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头侧颈龟睡觉: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53:52
   中国文化的趣味问题(20)——寒冰收集   

为什么王昭君又被称作明妃呢?


《闺媛丛录》中的王昭君像王昭君,名嫱,字昭君,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秭归)。晋人避司马昭讳,称她为明君,后人又称她为明妃。汉元帝时,王昭君以“良家子”(非医、巫、商、贾、百工出身)的身份入选宫中。竟宁元年(前33年,元帝将这年的年号“建昭”改为“竟宁”也是希望汉匈两族永远友好和平,因和亲而改元,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请婚,昭君自请嫁于匈奴。从此汉匈和亲,五十余年烽烟不起。被封为“宁胡阏氏”的王昭君为呼韩邪单于生育一子,名伊屠智牙师,后为右逐日王。婚后三年,呼韩邪单于死,其子雕陶莫皋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按匈奴习俗,父死,子可娶父之姬妾。新单于欲依此俗迎娶昭君,昭君不从,上书成帝求归。不料成帝令从胡俗。昭君只得嫁与新单于,又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名叫云,为伊墨居次(“居次”是匈奴单于女儿的号,相当于“公主”),长大后嫁给了匈奴贵族须卜当,称须卜居次;二女儿是当于居次。

王昭君的卒年和卒地,现在已经不可考了,但她死在漠北是无疑的。今昭君墓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二十里,名青冢。至于“青冢”之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出自《太平寰宇记》:胡地草皆白色,唯昭君墓“草色常青,故曰青冢”;另一种说法出自清宋荦《筠廊偶笔》:“墓无草木,远而望之,冥蒙作 (黛)色,故云青冢。”后一种说法可能更切实际,但前一种说法更让人感受到一缕塞外孤魂的寂寥与幽怨。

虽然赢得汉匈五十年的和平,王昭君远嫁塞外的命运仍博得许多同情。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叙述了一个不见于之前史料记载的故事:王昭君自恃貌美,不愿贿赂画工,画工故意将她画丑,致使总也不见召幸。呼韩邪单于求亲,元帝按图遣昭君前往。临行召见,才发现她的貌美竟为后宫第一,十分懊恼,又不便失信索回,便杀了画工毛延寿。以后的作者不断加枝添叶,使昭君出塞的悲剧故事越来越丰富细腻了。

 

 

古诗中所说鸡塞是什么地方?


“鸡塞”这一地名在古代诗词中多次出现,比如南唐中主李 的《山花子》(又称“浣溪沙”)词: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鸡塞,是鸡鹿塞的简称,在今内蒙古磴口西北哈隆格乃峡谷口,是古代贯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冲,汉代筑城塞于此。西汉武帝时,为统治北方边疆地区,在此置朔方郡,辖今内蒙古河套西北及后套地区。可以说,鸡鹿塞见证了两汉与匈奴间的恩恩怨怨。

呼韩邪单于是匈奴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即位时,匈奴内乱纷纷,征伐不断,“死者以万数,畜产大耗什八九,人民饥饿,相燔烧以求食”(《汉书?宣帝纪》)。为改变这种局面,他力排众议,决定向汉天子称臣,求得帮助。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正月,呼韩邪单于到甘泉宫朝见汉天子,朝廷以超出诸侯王的宾客之礼隆重接待他,礼赐极厚。二月,呼韩邪单于返回匈奴时,朝廷派遣长乐卫尉高昌侯董忠、车骑都尉韩昌带领一万六千骑兵,又发边郡几千兵马,送他出朔方鸡鹿塞。以后,他又数次经此地到长安谒见天子。朝廷不但礼遇有加,而且帮他平定了内乱。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呼韩邪再次入朝。这一次,他提出迎娶汉女、与汉朝结为翁婿的要求。元帝应允,将后宫良家女子王嫱(字昭君)赐予他为妻。这就是著名的“昭君出塞”。呼韩邪单于去世不久,匈奴重新陷入内乱。到东汉时,汉匈之间又不断爆发战争。东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北击匈奴,大败北匈奴,直追至燕然山,刻石立碑而还。

鸡塞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此后世常常用它来泛指西北边塞地区。

 

 

和尚化缘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吗?


