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晗在韩国参加的综艺:识字,让快乐相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47:55

识字,让快乐相随

 

一、教材的结构体系。

由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二年级共四册,这套教材着眼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一年级上册,从汉语拼音入手,结合汉语拼音的学习安排识字和读儿歌的内容。汉语拼音之后是形式多样的识字课和内容丰富的课文,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穿插其中。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教材以专题组成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每组教材结构示意图为: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导语—识字课—课文—语文园地       口语交际

展示台

每一组教材,首先是简短的“导语”,接下来是一篇以韵语形式编写的识字课,再往下是四五篇课文,每组之后设有 “语文园地”,内有4个板块:“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掌握学习方法,低年级主要是发现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特别是课外所得的舞台。

二、识字教材的编排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从一年级下册每一组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乃至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大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安排的。如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组以“多彩的春天”为主题(出示相关教材),《识字1》是关于春天的由成语或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柳树醒了》《春雨的色彩》《邓小平爷爷植树》及古诗《春晓》和《村居》四篇课文,既有春天的景,又有春天的人,春天的事。学习过程中,学生找春天,画春天,语文园地中,讲春天,唱春天。每册教材设8个专题,分8个组。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单元体现了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的整合,各个单元之间体现了学习内容、学习要求的整体推进,语文能力的螺旋上升。这样安排,符合《课程标准》避免烦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审查委员评价:“以专题组织单元,既贴近儿童生活,又蕴含教育价值,且较好地体现了知识、能力、方法、情感之间的联系。”

2、利用汉字特点,遵循识字规律,识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除了一年级上册集中安排识字课外,从下册开始把8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识字课内容均贴近每一组的专题,和每一组课文的内容及语文活动的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是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的识字写字的主张。以往人教社编写的小学语文教材在识字量上都偏低,总识字量才2500个常用字,一年级仅学会450个字,由于学生识字少而影响了阅读。而新编的一、二年级教材体现“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加强写字、降低难度”的识字写字的主张。一二年级总共要求认识1800个常用字,会写其中的1000个。要求认识的字大体按照由出现频率高到出现频率低来编排。据统计,一年级上册要求认识的400个字都是高频字,可以覆盖儿童常用读物的50%以上,整个低年级要求认识的1800个字可以覆盖书报杂志的90%以上,这样,和以往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将识字速度差不多提早了一年,儿童可以及早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读,极大提高了汉字学习的效率。

二是识字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一年级上册中有象形字、会意字、事物归类看图识字等内容;一年级下册以后,采用了更多的韵语形式,有描写秋天美丽景色、反映学校生活和引导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词语,有表达爱国之情的三字经,有讲思想方法、给人启迪的成语,有提倡团结合作的谚语,有教学生怎样做人的对联,还有反映人和动物和谐相处的拍手歌。如《口耳目》一课(出示教材),“口耳目,羊鸟兔。日月火,木禾竹”,几个排列整齐的象形字,渗透着祖国汉字的造字规律,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又如一年级下册的识字6:“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一畦秧苗,一块稻田,一方鱼塘,一座果园。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不同量词和名词组合而成的一幅幅多彩的图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学生在识字、学词的同时,感受到此情此景的和谐优美,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迷人魅力。而且积累了优美的语言,丰富了知识储备。审查委员会称赞:“识字部分编排有新意。一方面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语境,使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另一方面,加强了字词句的综合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与热爱,也利于积累语言。”

三是要求写的汉字也依照写字规律编排。教材中要求写的字,体现写字的规律,按照由少到多、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独体字到合体字的顺序来编排。一年级上册只要求写100个笔画最简单的字,每课的3~4个字在笔画或笔顺上有一定的共同点。如,第一次写字,要求写的字是“一、二、三”(出示教材),练习横画;第二次要求写的字是“十、木、禾”,练习竖、撇、捺三个笔画。量少易写,既能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又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打好坚实的写字基础。从一年级下册开始,要求写的字都是构词频率较高的字,每课写的几个字大多在结构上有一定规律。如,《春雨的色彩》一课中,要求写的字是“你、们、红、绿、花、草”,每两个字同偏旁;《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中要求写的字是“拉、把、活、种、吃”,都是左窄右宽的字,这样安排,既便于教师分类指导,又便于学生掌握写字规律。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在笔顺笔画的安排上,重视打好基础。第一学期要求笔画描红,对已经描过的、学生已经掌握的笔画笔顺不再要求描红。这样安排,避免笔顺学习的烦琐化,促使学生迁移学习成果,尽早形成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

四是认字采取两条腿走路,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

3、大力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方便教师的教,更方便学生的学。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还是识字后的练习,或是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不是以叙述的方式或呆板的题目的形式呈现,而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示或叙述的,非常亲切、自然。如,语文园地中,“我很喜欢读课外书,在书上认了许多字,咱们交流一下,好吗?”这是以学习伙伴口吻的一种引导,是对喜欢读课外书、自主识字的引导,也是对课外要养成爱读书、会认字的习惯的引导。这样的教材呈现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所提倡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人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关系。只有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才能使学生产生最佳的学习状态。

(2)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在每个语文园地里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自主发现识字方法,并掌握识字方法。①用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认识汉字(二上园地二、园地八)。②熟字相加组成新字(禾+火=秋)(一下园地三、二上园地六)③ “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我发现偏旁和字义有关”(二上园地五) ④用反义词识字(如,明——暗,新——旧)(二上园地三)⑤加加、减减(字形)识字(一下园地二和园地六)如,乌——鸟;日——白;田——由,;口——只;古——石,右。用展示合作学习成果的方式,启发学生发现不同偏旁的字往往有不同的意思。⑥会意识字(一下园地八)(两字字义相加)如,千口——舌;土里——埋。不直接把识字方法呈现给学生,而是把规律暗含在学习内容之中,并提醒学生认真观察,努力发现。这样编排,不但可以使学生不断增强发现的意识,逐步掌握识字的方法,并把所获得的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识字之中。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

