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香锅菜单图片大全:中美家庭碳排放對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29:50


新華網 ( 2011-03-10 16:41:28 ) 來源: 《環球》雜志
《環球》雜志記者/易萱
不久前,陳芳去看望在美國定居的姐姐。一天早晨她在姐姐家的陽臺晾衣服,沒想到兩個穿制服的物業人員敲門告訴她,她被鄰居投訴了。
聽了小區物業人員的解釋,陳芳才知道,原來美國一直都有“晾衣繩禁令”——在陽臺晾衣服是違法行為。在美國,晾衣繩往往被一排排自動烘幹機取而代之。
自動烘幹機、汽車以及中央空調,無疑在一定程度上象徵著美國式“文明”,但人們容易忽視的是,這些物質進步的背後,常常意味著消耗更多的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

美國家庭廚房裏的高度自動化
中美家庭的碳排放究竟有多大差別?接受《環球》雜志採訪時,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敏俊以“碳足跡”的概念揭開了其中的奧秘。
賬本上的十倍之差
碳足跡來源于英語單詞“Carbon Footprint”,它是人或團體的碳耗用量的一種標示方法。碳足跡越大,意味著在消費產品或服務的過程中所耗用的碳越多。
根據中美兩國的人類學和消費數據,研究低碳經濟的石敏俊教授建立了兩國“平均家庭”的模型:
露絲(美國)一家有三口人,居住在蘭開斯特,一個離費城一百英裏的小城。幾年前,這個典型的美國中產家庭購買了當地的一棟2層獨體別墅。露絲每天7點半準時起床,洗澡之後來到廚房,準備好全家人的早餐。所有的食品都是露絲開車到沃爾瑪超市採購的。她的女兒搭乘校車上學,露絲和丈夫則每天各自開車去公司。全家人一年度假一次,去年他們開車去了加州。
甄女士(中國)一家三口居住在北京知春路,2003年她和先生購買了一戶兩室兩廳116平米的房子。甄女士所住的小區都是6層樓,沒有安裝電梯。甄女士每天6點起床,步行至小區門口買早餐。平時她先生開車到東四上班,甄女士和兒子的出行則基本是坐地鐵。甄女士家裏平時沒有人的房間絕對不會開著燈,魚缸換出來的水也都用來衝廁所和拖地板。
根據模型,石敏俊分別為中美兩個家庭算了一筆賬(見表1)。在碳消耗上,露絲一家的碳足跡為57噸,人均約20噸;甄女士一家的碳足跡為6.1噸,人均約2噸。從帳本上看,不論是家庭總量還是人均,美國家庭的碳足跡都是中國家庭的近10倍。

受中國人喜愛的低碳晾衣方
根據2007年英國研究並出版的《低碳生活指南》,通過鐵路將1公斤大米運輸600公裏,要排放1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此算來,露絲家一年的碳消耗相當于這袋大米坐著火車繞地球赤道855圈。
差異源自何處?
根據賬本,露絲一家用于居住和交通的碳足跡分別為16.5噸和16.2噸,兩項一共佔據了家庭碳消耗總量的60%;甄女士一家用于居住和飲食消費的碳足跡分別為1.5噸和1.2噸,兩項一共佔據了家庭碳消耗總量的45%。
石敏俊指出,中美家庭在耗碳方面的結構差異十分明顯。美國家庭的碳足跡中居住和交通出行所佔的比重很大,而中國家庭的碳足跡則以居住和飲食消費為主。
2010年美國能源部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家庭的平均居住面積在所有西方國家中排在首位,平均每人的家庭住宅生活空間約為71平方米。而中國截至2009年底城市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約30平方米,農村人均住房面積33.6平方米,不足美國人均居住面積的一半。
由于居住環境不同,兩國家庭在居住上的碳消耗相差迥異。專家指出,房屋面積越大,人們生活所需要的電氣能耗越大,碳足跡也就越大。像露絲這樣的美國家庭,在碳消耗方面很有可能相當于一棟12戶的中國居民樓的碳消耗量。
而甄女士一家人在衣食住行所有方面的耗碳量加在一起還不如美國家庭在飲食方面的碳足跡高。根據中華商務網的統計數據,洗碗機在美國社會的擁有率早在1988年就已超5成,2003年則超過了70%;家庭烤箱的使用率更達到了90%以上。這兩種電器的碳排放量都非常驚人。
中美家庭碳足跡差距最大的一項是交通出行,差距高達17.2倍。 石敏俊認為,這是由美國社會的高汽車擁有率造成的。同樣走一公裏路,開汽車的碳消耗是騎自行車的40多倍。
如果地球人都過美國式生活
根據石敏俊提供的數據,2009年中國的人均碳足跡為3.96噸,碳足跡總量為52.82億噸。據挪威學者的研究,2009年美國的人均碳足跡為28.55噸,碳足跡總量為87.22億噸。如果中國人均碳足跡達到美國現在的水平,那麼中國的碳足跡總量將達381億噸,要比2009年全球的碳排放總量還要多。
另一個人口大國印度的人均碳足跡現在為1.78噸,如果中、印的人均碳足跡都達到美國的水平,兩國的碳足跡將是當前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3倍。
接受《環球》雜志採訪時,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的莊貴陽博士指出,高碳不僅在資源方面對地球產生壓力,同時在環境方面也可能引發連鎖反應。
根據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四次科學評估報告,為了把全球升溫幅度控制在工業革命前的2C水平以內,到2050年全球碳排放水平不能超過105億噸。按照莊貴陽的計算,如果全球人均碳排放都達到美國的水平,那麼全球每年的碳排放總量將達到1944億噸——相當于排放目標量的18倍多。
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化專家小組”在2009年公布的報告預測,若全球氣溫比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平均氣溫上升2C,將有多達30%的生物面臨絕種危機。英國《衛報》的相關報道也預測:“氣溫升高3C將使數百萬人遭受洪水危害;升高4C會嚴重影響世界糧食產量。氣溫升高還將導致海平面上升,2億人無家可歸,淪為難民。”
來源:2011年3月16日出版的《環球》雜志 第6期
《環球》雜志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