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山上住宿价格贵吗:上海级62型护卫艇图辑(12XX) 东海舰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7:22:11
东海舰队上海级62型护卫艇图辑(12XX--1201,1202,1203,1204,1205,1206,1207 护卫艇21大队:1中队(1201-1204);2中队(1205-1208)

护卫艇26大队:1中队(1231-1234); 2中队(1235-1238).3中队(1239-1242)

护卫艇29大队:1中队(1271-1274).2中队(1275-1278)  .3中队(1279-1282)  12011201120212021203
1203120312041204120412051206120612061206 1206-212071207120712081208 “黄蜂”级(021型)大型导弹艇
上海沪东造船厂制造,1963年下水,1965年12月底服役。1970年该型艇实现全面国产化,西江造船厂也于1971年建成首艇。在国产化过程中,我国的技术人员也对该型艇进行了不少改进,主要有:研制了钢质可放倒桅杆,导弹装载架改成装在短架,人工收、抛锚改为锚链筒自动首、抛,在南方使用的艇上加装了空调系统,增加了无线电台,侦察雷达,保密机等设备。1975年,该型艇定型,开始大规模生产,装备部队。  
排水量:标准171吨,满载205吨 主尺度:长33.6米,宽7.64米,吃水2.7米
动 力:3台M型503A柴油机,柴油机,持续功率8025马力,3轴。 航 速:35节 ;续航力:800海里/30节 ; 编 制:28人
武 器:导弹:4座SY-1单联反舰导弹发射装置;69式30毫米双联全舰炮2座(早期为61式25毫米双联舰炮)。
雷达:对海搜索—“方结”,I波段,搜索距离73公里;火控—“圆球”或“稻灯”雷达,用于控制30毫米火炮; 敌我识别—2部“方头”,1部“高杆A”。
霍拉级(6621-1)黄蜂级改进型,改装2门69式30毫米双管全自动火炮。艇尾的球状物是“圆球”火控雷达 021的原型
21G型改装鹰击-8型(C-801)导弹。

021型导弹艇是根据中苏“二四”协定转让的两型导弹艇(6621、6623)中的6621型艇发展而来的。苏方交图时,该型艇尚在一系列的试验改进中。图纸资料不完整, 互相矛盾的地方也不少。其完整性、可参考性不及6623型艇。有关部门结合国产材料设备供应实际情况和图纸问题,清理配套,拾遗补缺。但沪东造船厂1960年刚开始建造首艇的时候,苏方专家既撤走,中国于是集中科研力量攻关。首艇于1963年8月下水,开始了一系列的试验,直到1965年9月才完成全部国家试验。1965年10月,在海军试验基地辽西导弹试验场,该艇装上模拟导弹进行发射试验。在航行和系泊状态中总共发射了5枚模型SY-1(上游1号)导弹,均沿滑轨顺利发射离舰成功。但后发射筒在导弹飞出后,高温燃气将发射筒前盖吹压变形,后盖被高压气流吹入海中。证明着这种发射筒结构在抗导弹火焰风暴时有缺陷。中国设计人员随后采取措施,重新设计发射筒的前、后盖,并在各发射筒之间设置防火焰风暴走廊,到12月再试验时,艇的结构就消除了导弹发射的各种影响。首艇于1965年12月交付海军入列。海军对导弹发射装置进行了改进,加上了导弹装填伸缩臂,使单艇装全部导弹的时间比原来缩短3/4,大幅度提高了快艇的战备适应能力。随后,配套的30毫米自动炮和火控雷达,具有边扫描,边跟踪的搜索/攻击雷达研制成功,该艇于是配备齐全,成批投入现役。
021型导弹快艇
2007年5月31日全部退役

进口:5条6621。
上海沪东造船厂:首艇1965年12月底服役。051号。
MD872柴油机艇:联邦德国发动机装第3、5、6号艇。
部分国产化艇:4号艇,68年交付。
国产化艇:70年交付。
69双30毫米舰炮:76年交付。首条西江第18艇。
3110号艇试用K48E,后拆除。
伸缩臂发射架:4808工厂79年完成。75年310号艇试验。
69双30毫米炮全自动系统:80年代初装艇。
定型艇:1975年2月。
齐装实验艇:改善生活设施,西江36号艇87年交付。另有设备改装与改进设计。
21G型:改装鹰击-8型(C-801)导弹。
西江造船厂:1971年建成首艇
4805厂:73、74年各一条。
试验艇:沪东1121号精品化改进实验,79年。