4、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加适应性。

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不要“一刀切”,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不必要求每课生字人人过关后再学下一课,要允许个别学生发展得慢一些。另外,在教科书里贯穿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的思想。

三、识字教学目标、要求与现状:

1、目标:《课程标准》展现了“学习独立识字——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这样一个自主识字的序列。在第一学段(1—2年级)中对识字教学提出的目标是: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的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教学要求:课标教材在一二年级增加识字量是为了提早阅读,所以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类生字。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也认识,没有其他要求。只要儿童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识记汉字的偏旁,更不要求对字形做过细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和游戏,创造机会,反复再现,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让儿童从整体上把握字形,借助图画或词语理解字义,并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复习和巩固识字。可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方法,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避免对每个字都进行分析,尤其要避免对汉字中某些不认识的部件、字形复杂的部分进行分析。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调动学生识字积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教师要严格要求,认真指导学生认识汉字的基本笔画,掌握书写汉字的笔顺规则,写好每个笔画,每个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

3、教学现状分析:一是未能正确把握要认的字与要写的字的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把要认的字逐个进行字形分析,甚至要求学生抄写,认为如果不这样做,学生很容易就忘记了;另一种是把要写的字只是让学生写,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明其意并进行表达运用的训练。二是教学方法的选择老套或只讲形式不讲实效,学生识字兴趣不高,识字效果差。三是曲解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与正确理解教材的关系,造成识字教学不落实。四是孤立了识字。教学中只是一味的识字,与朗读、感悟脱节。五是写字训练落空。不按笔顺规则,如:写“口”发倒笔,“臼”笔顺错误等,不重视写字习惯的培养和基本功训练,以至于学生作业字迹潦草。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博采众长,采取多种形式识字是课标低年级教材最显著的一个特点,识字形式主要有“学拼音识字”、集中识字(包括“归类识字”、“韵语识字”等)、随课文识字和结合“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识字。结构图如下:

学拼音识字—集中识字—随课文识字—“我的发现”识字

           

    归类识字                            韵语识字

      

象形字   会意字  事物归类看图识字    儿歌 反义词 数量词 成语谚语 对子歌等

下面,结合课标精神和实际教学,对以上的识字形式谈谈自己的教学看法,和同仁们探讨:

(一)学拼音识字。

1、编排意图:在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bpmf开始出现汉字。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或句子。从第3课到第13课,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刚开始是词(3—5课),然后是短语(6—8课)、最后是句子(9—13课)。这部分中,所有的音节都是学过     的,都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出来,在拼读中认识70个常用汉字。这样,有助于巩固拼音,提高拼读能力,加强拼音和识字的结合,及时发挥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也是早期进行观察能力训练、说话训练和提早阅读的一条有效途径。以第3课为例,学习bpmf,在图中出现了“爸爸”“妈妈”“我”三个汉字词语,学生刚刚学会了拼读音节的本领,就能借助拼音认读汉字,让学生感到学拼音很有用,也增加了学习兴趣。还如汉语拼音第4课,学习dtnl4个声母,同时出现“马、兔、大米、土地”4个词语。这4个词语不断起着巩固音节引导识字的作用(如这4个词语中复习了声母“m、t、d”以及音节“mǎ、tǔ、dàmǐ、tǔdì”,在巩固音节的基础上再引导识字);而且孕育着一个故事(故事略)。学生通过观察画面,可以发挥想象,编故事、讲故事。这样就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一入学就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对他们今后语文知识的获得,语文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2、教学方法及流程。汉语拼音教材中的70个字,只要求认识,即能读正确,知道字的大致意思,并不要求书写,也没有认识偏旁的任务。在教学中,教师不要做过细的字形分析,只要通过多种形式跟学生见面,让学生整体认记即可,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是怎么记住汉字的,在哪里见过这个字。有的课生字较多,可借助图中人物的活动,或儿歌中的句子,通过多种语言环境,通过反复认读来熟悉。可以开火车读,比赛读,在游戏中读,或是口头组词,说句子。如,要求用“我”说一个句子,或同时用上“爸爸、妈妈、我”说一个句子。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多种途径,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愉快地识字。其教学流程为:

复习拼音——看图明意——自我拼读——反复认读。

(以教学《 ao ou iu 》为例)。

一、复习拼音:出示音节卡片“chi、yu、xiao、mao、ai、gou、rou、niu、cao”让学生多形式拼读。

二、看图说话:

1、出示第一幅图:

(1)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小猫在吃鱼)教师随机出示“小、猫、吃、鱼”字卡学生认读并贴在黑板上。

(2)小猫平时最喜欢吃什么?(小猫最喜欢吃鱼)我们就说“小猫爱吃鱼。”出示“爱”的字卡贴在黑板上,学生根据拼音连读、指名读、教读。

2、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学习“小狗爱吃肉。”和“小马和小牛爱吃草。”这两句话。

3、将三句话连起来反复读一读。

三、读中识字

1、将生字卡片从黑板上拿出根据拼音认读。

2、去掉拼音多形式读。

3、将去掉拼音后的字卡再贴入黑板上的句子中,学生再读。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练习:

你能仿照课文说说“谁爱吃什么吗?”

