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普森有限公司张发胜:智慧培养出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51:54
专题七:智慧培养出智慧、良心培养出良心
 

          专题七:智慧培养出智慧、良心培养出良心
                                 ————谈学习中国近代史研修的一点收获

                                           招远市张星镇宋家初中姜书梅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教学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这一课程视频时,尽管这段历史教过了多少遍了,但我的心情还是一直不能平静,这是一部百年抗争史、一部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民族抗争史、探索史,历史告诉我们不能忘记,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把这段历史生动、鲜活的展现给学生们,激发学生不忘屈辱,记住教训。学完视频后,我在想,如何来完成这篇作业呢?是写一篇“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有效课堂导入设计呢?还是谈谈“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教学策略呢?考虑之后,视频中老师说得一段话,改变了我的主意:历史教师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史学素养与教育素养,才能在历史的教学活动中发挥最重要的人力资源作用。我想还是从提高自身做起,谈谈学了这个课堂后如何才能在历史的课堂上谱好每个音符,奏出“天籁之音”吧。
          下面从以下五条谈谈我学习中国近代史研修课程后一点收获:
        一、智慧培养出智慧、良心培养出良心
         从事教学十多年,听了无数节的历史课,讲了一遍又一遍的中国近代史,从心里认定专家们的这个观点:“智慧培养出智慧、良心培养出良心”。一节课的效果如何,与教师的用心引导,魅力感染、和正确教学方法息息相关。正如专家们所说的,在讲“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一课时,教师如果始终面带微笑讲述,那么整节课,教师设计的再生动,语言再精彩,学生也是无法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的,这节课的教育意义也就失去了。这是教师自身对这段历史认识不够深刻透彻、及教育素养的缺乏所导致的失败。一寸光阴一寸金,在学生有限的历史学习课堂中,这样的失败,又显的是那样的可怕。让我们记住专家的话吧,提高自身素质,把好育人方向盘!

        二、细节决定成败,精彩的课堂导入要围绕课堂目标。
         记得在学习专题一就被专家老师的一句话,深深地吸引,铭记。那句话是这样的:“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人生,生命的点化。”今天,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研修的视频中孙老师又一次提到情感升华是实现历史教育服务人生、服务现实的最终追求。我想这是我在这次培训中学到的最受益的一句话了。所以,一节课的好坏,关键不是课件设计的有多么华丽,教师语言有多么的优美,而有是一个好的能够深深吸引学生的导入,随之是教师的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环环相扣的教学策略。教师所有的精彩设计前提都要为教学目标服务,细节决定成败,不要为了追求一节课的开头新颖,而偏离了教学目标。那样将是得不偿失的、甚至是无法挽回的失误。
        三、没有资料就意味着没有历史、资料的贫乏就意味着历史的贫乏。
         在多年的初三历史教学中,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解决具体事件能力,一直是老师们最头疼的问题。在今天的学习视频中,孙老师引用了教育学家付斯年的一句话:"一分材料出一分货,十分材料出十分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我感觉对我们历史教师的启发应该的是很大的,并且对历史教学的现实意义比较突出。学会史料的运用,不在其多,而在于材料的精当,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将中国近代史课堂,融注新的历史观。
            在中国近代史研修视频中,孙老师通过两个案例五个角度,来对学习近代史要融注新的历史观这一问题做了精彩讲解,使我受益匪浅。以前在给初二学生上课时,总感觉学生还是小点,理解力、接受能力都还不够强,所以对于中国史和世界史的联系就会少讲一些。想等到初三再去和学生一起来联系,分析也不晚。其实这就极大的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浪费了时间,影响了学生及时正确全面的看待中国史在人类发展史中的联系。在具体融注新的历史观方面,其中有一例:刘老师提到的侵略与抗争这段历史时,利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人面前表现的野蛮又进步的双重性格,进一步延伸,学生会逐渐明白这种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惊醒了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我想今后教学中,应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把新的历史观注入我们的实践教学中。
        五、打破思维平衡,使课堂有疑难 、有质疑
           教学思考如同开门,正常的开门引发不了思考,门打不开才会引发思考。想使课堂生命化,给学生以生命的历史,就必须带动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学习探索中来,这就要打破思维平衡,教师步步为营“挖陷阱”层次设疑、抽丝剥茧,学生大胆质疑,一步步拷问着历史,撞击着心灵,教师因势利导完成探究活动。课堂有疑难、有质疑,才会有那种合作探讨的共鸣和碰撞,这样的历史才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以上五条是我学习中国近代史研修课程后一点收获,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