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品源专辑 狠不下心:中国成世界第一“拜金主义”国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22:00
最近几年,中国似乎跟“金”很有缘——多项经济指标位居世界第一,GDP增速多年来保持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已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一,前不久还有报道称 2009年中国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最近这项世界第一的光环下又增添了新的内容:调查显示中国人在世界上位居“最拜金”之列。

  路透社与艾普索斯最近所做的联合调查显示,中、日、韩三国民众最看重钱,这三国皆有84%的受访者表示在金融危机后,他们更重视金钱的价值。这些国家的人也普遍认为,金钱最能象征一个人的成功,在中国与韩国各有69%的受访者认为金钱代表成功,而在我们传统上认为金钱至上的美国,这一比例只有33%。

  中国人“拜金”论据似乎还不少

  “如果你今天买房,我今天就嫁给你”——金钱绑架人生?

  这句话可谓高房价时代中国女性的“爱情宣言”。买房当然需要钞票,当钞票取代爱情成为婚姻的条件,除了“拜金”,还能有其他令人信服的解释么?金钱绑架的何止是爱情婚姻,还可能是一个人的人生,且看著名文艺评论家熊元义的高论:“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么难,嫁给‘黄世仁’,等手里有了钱,可以再自我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这不失为—种好的选择。当年的白毛女也可以这样规划自己的人生,可她偏要和黄世仁对着干。”这段对文艺经典的“经典”新解无法不让人有震聋发聩之感,不知道在熊元义先生心中,嫁一个真心相爱的如意郎君算不算“实现自己的理想”。

  “只救死的不救活的”——金钱绑架人性?

  去年10月湖北长江大学3名学生勇救落水儿童不幸溺亡的事件曾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除了那些大学生的义举让人肃然起敬外,“只救死的不救活的”、“钱不到就不能救人”、“挟尸要价”等这些突破社会道德底线的言行更是极大震撼人的灵魂。对那些见钱才救人、牵着尸体讨价还价的人,我们在指责他们漠视生命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为他们感到悲哀?因为他们的人性已经完全被金钱绑架,因为他们把拜金主义发挥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整个社会关系货币化 拜“金”何错之有?

  背负“三座大山” 谁会嫌“金”多? ”

  一套房子透支几代人的积蓄,一场大病足以让中产家庭陷入贫困,对“孩奴”的恐惧让年轻夫妻对生孩子望而却步,面对这种生活现实,谁会嫌自己手中钱多呢?有什么理由指责人们“拜金”呢?住房、教育、医疗这“三座大山”最近几年都是“两会”关注的焦点,这些焦点从两会代表委员们的提案中消失之时,会不会就是“拜金”主义落寞之际?但愿如此吧,至少在此之前,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还不会放弃挣更多钱的想法。

  谁应该为年轻人“拜金”负责?

  任何人的道德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是社会化的结果,是社会灌输的产物。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中间(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盛行权钱崇拜和道德虚无主义的现象也是事实。但同样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年轻人是被“培养”出来的。换句话说,年轻人对“权”和“钱”的崇拜意识是他们生长的环境所给与的。

  道德来自希望,对未来的希望。抱怨、指责和谴责新一代毫无用处,如果要对下一代负责,那么就要为下一代营造一个能够使得他们感觉得到希望的社会和制度环境。而这又是谁的责任呢?

  谁应该为年轻人“拜金”负责?

  任何人的道德价值观不是与生俱来的。道德是社会化的结果,是社会灌输的产物。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中间(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盛行权钱崇拜和道德虚无主义的现象也是事实。但同样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年轻人是被“培养”出来的。换句话说,年轻人对“权”和“钱”的崇拜意识是他们生长的环境所给与的。

  道德来自希望,对未来的希望。抱怨、指责和谴责新一代毫无用处,如果要对下一代负责,那么就要为下一代营造一个能够使得他们感觉得到希望的社会和制度环境。而这又是谁的责任呢?

  “拜金”功过是非,自有历史评说

  “拜金”曾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动力之源

  在三十多年前深圳特区刚刚建立的时候,街头曾竖立过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时间就是金钱”。谁也不会想到,这句起初曾引发争议的口号事实上成为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突飞猛进的号角,正是有了这个口号,才有了所谓的“深圳速度”,才探索出了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成功模式。

  从全民经商潮到全民炒股热,中国老百姓的经济观念完成了从劳动创造价值到资本创造财富的升华。在某种程度上,是“拜金”让物资匮乏、积贫积弱的中国焕发了巨大生机,创造了空前的物资财富,也成就了当今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我们拜的是“金”还是“无奈”?

  说到现代意义上的拜金主义,不得不提及德国学者马克斯□韦伯,他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中有段精辟论述:“切记,金钱具有孳生繁衍性。金钱可生金钱,孳生的金钱又可再生,如此生生不己。五先令经周转变成六先令,再周转变成七先令三便士,如此周转下去变到一百英镑。”尽管不是所有中国老百姓都知道韦伯以上论述,但他们的追寻财富之路事实上也遵循了这一原则。

  但令人深思的是,在路透与艾普索斯的调查中,“拜金”鼻祖——欧美国家的民众认为金钱万能的比例远远低于中国,在“最拜金”的美国,仅有33%的人把金钱视为成功的象征,而中国人中这一比例是69%。能否暂且放下对“拜金”的功过是非点评,思考下: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为基本道德标准的文明国度,为何“荣升”为最相信金钱万能国家之列?我们到底拜的是“金”,还是“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