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卡片文字版链接:高考问题作文何以得满分之九大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07:25
一.放大经典故事中的细节,令阅卷者拍案叫绝。阅卷者在评阅过程中会不断放大优点,对诸如重要的审题偏题呀、材料失实呀等问题只能视而不见。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  [注意] (1) 立意自定。 (2)文体自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满分作文]  赤兔之死  江苏考生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关羽走麦城,兵败遭擒,拒降,为孙权所害。其坐骑赤兔马为孙权赐予马忠。  一日,马忠上表:赤兔马绝食数日,不久将亡。孙权大惊,急访江东名士伯喜。此人乃伯乐之后,人言其精通马语。  马忠引伯喜回府,至槽间,但见赤兔马伏于地,哀嘶不止。众人不解,惟伯喜知之。伯喜遣散诸人,抚其背叹道:“昔日曹操做《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吾深知君念关将军之恩,欲从之于地下。然当日吕奉先白门楼殒命,亦未见君如此相依,为何今日这等轻生,岂不负君千里之志哉?”  赤兔马哀嘶一声,叹道:“予尝闻,‘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今幸遇先生,吾可将肺腑之言相告。吾生于西凉,后为董卓所获,此人飞扬跋扈,杀少帝,卧龙床,实为汉贼,吾深恨之。”  伯喜点头,曰:“后闻李儒献计,将君赠予吕布,吕布乃天下第一勇将,众皆言,‘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想来当不负君之志也。”  赤兔马叹曰:“公言差矣。吕布此人最是无信,为荣华而杀丁原,为美色而刺董卓,投刘备而夺其徐州,结袁术而斩其婚使。‘人无信不立’,与此等无诚信之人齐名,实为吾平生之大耻!后吾归于曹操,其手下虽猛将如云,却无人可称英雄。吾恐今生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后曹操将吾赠予关将军;吾曾于虎牢关前见其武勇,白门楼上见其恩义,仰慕已久。关将军见吾亦大喜,拜谢曹操。操问何故如此,关将军答曰:‘吾知此马日行千里,今幸得之,他日若知兄长下落,可一日而得见矣。’其人诚信如此。常言道:‘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吾敢不以死相报乎?”  伯喜闻之,叹曰:“人皆言关将军乃诚信之士,今日所闻,果真如此。”  赤兔马泣曰:“吾尝慕不食周粟之伯夷、叔齐之高义。玉可碎而不可损其白,竹可破而不可毁其节。士为知己而死,人因诚信而存,吾安肯食吴粟而苟活于世间?”言罢,伏地而亡。  伯喜放声痛哭,曰:“物犹如此,人何以堪?”后奏于孙权。权闻之亦泣:“吾不知云长诚信如此,今此忠义之士为吾所害,吾有何面目见天下苍生?”  后孙权传旨,将关羽父子并赤兔马厚葬。  简评:读罢此篇临场作文,令人拍案称奇。一是故事新奇。作者以熟谙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其想象力实在丰富。二是立意高远。文章将赤兔马拟人化,让它在同伯喜的对话中,显示对关羽与董卓、吕布两类人物的褒贬,实现了“真英雄必讲诚信”的主题;且以“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质高”一联,“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句,抒写了人生当择善而从、唯诚信是瞻的志向,使文章的立意更上层楼。三是语言老到。通篇遣用纯熟的古白话,散整错综,明白畅晓,文采飞扬,这种老到的语言功夫,是众多考生无法望其项背的。得分:60分。(赵家书)  [批评意见]初一学生发现高考满分作文《赤兔之死》有错误  中新网哈尔滨7月24日消息:据东北网(记者岳同明)报道,24日,哈尔滨市风华中学初一?四班、12岁的学生张高向本网记者指出,近日在各家网络媒体上广泛传播的高考古白话满分作文中有一处明显错误,与《三国演义》描述的内容不符。  张高指出,根据《三国演义》第16回(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86--87页、第90页),应为“吕布结袁术而斩其婚使”,而非满分作文中的“吕布结袁绍而斩其婚使”,按作文评判标准,应扣掉0.5分或1分。据张高母亲介绍,张高3岁就可以阅读报纸上的一些文章,6岁时读王朔小说,8岁时读《三国演义》,至今已读过十多遍《三国演义》,是个《三国》迷,因此在第一次阅读满分作文时就发现了错误所在。忠诚等于诚信?——《赤兔之死》跑题了  当下对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赞誉,犹如涨潮之水方兴未艾,竟然没有一个人看出作文有“缺点”,甚至是“致命”的“缺点”。  我认为考生没有准确地把握词意。把“忠诚”当成了“诚信”。  赤兔马忠于主人,所以主人死,它也就痛不欲生。这个在中国老百姓心里活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好马“赤兔”,和主人的关系其实就是一个对主人无限“忠诚”的关系,“忠诚”到追随赴死。  然而“诚信”是诚实守信用的意思。细一点说,两个字的重点是“信”,“诚”在这里起修饰作用,“诚信”也就是“特别讲信用”。也可以引申为信守承诺、不骗人等等。但如果用《赤兔之死》来演绎说明什么叫“诚信”的话,那就等于说“赤兔是在用自己的死完成它生前曾经对主人的某种承诺一样”,岂不荒唐?“忠诚”如果需要“承诺”的话,这样的“忠诚”岂不大打折扣?所以说,用《赤兔之死》来讲解“诚信”无异“歪曲”了“赤兔之死”。这样的毛病还不是“致命”的吗?  恐怕没有人怀疑赤兔的忠诚。关键就是怎样理解“诚信”,一定有人反对我的理解,说“诚”不是修饰意义,而是“忠诚老实”的意思,“诚”和“信”是联合体,说两个字是两个意义的联合;也可以理解为“忠诚”的意思。  然而现代汉语就是这样,双字一旦成了一个词,就只能有一个意思了,它可能有许多意义上的“兄弟”,但它毕竟不能代替任何一个“兄弟”。时代发展需要更准确的交流,时代的发展需要准确的词义。而当下许多人在理解上的失误,就是因为“诚信”和“忠诚”是近义词,以为“诚信”里有“忠诚”的意思,“忠诚”里有“诚信”的意思,就忽略了两个词的相异之处,就忽略了词义的轻重不同、应用场合的不同,因而就拿两个词彼此互相代替起来。  其实,对近义词的区分,是初中语文课的必学内容。遗憾的是,考生蒋昕捷那么好的文笔,那么丰富的知识,那么具有独创性,却没有真正理解好一个关键的词。说句行话,这就是“跑题”!  我的看法是,蒋昕捷可以得高分,但什么时候的作文都不应当轻易给满分;《赤兔之死》可以公开让大家欣赏,以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学子去积累去创造,但必须指出该作文的缺点,以避免误导写作。(北京青年报)  赤兔之死语言蹩脚 古汉语博导质疑作文评卷  据报道,今年高考作文考试中,南京13中理科生蒋昕捷以《赤兔之死》为题,以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给出了满分。  “《赤兔之死》的语言实质上只是蹩脚地仿照了《三国演义》的语言,却被高考阅卷人给予那么高的评价并判给满分。我不知道究竟要通过这篇满分作文提倡什么?”昨天,北师大中文系古汉语专业博士生导师王宁教授对记者说。  据报道,今年高考作文是根据提供的一段故事,让考生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对“诚信”作出评价,文体不限。南京13中理科生蒋昕捷的作文题目是《赤兔之死》,以三国故事为基础,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给出了满分;南京大学表示,愿意破格录取这名学生。  这篇满分作文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以褒扬为主。但此前,北京部分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对中学生用文言文写作表明的态度是“不提倡”。北师大王教授的观点更是鲜明:《三国演义》的语言实质上是浅显的文言,不是古白话。“古白话”指的是“三言二拍”之类的书籍,高考判卷是具有导向性的,如果明年高考有学生效仿用古白话文写作文,那该用什么标准来判分?(廖厚才)  二.绝对的句式,绝对的煽情,绝对的成功。阅卷者在巨大的优美的语词氛围中,充分感受意境与情感方面带给的冲击力,欲罢不能,因此这就自然稀释了诸如段落套构、别字屡显等凝重的问题。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甲、乙两个好朋友吵架,乙打了甲一拳,甲在沙地上写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拳”。又一次外出时,甲不小心掉进河里,乙把他救了上来,甲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乙问甲为什么要这样记录?甲说:“写在沙地上,是希望大风帮助我忘记;刻在石头上,是希望刻痕帮助我铭记。”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是可以忘记的,有许多事情又是需要铭记的。请以“铭记与忘记”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005年全国卷三(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地区)高考作文试题  [满分作文]  永远的苏武  四川考生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衰?)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烈(冽),他与冷月做(作)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笳)幽怨,他与孤冢为舞(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望(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汗(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振(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永远的苏武。  简评:这是一篇颇有历史知识和文化知识积淀,颇有才气和灵气的考场佳作。作者深刻领悟话题的精髓,用辩证的方法,把目光投向历史的苍穹,精心选取民族英雄苏武为挥洒情思的素材,热情讴歌了他为了“汉匈和睦”,为了民族团结,“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的伟大精神和民族气节。历史的苏武啊,永远的苏武!他“给人性涂上了最浓重的一笔”,他为历史唱响了“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作者满含崇敬,饱蘸激情,用一句“永远的苏武”做文题,亮人眼眸,概括凝练、准确中肯。不但高度概括了苏武的精神品质,而且突出了其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文章通篇采用对比手法,始终把苏武放在历史的天平上进行衡量,弘扬了人间正气,彰显了英雄的高风亮节,生动深刻地阐释了话题。由于大量地使用了对偶、比喻、排比、引用、反复等修辞手法,骈散句结合,长短句参差,使得文章气韵流畅,音韵铿锵,读后,不但使人豪气在胸,而且满口留香。(唐仕伦 郑兴利)  [争议简况]  四川高考满分作文,媒体披露后引起很大争议!  近日,一篇四川省“高考满分作文”在某媒体上公开。许多考生、家长及老师们纷纷质疑:这么多错别字还能得满分?对此,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不排除媒体刊发的是虚假信息。为稳妥起见,省招办昨日责成评卷场对此事进行调查,如果确实是高考作文,将严查泄密者的责任,对违规人员严惩不贷;如果该作文确实得了满分,阅卷老师必须对错别字一事进行解释。  阅卷老师认为,从此篇作文可以看出考生在文章中很好地熔铸了历史的材料,扣住了命题的思考指向,抒发了自己对苏武的赞美。与其他作文相比,这篇文章的优点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审题很准,文章紧紧扣住了“忘记与铭记”来抒写自己对苏武的赞美;作者驾驭语言的功夫很高很深,文采也很好;另外,作者对苏武的那段历史故事有自己独特且非常到位的思考。此篇文章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闪光的人格。  记者认真阅读了由老师提供的这篇名为《永远的苏武》作文(附后),细数了一下,文中至少出现了8个错别字,比如凛冽的“冽”写成“烈”、震撼的“震”写成“振”、大汉的“汉”写成“汗”等。一位姓张的老师说:“不管内容写得如何,只是就错别字连篇这一点来说,得满分也是说不过去的。因为按照评判标准,每三个错别字就扣一分,何况这么多错别字!这是硬伤。”  省招办有关负责人介绍,阅卷场的纪律相当严格,严禁私自将阅卷信息对外公开。首先,阅卷老师连随身小包都不能带,不可能偷出考卷;其次,只有评卷指导委员会的委员才有资格复印考卷(作文),他们都是多年参与阅卷的老教授、专家,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道德修养,对相关纪律相当熟悉,不可能犯这种错误。”至于作文的评分标准,条款很细,除了审题无误、文题相符等条件外,“无错别字”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从这篇作文看,这么多错别字还能得满分,可能性几乎为零。  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篇作文是不是高考作文、是不是出自我省阅卷场、是不是获得满分等问题都还有待考证。该负责人提请广大考生、家长和社会各界放心,所有阅卷工作都严格遵循评分标准,遵守相关纪律,确保高考的公平公正。  目前,阅卷场正在对此事进行调查,将尽快给广大考生和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  三.真情永远不是一句口号,但质朴依然难在阅卷场上闪光。阅卷者危坐阅卷场,已是心疲身乏,不能凸现语言文采的“质朴”,激荡不起阅卷者采分的欲望,再加上评分细则对“质朴”的无助,最终走向情虽有分必低的归宿。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人头上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07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试题  [高考作文]  怀想天空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黄金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写景简洁,突现神彩!]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起笔先点出“烈日”两次,重复得好!]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说得多么本分!]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可怜农家父母心!“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此处喊“口号”了,但听来很顺耳,很入耳。前两节,均说“我们”、“他们”,请品味。]  在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全是农家父亲的质朴话语,多情而又实在!有几个家长让孩子在高考前两天劳动的?]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白描。父亲的言语,平淡中见“浓”!]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这就是当农民的父亲,在田野上,在烈日下,对“后天”高考的孩子进行的“临考告诫”!苍天和大地都在倾听……]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不愧是农民的孩子!没有考前烦躁,没有“营养品”,没有父母高招“安慰”,只有本本色色的“劳动”!]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与前文呼应,真是累得瘫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凉快”二字,极为重要,很沉重!]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全文生辉,一切皆活。“怀想”出来了,“天”出来了,比天还“大”的农民出来了,比天还“亲”的父亲出来了。一切皆在不言之中……]
  
