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眼初期:嘲笑华西村恶俗炫富的深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4:27:42

嘲笑华西村恶俗炫富的深处

类别:时事评论   浏览量: 1637   版次:AA31   版名:个论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10-12
作者:陈宁远 原创   手机看新闻 全国订报编辑此文 摘要:号称“中国农村第一富”的华西村,最近以一座高328米、投资近30亿元建设的酒店引起关注。虽也有积极肯定的意见,比如从新农村建设角度说的,认为中国农村终于出了个那么有钱的地方,但更多的是批评,甚至是讽刺和笑骂。

    ■经济人之陈宁远专栏(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号称“中国农村第一富”的华西村,最近以一座高328米、投资近30亿元建设的酒店引起关注。虽也有积极肯定的意见,比如从新农村建设角度说的,认为中国农村终于出了个那么有钱的地方,但更多的是批评,甚至是讽刺和笑骂。尤其在谈到这座酒店里有一头重达一吨的金牛时,大都会骂华西村炫富,认为华西村虽然真的富裕起来了,但不仅没有摆脱农村惯有的粗俗,而且还因为有了钱而格外地恶俗起来了。

    要分辨这些讽刺和笑骂是不是有道理,很难。有钱的中国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子,过去我们不知道,因为那时中国的农村根本没有钱;现在有金牛的华西村这个样子,也像是孤证,中国的农村肯定不是普遍如此富有的。别说找出华西村这样的可以盖328米高楼的农村,即使在全中国范围寻找,除了少数发达地区,很多大城市、哪怕是省会城市,也无财力建设和经营这样的高楼大厦,遑论以此方式来恶俗地炫富。

    但那些骂华西村炫富的人,即使心里也不怎么喜欢北京CBD的高楼和上海陆家嘴更高的楼,估计也不会认为北京或者上海在炫富。因为这些楼宇已经成为北京、上海的地标,是这些城市日益现代化的表征。在这样的高楼大厦一定属于城市的固有的表征体系里,我们脑海里受到刺激的不是缺乏如何建设新农村的手段,而是继续加深本已根深蒂固的农村和城市两元结构的差别。

    假如没有这样挥之不去的两元结构的差别,可能都无人认为华西村的高楼是在炫富,更不会拿炫富的华西村和我们心中根本就没有的、只是假设出来的某种理想状态的未来的新农村相比。道理同样简单,因为在中国,我们追求的所谓现代化的发展,根本就是将农村边缘化(尽管无法不要农村)的发展,现代化的结果基本就等同于城市化了。尽管经常有人认为现代化(城市化)及其进程也有多种问题,但追求现代化要缩小城乡差别,肯定是农村发展为城市,而不是城市下沉向农村。

    骂也好,不骂也罢;积极看待,还是冷眼旁观,实际上人们早就忘了几千年来中国农村本来的模样。如果你此刻提及中国古老乡村曾经是中华帝国文明的核心,是中国人耕读传家赖以延续人间烟火的基础,现在是不是可以考虑让华西村恢复旧时江南水乡的诸般风景,来追求和建设新农村?这种想都想不起来的遗忘,是不是比城乡二元结构的顽强作祟更加可怕呢?

    换言之,假如华西村的恶俗是炫富暴发户的行为,充满了大红大紫的铜臭,北京的CBD和上海的陆家嘴也不一定比华西村高明!它们之间虽然有城乡差别,但没有本质区别。因为那些高楼都是中国以城市化为标准追求现代化的结果。尽管在户籍制度下,华西村在农村户口的人群名下,而北京和上海是属于有城市户口的人的。(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说到底,在看华西村炫富时,我们突然集体陷入一种毫无归属的状态之中。赞扬的人,看到钱;讽刺和笑骂的人也只看到钱;从而忘记了几千年来,一直不是那么有钱的中国农村也从来不光是遥远的乡下,而是某种中华文明的核心,那里有某种中国人生活追求的至高标准。(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历史上多有的归隐、告老还乡等,就是以农村为核心、为目的的人生追求。一个久居京城的官僚退休后主动到老家农村居住,不会被认为是不值得的,甚至会有某种优越感,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今天有谁能以乡下人公开为荣,并以为归宿呢?即便华西村不是刻意参照北京只盖328米,而是盖了428米,能够比北京更好地代表现代化,又有多少人能以乡下有这座高楼,可以作为人生意义的至高标准而作为归宿呢?

    如此强调,并不完全是因为我们国家是农业文明才这么说。美国作家欧文在一篇游记里对最早的工业国英国做了这样的描述:“在某些国家,都市便是这个国家的繁荣富庶所在,是那里文采风流典章人物的荟萃之地,而乡村则属较为粗陋的地方。在英国,情形刚好相反,大都会只是上流社会的临时聚集之所或定期会晤之地;他们一年一度地来到这里,恣情尽性于各种声色耳目之娱,而数月一过,他们又重返其清静自适的乡居生活。因此社会的各个阶层遍布于全帝国的每个角落,即使是穷乡僻壤,也完全见得着社会上的各色人等。”

    对比中外这样的农村,我们现在缺什么?恐怕不仅缺钱,缺制度的公平,更缺文化的自信和文化的自觉吧!(作者系财经观察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