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电暗黑2:结题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59:45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理论依据
      现在人类已经迈入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成为了社会发展非常重要的资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变革的主要动力之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我校办学理念是: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探索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研究。
      目前,在信息社会中,小学生接触信息面很广,一方面,信息的资源不断地更新,不断地扩充;另一方面,有害的信息也随之增多,日益泛滥。为了使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能够正确地把握自我、不迷失方向,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检索、信息判断和信息利用的能力。只有这样,同学们才能更好地驾驭信息,从大量的良莠并存的信息中求得正确的知识。如果他们不具备这些能力,即使掌握了原有的知识,又将成为新知识的“文盲”。信息技术教育要迎接信息化社会的挑战,就要培养学习者有意识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已成为中小学生基本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越来越引起了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他们信息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应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因此,信息技术已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思考的问题。研究信息技术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显得很迫切和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了解信息素养的形成过程,分析小学生信息素养基本组成要素,了解信息技术支持学生信息素养发展的条件,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让学生在信息应用中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处理信息的技能得到大面积提高,有效遏制利用信息不当的现象,能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发展、提高,全面推进学校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上的突破。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途径  2,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3,利用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容易走入的误区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步骤和组织的相关活动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
      1、实验准备阶段(2007.11—2008.1):(1)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成立课题组:根据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研究组,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对课题涉及的目标进行更清晰的界定,对研究目标进行细化分解,课题分工落实到人。(2)学习有关理论与课题研究方法的操作的培训,初步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实践研究阶段(2008.1—2008.12):(1)对学生进行小学生信息素养调查问卷,掌握第一手资料;(2)在课题开展期间开展多种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举行各类信息技术知识讲座、举行电脑节、让学生参加各类信息素养竞赛、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等系列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3)解决课题研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4)课题组进行阶段性总结,收集整理各种资料。
      3、深入研究阶段(2009.1—2009.12):全面搜集支持课题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第一手资料,做好课题的资料归档、分析、总结工作,组织各种有关材料并整理。
      4、评估总结阶段(2010.1—2010.12):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和结题要求,本课题组认真开展结题工作,对实验过程和主要内容进行总结提炼,以产生高质量的优质的研究成果。
      (三)组织的相关活动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小组成员积极探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来提高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这两年多来,我们组织过相关的活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活动:
      1,开展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每学期,我们都开设中英文打字班、纵横码打字班、机器人班、LOGO语言程序设计班、动漫班、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比赛培训班,为发展学生的特长提供了多个平台。
      2,信息技术知识讲座。我们还不定时的在学校的新多媒体室举行信息技术知识讲座,给各年级的学生讲授信息技术知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知识,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
      3,电脑科技节。课题组老师还举行了电脑科技节,包括了打字比赛、绘画比赛、WORD排版比赛、贺卡设计比赛等、POWERPOINT设计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4,教学开放日。在学校每学年的教学开放日中,我们都对家长开放信息技术公开课,展示我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素质。
      5,参加信息技术各类竞赛。每年我校都派出学生参加大良街道、顺德区的LOGO语言程序设计比赛、顺德区中小学生动漫作品创意大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比赛,通过参加各类比赛,促进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和自我评价
      以课题研究为指导,我们利用各种途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研究成果,基本达到了预期的实验效果。
      (一)   理论成果
        1,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方法:
      (1)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好好利用每一节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技术性高的课程,老师在教学中要始终把知识的学习以及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对基本功的训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多采用任务驱动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应要求学生多开动脑筋、想想办法,拓宽学生的思路,便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2)教师应先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为学生积极创造良好的信息素养环境。教师的信息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课教师需不断地加强业务学习,及时地更新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3)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要特别重视信息运用能力的培养,换句话说,就是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由于在课堂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的机会,教师应组织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开展“信息技术应用竞赛”等系列活动,包括信息技术活动周、信息技术前沿知识讲座等等,以便对课堂学习进行延伸,让学生创造并创新出更多好的作品,培养学生探索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4)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也能提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小学阶段,信息素养教育可以渗透到各科教学中,也可结合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以欣赏、游戏软件等方式让学生通过活动,进行电脑操作实践,了解信息技术重要性和基本功能,进而掌握一些简单的操作技能。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渗透、相互整合,使得信息素养的培养显性地和隐性地贯穿于学校的各科教学当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2,经过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信息技术可以支持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各方面的能力发展:
      
