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婷婷凸点:习常子的主页地理小補(三)2011-02-17 14:5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23:56

地理小補(三)2011-02-17 14:56

地理原述 
此敘明得地理原由及傳人禁戒之則
 余因祚薄門衰,感宅兆一言及程子培植其根,枝葉自茂之語,即欲覓坏土以妥先壤。故儒業之暇,究心此道,十有餘歲,其看書訪師,受作用之法者,百十餘家,彼此矛盾無的旨也。迨遇我師蔬圃野人,授以元空、金龍、雌雄、挨星、城門、太歲六法,以盡龍、穴、砂、水、向五事,將法細勘辨正一書,果符楊曾之言,蔣姜之註,而又加乎古今墓宅,竟合青囊序:請驗一家舊日墳,十墳埋下九墳貧,若有一墳能發福,去水來山盡合情。及青囊奧語:勸君再把星辰辦,吉凶禍福如神見。又及天玉經:若還不信此經文,但覆古人墳等語,始知六法為楊曾之宗旨,蔣氏之心傳也,有驗往開來之道,有移取造化之功。寶照經所謂陰陽若能得遇此,蚯蚓逢之便化龍。又曰欲求富貴頓時來,記取筠松真妙訣也。吾師蔬圃野人,十九歲嗜好地理,即有出塵志,三十二歲得長生術,物外雲遊兼訪地理,楊公所云百二十家者,無不旁及之,六十七歲遊終南方,遇隱君子授此六法,遍索四十餘年。可見得道之艱也。余遇洞庭時,年已八十九矣,童顏鶴髮,飄飄若仙逢人,講因果及忠孝節義,利物濟人,立品立命之事。一身祇賸破衲芒鞋竹杖而已。謂余曰:我苦求此道四十七年,足破履穿,得此傳後,歷證二十二年,外無傳人,非不欲傳,不得忠信廉潔,敬謹靜讓者,恐為造物所忌,今遇子,莫非前緣,正寶照經:有人得遇是前緣,天下橫行陸地仙也。傾囊授子,宜常記寶照經:千金難買此元文,福祿遇著無輕洩,天玉經:世人不知天機祕,洩漏有何益,汝今傳得地中仙,元空妙難言。又曰相逢大地能幾人,幾箇是知心,若還求地不種德,隱口深藏舌等語。銘佩終身焉。語畢飄然長往,莫知所之,然亦莫知為神人否也。自得傳後,遵師誓戒,不敢輕傳,尤不敢輕與舉地。即有相傳者,必其人心術正,品學端,有忠信廉潔敬謹靜讓八字,常以隨緣守分安命聽天,不妄語人,非至者,不談不妄點地,非德者不與,不江湖行乞,不欺詐於人,不負義忘師,不瞞心昧己,不貪淫貪酒,不自伐自矜,不盜葬強葬,不斬龍斬脈,不塞墓騎頭,不陰謀暗佔,不勸人改墳,不受人私賄,不葬封禁之山,不取非義之利,不刁唆詞訟,不讒害善良,常行利物濟人之事,常抱存誠養正之功,反此者,皆非余所傳也。自後或有無恥之徒,懷小補書一部,或懷祕訣幾本,稱曾得蔬圃野人之傳,或曾得余所傳,行詐行術,貽害匪淺。預此辨明,望 遐邇君子共為留意焉。
地理小補續編
平江李次青先生鑒定  
楚南醴陵劉 杰麓巖著
地裡形勢本原論
 世俗論形勢者,皆余上卷自序中,所論龍穴砂水之法外,別無祕旨。而不知余上卷自序中,所論龍穴砂水之法,皆形勢未節,不為甚奧。若論形勢,當求形勢本原,余之重理氣不重形勢者,非不重地理形勢,實重形勢之本原,不重形勢之末節也。若明得形勢本原之理,則不求形勢,而形勢自陳。不求形勢合理氣,而理氣自合,故特作形勢本原論一篇,其中祕竅有難盡言,須在學者之自悟耳。
 天體渾圓,包乎地外,周旋無定,元氣充塞,圍注地心,而地乃得懸空而不偏墜。地體沌方,處乎天中,周圍依天得所,地有空缺,天極周匝。此天包地外,地處天中,即所謂天地之大雌雄也。天南高北低,則日月星辰羅列,望之如倚蓋。地東南低,西北高,則山河川澤望之若棋局,東南為地戶,故低而多水。西北為天門,故高而多山。崑崙之頂起於天門此天下發源之山也,尾閭之水洩於地戶此天下歸源之水也。尾閭又為天地水谷,萬水歸焉,書所謂江漢朝宗於海也。此天地之一山一水,配成天地之大形勢也,看天覆地載,二氣相函,成一大極。天主動,渾圓者,動之機。地主靜,沌方者,靜之體。一動一靜而太極分,動之始,則陽生焉;動之極,則陰生焉;靜之始,則柔生焉;靜之極,則剛生焉。一陰一陽,一柔一剛,天地之道盡矣。