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绒丝和白鹅绒:地球地心热核观点质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50:54
地球地心热核观点质疑投稿时间:2011-10-11 10:09:41      投稿人:郑风荣     .article_con p { color: #666666; 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2em;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text-align:justify;}.article_con div { color: #666666; line-height: 24px; text-indent: 2em;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text-align:justify;}

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地球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结构层次;地核由非常致密的物质(铁、镍等金属)所组成,中心处压力约300万个大气压,温度达5000℃左右。

但是,教科书上的这个地球地心热核观点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1、“气体分子运动论告诉我们,如果一个系统内部的温度差越大(远离平衡态),处于不同状态的分子之间运动相互转化的可能性越大,该系统对外做功的本领也越大,反之,系统做功的本领越小。但是,不同状态的分子之间运动转化的结果总是使该系统分子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趋向于平衡,以至于当系统的温度差消失时该系统就失去了做功能力。……热力学第二定律既已指出,一个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使它朝着热平衡的方向变化而不是使它内部的温度差越来越大,那么变化的结果就是熵越来越大。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也叫做熵增大原理。”(潘永祥主编:《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所以,即使地球地心原来是一个高温的热核,那么,一个热运动的自发过程,也必然总是使它朝着热平衡的方向变化,变化的结果就是熵越来越大的达到整个地球系统内部的一种温差越来越小的温度分布平衡,这样,不要用多少久的时间,它也就要最终的完全消失了。

2、现代物理热力学原理与日常的经验事实还告诉我们,自然界任何一个热运动系统,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中去而不是相反。而且,热运动系统不会独自地、不付任何代价地(没有补偿地)从事热传递运动,而是服从于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即,“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它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形式,由一个系统传递给另一个系统,而在转化和传递中总能量守恒。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是自然界的最基本的定律之一,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潘永祥主编:《自然科学发展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84、285页。)所以,按照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如果地球地心是一个5000℃左右的热核,那么,它就会永远的在对外传递热能量,从而必然以整个地球的物质质量的不断消耗为代价。因为地球地核本身是一个自我封闭的客观存在,一旦发生物质质量的消耗,除了在挥发整个地球系统内部的质量能源外,就不可能有地球系统之外的天外之物来补给它什么,因此,这样一来,一个5000℃左右的地球地核的长期存在,是会导致整个地球物质质量要被不断的掏空耗尽的。但是,又由于至少亿万年的自然史过来,地球如今毕竟还好好的自然自在着,所以,这就反过来在证明了,一个5000℃左右的地球地心热核,是根本不可能成为事实存在的。

3、人们曾经通过地震波对地球内部作了许多深入的研究,发现地震波在地球中心内核处出现横波,因此就认为,地核地核是由非常致密的实物组成,中心处压力约300万个大气压。

而其实,地球整体呈圆球状,因此地球表面的任意点,在地球背面的另外一侧都有它的对蹠点,这样,发生在地球任意点上的地震波,向地心方向运动时,因此都将受到来自地球另一侧的对蹠点方向的一种地质结构力的反作用,乃至地球中心即使没有一个压力约300万个大气压,地震波也会不得不在地球中心处出现横波的。

4、人们曾经业已查明,每向地球内部进深100米,温度上升3℃,因此这个100米3 ℃的地热增温率,就在成为支持地球地核温度达5000℃左右观点的可靠证据。

而其实,地球天体自转之下,地壳与地幔地质层次的交界处,应该是地球系统内部的一个离心力与向心力的矛盾纠结地带,乃至这里可能经常发生一种地质机械磨擦或者地质化合反应的生热运动,这样,地壳与地幔地质层次的交界地带,才是地球系统内部的一个温度最高的“热带”。因此,100米3℃的地热增温率,其实就只能适用于从地壳到地幔层次的地球内部观察,而不一定适用于从地表到地心之间的整个地球系统内部的观察。

