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蕨叶子发黄:妇科治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55:51

中医怎样治疗带下过少?

本病以肝肾不足为主要证型,其他有肝经郁火、脾胃虚弱、血瘀内阻三个兼证型,治疗上也以滋阴养血,调补肝肾为主,稍佐助阳的方法。具体治法方药如下。

一、主证型

肝肾不足证    

主证:带下量少,甚或全无,阴道干燥,甚或有阴内干涩疼痛之感,或伴轻度阴痒,头昏腰酸,胸闷烦躁,夜寐较差,口渴咽干,脉象细弦或细数,舌质偏红,苔少偏黄。

治法:滋补肝肾,生津养液。

方药:麦味地黄丸(《医级》)加减。

麦冬10克,五味子5克,山药、生熟地各10克,山萸肉6克,丹皮、茯苓、天门冬各9克,白芍10克,夜交藤15克。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若头昏头晕,心慌眼花者,加入稽豆衣9克,桑椹子、枸杞子各10克,炒当归12克;若脘痞不舒,纳食不馨,或恶心泛吐者,加入广陈皮6克,制半夏5克,佛手片6克,炒竹茹6克,炒谷芽12克;若腰酸腿软,腰腿恶寒者,加入川断、菟丝子、杜仲各9克。

二、兼证型

1.心肝郁火证

主证:带下量少,甚或全无,或见阴道内干枯涩痛,头昏头痛,胸闷烦躁,夜寐甚差,甚则失眠,口苦咽干,腰俞酸楚,小便黑少,大便干结,脉象细弦带数,舌质红,苔黄燥。

治法:滋阴养血,清肝解郁。

方药:滋水清肝饮(《医宗己任编》)加减。

生、熟地各12克,山药10克,山萸肉6克,炒丹皮、茯苓、泽泻、炒栀子各10克,炒柴胡5克,五味子6克,莲子心5克,夜交藤15.30克,合欢皮10克。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若偏于肝经郁火,头痛目赤,忿怒急躁,胁肋胀痛,加入夏枯草10克,钩藤15克,苦丁茶12克;若偏于心经郁火,烦热失眠,心悸口苦明显,舌尖作痛,加入黄连5克,青龙齿(先煎)10克,黛灯心1米;若夹有痰浊,口腻痰多,胃脘痞胀者,加入广陈皮6克,制半夏5克,佛手片6克,炒枳壳6克;若火热伤津,口干舌燥,渴喜冷饮者,加入北沙参10克,天麦冬各6克,天花粉9克。

2.脾胃虚弱证

主证:带下量少,甚或全无,阴道内干燥,或有阴痒,纳欠神疲,脘腹作胀,矢气频频,大便易溏,或则经行前后便溏,脉象细弱,舌质淡红,苔薄白腻,或中根部较厚。

治法:健脾和胃,滋阴生津。

方药: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白人参5—15克,炒白术、茯苓、山药各10克,甘草、广陈皮、桔梗各6克,煨木香5克,建莲子肉12克,人乳炒谷芽10克,焦建曲9克。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便溏较多,日行2次以上者,加入砂仁(后下)5克,炮姜6克;纳欠苔腻,口甜痰多者,加制半夏6克,省头草10克,制川朴3克,广藿香5克;心烦寐差,时或怔忡者,加入合欢皮10克,炒枣仁9克,炙远志6克。    、

3.血瘀内阻证

主证:带下过少,甚或全无,月经失调,经来腹痛,经行不畅,色紫黑,有大血块,经后少腹隐隐作痛,胸闷烦躁,口渴不欲饮,皮肤甲错干燥,脉象细涩,舌质黯红,边有紫斑或瘀点。

治法:活血化瘀,滋阴生津。

方药:活血润燥生津汤(《医方集解》)加减。

当归、赤白芍、生地黄各10克,天门冬、麦门冬各6克,天花粉、桃仁、红花各9克,炙鳖甲12克,山楂10克。

服法:水煎分服,每日1剂。

加减:若瘀热偏甚,口苦,大便干结者,加大黄6克,丹皮10克;若瘀阻气滞,胸闷腹胀者,加入广木香6克,香附9克,枸橘李10克,炒柴胡5克;若瘀阻脉络不通,小腹疼痛明显者,加入五灵脂10克,延胡索12克;若寒瘀交阻,津液不得输化,可见小腹冷痛,肢节不舒者,非本方所宜,可用《妇人大全良方》的桂枝桃仁汤,即川桂枝6~9克,桃仁10克,赤、白芍各9克,甘草5克,熟地12克,再加艾叶6克、山楂12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