友情提醒:江西论坛中的互动信息由数十万注册用户的个人观点组成,不代表论坛态度。请网友对其真实性、可靠性做出理性判,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江南雪 小大  2楼 信息 | 搜索 | 邮箱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
等级:偶尔光临
 
帖子:108
 
积分:94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3-17 8:35:00
     Post By:2008-6-11 10:20:00   [阅卷评点]  此文很典型,不事张扬,不搞“满天星”的铺陈铺排,不搞华彩炫目的“集锦”,不玩深沉,只是极为朴实地记叙了父亲割麦、自己割麦的情景,中间一节还喊了“口号”!然而,它真实、本色、真情、纯净,一板一眼地道来,汹涌的内心波涛潜伏其间。父亲的言语,极少,但厚实、博大;儿子的情感表述很普通,但均发自肺腑。最大的亮点在最后:“考场很凉快”,与麦地很热对比;“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天下还没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文章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这种机智!太感人了,而且是长效的!中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可以此做为教学范例,进一步把握好作文导向。(何永康)  [评分内幕]  这是一篇被“打捞”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  最先碰到它的阅卷老师给了36分,刚及格(高考作文满分为60分);二评的老师判给它42分——这属于大多数考生都能得到的基本分。按照预设程序,一评、二评相差6分,它被电脑传给第三位老师。第三位老师判39分。  “背靠背”的电脑阅卷降低了“串分”的可能性。这表明3位老师对它的评价相差不远。  复查阶段,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发现了这篇综合判定为37分的《怀想天空》。反复读了3遍,何永康终于下决心给它54分。从阅卷程序上看,这属于“终审”,比原先的评价高了17分。  从1977年恢复高考算起,何永康从事语文阅卷工作已经30年。今年,他的职责是在及格线附近的作文里“拾遗”,但是像这样的情况也是“万中无一”。  这篇文章当天就被印发给所有阅卷老师——既然3位老师同时“看走眼”,说明现行的评分标准还不完备。为此,何永康特意写了按语,又在文中加上点评,用的笔墨比考生的原文还多。落款时,他翻了一下日历,那天是6月17日,是父亲节。  [改判缘由]  “推荐它是一种导向。”何永康老师在接受采访时说,“在如今的孩子都不太懂感恩的情况下,已经很少见到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高考作文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  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  [各抒己见]  为质朴文风开一扇窗  实际上,2007年最新颁布的《考试大纲》已经有了变化。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杨建宇指出,新的《考试大纲》对考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更加具体,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比如在“有文采”一项中,以“用词贴切”取代了“语言生动”,以“有表现力”取代了“有意蕴”。杨建宇认为,这表明高考作文从指导思想上开始反对追求华美、堆砌词藻的不良文风。  不过,一些一线的中学语文老师认为,考场作文的本质是炫示,也就是故意展示自己的才华,通过显露技巧获得阅卷老师认可,这一点决定了考生的文风很难回归质朴。在他们看来,考生的文风很大程度上是由阅卷老师的审美取向决定的。  四川省宜宾县育才中学一位语文老师把这种因果关系追溯到唐朝,举的是李白的《静夜思》和《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这位老师认为,从阅读的初感来看,后者想像丰富,形象感突出,更具文采。但前者却是唐诗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细考起来,后者正是李白的“应试”之作,考官就是在沉香亭上赏牡丹的唐玄宗与杨贵妃,如果换上《静夜思》,怕是得不到赞赏了。(蒋昕捷)  “及格”变“优秀”的幸与不幸  第一位老师给36分,第二位老师给42分,第三位老师给38分,电脑判定37分——到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南师大何永康教授手中,一下变成53分。  在我看来,考生的幸运得益于何教授的严谨作风,要不是他反复“读了三遍”,会产生考生作文由及格变优秀的奇迹吗?考生的幸运还得益于何教授的职业良知,如果不是“下决心”给54分,考生美文能幸免遗珠之憾吗?考生的幸运更得益于何教授的学术胆识,从何教授“一篇质朴之作与一种作文导向”批改按语标题中,不难窥见其非凡的学术胆识。  然而,在当今中国应试教育土壤的作文生态中,具备何教授严谨作风职业、良知学术和胆识者又有多少?不说绝无仅有也是风毛鳞角吧。儿子在本地某校就读,作文风格虽颇具何教授欣赏和倡导的“质朴”导向,然而每次得不到高分倒也罢了,教师有贬无褒的尖锐评语让其追求“质朴”的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以至对作文无所适从厌恶畏惧。如果说高考作文机器是给考生戴上的一条沉重枷锁,我以为只是枷锁一节罢了,因为现下中小学生作文原本就是大家都戴着应试的枷锁在街舞。此正是我所谓的作文教育不幸之一。  然而,诚如何教授所言,这篇不幸之万幸作文的最初错判,并非阅卷老师责任心不强的恶意错判,而是眼光有问题。公允而论,眼光有问题也不能全怪老师,而是当下中国作文标准和作文教学有病,作文改革的小指挥棒斗不过高考的大指挥棒。不客气地说,现下高考试题把活的语文当尸体解剖又当尸体来考。老师教语文知识教僵了,教写古人教僵了,教议论文教僵了。僵化的语文知识教学,把学生思维弄僵了,岂能把作文写活?即便是被考生和教师奉为指挥棒的《考试大纲》在作文导向上也比较笼统,比如2006年的《语文高考大纲》,在文采上要求学生“语言生动”、“文句有意蕴”。于是催生市上一本卖得挺火的“高考作文宝典”如是给学生解读“有意蕴”:写作文时,不要说“我很悲伤”,要说“我心灵的天空一直下着雨”;不要说“女人和男人应有平等的社会地位”,要说“女人应是一株木棉,和橡树并立在一起”;不要说“没有钱”,要说“与孔方兄无缘”,说“‘老人头’不多”……  现下学生作文怪胎远不止这些。一个不争事实是,高考作文普遍存在“脱离现实”“辞藻华丽”这两种倾向,不少考生习惯于“回到古代,复述经典”。比如200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是《山的沉稳,水的灵动》。结果试卷上“堆满了古代的山、涌动着古代的水”:一会儿是李清照的“水”,“到黄昏点点滴滴”;一会儿是李白的“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一会儿是苏东坡的“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用何教授的话说,“写来写去,就是没有自家的‘自来水’,没有家前屋后清澈的、或者被污染了的‘水’”。到了2005年,江苏省高考作文要求以“凤头?猪肚?豹尾”为话题,于是,成千上万的考生一齐追捧项羽——乌江自刎确实算是人生的“豹尾”。以至阅卷者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一看到“项羽”就发“毛”。呼呼!作文作到这步田地我已无语,委实“如今只有而已而已”。  何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推荐它(改判高分作文)是一种导向。”所谓“导向”,除了盼着青年学生都能懂得感恩外,何永康也希望阅卷者和中学语文教师能包容并鼓励这份“来自现实生活的质朴”,因为在高考作文中,这已经是久违的文风。实际上,这篇被“打捞”出来的《怀想天空》,只是为久违的质朴文风开了一扇窗,却还不是评价当前优秀高考作文的唯一标准。但愿何教授开的这扇天窗能为中国作文教学带来一丝清新的空气,更能成为中国作文改革的一缕希望的曙光。(陈庆贵)被“打捞”出来的“优秀”作文优秀么  为什么何教授评的就对?文章真像何教授所说,是一篇佳作?以下,是在何教授评论后的又评。  《怀想天空》又评  麦收时节,天空显得非常的明净。在麦田上空,偶尔悠然地游过几朵白云。[“白云”和“明净”,有点不靠谱!]  麦收时节,中午常是烈日当空。〔“烈日当空”和“明净”、“白云”不协调。有这一段话,第一段完全可以略去〕我们勤劳的父母,不得不在烈日下劳动。[可有些人的父母,不得不在办公室或其它没有烈日的地方劳动。可以用我,用“我们”显得牵强]因为作为农民,这是他们的义务。[义务?法律没有规定:农民有在烈日下劳动的义务!]  我是一个农家子弟。〔到底是农家子,还是农家弟?农家子弟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我还首次见到前面加“一个”为定语〕我明白我们乡下的家长们要靠田地来生活〔谋生不等同于生活〕,供我们上学。他们为了子女辛勤地劳动,但没有半句怨言。在家,我常听到他们说:“只要孩子搞好了,再苦再累,我们都愿意……”[“‘搞好’”,此词用得妙,传神(何语)”。农民嘴边的大白话,到教授眼里就“传神”了]  农家子弟努力学习吧!全力以赴吧!我们敬爱的父母为了我们能过上好日子,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多了一个“他们”句子成了病句〕那种滋味,你们体会过吗?[“你们”指谁?开首说的是农家子弟,他们能没体会过?还用反问?好像是向富家子弟控诉,可说得又不明。]  在即将奔赴〔这词用得不朴实,与整篇文章的调子格格不入〕高考考场的前两天,我体会到了〔“他们埋头在烈日当空的麦田里收割麦子”那种滋味,既然是“他们”,你怎么体会到了?〕。又热又累。当时,我唯一的希望就是快点把麦子割完,到家洗个澡,然后在床上睡五、六个小时。  6月5日早晨,我爸起得很早。四点多钟就起了。〔重复不?〕他临下地时告诉我说:“你再睡会吧!六点钟起来做饭,然后洗洗衣服,八点钟到地里给我送饭。”  我睡醒后,拿起表一看:5∶50。大概在学校里起早起惯了吧。我快速穿上衣服。我把衣服泡在铁盆里。然后,我进入厨房做饭。〔我、我、我……,这是应该的作文语言么?这完全象一名痴呆症患者在学话〕  我做好饭,洗好衣服。又把汤盛到饭盆里,拿了5个馍,一齐放到篮子里。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涮,便骑车下地了。[“又是一板一眼道来,不怕平淡、机械(何语)”。教授看来还是知道“平淡、机械”了,和前一段加起来,典型的流水帐。面对这样优秀作文里面的语言,我无话可说了!不优秀又该怎样?]  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前面加一“当”字,后面应是现在进行时,却是现在完成时〕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  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馍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  我在烈日下割了五个多小时麦子。回到家,我没有吃饭。洗了个澡,就睡了。  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此为一个大大的‘亮点’(何语)”。这样的“亮点”,不要也罢,上次五个多小时,还没晒够?还不如帮父亲去割麦(他现在正忙着呢,即使割玩了,还要打场),我估计考玩作文不是高考最后的时刻吧,下一场还考不?典型的作秀,还“质朴”?]  总评:整篇文章确实感觉很质朴,很感人。但这对一篇高考作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文不对题。文章的思想性很好,但咋就同“怀想天空”粘上边了呢?顶多是开首写了“天空的明净,结尾写了要在烈日下站两个小时(姑妄认为天空吧),但对整个文章来说,都很生硬,有拉郎配的嫌疑。其次,叙事不生动,简单一个流水帐。再次,用词粗糙, 可能就是教授说的朴实,但个人认为,粗糙不是朴实。  高考作文是一名考生驾驭文字综合能力的体现,不是单方面的考查,仅仅因为“质朴”给高分,似乎不合情理。整篇文章确实质朴感人,但对于一篇高分作文来说,我认为是远远不够的。我也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从懂事到现在,每年都要帮父母收麦,高考那年也不例外(当时高考还是七月),如果让我写以“帮家长收麦”为题,我可能小学就能写出这等水平的作文。“质朴”不是粗砾,质朴也需要精心的雕琢,需要高明的技术,做到“无斧凿之痕”,浑然天成,才是真正的质朴,《背影》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佳作。  教授被作文感动,大概是出于对质朴的亲情的感动--神了,连我都写不出来。那可能是你没有那样的生活经历,您可能是富家子弟。正如一个锦衣玉食的人,偶尔遇到一个野菜窝窝,甚觉味美,推荐给广大老百姓,大谈它的好吃、营养,但让民妇一看:劣等货,选料不讲究、做工不精细,还半熟……。您到我的老家,给初中或小学的孩子出个恰当的作文题试试!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江南雪 小大  3楼 信息 | 搜索 | 邮箱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
等级:偶尔光临
 