大動為太陽,小動為少陰,大靜為太陽,小靜為少陰。又大動為大剛,小動為少剛,大靜為大柔,小靜為少柔。或謂陰陽即剛柔也。何天之用在陰陽,地之用在剛柔,不知陰陽成象,剛柔成質。象成於天者,則有日月星辰,質成於地者,則有水火土石。是以太陽在天成象,日也。大剛在地成形,火也。太陰在天成象,月也。大柔在地成形,水也。少陽在天成象,星也。少剛在地成形,石也。少陰在天成象,辰也。少柔在地成形,土也。自日月星之外,高而遠者皆辰也。自水火石之外,廣而厚者皆土也。自日月分之,則為寒暑;星辰別之,則為晝夜,天之交變盡矣。自水火分之,則為風雨;土石別之,則為雷露,地之變化亦盡矣。於是晝夜,變物之形體;寒暑,變物之性情,動植之感稟乎天者也。風雨,化物之走飛,雷露,化物之草木,生育之功資乎地者也。自形象言之,謂之天地。自性情言之,謂之乾坤。易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又曰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此天地合德,陰陽合配,即所謂雌雄交媾者也。人稟天地之德,陰陽之氣所生。暑寒晝夜無不變,雨風雷露無不化,性情形體無不感,飛走草木無不應。所以目善萬物之色;耳善萬物之聲;鼻善萬物之氣;口善萬物之味;心為萬物之靈也。故人者物之主,而聖者又人之至也。此性理之道,非此處宜言,略發數語,為取地者,宜從人理參破耳。自天地合德,陰陽分配以來,則乾坤位定,天地泰交,而五行具,萬品齊,生生化化,化化生生,無有窮止。自五行具,其氣上應於天者,為東西中南北之五星,化為春夏季秋冬之五序。中應於人者,結為尖圓肥瘦方之五體,化為仁義禮智信之五性。下應於地者,結為圓直曲尖方之五形,化為青紅黃白黑之五色。有生剋制化之功,有盈虛消長之理。正則五而變則九,化體成物,化氣成形,或聚或散,或順或逆,或密或,或平或險,或獨或兼,莫可盡態。而其氣交感於天地之間,散則為風,和則為雨,鬱則為霧,結則為雲,舒則為霞,凝則為露,肅則為霜,冽則為雪,戰則為雹,擊則為雷,燥則為電,駁則為虹,萬品流行,皆本乎此,此五行之體立,五行之氣行,一體一氣變化多端,取地者當善察之耳。若夫五方之風土不一,四時之寒暖燥濕,及人之言語嗜慾聲教有不同,水火土石,結為靈明至寶者,人跡罕至,有難述之。此五行之氣,分別五方者也。聞四方溫厚之氣,始於東北,盛於西南。四方嚴凝之氣,始於西南,盛於東北。溫厚之氣多生富貴,嚴凝之氣多出聖賢。溫厚之氣者,水也,東南之卑地也。嚴凝者,山也,西北之高地也。正地理所云,水主財祿,山人丁也。而四方者,東至泰遠,西至邠國,南至濮,北至祝粟,謂之四極。四極之內有四荒,四荒之次有四海,東至日出為太平,太平之人仁;齊州以南,戴日為丹穴,丹穴之人智;酉至日入為大蒙,大蒙之人信;北戴斗極為崆峒,崆峒之人武。四方之性各異,皆四方之氣使之然耳。是故,氣有清濁,則形分貴賤。氣有厚薄,則形分肥瘦。氣有消長,則形分大小,氣有順逆,則行分吉凶。氣有促舒,則形分美惡。此形氣之交禍福所由感也,世俗以龍穴砂水稱地,幾能味此本原,形勢與理氣原無分途,蓋山自崑崙發脈,有一支萬派之象,必萬派歸於一支,而地方成。水自尾閭歸源,有萬派一支之象,必一支化為萬派,其地乃結。此形勢之祕訣,而亦形勢之捷訣也。學者當訪明師指透。箇中義理,第一要識行止,第二要識正偏,第三要識主奴,第四要識來往,第五要識前後,第六要識出納,第七要識性情,第八要識順逆,第九要識尊卑,第十要識風水。此十者,龍穴砂水中之不可缺一也。而尋地之祕旨,又在大學之道,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之理。總之,論龍穴,論砂水,在於一天地之渾沌方而已,明得天地大雌雄,一山一水配成天地大形勢,及天地合德,陰陽分配,天地之大雌雄交姤,人理生育之道,與五行正變之體,一理萬化之氣,五方風土之感,形氣相交吉凶之理,於是形識之道得矣。生面別開,庶不似庸術習見,必遇明人方知此論奧義,否則局外摩索,難免買櫝還珠也。

