之力使神逐步被孕育成长。炼气

   化神,从有为向无为过度,寂观照,常定觉,做到一切归于自然,使神气得到凝炼而

   结成圣胎,随后即可进入炼神还虚阶段。

     第四阶段:炼神还虚

       此阶段是在炼精化气和炼气化神的基础上,进一步修炼所达到的境界,又称上关

   或九年关。所谓九年关,并不是说炼神还虚阶段需要九年的时间,而是为了借用达摩

   祖师面壁九年的典故,来比喻此阶段纯入性功,无动作可言,全凭修炼者悟性即全凭

   心意用功夫,是内丹术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修炼者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目标。

       此阶段修炼常定常寂,一切归无,复归于无;一切进入虚空,十方圆明,返本归

   源,明心见性,所谓“如来妙体遍河沙,万象森罗无碍遮,会得圆通真法眼,始知三

   界是吾家”。纯入无为,圆通无百,四大皆空,得大解脱,达人类自由王国之境界。

       《悟真篇》把此阶段比喻为:“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昏蒙,今朝唐莹照乾坤,

   万象昭然准隐。”

       炼神还虚阶段的修炼是通过不断地对头部上丹田的温养修炼,从而使其发生质的

   变化。由于此时天目和百会穴打开,所以能够从宇宙空间中吸收个体所需要的各方面

   多种能量和信息,使个体对自然界和社会及自我认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到此阶段可

   产生五眼六神通等种种特异功能。能够高度地去适应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同时也能使

   自然和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发生一定的变化。

       到了炼神还虚无遮无碍,万象通明时的阶段,修炼者与天地合一,与宇宙同体,

   是真正的天人相应,但此时神秘主义色彩及宗教幻想颇多,有很大的理想主义成份,

   这也是一般不练功者所很难理解的真正原因。但是其中修炼者揶欲宇宙,控制自然,

   人定胜天,用炼养方法来推延衰老,甚至长生在世的思想却是一种积极精神的表现,

   实际上,要想去破泽人体生命科学的密码,探索人天奥秘,不达到此阶段,是无法进

   行的,宇宙空间中的一切奥妙非进入此阶段才能够洞明。

       由于练功是一种实践身心锻炼的方法,每个修炼者的身体素质,思想修养,个人

   悟性等各方面的因素,对练功的成效起着决定作用,所以每个练功者在练功的同时,

   还要不断地加强对原理和其有关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提高悟性,加强思想道德品质的

   修养,才易收到良好的效果。

       练功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身心锻炼方法,在炼精化气,炼气化神阶段还有规可循,

   有章可依,到了练神还虚阶段则主要靠自己练功中的亲身体验,和平时对基本知识的

   掌握,理论修养和练功经验自己去把握。练功是以自我身心为实验田的内求法,个中

   三味。特别是到了炼神还虚的高层次,只有修炼者自己才能体会。炼之久久,妙意如

   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欲知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去品尝。只有达到炼神还虚

   的阶段以后,才会实现修炼者生命的圆满。

  

                          三、性命双修

  

       什么是性?什么是命?

       《性命圭旨》中说:“性者,神之始也,神本于性,而性未始神,神所由以灵。

   命者,气之始,气本于命,而命则未始气,气所由以生。”就是说性是神的先天生理

   基础,命是气的先天生理基础。

       明代陆潜虚的《玄肤论》云:“性则神也,命则精气也。”则把性命作为精气神

   的代名词。

       元代丘处机的《大丹直指》云:“性者天也,常潜于顶,故顶者,性之根也。命

   者海也,常潜于脐,故脐者,命之蒂也。经于性在天边,命沉海底是也。”顶就是指

   脑,指精神思维意识活动藏于脑。脐就是腹部肚脐,指呼吸自然太和之下沉坤腹,就

   是从性命分别所在的部位而言。

       但是内丹家们一般认为性即理性,命即生命。修性即修心,修命即养身。南宋白

   玉蟾说:“神即性也,气即命也”。亦指炼心神为性,炼精气为命。清刘一明《悟真

   篇著》云:“性命必须双修,工夫还要两段,盖金丹之道,为修性修命之道,修命有

   作,修性无为,有作之道者,以术延命也,无为之道者,以道全人形也。故金丹之道,

   必先有为,于后天中返先天,还我本来命宝,命宝到手后,不为造化所移,于是抱元

   守一、行无之道,以了真空本性,直超最上乘之妙道矣。”

