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啊鲁视频在线观看:长安塔竹刻尽显文墨雅韵 人物塑造妙趣横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0:21:43

              长安塔竹刻尽显文墨雅韵 人物塑造妙趣横生

2011年07月01日09:08西安日报 张杨我要评论(0) 字号:T|T

登上天人长安塔的第七层当代竹刻展厅,您可以欣赏到39件当代竹刻名家的倾心力作,这些展品以其精湛卓越的工艺和设计,带给游客视觉和心灵的享受。30日,两位竹刻大师登上长安塔,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读。

 

文人竹刻 文墨雅韵

张伟忠在竹刻上可谓身怀绝技,单看他手制的臂搁竹板,不但不会开裂,而且光润如玉,不事任何雕琢已然令人爱慕不已。《二月里兰花开》这件作品,仿佛不是用刀雕刻,而是极其轻微地抚摸,在不知不觉中,竹子接受了他,他的心跳与鼻吸化为一朵兰花,这是作者飘渺的幻影,又将隐没于竹身,于是,作者、竹子、兰花融为一体,整块竹板也因之散发着清香。

《无题系列之一》这段竹筒在前辈竹刻家看来,可能既无造型可用,也无肌理可言。但作者尊重这段竹子,犹如尊重一个人。他既不破坏其原始形态,也不强加人为的意义,只在顶端稍加雕刻,却见一人闭目仰首而立、吐纳呼吸,在冥思中入定,身体随之隐没在未加雕饰的竹筒之中。

纹枰是围棋的别称,“纹枰论道”意为通过切磋棋道交流人生观、世界观。明清以来,这类主题的竹刻笔筒可谓数不胜数。张伟忠师法古人浮雕手法,使人物个个呼之欲出,同时,他又颠覆传统,强化竹子的竖向纹理,使画面既有水墨晕染的效果,又别具特殊的空间深度,传统的浮雕技法在竹子上绽放新芽。

《留青水仙插屏》此作品由7片竹板拼接而成,篇幅宏大,这是张伟忠对传统留青浮雕技法的又一种继承与超越。水仙的清秀俊朗因此刻法而鲜明若揭,根茎、叶脉与花瓣纤毫毕现,形体明晰而毫无生硬之感,配以《水仙诗》题刻,平添了书画韵味。

在《叶落未落》这一近作中,作者独创的浮雕手法已臻化境,其雕刻语言已摆脱了水墨画、浮雕等其他艺术门类而自成一家。这是专属于竹子、专属于作者的语言,线形交融,虚实结合,只余一股气韵流动,充分体现了作者“清、淡、幽、远”的艺术风格。

民间竹刻 乡土记忆

如果说张伟忠独创了当代文人竹刻的一派语言,那么,俞田则将民间竹刻推陈出新,摆脱了“弥勒”“达摩”等传统民俗题材,他不让竹刻做传统木雕、石刻、根雕的附庸,而是顺从竹子的天然质地,从自己的乡土记忆中挖掘情节,将人物塑造得妙趣横生、生活气息浓郁。他尤善于利用竹根的天然缺陷,化腐朽为神奇。

《狗眼看人低》包括一人一狗,一段弯曲的竹根成为一位佝背豁牙的老人,另一段则成为一条长着一双势利眼的小狗,它狂吠不止,老人踉跄地避走,他的长衫、步态、根须化合出的褴褛衣袖,还有参差的门牙,让人忍俊不禁,同时又让人回到遥远温馨的童年……

让静态的圆雕具有动感,对任何雕塑家都是一种挑战,无论他使用的媒介是石头、青铜还是竹子。作者在《水上快艇》这件大型圆雕作品中力图用竹根实现这点。这是童年往事中的一幕:两个小哥俩儿自得其乐,驾着一头大水牛在水塘中游玩。骑在前面的大孩子双手握紧牛角,像把握方向盘那样专注自信,而伏在背后的小弟弟则仰面陶醉地享受着水上快艇的速度,他们划破水面,水花夹浪向后冲去……细察之,还有一头小牛贴着大水牛,紧紧跟随——两人两牛统一在一个梭形轮廓内,加上底部的水浪纹理,整个雕塑仿佛子弹那样向前冲去;竹子的结疤、纹路、斑点的质地恰与人物、动物及水流的质感合二为一,动感出其不意地凝固在三维造型中。

俞田对记者说道,竹子是活的,有灵性的,同时又具备亲切感。因为竹子形状固定,不像泥巴那样能雕能塑,去掉一块就没有了。这是竹的缺点,但恰恰也是优点,竹刻应该保留竹子的本性。竹子原本对空间的限制及天生的缺陷,反而成全了个性的表达。顺从自然的道理,这也许也是我们应该从竹刻中所体悟到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