或問
或問曰:聞俯察有云,善斷墳者必謬於葬。爾以驗墓宅為把握,豈不謬於葬歟!
余曰:山川鍾靈毓秀,山川何靈,乃氣鍾之。山川何秀,乃氣毓之。山川者,地也。氣者,理也。山川之氣,得理之清者,生一切吉祥。得氣之濁者,生一切凶惡,禍福絲毫之應,皆本於理。自古明師之明,明於一理。明於理者,則驗往知來,吉凶神見。俯察所論善斷墳者,必謬於葬。原闢後世術數邪說之意,所謂術數邪說者,即上卷自序中,浮砂斷之類,各有鬼效,而求其下穴,無靈。假其術者,雖高人達士亦不免為愚惑,所以俯察有是言也。大凡以驗墓宅為握,總以丁秀財官,某元某運,某年某月,某生某人,禍福承應而於發人陰私,墳分男女,及正寢枉死,有何病症,與一切小小禍福,奇奇怪怪之事。或造葬定時,預知何物,何事人到。造葬後,預知何日主何物何事進納。種種詭談,不可聽信。若徒執俯察之言,不分辨真偽,豈不自誤,須於上卷驗墓宅章,細心領會之。

或又問曰:有驗墓宅,知官發京內何部之職,京外何郡之權,此何說也?祇聞雪心賦有某郡某都,分野可斷之語,愚竊疑之。假如子屬齊地,得子上高峰,官必分發於齊,倘齊地人,得子上高峰者,能不分發本省!
余曰:京內何部設職,本於五行。金司刑、木司禮、水司工、火司兵、土司吏戶,而地理即以五行斷之。京外何郡得權,本於挨星之九星所帶分野而斷者,非十二國分野定論,然出挨星之九星所帶分野,亦有得本省之星者,能不分發本省,氣之造化令人莫知。或葬後,使人出籍,待生其人而分發焉。或他省人葬之,在本省未落籍,生人在本省分發,或發武職學博之列,亦可分發本省。
或又問曰:分發之說實有驗歟?
 予曰:昔廖瑀為樂平許學士下祖地,時寶文方幼,有知其它日為虔州太守,後言果驗,太守有祭廖瑀之文。吳景巒金鉗記,有官職在梁州之語,此皆出於明師可考者。

或又問曰:有驗慕宅,能探泉源溪水,可分有地無地,及地之大小,文武科貴財祿,已葬未葬,此何說也?
余曰:水是山家血脈之精,探者,探其精也,其法有二,一看其氣,一嘗其味,余不敢筆洩,學者須得明師口授。昔樂平洪士良,同師吳景鸞尋地官坑嶺下,良渴索泉,探謂師曰:此結有貴地,師隨探之,不但貴尤有翰墨香,必生大賢,同至山巔得其穴,後報朱氏,果出文公。

或又問曰:有驗墓宅,一山數十墳,同此一土一向,可分各墳盛衰。此又何說也?
 余曰:曾不聞楊公有:請驗一家舊日墳,十墳埋下九墳貧,若有一墳能發福,去水來山盡合情之語。此得地理之真傳者,方有此神。

或又問曰:上卷自序中,所闢浮砂斷等類,均是數術邪說,理固然矣。何以有靈,有靈斯亦有理?
 余曰:凡數術邪說未嘗無理,不過左道耳。均可以一時論小小禍福,而於丁秀財官大本,均無與焉,若誤聽之必受其害。

或又問曰:上卷自序中,所闢俗稱徽法蔣法,三合三元,諸家理氣。未必諸家理氣無一真的者,況皆出明師之名,豈盡偽託明師之名乎?
 余曰:自古明師之傳,只有一理一法,何得雜出諸家,自相矛盾,是皆偽託明師之名明矣。其中有可酌用者,三合之法,從坐上起長生,輪得生養旺三方水,宜朝聚。臨死墓三方水,宜去放。及黃泉八煞、夾竹梅花、與分金納音,起長生消水者,可酌用也。其最大害人者,乙丙交而趨戌;壬申會而趨辰;斗牛納庚丁之氣;金羊收癸甲之靈,及丙丁乙酉屬火之大元空,與七十二龍納音,起長生之消水;八宅周書之安宅者,切不可信用。三元之法,其中紫白飛遞年宮,與從甲癸申貪狼掌上推排,宜收得令之水一訣,及生旺奴煞洩內,有一二砂可合,否則均不能用焉。其損害者,乾入坎、坤入離之屬,及天元兼人元,地元獨用,與子午卯酉山,乾巽坤艮木之類,切切不可遵行。

或又問曰:世之儒士不信地理,嘗持以袁子才,與張司馬書,將地理辨駁。其所論皆有實跡,是何說也?
 余曰:才人多恃聰明,即非理言出,均令人俯首,子才之駁地理論實跡,未嘗不是,是才有餘而理莫到。如駁伊川先生,培植其根枝葉自茂之語。子才謂父母肥,子孫瘦,父母壽,子孫夭,生前尚無補於枝葉,而況死後之枯骴。殊不知子孫在胞,則賴父母之精血,以養肥瘦,自出胎,各有受命,則父母何由補,莫謂肥瘦壽夭不能補,即心性皆不能拘束。至父母死,雖枯骴無靈,則可為子孫之主,卜吉地葬之,雖枯骴無靈,而化為有靈矣。況山川之靈,可以發福,無主則福應誰家。今以子孫之主托之,則福及子孫矣。伊川真理學也,子才真不及。如駁漢延尉吳融,以人所封地葬母,人皆言必滅,而子孫反貴盛。殊不知地理之發蔭,不重在形勢,而重在理氣,人皆言必滅,形勢之不佳也。子孫反貴盛,理氣之合吉也。如藉隋文帝之言,我家墓田若云不吉,我不當為天子;若云吉,我弟不當戰死。殊不知天傾西北,地缺東南,日月晦蝕,天地尚且有虧,何況吉穴,有幾能十全,房分有幾能均者。如駁上古王季之墓,為灤水所齧,而無損周家氣運。唐高祖起師被長安守發其祖墳,而卒成帝業。殊不知周唐已得帝業之地,而成帝業。所齧所發者,皆非帝業之地也。山川結帝業之地,鬼神阿守,外無形勢可觀,葬亦不覺,應亦不覺,而成帝業人之祖宗,得此地者,不過一二塚,而諸祖未免無凶地。不扯住帝業之吉地者,文帝有曰:七世祖考稍有一地不安,子孫不能發達。正此之謂。所以齧之發之,皆凶地,天假之以成德者也。如駁蔡京酷嗜風水,葬父於杭之臨平,以錢塘江為水,越之秦望山為案,似乎大吉,而卒致全家灰滅。殊不知蔡京生平所幹何事,任得其報否,而嗜風水祇知取形勢美觀,而不知理氣真作用,亦焉得不滅。如駁青囊一書,乃術者妄詞,殊不知青囊一書,本於易理,發於性理,豈術者所能撰也。如駁張說門左之地,村夫卜葬,俚斗書碑,泓師知其必貴,殊不知德緣所遇,天賜其福者,子才等等所駁,才有餘而理莫到,為此辨明,以示不重地理者戒。

