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单机版:楚才晋用:一个值得湖北反思的现实话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9:07:35
楚才晋用:一个值得湖北反思的现实话题

                                    文 / 任善炯

       自古以来,人们盛赞“唯楚有才”,湖北人往往为这句古语感到自豪,而作为楚地核心区域的荆州,更是至今还沉浸在这历史辉煌的荣耀之中。但是,无论是湖北人,还是荆州人,在谈到本地盛产人才的时候,却往往只强调“惟楚有才”,而不愿意说出这句历史典故的下半句是“楚才晋用”。大略这实在有点伤湖北人的脸面,特别是让荆州人的脸上无光。因为古荆州之地,就是楚国国都。
      追溯一下浩瀚的历史典籍,“惟楚有才”,确乎在史书上留有踪迹,并非后人的穿凿附会。但历史告知我们,这个成语典故的唯一来源,以及它的本义,其实是褒贬参半。因为史书上记载的原话是“虽楚有才,晋实用之”。八字连读,内含贬义,比喻楚地虽然有人才,但人才外流,为人作嫁。而生于楚、长于楚的后世学人,也许为了面子吧,将 “虽楚有才”篡改为“惟楚有才”,并将这句原话断章取义,用其前半句炫耀自己,而将后半句掩藏进泣血的心中。虽然此“惟”只是个语气助词,但它却强调了“楚地有才”,而忽略了楚地人才命运之不幸。然而,对这个成语典故的改造并没有到此为止,跟着就有后世的后人们,进一步偷换概念,将语气助词“惟”改换成了含有“独有”之意的“唯”。哈哈,这一字之改,词义全然升华到了舍我其谁的境界“唯楚有才”——独有楚地有人才!
      荆楚大地上盛产人才是一回事,但荆楚之地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是否信得过、留得住、用得上人才,则是另一回事。笔者每读华夏历史,尤其是读楚史,在为古楚先民们为强盛楚国而筚路蓝缕的创业精神感到振奋的同时,又为好不容易强盛起来的楚国突然落花流水般的衰亡而扼腕叹息!而那些一次次让强盛的楚国走向衰败、衰亡的重大历史变故的刀光剑影中,几乎都有楚国的旷世人才被迫出走、流落他乡后,借助别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力量,向楚国朝政杀来的回马枪。行文至此,我们不妨从史书中检索一些被迫出走后的楚国旷世人才,最后向楚国杀回马枪的最“给力”的事实吧——
      伍子胥有治世之才,楚王却由刚开始的信不过他,到最后杀了他满门,一气之下的伍子胥历尽艰险“过昭关”,跑到吴国谋政,帮助吴国厉兵秣马强盛起来,最后率吴国兵将杀回楚都,将死去的楚王“掘墓鞭尸”,搞得楚国国势从此一蹶不振。范蠡有济世之才,楚王却牙根儿就不想留用他,饱受楚王歧视的范蠡在怀才不遇中,只好跑到小邦越国,督导越往勾践卧薪尝胆,助其成就其春秋霸业。李斯有经天之才,能辅佐社稷江山,但楚王却不仅不用他,还深恶痛绝他,迫使李斯跑到秦国谋前途。最后李斯成为秦国丞相,实施变法,辅佐秦王嬴政“扫XX而得天下”,终成千古一帝的始皇大名。屈原有纬地之才,楚王信而又疑,留而又逐,用而又绝。可怜屈原只好将胸中的万丈忧愤,泣血为珠,凝聚为一部悲愤千古的《离骚》,给所谓的“楚文化”传统留下了悲剧性的遗传因子。
       尤其是值得今天执政荆楚的官员们以史为鉴的是,自古以来,有君子的地方必有小人,而缺少民主管理体制和气氛的政府部门,又缺少有效的监督机制,所以在“一把手”说了算的政治氛围里,君子一般是敌不过小人的。有道是“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手握对人才生杀大权的“一把手”,就成为戕害人才的杀手。回顾一下当年的楚国最有才能的几位人才的悲剧命运,他们无一不是遭遇小人的残酷迫害。伍员(伍子胥)桀骜不驯,却落败于小人费无忌;屈原文采绝艳,却落败于小人靳尚。楚国由盛入衰竟致灭国的教训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所用非人。所以,屈原曾悲切地叹息:“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卜居》)就此而言,一部楚国兴亡史,其实就是一部人才流失史。