帖子:108
 
积分:94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3-17 8:35:00
     Post By:2008-6-11 10:21:00   四.文化的具象情结,永远是不断撩拨起人心激动的重要元素。阅卷者因这种具象情结的亲近乃至青睐,沉浸在难以名状的回忆与回味中,阅卷场上偷得一闲,终得在浓浓的文化氛围渲染中消解了诸如拔高思想、矫饰情感、文辞一般等一系列的问题。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  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试题  [满分作文]  北京的符号  ——“冰糖葫芦”  小时候,在家玩耍时,听到卖糖葫芦的吆喝声,就缠着妈妈买着吃。有时候还偷偷地跟着卖糖葫芦的走街串巷。不是馋那糖葫芦,而是馋那悦耳的吆喝声。  经常来我家门口叫卖的是个老北京,一家子都是卖糖葫芦的。据他讲,他爷爷在清朝那会儿就卖糖葫芦。所以,他的糖葫芦绝对正宗,到底是不是无从考证。但他一口悦耳的吆喝声,让我深信不疑。那会儿我还小,还不懂什么叫正宗不正宗,判断的唯一标准就是谁吆喝得好听就买谁的吃。  于是,我跟这个老北京混了个脸熟。那一段日子,只要他经过我家的门口,他的身后就会跟着一个和他一起扯着嗓子吆喝的5岁小破孩儿。  老北京很喜欢我,每天收摊儿前都会给我一串糖葫芦作为报酬。有一次,他摸着我的脑袋说:“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年幼的我不懂这些话的意思。于是认真地望着卖糖葫芦的说:“赶明儿我一准儿干这个。”老北京笑笑不语。  15年后,我长成20岁的大小伙儿。那个卖糖葫芦的老北京再也见不到了。我每天都在为人生的前途奔波,现在的理想是当个白领,再也不想小时候卖糖葫芦的事了。那悦耳的吆喝声也随着时代变迁被遗忘得干干净净。  终于,在一次春节的庙会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又看到了那个陌生又熟悉的身影。虽然15年过去了,老北京的模样依然没变。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向他比划15年前那个小破孩儿。  他惊异地望着我,然后慈祥地笑了,像发现了一个旧梦。他递给了我一串糖葫芦。“提前付你的工资,像当年一样跟我吆喝。”我仿佛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后我突然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张不开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丢人了,我已经是个20岁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说:“怕了,我就知道。还是那句话,‘多好的孩子啊!以后真成了卖糖葫芦的,就毁喽!’”然后,他一个人吆喝开了。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那悦耳的吆喝声悠悠扬扬进入我的脑海,像一缕残梦——胡同深处、四合院、门墩儿——小破孩儿——妈妈……一股热浪敲击我的心房,终于我抛开一切,敞开喉咙——  冰——糖——葫芦……葫芦——冰——糖……  吆喝,老北京的符号,有着老北京淳厚的味道。时代变迁,但北京那如歌的吆喝声却穿过岁月飘向2008,到那时候,让世界友人都来听听地道的吆喝,品尝这醉人的京韵吧——  冰——糖——葫芦……  葫芦——冰——糖……  [正反争议]  正方:想象力很丰富 引起读者共鸣(郑渊洁)  文章很朴实 考生很有想象力。  总体来看,我觉得这篇文章写得挺好,考生没有卖弄什么文字,而是很平静地在讲故事,将小时候的记忆和故事娓娓道来。  这篇作文的核心我觉得还是老北京的吆喝声,考生虽然在写卖冰糖葫芦,但还是对其吆喝声有浓浓的感情。老北京的小贩在卖东西时,都喜欢吆喝,那种京韵京腔是很多北京人都熟悉的,但是这种声音现在很难再听到了,这就代表了北京的符号,是一种生活的象征。  另外,我看了作文后,觉得考生将冰糖葫芦作为北京的符号,很有想象力,将生活中一种很常见的东西写出来,让人看了后很有共鸣,很贴近生活,估计这也引起了考官的共鸣。  在整篇文章中,考生没有点明自己的观点,更多的是对话和一些儿时的记忆,但从整篇作文的基调——“怀念”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看到,考生希望北京逐渐逝去的符号能够保留下来,在2008年展现给全世界的人。  而且最有戏剧性的是,作文里写到考生在15年后的一个庙会上又见到卖糖葫芦的那个人,我觉得可能有点虚构的成分在里面,让人读起来有点小说的感觉,很不错。  反方:作文不要创作 煽情落入俗套(葛红兵)  我觉得这个孩子很聪明,大多数人一看到《北京的符号》,肯定会写北京的建筑或街道,或者一些事件性的东西,如奥运会、亚运会。但这个孩子选择写糖葫芦的吆喝声,眼光十分独到,选材很好。  这个作文立意也很好,写一种逝去的东西,但这个作文没有摆脱当下中学生写作的框架,还带着很多孩子气。考生将小巷子里的吆喝声作为北京的符号,最后落点在自己是否有勇气来吆喝上。  但在考生脑子里,为什么将巷子里的吆喝声作为北京飘向2008的符号,没有做详细的解读,显得很没有说服力,与作文命题有点脱节。  这个考生的作文也有硬伤,作文中提到卖糖葫芦的"老北京"还能记得15年前对一个孩子说过的话,有点假,我认为现在孩子写作文还是要说出自己的真心话,要贴近生活,尽量不要去虚构什么,作文不需要像小说那样去创作。  考生在作文最后,又煽情地写了一段,“要让吆喝声飘向2008”,我觉得反而落了俗套,把自己的真实感觉写出来就很好,硬要去拔高作文,没必要。我个人认为,这个作文得满分,还差点火候五.新颖不会有错,独特定是 法宝。阅卷者在阅卷流水线上每天要遭遇到多少相同构思相同材料的尴尬啊,如若新颖的材料或独特的构思闪现,眼前便会一亮,读完一气呵成的考场作文,自然心中窃喜,于是隐去了诸如文章套构甚至抄袭、内容难合情理等问题的思索。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  “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试题引用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 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4年重庆高考作文试题  [满分作文]  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  这些天,我一直为自己该怎样死而焦虑不安,我的身体极度不适,但我没上医院,因为前几年有位算命先生告诉过我,我命绝今年,如果挨过了今年,还有几百个日日夜夜。  经过深思熟虑,我还是选择上街让人打死。  这些年,我愧对人类,把人们用血汗换来的粮食弄进我的黑洞温柔乡,我有十几幢别墅,而且每一个都养着“小蜜”,我怕光,更不敢走在大街上,“老鼠上街,人人喊打”嘛,我现在终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让我的死来向人们陪罪吧!也许后来“鼠”作个惩戒。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可是没有人喊打,连看都没人看我一眼,我慢慢地走着,等待着死亡的降临。  我挡住了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姐,我想让他大喊大叫,让那些“英雄救美”的人把我打死,我搂着她的腰说:“我要非礼你!”  那位小姐不但没有喊,还报我一个媚眼说:“看你这派头,不是大款就是大官,我傍你。”  往日听起来的甜蜜的话,今日听起来如此的刺耳,我丢开她,抱头鼠窜,我想这就是她期望的吧!  我跑远了,她还在不停地问“电话多少”……  对面向我走来一位老太婆,我想她年龄大,社会阅历丰富,一定能认出我是一只“老鼠”。  可是她与我平静的擦肩而过,我忙抓住她的袖子说:“难道你认不出我是只老鼠吗?”  你是“老鼠”与我有什么关系?现在街上贼眉鼠眼的人多着呢!别烦我,我还要去买菜。她袖子一甩,像年轻了许多似析,飞一般地走了。  怪哉!怪哉!是我的认识错了呢,还是他们另有期望?  突然,我眼睛一亮,对!警察有枪,像花生米那样,只要一飞过来就行了。  我来到一个警察面前说:“警察同志,我是一只‘老鼠’,你用枪把我打死吧!”  那警察见了我,“啪”的一声就立正了,“局长好!”  “我不是局长,我是老鼠。”  “你是局长,两年前你还同我们王局一起吃饭。”  “你们王局也是只老鼠。”  “你们怎么是老鼠呢?你们是老鼠,那我们就是老鼠的儿子、孙子,以后请你在王局那里多替我说说话,我的名字叫‘向上官’,电话5188。”  我慢慢走在大街上,心里乱到了极点,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怎么我的认识与他们的期望相差那么大呢?  我仰天长叹:“谁来杀死我这只想死的老鼠。”  [阅卷老师点评]  本文构思新颖,视角独特,文章采用童话的形式,以老鼠为“自我认识”的主体,显示了人们期望的错位,讽刺了人们是非颠倒,将反常视为正常的麻木心态和不良世风,立意深刻,引人深思。  [涉嫌抄袭引争议]  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被媒体广为转载。重庆日报23日报导,指该作文涉嫌抄袭,与《微型小说选刊》2004年第九期41页上的文章惊人相似。抄袭一事引起广泛争议,有家长和老师认为,即使抄袭属实,板子也不该打在学生身上。  一、原创作者是中学老师  据重庆晚报22日报导,一位读者在看过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后,想起不久前购买的《微型小说选刊》中也有这么一篇文章,拿出来一对照:除个别词句外,语句结构几乎一模一样,相同部分达90%以上。  经核实,这篇小小说最先发表于湖南的《文艺与生活》2004年第三期,作者是江西奉新县第三中学的老师王纪金。  自己的文章被抄袭获得满分,王老师第一句话是「非常震惊」,而后表示「既喜又悲」:喜的是自己的文章得到认可,悲的是为什么作文教育会成为今天这种状况?  王老师认为,目前中学作文教学走入了误区,很多老师鼓励学生投机取巧背诵范文,语文老师应该摆正心态,鼓励学生写自己真实感受和生活的文章,平时打好功底,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二、高考作文抄袭将被判低分  据阅卷的指导委员左老师介绍,《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是一篇满分作文,阅卷时确实没发现是抄袭的。但如果证实是抄袭作文,将被判为四等作文,只能得0─10分。  三、高考前背诵范文早已有之  正如王老师所说,“目前中学作文教学走入了误区,很多老师鼓励学生投机取巧背诵范文”。据了解,不少考生为备战高考,自己或多或少要“装”几篇典型的文章在心中,以方便考场上用。一名1998年参加高考、现已工作两年的王小姐表示:“我们高考的时候,作文题还不这么开放,不像现在这样不限体裁。所以老师说,高考有可能考记叙文、也有可能考说明文或议论文,最好每种体裁准备2─3篇文章,我和大多数同学都是这样做的。”  由此可见,高考前准备范文的作法早已有之,老师这样要求,也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因为心里装有范文,再加上临场发挥,作文往往能得高分或者满分。四、作文抄袭是受考试制度引导的结果  一位参加了今年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称,“即使学生在不断的积累和扩大知识面,但把所积累的知识转化成表达,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练就的能力,为了能取得应试的好成绩,这种范本的学习不失为一种捷径。”  家长张先生也支持这位老师的观点,他说,自己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下“已背诵”某篇目。他说,很多语文课本里的名篇都要求孩子们背诵,这样要求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有所积累,将来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吗?再说,一个学生能在高考的时候把平时所学用上,而且恰如其分,这也是一种能力。  张先生还说,如果真有什么错,也不能算是学生的错,是考试制度和评价体系这样引导的。  一位教育界人士表示,高考对于人生来说是重要的,古人用“十年寒窗”来形容读书的辛苦,而我们现在所有的学生在高考前都要经历“十二年寒窗”。如果告诉他们有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不是作弊,但可能在考试中得高分,他们一定是眼前一亮,趋之若鹜!  [附:原创]  我是一只想死的鼠  王纪金  这些天,我一直在为如何去死而焦虑不堪,我的身体极度不适,我没有上医院,因为前几年占卜大师就谕告我命绝今年。捱过这一年还有近两百个日日夜夜。  经过痛苦抉择,我筛定一种死法:上街让人打死。  这些年来,我愧对人类,我将他们用血汗换来的粮食窃至我的黑洞温柔乡。我的别墅有好几十处,每处都养着“小蜜”。我怕光,更不敢坦然上街,“老鼠上街,人人喊打”。上街吧,就让我的死,向人类赎罪,也给“后来鼠”作个惩戒。  跟我所预料的情节截然相反。街市上人来人往,根本就没有喊打声响起,甚至没有人多看我一眼。我缓缓走着,等待着死神降临。  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等待真是种无言的痛苦,比死亡更痛苦。  终于,我拦住了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姐,并强行抱住了她的腰肢,说:“我要非礼你!”  我想小姐一定会大喊大叫,然后“英雄救美”的人们将我打死。  小姐没有大叫也没有挣扎,却抛给我一个媚眼,说:“大哥,看你这派头不是大官就是大款,我傍你。”  往日极为悦耳的声音今天令我极不舒服,我丢开她,抱头鼠窜,只听小姐还在身后说:你住哪里?手机号码多少……  前面走来一位老太太,我想她社会阅历深眼力很好,一定能认出我是只老鼠,然后惊讶大叫,然后……  她很平静地与我擦肩而过。我追上她拽着她的袖子说:“你看不出我是只老鼠吗?”并且咧开大嘴呲出尖利的牙齿。  “我知道,可关我什么事呢?”  “这里还有尾巴,你抓住我的尾巴给人们看。”  “神经病,街上贼眉鼠眼的人多着呢!别烦我,我还要买菜。”老太太一甩袖子,竟像年轻了许多,健步如飞。  怪哉!怪哉!  突然我的眼睛一亮,警察,腰间还有枪,哈,一粒“花生米”飞来,我立刻就可完蛋了。  “警察同志,我是老鼠,杀了我吧。”  警察见到我,啪地一声立正,向我敬个大礼,说:“局长,您好。”  “我不是局长,我是老鼠。”  “您是局长,您两年前还和我们王局长吃过一次饭呢。”  “你们王局长也是只老鼠……”  “瞧您说的,您们是老鼠,那我们就是老鼠儿子、孙子,您老可要关照关照我这个孙子,在王局长面前多多美言几句,我的名字叫项升观,编号5188。”  我望着项升观稍微隆起的肚子,心想:以后他也会成为一只大老鼠。我不由仰天长叹一声:  天啊,谁来打死我这只想死的老鼠!  (原载《文艺生活》2004年第3期,转载《微型小说选刊》2004年第9期)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江南雪 小大  4楼 信息 | 搜索 | 邮箱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
等级:偶尔光临
 