(二)集中识字。集中识字共24篇,旨在通过一二年级快速大量识字,使学生尽早做到能大量阅读。基本做法是一二年级的四册教材每册都分作几个部分,在每部分中先归类识字,再读若干篇课文,“识字──阅读”不断循环编排。集中识字主要依据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以基本字带字进行识字。由于带出生字的基本字大多是熟字,在识字时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已经掌握的基本字为支点化难为易,快乐识字。集中识字的主要形式是“归类识字”和“韵语识字”。

归类识字:

1、编排意图:归类识字安排在一年级的上册。主要是利用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归类识象形字或会意字,此外还编排了按事物归类看图识字,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初步建立词的概念。

2、教学方法及流程。归类识字要注重图文结合,要看懂图意,与字形联系起来认识事物,了解汉字的形与义之间的关系,学习识记汉字的科学方法,要注重结合语言环境识字,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在诵读中感悟韵文描绘的意境,了解汉字的意思;不仅要认识每课生字、会写要求写的字、认识几个部首和笔画,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结构美,培养对祖国文字的喜爱之情,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其教学流程为: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看图学字,明白字理——适当点拨,发现图画与生字的内在联系,领会生字的意思

词图联系,学习词语——认读词语,并与图画中的事物挂钩

诵读韵文,巩固生字——读中强化字音,仿说,发展语言。

描红仿影,练写生字

(1)象形字归类识字:一二年级四册教材中只有一课象形字归类识字《口耳目》。12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教学目标是: 认读12个字,学会写“十、木、禾”3个字,认识3种笔画; 初步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能根据字形理解字义。初步了解识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教学中对于象形字,教师没有必要向学生作过多的讲解,只要做到向学生渗透,学生会辨认即可。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图自己去发现,探究字形和字义,结合字义了解,识记字形。教学设想:

▲联系生活识字,读准字音。出示汉字:“口、耳、目、日、月、火、羊、鸟、兔、木、禾、竹”你认识吗,你是怎么认识的?读一读,再把这些你认识的字读给同桌听,互相教一教。(教师了解学生对各个生字的学前情况)

▲采用各种方式认读生字,重点认读课前学生认识不多的字。强调容易读错的字音。

▲探求规律,了解形与义的联系。在学生交流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基础上出示:口、目、日、月、火。(课件出示古文字)这就是它们最早的样子,你能通过观察给它们配成对吗?[说明:分别给生字与古文字找找朋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配成对的过程中关注字形的相似点,初步感知汉字的演变。]

小组反馈,以“目”为例,重点点拨。

①理解字义。“目”是指什么? (课件出示眼睛图片)是呀,“目”就是指人的眼睛。

②了解字形。(课件出示古文字“目”)你发现了什么?(字形与眼睛很像。有眼珠和眼眶)

③了解字体的发展。(课件出示:将古文字与事物进行重叠)随着人类的进步,为了书写的方便,“目”的字形就逐步发生了变化。(出示“目”变化的系列字体)“目”就是这样慢慢地变化而来的,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对,“目”外面的部分就表示我们的眼眶,里面的两横就是我们眼珠的轮廓。(其余四个生字在学生反馈中课件随机出现图片与演变过程) [说明:这一设计充分利用课件的形象性和动态效果,以图片来揭示字义,以字与事物的重叠来揭示象形字的特点,以从古到今的系列字体来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从而让学生了解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初步领悟认记象形字的识字方法──看到字,联想到这一事物,通过事物了解字的意思,并从中感受到祖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这样的课件使用很好地起到了教学的辅助作用,有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④做“找朋友”的游戏。出示“耳、羊、鸟、兔、木、禾、竹”这七组生字、图片、古文字。(分别发给部分学生)请你仔细观察,找到各自的朋友。

⑤明白象形字的含义,进行拓展练习。今天学的这些字和图形多像呀,像这样根据事物的形状、样子造的字我们就叫它象形字。汉字中,这样的象形字还有不少呢,看看课后的“我会连”,请你看看图,连一连,你能猜读这几个字吗

▲学习笔顺,指导书写。出示:十、木、禾。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 (“十”加撇和捺就是“木”;“木”上面加一撇是“禾”。)学习新笔画,教师边范写边提示书写要点,学生跟着写。

  [说明:能抓住三个字的共性,化难为易,利用最熟悉的“十”字,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识记字形。注重培养学生自己看帖、自主学习笔顺、关注异同的良好习惯,并通过展示评价,有针对性地再次写字,提高写字质量。]

(2)会意字识字:《日月明》这篇短短的韵文,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让人隐约感受到中国人造字的智慧,能让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更大的识字热情。识字教学的重点是字音以及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在教学中要以“读”为主,可以采取自由读、对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反复读,在读中不断和生字见面,巩固生字;要多读韵文,熟读成诵,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会意字的构字规律,感受识字的乐趣。教学流程为:

形象揭题,趣味识字——举一反三,自学生字——诵读韵文,巩固生字——扩词造句,拓展认识——指导写字,拓展延伸

▲他山之石:“看、休、灭”的教学案例《动手脚巧识字》

师:谁是优秀解说员,能为这些字宝宝解说一下?

生1:我能为“休”解说——人累了就靠在树下休息。

生2:老师,我还能用动作来表示。(该生走到门边靠着门,闭眼做打盹状。)

生3:老师,我也能用动作解说“看”。(说着他把手搭在眼睛上,睁大眼睛看。其他学生看了都喊“孙悟空”。)

师:我们也来当回孙悟空看一看吧。(全班都做看的动作,你看我,我看你,乐得嘻嘻哈哈。)

师:大家真会动脑筋想出这么好的办法为生字朋友解说,真能干!下面还有谁更能干,能用老师提供的这三样东西为“灭”字解说呢?(老师拿出了蜡烛、打火机、文具盒,学生觉得奇怪:这是要做什么啊?)。师点燃蜡烛:谁能帮老师灭掉这点燃的蜡烛?

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高兴地举起手):我来!(生走到讲台前,拿起文具盒朝蜡烛的火苗一压,火马上灭了。学生们欢呼起来:火灭了!火灭了!)