总计建造121条。
沪东85条,其中交付海军72条,4条援助朝鲜,9条等待主机,锈蚀严重而报废。
柳州西江造船厂(434厂)36条,其中交付海军32条,出口巴基斯坦4条。
021型黃蜂級124艘
215, 218, 1121, 3113, 3114, 3115, 3128, 3129, 3130, 3131, 6106, 6108, 7119, 7127.....
本級艇最仿自蘇聯"6621"型("Osa-I"級)飛彈快艇(中共稱導彈快艇),自1960年開始由蘇聯提供圖紙材料轉讓製造,由上海滬東造船廠負責裝配. 由於中途適逢中蘇交惡,蘇聯撤走專家材料設備而停頓,後經自行摸索土法鍊鋼,第一艘原型艇於1963年八月下水測試,1965年十月成軍服役,稱為"021"型(俗稱"黃蜂"級). 1971年西江造船廠加入生產建成首艇;但由於仍有許多問題在不斷測試改善中,直到1975年才由中央軍委批准定型大量生產.
"黃蜂"級飛彈快艇為鋼質船殼,標準排水量171噸,滿載205噸;艇長33.6公尺,寬7.6公尺,吃水2.7公尺,主機為3部M503A型柴油機,8,025匹馬力,三軸推進,速率35節,巡航速率30節時航程為800浬. 艇員編制28人. 武裝為艇艏尾各一座雙聯裝25公釐/60倍徑砲(後以30公釐/65倍徑砲代替),艇尾四座(部份為兩座)鷹擊一式反艦飛彈發射器. 本級艇設計有可倒放的主桅以便將艇駛入洞庫之中.
124艘"黃蜂"級中有5艘為蘇聯原裝"Osa-I"級,其餘為中共自造. 在1966年還出現一種加長型的"河拉"級,艇身長42公尺,四座鷹擊一式反艦飛彈發射器但無火砲;只建造了一艘. 本級艇目前有65艘在役,35艘備役中;已判別出的本級艇編號為:215,218,1121,3113,3114,3115,3128,3129, 3130,3131,6106,6108,7127等.
另外本級艇有4艘於1980年外銷北韓,4艘於1984年外銷巴基斯坦,,4艘於1988年1艘於1994年外銷孟加拉,3艘於1994年外銷葉門但因其內戰而中止運交,10艘於1995年運交伊朗.
21型711921型导弹艇6107230230131132302230423013113301123052306230761211027102860062109乘风破浪——记中国海军导弹艇的发展

编者按:本文作者为一位军事爱好者,文中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
      自1840年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大多数入侵威胁是来自于濒海方向,这种状况直到1949年建国后也没有多少改观。20世纪50年代,美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最强大的冷战对手,其海军非常注重两栖登陆作战模式,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并装备有大量的两栖作战舰艇和装备。由于当时美国支持退守台湾的由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军队,处心积虑的蒋介石针对大陆方面的弱点,妄图凭借其海空军优势不断寻找时机反攻大陆。而这种入侵必须是要借助美国海军强大的两栖战舰群来投送大量国民党军队,这使得中国大陆早期的海防建设非常注重抗登陆作战能力。
      抗登陆作战能力包含两重使命:即打击敌方投送登陆兵的舰艇编队和歼灭上陆的敌方兵力。前者主要由海军承担,这就是中国海军早期建设的主要目标。初创时期的中国海军非常缺乏大型作战舰艇,而且这种状况在很长时期内又难以改善,大型舰艇一时难以成为海防主要力量,海上反舰作战的使命就主要落在了小型舰艇身上。当时中国海军人员多数来自陆军,缺乏对海上作战的认识和经验,在建立作战体系问题上更多的是沿用苏联所传授的模式:采用鱼雷艇和炮艇协同,杀伤性火力与歼灭性火力相结合。在很短时期内迅速组建多个相当于护卫舰和驱逐舰火力的艇群,以弥补大型舰艇的不足。1953年中苏签订的“六四”协定中,中国注重引进鱼雷艇、中小口径舰炮以及主机和舰艇建造技术,炮艇立足于国内建造。这种艇群组成的作战体系虽然在最初投入实战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却难以真正作为制海作战的有效手段。
      1958年,中国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二四”协定,这个协定包括引进∏-15舰舰导弹、183P和205两型导弹艇。中国对于上述装备的代号分别为544舰舰导弹、6624型和6621型导弹艇。尽管当时对反舰导弹在海战中的作用和地位尚有争论,但不管对海军装备发展认识如何,这些装备的引进,客观上使中国海军作战体系和观念悄然发生了重大变化。