帖子:108
 
积分:94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3-17 8:35:00
     Post By:2008-6-11 10:22:00   六.语言固然需要优美,审题才是第一要领。阅卷者不是鉴宝家,不是打捞者,只是一个阅卷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眼里没有含蓄,没有推断,只有明确的题意、张扬的主旨,于是考生略备的一点底蕴、显得优美的几句文辞就被阅卷者轻轻地抹去,只剩下一声叹息。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⑴ 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⑵ 立意自定。 ⑶ 文体自选。 ⑷ 题目自拟。 ⑸ 不少于800字。 ⑹ 不得抄袭。  ——2003年全国高考作文试题  [高考作文]  人情与季节  费滢滢  (一) 端午  前几天是端午,当我把去年的艾和菖蒲从门上拿下来,换上新的时,我听到干枯草木细微的碎裂声,闻到灰尘中混有的一种特别的香气,这是艾的味道。艾和菖蒲是两种具有特殊意义的植物,艾因为有浓烈的香气,被认为是辟邪之物,而叶子细长的菖蒲被当作神仙手里的宝剑,有青绿色的剑锋,可以用来斩妖除魔。记得小时侯,每到端午,就看见每个回家的人自行车篓里都会放着束好的菖蒲和艾。而现在,我下楼时看见每个门口都空荡荡的,难道人们都忘了它们的含义?或者,只是觉得在每扇紧闭的门边摆放它们是件可笑的事情?  (二)元宵  按照惯例,今年的元宵节我点灯到院子里走一圈。看不见和我一样点灯的人,整个院子只我一盏孤独的等在走。又因为下雨,火光明明灭灭,显得格外微弱。回到家,电视里在说,今年夫子庙的灯市也由于雨而变得冷清。“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这是欧阳修笔下的元宵。现在,人们更宁愿呆在家里,连饭后的元宵也是草草了事,这样,他们也就忽视了这个在古人眼里相当热闹,便于交际的节日。  (三)重阳  看过一个挺感人的故事,一个母亲病了,女儿到医院探望她,在路上想起今天是重阳,于是买了糕,糕也有登高之意,是避免灾病,是吉利的象征。糕上还插着小旗,也有辟邪的意思。后来母亲病好了,那碟糕也就一直放在那儿,没舍得吃。其实这是件小事,但里面的感情却令人动容,这样的感情,也使节日的意义更加突出,让我们知道,节日的形式其实是浓厚感情积累的结果,人们的真心祈愿,是节日的全部内容。  (四)冬至  冬至这个名字我格外喜欢,每次我默念,都有老朋友来拜访时,听他们的脚步来到门口的幸福感觉。在古代,每到冬至这一天,皇帝都会和大臣们祭天。而老百姓在这一天会怀念老友,回忆过去。这是个温暖的节日。但当这一天,我到学校,问同学今天是什么日子,他们的表情都很冷漠,他们并不关心,也不在乎哪个节日在哪天。  我想,人们是因为感情的淡漠而忽视了节日。但更可怕的是,对感情的淡漠,对人情的疏远,使我们丧失了感知生活中在我们身边的细小事物的能力。  [争论意见]  评论一:王晓明的观点  仔细看了费滢的作文和高考试卷上对作文题的规定,深感惊讶:这么一篇有意思的文章,竟然只得了25分!我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也蒙受了类似这样的打击,相信一定会有不少。诗无达诂,一篇作文,见仁见智,本来也很正常,但是,这种见仁见智却只有在一个前提下才有意思,那就是对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坏文章,大体能有辨别。如果连大致的好坏也分不出来,那就不是见仁见智,而是有没有基本的文学感觉了。作文高考,是何等重要的考试,如果这种考试也弄到了连大致的文章好坏都辨别不出的地步,整个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弊病,也就积重难返了。具体到费滢这一篇作文,也许还可以纠正,至少可以送给专家组重审。但是,那其他的种种误判呢?如果这一个考官的乱判被纠正了,那大批的正被继续制造出来的同类,其中有许多人正在源源不断地进入教师行列,这又怎么办呢?“都都平丈我,学生满堂坐”,难道这样的场面真会重演?教育可以立国,教育也可以灭国,一篇短短的高考作文的命运,正让人禁不住要想到这样的大事情。  评论二:王怡的看法  我不同意王晓明为这篇作文鸣不平的看法.现在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分的确有很大问题,但这问题主要出在对于中学语文教育和学生在精神上的阉割作用。而目前对高考作文评价系统的某些批评方向上有所偏离,会产生相反的负作用。比如费滢这篇作文是否该评25分也可以商榷.但针对为费滢鸣不平的看法,我对这篇文章有几点基本意见:  1这的确是一篇很漂亮的文章,就高三学生而言,比较优秀。  2、这的确是一篇跑题的文章。虽然说“文体不限”,但“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命题者明确提出来了的两个设问。设问的要义在“亲疏远近”和“正误深浅”之间。是不是一定要这样设问,当然不一定。如果没这样设问,单单给了一则寓言,这篇文章可以给满分。但设了这两个问。费滢的文章和这两个设问基本上没有关系。打不及格从游戏规则上看是可以成立的。  3、命题作文和类似“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样的明确设问,的确会限制作文的方向。但必要的方向限制对于考试而言是必须的。为什么要命题,是为了考试的基本程序公正。不命题就可以预先准备几篇精彩文章。命了题不限制方向,比如像以前《昨天》、《回忆》那样的宽泛命题,在讲究多元性丰富性的趋势下,也可以天马行空的写,谁也不敢说是偏题。这也就等于没命题。程序上缺乏起码的公平保障。  4、追求作文教育的多元、丰富和个性是对的。在这不意味着取消考试的形式性要求。作文和考试毕竟是两个概念,片面强调考试作文的多元、丰富和个性,就等于削弱考试及其评价系统的程序公正性。要程序公正,就必须将作文考题和要求限制在一个较狭小的和不可预期的范围内。这与在这个狭小范围内反对思维的同一性和意识形态僵化是两回事。  5、如果一篇文章很漂亮,但偏离了命题确定的狭小范围,像费滢这篇文章,到底该怎么办?如果不及格会令很多人觉得可惜。但如得分仍然高,就会破坏考试评价系统的程序公正。同时不可否认,在这种评价系统的暗示下,考生预先准备数篇文章或不顾及命题者的具体要求,这样的做法依然是可行并被纵容的(我考虑的是整个考试评价系统的公正性,没有暗示费滢作文是预先准备的意思)。这的确是一个两难。  6、费滢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篇文字精彩但偏离题意的作文?这一点我倒一点不奇怪。因为中国中学生,尤其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几乎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性太差。从费滢在网上参与的讨论看,她至今也没意识到她泛泛而谈季节之上的感情冷漠,与题目要求的亲疏远近的话题之间有逻辑上的重大差别.写一篇漂亮的文字很多中学生都容易做到,但把一个简单道理讲得条理清楚,所谓作文最优秀的也往往是逻辑混乱,言不及意。这不能怪学生,那些读中文出身的新左派学者几乎个个也都是如此的。中学教育中缺乏起码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训练,是语文教育在禁锢文学形思维之外,最大的弊端。对费滢这样的学生而言,已经基本上摆脱了现行教育体制对文学形思维的禁锢。但片面追求文学性思维的天马行空,包括为费滢这样的考试作文鸣不平,都是一种在语文教育中极度忽视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训练的一种不良倾向。这种倾向近年来似乎越演越烈。这涉及到语文教育和作文教育的根本目标,让中学生学会写文章,是写什么样的文章?到底是为了培养极个别的文学家和小说家,还是让他们学会如何把一件事情叙述清楚,把一个观点表达清晰?学会用语言来思考、观察和分析问题。  评论三:elephantnj的主张  不同意王怡的看法。本来我没准备花时间仔细地研判分析此事。鉴于王怡先生对此专文讨论,所以也多说几句,而且我发现这确实与政治理念由某种联系。  1、费滢的作文基本没有跑题,可以视为对原题义的一种广义理解:普遍的感情疏远导致对节日的看法和传统大为不同。要求是按话题而不是按寓言的指示,寓言是个体的横向比较,费则是整体的历史比较,符合话题要求。我们得承认规定的话题确实是从寓言衍生出来的,但此话题又确实比寓言更加宽泛。  2、从程序着眼,没有证据就应该假定此文不是预先准备的,王文似乎暗示允许作主观的判断,事实上评分结果多半也是作如此假定才会给出离谱的低分。如此可能纵容预先准备和抄袭,但只有不冤枉人的程序才是真正的好程序。例如无罪推定原则。  3、作文的要求就是写出好文章,不是考逻辑推理,那是数理学的内容。文学就是感性的,同样也构成一种能力,理性的文学多半不是文学艺术了。新保守主义主张重视结果和目的,目的就是在限定的条件下发现好文章好的写作人才。程序理性本身在现实世界是软弱的有限的,因此作为评卷人应该具有一种综合平衡的能力,而不能机械刻板地套生硬的规则,明明你发现了好文章,明明这就是作文考试的目的,明明他与命题是合意的,为何否决他呢?典型的程序理性的虚妄。  4、正如我前面分析的,从逻辑上说,那种对命题题义刻板的逻辑推演其实是分析判断的一种简单化、狭隘化,该话题应该允许作大尺度跨历史的评价。而从文学性本身来说,文学能力之一就是想象力,从这种角度看,费的文章反而更具创造性,应该加分!失去了想象力的艺术形式意味着艺术的死亡,不鼓励文学想象力的老师不是好的文学老师。  评论四:严阳的见解  应试作文不同于文学创作,文学金奖得主高考作文只得25分不足为怪。  一年前,《现代快报》曾报道过南京金陵中学高二学生费滢滢因《平台》一文获得"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金奖第一名,文章其后又被收进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在学校里,费滢滢的考试作文同样出色,两次模拟考都被老师当作范文。高三时,复旦大学看中她的文学才华,经过严格考核后希望自主招生录取她,但令费滢滢没料到的是,自己今年年高考的作文仅仅得了25分(满分60分),属于不多见的低分作文。(2003-7-7《现代快报》)  费滢滢的这篇“应试作文”到底写成了什么模样,我们不甚清楚,因为这篇报道不知什么缘故没有把这篇作文同时刊登出来。不过,根据一位熟悉高考评分标准的“名师”的说法,今年的高考作文是要写情感的亲疏与认知的关系,但费滢滢的文章主题是情感与认知,应该说不是绝对切题,但合题;也许,问题就出在这上面——在高考作文阅卷老师那儿,因为他们与费滢滢并无感情上的联系,也不知道她是著名文学评论家费振钟先生的女儿,还又曾经在"首届全球华人少年写作征文大赛"上拿过金奖第一名的,所以,极有可能影响到了他们对费滢滢的应试作文的认知——他们不但不认为其作文切题,也不认为其作文合题,而是认为其作文跑题。假如其作文文字真的“老到、细腻、简洁”的话,这应该是这篇作文仅仅得了25分的唯一解释。  对这篇作文到底有没有跑题,作家们的看法显然与高考阅卷老师们相左:作家苏童认为这篇作文不能说是走题,而是作了一番铺陈,在一个更高层次上指向了情感对人的认知的影响,是一篇创作型的作文,富于文学性和人文气息;作家叶兆言也认为这是一篇好文章,与那些满分作文比较起来毫不逊色,而且更富个性化、文学性,分析文章的主旨,也是契合高考作文要求的,并没有走题。为什么这些作家的看法与阅卷老师们截然相反?我以为,其原因有两个:一,同上所述,与感情的亲疏的有关——因为他们与费滢滢的父亲费振钟先生是同行,可能还是很要好的朋友,这一点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对事物的判定;二,与应试作文与文学创作不是一个概念有关。  接下来我想重点谈谈第二点,这就是应试作文与文学创作完全是两回事。就学校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来说,它的重点是在传授一般语文能力——当然不可否认,提高其文学素养也是它的任务之一,但是,这方面的工作一般也仅限于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一般性文字表达的能力,而非进行文学创作的能力;所以,评价作文的高低、优劣,做教师的往往更多的侧重于前者而非后者,即便是对高考作文来说,也不例外。而从教师的自身素养来说,许多语文老师对文学的了解和认识以及他们对文学的感情,可以说,随着他们走出大学校门的时间越长,往往也越是淡漠和疏远。他们通常接触到的“文学”仅仅乎限于语文课本上的那些所谓“典范之作”,而与工作之余,翻一翻文学杂志、书籍的,我敢说,寥寥无几。——大学老师或许稍好一些,在中学,绝对如此。所以,看作文,更多地看是不是扣题,文字表达是不是清楚等,而非看学生的文学细胞,看学生这方面的潜质,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风头正劲的作家中,有几人当年高考作文拿到满分的?这些年来,高考满分作文得主中,又有几人后来在文学方面显示出他们不可多得的才华的?这些,也许与我们那些作家参加高考之时还没有显示出他们的文学才华有关,与那些高考满分作文得主后来没有选择文学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有关,然而,谁又能说,与我们的高考作文与文学创作完全是两回事,二者无法等同无关呢?并且,相对于其他许多初具一定文学才华,富有文学潜质的考生,费滢滢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凭借着她父亲的关系,还可以拿着她的高考作文四处去讨说法;还可能凭借她曾获得的“金奖”被大学自主招生,可其他考生能够做到这一点吗?  所以,作为费滢滢与其父亲大可不必苦着脸大喊冤枉,因为高考这场全国性的“游戏”的规则就是如此;而且我们相信,只要游戏的规则不变,今后自然还有可能产生这样的情况。评论五:网友的呼声  因为曾经得过金奖,因为父亲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就有特权找几个名家来喊冤枉,如果是平头百姓的子女,又该找谁来打抱不平呢?岂不就更冤了?我认为高考阅卷总的还是公平的。我不同意对这份作文进行重新评判的说法,这就好比当年戈尔和布什竞选总统,几票之差就几票之差,美国人并没有要国人重新投票选举。这才是公平,这就是文明。我认为,如果硬要对这份试卷重新评判,那更多的认为自已的作文被误判了的考生也应得到同样待遇?重新评判。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江南雪 小大  5楼 信息 | 搜索 | 邮箱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
等级:偶尔光临
 