生:我还在电视上看到过,发生火灾,大人们就是这样灭火的。(说着还做了灭火的动作。)

师:是啊!火公公最怕我们用东西压他。老师还要提醒小朋友们不要玩火,很容易引起火灾。

(以上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会意字的特点,用模拟动作认识“休、看”二字,借助生活化情境学习“灭”字,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认记生字,强化了认识,比起教师直接把有关知识授予学生的做法要高明的多。)

(3)事物归类看图识字:一年级上册编排了按事物归类看图识字,创设了识字情景,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有《菜园里》《在家里》《操场上》《自选商场》《比一比》《识字4》等情境图认识蔬菜、日用品、体育活动、动物、水果和昆虫的名称,同时还渗透了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初步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要把观察图画、认识事物、学习汉字、朗读韵文有机结合起来。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开课教师可通过谈话或录像、课文的挂图等来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兴趣盎然、身临其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可问学生:那里都有什么?想去看看吗?

▲引导看图,学习词语:在我们的书中也有××,都看到了些什么?在这些图的下面还有它的名称呢,借助拼音来读一读,认一认。出示本课要认识的词语,让学生读准字音。强调容易读错的字音。

▲复现字词,强化识字。由于识字量比较大,教学中,应多创造复现生字的机会来巩固识字,如开火车读、同桌读、看图片读、读生字扩词等。还可以编一些小韵文来再现本课所识的字。

▲发现规律,感受汉字文化。如《操场上》带有“提手旁”的字。

▲认识事物,巩固识字,诵读中发展语言。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交流,将认识事物与识字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这些事物中你最了解什么,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有条件的还可以出示图片和词语卡片,让学生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戏,进而巩固识字。在此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韵文,在读中强化识字。也可让学生学着编一编小韵文,使识字、阅读、表达三者有机结合。

▲认真观察,写好字。

▲活动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和根据教材自主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

课例:《菜园里》教学片段赏析: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中一篇识字课文。本课有九个词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学习目标是认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  

片断1:
  (课前,将学生分成四大组围坐,每三人为一小组,每大组中间摆上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红色、白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还有细长的豆角`……)课伊始,播放音乐《买菜》,学生齐唱歌曲。

师:你们说这些可爱的蔬菜长在哪里?

生(齐):菜园里

师:(板书:菜园里)现在,我们来到了“菜园里”,这里有各种各样的蔬菜,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跟小组同学说说这些蔬菜的名称、特点,好吗?

生:好!(兴奋、齐声)(同学们纷纷看、摸、闻各种蔬菜,并与小组同学议论。)

师:下面,老师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找出写有它名称的卡片,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响亮。(老师首先举起黄瓜,学生们迅速在摆放的卡片中找出“黄瓜”卡片。)

生:黄瓜、黄瓜……

(接着老师用分组、开火车、小老师教读等形式反复识字。)

(简评:生活化的情景,儿童化的歌曲,引发学生对菜场的回忆。将教学内容指向生活,面向生活,课文中的生词已不再是一个个生硬的方块字,而是孩子们急于认识的朋友。“看实物,找卡片、读词语”这一环节,激起了孩子们的好胜心,课堂活跃起来,人人动脑动手动口,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教室,学生们在这样充分自主的活动中,牢牢记住生词。)

片断2:

师:把你刚才观察到的蔬菜说一说,愿意说哪一样,就说哪一样。

生1:我刚才摸了茄子,它的皮很光滑,它是紫色的。

生2:我发现卷心菜的叶子一层一层地卷着,像卷发。

生3:辣椒有红的,还有绿的。

生4:豆角长长的,像绳子。

……

(简评:学生通过看、闻、摸,加强生活体验,自然明白了蔬菜的特点,这是学生们独自研究的伟大成果,他们沉浸在自主探究的惊喜与自豪中,学习兴趣浓厚,语言也在认识和研究中得到发展,为下一步学习儿歌作了很好的铺垫。)

片断3: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都看到了这些蔬菜的大小、形状、颜色各不相同,我们看看书本上是怎么写的。读一读,想一想,儿歌告诉我们什么?找一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读的时候要求要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学生自学儿歌)

师:下面就请你们在小组内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小组交流。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讨论着)

师:谁来说说通过自学和小组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黄瓜的外皮是绿色的。

生2:我知道豆角的颜色是青青的,样子细细长长的。

生3:我知道了辣椒的样子有一端是尖尖的。

生4:我读懂了“茄子高高打灯笼”。就是茄子结在枝上,就像灯笼高高挂着一样,整个向下垂。

师:你真棒。(出示挂图引导学生图文对照)大家看茄子结在哪里呢?它挂在枝上的样子像不像灯笼?我们来读读这几句话。

生:我读懂了“萝卜地下捉迷藏”。就是说萝卜长在地里,我们只能看到它的叶子,看不到萝卜,好像故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

师:那萝卡这么顽皮,该怎么读这一句呢?同学们懂得真不少。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南瓜越老皮越黄是什么意思?

师:这个问题谁来解决?