或又問曰:爾著此書,專重理氣,未必形勢全可略乎!
余曰:世之稱生殺人者,莫如醫、地。醫之生殺人祇一,而地之生殺人,大而一族,小而一家,有謂醫之生殺人也,病在臟腑,三指證之,稍有一誤生死攸分;而地之生殺人,有龍穴砂水形勢之辨,何以有殺人語,而殺人者,皆形勢未辨清,或時日誤之耳。不知善醫者,不視人之肥瘠,而察脈之生死。脈生者,雖瘠攻之不害,脈死者,雖肥補之莫瘳。而善地者,不視形之美惡,而察氣之吉凶,,氣吉者雖惡形亦吉氣。凶者,雖美形,亦凶地。地理醫理,理同一原,道之叢雜,地有過於醫之百倍者,醫自王叔和脈經出,法顯理微,後之立說者,皆不外其法,即六朝高陽生偽訣興,今亦息矣。理法昭然,人反以此殺人者,因不精耳。地自黃石公青囊經出,理顯法微,後之立說者,皆不外於理,而法已無歸。人之以此殺人者,皆偽亂誤之耳。今余作此書,原重理氣,顯真道,辨偽亂,息邪說,庶千百世孝子忠臣不為地理所禍,非有他意焉。

地理戒例十二則
地理何以有戒,即蔣公謂天律有禁也。大凡得地理之真者,不知其戒,難免造物所忌。江湖行乞,不知其戒,難免鬼神所愆,邇見地理家,大半或絕或貧,遭一切凶禍者,皆不知所犯地理之戒故耳。余今特寫拈出十二則,為地理家不知者醒。
一得地理之真者,非遇忠信廉潔,敬謹靜讓之人,不可妄傳,雖骨肉親友亦然。倘傳非其人,能不干亂洩之罪。而不得地理之真者,尤切不可妄傳,並不可將書遺後,倘吉人信用,能不誤人誤世;倘子孫奉為家傳,能不害及子孫。
一得地理之真者,非遇積善之家,雖重金不可舉地,骨肉親友亦如之。倘舉與薄德之人,能不為天地所震。而不得地理之真者,尤切不可舉地,並亦不可自妄擇地,倘遇花假之穴,能不誤人害己。
一不可欺心,凡詐害者,或受人私賄,以是地謗為非地,非地舉為是地。或受人之仇人私賄,或因簡薄挾嫌,使其將吉地敗壞,害絕一家,大凡欺心即是欺天,縱目前得計,而終身與後嗣不顧,臆何愚若是。
一遇有吉地,不得誇現於人,須訪有德者獻之,而亦看其緣分何如。若吉地之大者,更不可露洩,及自己癡圖,逆天行葬。總之大德者得大吉地,中德者得中吉地,小德者得小吉地,量德而施,庶合天地賞罰之道。
一有宅墓寺宇在前,不可後龍斬關,及毀寺宇下穴,並不可使人鑿絕龍氣。
一人家吉穴,已葬未葬,不可陰地謀佔,及盜葬強葬火葬。即他人謀已吉穴,已盜葬者,不可出揚骸。即謀佔強葬者,憑官論理,或勸彼葬之家購買亦可。
一人家老墓,不必勸改,即房份兄弟貴賤貧富不一,爭執求改者,當婉言勸慰,恐移吉葬凶,同歸於盡。或有德之家,寔屬凶地,連年損丁破財,諸禍畢至,必先尋一吉穴,彼方可與改一二塚,切切不可貪金,移凶改吉。
一人家祖山,昭穆不可混犯,並不可騎頭塞墳,暗地偷擠相挨。而封禁之山,雖吉穴尚存,不可主葬,使人傷族滅倫,構訟受禍。
一開穴有開吃古塚,不可墮葬,宜另卜伴葬,並宜將古塚成墳,祭奠以安靈魄。
一落壙後築墳,此千萬年之固,在此一日,宜地師珍重,督令土工不可草草,若子孫廣眾,可以息勞。或幼年孤哀,或隻身獨子,或鰥寡孤獨之人,任土工自若,為地師者,不極力為主,問心何安。
一酒色不可越量越分。人家欲得吉地,難得地師真言,始誘以酒,既迷以色,酒色後以道真言。
一心地宜培,有心地,方有陰地。若心地不培,縱有法眼,中有鬼神蒙阻,本吉地而誤認為凶地。而培心地,當看感應、陰騭、覺世諸篇,可行者儘力行之,難行者心及而已。
以上十二戒例之則,不特地師當戒,而內有數條,即思得地,與平時自居者,均宜守焉。一念之不忍,不知積多少陰功,一念之不留,不知造多少罪孽,善惡祇在一念之間,或出於無心,或出於有心,莫謂出於無心其罪輕;出於有心其罪重。出於無心者,因平日不檢束,任其放縱,雖無心亦有心也。出於有心者,因平日狡詐殘刻,不知內省,而有心為之,亦出於無心為之也。善惡不論有心無心,看其關繫大小,雖自在冥杳之中,不知所為,天網恢恢,而不漏,人可不畏哉。