       湖北自汉以降,尽管年年出人才,代代有英贤,但荆楚大地上却没有诞生过什么著名的人才,连盛唐时代也只有孟浩然可以与同时代的著名文人媲美。当然,在荆楚大地做过官或羁旅过的著名人物很多,但他们不能算楚地人才。而在唐代流传下来的著名典故“破天荒”,应该是湖北缺乏人才的耻辱——连续几届朝廷科举大考,堂堂的大荆州府竟然屡屡剃光头,没有一个人名列进士榜上。所以被人们戏称为“天荒”,意思即为天子朝堂上的人才灾荒。多年以后,终于有人中榜,荆州府的地方政府官员和民众高兴得奔走相告:终于“破了天荒”。尽管明代的荆州府出了个宰辅张居正,试图进行明朝政治体制的改革,他主张的改革措施虽然最终并没有得到实现,但他主张的“敬天法祖”、“孝莫大于遵祖”、“率由旧章”, 其实质却是遵守成宪、效法祖制,窃以为这还是楚先民“尊祖、崇古、守制”人文传统的扩大版而已。近现代以来,荆楚大地仍然很少滋养出著名人才,而很多湖北籍的著名人才差不多都是离开湖北后才获得成功的。譬如李四光、闻一多等等。追寻原因,似乎都与湖北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对人才成长的限制有关。
       说到荆楚大地上世代传承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就不能不考究一下古楚先民在荆山南麓很封闭的山野中“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奋斗历程。的确,楚人是从深山老林里走出来的古老民族,他们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奋斗求生存的意志和刻苦钻研、一飞冲天的思想抱负。但是,他们却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处处防备别人,而且还善于用鬼神巫术来算计别人,形成了气量小,胸怀狭窄的民风,容不得别人比自己高明,比自己成功。哪怕是著名的典故“问鼎中原”和“不服周”所表达的楚人急于王霸天下的意识,其实它所隐含的思想内核,也是楚人认为周朝朝廷总是瞧不起自己,才寻找机会实施的反抗举措。
       所以,作为楚人的后裔,湖北人在一起就喜欢“窝里斗”,而一旦自己当了官或拥有了一方领地,就不容许别人比自己的智慧高、本领强,想方设法也要把比自己强的人整垮整倒整走。楚国曾经有与秦国争夺华夏江山的强大势力,但由于不善于用楚人的人才,排挤人才,结果逼迫得经邦济世之才不得不逃亡他方求生存。在这里,笔者不妨再次引述几位“楚才晋用”的历史档案,用以佐证楚不容才,迫使大贤大才们不得不远走他乡,实现自己的经邦济世的理想。
       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国公子归生访晋归国,楚令尹(楚国的丞相)子木向他了解晋国的情况,问道:“晋楚两国的大夫相比,哪国的大夫更贤能?”归生答说:“晋国的大夫都很贤能,几乎个个都是做公卿的人才。不过,这些大夫有许多是由楚国去到晋国的。”
       公子归生所说的“由楚国去到晋国的”贤能大夫中,至少有四位在铁卷丹书中是堪称“楚才晋用”的实例:一是楚共王六年(公元前585年)发生子仪之乱时,楚国大夫析公逃到晋国,被晋国用作主要谋士。在楚晋之争的绕角战役中,晋国把他安排在战车的后面参与指挥。本来晋军失利,准备逃跑了,可是析公向晋君建议说:“楚军轻佻,当于夜间袭击!”晋君听了他的建议,夜袭楚军,结果大获全胜。二是楚国大夫雍子不幸遭到父兄的诬陷,楚王和左右大臣无人为他主持公道,雍子只好逃奔晋国。晋国给了他封地,礼遇有加。在彭城战役中,晋楚两军相遇于靡角之谷,晋军正要撤退,雍子却向晋军发布命令:“喂饱战马,烧毁帐篷,明日与楚军决一死战!”结果又把楚军打败了。三是楚国宗族大夫子灵,他逃至晋国后,得到重用。子灵为晋国抵御了北狄的进攻,又与楚国的近邻吴国联合通好,使吴叛楚。还训练吴军乘车射箭,奔驰作战,成为楚国的心腹之患。四是若敖氏之乱中楚臣贲皇逃亡晋国,晋人将苗地封给了他,委以重任。楚共王十六年(公元前575年)鄢陵之战时,楚军兵强马壮,气焰嚣张地杀向晋军,实力不济的晋军眼看就要败逃,深谙楚军战法的贲皇向晋君建议说:“楚军来势凶猛,其精锐之兵不过是中军五族,我们必须避实就虚,先以晋军的精锐中军分为两路,全力攻击楚军的左军与右军,然后合兵攻其主力,定能大败楚军。”晋君照此用兵,又获全胜。
       楚令尹子木听公子归生一口气讲了四位楚才为晋所用的例证后,不得不感叹道:“确是这样啊!楚虽有才,晋实用之”。这就是“楚才晋用”的典故来源。 在中国的辞典中,除了“楚才晋用”、“楚人秦相”“楚将吴帅”的记载,还有像屈原这样的旷世之才,在楚国倍受打击,被流放蛮荒之地、沉沙汨罗江的悲剧;“高山流水遇知音”著名典故中的大音乐家喻伯牙,也是因为在楚国无法发挥自己的才干,最后流落晋国,当了上大夫的要职,最后以晋国公使的身份出使楚国时,才与隐居在汉阳山中打柴为生的音乐家钟子期相遇的。可惜,同为当时著名音乐家的钟子期,因为不愿意走出故土,只好隐居汉水之阳的山野,靠打柴为生,终老黄泉。可见楚人不重视人才、埋没人才,甚至打击压制人才,是有其悠久人文历史的,并且这种地域性的社会集体无意识,已经浸入到楚地后人的骨髓之中了。
