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子锁骨是哪部位:一个失败的留学样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7:59:27
2002年,18岁的李清曦中断高中学业,独自去澳大利亚留学。两年后,他疲倦地拖着一个箱子回了国,里面没有文凭,没有居留证明,只装着一个陪他度过大半留学生活的游戏机。经过一年的反思,李清曦毫不讳言,自己是一个留学生活的“失败者”。 出国留学
“太简单了”
2001年,李清曦的父亲李洁几乎毫不犹豫作出了送儿子出国留学的决定。理由很简单——“潮流”。在国内也算“见多识广”的李洁,对国外的留学生活一无所知。一名把孩子送出去的同事,成了李洁主要的信息来源,“太简单了。读完语言,随便就能念大学;找工作很简单,赚得是比人民币值钱的澳元。”至于儿子想不想出去,以及出去以后是否能够适应,他并没有过多考虑。在很多事情上都还“不够清楚”的时候,他开始替儿子办出国手续。 13名学生中12名是中国人
澳大利亚给李清曦的第一印象堪称完美:天空是从未见过的蓝,空气很新鲜,别墅掩映在花丛绿树里,路边栽满花草。“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生活,不是像在天堂里一样享受吗?”可是第一堂语言课就击碎了他的梦想,他看到了“一张张黄种人的脸”。班上13名学生,竟然有12名是中国人。 想得什么病就得什么病
起初,李清曦憋足了“好好学习”的劲儿。不过他很快发现,周围的小留学生,大多都是在百无聊赖地混日子,天天逃课,不写作业。李清曦洞悉了这些小留学生的一些“小把戏”:交钱找当地华人医生开假诊断书,“想得什么病就得什么病”。一些澳大利亚语言学校的校方也在纵容,只要留学生们交够学费,其它的根本不管。过去在国内堆积如山的作业不见了,李清曦感到寂寞,电脑游戏成为他闲暇时间的主要陪伴。 被骗传销并非他一人
滞留澳大利亚26个月,李清曦总共花费人民币20万元。“我的父母不是贪官,也不是大款,很难为我在国外提供比较奢华的生活。”李清曦这样描述自己的家境。而在国外打工,也不像想象中那样容易。李清曦选择的“生钱之道”,是传销。像许多涉世未深又渴望赚钱的孩子一样,他狂热地被发财梦控制,交钱入伙,好友怎么劝他都不听。那时,他认真记笔记,背诵产品资料,虔诚地向“上线”请教真传,然后,不停地邀请同学做自己的“下线”。后来干脆直接到人家住处进行“推销”,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等他醒悟过来之后,他才知道,被骗传销的小留学生,远非他一人。 打电话成“负担”
第一次打电话回家时,李清曦在电话这边哭了,他想家想得厉害。“但每次他们总是会问相同的问题,像能不能吃饱,钱够不够花等。”李清曦逐渐开始学会应付,“报喜不报忧”。结果是,很多家长都以为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过得“挺好”。他们要做的,就是按时把钱打到孩子的账户上。时间久了,打电话便成了一种“负担”。这样的场景经常可以看到:一帮小留学生聚在一起打牌,正到热闹时,电话响了,接起来的人捂住话筒喊:“×××,你老爸的。”那个人头也不抬回一句:“说我不在。”最长的一次,李清曦有两个月没跟家人联系,他母亲都急哭了。 不再受父母控制
“父母已经不能再控制我了,我到了天堂。”李清曦在心里多次这样想。他实在是被“过于残酷、高度紧张的”国内高中教育束缚怕了。而恰好,一群像他一样经历、一样年纪的小留学生,聚到了一起。经过几次搬家,他和几个游戏迷住在了一起,每天晚上玩游戏至少要到12点以后,累了,倒头就睡。有一个星期,因为下暴雨,他干脆整周呆在屋子里玩游戏不去上课。结果,因为出勤率不够,在澳大利亚度过一年四个月之后,他收到了对小留学生最严厉地惩罚:注销签证,被逐回国。这是2003年的8月4日,李清曦19岁刚过。 不能再让人生也失败
回国以后,李清曦有时候觉得烦躁,就会不住地用头撞墙,一边大吼“想死”。李清曦还曾经试图重新参加高考,但他发现,国外接受的教育,已让他无法再适应国内激烈的应试教育了。后来,他参加了自学高考。
现在,他在青岛一家文化单位有了自己的工作,每天按时上下班,十分认真。他已经能安静下来,正视自己的留学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留学已经失败了,不能再让人生也失败。”(《中国青年报》2.14)张伟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