古代和尚经常要手持钵盂,游走四方,化缘求食。就连《西游记》里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不例外,他也要手托紫金钵盂,腾云驾雾地前去为唐僧化缘。和尚化缘可并不是因为寺院缺少食物,事实上古代寺院多有功德田产,还有一定产业,并不缺乏钱物。化缘的行为主要是基于佛教理念。

化缘本来是指佛、菩萨、高僧等在世间示现的教化因缘。他们因有教化众生的因缘而来到人世,因缘尽了即会离去。比如释迦牟尼与世界的众生“有缘”,一生教化不懈,就是他的“化缘”。后来俗语亦称僧侣乞食为化缘。原来,佛门僧侣的梵文音译为“比丘”,意译即为“乞士”,也就是以乞食为生的人。按照佛教戒律,僧侣为了维持生命而乞食,便是“净命自居”,可以“省事修道”,“破一切骄慢”。僧侣募化乞食,广结佛缘,故称化缘。推而广之,为了佛事而举办的募化活动,也可以称为化缘。

化缘既是僧侣修行的必要课程,也是供大众建立功德的一种行为。僧侣借化缘虔诚修行,教化大众,结交因缘,还可减少寺院的经济压力。而大众接受化缘捐献钱物,是因为他们相信这种行为预示着人的功德不断增长,有助于得到长寿福庆。

僧人必须只吃素食吗?

实际上,不是所有和尚都必须不吃肉,不吃肉只是某些僧人的禁忌。

不食鱼肉荤辛的饮食方式,是中国汉族佛教文化特有的戒律之一。南传佛教依循小乘佛教戒律,出家人是可以食肉的。另外,藏传佛教也不忌荤辛。而从中国传入的日本佛教,早期僧人也只吃素食,近世以来由于形势的演变,也已经可以食肉了。

其实,佛教传播的早期,僧侣是吃肉的,他们可以吃“三净肉”,即非亲眼所见、非亲耳听到、非亲自宰杀的动物都可食用。传入中国后,僧人也可以吃肉,直到梁武帝以帝王身份倡行戒杀与素食,才对后世产生了长久的影响。隋唐以后,僧人均以大悲心为怀,视食肉与杀生同遭果报,有违菩萨行,故内地僧侣严禁一切肉食。因此,素食乃成为唐宋以来汉族佛教出家人的主要特征之一。

此后,中国寺院便杜绝鱼、肉、蛋、乳酪制品、酒等物,僧人每天吃的主要是饭、粥、豆腐、芜菁及大锅菜。素菜中的罗汉菜,还颇有盛誉,名声在外。

 

 

今人所说的“名字”与古人所说的“名字”?


今人所说的“名字”与古人所说的“名字”是否一样呢?

汉:玉发冠现代人的名字由“姓”和“名”两部分组成,是代表一个人的符号,是人和人之间交流的特定称呼。“姓”代表了一种血缘关系,是家族基因的延续。“名”则凝聚了长辈对新生命的深厚情谊和殷切期望,也隐喻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追求。

古人所说的名字跟今天略有不同,“名”是指个人在社会上所使用的符号,带有个人的烙印。而“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与“名”相表里的,所以又称表字。《礼记?檀弓上》说:“幼名、冠字。”古人解释道:“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意思是说,孩子出生满百天要取名,长到二十岁的时候(弱冠之年)有为父之道,朋友等不能直呼其名了,因此这时要取字。《仪礼?士冠礼》中也解释了取字的原因:“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可见,古人取字,是出于尊敬和避讳。

古代女性有没有字?

古代的女子也是有字的,但不是人人都有,通常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女子才有字。女子的字经常是由父亲或丈夫给取的,并不像男子的字那样与名有一定的联系。如蔡琰,字文姬;董白,字小宛;景翩翩,字三昧等。也有在字中带进娘家姓氏的,如班昭字惠班等。

古时女子在十五岁许嫁之时要举行笄礼,结发加笄并取字。如果女子到了二十岁,即使没有许嫁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笄礼与男子的冠礼一样,是一种“成人礼”,属于嘉礼的一种,有着很长的历史,在《礼记?内则》里就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的说法。笄礼一般由家中的主妇主持,为笄者结发加笄。结发就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于童年时代的发式。加笄就是在发髻上加一根簪子。之后,笄者再接受其他女宾的祝贺。女宾们为笄者祝酒,并宣布为笄者所取的表字。笄礼、取字与许嫁有关,《礼记?曲礼上》就说:“女子许嫁,笄而字。”因此,女子的字经常是由夫家给取的,待字闺中也就是还未许嫁的意思了。

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在婚嫁时将头发挽成发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也算是保留了笄礼的遗风。47我们今天说荷包很鼓,就是很有钱的意思。古人随身带的荷包就是钱袋的意思吗?常说某人荷包鼓了,是指钱袋满了(发财)的意思,荷包的这种意思与其功能有关。