       据最近的30年来的资料显示,在湖北武汉的著名高等学府数量在全国排名第三位,其中列入全国前十名的著名大学就有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而被列入国家“211工程” 名单的重点大学数量,武汉在全国名列前茅。可是,在湖北的数十所高等学府中,每年毕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由于在湖北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使用,或得不到应有的工作岗位和报酬,或被疾贤妒能的排挤而纷纷南下、结伴东飞或出国寻求发展。
       笔者在2000年曾为写一篇文章查阅过当时的一个统计数据,说是从湖北各个大学毕业的博士生留在湖北工作的人,还不到总数的百分之五。而今又是10年过去了,最近笔者再次注意到这样一篇《武汉遭遇人才流失之痛》的文章。据该文章引述:“根据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的数据表明,在武汉高校毕业生中,每年有99%的博士,96%的硕士和89%的本科生流向市属以外的单位。根据省人事厅抽样调查显示,最近5年全省高、中级职务人才的流失分别是引进的6.45倍和4倍,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的骨干力量因此而减少了50%。”新世纪的10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最好时期,科学是生产力,人才是实力,经济实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竞争的理念深入人心。而湖北在这10年里在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方面竟然出现如此倒退现象,这是多么匪夷所思的现实呵!
       有鉴于此,我们不仅要追问一声:那些位于湖北省领导岗位和科技阵地的领导人,他们真的不知道这铁的事实吗?其实,他们也可能是害怕有才干的人进入他们的领地,进而对他们取而代之。于是,他们继续沿用古楚民族的狭隘妒忌心理,迫使有本领的人才走人。如此下去,振兴湖北经济,发展现代科技,坚持科学发展,就只能是文件上的虚假语言或领导人的大话套话了。据笔者所知,改革开放30多年来,走向湖北以外的、或走向国外的湖北人才,一般都比较有建树,成功人士大有人在。在好多地方都听当地朋友们说到湖北人的聪明能干,能够成就大事。为什么他们飞出了湖北就拥有了广阔的用武天地,就能够发挥才干做出惊人的成绩,而留在湖北就只能效法“猛虎卧荒丘”埋没自己呢?我们不能否认,这是荆楚大地的社会环境与人文环境造成的负面结果,也是自酿的苦果。
       写到这里。笔者不妨作一个假设:倘若当今湖南省的省长周强、内蒙古自治区的党委书记胡春华,这两位已经成为国家封疆大吏的年轻的湖北籍官员,倘若当初他们大学毕业后回到湖北的鄂东和鄂西山区的家乡工作,说实话吧,即便他们再发奋工作,再才华横溢,若不被人因嫉妒而打压下去的话,充其量也只能混个县级官员吧!他们今天能成为新一代的治国之才,主政华夏一方,想来他们俩都应该感谢自己当初的选择——走出荆楚大地,留在他乡发展。
       湖北地处中原,交通极其便利,物产极其丰富,人才资源极其丰厚,荆楚儿女极其聪明,要是发挥好每个人才的才智,做到人尽其才,在当前大好的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湖北真的是可以“一飞冲天”,为中华的振兴做出更大的贡献的。但其前提是,湖北人必须彻底抛弃古楚民族遗留下来的疾贤妒能的狭隘心理,彻底地对所谓的“楚文化”中的封闭性的人文环境予以否定和扬弃。也期待现任的湖北各级领导们用心关注湖北的人才命运,制订相关的政策,保护湖北的人才,使用湖北的人才,让湖北的人才在湖北的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乃湖北之大幸,中国之大幸也!
                                 2011-02-16 于荆楚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