形氣理氣合用總賦
天地既判,山川始陳,陰陽象列,剛柔形生。陰陽盡天之象,剛柔盡地之形,陰陽剛柔以判,天地氣質而明。所以言理氣者,卒盡乎陰陽之道,言形勢者,卒盡乎剛柔之情。以陰合柔,以陽合剛,一理之並行不悖,相形論氣,相勢論理,先賢之作法彌精,未有耑形勢,而理氣可略,耑理氣,而形勢可輕。又未有耑形勢,而形勢之偽妄雜出,耑理氣,而理氣之矛盾相爭。理氣以八體抽換為本,形勢以九星正變為衡,就八體抽換之氣,而求九星正變之形,古今之微言在此。就九星正變之形,而測八體抽換之氣,山川之秀氣方清。形勢合理氣,自然之造化。理氣順形勢,自然之生成。形勢理氣混合,陰陽剛柔相并,於是山川交蔭,福祿永貞。夫論形勢者,如山形高聳為剛,用之不動為柔。水形卑下為柔,用之流行為剛。論理氣者,如山氣溫厚為陽,用之嚴凝為陰,水氣澤潤為陰,用之流蕩為陽。凡山皆祖崑崙分脈分枝,愈繁愈細,此剛而生柔也。凡水皆宗大海,同派同流,愈合愈廣,此柔而生剛也。崑崙大海,此形勢之大剛大柔,大海崑崙,亦理氣之大陰大陽,得如斯而無二致,究此理而悉萬端。形雖萬水千山,勢已盡於閤闢。理則萬殊一本,氣不外乎赤黃。須動中求靜,靜中求動,強中見弱,弱中見強,散者散,聚者聚,當明聚散之路。向者向,背者背,且識向背之方。雌雄貴宜交耦,順逆要在消詳。硬動死生,莫泥形勢之取舍。減饒趨避,自將理氣之酌量。氣微形著,氣依形,而成龍。水合山分,山得水,而結地。山水知其融洽,毓秀鍾靈。形勢察於精微,理明法至,胎息孕育,明變化撥換之神。生旺休囚,審錯綜顛倒之義。入山尋水口,查主令之辰。登穴看明堂,細究星峰之次。某山某水相交,何局何卦克備,賓主盡東南之美,骨肉同親。夫婦盡琴瑟之歡,糟糠不棄。立向貴迎官而就祿,高閣巍峨作穴,須聚氣以藏風。深閨淑媚,最喜眠弓一案。千百精神,更有對聳千重十萬豪氣。直水牽牛,莫謂洩元不結。雄山馳馬,莫謂奔走難拴。後山萬仞之高,莫謂陽光以閉。前朝層級而下,莫謂元氣不全。山若粗橫,莫為頑根不化。穴如醜惡,莫謂濁氣使然。總宜相形勢之美拙,合理氣之正偏,陽來陰受,陽受陰來,此陰陽不易之至理。水洽山融,水融山洽,此山水交配之真詮。自陰陽反逆,山水倒顛,陰陽配合山水團圓,雖拙亦美,縱愚亦賢,何凶惡之可畏,已福澤而長綿。若夫水龍以水為主,山龍以山為宗,理氣之作法有異,形勢之取用相同。水龍要元武之纏繞,山龍貴朱雀以逢迎,元武妙在潛藏,百川蕩漾,朱雀又宜飛舞,萬朵芙蓉,山氣悠長,側腦半棺超萬水,水神洽聚,平洋一塚勝千峰。貴龍真,而穴正,貴水曲,以砂重,怕風吹而水劫,怕假穴以花容,左降右伏,猶正宰以登堂,後應前呼,若大軍而行令。星以變換為貴,九體排明。形以聳拔為尊,五星出眾。金不金而土不土,縱有形勢非宜。巨不巨而貪不貪,雖合理氣無用。蓋武曲之水,不宜交廉貞而流。火星之城,不宜抱太陽而送。生剋制化之理,裁度由人。禍福斷驗之神,古今可證。子孫特達,不必問祖尋宗。將卒威嚴,自能行軍拔幟。知止而後有定,步脈根原,一卦而不相離。尋龍密祕,辭樓下殿,不離木火之星。束氣傳神,貴成巨武之質。到頭三節,穩著腳跟,一線穿針,高眼力。陰龍貫頂者,穴宜虛。陽龍入首者,穴宜實。