5、由于地球地表发生了许多地下熔岩喷溢的火山爆发现象,所以,当人们把火山口作为“窥视”地球内部内容的窗口时,那些地下熔岩,就在成为人们地球地心地质热熔融状态观点的直接证据

而其实,在地壳与地幔的交界处的“热带”,如果有个别地方发生矛盾极端聚焦而形成热系统运动的奇点,而且这个奇点的周围环境,又是一个可以支持热系统运动进入地质燃烧运动的条件,那么,在一种地质燃烧的热运动系统热力的不断做功之下,周围的地质就会不断的继续被热熔化而形成一定的热熔融规模,乃至整个地质燃烧运动,就会从小到大的规模化的不断发展。

本来,这种地质燃烧运动可以规模化的无限发展,直至把整个地球地质全部热熔化。但是,由于它的起点一开始只发生在地球地壳与地幔交界处的、最深不超过60公里的比较浅的地层,这就使得这个热运动系统势力在其有增无减的发展中途,却要面临一个本来束缚它的地质地层在越来越薄,束缚力在越来越弱的客观环境条件变化,因此,这个地质燃烧的热运动系统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中途就必然在地球地壳地质结构的间隙地方或薄弱环节,寻得自己内部能量突破地壳束缚的矛盾缺口,并且导致地球地壳的表层发生地下熔岩喷流的火山爆发现象。

由于地下熔岩发生火山爆发的喷溢之后,原来地质燃烧的热运动系统内部的温度、大气压和熔岩物质将一泄而尽,因此,这个地球局域地方内部能量的结构性矛盾,将得到调整。复活的火山是原来地质燃烧的热运动系统熄灭后重新运动起来的原因,那是另外一回事。这样,一个原来地质燃烧的热运动系统的有增无减规模化运动,由此要中途停止;因此原来整个地球要被全部的热熔化,也就已成为不可能的了。

与此同时,由于引发火山爆发的地质燃烧的热运动系统,毕竟发生在地球内部最深不超过60公里的比较浅的地层,因此,现在地球上的3000多座火山口,对于体积庞大的整个地球天体来说,打个比方,那只不过是地球身体皮肤层次的个别地方,在发生生疮、化脓、破溃的个别现象而已,根本不算什么。因此,那些火山口,科学上就绝对不能成为人们“窥视”整个地球系统内部内容的窗口。因为,做个类比,那就好像我们人身体的个别地方,在发生生疮、化脓、破溃的伤口现象,我们因此总不能以那生疮、化脓、破溃的伤口地方,为“窥视”我们人整个身体系统内部内容的窗口,然后说我们人的身体其实是个大脓包,里面都是化了脓的脓液!

6、特别是,原苏联的地质科学家米赫图“认为地核是冷的,不是热的,他的依据是:地表上找到的来自地幔带的岩石的矿物晶体中有液态甲烷、液氮和液氢存在;他认为,如果地核是热的,上述液态物质就会被汽化,而它们并没有被汽化说明地核不是热的。”(姚政、尚巾主编:《千万个未解之谜》,海南出版社1993年版,第90页。)又由于我们对自然界事物的整体研究,往往有一个以点带面的应用逻辑推理,观点的结论十分依赖于一种证据的初始值,因此,只要自然科学家事实上已经在地表上找到了来自地幔带的岩石的矿物晶体中有液态甲烷、液氮和液氢存在的证据,那么仅凭这一点,我们就可以向现在教科书的地球热核的权威观点提出质疑,并进而提出一个地球地心冷核的新观点。

概而言之,西方学者以地球上的火山口为“窥视”整个地球系统内部内容的窗口,和以火山口发生的地下熔岩喷流的现象为证据,推理得出地球地心是一个压力约300万个大气压、温度达5000℃左右的热核观点,犯的可能是一个以现象代替本质和以偏概全的应用逻辑错误;而按照一种科学的应用逻辑的事实证明,我们现在的新观点是,地球地心是冷的而不是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