早期的导弹艇

尽管苏联海军舰艇数量庞大。但其辽阔的国土使得庞大的舰队被拆成了四个相互间几乎没有关联的分支,这些舰队所在的海区被数千千米的陆地阻隔,各海区大型舰艇数量都显得不足,这也是苏联大力发展廉价的小型舰艇的重要原因。基于其雄厚的工业和科技基础,苏联总是以独出心裁的装备来迅速提高作战体系的效能。20世纪50年代初期研制的∏-15反舰导弹就是其中之一。反舰导弹研制的初衷是使小型舰艇也具备相当于战列舰的致命火力,而且更具准确性。小型导弹舰艇的部署存在,迫使大型舰艇为主的舰队退避三舍。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元帅描绘苏联导弹作战舰艇的作用和地位时指出“我们极低的成本,却使美国付出高昂代价”,赫鲁晓夫也称“廉价的导弹能使美国人花费巨大投资建立的作战体系变成废铁”。这对当时依靠小型舰艇迅速加强海防的中国来说,是个很好的发展途径。
      中国从苏联引进的两型导弹艇分别为6621大型导弹艇和6624小型导弹艇。6621型艇安装4座固定式舷侧∏-15导弹发射装置,6624型为2座,以大型水面舰艇为主要作战对象。苏联推荐这两种艇的目的是出于计划加强中国海军防御性作战力量,在远东侧翼形成战略缓冲区并形成对美国的压力。中苏两国主要海区没有直接联通,朝鲜海峡连通日本海和中国海区北部的黄海。当时扼守这个海峡的韩国和日本属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导弹艇不可能远航进入日本海,因此转让导弹艇也不会影响苏联安全。中国早期引进导弹艇的战略目的是以低廉的建造成本迅速形成强大的近海制海能力。当时中国正在建造引进的01型护卫舰,已经具有中小型舰艇建造能力,因此数百吨钢质导弹艇艇体的建造不存在什么技术问题。
      6621型首艇交给技术能力较强的沪东造船厂建造。1960年3月开始放样,8月全部艇体建造完成。就在这时,中苏两国关系出现危机,最终导致苏联撤走了专家小组。尽管如此,艇体建造收尾仍继续进行,苏联在1961年4月仍在继续提供第4批图纸。由于转让6621艇时,即便是在苏联也没有完成全部设计,一直是边设计边建造,图纸也在不断修改中,建造工作也时有返工和修改。第4批图纸交付时,发现修改范围很大,建造工作不得不停顿下来,并开始大范围调整。当时刚刚成立的舰船研究院接手导弹艇的具体技术工作。
      1963年8月,6621型艇首艇在沪东造船厂建成下水,并于9月进行了工厂系泊试验。1964年1月至6月,该艇在舟山基地完成工厂试航,在10个航次的试验中,该艇的机电设备、特种设备和武备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显示出良好的可靠性。当年7、8月间,在海军舟山基地海域,该艇进行了国家验收试航,完成了正常排水量下4级海情和5级海情的适航性试验,结束了国家试验大纲规定的南方海区试航项目。1964年11月,6621型艇离开上海到旅顺基地进行北方海区航行试验,但在第一航次的试验中主机滑油管破裂,主机连杆轴承损坏,试航被迫停止。直到1965年9月,该艇更换主机完毕后才恢复北方海区试验,但试验当天又发生右主机损坏事故,试航再次被迫中断。工厂和海军决定从库存的苏联进口主机中调出2台运至旅顺基地更换。10月26日更换主机的首艇恢复试航,27日,该艇进行了首次“上游”-1号导弹航行发射试验。11月,又进行了左前发射筒和右后发射筒齐射模型弹的试验,但在右舷尾部发射装置发射时,尾焰和气流使艇右前发射筒和前盖局部损坏。原因是尾焰气流冲击方向不合理,在将筒盖的导流锥略加移动并加强了筒盖之后,才解决了这一问题。6621型首艇1965年交付海军,紧接着该型艇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
      由于反舰导弹强大的制海能力,在导弹艇全部建造和试验过程中,外国和台湾情报机构一直关注其进展动向。台湾军方早在建造期间就已经获得情报,并于1965年底首次确认东海有6621型导弹艇活动。这使得台湾海军从1965年底以后,没有再到大陆沿海进行作战行动,持续10多年的两岸海空战终于进入尾声。这大约也是导弹艇装备部队取得的显著成效。导弹艇具有小型舰艇防空便利,又具有战列舰的摧毁火力,能够借助海岸和海岛掩护从舰炮射程外对目标进行毁灭性攻击,因此作为近海防御非常有效。

