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禁之创造与毁灭:出兵朝鲜 林彪借故推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26:22

天高云淡,金风送爽。北京的街头彩旗招展,歌声飞扬,人们还沉浸在国庆周年的喜悦气氛之中。这几天,风景秀丽的中南海失去了往日特有的平和与宁静,中央高层和军队领导正在这里紧张而激烈地讨论着出兵朝鲜的问题。

  十月四日下午,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颐年堂召开了。出席会议的人几乎都直接参加过国内战争,大多数干部只是刚刚脱下军装,有些人仍还担负着名义上的军队领导职务。军情如火,形势逼人,与会者面临着一个新的重大抉择:出兵,或者不出兵。  周恩来不急不缓地打开文件夹,用他那亲切柔和的淮安乡音说:“同志们,昨天朝鲜内务相朴一禹同志亲自送给毛主席一封求援信,这封求援信是经朝鲜劳动党正副委员长金日成、朴宪永联合签名的,我给大家读一读——”  敬爱的毛泽东同志:  敌人在连战连败的情况下,被我们挤入于朝鲜南端狭小的地区里,我们有可能争取最后决战的胜利。美帝军事威信极度地降低了,于是美帝国主义为挽回其威信,为实现其将朝鲜殖民地化与军事基地化之目的,即调动了驻太平洋方面陆海空军的差不多全部兵力,遂于九月十六日以优势兵力,在仁川登陆后继续占领了京城。……在目前敌人趁着我们严重的危急,不予我们时间,如要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急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帮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尽管毛泽东对出兵援朝已有预案,政治局常委对此也达成了共识,但要使一个刚从战火中获得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再次面临血与火的考验,同世界上头号帝国主义美国决一雌雄,下这个决心是要有极大的气魄和胆略的!   “大家谈谈吧,着重摆一摆出兵的不利条件。”毛泽东用轻松的口吻道出了一个并不轻松的议题,“大家好好考虑一下,唇亡齿寒,人家马上就要亡国了,我们眼看着难过嘛,总该拉人家一把吧!”   平日里开会,大家一个个妙语连珠,笑口常开,今天却人人神色凝重,不置一言。会场上寂静无声,只有电风扇在嗡嗡作响。   “林彪是四野的老司令,打仗很有经验。”毛泽东的目光转向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的四十四岁的林彪,“东北边防军十三兵团是四野的基本部队,林彪同志可以去嘛!” “主席,我最近老是睡不着觉,身体虚弱多汗,怕风、怕光、怕声响,傅连暲同志已给我开了假条,要我去苏联治病……”曾率领第四野战军从东北打到海南的一代骁将林彪,此时一反常态,有些慌乱地说。   毛泽东看到连林彪也推托,不禁大失所望。于是十分不悦地说:“好嘛,这个说难,那个称病,等着美国鬼子骑在咱们头上拉屎拉尿吧!”   与会者还是各抒己见,多数人表示不赞成出兵或者对出兵心存疑虑,理由主要是共和国刚刚成立,经济十分困难,亟待恢复;蒋介石尚踞台湾,西藏尚未解放,国内匪特尚未肃清,土地改革尚未完成;我军的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敌,更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一些干部战士有和平厌战思想;担心战争长期拖下去,我们负担不起等等。   毛泽东是一位民族意识极强的政治家,同时又是一位对外来侵略者充满仇恨的爱国主义者,听完大家的发言后,他面色沉郁语调沉重地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别人处于国家危急的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就在这时,奉命刚从西安赶来的彭德怀迈着稳健的步子走进了颐年堂。本来按照毛泽东的指示和周恩来的安排,专机应该在开会前一天接彭德怀来京,可是天气不好,飞机没能起飞。因此,彭老总今天一下飞机就直奔会场,但还是晚了一点。   毛泽东看到彭德怀出现在会场,就喜笑颜开地跟他打招呼:“老彭啊,你来得正好,大家正在讨论呢!恐怕催你催得急了些,可也没得办法,美帝国主义不让我们休息嘛!”   “让我一分钟也不能耽误,立即进京。你的点将令一下,我家就是着火了也得赶来哟!”性情豪放的彭德怀湖南乡音很重。  “你家着不着火,我管不了啰!现在是我们的邻居朝鲜着火了——邻家着火了,我们还能安之若素吗?我们的总理早就警告杜鲁门先生不要越过三八线,否则我们不能置之不理,可是人家硬是越过了。下一步怎么办?请你彭老总也发表个意见吧!”毛泽东的话语满含风趣,又意味深长。   彭德怀找个空位子坐下,向看他的人点点头。