生:我知道。就是南瓜刚长出来的时候是绿色的,慢慢地长、慢慢地变,到了成熟就成了黄色。就像芒果一样,刚开始是绿色的,到成熟了就成黄色的。

师:说得好,还能用我们经常看到的水果来说明。

……

(评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本课例的特点之一。学习儿歌时,教师采用了自学——交流——质疑——学生释疑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学会了阅读方法,并通过质疑解难,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通读儿歌后,学生质疑)……

片断4:

师:我们认识的这些蔬菜还能做成许多小朋友爱吃的菜肴呢!(出示菜单:西红柿炒鸡蛋、萝卜烧排骨、酸辣、白菜……没学过的生字注上拼音。)

师:请小朋友先读读这些菜名,说说你看爱吃哪几道菜?(学生兴奋地念菜名,找到自己喜欢吃的菜名,高兴地与同桌交流。)

生1:我喜欢吃西红柿炒鸡蛋。

生2;我喜欢酸辣白菜,酸酸辣辣的,很好吃。

生3:我喜欢吃炒菠菜,菠菜有营养,大力水手吃了菠菜力气大。

师:是吗?那以后老师也要多吃蔬菜。今天这节课,咱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认识了一些蔬菜,记住了一些蔬菜的名称,学习了一首关于蔬菜的儿歌。课后,你可以和爸爸妈妈去菜市场,学会认识更多的蔬菜,用彩笔画下来,再写上名称,还可以编几句儿歌,然后我们一起在教室布置一个“蔬菜瓜果园”好不好?

(简评: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认识的字,学以致用,学生兴奋、自豪,巩固了识字,受到了健康教育,同时,引导孩子们去观察、探索、创新,让他们体验到观察与创作的乐趣。)

韵语识字:

1、编排意图:韵语识字安排在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这些识字课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主要有成语或词组组成的韵语、新编三字经、儿歌、对子歌、拍手歌、反义词歌、数量词歌、谜语、谚语等。如:一年级下册《识字1》:“春回大地  万物复苏/柳绿花红  莺歌燕舞……”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描绘出春天生机盎然的美丽图画。学生从中既识了字,学了词,又培养了想画面的能力,受到美的熏陶。《识字4》:“蜻蜓半空展翅飞,蝴蝶花间捉迷藏……”凭借这首节奏感很强的儿歌,学生认识了表示小动物名称的词,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还悟到了“什么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一句式的表达方法。此外,像新三字经、对子歌、反义词歌、数量词歌、谜语、谚语等形式的识字课,内容丰富,语言优美,体现了识字学词、了解语言形式、陶冶性情、受到文化熏陶的统一。

2、教学方法及流程。

(1)词语识字:看图学词语识字一二年级中共有4篇,主要是描写春天、秋天景色的词语、神话传说与科学成就的词语和动宾结构的短语。教学此类识字课要围绕识字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要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更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想象画面,了解词语意思,体会词语的结构特点,感受语言的韵律美。教学流程:

看图说话,呈现词语——读词想象,了解大意——学习生字,巩固字音——诵读全文,体会韵律——分析字形,指导书写——课外拓展,积累运用。

如二上《识字2》教学片段赏析:

一、看图学词  

师:小朋友,我们己经是小学生了,我们同学之间,课堂内外发生过许多难忘的事,学校生活多么丰富多彩啊!你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呀?(出示课件:唱京戏,拉二胡,弹钢琴,养金鱼,做航模) 你看懂哪一幅图了?谁在干什么?  

生:我知道第一幅图的小朋友在演京戏。  

师:对,你怎么知道他们是在演京戏呀?  

生:我是从他们穿的衣服,化妆看出来的。  

师:你从扮相、服装看出他们是在演京戏,看,他们又演又唱,真好看。(出示字幕:唱京戏)  

生:我看懂第二幅图的小朋友在拉二胡。  

师:真了不起,你都知道这个乐器是二胡。(出示字幕:拉二胡)  生:我知道第三幅图的小朋友在弹钢琴。 

师:是的。(出示字幕:弹钢琴)  

生:第四幅图的小朋友在做航模。  

师:他是在做真的飞机吗?  

生:不是。  

师:做飞机的模型就叫做航模。(出示字幕:做航模)  

生:最后一幅图的小朋友在养金鱼。  

师:小朋友真能干,自己养了金鱼,自己在看,多高兴呀!(出示字幕:养金鱼)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把这些活动说这么清楚,我们来读读这些活动吧!  

生:(读)唱京戏,拉二胡,弹钢琴,养金鱼,做航模。 (重点正音:弹钢琴、养金鱼、做航模)  

师:小朋友,这些活动都是我们要认识的,今天我们学习的识字2里面就有这些活动,想不想读读课文?  

(导入课题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熟悉的活动入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看懂的一幅图说一说,学生感到很亲切,同时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些活动正有的是本节课难理解的词语,如唱京戏、拉二胡,有的是最难读的词语,如弹钢琴、养金鱼、做航模。这样很自然地使学生在读读说说中,读准了字音,掌握了词语,导入了新课,可谓一举多得。)

(2)反义词、对子歌识字:此类识字教材涉及到一下《识字3》和《识字7》,二上《识字6》,用对对子的形式让学生思想受到熏陶,感受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教学时应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调动生活积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大意,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教学思路:

朗读导入,读中识字——读中巩固,归类识记——指导书写,扩展练习

教学方法对比:教法一: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1—2遍。

3、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学生逐一分析)教师也相机与形近字进行区别。

4、多形式地读课文。

5、指导写会写的字。

(点评:以上虽然做到以识字教学为主,但有二个不落实:一是识字教学不落实。表现在识字没有在充分读韵文的基础上识字,而且生字教学只让学生读了1—2遍,没有将生字多形式的复现,并组织学生进行练读;不应该逐一对生字进行结构和字形分析。生字的识记是整体的模糊识记,可适当的渗透识字方法,但不要对字逐一进行字形分析。二是词语的了解,韵文的感悟不落实。虽然是识字教材,但对词语要了解大概意思,要明白韵文讲的是什么意思。)

教法二:(略)

(3)新三字经识字:三字经是传统蒙学教材的一种形式。一下《识字2》利用三字经将识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二上《识字3》整课洋溢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时代气息,体现了盼望两岸统一、祖国繁荣昌盛的强烈愿望。教学这两课,除了识字外,重点还要以诵读为主,在读中感知三字经的语言特点和形式,大致理解内容,感悟丰富的文化内涵。课堂上,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放手让学生去说,让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更重要的是,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让他们主动质疑、学会质疑,激发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努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快乐。教学流程:

激情导入,初识生字——熟读质疑,强化识字——细读感悟,明白文意——美读成诵,巩固识字——指导书写,辨析字形,延伸拓展

教学片断赏析:《识字2》将识字写字教学与爱长辈、爱家庭的教育融为一体,并赋予爱的教育以新的内涵。新课导入,从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入手,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营造宽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紧接着,进行识字教学。然后,在学生熟读课文、熟记生字的基础上,教师又把教学重点放在大致理解课文内容上。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再让他们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充分体现了在读识字,读中感悟,读中发展思维。

片段一:激发兴趣,初读课文

1、师范读韵文。(部分学生跟着轻声念)

2、师:你们也想读一读这么好听的儿歌吗?(生:想!)那就用你喜欢的方式读吧。
  3、生自由练读。

4、师:你觉得哪些字、句子比较难读?跟老师一起读一读。

生1:“家务事,愿承担”比较难读。(师生共同正音)

生2:“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比较难读。(师生共同正音)

生3:老师,我有个发现,“父母教”的“教”,就是“教室”的“教”。

师:你说得很对,真会发现!

(现代课堂教学提倡“以学定教”,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提供帮助,及时正音。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

5、师:解决了难读的字,咱们再读读课文,要将句子读通顺。(生自由练读)

6、检查读课文:师生对读、同桌对读(感受三字韵文的韵律美)
  7、师:你还想怎么去读?和学习伙伴商量商量。(生有的拍手读,有的动作表演读,个个都兴高采烈的样子)

(激发学生的兴趣来学习课文,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篇韵文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一听老师的范读,就喜欢上了。老师就抓住这个契机,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读通读熟课文,在读中进行了识字。)

8、出示字卡多形式巩固识字。

片段二:读中感悟

1、师:你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听吧。

生1:我读懂了小朋友要尊敬长辈,懂礼貌。

师:对呀,“尊长辈”就是要尊敬长辈,尊重长辈。平时在家里,你是怎么做到尊敬长辈的呀?

生A:爷爷奶奶来了,我给他们倒茶。

师: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

生B:见到叔叔阿姨,我会向他们问好。

师:真有礼貌呀!

生2:我读懂了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情,就要改正。

师:是的,做错事情,应该马上改正。知错就改还是(生答:好孩子)

生3:我知道了要经常帮妈妈做家务,洗洗碗筷,扫扫院子。

师:对呀,书上说家务事──(生:愿承担)平时你都帮爸爸妈妈做过哪些家务事?

生:“我帮妈妈扫过地”、“我帮奶奶洗拖鞋”、“我帮妈妈洗碗、洗菜”、“我还帮妈妈洗过衣服呢!”

师:真能干!你们都是爱劳动的孩子。爸爸妈妈平时工作那么辛苦,你们能帮助他们干点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真是不错呀!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在阅读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说说从这篇韵文里读懂了些什么,就是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2、师:那这篇韵文,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好不好?
  生1:什么叫“长辈”呢?

师:谁来帮他?

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长辈。

师:辈分比我们大的人就叫长辈,像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他们都是我们的长辈。

生2:“态度好”是什么意思呀?

师:课文里说什么时候要态度好呢?

生: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

师:长辈做了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有礼貌地提醒。长辈们也有范错误的时候,他们做错了,你怎么提醒呢?来说一说。

生:我会轻轻地跟他们说。

生:我会很有礼貌地提醒他们。
  师:对,长辈们做错了,就应该像刚才两位同学说的那样,有礼貌地、诚恳地提醒他们,这样就是态度好。

(在课堂上即使提供给学生质疑的空间,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不懂的地方,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从发现问题到探索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数量词歌识字:数量词歌有2篇,一年级上册的《比一比》和下册的《识字6》。这两篇识字课文都是把数量词集中在图画中,让学生在欣赏美景,感受温馨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并学习正确运用。教学时,要依据课文创设情境,再现画中景,体现画中情,在情境中做到认字和学词相结合,学词和认识事物相结合,要鼓励学生在诵读韵文中熟悉量词的用法。逐步学习正确使用量词。教学时还要注意“一”的变调,不需要给学生讲变调的规律,读准音就行。(识字课中的多音字识字时都教本音,在实际语言环境中该读什么音就读什么音)。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看图学词——尝试朗读,学习生字——朗读韵文,体会韵味,强化识字——拓展运用,自编韵文——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5)成语、谚语识字:谚语识字主要体现在一年级下册《识字8》介绍天文和气候方面的知识的谚语和二年级上册《识字5》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成语识字体现在二年级上册《识字4》。成语和谚语言简意赅,能帮助学生以最简洁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能教育学生,给人以启示。学习此类课文,主要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成语和谚语的特点和韵律美,并有收集成语和谚语的愿望和兴趣,为今后的说话、作文打下基础。教学时要以读为主,在读中识字,了解大概意思,要指导学生读出韵味,朗读时可以教给学生语气停顿的方法——“前四后三”,如:“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识字要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自己的方式识记。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谜语等方法。教学流程:

阅读文本,整体感知,隐含识字——多读文本,熟悉内容,读中识字—— 进入部分,以读为本,读中识字——诵读感悟,体会韵律,巩固识字——指导书写,拓展延伸

一下《识字8》教学赏析:

(教学目标):1、认识“初、眉”等10个生字,会写出“北、南”等5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3、有主动积累谚语的愿望。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指导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谚语的美。

(教学过程):

一、联系常识,激趣导入:小朋友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小朋友真是有心人! 能懂得自己发现生活中的科学!今天的新课“识字8”里头要告诉我们许多生活中的科学,现在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打开课本。