帖子:108
 
积分:94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3-17 8:35:00
     Post By:2008-6-11 10:22:00   七.另类终难得青睐,常态会长驻高分。阅卷者首先不是一个完全的猎奇者,阅卷组更不是一个猎奇群体,诗歌作文只会是阅卷组训练枪法的靶子,未来看最终难逃厄运。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昏镜词》诗。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匠在店铺里摆了十几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是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的人十中有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疣,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刘禹锡所说的镜似乎不是单指用来照脸面、照身影的日常用具。小自单个的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都离不开“镜”;“镜”也无处不在,有明镜,也有昏镜。  制镜、售镜自有目的;买镜、用镜大有讲究。请就“买镜”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1、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2、立意自定。3、文体自选。4、题目自拟。5、不少于800字。6、不得抄袭。  ——2004年湖北卷高考作文试题  [高考作文]  发廊女  你白色的芬芳的肉体是一面镜子——题记    你的黑发变成无数长蛇在灰尘中飞舞  走在暴怒的街道上你神思恍惚  波德菜尔不顾马.兰.魏的深情挽留  波德菜尔用忧郁击碎万世的敬畏  在你暗红色的酒液中迷失了感官  永远沉睡了    挺起双乳走在空虚的大街上  你的目光  你的脚步  是茫然、无助和畏缩的  无数只赤红的眼睛由身后撕碎你的情感长裙  无数只欲望的眼睛摸捏着你的  润红而衰老的脸蛋  摸捏你的乳房  摸捏你的双股    在光天化日之下,强暴的意念横飞四溅  在光天化日之下,你赤身裸体  啊!你白色的芬芳的肉体是一面镜子  银光四溅,诱惑着一个社会的良知    啊!发廊女呀!从你的白色镜子上  我看到,你用牙齿  吞吃了白天  吞吃了黑夜  从你白色的光影斑斑的镜子上  我看到一颗纯洁如处女的  心灵  慢慢冰冷、僵硬  在城市的暗沟里散发出腐烂的浓郁气息    从你的再看不到自己的镜子上  我看到了浓不可化的乡愁  看到那日夜呼吸你的乡村  老妈妈  把白发凝结成个个带泪的梦送给你    而秋更深了  秋风用失去重心的黄叶  擦试着你沾满灰尘的躯体  擦试你白色镜子中的明斑  [争论意见]  一  一篇描写发廊女生活及内心,阐述“买镜”这一话题的诗歌《发廊女》,在今年的高考语文阅卷现场,引起了评卷教师的争议。近日,记者从几名参与高考作文阅卷教师处了解到这一情况。  据介绍,今年的作文由两位老师一起评阅。由于该篇诗歌颇具文采、扣住了话题,一阅卷教师给出55分的高分,另一位教师却以内容过于暴露、不健康为由,只给了20分。由于分数差别大,文章被提交到业务组,引发了更多教师的争议。  正方评价认为,文章文采四溢,作者观察细致、感情深刻,且突出了主题,可以给满分60分;但反方评价则认为,文章以发廊女为载体,诗歌色调晦暗,无法体现出高中生的朝气,不能及格。在综合权衡后,该作文最终得到45分。  “这篇诗歌虽能体现出作者扎实的作文功底,但选写的内容,对高考而言是冒险。”一位多年参与高考作文评卷的专家表示,如此标新立异,在高考中不提倡、不推崇。他称,高考面向的是大多数的高中生,作文首先考查写作基本功。叙事、讲理是否明白、晓畅,是否能自由表达情感,是否对一件事情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观点等。此外,今年的语文考试大纲明确将“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设为作文基础等级。由此看来,这篇作文本末倒置了。  据称,前些年一些在得分上尝到甜头的标新立异的文体,近年来没有占到便宜。而内容上的标新立异,评卷者看中情感上的流露,但前提应是健康。高考专家们也一再强调高考作文内容、形式的“反朴归真”。  评卷教师们最后表示,该考生过分强调了“创作”,在现今的高考重基础的选拔体制未变的情况下,不提倡。  二  高考作文《发廊女》被判低分,提醒考生慎写“另类作文”。     高考“另类作文”是指观点、文体、题材、表达方式等超出常式,“标新”、“出格”的文章,把握得好,往往能给评卷老师新颖、新鲜、新巧的感觉,因而获得高分甚至满分。比如,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采的”高考话题作文,满分作文《四幕短剧》,2001年以“诚信”为话题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就属这类作文。但是,高考“另类作文”对于考生来说就象杂技演员走钢丝,把握得不好,容易丢分。  2004年高考语文(湖北)卷的作文话题是“买镜”,有位考生写了一首题为《发廊女》的诗歌,这篇作文在题材和体裁方面都属另类作文。在评阅这篇作文的时候争议很大,阅卷老师拿不定主意,请示“业务组”,业务组给这篇作文打了39分,内容等级定为三类作文。  应该说,这位考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对生活现象的洞察能力、语言文字功底,都是很不错的。让我们对照评分标准,对这篇作文试做分析:  一、 内容上看还是扣题的。作者把发廊女比作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至少照出了两种人的灵魂:侮辱者与被侮辱者都不健康的灵魂。  二、立意上看还是健康深刻的。正如鲁迅先生所云,揭示肌体的痈疽,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三、情感上看还是诚恳真挚的。例如,诗的后两节,用“浓不可化的”乡情,“老妈妈带泪的梦”去唤醒一颗“慢慢冰冷、僵硬良心”的觉醒。  四、文体上看还是符合要求的。因为题目的要求是“文体自选”(没有排除诗歌)。  五、结构上看还是比较严谨的。全诗分为两大部分:前三节描述,后三节呼唤。  这篇作文被判较低分(今年湖北高考作文平均44.3分)的原因,我认为:第一、取材不当。“发廊女”这类题材应属“少儿不宜”的题材,作为心理和生理发育还不十分健全的中学生,高考的指挥棒在这两两之间划一道篱笆也是应当的。第二、诗贵含蓄,这首诗对“发廊女”生活的描写上太露骨,存在纯“自然主义”。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至于这是否是给这篇作文评分的老师的根据与理由呢?那可说不定。  但是,有一点必须提醒考生:高考作文不象“自由创作”,它是有一定限制和明确指向的,在选材、立意、文体等方面,切忌随心所欲。建议考生高考作文少走钢丝,慎写“另类作文”。(王定授)八.材料吃透,思辩生辉。阅卷者在变通化用的丰富的材料面前,在反转推断的深刻的思辩面前,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气势,顿生快意,从而把所有的优点都奉献给了作者,把所有的问题都留给了读者。  [高考试题]  福建省2005年高考作文题中出现两个图形:一个是圆形,圆形旁边有小字提示,我规范,我稳定,我周长短,面积大;另外一个图形是星形,提示:我新颖,我多变,我周长长,面积小。要求以此为材料,写一篇900字以内的文章,文体不限,满分为70分。  [满分作文]  执子与通子  看到这样的两个图形,一个沉稳而平滑,线条柔和;一个棱角鲜明,光芒四溢,不禁让我想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两种人:通子与执子。  线条柔和者为通子。他们是通达主人,面对明主或昏君,他们或入仕为官,或隐逸山林。他们顺应时局地选择,该进时则进,该退时则退。  于是面对乱世,他们或垂钓于濮水,或放歌于邺下,或采菊于东篱,或幽居于竹林。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者如庄子,他持竿不顾,宁“曳尾于途”;心中悠然忘我者如陶渊明,“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闲适者如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通子们胸中释然,他们圆如卵石。他们明白,面对乱世昏君,我自留清白足矣,凡事何必去认真。于是他们游闲山乐水,以渌水清猿、曲径通幽为伴,倚马挥毫,信可乐也。  然而,受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的往往是执子们。他们胸中自有乾坤。  披发行吟河畔的是屈子。楚国的落日染红眼前的汨罗江,子兰谄言,郑袖内惑,人民如涸辙之鲋,喘息挣扎。屈子的坚持有用吗﹖恐怕他自己也不得不摇头叹息。楚国灭亡之时,也是他命尽之刻。他把政治家的身份远置于诗人之上。“人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生不为诗人,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执著如屈子,你怎听不进“圣人不凝滞于物”呢﹖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降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了生,他隐忍苟活因“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文采不表于后世”。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执著呢他终成一家之言。  棱角分明,无所畏惧者如执子。他们执著着他们的追求,无悔无怨。那个“投戎从笔”的辛弃疾,一生被弃用多达38次,仅剩一把软羊毫,他也要书写御敌之心,纵把栏杆拍遍,也无人会。诸葛亮,执著于白帝托孤,积劳成疾,逝于五丈原……  执子们执著着他们的执著,通子们通达着他们的通达。不论圆润避世,明哲保身,还是棱角分明,坚守信仰,他们都成为了中华万代的不朽财富。  我们在通子们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学会从容,在“千江水有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中学会包容。通子们教会我们学会适应,沉稳柔和如圆;我们在执子们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学会坚持;从嵇康绕粱的琴声与阮籍的恸哭而返中体会信念与力量。执子们教会我们闪亮自我,坚持信念,棱角分明如星。  历览前贤,如果我们拥有了执子的执著与通子的包容,该会有另一种更美的图形吧!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江南雪 小大  6楼 信息 | 搜索 | 邮箱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
等级:偶尔光临
 