      (1)信息技术能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无处不在,使学生本身认识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变得信息化,现在是信息万变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要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就必须主动地吸收有信息中的营养,使自己树立全新的时空观念,在某种意义上使自己也实现信息化。
      (2)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学生学习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学生只有具备了获取信息的能力才能学习好知识。因此,要培养学生信息获取的能力先要传授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比如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这是培养学生多读书勤积累的好方法,另外网络的出现使学生能更快捷方便地获取信息,可以教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学会利用搜索引擎(如百度、google等)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3)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是指能对获取的原始信息进行筛选、鉴别、整理、分类,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十分重要。如果学生养成了信息分析的习惯,他们能将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这将对他们将来的学习非常有利甚至终身受益。
      (4)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学生在获取了所需的信息后,这些信息并不是学生自己的东西。只有把获取了所需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后,并把这些信息在原来基础上重新加工,才能使信息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5)信息技术能促进学生的信息创新能力。信息创新是信息加工的深入、延伸。信息如果没有创新,那就没有发展,就会降低信息的价值。在教学中教师很注重信息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创新,大胆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在宽松的学校环境中爆发出创新的火花。
      (6)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将来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培养,能将获取的信息恰当地运用到需要之处才是学习的目的。
      (7)信息技术能提高学生的信息协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当代的小学生正处在信息的时代,培养他们信息协作意识和交流能力十分必要,网络教学为培养学生的信息协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提供了一个平台。进行网络教学时,课堂教学中的交流比传统课堂的交流更充分,因为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最多也只有几个小组发言,同学之间的交流不够充分,参与度不高。网络教学则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学生发言的参与度大大提高,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网络教学还可以拓宽交流的范围,不局限于同班内交流,还可以班级之间、学校之间甚至不同国家之间的师生交流,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8)信息技术可以加强学生的信息道德法规教育。小学生的信息道德法规意识薄弱,从小进行信息道德法规教育很有必要。教育学生在信息活动中学会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尊重个人隐私,明白在信息活动中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义务,要抵制淫秽、迷信、谣言、欺诈和其他虚假信息,抵制与我国文化传统和道德规范相违背的信息,做一个文明上网的小公民。
      (二)实践成果
      徐艺老师的论文《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在2008顺德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小学组二等奖,另一篇论文《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使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发表在山西省期刊协会主办的省级刊物《新课程学习》(刊号CN14-1353/01)。
      2008年4月24日、25日,顺德区教育信息化成果展示活动在我校举行。该活动以各镇(街道)以及区属中学为单位的教育信息化成果展览、中小学生教育信息化知识现场抢答赛、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课例的形式展示了2008年顺德教育信息化的丰硕成果。其中我校周海娟老师的信息技术课《做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和郭清好老师的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英语课《we
      love
      animals》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上课的班级以出色的表现得到了听课老师的称赞。本次活动能在我校举行,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也体现了我校学生较高的信息素养。
      自从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校学生参加各类信息技术竞赛成绩突出。在2008、2009顺德区LOGO语言设计比赛中,我校共有16名同学分别获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数连年位于区的前列,黄光辉、周海娟老师获“优秀辅导员”老师称号,学校获得集体一等奖称号。我校参加全省中小学校“知荣明耻我们在行动”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中,分别获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在顺德区第九届“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我校学生共有三个作品分别获一二等奖。在2009年顺德区中小学生动漫创意大赛中,我校有13个作品分别获一二三等奖,获奖数量居大良街道小学之首。2009年12月20日,我校机器人代表队首次赴香港,参加2009
      CTEA香港创协杯智能机械及创意设计比赛。他们与来自香港、国内、澳门、台湾、韩国及日本学界的队伍同台竞技。从智能机器人机体设计、程控机械编程及竞赛策略的训练中,同学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严格的赛制和人性化的裁判氛围,让我们的同学有机会融入国际化的创造与学习交流环境,锻炼提升综合能力。2010年3月,我校机器人代表队到广州参加2010RoboCup青少年世界杯中国赛区选拔赛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
      
      五、开展本课题研究对学校、师生所产生的作用、效益和影响
      1,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课题研究,在各方面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校还以课题研究为契机,促进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将我校的信息化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2,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课题组老师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水平,积极学习相关理论,钻研业务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业务水平。
      3,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学生通过参加课题的一系列活动,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了提高,也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4,通过开展课题研究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学校的示范功能得到加强,学生区LOGO语言设计比赛、区动漫创意大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比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2008年顺德区教育信息化展示活动能在我校举行,不仅充分体现了我校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而且扩大了我校的影响力,对周边的学校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
      
      六、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后续工作设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由于课题组老师缺乏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加上理论支撑不足,课题组成员的指导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2,有的课题组成员研究目标不明确,活动后没有及时总结经验,写下活动的反思。
      (二)后续工作设想:
      1、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理论学习,主动向专家请教、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使研究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2,对课题研究要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使将来的课题研究能更成功,少走弯路。
      
      参考文献:
      1,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
      2、《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文化内化问题》李艺、殷雅竹
      3,吴晓波:略论信息素质培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2,(1)
          4,王吉庆教授谈信息素养(王吉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教授 著有《信息素养论》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