荷包,是指佩于腰间的一些囊、带或装饰小品,原来是宫廷贵族佩戴的饰物。因其色泽鲜丽,加上刺绣精致美丽,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一件精美的荷包,从形式、纹样、绣工到配线、布色,都经过了精心构思、精心施艺,倾注了制作者的情感和心血。后来荷包还成为身份、荣耀的标志,清代皇帝曾以绣荷包为奖品颁赐群臣、侍从,以示恩宠。

随着民间刺绣艺术的发展,荷包逐步向民间普及,主要功能是在喜庆之时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或是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再者就是敬献神佛以表虔诚之心。

荷包不仅是艺术品,还具有实用功能。主要是盛储随身使用的小物件和香料。根据内盛物的不同,演变出了很多种荷包,如钱荷包、香荷包(又称香囊或香筒子)、针线荷包、烟荷包、扇袋、眼镜袋、搬指袋、钥匙袋、手帕袋及其他刺绣佩饰等。钱荷包的功能跟现在的钱包很类似,因此用荷包很鼓来比喻有钱是很贴切的。

荷包产生于什么时候?它怎么成了男女爱情信物?

荷包原来是宫廷贵族佩戴的饰物,是可以装盛零星物件的小囊。古代的人们很讲究“腰间杂饰”,佩戴荷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或更早的时期。《礼记?内则》已有佩戴饰物的记载,当时的年轻人在去往父母、舅姑处时,随身都要佩戴香囊,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佩戴荷包、香囊的习俗从唐、宋、元、明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应用十分广泛,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无不随身带着荷包,这在小说《金瓶梅》、《红楼梦》中均有生动的描写。

荷包精美实用,是随身必备之物,因此深受人们喜爱,成为男女传情的重要信物。定情荷包做工考究,样式上有长方形、圆形、菱形、鸭蛋形、葫芦形、鸡心形、腰果形、花瓶形、银锭形等;刺绣针法上有平绣、锁绣、钉线绣、戳纱锈、十字绣、盘金绣等;花纹更是多种多样,“并蒂莲”、“鸳鸯鸟”、“两鲤鱼”、“双蝴蝶”、“和合二仙”、“麒麟送子”、“榴开百子”等,都寄托了对情人的爱恋。48象棋是中国人自创的,国际象棋与中国象棋有关系吗?《楚辞?招魂》有句云:“菎蔽(用于六簙棋的竹制筹码)象棋,有六簙些。”这大概是“象棋”一语最早的记载;但这里的象棋是指用象牙做的六簙棋棋子,与现在所说的象棋并不是一回事。

象棋的发明,可能是在南北朝。北周武帝宇文邕著有《象经》一书。他很得意自己的这部著作,因此招来百官,亲自给他们讲解,并命人作注。元:青花釉里红棋子

可惜这部书早已失传。从时人和后人的记述中,我们可以约略窥知它是一部讲棋道的书,《隋书?经籍志》中将它列于兵书类,和《棋势》、《杂博戏》等书并列,也可以证明这点。明朝正德、嘉靖年间的学者杨慎在《丹铅总录》中说:“周武帝《象经》有日月星辰之象。”也就是说,“象戏”是取象于日月星辰的。那么,它是如何演化成后世的象棋的呢?英国学者李约瑟认为,这是印度人加工的结果。他认为,北朝象戏有象征日月的棋子,也有类似中国象棋“将”、“帅”的棋子;五代、北宋出现的“炮”,他认为最初是表示飘忽不定的彗星的棋子。这种棋戏传入印度后,在约7世纪时(中国初唐时期)演变成战争游戏;“象”、“马”、“车”、“兵”四种棋子,是当时印度军队的组成部分。经过印度人改造的象棋一面传回中国,一面经波斯、阿拉伯传入欧洲,衍生出中国和西方两大象棋体系。

唐代象棋,已经接近现代象棋的形态;到了北宋,规制多变;南宋以后,逐渐定型,此时的象棋已离最初的日月星辰之象越来越远。但是,印度、阿拉伯和欧洲人似乎没有忘记它的天文学含义,都把象棋用于占星术。13世纪的一首拉丁诗,曾把星相符号赋予国际象棋的每一个子。虽然两个象棋体系在后世的发展中有了很多差异,但其同出一源的标志还是很明显的:兵进不退、马走日、象斜行、将帅或王一步一格等等都是它们的共同点。可以说,国际象棋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它凝聚了人类共同的智慧。

 

 