早期的技术与战术

6621型和6624型艇的舰载武器装备相同,都装有1门AK-230型双联装30毫米自动舰炮,主要区别是其吨位和∏-15导弹发射装置数量不同。这种火力配备没有考虑巡逻执勤,主要针对制海进攻作战。AK-230舰炮用于防空和打击进入导弹射程近界的目标。A K-230射击诸元由射击指挥仪解算装定,艇尾甲板室顶部的M P-123型火控雷达进行跟踪,并提供目标运动要素。在小批量建造之初,这些炮瞄火控雷达没有安装,仿制的A K-230全自动舰炮也没有完成,因此早期导弹艇安装了23毫米舰炮,到70年代中期换装76型30毫米双联装半自动舰炮,6621和6624型艇的控制室内甚至没有安装自动舰炮控制台。早期人工操作半自动舰炮弹道性能尚能满足作战要求,但是对快速目标命中率较低,而且要求人员在炮位上操纵,发射导弹前,需要炮手停止对空射击撤离炮位。虽然对空作战能力较为低下,但部署在强大岸基航空兵保护圈内遂行作战时,这也并非是很致命的缺陷。
      导弹艇配备仿制∏-15的“上游”-1号反舰导弹,导弹发射要求有一定的仰角范围,以保障起飞加速上升阶段不至于触水,同时满足导弹发动机推力增速曲线。在1964年的试验中,曾经发生航行纵倾过大,超过导弹发射仰角界限的情况。后来经过调整配重得到了改进。苏联将П-15导弹射程确定为38千米,依据是海平面雷达通视距离为38至40千米,导弹艇能独立依托艇上雷达完成整个作战过程,并且该射程超出了海军战列舰主炮射程,能够有效威胁大型舰艇编队。当时战列舰和巡洋舰主炮射程多在30千米以内,导弹艇完全能够在舰炮火力圈外发动致命的攻击。
      中国海军导弹艇作战模式在70年代中期后逐渐成熟。主要表现为导弹艇编队进攻作战、艇种间混合编队作战,以及与大型舰艇协同作战等。导弹艇编队的作战类似50年代鱼雷艇的使用,组成突击力量对目标进行歼灭性的攻击。这种模式在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埃及海军取得了成功。由于中国大陆沿海岛屿密布,海岸地形曲折复杂,导弹艇具有很好的活动条件。其38千米的射程和机动能力,能使近海威慑区域延伸到领海线外上百千米,将敌方两栖作战换乘区和集结区都纳入毁灭性火力射程,甚至能直接打击航渡中的敌方舰队,有效地遏制海上入侵。实际上在1970年前,中国海军导弹艇装备数量的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规模海上两栖入侵的可能性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
      1970年后,形势的发展迫使中国海军开始面对制海作战问题。作战方针的转换,使得导弹艇战术和地位也在发生变化。导弹艇与早期鱼雷艇不同,在遂行反舰作战时,并不需要高速护卫艇追逐目标阻滞其脱离,可以直接从隐蔽海域直接发动攻击,因此导弹艇早期通常单独部署,很多摄影作品也常常见到僻静海湾中的导弹艇。在一些重点地区,中国海军构筑了导弹艇可以直接进出的洞库,这也是冷战时期防核武器的措施。为降低洞库造价和进出口高度,用于洞库部署的导弹艇都改装了可以放倒的桅杆。
      这个时期,世界海军装备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从二战以来一直改进服役的舰艇逐渐被淘汰,对海军作战舰艇的威胁体现来自空中,包括反舰导弹、作战飞机等,使得海军舰艇大量普及自动化防空武器装备和电子对抗装备。海军舰艇防空武器系统的进步,使拦截空中目标能力大大加强,从而降低了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面对这种形势,中国海军一方面要加强舰艇编队防空作战能力,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的突防手段,保持反舰导弹的作战效能。苏联提出采用反舰导弹的“饱和攻击”理论是有效的作战方式,中国海军同样信奉这种打击方式。
      在70年代中期,中国海军演练中的导弹艇攻击编队规模扩大,并且与导弹驱逐舰和护卫舰等大型舰艇混编。这种混编作战群通常由1艘设备完善的驱逐舰担任领舰,为舰艇群提供远程警戒和目标指示,并指挥协同全群的作战行动。在有岸基航空兵支援的海区内,这样的混编战斗群威力巨大,而且敌方很难将其歼灭。1978年《解放军画报》刊登的照片表明,混编战斗群由4~8艘6621型导弹艇和1艘驱逐舰领舰组成,单个战斗群最多能在瞬间齐射38枚反舰导弹。当年《简氏舰艇年鉴》认为6621和6624型艇装备数量达到了120艘以上,在高强度的作战条件下,中国海军有能力在一个作战海区集中出动4至8个这样的战斗群,从多方向发起攻击。若英国刊物这种估计成立,中国海军战斗群能从各个方向同时向目标发射120~240枚反舰导弹。当时美国海军单航空母舰战斗群同时拦截目标的能力约为24~30个,多航空母舰的战斗群模式下,舰载防空武器能够同时拦截100个左右的目标。可见导弹艇在近海防御作战中,完全可以摧毁包括航母在内的强大的入侵舰群。舰载航空兵是实施这种作战的最大威胁,而当时数量庞大的中国海空军岸基航空兵有能力将其拖入纠缠不休的混战,使其难以顾及打击导弹艇群。前美国海军中校麦尔温指出“小型作战舰艇是水面舰艇和固定翼战斗机难以对付的目标,直升机最为有效,然而我们的直升机自身很多时候就是敌人的目标”。

