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单赛季总得分:再生资源“圈区化管理”可行性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33:57
       内容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而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引进圈区化管理这一全新概念来诠释再生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并通过多视角的调研论证来说明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圈区化管理的可行性 
  关键词:再生资源 圈区化 可行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年均近9.5%的比例飞速增长。而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以资源的高消耗、低利用为代价换来的。面对经济增长与资源过度消耗两者的博弈,从“九五”计划开始,党中央就提出要转变增长方式,“十一五”规划则再次强调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中央更是着重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本目标是使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
  
  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现状
  
  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以及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我国的再生资源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各类废旧物资回收企业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回收加工厂3000多个,从业人员140多万人;初步形成了一个遍布全国、网络纵横的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体系。而废旧物资回收企业基本上摒弃了“收进来,卖出去”的传统经营模式,采取了清洗、除油、去污、干燥、拆解、剪切、打包、破碎、分选、除杂等加工预处理手段,加工生产各类再生原料,并逐步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但另一方面,我国的再生资源行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着再生资源的持续、健康发展。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营模式不规范,存在经营风险。由于再生资源行业的特殊性,国家在政策上相应给予了许多优惠措施。但一直以来,政府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监控,2003年江苏常州的铁本事件以及2007年初广州佛山的洋垃圾事件都为政府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管敲响了警钟。为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避免国家财产的流失,中央有关部委逐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开始规范整顿再生资源行业运作。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废除了所有收购经营企业自开增值税发票的权力,而由产废企业在出售废品时承担4%至17%的税收,这一规定极大地削弱了收购经营企业作为废品回收加工中转站角色的市场地位。
  回收利用企业单体规模小,加工工艺水平低。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规模的形成与当地本身的自然资源储备量或者是与当地对某类资源的较大需求量有密切的联系。目前,我国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已呈现较强的区域性,并形成一定的集群效益。但是我国的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普遍存在着单体规模小,加工工艺水平低这一致命硬伤。绝大多数的回收加工户都是两到三人的家庭作坊式个体户,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很难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这迫使他们在与产业链下游的厂商进行产品销售谈判时处于劣势,经济效益差。总的来说,我国的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发展呈低水平徘徊态势。
  回收利用分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由于我国废旧物资零星分散,其回收、加工、运输成本高,而销售价格偏低,致使部分品种回收量减少,与实际生成量相差较大,资源流失严重。目前,我国可以回收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00-350亿元人民币。每年约有500万吨左右的废钢铁、20多万吨废有色金属、1400万吨的废纸及大量的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回收利用。
  粗放式经营,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经济实力弱等缺陷,因此作为单个经济实体的他们不可能在需要较多支出的环保经费上一次性投入大笔金额。对在回收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企业一般选择直排、乱堆置、乱填埋等会污染环境的处理方式。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过程中散、乱、脏现象非常突出。而且由于回收利用企业一味的追求利润回报,对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相当严重,造成了更加致命的二次污染。
  圈区化管理概念的界定及管理优势
  (一)圈区化管理的内涵
  面对再生资源行业存在的经营松散、监管不到位、加工低端、回收率低、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再生资源行业未来的发展轨迹。一个全新的概念——圈区化管理,在这特定的历史时期应运而生。
  圈区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加大对再生资源的处理力度,通过建立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结合政府的产业政策、加工技术、科技研发等方面给予的大力扶持,对从事再生资源加工处理的企业实施特定的园区化管理,并利用园区配备的科研和技术优势,为入园的加工户提供深加工业务和技术指导,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水、废气物对环境的影响。目前,我国部分省市已开展了“圈区管理”试点工作,其中浙江宁波镇海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山东烟台资源再生加工示范区是国内再生资源圈区化管理中的佼佼者。
  (二)实施圈区化管理的优势
  目的是为了加大对再生资源的监控处理力度,保证循环经济的顺利实施。这与中央提出的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的宗旨是一致的。因此对再生资源进行圈区化管理能最大程度上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包括在项目报批、土地征用、拆迁补偿、税收、工商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为圈区化管理的建设和未来的运作提供了有效保障。
  促进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实现经济发展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流程循环经济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如何妥善的处理好废旧物资变废为宝的过程。一个集管理、加工、污水固废处理于一体的园区,既可高效的实现资源再生,又可保护环境,还能培育市场开展余缺调剂,促进物流、商流、信息流的融合,促进再生资源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规范准入制度,形成合理的再生资源行业产业链是圈区化管理的另一重要目标。只有那些通过国家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准入审查的废旧物资经营企业才能入园从事合法经营。而且进行圈区化管理能更加有效的对园内企业实施定期严格的免税资格认定和分类评审,并根据各个企业的经营业绩、信用等级等,把回收企业分为不同类别,给予面额不同的收购发票进行分类管理,保持废旧物资行业呈阶梯型格局发展,优化产业布局,做实产业链。
  圈区化管理是能把再生资源行业做强、做大的有效途径。园区式加工基地的建立能最大限度达到集约化的生产效应,综合利用所有废品,防止丢弃现象的泛滥和二次污染的出现;通过在园区内专门成立的科技信息提供机构和围绕产业链而设的研发机构,能为加工企业提供完善的配套服务并在技术上对他们提供帮助,从而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园区内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真正把再生资源行业作为一个优势产业来培养。
  (三)实施圈区化管理的建议
  上文对再生资源实施圈区化管理优势的阐述主要是从宏观方面进行的综合性分析。但是在现实当中,我们还必须考虑圈区化管理试点园区自身的各种微观条件,包括当地废旧物资回收规模大小、产业链下游企业的市场需求量、当地政府和加工企业对再生资源的支持程度、园区所在地的区域优势等等。以目前国内经营相对成功的浙江宁波镇海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山东烟台资源再生加工示范区为例,都具备建立再生资源园区的微观条件。
  当然,对再生资源实施圈区化管理并不能完全解决废旧物资回收利用过程中碰到的所有问题。据笔者调研分析得知,圈区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入园企业数量的严重供求不平衡。由于国家大力支持再生资源试点园区的建设,而且入园的企业确实能得到包括税收政策等各方面的优惠措施,因此要求入园的企业主大大多于园区内可容纳的数量。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只能优先接收那些加工量大、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先入园,而那些规模较小而恰恰是数量较多的加工企业只能游离于园区之外。
  虽然再生资源的圈区化管理在国内尚处于试点阶段,但从目前已经建成运行的再生资源园区来看,示范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通过调研分析,笔者认为对再生资源行业进行整顿是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首当其冲要解决的难题,而对再生资源进行圈区化管理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应磊.循环经济研究专题[J].网络文摘,2006 (6)
  2.曾高飞.把“老虎”圈进“笼子”.人民日报,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