一个有关象棋的故事


中唐以后,与现在类似的象棋,逐渐出现在文人记载之中。白居易有《和春深》二十首,其中一首讲博弈“兵冲象戏车”一句,说的就是象棋。和白居易同时代的牛僧孺在《玄怪录》中讲述了一个与象棋有关的故事:有个叫岑顺的人,独居野外荒宅之中,夜里常听见战鼓厮杀之声,出门看时,声音却又没了。某夜,就在他的屋里,鼠穴化为城门,石臼变作城堡,两个小人国金象和天那爆发战争。他应金象一方邀请观战。在军师的指挥下,金象军队进退有致,大败天那。以后数日会战,又各有胜负。由于连日观战,岑顺面色憔悴,他的家人就怀疑他是中了邪,于是将他灌醉,套出了真相。得知了来龙去脉,家人便用锹铲在屋里狂挖。入地八九尺后,地面忽然塌陷,露出一座古墓。墓穴里有各种陪葬品,更有数百甲胄和一局棋,“列马满枰,皆金铜成形”。岑顺猛然醒悟:军师的指挥依据竟是象戏规则!

 

 

筷子是什么时候诞生的?“箸”为什么要叫“筷子”呢?


用筷子吃饭是中国人的传统,古人一直都是用筷子吃饭的吗?一双筷子妙用无比,很能表现中国文化以简御繁、以少御多的个性。但上古时人并不用它吃饭。《礼记?曲礼上》讲到请客吃饭时,说:“共饭不泽手。”“泽手”,就是双手摩擦发热而出汗的意思。这怎么讲呢?唐代经学大师孔颖达的注解是:“古之礼,饭不用箸(筷子),但(只)用手,既与人共饭,手宜絜(洁)净,不得临时始捼莎(两手相搓)手乃食,恐为人秽也。”原来上古时的中国人和现代的阿拉伯人一样,是吃“手抓饭”的,并不是使用筷子作为餐具的。吃手抓饭,使古人养成了饭前洗手的习惯。《管子?弟子职》说:“先生将食,弟子馔馈,摄衽(衣袖)盥(洗手)漱,跪坐而馈。”意思是:先生要吃饭了,弟子要准备好食物,然后洗手漱口,跪坐着吃。《左传?昭公二十年》也记载说:“华亥(宋国大夫)与其妻,必盥而食。”

筷子是什么时候诞生的?“箸”为什么要叫“筷子”呢?

《韩非子?喻老》说:“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商纣时的贤臣)怖。”这是我们所能看到的使用筷子的最早记载。《史记》也采用了这个说法(见《宋微子世家》),应该是可信的。纣是商朝的末代君主,距今三千多年,他已能使用精美的象牙筷子(“象箸”),可见筷子的产生早有年头。从“箸”(又写作“筯”)的字形看,早期的筷子可能是由竹木做的。纤细的竹木筷子要保存下来不容易,所以发掘古墓,已经找不到太早的竹木筷子实物。在被誉为“1993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江苏高邮龙虬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出42件骨箸。此前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有类似发现。据此可以推论,距今6000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出现了筷子。

筷子的发明虽然很早,但它的普及却是很晚的事。《礼记?曲礼上》中还有一句说“毋抟饭”。“抟”意为捏聚成团,是非得用手去做的。《礼记》的写作年代争论很大,但普遍认为最早早不过西周,最晚晚不过西汉末年。因此可见,在这一时期或早些时候,虽然已经有了筷子,但很少使用,只是作为辅助餐具,偶尔一用。

至于“箸”为什么要叫“筷子”,明代陆容《菽园杂记》卷一提供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民间俗讳,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如舟行讳‘住’,讳‘翻’,以‘箸’为‘快儿’,以‘幡布’为‘抹布’……此皆俚俗可笑处。”由此可见,箸被称作筷子可能是因为避讳。江西部分地区因为“帽”在方言里谐音“没”,而把帽子称作“有子”,可谓异曲同工。后来,“筷子”这个双音节词便替代了“箸”,广泛地传播开来。

 

 

中国古代有“火柴”吗?

 

古人点火用什么东西呢?1986年,英国记者罗伯特?坦普尔在李约瑟博士的指导下,写成一部叫《中国——发现和发明的国度》的书。他在书中说,火柴是中国人在557年发明的。坦普尔所谈到的,是古人称之为“引火奴”的东西,实际上还不能算是火柴,因为它不是点火用的。据北宋初年陶谷《清异录》记载,这种引火奴是用杉木条蘸上硫磺做成的,遇火即着,是引火的好材料。大概在马可?波罗时代,引火奴传入欧洲。如果说欧洲人受它的启发发明了火柴,应该比较可信。引火奴直到清朝末年才逐渐绝迹。光绪年间修成的《雄县乡土志》说:“城东二里曰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矣。”这里所说的促灯就是引火奴一类引火用品。

古人常用的一套点火用具是火镰、火石、火绒。使用时,先打开火镰荷包的盖,取出火石和火绒。一般用左手拿住火石并将火绒压在火石与手指间,右手握住火镰的荷包,将镰刃对准火石猛击。这种击石的过程一般要重复几次,直到撞击的火星将火绒点燃为止。冒烟的火绒用嘴吹气可直接点烟,也可以引燃火纸或火绳等再使用。

古人还有其他的取火方式。如《韩非子》等书中谈到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另外,古人还有一种取火工具称为“燧镜”,它是铜制的凹面镜,可以聚拢阳光以取火。

火镰、火石和火绒是什么样子的?