       对于性命的认识,三教都有不同的看法,就是在道家内丹派内,南派和北派的看

   法也不尽相同。所谓性命观点不同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指,内丹应当从性功入手,还

   是先从命功入手的问题。也就是说,是先修性后修命。即先从头部特殊的部位以炼性

   (神),还是先修命后修性,即先练腹脐特殊部位以炼命(精气)的问题。

       主张先命后性的代表人物是北宋的张伯端公元(981-1082),字严叔,号紫阳山

   人,是道家南派的祖师,他博学多闻,广泛浩猎儒、释、道三教,而尤亲于道家,于

   似梦非梦中遇仙师传授金丹之诀修练得道。他于宋熙宗八年写成了内丹经典著作《悟

   真篇》,用三教一理的思想来阐述内丹修炼的理论,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后来张伯端传石泰,石泰传薛道光,薛道光传陈楠,陈楠传白玉蟾,这五人被后

   人尊称为南派五祖,因为张伯端是浙江天台人,故南派又称天台派。

       南派主张先命后性的理由是:精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也是构成神的物质基础。人出生以后为了应付和适应外在环境,使自己能够生存下来,

   总要消耗精气。因此修炼内丹应当从腹脐部的特殊部位以炼精气着手。这一派的观点

   对后世炼丹法的影响较大,后世有大多内练功法都是从腹部下丹田以炼精气着手的,

   即先修命而后修性,命是基础是运用,命之不存,性将焉附。待命功练到一定基础达

   到精气神三全时,再入手修炼性功。

       主张先性后命的代表人物是丘处机,字长春,是道家北派创造人王重阳的弟子。

   王重阳收丘处机、马丹阳、谭处瑞,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道,孙不二,七人为徒,

   此七人被后人尊称为北派七真,号称全真七子,他们分别开创了全真七派,声势浩大,

   其中以丘处机的龙门派最盛。

       他们主张先性后命的理由是,性(神)来源于先天,本来是“炳然不昧敞”,也

   就是常人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由于受后天俗务的纷扰,导致人之本性蒙

   昧,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应先修炼性功,使“性体常明”,以尽先天之性,

   同时,因为性(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应该以练意识为主导。因此,应该先练头部

   特殊部位以练神,使明心见性,才能练出高功夫,才能练到内丹的高级层次,练性具

   有一窍通,万窍通的威力,是开始练功的窍门和捷径。

       丘处机说:“吾宗唯贵见性,百水火配合其次也”。  《碧苑坛经》云:“应识

   命在性中,只以见性为主”。

       关于性命之争论,清代的仇兆鳌在《悟真篇集注》里有记载:“北派起于丘处机,

   其法先性而后命,南派起自张亚叔,其法先命而后性。”不过性命之说并不是为道家

   所独有,儒释道各家都有自己的性命学说。比如儒学的“性善说”佛家的“佛性说”

   等,张伯端所作的《悟真篇》带有三教一理的思想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

       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内丹家们对内丹术的不断修炼,实践和总结,内丹学说逐渐

   完善起来,对于性命之理,人们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人们逐步认识到精、气、神三

   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是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在人体生

   命活动中精、气、神三者缺一不可,炼性(神)离不开炼命(精气),炼命也离不开

   炼性,因而性命二者不可偏废执于一端,应该性命双修。

       明代兰茂著的《性无风月通玄记》中指出:“论性命,要双修,将铅汞,两下投,

   这消息,难渗透,修性即炼已,修命即还丹,心是神之舍,身是气之宝,命即气也,

   修行之人,把身心混作一家,精气神打成一片,修命之能事备矣。”

       《性命圭旨全书》:“神气虽有二用,性命则当双修也,唯贤人之学,存心以养

   性,修身以立命,圣人之学,尽性而至命,谓性者,神之始,神本于性,而性则来始

   神,神所由以灵命者,气之始也,气本于命,而命则来始气,气所由以生,身中之精

   寂然不动。……,性命双修最为上乘法,号曰‘金仙’”。

       何谓之性,元始真知,一灵炯炯是也,何谓之命,先天至精,一气氤氲是也,然

   而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但以其在天则谓之命,在人则谓之性,

   性命实非有两,况性无命不立,命无性不存,而性命之理又浑然合一者哉!

