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比达林:高攀季羡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2:54:43

 

高攀季羡林

 

                          沈掌荣

 

高攀名人似乎是中国人的老传统了,因而如题所说,我也要高攀一下季羡林。

季羡林曾经是我名义上的执教导师。那时我上中国文化书院比较文化研究班,我的毕业证书赫然印有的61位执教导师的名单中,季羡林在梁漱溟、冯友兰、张岱年之后居第四位。季羡林并未如梁漱溟、乐黛云、傅伟勋等亲自给我辅导或讲过课,而且我的毕业论文也是季羡林研究较少的有关形式美方面的。得益于文化书院的研究生经历,与研究课题有关的我的《性格.智力.情爱》一书和另一篇文章,曾获第二届全国图书金钥匙奖或入选上个世纪末初中语文自读课本。我要感谢中国文化书院,当然也要感谢季羡林大师。

季羡林的为人和治学是令人仰慕的,事例多多,情节多多,我只能“百里挑一”,乱弹一下他的“两个母亲”、“12国语言”和“98岁高龄”三个与数字有关的情节与事实。

先说“两个母亲”。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议,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为期两年。季羡林被录取,10月抵哥廷根,入哥廷根大学。1936年春,季羡林选择了梵文。1940年12月至1941年2月,季羡林在论文答辩和印度学、斯拉夫语言、英文考试中得4个“优”,获博士学位。因战事归国无路,只得滞留哥城。这时,祖国之思和亲情之思日夕萦绕,“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而且是两个“母亲”,一个是祖国,一个是妈妈。1945年10月,二战终结不久,即匆匆束装上道,经瑞士东归,1946年5月抵达上海。是什么力量驱动着他?回国55年后,他在山东临清说的一番话,也许能找到些许答案。他说:中华民族有许多优秀之处,概括起来就是:忠诚。“我之所以有可能做了一些事情,那就是因为我这一辈子都忠于我们的祖国,忠于我们的山东,忠于我们家乡临清。”听君一席话,胜读“11年”书,我们当扪心自问。

再说12国语言。季羡林“精通”12国语言。是哪12国,答案不尽一致,有的说“精通”和“能读”共12国语言。最详尽的答案是:南斯拉夫语、印度语、阿拉伯语、英语、德语、法语、俄语、梵语、吐火罗语、斯拉夫语、巴利语和吠陀语。这12国语言仅仅是他一生成就的一个工具,人们称他为: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9家”“12国”,造就了他在印度古代语言、吐火罗文、印度古代文学、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中亚佛教史、唐史、中印文化交流史、中外文化交流史、中西文化差异和共性、美学和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德国及西方文学、比较文学及民间文学、散文及杂文创作等14个大方面的巨大成就,造就了他100多部著作24卷的《季羡林文集》等。在涉及季羡林“12国”“14方面”“24卷”等方面时,人们给了季羡林许多头衔和封号,他却认为都是外“加”的“桂冠”,应该摘去,还他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人家说他是“国学大师”,他却说:“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等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人家称他为“学界泰斗”,他却言:“这样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现在却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这个泰斗又从哪里讲起呢?”人家封他是“国宝”,他反问道:“是不是因为中国只有一个季羡林,所以他就成为‘宝’。但是,中国的赵一钱二孙三李四等等,等等,也都只有一个,难道中国能有13亿‘国宝’吗?”季羡林之所以为大师,他对待“9家”、“3大帽子”、“12国语言”、100多部著作等等的态度,给了我们无穷的思索和完美的答案。

第三要说“98岁”和关于长寿了。季羡林90高龄时,人们见他身体很好、思维敏捷,就打听他有什么长寿的秘诀。他说,“我有一个三不主义,就是: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他还专门对“不锻炼”作了解释,说“不锻炼”并不是反对体育锻炼,而是不要太刻意锻炼其他什么也不做。当然,三不主义流传之后,有过一些不同“版本”,有的把它改为“不吃饱、不锻炼、不争气”了。季羡林说:“现在中国人寿命比从前增加了一倍,我的计算是,70岁算中年,90岁算老年。这么算的话,我不过初入老境。我感觉活到95岁不成问题,99岁的百寿也不成问题,再进一步,108岁我看也不是一个了不起的目标。”“我常和老朋友臧克家在一起。最近见他,他说要活到120岁,我说,我要是活到120岁,你就是126岁。他比我还大6岁。我们两个商量好了:目标是活到120岁。”同时,季羡林对如何活还有个说法:吃饭是为了活着,但人或者不是为了吃饭,只要能活着一天,就应该干一天工作,这样人生才有意义。对吃,季羡林一如既往。早晨烤馒头片或面包,一杯清茶,一碟炒花生米。午晚两餐,素菜为多,很少吃肉。穿呢,更是清教徒,一件衣服穿十年八年或更长时间。1946年他35岁时从德国到上海,他买了一件雨衣,一直伴他50多年还在穿。有一天,一位专家说他的雨衣时髦!他大惑不解。专家一解释,他才知道,原来五六十年前的款式,在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指导下,现在又回到了原地。他听后,大为兴奋,没想到自己“守株待兔”,竟守到了“兔子”。他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穿衣服是给别人看的,总不能人人都说好看,所以一身蓝色卡其布中山装,春夏秋冬不变。看来,季羡林之所以高寿,就是“三不主义”后面的哲学:粗布、淡饭、干工作,别无他哉。

最后,要总结一下“高攀”季羡林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了:高为高山仰之,攀为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