他环顾四周,发现除中央政治局委员外,被扩大来参加会议的几乎都是解放军高级将领——与其说是政治局扩大会议,毋宁说是一次最高军事会议。由于对这个会议毫无思想准备,连会议议题事先都不知道,为慎重起见,彭德怀认为不宜马上发言,只能侧耳细听,先看看别人是怎么说的。 会开得很晚了,毛泽东看意见一时难以统一,便习惯性地摆了摆手说:“我看美帝国主义要打,饭也要吃,觉也要睡。今天就开到这里吧,散会!”   彭德怀下榻于北京饭店。坐在沙发上的彭德怀,脑海里不时浮现着会场上的情景。他在会上虽然没有发言,但听完大家严肃激烈的议论后,心里就有了数。作为一个军事家,彭德怀看得很清楚:就军事形势而言,美军已打过三八线,不但朝鲜危在旦夕,也直接威胁着我国的安全;从道义上说,朝鲜是中国的友好邻邦,他们遇到了危险,我们应该出兵救援……不惯于睡软床的彭德怀躺在地毯上思考到红日初升。   这一夜,毛泽东也没有睡好。“上兵者,国之大事也。”出兵援助朝鲜,直接与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交战,这个决策如果失误,就可能要承担亡党亡国的风险。风险之大,权衡之难,让一贯杀伐决断的毛泽东也夜不能寐。   十月五日上午,受毛泽东委托,邓小平把彭德怀接到中南海菊香书屋。其实,中央请彭德怀进京就是想让他挂帅出征,但毛泽东深知彭大将军的脾气刚直不阿,威武不屈,不宜采取直接任命的方式。在菊香书屋毛泽东的办公室里,这两位老战友促膝畅谈,坦诚地交换了意见。彭德怀坚决拥护毛泽东出兵援朝的决策,并毫不犹豫地表示愿意执掌帅印。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深为感动的毛泽东紧紧握住彭德怀的手说:“我的湘潭老乡啊,有你老将出马,我就放心喽!当年,曹孟德五十二岁率师东征,你老彭今年也是五十二岁呀……”   彭德怀走后,毛泽东于兴奋之中又被一件事情困扰着,想来想去急待下决心。他在办公室里一边走来走去,一边吞云吐雾,茶几上比往日多了几个空烟盒,烟灰缸里盛满了烟灰、烟头。   当年,中国共产党人有一个特点,每向全国人民发出一个号召时,首先把自己适龄的子弟推向第一线。在党中央即将决策出兵之际,中共领袖毛泽东打算把自己刚刚过上和平生活的儿子,和全国老百姓的儿女一样送上战场,去抗美援朝。   正在清理茶几的卫士看到毛泽东走到办公桌前,拿起文件看两行又放下,然后又走到窗前,望着窗外,一会儿摸摸下巴,一会儿又挠挠头皮,知道他心中有事,于是轻声提醒道:“主席,您该睡觉了,下午还有个会议呢!”“事情定不下来,睡不着哟!”毛泽东坐回沙发上,又点燃一支烟,“小李子呀,你看在出兵朝鲜这个问题上,彭老总是百分之百地支持我,作为中共主席毛泽东的儿子是不是也应该带个头啊!我积极主张抗美援朝,我的儿子不去,谁还能去?我想把岸英交给彭德怀,一起去朝鲜打仗,你看好吗?”   卫士半晌不说话,显然是太难回答。   毛泽东又说:“这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啊,再没有什么能比战争更体现人生的价值了。跟彭德怀同志在一起,学些军事知识,对他的将来会很有用的。我看就这么决定了吧?”   卫士犹豫道:“主席,是不是应该征求一下他本人的意见?他刚结婚不久,一去就是几年呀!”   “是呀,刚结婚……”毛泽东略作沉吟,“如果问他,我想他自己会同意的!” 当天下午,在中央决策最后拍板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开始时仍然有两种意见。在大家发言之后,彭德怀噌的一声站起来,带着一种骁勇战将的肃杀之气:“我来说两句。美国已经占领了朝鲜,同我们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华东。它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   彭德怀言之有据,论之成理。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有棱有角,不像有些人圆滑得像小孩推的铁环一样滚过来滚过去。会场上静悄悄的,毛泽东向彭德怀微笑着,笑容里洋溢着鼓励与支持。   “美国既要来侵略,我们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如果美国决心同我作战,它利速决,我利长期;它利正规战,我利对付日本那一套。我们有全国政权,有苏联援助,比抗日战争时期要有利得多。为本国建设前途着想,也应当出兵。”   见大家都不言语,彭德怀咕嘟咕嘟一连喝了几大口水,一抹嘴角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下去:“常说,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要比资本主义阵营强大得多,我们不出兵救援朝鲜,那又怎样显示得出强大呢?