莫泥前照後樂,左抱右環,莫泥乘水坐金,穴土印木,莫泥乳突窩鉗,莫泥死生順逆。風水界合,當求蟹眼蝦鬚,八國城門惟問三叉,四勢源頭活潑,究一曲以朝來水。而平鋪審交關之情致,明暗朝揖之吉,遠近宜求。穿割箭射之凶,去來合避。山峰卓卓,看起伏於何方。衛護重重,認空虛於何地。閤閭乾坤定位,地軸天關,方圓尖秀聯明,聚精會意,四水歸,四山聚,元氣一團。八門陷,八風吹,靈光已滅。水口之山貴緊,緊則吉氣長留。抱身之砂宜彎,彎則元神不洩。若徒羅城周密,水口關欄,不知山水亂顛,陰陽滿缺。縱邀美麗之祥,雖免災禍之裂,八山隘塞者,氣無所融。八水橫流者,勢難所結。邊山邊水,南北太極成圖。四水四山,東西兩卦一穴。水外要四山來會,細尋朝對之分明,脈中得一穴為奇,的要左右之交別,乙辛丁癸之向,仔細方遷。辰戌丑未之山,酌量可決。不然禋祀無傳,蟻風共齧。但求真正明師,方識元微祕訣。春光略露,誰能洞此微幾。奧理宏深,豈易造其精切。更有怪形異相,我所取而人所棄。亦有曲水佳山,人謂奇而我謂拙。真龍有一端之失,未可言凶,大地多小節之疵,豈能謂劣。庸師不識,放大節而苛小疵,吉壤已遺。探真龍而遭偽脈,所以邀多福而反生諸殃。大都昧正言,而惑信異說,過則勿憚,改當拜真師。擇焉而不精,為諸孽。認凶為吉,認吉為凶,擬富貴於茫茫之外。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指禍福於渺渺之間。己人,大半堪家遭貧絕,執書執見,平生輿業更艱難。有謂地理浮茫,山川無語,豈知明師證案,今古可觀。富貴之宗,盡是明山秀水。貧賤之祖,許多劫水窮山。改天命奪神工,懷真授者訣宜慎,種心田獲陰地,探吉穴者志莫寒。禍福多自己求,吉人吉地,鬼神雖云阿守,半露半關,積德以遺。子孫自遇明人之引,作惡而罰宗嗣,終為盲術所奸。地書萬卷,各有能長,勿謂片言皆偽說。正道一葦,無從所考,乃求千里之達官,璞葬經,筠撼龍,開萬年之寶筏。蔣辨正姜歌,偽度百世之金丹。他如蔡公之發微論,范氏之黑囊經,頭頭有道。金精之九星格,平階之歸厚錄,細細參看。形勢理氣不分,案之歷驗可考。理氣形勢合一,地之全壁方完。至理顯然,在明哲可能辨悉。微言奧矣,豈庸師所得盤桓,非出高超之見,孰造神化之端。謹賦斯言,已雪吾心之堂奧。惟祈後世,早妥吉壤而親安。
 諸書均以形勢理氣分為二途,耑形勢者抹煞理氣,耑理氣者抹煞形勢,彼此混爭,兩無的旨。即有以形勢理氣合用者,或在形勢上將死羅經左牽右扯,或宜納某水吉,避某水凶;宜消某砂吉,避某砂凶,或泥某字來龍,須得某字立穴,或泥某字來水,須得某字去水,某字立向方為合法。否有不合,雖好形勢棄之,不知真形勢乃天造地設,有一定之龍,自有一定之向,一定之砂水,非人力勉強牽扯。真理氣乃古聖賢洞徹造化自然之理,順乎山水生成之道,無半點牽強造作,故有此形勢,自有此理氣寓之;有此理氣,自有形勢合之。若不訪求明師,得此真理氣,則理氣自理氣,形勢自形勢,形勢理氣相反,焉有鍾毓之機,雖得有好形勢,能不遭理氣偽滯破之耳。故特作形勢理氣賦一篇,以雪盡我心,望學者不為諸形勢,諸理氣,諸形勢理氣合用之偽說所惑焉。