二、读文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相办法解决生字困难。  

2、指名朗读,注意把句子读通、读顺。

3、朗读词语,趣味出现生字。    

小朋友能自己学会读课文,老师非常高兴!快告诉老师,刚才读课文你碰到的生字中,你读得最好的是哪一个字?根据学生回答逐字出示花朵样生字卡(初、眉、辨、斗、湖、即、雁、归、转、寒)并排列成花环状。  

4、小组合作,选择方法,巧记生字。    

瞧,这是老师这一节课要送给你们的礼物!不过,你们把每个字都读准了、记牢了,礼物才能给你们!在小组里开火车练习练习!小组内轮流读,相互检查、纠正读音。  

5、多种形式展示读,检查识记。   

⑴ 开火车小组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⑵ 小朋友读得真不赖!现在就比一比谁记得牢!学生纷纷挑选自己喜欢记住的生字说出不同的识记方法。  

6、游戏放松,巩固识字。

小朋友识字的办法可真了得!老师不仅送你们花环,还要奖你们水果吃!瞧,(出示水果拼盘图)想不想摘下自己喜欢的水果呀?其实,摘下水果很简单,只要把叫出水果后面字娃娃的名字,再给它找个朋友,水果就是你的了!谁最有信心?(学生组词扩句,争抢自己喜欢的带生字的水果卡片。)

三、表情朗读,读文感悟:生活中处处都有知识,只要小朋友用心去发现,就能学会许多知识!  

1、标注小节,自由感情读。老师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标注小节,然后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节大声地读一读,如果说,能从课文里找出相配的图,一边欣赏一边读就更好了!    学生大声朗读,并动手标注小节。

2、指名读各自喜欢的小节,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相机理解“娥眉月、月团圆”等词语,让学生初步知道从观察月亮、太阳、蜻蜒、大雁、降雨可以了解许多关于自然的科学。

3、全班齐读,鼓励背诵。       

四、指导写字,展示交流  

1、出示“北、南、江、湖、秋”几个字,观察字形。

2、学生自己发现应注意的笔画,师范写。

3、描红,再临写两个,展示评议。

五、鼓励积累,丰富知识:  

今天的收获真不少!课后,请每个小朋友从自己的课外书里找找自己喜欢的谚语,咱们来一个谚语大赛,比一比谁读的书多!

 (评析:将“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把重点放在识字和朗读上,让学生主动探究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发现的乐趣,体验识字写字的乐趣。)

(三)随课文识字。

1、教材编排:随课文识字是主要的识字形式,特别是在二年级下册及其以后各册,更是最主要的识字途径,随课文识字,即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随文阅读识字的编排意图在于将识字与阅读结合在一起,赋予了识字教学双重的目的:第一,在阅读中识记汉字;第二,通过识字帮助阅读。

2、教学方法及流程。随课文识字要寓识于读,识读同步 ;识读互促,相得益彰 ;识写结合,以写固识。随课文识字的教学基本流程为:

(1)初读课文,找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音。

(2)细读课文,采取多种形式,复现巩固识字 .

(3)精读课文,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义。

(4)美读课文,指导书写。

▲让学生一边读书,一边勾画出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借助汉语拼音来读准汉字的读音。

▲跟同桌或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把自己勾画出来的字词,读给他人听,同时看他人读得是否准确,看看哪些字自己读错了,把读错了的再作上标记,反复读一读。

▲让学生针对老师出示的带生字的词语,找出难记、感到生疏、自己曾经读错了的字,请学生一起来讨论“该怎么记住读音、怎么纠正错误”,领着学生读记。可以采用带着拼音读、去掉拼音读、连词读、单个汉字读等方式。同时,随文识字一定要将识字、朗读、积累语言有机融合。我们不妨来看一段《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段:

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分自然段检查学生读书情况。一位学生读第4自然段时表现得有些困难,教师组织了以下教学活动:

(出示词语卡片:对襟白褂)这个词很难读,谁来教大家读?(一学生领读)

(出示插图)周总理穿的衣服就是──(学生齐声说:对襟白褂)

师:再来看看总理穿的裤子,扎的头巾。

生:总理穿的裤子是咖啡色的。出示词语,学生齐读:咖啡色长裤。

生:总理扎的头巾是水红色的。出示词语,学生齐读:水红色头巾。

师:这些词语会读了,句子读起来就容易了。自己试试。(再请学生读,果然就把这句话读得很流利了。)

此教学片段进行了“襟”“褂”“咖”“啡”四个生字的教学,但又不仅仅是生字教学,还包含了词语教学、朗读句子教学,同时培养了学生认识事物、观察事物的能力。

▲识记生字。不要对生字逐一的做字形分析,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个典型生字进行字形分析,其他生字则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反复呈现。可以考虑进行字形分析的字有这样几种:一类是生字中有本课要新学的偏旁,一类是字形容易混淆的字,一类是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识字方法的字。教学《邮票齿孔的故事》一课,建议不妨以“裁”和“撕”为例进行字形分析,因为“裁”容易与“栽”字混淆,同时这两个字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借助汉字表义的特点识字”的方法。

▲读书,把新学的生字在放回到了文中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读流利。在朗读感悟中理解字词的大体意思。

▲指导学生有重点地书写汉字。一是抓住重点识记字形。字形的记忆与指导不要面面俱到,要让学生自己来挑选出比较难记的,集中进行指导。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本课书要求“会写”汉字进行分析,想一想:哪些字比较难于记忆,自己怎么样来记住它。“挑选”的过程,其实是学生运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对每个汉字进行分析的过程,可用“部件分解记忆、数笔画记忆、象形记忆、联想事物记忆、猜谜语、组词语”等方法进行识记。二是有重点地指导书写。写字的指导,应该在学生“试写”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自己先在田字格内书写,老师观察,发现问题,把有问题的作业展示出来,大家讨论,怎么样把这个字写得规范,然后再次练习。三是要求“会写”的汉字书写时可有选择的“连词、组词”。一个汉字从认读到会写,需要若干遍的“机械书写记忆”过程。但是,单纯的把一个汉字写若干遍,学生会感到枯燥,效果不很好。建议老师们采用“有选择的连词、组词”书写的方式,使生字的“音、形、义”得到较好落实。