       正如明代李攀龙在注解《入药镜》时说的:“性命初非是工门,当知性命互为根,

   若能修性兼修命,方合金丹大道真。”

       性命双修是练功进入高层次的一种境界,也是每个练功者在练中必须注意的一个

   问题,通过性命双修去达到练功的高层次,求证自然大道,更是每个练功者所追求的

   目标。

       《慧命经》:“不识性命,则大道无成。”“是以至人,察乎动静之消息,合乎

   心肾以并修,命者根于肾,肾动则水也;性者根于心,心动则火也;以火入水中,则

   慧命而不外耗,以风吹火化成真神。”

       古代内丹术的修炼,大都是在师徒之间口传心授授其修炼过程及口诀,很少见之

   于文字。即使有文字著作传世,也大都用隐语,假借,比喻的形式写成的,而谓之曰:

   “天机不可泄也。”恐天机直泄。误传匪人之手,练成仙术,危害世间,遭受上天的

   谴责,后人面对满篇的苦涩难懂的隐语,比喻,如见天书,无从下手,令人难以猜透,

   非有明师指点,把某些隐语比喻挑明,方能了然于心也,方能入手修炼。

       古人根据阴阳,五行,藏象,八卦等理论,认为性在五脏属心,在阴阳属阳,在

   五行属火,五方属南,八卦属离;亦称性宫、玄头、性源、性灵等。认为命在五脏属

   肾,在阴阳属阴,在五行属水,在五方属北,在八卦属坎;亦称命宫,命蒂等。对呼

   吸称为风,如上文以风吹火,化而成真神“中风吹即调整呼吸,火化即是调心,所谓

   性宫即是上丹田,命宫即是下丹田。

       对性命双修一般的解释,就是通过上丹田与下丹田之性宫与命宫修炼,以求性命

   相会,阴升阳降,取坎填离,以火煮水,水火相济,而使河车运转,气通周天,心肾

   相交,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使神气合一而凝结成丹,从而达到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的天人合一的高深境界,练功一旦达到这一层次,全身会感到异常舒适,身轻体健,

   有无限的快乐,可使人返老还童,延年益寿,增智开慧,并能随之产生种种特异功能。

       从现代医学理论来看,命宫(下丹田)所在的生理部位,正是精囊,前列腺,和

   女子卵巢,****等生殖器官所在的部位,也是人身之精气汇聚凝集之处,任脉,督脉,

   冲脉三脉交汇的地方,通过对下丹田的意守存养,观想等的修炼,可以激发体内生命

   能量物质精气神的凝聚,使下丹田产生良好的储能性效应、还可以调节与充实机体体

   液的循环,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从而改善人的生理状况使人的机体发挥激能性

   效应,使人体整体素质提高。

       性宫(上丹田)是下丘脑和脑垂体所在的部位,下丘脑控制与调节植物神经的活

   动,同时还控制与调节脑垂体的内分泌活动。并且能通过脑垂体去影响其它内分泌腺

   的分泌情况,脑垂体乃是大多数内分泌腺的调节中枢,它能分泌出多种激素,尤其能

   促进性激素的分泌情况。具有调节人体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功能,通过对

   上丹田存想意守的修炼,可在功态下,激发人体内某些特殊的生命能量物质和特殊的

   生命信息的凝聚,还可以通过调动下丘脑的功能,来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的不平衡状态,促使系统的生理变化,从而激发人体的潜能。这是我们对练功达到性

   命双修以后,能产生某些超生理状态的特异功能现象的理解。

       实际上对于初学者来说对性功、命功兼修是很困难的,性命双修是练功者修炼到

   了一定层次,有了一定的根基,身体素质的生理指标恢复到先天强健之时,才能性命

   双修,没有“上根利器”的悟性和慧根是很难练成的,不是很容易就能达到的境界。

       也有的人可能认为练功只要能治病强身,延年益寿就可以了,单练命功把身体练

   好就行了,何必性命双修。当然,人各有志,不能相强,没有下里巴人,也就显示不

   出阳春白雪的高雅。我们主张练功不应该只是单纯地去为了自己,不是为了消极自利

   地独善其身,而应该在提高自己身体素质,使自己在身体恢复健康的基础上,去方便

   别人,帮助别人,自渡渡他,自利利人。在渡好个人的情况下,去积极地兼善天下造

   福人类,应该积极地向练功的高层次修炼,通过性命双修,达到明心见性,天人合一

   的高境界。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更多的人服务,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价值,发挥人应有

