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英和赵丹的孩子:沧桑壮美 广袤无垠:纳米布沙漠【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5 15:01:19
)——————————
',1)">

纳米布沙漠,亦译那米比沙漠,葡萄牙语作Namibe。非洲西南部大西洋沿岸干燥区。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干燥的沙漠之一。在纳米比亚和安哥拉境内。起于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的边界,止于奥兰治河,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
纳米布沙漠是一个凉快的沿海沙漠,全长1,900公里,从安哥拉的那米贝(Namibe,旧称木萨米迪什〔Mocamedes〕)沿着大西洋岸边向南穿过那米比亚到达南非开普省的象河伸及内陆130~160公里直至大陡崖山脚,南面部分在陡崖顶上高原处与喀拉哈里合为一体。它的名字乃从纳马语来的,意为“一无所有的地方”。纳米布沙漠非常干燥,除了几个城镇外,几乎杳无人烟。其所以重要是因为有几条商路穿过它,还有它的矿藏,沿海的捕鱼业及其为娱乐目的的利用率的增加。纳米布沙漠被凯塞布干河分成两个部分。南面是一片浩瀚的沙海,内有新月形.笔直状以及星形的沙丘,其中有一些达200米高。沙丘底下有历时100多万年之久的砾石层。这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矿床。凯塞布干河以北是多岩的砾石平原。沿斯凯利顿海岸一带的海洋汹涌险恶,许多航海者在那里翻船,甚至送命。气候极为干燥,沿岸的年降雨量不到25毫米,常常是暴风雨骤然降临,而全年则往往无雨,湿度来自夜间所形成的露水以及每隔10天左右夜间吹入海岸的雾霭。它们有时深入内陆达50千米。这里所见到的动植物都已适应了在严酷、干旱的环境中生存,有的已学会从雾霭吸取水分。在凯塞布干河以北的砾石平原上,长有一种特殊的植物。它是本地特有物种,名叫“百岁兰”(一名千岁兰)。能存活2000年,可长到4米高,但露出地面的部分矮小,只有两片皮革般的带状叶子,所需的水分是从叶子吸入的。
那米比沙漠分成3个连续的南北向地带-----沿着大西洋的是非常狭窄的沿海地区,强烈地受海洋的影响,外那米比占据沙漠西半部馀下的地方,内那米比构成东面部分。它们之间的分界线构成宽广的过渡地带。






















那米比沙漠沙漠基本上是一个不同种类、不同年代销蚀基岩的相对平滑的平台。沙漠南半部的大部分地方,平台被广阔无垠的一大片沙所覆盖——靠近海滨呈黄灰色,内陆呈砖红色,这些沙来自橘河和其他河,后者是从陡崖向西吹,但是从末到达大海。沙丘从北-西北向南-东南排列成串,单一的沙丘长达16~32公里(10~20哩),高240公尺(800尺)。这些沙丘线之中的槽被小一些的横截沙丘所打断。北方部分称作考克兰区,有砂砾平原和岩石平台,出现在分散的崎岖群山之间,以一些大沙丘田作点缀。
作为一个几乎无雨地区,那米比沙漠的水系模式既不发展又支离破碎。从内地高原流来的水通过或流入这个沙漠。在北半部大一些的溪河流入大海,但是在奎斯布河和橘河之间,每一条小溪的末端都是大水塘(盐沼或淤泥滩),它对着沙丘或就在其中。只有库内内河和橘河永远在地面上流。其他溪河只有在内地高原降过大雨之后才有地面水流--在正常的情况下,几年之内只有几天是有水流动的。那米比沙漠绝大面积完全无土壤,表面为基岩。其他一些地方覆盖着流沙。那米比沙漠的可耕地限制在洪泛区和主要河流的阶地,并且时常还要受泛滥之灾。
沿海地区几乎完全无雨,空气几乎总是达到或近饱合点。寒冷的本吉拉洋流沿着海岸向北流动,使在它上面的空气变冷从而产生雾。海滨的日、夜或冬、夏气温很少有变化。气温通常总在10~16℃之间。沿着内陆边缘,夏日气温正常的可达31℃。罕见的雨通常以短暂的暴风雨的方式倾泄而下。海滨的平均年降水量一般约13公厘,内陆有所增加,直达到陡崖脚下52公厘。但是在有些年头却滴雨不下。
那米比沙漠可分为6个植被区:一是海岸区。多肉质植物,它使用从雾来的潮气;二是外那米比几乎完全荒芜;三是内那米比的干草原。多年均荒芜,但在湿年长出短草,一年生或多年生;四是内那米比的沙丘。会出人意外地生长出繁茂的灌木丛植物群和高高的青草;五是较大的河道。沿岸长着大树,尤其是金合欢类树;六是南部冬季降雨区出现肉质植物丛。






内那米比的平原和沙丘哺育了大量的各个种类的羚,尤其是东非大羚羊和跳羚,还有鸵鸟和一些斑马。北那米比有象、犀、狮子、鬣狗和胡狼,沿着从内陆高地流向大西洋的河滨这种动物尤多。外那米比的沙丘为各类的昆虫和爬虫类提供了住处,其中尤多的有甲虫、壁虎和蛇,但就是没有哺乳动物。海岸地区到处都是海鸟(尤其是红鹳、鹈鹕,在南部则有企鹅)以及少量的胡狼,一些啮齿类动物,和一些海豹聚居区。每年都从几个近海岛屿的岩石上刮下大量的鸟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