水法指偏歌門生虞川劉邦劉濬附編
堪輿元竅妙無窮。俗術流傳各異縱。借問學宗何法是。皆稱蔣氏說元空。或推廉武與貪輔。四宅東西令五中。或論催官元大小。卦翻先後九星宮。或輪三運八仙訣。生旺奴煞洩交攻。水法紛紛難悉數。陰陽都失布衣宗。元空不類挨星掌。豈識關中雌與雄。昧向山巒導消息。徒將水局說朦朧。談空直是真空手。八卦焉知一卦通。旺氣年年移步位。陽基陰宅一同論。陰陽未覓真元緒。祇論干支字黑紅。縱有師傳並祕本。枉詮真締抱心胸。偶逢一二評堪驗。難與雲間辦正同。我師憫世心真切。分類編成著此文。猶慮庸師迷不返。命成俚句醒同群。古今俗穴拘依靠。左右灣環向案均。愛好週迴昧顛倒。妄推八卦失清純。不知陽脈隨陽定。陰即向陰去求珍。立極圖能知本卦。兩儀四象具精神。空峰龍向到頭算。何慮九星不列陳。九星用配五行體。打劫七星自相循。珠寶火坑由此識。吉凶衰旺由此分。平洋細從來去認。山穴高低最有真。人地兼貪天兼輔。一元一卦一星辰。若明卦訣骨中髓。信手拈來皆妙技。日月同明二七神。水火既濟知生死。內陽坐穴覓仙方。動靜城門此中視。南北東西點位裝。陰陽順逆同甘旨。三八品佩更元元。富貴榮華知終始。卦卦挨排合吉神。何愁大地不我履。推尋太歲亦卦爻。三卦一年專令主。周流甲子算無差。再合隅神氣候已。人雖俱讀此元文。那得勘明箇中理。蚯蚓相逢便化龍。庸庸之輩何能揣。徒觀末節勢之形。粉黛花誇樂只。離卻宗陽論吉凶。所言禍福皆非是。曾迷水法十餘年。判斷興衰略可恃。欲奪天心造化功。收消不識全山水。往來萍水遞相傳。百十餘家同失軌。幸遇我師不棄遺。一一指示開濛迷。使將辨正三思索。字字如珠句句奇。偶有不釋讀本註。其他解辨實支離。抽爻換象分體用。下卦起星有元機。山水陰陽相配對。元空交會合雌雄。三般卦覓真根窟。北斗七星任我麾。竊願同儔於此理。不知為不知為知。慎毋拘泥師傳祕。合得都天庶不疑。何必強辭並強解。通經覆古自無疵。勸君細玩書中語。切莫偏倚亂詆訾。自誤誤人害靡底。問心稍歉勿輕為。此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即是師。
形氣理氣合用總賦
天地既判,山川始陳。
陰陽象列,剛柔形生。
陰陽盡天之象,剛柔盡地之形。
陰陽剛柔以判,天地氣質而明。
所以言理氣者,卒盡乎陰陽之道。
言形勢者,卒盡乎剛柔之情。
以陰合柔,以陽合剛,一理之並行不悖。
相形論氣,相勢論理,先賢之作法彌精。
未有耑形勢,而理氣可略,
耑理氣,而形勢可輕。
又未有耑形勢,而形勢之偽妄雜出,
耑理氣,而理氣之矛盾相爭。
理氣以八體抽換為本,
形勢以九星正變為衡,
就八體抽換之氣,而求九星正變之形,古今之微言在此。
就九星正變之形,而測八體抽換之氣,山川之秀氣方清。
形勢合理氣,自然之造化。
理氣順形勢,自然之生成。
形勢理氣混合,陰陽剛柔相并,於是山川交蔭,福祿永貞。