武器效能

任何武器的效能都是有时效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在不断进步,新型装备不断出现,导致武器系统原有的设计指标逐渐失效。中国海军的6621和6624导弹艇武器系统也是如此。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海军205型导弹艇取得了击沉“埃拉特”号驱逐舰的战果。1972年印巴战争中,印度导弹艇同样取得了良好战绩,而1974年同样是205型艇和∏-15导弹武器,结果发射54枚无一命中目标。原因是以色列采取了电子干扰措施,使得∏-15导弹圆锥扫描体制的末导雷达在各个扫描锥角上都有信号反应,导弹电路判断为已经对准目标无需调整航向,从而不向自动驾驶仪发出航向指令,导弹保持直航从目标附近错过。角度欺骗在二战期间已经应用,在小型舰艇上经历实战还是首次。中国在仿制这种导弹时,同期研制了单脉冲体制的末导雷达,而70年代对这种简单的单脉冲体制雷达的干扰也很成熟。据埃及军方私下称,在失的的∏-15导弹中,部分是改用单脉冲体制雷达的∏-15y型导弹。这个消息表明,单脉冲干扰机也会在西方舰艇上迅速普及。这就意味着“上游”-1号导弹武器系统同样面临效能衰减的问题。
      台湾海军在1977年研制“海鸥”级导弹艇时,以色列海军的作战经验起了很大作用。台湾将该级艇主尺度限制在21米,很可能是针对∏-15雷达捕获最小目标的标称值。苏联解体后的资料表明,当时∏-15末导雷达截获最小目标大约为17米钢质船只。结合低矮干舷和外形,台湾海军认为“海鸥”艇有效雷达反射面积接近∏-15末导雷达截获下限的边缘,高速时的航行浪能够进一步减小有效反射面,这可能使∏-15导弹误差增大出现近弹或失的。台湾海军这种战术前提限制了导弹艇吨位,使得台湾“海鸥”级艇适航性不佳。尽管如此,该艇的出现对中国海军早期导弹艇作战效能还是有所削弱的。80年代小型化的通用反舰导弹装备部队,同时换装各种末导装置的“海鹰”-1号等导弹也逐步研制和定型,这是中国海军提高作战效能的努力,而且卓有成效。直到1996年之前,中国海军导弹艇一直在承担单纯的制海作战使命,所有装备改进和研制工作也是围绕提高老式导弹武器系统效能,以及研制新型导弹武器系统。