帖子:108
 
积分:94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3-17 8:35:00
     Post By:2008-6-11 10:23:00   [阅卷老师评点]  这是一篇大气之作,难得作者能够在考场有限的时间里一挥而就。说它“大气”,一是作者根据试题展开联想,纵观历史长河,把著名人物分为“通子与执子”两类,视野开阔,气魄大;二是围绕中心,对历史人物的轶事、名言引用自如、恰当,纵横捭阖,有理有椐;三是语言凝练、流畅、老到,具有议论思辨、打动读者的气势。(俞发亮)  这篇满分作文的立意、思想和个别词句明显“克隆”一湖南学生的习作,请看——  [作文题目]  艾子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子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于田舍。有老父映门观书,执子揖而请,老父指卷中“真”字问曰:“识此字,馈汝浆。”执子曰:“‘真’字也。”父怒不与,执子反以告。艾子曰:“执也未达,通也当往。”通子见父,父如前示之。通子曰:“此‘直’八两字也。”父喜,出家酿之美者与之,艾子饮而甘之,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明?陆灼《艾子后语》)  根据以上文字,以“认真”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  执子与通子  湘潭市一中2001(12)班 邓丽  艾子得美酒而赞曰:“通也智哉!使复如执之认真,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啊。  静静品味这个颇有雅趣的小故事,只觉其妙不可言。短短数语,竟使两种人生的哲学突出于纸上,兀立于我的面前——执和通!由此,我便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执”与“通”之争,想到这悠悠千载中的执子们和通子们。  执子们具有的是不屈的精气,他们固守,他们追求,他们选择的是苦涩、壮烈而又凄美的人生。而通子们拥有的却是通达、超然的智慧,他们洞察,他们解脱,他们选择的是淡远恬静而又平和的日子。大约正是因为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有执子们的执著,有通子们的通达,中国的历史才被牵扯得如此摇曳多姿,演绎得这般精彩纷呈。  执子们是令人敬佩的,他们抱定自己的理想,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他们天真得可爱又执著得令人心酸。他们如只只雄鹰,在理想的天空里翱翔,又重重地撞在现实的绝壁上。头抢破了,热血飞溅出来,可心却还是向着九万里的重霄。瘦骨嶙峋,槁项黄馘的执子们不顾楚狂的凤歌之笑,不顾渔夫的好言相劝,他们不顾世俗之讥,小人之谤,他们“不辞镜里朱颜瘦”,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他们执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境界,他们痴到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地步。宁可痛苦也不甘放弃;明知路长,却依旧求索。直到铁鞋踏破,沈腰潘鬓消磨;功业未建,独怆然而泣下。是他们的热情点燃了历史天空中的云霞,是他们的血泪染红了文化车辙中的紫杜鹃。因此,这样的执子们总是使我们感于心,伤于怀,然后禁不住潸然落下千行泪。  而通子们呢,则是令人叹服的。那样的智慧,那样的胸襟,那样的气度。他们也许又有点狡猾:既然冷眼看穿了这个世界,就怀揣着一副热肠去用一种通达的态度来生活。于是潇洒是属于他们的,闲雅是属于他们的。他们垂钓于濮水,采菊于东篱,幽居于竹林,泛舟于赤壁。他们行吟高歌,他们倚风长啸。他们之中有的也曾是执子,或许是不堪一勺水也不得吞,或许是在某个瞬间悟出了什么,于是他们就成了通子。通子们以为:宠辱何必看得那么重,凡事何必去认那个真。他们曳尾于途中,他们委心任去留。他们有“且乐生前酒一杯,何须生后千载名”的豪放,他们有“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的闲情,他们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因此,通子们总让我们感到生命的愉悦,感到这个世界还有宁静和美好。是他们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闲看花开花落,淡观云卷云舒的超脱,是他们让我们在黑暗中感受到光明的所在。  我敬慕执子,我也喜欢通子。执子们执著他们的执著,通子们通达他们的通达。这是不一样的选择,一样的美。朋友,你是愿意做执子,还是愿意做通子呢?不过,我暗暗地想:如果用执子的执著来追求美好的梦想,而用通子的通达来看待人生的得失成败,那一定又是另一种境界的美吧。  执子,通子。执耶?通耶?此间有多少世间的玄奥,人生的哲思。  [作文评点]  这是高考前我自拟的一次作文训练。把这个材料给十七八岁的学生来写,我多少有点不安。一是担心学生们能否读懂这个故事,是否有话可写;二是担心学生读懂了而又剑走偏锋,误入歧途,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很自然的事。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后生可畏,至少在邓丽如此。在她的笔下,一般意义上的水火不容的两种对立的人生哲学达成了统一。作者思接千载,想到中国历史上的“执”、“通”之争以及争论的主角——执子们和通子们。举例恰当自然,引用信手拈来,充分展示了她的见识的广博,语言的老到和思想的深邃,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有这样的文章,她能获得湘潭市“三勒浆杯中学生作文竞赛”高三组的特等奖就不足为怪了。(湘潭市一中语文组 章新华老师)  [涉嫌抄袭引争议]  网友认为“变题”写作情有可原  在网上一个“2005年高考夺魁作文《执子与通子》成功的奥秘”的条目中,一位叫“郭庭平”的作者写道:“原来这篇高考夺魁作文源于一个异省学生在四年前写的习作!”  不过,郭庭平认为,“我一点也没有贬低这篇高考作文的意思,相反,我认为作为考生,能在看到题目的一瞬间,联想到自己读过的文章,并把它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上,并不是众人口诛笔伐的‘抄袭’,而是具有‘通子’的智慧,进行‘变题’写作,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最终饮到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酒’,值得庆贺。如果这位考生像‘执子’那样不知变通,恐怕也只能是‘一勺水吾将不得吞矣’。无疑这篇高考夺魁作文又一次为我们揭示了考场作文成功的一个奥秘:做写作‘通子’,行‘变题’写作,饮成功‘美酒’。”  “尖牙利嘴”的孙绍振力主宽容  与郭庭平持相同或近似观点的人士不在少数。连著名学者、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孙绍振也一改往常“尖牙利嘴”的习惯,他评价:从该“满分作文”看来,作者在短时间内把思路往不同方向伸展,具有较强的构思能力、驾驭能力和运用能力,是一位蛮有“语文素养”的学生。他说,中学生能把一些原始材料背下来加以巧妙发挥、组合,做到文从字顺,逻辑圆通,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比如举例子时,关于屈原、司马迁、苏东坡等的一些典故或名言,用到今年其他省份的作文考题如“安与不安”、“初渡”等,也是完全可以的,但不能简单地判定是“抄袭”,因为是考场作文,除非你能证明他是当场“抄的”,或是超过一半以上的文字都是一模一样。类似套用的考试作文以前也有发现,比如有一年全国卷写“诚信”,就发现好几位考生如出一辙,把2个不同的寓言合变为1个寓言来写,也不能判定这就是“抄袭”。邓丽:我更多的是感到高兴  初见邓丽,我们很吃惊,原来文笔老到思想深邃的她还活脱脱是一副中学生模样。采访中,她始终带着腼腆的微笑,并再三强调,希望大家不要过多谈论此事,难为那位福建考生。  邓丽表示:“我仔细阅读了那篇获得高考满分的《执子与通子》,真的写得非常好,我想作者肯定也跟我一样喜欢语文,读过的书肯定也非常多。即使她在考前看过我写的《执子与通子》,但那也不能算做“抄袭”,甚至我比较欣赏她,她不正是一位语文功底扎实,又善于变通的“通子”吗?同时,如果我的习作能给她带来启发,帮助她在高考中获得满分,那我更多的也应该是感到高兴。”章新华:满分应该打点折  指导老师章新华在采访中一直出言比较谨慎,他告诉我们:“《执子与通子》是我在去年高考前布置给学生的命题作文,当时邓丽基本就是在课堂上将这篇习作完成,我认为她写得非常成功,便立即在点评中写下了‘后生可畏!’。随后,我将这篇习作推荐给湘潭市一中的校报、校网站发表,后又被《语文天地》、《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等语文网站转载。我想,这位福建考生可能就是通过这些网站读到了邓丽的这篇习作。”  至于怎样看待该福建考生的这种做法,章老师表示:“我仔细比较了这两篇《执子与通子》,它们在标题、立意、构思选材上完全一样,语言上也有七处基本一样或完全一样,从这些方面看,该福建考生对邓丽的习作的确存在借鉴,所得满分应该打点折扣。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考生也具备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见识广博,能活学活用。”  但是,章老师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说:“这类事情已并不新鲜,满分作文原为抄袭的现象在近年的高考中每年都有,这可能与学生的备考方式有关,现在很多老师要求学生考前背几篇好文章,在考场中以“稍变应万变”,这种做法值不值得提倡确实需要探讨。”  在谈话中,章老师还特地拨通了一位高考语文阅卷老师的电话,询问在高考阅卷中如何评定作文的“抄袭或模仿”。该阅卷老师答复:“作文内容有一半或一半以上与原文雷同,可定为‘抄袭’,被确定为‘抄袭’后,所得分只能算作原得分的60%。如果只有一小部分与原文相同,定为‘模仿’,酌情给分。”  作家刘剑桦:福建考生不是“抄袭”  随后,我们就此事与著名作家刘剑桦进行了交谈。刘剑桦对此事主要提出了以下三点看法:  首先,应该把“抄袭”的概念弄清楚。《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抄袭”的定义是:把别人的作品或语句抄来当作自己的。所以可以肯定地说,福建考生的做法不能称为“抄袭”。即使这位作者在考前曾看过邓丽的文章,也只能说从邓丽的文章中得到了启示。从另一方面看,我们还可以说这位考生很机智,在有限的时间里将所读作品进行了很好的“重造”,她和邓丽都是“强手”。  其次,历届高考中都出现过类似的问题,我们现在着重要考虑的是这种“变通风”究竟好不好?这究竟是不是目前考试方式的弊端?  第三,媒体对于这种现象没必要大肆炒作,大家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争论这种现象究竟是不是抄袭,不如一起讨论如何指导学生们阅读,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使他们写出更多富有创意的文章。  高考作文 满分掩盖所有错误?  担心在分数的利诱下诚信被糟蹋  “从别人的劳动成果中得到启发,却在文中没有任何说明,连题目都懒得改了,满分作文作者傻得有点不可爱。”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学语文教师对记者说,“更要命的是,在高考分数的屏蔽下,什么错误似乎都可以原谅,什么瑕疵似乎都可以被掩盖和忽略!”  在这位老师看来,此篇文章是所有满分作文中“最优秀”的,尽管克隆的痕迹十分明显,但某些部分甚至比原文更为出色和漂亮,所以阅卷老师给满分在情理之中。  他说,从写作的角度看,我们没有否认继承和发展,从宋玉的辞到曹丕的诗就体现了承接关系。但是继承也好,模仿也好,一定要有“度”,一定要有创新的成分在里面,否则知识产权怎么得以保护?  他认为,满分作文作者犯的错误和少年作家郭敬明犯的错误有相似之处。郭在其畅销书《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剽窃了记者庄羽的作品《圈里圈外》,法院认定,《梦》剽窃《圈》中具有独创性的人物关系的内容,而且在12个主要情节上均与《圈》中相应的情节相同或者相似,在一般情节、语句上共57处与作品《圈》相同或者相近似,造成《梦》与《圈》整体上构成实质性相似,侵犯了庄羽的著作权。但郭敬明显然对此不与为然,在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马东的采访时,被问及此问题,他采取了回避态度。在节目录制现场,许多观众表达了对郭的倾慕,表示“郭敬明抄得这么好,又这样畅销,说明他有才华”。因此马东很困惑:“在我看来,考试成绩不能来自于作弊,小说的主体结构不能来自于别人的构思,是任何年纪的人都应该共同承认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底线。我相信有这种困惑的不止我一个人。”  在很多人对满分作文作者表示宽容和理解的同时,这位老师和马东一样困惑:“仅仅是因为考试作文,可以为了分数而不惜牺牲诚信,牺牲文品和人品一样重要的教育吗?”  这位老师说,郭敬明剽窃的作品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对原作者很不公平。从间接方面看,满分作文作者也是“赢利者”,比如多拿了分数,进了重点大学。显然这也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也许人们对于这两个案例的评判态度和立场不同,他担心的是,为了应试的需要,为了获得高分,谁都可以这样鼓励学生:“多背几篇好文章,到时变个花样套进去,反正评卷老师也不一定能辨别出来!”实际上,这种“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作文导向并不鲜见,这不能不说是作文教学的悲哀和不幸。天下文章一大抄吗  一条鱼从菜场上买回来,进了你家厨房。不能因为你加了糖醋,或者添了辣椒酱油,你就当它不是鱼而是西红柿吧﹖如果你硬要那么干,鱼刺是要卡喉咙的。  这篇作文,立意跟人家相同,标题跟人家相同,结构跟人家相同,连一些语句和段落也跟人家相同。居然有那么多人,认为这不是抄袭,而是“有意模仿”,是作者“记忆力好”,是“一种变通”,是“消融了原文的精髓”,这让我诧异;更让我吃惊的是,我身边还有不少以文字谋生的朋友,甚至认为这篇作文比原文更精彩。这真是奇了怪啦!一个简单的问题,怎么会被搅成了一锅糨糊?细想想,也不奇怪,这锅糨糊仅靠大勺是搅不成的,更关键的是锅下的那一把把添着的火。  所以,就文章比文章,还只是技术层面的讨论,意义不大。我看,更该深思的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赞赏此文?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也就想明白了为什么老有人在骂“天下文章一大抄”,也就想明白了为什么国际上老有人要跟我们打知识产权官司,也就想明白了为什么连北大的教授都把别人的著作“变通”成自己的,当然也更想明白了这位学生的校长为什么会对此事“淡然处之”。昨天的晚报上,不是还有一位研究生愤愤不平地说吗:“这个如果算抄袭的话,那博士论文不是很多抄袭?”  网络时代,写作不再是少数人“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事业,但独创性总要有的吧。现代社会,变得多元了宽容了,但是非标准还是应该有的吧。再高明的抄袭,终究还是抄袭。我们可以指责现有的教学方向,可以质问现有的评价体系,可以原谅这个只有十八九岁的学生,也可以祝福她的前程,但我们总不能这样对她竖大拇指吧:你抄得好抄得妙啊!(晓坡)我希望作文不再千篇一律  我看了关于“满分作文是抄袭行为”之后,作为一个学生我深有感触,写作是一种能力,它用来记述个人的事件、抒发感情、表达思想,但抄袭时就失去了这一意义,也不值得效仿。当写作作为一种考题出现时,所带来的是对得分的关注,无论是原创还是抄袭,只要得分高就行,学生为了得高分,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包括抄袭,本校语文教师说过:“可以把几篇好文章拼起来,没人会说抄袭。”但这样失去了写作的意义。也反映了教育界以分论高低的现象,是学生和教师还有教育界人士的一大悲哀。我不希望将来高分作文会是千篇一律的文章。不要让它再继续!(一读者)  不可原谅的是作文教学的导向  惊闻今年高考满分作文有抄袭之嫌,在深感诧异之余也觉得情有可原。但是情有可原的是学生,不可原谅的是作文教学的导向。目前,高考作文越来越趋向于“语文素养”的考察,然而何谓“语文素养”?因为考试,“语文素养”已经被歪曲了。现在的“语文素养”考察要求学生能够纵横古今,在文章中运用大量诗句。背诵诗句当然是无可厚非,可是当把能够背诵诗句作为语文素养的体现,那真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高考作文在语文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迫使学生不得不极度重视作文的训练。为了获得高分,为了体现自己的所谓“语文素养”,“背诵”似乎成了一条捷径,或者说是必经之路。《资治通鉴》的白话版原本是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但现在似乎成了应付高考的工具——据说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有许多是《资治通鉴》的节选。随着语文考试的改革,市面上又出现许多语文素养“速成”书籍,一篇篇短小的历史故事,一段段名人的趣闻轶事都成为学生的必“背”材料。语文素养,在高考作文的指挥下,成为了背诵的代名词。我市的这位作者会在高考前读过这篇类似的文章是正常的,他会背诵,并在高考中“灵活运用”也就情有可原了。  令人难过的是,连一位我省的语文改革先驱也认为这是“语文素养”的体现。从作家的角度来看这也许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他并没有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成为作家,但是每一个学生在将来都要踏入社会。古人云:文以载道。这才是语文素养的根本体现!根据目前的作文导向,学生们根本无须关心社会,他们要做的就是沉浸在“语文素养”的速成教材中,作文只是一个获得高分的工具。作为一个基础学科,语文的教学应该是为社会服务的,学生们不应该只知道背诵,他们应该有自己对社会的观点。这篇有抄袭之嫌的满分作文,就是作文教学错误导向的产物。  背诵似乎理所当然,自己沉浸在错误“语文素养”的怀抱中——今年的4月份,全社会正掀起保护知识产权的宣传。然而就在两个月以后的高考,竟然出现了这种反面的案例。这难道不是作文的悲哀,语文的悲哀,社会的悲哀?我们讨论这篇满分作文完全没有意义,《厦门晚报》做得很对,没有必要当时就拿出来炒。但是事情过了之后,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下这里面的原因呢?(陈嘉诚)这次博弈她幸运地赢了  “如果不是因为作者当时存在‘博弈’心理,高考满分作文《执子与通子》现在也不会成了读者热评的对象!”昨晚,我省今年满分作文另一作者致电本报记者说。  他认为,其实这种“博弈”是很危险的,如果正好被阅卷老师“识破”,作者肯定就没有满分的运气,而且分数可能很低,甚至比正常发挥时还低。另一方面,如果阅卷老师不是给予她满分,而是像63、64这样的分数(总分70),她同样属于“获利者”,只不过不为人知,可以高枕无忧。  他不否认作者具有突出的背诵知识、引用知识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显然不单是考试作文希望考查的。尽管是考试作文,但“独立的思维、属于自己的语言”仍不能忽视。即使是“变题写作”,如果靠记忆来复述、加工的文章,没有加进自己的东西,一是篇幅难以超越原作,肯定变“短”;二是文章的内容、气度、思想一般不可能比原作好。这两个区别,可以从两篇《执子与通子》的比较中得出。  他说,昨日一读者认为博士论文也存在“拼凑”现象,但博士论文的写作不同于考试作文,他说,“首先拼凑的论文肯定没有学术价值,而且难以想像答辩时可以通过”,“万一通过了,也随时面临着被曝光的可能”。  他分析,从自私的层面讲,如果满分作文的作者不主动与报社联系,而是“默不作声”,可能就没有现在的种种热评。但是,从她主动致电的情节看,说明她“心安理得,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写作时就已经犯错了”。然而,这个错误的责任不应该由她独自承担,说不好听点,她只是现行考试体制下一只不幸的“替罪羊”。  他和父母在讨论此事件时认为,追究起责任的根源,有许多方面更值得关注和反思,比如,社会急功近利的风气及其影响;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的缺失,缺乏诚信和道德评判;现行的教育体制,极大地忽视了培养“大写”的人及其心灵自由等。他说,一个已经十八九岁的高中毕业生,应该具有成年人正常的思维,同时应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而不能一味“躲避责任”。  他告诉记者:从很多人为满分作文作者说话,可以看出社会越来越宽容的一面。“如果此事发生在我身上,当然我也希望更多的人为我说话。但是,不顾分析成因而表现出来的纯粹的宽容,当它变成社会的主导思想,那我们的讨论就很浅薄了。”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江南雪 小大  7楼 信息 | 搜索 | 邮箱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
等级:偶尔光临
 