为了鼓励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对侵略的民族民主革命,我们也要出兵;为了扩大社会主义阵营威力也要出兵!出兵援朝是必要的,打烂了,等于解放战争晚胜利几年嘛!”“德怀同志讲得好哟!”毛泽东被彭德怀一番豪言壮语说得舒眉展目,他不紧不慢地点燃手中的香烟,将火柴头上的火苗轻轻吹灭,“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仗,迫切需要休养生息。建国才一年,困难重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这种观点不是没有道理的。我也是左思右想,考虑了很久。邓华同志的先遣部队就要过鸭绿江了,我还是打电报给他,让他慢一点,再停一下,还要再三斟酌斟酌。”   毛泽东从反对出兵者的心理出发,先摆一摆出兵朝鲜的具体困难,肯定了他们提出问题的合理性。然后语锋一转:“但是,美帝国主义已控制了我们的台湾,又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还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严重威胁了我国人民的安全。德怀同志讲得好啊,美帝国主义一旦完全占领朝鲜,将来要发动侵华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不要忘记老虎是要吃人的哟!现在人民的最大愿望就是抗击美国侵略者,维护我国的和平与安宁。” 长期革命斗争的实践,毛泽东的人格和智慧为全党同志所折服。他有一种超然的禀赋,他那感染人的决心能使怯者勇、弱者强、蔽者明。见大家还有些不解,毛泽东又说:“道理有大道理,有小道理,人民的利益有两种,一是当前的利益,一是长远的利益。没有了长远的利益,当前的利益就不能保证,从人民的长远利益着想,就要抗美援朝,牺牲一些当前的利益。”   毛泽东见许多人都在默默地点头,认为时机成熟了,便趁热打铁,以他那惯有的非凡气魄说:“出兵朝鲜,对我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到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面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认为应该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我提议:出兵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高亢激昂的声音,显示了新中国的意志和力量,展现了中共领导核心的胆略和智慧,同时也体现了毛泽东敢于冒险、敢于负责、敢于胜利的性格。   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毛泽东把目光移向彭德怀,用他那缓慢而爽亮的湖南乡音说:“老彭啊,林彪同志有病不能去,我和恩来、少奇、朱总等同志商量了一下,大家也都有这个想法,这副担子就由你彭老总担起来吧!我谢谢你,中国人民谢谢你,你是临危受命啊!”军人的铁血在彭德怀胸中激荡:“国家有难,军人理应挺身而出。我彭德怀坚决服从中央的命令。”看到多次临危受命的老将军再一次受命于危难时刻,与会者无不为之动容,深感震撼。   连日来,毛泽东在他那秋菊盛开的菊香书屋反复思量着出兵朝鲜的问题,真是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这个常言“说打就打、一打必胜”的统帅,如今却进行了长达两周的艰难决策。据后来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回忆:“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二十年,记得有两件事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一九五〇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胡耀邦同志回忆说:“考虑出兵不出兵朝鲜的问题,他(指毛泽东)不作声,一个礼拜不刮胡子,留那么长。想通以后开了个会,大家意见统一了,毛主席就刮胡子了。”   当天晚些时候,毛岸英听说出兵朝鲜的决策已经敲定,由身经百战的老将军彭德怀挂帅出征,非常高兴。毛岸英知道,每逢大事,毛泽东那没有规律的生活节奏便被破坏得更无规律可言。为出兵朝鲜的决策问题,父亲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过眼。这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结束后,悬在父亲心中的石头才算落了地。看来,父亲今天能睡个好觉了。(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