导弹艇的新使命

90年代中期,“台独”势力导致两岸局势恶化,维护祖国统一成为中国海军的首要任务。这个任务也导致了导弹艇的变革。台湾海峡不适合大型舰艇活动,海峡最大宽度为130千米,最狭窄处只有90多千米,两岸有数百个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瞄准其中航行的目标。90年代中期曾经在美国海军服役,并担任电子侦察机飞行员的吉·罗伯特估计,海峡内任何一方的目标会平均遭受100个信号的照射,可见技术兵器密度之大。而导弹艇在海峡内活动却很有价值,不仅能够打击环岛航行的目标,遏制敌方对大陆沿海目标的袭击,还能遂行袭岸作战,打击岸上目标。导弹艇低矮的侧影和高速航行浪的掩盖,使得雷达截获几率降低,同时侦察定位误差都会增大。尤其台湾海军“海鸥”级吨位的导弹艇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因此中国海军需要赋予导弹艇新的作战使命。
      早期建造的两型导弹艇以及70年代初期试验建造的新型导弹艇,都是以反舰制海作战为设计方向,相关武器系统都是按照反舰作战配备。水面作战舰艇类目标的主要特征就是用金属反射面,且能够做机动航行,而雷达是探测这类大面积金属目标的最有效手段。环境对海上作战影响非常大,雾霭遮断光学器材视场的情况经常发生,尤其是贴近海面的近地层流雾情况很多,这恰好遮挡了海面目标,因此反舰导弹很少采用光学传感器作为末导寻的装置。而遂行综合作战使命则不再仅仅是针对舰艇,包括混凝土目标等,制海作战的反舰导弹武器无法对这类目标寻的,只能采取变通措施。在1972年的印巴战争中,印度海军的205型导弹艇用∏-15导弹轰击了巴基斯坦卡拉奇港的储油罐。储油罐是钢质罐体,具有与水面舰艇相同的信号特征。印度导弹艇采用瞄准停航船只的方法装定射击诸元,全部命中目标。部分大型混凝土目标含有大量钢筋,在雷达上也有信号反应。桥梁和大型半埋工事等则末导雷达很难锁定,因此需要配备其他自导装置。
      相关部门在80年代初着手改进“海鹰”岸舰和舰舰导弹,将反舰导弹改装用于攻击陆地目标。然而∏-15导弹是重量达2000千克以上的大型导弹,体积庞大,飞行非常笨拙。从∏-15仿制而来的“上游”-1号等导弹同样如此,容易被防空武器拦截。这种状况并非改进系统和导引头所能解决。这使得早期导弹艇武器系统效能无法得到根本性的提高,为此中国大陆开始发展专门用于海峡,具有综合作战能力的新型多用途导弹艇。这种导弹艇首先必须适应海峡中的电磁环境,能够降低被截获概率,同时保持良好的适航性,并配备综合作战武器系统。台湾海军同样也看到了这点,2000年建造的“光华”6号新型导弹艇,其武器系统配备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但着重于降低被探测的可能性,并依靠增加吨位改善适航性。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作战舰艇的建造,中国海军已经从海防型海军向海权型转化。作为一个爱好和平和承担责任的大国,中国海军所要维护的是和平以及地区经济秩序。迈向远洋的同时,新型导弹艇仍旧是维护本土近海安全的有效和低成本的装备。尽管岸基航空兵和导弹艇的结合是传统的海防模式,但技术和装备的进步,已经赋予这种传统模式新的内容和意义。

1126   12311232123312341235123612371238123912401241124212431244124512711272127312751282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