帖子:108
 
积分:94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3-17 8:35:00
     Post By:2008-6-11 10:23:00   模仿写作有严格要求  本报报道《高考满分作文〈执子与通子〉被指抄袭》一文后,记者询问了几个考生的意见,他们普遍认为,那位受争议的作者不必过多自责,毕竟每个考生都想拿高分、都想考上重点大学,更何况是在考场上那么短的时间和那么紧张的气氛里。  同安一中的徐同学说,他们学校对模仿写作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只允许部分段落(多限于开头和结尾)的模仿,反对整体篇章的套写。一旦套写的作文被发现,分数一般都被打得很低。他还举了一个真实的例子:一次模拟考试中,他的一位同班同学的作文因为基本套用杂志《读者》上的一篇文章被阅卷老师发现,结果作文分数只得了20分(满分60分)。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学校和姓名的考生表示,对于高考满分作文涉嫌抄袭一事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在他身边,套写优秀习作的现象屡见不鲜。不过他补充说,这样做的大都是那些作文水平不高的同学,实属无奈之举。他们“聪明”地收集十几篇题材不同的优秀习作,再进行熟读甚至背诵,到了考场上就抱着侥幸心理对事先准备的材料稍加改变,以求蒙混过关。(见习记者李隽斌整理)  社会就是这么现实  其实,社会很现实,教育也难以理想化。真正贴近我们学生认识水平,真实展露自己思想、自己生活、自己感受的朴素的作文现在不吃香了,而“无病呻吟”、“旁征博引”、脱离生活实际的作文却能拿高分,我有时甚至猜测判卷者是否被这类文章唬住了!真、善、美的文风哪里去了?“执子”们吃亏,“通子”们获利,这种导向对吗?这位满分的考生,我佩服她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把两个不相干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进行整合,但是我不欣赏她的做法。如果这种过分的“借鉴”之风不加以制止,成为一种风气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借鉴别人的文章,那样才是真的千篇一律了。文学的创造性、独特体验与感受在应试面前是否同样要败下阵来?在作文判定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的今天,作文分值的加大是否带来了更多的不公平?(高三学生)  恐怕对学生有不好的暗示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模仿他人文章作文是许多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种途径,但是模仿只能是两条路选一条,要么形似,要么神似。如果语言风格相似,构思又雷同,那模仿的痕迹太重了,就难免有抄袭之嫌,难以得到认可。对于高考这样重要的考试来说,未免有失公允。现在这件事是满城皆知,如果这样的做法得到广泛的认可的话,恐怕对中学生有不好的暗示,而且对现在日趋强调体现个人主见、感受的作文园地来说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高考满分作文《圆润锋芒》作者、厦门一中叶师琼同学的语文老师)我也曾苦苦回忆类似文章  从晚报上看到你们的报道,没细看2篇作文,大致看了一遍。总体而言,2篇作文只是神似形类似而已。确实,二者看起来很像,表现的主题、手法基本一致或类似。但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判定这样就是抄袭。我市考生写的这篇,从其引用例子上就可以看出,她是有意模仿邓丽的,而非抄袭。大多数考生是不可能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抄袭的(除少数人)。但有意模仿的,确实存在。我也是经历过高考。2003年的高考,语文科目上,我就曾苦苦在脑海中搜索见过的可以引用的类似文章,这样可以节省点时间,比如在作文的选段分段上,结构上,就可以省下来了。不过,这样做仅限于马上就可以联想到的,如果10分钟里想不出来的,就得全写自己的。考场上就短短的2个半小时,能这样做到的,仅属少数优秀的会变通的考生。而且她能把这些典故用得这么熟练,确实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洪展昭)  我认为不是抄袭 而且我很愤怒  我看了今天你们登的那个作文抄袭的事情。我觉得这个作者并不是抄袭,我看了这篇文章感到很气愤!我是研究生毕业的,我觉得作为学生很不容易啊!你们报道的这个如果算抄袭的话,那博士论文不是很多“抄袭”?这完全只是一种变通,不能算抄袭。这个作者的语文功底很深!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想到这些东西,我觉得他非常厉害啊!我认为举报的人心态不对,你们报社登这个东西是什么目的呢?你们要炒作吗?如果是要炒作的话,你们的目的这次是达到了。你们记者和编辑都是整天和文字打交道的,怎么会连这个也分辨不出来呢?(杨先生)  谁能把文章抄袭得这么出色  刚看到标题和副标题时有点鄙夷,幸好有两篇文章的现场对比,让我不至于冤枉了这篇高考满分作文。两篇文章都令人拍案叫绝,但是后者在考场上能发挥如此出色,我只能“抄袭”一下郭庭平老师的话:“值得庆贺!”  两篇文章有一些相同的语句,可是还有许多不同的语句啊,而且这些相同的语句除了反映出考生记忆力好之外,我想更多的是考生以自己的学识理解和消融了原文的精髓。  我想问问那些认为这篇文章是“抄袭”的正人君子:如果是你,在高考考场上,能把看过的一篇文章“抄袭”得如此出色吗?(陈娟英)  难道不该鼓励学以致用吗  我是《执子与通子》这篇满分作文作者的初中班主任。这个孩子的初中三年我是一直看着她成长的,高中期间她也经常与我交流她的学习状况,所以对该生我是十分的了解。这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初中的时候语文成绩就很出色。  她一直坚持阅读比较多的文学书籍,包括中外小说及诗歌、散文等等,也擅长写读后感,说明她对阅读的内容是有自己的理解和吸收的。她是那一届我校中考的状元(与另一位学生并列)。  我想大多数的读者都应该很容易看出这是一篇很聪明而且很成功的考场作文。通过比较,这篇作文应用邓(湖南学生)文的仅仅是执子、通子这两个概念,并且运用得扣紧考题,非常贴切。  我认为在考场紧张的气氛中,作者能灵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概念并赋予自己的例证进行分析论述,应该是语文素质高、反应灵活、学以致用的具体表现。并且读者们再仔细比较两文论据就可以发现所谓“抄袭”之说纯属无稽之谈。满分作文的作者在考场短短的时间内运用了多位历史人物作为论据,有的截取事例,有的引用诗词,使论证更为清晰有力,而这些议论文最重要的要素都是明显与原文不同的。如果说作者在考场上模仿了原文一句漂亮的排比句就可以称之为“抄袭”或“克隆”的话,那么引用古人诗句的所有考生作文是否都是抄袭古人之作的嫌疑呢?  众所周知,古代的许多诗词佳作都是在吸收前人的思想或意境之后再融入自己的领悟谱写而成的。而那些新作往往有更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这在高中语文的诗词比较阅读、鉴赏中都能看到。我们能说这是抄袭行为吗?我们教育工作者难道不应该鼓励孩子们学会运用然后再加以创造吗?  如果这样一篇灵活运用,深刻理解所读文章概念的考场佳作都被判为“抄袭”的话,那么今后我们的学生在看到发人深思的好文章的时候是不是不应该吸收新的概念并加以理解运用而只能望洋兴叹,自叹弗如呢?(《执子与通子》作者的初中老师高妙琦)创作性转化不等于抄袭  真理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就文学创作来说,所谓“抄袭”,是指两篇文章有相同的题材,相同的主题,相同的语言,相同的结构。后来者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同一问题上没有自己的一得之见。而“创作性的转化”,是指两者的题材相同,乃至所用的材料也相同,但是,后来者在语言风格,问题的看法,都有自己的特色,甚至后来居上,推陈出新。这样写作,应当提倡。  回顾中国文学史,从事“创作性转化”的诗人、文章家比比皆是。曹操写的《短歌行》,相信稍有文化者都读过。全诗共三十二句,其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六句是原封不动地引用《诗经》里的成句。用今天某些人的眼光,一篇文章,有五分之一照搬了别人的成果,这不是“抄袭”是什么?但是,在曹操的《短歌行》里,这六句与其他诗句,水乳交融在一起,共同为这位政治家“求贤若渴”的主题服务。所以《短歌行》源于《诗经》,却成为中国诗歌史不朽的名篇。类似如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文学创作例子还很多。初唐著名才子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最为中国读者所熟知。但这两句诗的源头是《论语》,即“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句话。后来曹植在《赠白马王彪》一诗中用“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两句加以概括。到了王勃手里,重加改造才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小说的创作也有类似的情况。《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甚至是《金瓶梅》,都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它们是一代又一代的无名作家不断地加工改造而成,只不过到了吴承恩等人的手中,改造得更成功罢了。文学大师鲁迅的短篇小说《铸剑》也是袭用《太平广记》中的故事。  就同一题材加以改造,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并不是所谓的“抄袭”。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因为中国人重视传统,讲究言必有据,喜欢因难见巧,带着脚链跳舞。所以我们读者总能读到后来者居上、不断推陈出新的名作、名篇、名句。宋代大诗人将这种创作现象与规律总结成八个字:“脱胎换骨,占铁成金。”  作为一篇高考作文的《执子与通子》这篇文章,无疑是一篇“脱胎换骨,占铁成金”的好文章,它与邓丽一文最重要的区别在于,从主题来说,作者更倾心于肯定执著于人生者。这样的处理,其深刻性在于:作者注意到了执著人生者对于社会的贡献与鼓舞力量。社会需要热心肠,如通子一样的通达之士对于我们修身养性有启迪作用,但对于积极入世者,特别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执著人生的态度显得尤为重要。  从行文的角度来看,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有一定的古代历史文化知识,所以文风都显得较为厚重,不同点在于,邓丽的文风优美有余而激情不足,文风较沉静;而满分作文的作者思辩性很强,激情澎湃,但行文有些仓促,展开得不够。也许是考场中时间紧张所致吧。(钱建状,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
  