   的作用,尽到人应尽的责任,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达到人生的目标。只有到了高层次,

   才能如实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才能把握自然规律改造世界,改善自己,从而使人类社

   会走向美好和谐的自由王国。

       有些练功者,不能对性命双修正确理解,命功实际上是肉体上的功夫,是锻炼身

   体祛病健身的功夫,练之可以很好地提高人体的身体素质,是性功的基础,一般地身

   体差或年老体弱者,应先从命功练气强身,达到身心统一后再改练性功,遵循顺其自

   然,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从命功入手,命功练好后,由命介入性。

       对青少年或身体素质较好者,可以直接由性功入手。归根到底地说,性者元性,

   元神也。性功是以元神为主的,是炼神的功夫,超出肉体以外而在识觉上下功夫,练

   的是先天意识,是神。性功最主要的修持方法,就是元神自觉观照。因为性功是由元

   神来做主导,是元神主导和指挥下进行的功夫,如果元神不出现,性功根本无法修持。

   所以身体素质差的一定要先从命功入手,把自己身体素质提高到元神出现的生理指标,

   元神出现的特征是:全身气感消失,进入一种高度深细的气功状态,可出现胎息状态,

   可出现无念(无杂念),“息注”(没有呼吸、体呼吸),甚至“脉住”(脉搏跳动

   微弱,似停止)的现象,并伴有脑中放光,耳内闻声,下丹田不停地旋转,会阴与囟

   门会同时自动强烈地内吸等现象,到了这时,就可以进入性功阶段,而性命双修了。

       性功的修持方法,即没有固定的功法,也没有一定的形式,它是在每天定时修炼

   命功的同时在每天24小时的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时时处处都要留有一念,保持元

   神的自觉观照寂而常照,要达到万念俱寂,一灵触觉的境界,才合性功之要求。要把

   自己心境敞开,超出到体外,进而扩充到天地之间,扩展到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最

   后与整个宇宙空间契合,融为一体,即天人合一之境界。在无比宽阔的心境里,细细

   地对元神观照。当有杂念或有情绪波动产生时,不可执着迷惑随波逐流迷失自性,也

   不能用意念强制地把它除灭压抑,此时,应提起正念,正觉,使之自然而然地消失,

   而平静下来,在没有杂念时,也应该继续观照,不得稍有走漏忘失,不论顺境逆境,

   都要保持正念正觉,勿忘物助。

       元神活泼灵动而又好清好静,情趣高雅脱俗,不受世俗恶习的丝毫污染,而超然

   世外。在日常生活中,修炼者利用识神来待人接物,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纷繁世事,

   思考问题,谋划,考虑事情,进行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又要保持对元神的照顾体

   贴关心,爱护,使元神自觉自主,观照超脱,而又不受日常生活的丝毫影响,在正智

   融融,意念的协调下,使元神和识神友好协作,互相配合,平等共事,互相无阻无碍,

   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真正认识自我,明心见性,走向美好自由王

   国。对于个中具体感受,只有通过练功者自己去亲自实践和体验。这里再说“如人饮

   水,冷暖自知”。“欲知梨子的滋味,只有自己亲自去品尝”。

       有些练功者,没有性命双修的体会,容易产生一些错觉和误解。盲目认为动功就

   是命功,静功就是性功,或者意守下丹田是命功,意守上丹田是性功,所以认为动静

   结合或上下丹田合练就是性命双修。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观点。要知道性功和命功的区

   别并不在于功法的动、静、意守丹田部位的上下,性功并不完全限于静坐专修,也采

   用“动中炼性”的动功,更主要还在于每天24小时之内,不管行住坐卧,一举一动,

   应接事物之中,随时随刻地进行磨炼和修持,以达修性之目的。

       现在流传的大部分功法大都属于命功的范畴,意守上下丹田,其作用虽有不同,

   但一经意守,即非性功。因为性功纯属是在元神主导下,超出后天意识及肉体在视觉

   上做功夫,意守丹田及身上其它部位,仍是后天识神主导,在肉体上做功夫,练的是

   气而非神。现流行的静功大都属练气层次。外静而内动,非性功也,修炼者不可不明

   辨之。

 

下一篇:第九章 梦密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