(四)结合“语文园地”中“我的发现”识字。

1、教材编排: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个“语文园地”中设“我的发现”这一板块,一下、二上两册,主要引导学生陆续发现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安排认识少量汉字(只认不写)。这样做,既能增识一些常用字,学会常用的识字方法,又渗透了只要留意,处处可以识字的理念。

2、教学方法及流程。教学“我的发现”,要把握好教学的基本要求,只认不写,比较分析,发现规律,掌握识字方法,形成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法自主识字。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爱好。先让学生自主拼读生字,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然后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最后利用多种形式识字生字。教学流程为:

自主拼读——观察分析——交流讨论——巩固识记——拓展延伸

一下《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学会6个生字,掌握汉语拼音字母表,识记大写字母。会把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2、引导学生发现利用反义词识字的方法,开发智力,扩展识字,提高学生想象力、判断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识字能力。3、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能与小伙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发现反义词识字方法,识记大写字母,提高想象力、判断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识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大屏幕出示图象及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反义词识字法。

⑴ 出示:长颈鹿──斑马图像,观察它们相比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高矮,然后点击出高、矮两个字。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两个字。

⑵ 出示:猪──猴图,引出胖、瘦一对词。

二、读中识字:

1、大屏幕出示: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闲,新──旧。借助拼音读一读,读准生字的音.

2、小组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这些字,互相帮助一下。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小组汇报:任选一组反义词说两句话或用动作表演出来,深入理解字义,从而记住生字。

三、游戏巩固:

1、大屏幕依次出示汉字,指名读,启发记忆生字的方法。

2、做摘果子游戏:读“大树上”带字的果子,把认识的摘下来,带着同学读一遍,看谁一次摘得多。

3、做看谁找得快的游戏:请两名同学拿着字卡上台,也可以把字卡贴在黑板上。师说“高”,比一比谁先找到“矮”。主要认读六个生字。

4、同桌一边拍手一边说“我说高”“我对矮”依次类推。

四、探索发现:

1、谁能说出高和矮有什么关系,胖和瘦又有什么区别(意义相反)

2、你还能说出自己在生活中或学习中知道的反义词吗?(如:大—小、多—少、长—短等)师及时表扬、鼓励。

五、读中感悟

1、出示:打水,打伞,打电话,打鱼,打球等词语,学生试着读一读。

 2、指导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每个词中都有“打”字,引导学生发现一字多意。)

3、读读记记,学生开火车每人读一个带“打”字的词语。

4、互相交流:一边读词语,一边给这些词语编动作,帮助理解,一生做动作,一生猜词语。

5、扩展积累:引导学生用“打”字说出更多的词语。

五、识字写字教学建议:

1、要准确把握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的教学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也还认识,没有其他要求;要求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写得正确端正,大体了解意思,并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求实效。一是第一次指导学生认字要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如利用声音、图象、动作、情境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以加深对所认生字的第一印象。有的老师在教《操场上》时,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进行教学,教学《菜园里》时让学生拿出实物看看、摸摸、读读、认认,调动多种感官识字,教学效果较好。二是当堂采取多种方法复现,及时巩固要求认识的字。认字和认人是一个道理: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巩固认字最好的办法是复现,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语言环境中多次见面,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大概意思,如学习“州”,为了避免与同音字“洲”的混淆,带来教学尴尬,可以出示“兰州”、“广州”等地名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明白意思。三要重视在合作中、游戏中、活动中巩固识字,比如用同桌竞赛、摘苹果、找朋友等游戏方式及时巩固识字,力求做到当堂认识,当堂巩固。

3、教给学生识字方法,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在课前预习生字。“教是为了不教”。教学识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独立识字。要在识字教学中,按照一定的模式进行训练,让学生形成“定势”,掌握识字的顺序:读——读准字音。每学一篇新课,首先让学生用一定的符号圈生字,画生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记——识记住字形。让学生根据字形特点及个人习惯,选择自己熟悉的方法记字,如:加一加、减一减、谜语记字、编儿歌记字、数笔画记字、顺口溜记字、联想记字等;想——理解运用。让学生用组词、说话、联系上下文等方式理解在文中的意思。教学中,可先指导学生按步骤操作,比较熟练后只作提示,引导学生进入半独立状态,随着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而确定学习步骤。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自自学能力,又确保了学习时间。

4、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在生活中识字。这样即扩大了识字量,又不断巩固了课内所认的字。可以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每周围绕一个专题,设立“识字交流时间”……只要教师有激励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不断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学生的识字能力一定会提高。

5、加强写字指导。

一要从思想上重视。汉字是中国的文化精髓,我们要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写好字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民族素质的需要;二要以身作则。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就一手规范、美观的板书字,提倡教师当堂范写,不依赖,不追求课件的展示;三要加强写字指导。包括写字、执笔姿势,良好的书写习惯等。对低年级学生的书写指导一定要到位,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占格和占位(笔画和笔顺从本学期开始纳入期末考试内容),每个字的间架结构都要边讲解边示范,再让学生先描后临,发现问题,及时评价,及时指导,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力求使每个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而且写得端正、整洁、规范。

“蒙养之时,识字打先。”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识字教学,要创造多种方法和途径,增加汉字和学生见面的机会,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参与实践,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实现“识字——让快乐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