論形勢者,如山形高聳為剛,用之不動為柔。水形卑下為柔,用之流行為剛。
論理氣者,如山氣溫厚為陽,用之嚴凝為陰,水氣澤潤為陰,用之流蕩為陽。
凡山皆祖崑崙,分脈分枝,愈繁愈細,此剛而生柔也。
凡水皆宗大海,同派同流,愈合愈廣,此柔而生剛也。
崑崙大海,此形勢之大剛大柔,
大海崑崙,亦理氣之大陰大陽,
得如斯而無二致,
究此理而悉萬端。
形雖萬水千山,勢已盡於閤闢。
理則萬殊一本,氣不外乎赤黃。

動中求靜,靜中求動,
強中見弱,弱中見強。
散者散,聚者聚,當明聚散之路。
向者向,背者背,且識向背之方。
雌雄貴宜交耦,順逆要在消詳。
硬動死生,莫泥形勢之取舍。
減饒趨避,自將理氣之酌量。
氣微形著,氣依形,而成龍。
水合山分,山得水,而結地。
山水知其融洽,毓秀鍾靈。
形勢察於精微,理明法至。
胎息孕育,明變化撥換之神。
生旺休囚,審錯綜顛倒之義。
入山尋水口,先查主令之辰。
登穴看明堂,細究星峰之次。
某山水相交,何局何卦克備。
賓主盡東南之美,骨肉同親。
夫婦盡琴瑟之歡,糟糠不棄。
立向貴迎官而就祿,高閣巍峨。
作穴須聚氣以藏風,深閨淑媚。
最喜眠弓一案,千百精神。
更有對聳千重,十萬豪氣。
直水牽牛,莫謂洩元不結。
雄山馳馬,莫謂奔走難拴。
後山萬仞之高,莫謂陽光以閉。
前朝層級而下,莫謂元氣不全。
山若粗橫,莫為頑根不化。
穴如醜惡,莫謂濁氣使然。
總宜相形勢之美拙,合理氣之正偏。
陽來陰受,陽受陰來,此陰陽不易之至理。
水洽山融,水融山洽,此山水交配之真詮。
自陰陽反逆,山水倒顛。
陰陽配合,山水團圓。
雖拙亦美,縱愚亦賢,何凶惡之可畏,已福澤而長綿。
若夫水龍以水為主,山龍以山為宗,理氣之作法有異,形勢之取用相同。
水龍要元武之纏繞,山龍貴朱雀以逢迎。
元武妙在潛藏,百川蕩漾。
朱雀又宜飛舞,萬朵芙蓉。
山氣悠長,側腦半棺超萬水,
水神洽聚,平洋一塚勝千峰。
貴龍真而穴正,貴水曲以砂重。
怕風吹而水劫,怕假穴以花容。
左降右伏,猶正宰以登堂,後應前呼,若大軍而行令。
星以變換為貴,九體排明。形以聳拔為尊,五星出眾。
金不金而土不土,縱有形勢非宜。
巨不巨而貪不貪,雖合理氣無用。
蓋武曲之水,不宜交廉貞而流。
火星之城,不宜抱太陽而送。
生剋制化之理,裁度由人。禍福斷驗之神,古今可證。
子孫特達,不必問祖尋宗。將卒威嚴,自能行軍拔幟。
知止而後有定,步脈根原,一卦而不相離,尋龍密祕。
辭樓下殿,不離木火之星。束氣傳神,貴成巨武之質。
到頭三節,穩著腳跟,一線穿針,高抬眼力。
陰龍貫頂者,穴宜虛。陽龍入首者,穴宜實。
莫泥前照後樂,左抱右環。
莫泥乘水坐金,穴土印木。
莫泥乳突窩鉗,莫泥死生順逆。
風水界合,當求蟹眼、蝦鬚。
八國城門,惟問三叉、四勢。
源頭活潑,究一曲以朝來。
水面平鋪,審交關之情致。
明暗朝揖之吉,遠近宜求。穿割箭射之凶,去來合避。
山峰卓卓,看起伏於何方。衛護重重,認空虛於何地。
閤閭乾坤定位,地軸天關,方圓尖秀聯明,聚精會意。
四水歸,四山聚,元氣一團。
八門陷,八風吹,靈光已滅。
水口之山貴緊,緊則吉氣長留。
抱身之砂宜彎,彎則元神不洩。
若徒羅城周密,水口關欄。
不知山水亂顛,陰陽滿缺。
縱邀美麗之祥,雖免災禍之裂。
八山隘塞者,氣無所融。
八水橫流者,勢難所結。
邊山邊水,南北太極成圖。
四水四山,東西兩卦一穴。
水外要四山來會,細尋朝對之分明。
脈中得一穴為奇,的要左右之交別。
乙辛丁癸之向,仔細方遷。
辰戌丑未之山,酌量可決。
不然禋祀無傳,蟻風共齧。但求真正明師,方識元微祕訣。
春光略露,誰能洞此微幾。
奧理宏深,豈易造其精切。
更有怪形異相,我所取而人所棄。
亦有曲水佳山,人謂奇而我謂拙。
真龍有一端之失,未可言凶。
大地多小節之疵,豈能謂劣。
庸師不識,放大節而苛小疵。
吉壤已遺,探真龍而遭偽脈。
所以邀多福,而反生諸殃。
大都昧正言,而惑信異說。
過則勿憚改,當拜真師。
擇焉而不精,误為諸孽。
認凶為吉,認吉為凶,擬富貴於茫茫之外。
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指禍福於渺渺之間。
误己误人,大半堪家遭貧絕。
執書執見,平生輿業更艱難。
有謂地理浮茫,山川無語,
豈知明師證案,今古可觀。
富貴之宗,盡是明山秀水。
貧賤之祖,許多劫水窮山。
改天命奪神工,懷真授者訣宜慎。
種心田獲陰地,探吉穴者志莫寒。
禍福多自己求,吉人吉地。
鬼神雖云阿守,半露半關。
積德以遺,子孫自遇明人之引。
作惡而罰宗嗣,終為盲術所奸。
地書萬卷,各有能長,勿謂片言皆偽說。
正道一葦,無從所考,乃求千里之達官。
璞葬經,筠撼龍,開萬年之寶筏。
蔣辨正,姜歌伪,度百世之金丹。
他如
蔡公之發微論,范氏之黑囊經,頭頭有道。
金精之九星格,平階之歸厚錄,細細參看。
形勢理氣不分,案之歷驗可考。
理氣形勢合一,地之全壁方完。
至理顯然,在明哲可能辨悉。
微言奧矣,豈庸師所得盤桓。
非出高超之見,孰造神化之端。
謹賦斯言,已雪吾心之堂奧。
惟祈後世,早妥吉壤而親安。
諸書均以形勢理氣分為二途,耑形勢者抹煞理氣,耑理氣者抹煞形勢,彼此混爭,兩無的旨。即有以形勢理氣合用者,或在形勢上將死羅經左牽右扯,或宜納某水吉,避某水凶;宜消某砂吉,避某砂凶,或泥某字來龍,須得某字立穴,或泥某字來水,須得某字去水,某字立向方為合法,否有不合,雖好形勢棄之。不知真形勢乃天造地設,有一定之龍,自有一定之向,一定之砂水,非人力勉強牽扯。真理氣乃古聖賢洞徹造化自然之理,順乎山水生成之道,無半點牽強造作,故有此形勢,自有此理氣寓之;有此理氣,自有形勢合之。若不訪求明師,得此真理氣,則理氣自理氣,形勢自形勢,形勢理氣相反,焉有鍾毓之機,雖得有好形勢,能不遭理氣偽滯破之耳。故特作《形勢理氣賦》一篇,以雪盡我心,望學者不為諸形勢,諸理氣,諸形勢理氣合用之偽說所惑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