清:宫廷火镰火镰:火镰又名火刀,主要部分是一块长约5到8厘米、口略带弧度而且光滑的铁条,形似镰刀,因此得名。火镰的铁条一侧通常固定一个用皮革等材料制成的荷包,荷包内平时存放火石和火绒。火镰的荷包上面一般有一个金属环,以方便随身佩带。

火石:火石也称燧石,是一种坚硬的含磷硅质的石条或石块,形状不规则,与铁器碰击后会迸出火星。

火绒:火绒是一种野生“火草”背面的绒棉。人们将新鲜的火草采摘回来,趁潮将“火草”背面的条状绒棉撕下,晒干后捻成团,再蘸上硝或硫磺,这样的火绒遇到火星便能引燃。火绒也可用棉絮等做成。

 

 

中国古代能制造玻璃吗?

 

玻璃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的,中国古代能制造玻璃吗?

玻璃是约4000年前由古埃及人发明的,到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制造的彩色玻璃经由印度传入东方。屡见于秦汉古籍的“壁流离”或“流离”(后来写作琉璃)就是梵文玻璃(spahtika)一语的早期音译。秦始皇地宫有琉璃鱼、琉璃龟;中山靖王刘胜的墓中,有琉璃耳杯、琉璃盘等秦汉琉璃实物。

战国:玻璃珠

最初,古人误认为琉璃是天然宝藏。东晋学者葛洪首次明确指出琉璃是人造品。他在《抱朴子内篇?论仙》中说:“外国作水精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水精指的就是琉璃。根据葛洪的进一步记载,当时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已有人能制作琉璃。但葛洪的话并没有被人们普遍接受。在他死后八十余年,有大月氏商人在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用石头烧制琉璃,这才打消了人们对葛洪说法的怀疑。从那西汉:玻璃矛

以后,“中国琉璃遂贱”,并且有了琉璃作坊。但琉璃的制作方法不久失传,隋朝工艺家何稠只好用绿瓷作代用品。这就是后来用作建筑材料的“琉璃”的滥觞,和玻璃其实沾不上边儿。宋元时人重又掌握玻璃制作工艺,只是质量不能与舶来品相比,其色泽虽然光鲜,但斟上热酒便破,难如人意。

到了明初,刘基(字伯温)在《多能鄙事》一书中第一次记载了玻璃配方;郑和下西洋,带回了“西洋烧玻璃人”。这样一来,玻璃也就不稀罕了。清代,随着耶稣会士来华传教,西方玻璃制作工艺和大量玻璃器皿一并传了进来。但玻璃真正在民间普及,还是从清末开始的。

琉璃是什么时候改称玻璃的?

琉璃有两种:一是可做琉璃瓦的琉璃,这种琉璃和玻璃在材质、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从来没有被称作玻璃;另外一种琉璃和玻璃有关。我们这里说的是后一种琉璃。

我们已经知道,琉璃也好,玻璃也好,都是外来语的音译。从梵文拉丁字母的转写来看,玻璃实际较琉璃更接近原音,佛书“颇置迦”的译法也可以作为旁证。因此,“玻璃”这个音译日益普遍。玻璃在古书中又写作颇黎、颇梨、玻 等。我们所能见到最早使用“颇黎”这一说法的,是汉武帝时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在唐人的诗文中,“颇黎”、“玻 ”等词已屡见不鲜,李贺、温庭筠等人的诗作中都有。有意思的是,李白的一个儿子,便取名为“颇黎”,有人据此说李白一家人有深厚的西域情结,并进一步得出李白是胡人的说法。这是题外话了。

“玻璃”一词的出现,可能要到南宋。陆游有诗句说:“玻璃江水深千尺。”又说:“玻璃春满琉璃钟。”这两个“玻璃”都不指玻璃本身,而是用来作比喻的。前者是说江水晶莹剔透;后者说的是眉州(在今四川)产的一种酒,叫“玻璃春”,其酒色明净如玻璃。明代以后,“玻璃”一词便很流行了。

           更多精彩点击:http://hbs.360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