 
支持(0) 中立(0) 反对(0)  
江南雪 小大  8楼 信息 | 搜索 | 邮箱     加好友  发短信
  勋章:
等级:偶尔光临
 
帖子:108
 
积分:94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3-17 8:35:00
     Post By:2008-6-11 10:24:00   九.真情实感打动人,精雕细刻得满分。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感情,真实的感悟,这些必定是2008年作文训练强调的重头戏,真实可谓决定一切。阅卷者已被生活的 细节打动,被真切的情感打动,被阅卷者自己的感动打动,结果已成定局,于是作文斧凿之痕、题文牵强、发展等级难现等弊病,皆不在话下。  [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纪念是用一定的方式对人对事物表示怀念。它既可以是国家民族对已有荣誉的回忆,对过去痛苦的祭奠,也可以是家庭和个人对往事对亲朋表示的怀念。纪念又不同于怀念,它不仅仅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他还是思想和行为的结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纪念,节日庆典是纪念,树碑立传是纪念,种一棵树或写一篇文章也是纪念……形式或许有不同,但意义同样真切。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坚守信念,传递勇气;它珍藏感动,分享幸福;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请以“纪念”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 ⑴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内。⑵立意自定。⑶文体自选。⑷题目自拟。⑸不少于800字。⑹不得抄袭。  ——2005年广东高考作文试题  [满分作文]  芬 香 永 存  广东考生  那轻轻摇摆的柳絮像是你飘逸的长发;那闪闪的星星像是你明亮的眼睛;那天边的一抹红霞像是你温柔的唇;那霏霏的细雨像是女儿对妈妈您无尽的思念。  妈,你走后我变乖了。为了纪念您,我变得勤快多了,把屋子扫得干干净净;把物品放得整整齐齐;把家具擦得闪闪发亮。一切都像您从前为家里做的一样,就像您从未离开;以前您爱唠叨我乱放东西,说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坏习惯,得改掉。每次我总是向你嘟起嘴巴,撒娇说有妈在我怕什么。您在世的时候怎么也没办法改掉这坏习惯,总爱依赖您,现在您走了,我居然就把这坏习惯改掉了,要是您看到我变得这么乖,该有多高兴啊,是吗,妈?我真的很希望您能听到,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  妈,您走后我更关心妹妹了。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她那样温柔,我时常检查妹妹的作业、考勤情况等,您放心好了,妹妹也很听话,我们都长大了,不会像以前那样总爱发脾气,动不动就吵嘴惹您心烦,也许您不知道,连邻家的九大娘都四处夸我们两姐妹听话懂事,还说要她的二狗娃以我俩为榜样别再老跟他小弟打架。妈,您听到了吗?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  妈,您走后我就把头发留长了。为纪念您,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留得长长的,像您当年一样。走在村里,他们都说这孩子越看越像她妈呀。妈,以前您总怪我把头发剪得那么短,说一点儿女孩子的味都没有,叫我把头发留长,我死活不肯,总说往后一点再说。现在我的头发长了,真的很长了,而妈妈您却不再在身边,您却看不到了。妈,我多想您能看到。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我开始独立,学会做各样的活儿。我把家布置得跟您生前一样,妈妈您知道吗,是为了更好地纪念您。您的音容笑貌,您的言谈举止早已深深地印在了女儿的心上。我愿意相信灵魂的存在,那样,妈妈您就会知道女儿用了这些特殊的方式来纪念您。  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女儿却只能做这些小事来纪念您,愿妈妈安息。  [阅卷老师点评]  这一封发往天堂的信能在40多万高考作文卷中脱颖而出,主要在于两个特点:朴实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听到了作者的心碎裂的声音,也看到了一个在经历失恃之痛后突然长大了的坚强的主人公形象。作者撷取三个小材料勾勒成文,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母亲走了,作者生活中赖以依靠的那棵树倒了,于是自己便长成了一棵树。文贵情真,这篇作文为此提供了一个范例。(王小应)  [评价引争议]  一  首先,我们也承认,该文确实有它的长处,比如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语言通顺等,但这是一般的作文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作为一篇满分作文,我们认为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并且,相比之下,它的不足更加明显。评卷者认为“文贵情真,这篇作文为此提供了一个范例”,而我们却认为本文就恰恰失在一个“假”字上。  第一,形式上僵硬生涩,处处着斧凿之痕。  开头一段排比句,看上去似乎深情款款,细一推敲,发现它与下文的关系并不紧密,却又并非领起全文的题记;其次,抒情意味很浓厚的开头,恰与下文“朴实的语言”形成了不小的落差,仿佛开完头后文气便断了,再找不到更好的或能与之相称的词句了,只好另起炉灶。因此开头开得生硬,刚好符合华南师大文学院柯汉琳教授描述的一种错误倾向:“滥用华丽词藻构成排比句,把单一当成形式美,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从第二段开始一直到第四段,作者机械地重复同一种格式,开头分别是“为了纪念您,我变得勤快多了……”“为了纪念您,我对妹妹就像您从前待她那样温柔”“为了纪念您,从不留长发的我——您那假小子似的女儿决定把头发留长”,结尾分别是“为了纪念您我改掉了”“为了纪念您我变得更像姐姐”“为了纪念您,我把头发留长”。  这种格式若在议论文中,运用得好的话,确能使层次清晰结构紧凑,议论气势一以贯之。但在以抒情怀念为主题的散文里,这种结构只能起到束缚情感挥洒的作用。正文中一连三个“妈,你走后我……”的排列,不仅不是情感的步步深入或升华,反而因其琐碎无序让人觉得是因无话可说不得已之下拉些场面来充字数。  再者,评卷者说本文能“脱颖而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朴实的语言”,除去开头一段外,本文的语言确实是够“朴实”的,不必说没有华丽的辞藻、令人眼花缭乱的修辞,就是新鲜一点的词汇和句式都没有。但“朴实”绝不能“无味”,若只有“朴实”而没有“余味”,这“朴实”与“寒碜”又有何区别呢?  第二,内容的虚假苍白,情感如无根之萍。首先,“九大娘”“二狗娃”“假小子”的称呼让人猛地一愣:“这是广东人吗?这不是北方的方言和命名习惯吗?”不过若是东南飞的孔雀的后代,原本就是北方人,这也在情理之中,姑且不去论它。但这几个称呼的“乡土气息”实在太浓,而文章除此之外只在下文提一个无关紧要的“村里”,其余就再没丝毫蛛丝马迹泄露出“乡土”的淳朴,让人不由得去质疑:这“九大娘”“二狗娃”什么的,真的是作者朝夕相处的邻居吗?作者生活的背景环境相当虚化,说是农村,又完全没有农村生活的形影;说是城镇,偏又来个“村里”!这些虽是小节,但细节的可疑会导致整体的可疑。  其次,文章对母亲的怀念是那么的苍白肤浅,缺乏具体可感的形象力度。文末作者说:“妈妈您对我的好就像芬香永存”,但“唠叨的母亲”“关心妹妹的母亲”“留长发的母亲”,这三个侧面形象都相当笼统而抽象,“妈妈您对我的好”只得一句空话,没有实实在在的场景的支撑。我们寻寻觅觅却难以在字里行间找出一位有血有肉的、形象丰满的母亲的神貌,更难以想像一个失去了挚爱着的母亲又怀着巨大的伤痛不断在心里怀念着她的女孩,脑子里不能出现些母女之间那种生动具体的、细腻感人的细节,而只能用“你走后,我”怎么样来叙述自己的“成长”;而这种“会收拾屋子”“会关心妹妹”“留长发”的“成长”又是多么地幼稚与空洞,与丧母的巨大伤痛是如此的难以匹敌!如果一个母亲的死只换来了已经十八岁的女儿的这么一点“成长”的话,那么这“成长”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太不值得了!不知道评卷者的“一个在经历失恃之痛后突然长大了的坚强的主人公形象”是从何谈起!这些年来为博取高分,高考作文里不知道出现了多少虚假的“破碎家庭”“失怙儿女”!我们不敢下断语说本文作者的经历一定是假的,但其情感的肤浅让我们质疑文章的真实性。  退一步来说,文章里的场景与情感都是真实的,也还远未能达到“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的地步吧?仅仅只凭一句“妈妈,您走了,整个世界都变得那么陌生,我无所适从”(“无所适从”之后立马就“开始独立”了),我们读不出作者深切的悲伤,读不出彷徨无助,读不出失落,读不出追忆,读不出沉思,读不出顿悟,读不出责任,读不出姐妹之间失去母亲后更为亲密的相依相伴!真不知道那“真挚的感情”是怎么被王小应老师读出来的。简评中说阅卷者听到了“作者的心碎裂的声音”,我们却只听到自己的心碎裂的声音,为的是四十几万份试卷中只能选出这样的满分作文!  (节选自《一篇让语文老师蒙羞的高考满分作文》,作者:广东佛山一中石壑 卢琳 林娉)  二  从切题、语句、结构方面看,《芬香永存》应得满分,但对王小应先生的“简评”不敢苟同,下面是本人不成熟的看法。  1、“简评”的标题“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说得好,我举双手赞成。  2、“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听到了作者的心碎裂的声音”,文章似乎没有体现,可能是王小应先生个人幻想出来的,也许,文章作者并不“心碎裂”——有的亲人自然的去世,虽然悲痛,但并不“心碎裂”——至少,文章没有体现“心碎裂”。  3、“坚强的主人公形象”,文章在第二、三段体现了,同意。  4、“如泣如诉,令人肝肠寸断”,可能又是王小应先生个人幻想出来的!  5、“母亲走了,作者生活中赖以依靠的那棵树倒了,于是自己便站成了一棵树”,与“坚强的主人公形象”相同,同意。  由此可见,可能由于时间紧迫,高考作文有时是乱评的(包括分数),至少有些地方评得不合实际。  在公开发表的四篇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中,本人最喜欢《芬香永存》,完全同意评满分。  文章优点:  1、切题,全文围绕纪念写作。  2、语句通顺,段落分明,思路清晰。  3、文采好。  4、事情基本真实,因此有真实感情。  5、“文章发展方面”虽然不太好,但不是什么文章都要发展的,此文就不需要太多的发展;即使要“发展”,对一个学生写作文,也不应该要求太苛刻——希望今后作文评分,“发展”只作加分。  文章缺点:  1、标题“芬香永存”与文章并不十分贴切。  2、有几个地方有文字有拖沓、重复现象,但一个小时的作文,已经十分难能可贵,不应该扣分。  (以上是梁文的看法,梁文系2005年广东省高考考生)  三  广东省高考作文《芬香永存》获得满分,是考生的胜利,评卷的失误。  这位考生具备较好的作文基本功,这篇作文写得中心突出、语言流畅、条理分明、结构完整便是明证。我疑心她还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这是她取胜的基础。  这位考生掌握娴熟的考场作文技巧,一个好标题,一个好开头,反复扣题(话题),篇末点题(标题),用排比段落和第二人称行文,增浓抒情味,增加真实感。——这是她取胜的法宝。  这位考生胜利了,因为她得到满分!  这篇作文不足之处在于内容的空洞和抒情的苍白,主体的三个段落选取的细节不够典型,叙述也比较平淡,而且在同一个平面上,缺乏撼人的艺术力量。这些实质性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是写作技巧无法掩饰的,但不知为什么居然躲过评卷者的眼睛。  此文有虚构的可能性,除北方用语外,从选择的事例也可以看出,如果真正出于对母亲的纪念,以她的写作水平决不至于如此浅薄。我们并不一味反对虚构,但虚构导致虚情假意就不足取了。  这篇评卷失误了,因为给了她满分!  不过话说回来,满分作文大抵有两类文章,一类是规范文,一类是破格文,我们在评价高考作文时要一视同仁,给它们各自发展的空间。这篇作文属规范文,有评满分的资格,事实上它已经被评为满分,只是因为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我们认为它不该评为满分而已。  四  在教室上课间隙,学生要我看看这篇文章。因为自己在这次阅卷中承担了一定的组织任务,对情况比较熟悉,所以也来罗唣几句。  一、今年广东高考作文确实少见优秀作文。我们在编写《语文月刊》7、8月合刊时所选50篇作文没几篇让大家满意的。这篇文章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二、文中一相情愿地提到前几年出现的优秀作文,那是全国高考中选出来的。广东的语文教学大环境不好,高考范围缩小以后,指望能出《赤兔之死》的文章,在广东这样的范围里,恐怕还得等佛山一中语文科组的石壑、卢琳、林娉等人教育出的学生写出来;  三、如果大家对这篇批评兼攻击的文章做出了足够的反应,那就正好中了佛山一中语文科组的石壑、卢琳、林娉这三个人的圈套---------他们的目的正是想通过漫骂加大粪来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达到炒作自己的目的。  四、从《一篇让语文老师蒙羞的高考满分作文》的行文来看,作者缺乏最基本的学术讨论态度,全文充斥着流氓姿态,以权威自居,打倒一切,否定一切,文革遗风很浓,让人看了寒心-----佛山一中竟然还有语文素质和人格力量如此低下的老师;  五、文中“《芬香永存》的文章被评为满分作文,我们感到十分震惊”,“震惊”一词用得好,因为“震惊”得没来由。理由附后。  六、“第一,形式上僵硬生涩,处处着斧凿之痕。”---------高考考场上时间那么紧张,他们竟然知道考生还有时间去“斧凿”;  七、“但在以抒情怀念为主题的散文里,这种结构只能起到束缚情感挥洒的作用。”-----佩服!竟然认为这次“纪念”的话题要“以抒情怀念为主题”!高考作文阅卷标准的第一条就是“必须要有一定的纪念形式,要是思想和行动的结合”,否则就是走题,至少是偏题。佛山老师到7月份了竟然还认为是“以怀念为主题”!  八、“如果一个母亲的死只换来了已经十八岁的女儿的这么一点“成长”的话,那么这“成长”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太不值得了!”-------这是一个(或者三个)人民教师,且是语文教师说出来的话吗?谁愿意以一个母亲的死去换取儿女的成长???  九、“我们寻寻觅觅却难以在字里行间找出一位有血有肉的、形象丰满的母亲的神貌,更难以想像一个失去了挚爱着的母亲又怀着巨大的伤痛不断在心里怀念着她的女孩,脑子里不能出现些母女之间那种生动具体的、细腻感人的细节”---------话题是纪念,应该重在考生的纪念形式,佛山的这三位老师却去文中寻找“有血有肉的、形象丰满的母亲的神貌”!而且还需要考生写出“母女之间那种生动具体的、细腻感人的细节”!短短800字,把佛山三位老师的这些要求达到了,也就下考了。下考了也就算了,问题是辛辛苦苦把他们的需要达到后,文章也就彻底走题了;误人子弟的老师,竟然连话题和要求也没看懂,就站出来骂街!勇气可嘉!  十、“我们读不出作者深切的悲伤,读不出彷徨无助,读不出失落,读不出追忆,读不出沉思,读不出顿悟,读不出责任,读不出姐妹之间失去母亲后更为亲密的相依相伴!”“我们这些老师读后哈哈大笑”——如果本着一个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语感,上述感觉不可能没有;如果有探讨问题的诚意,就应该是愁眉紧锁;如果本着说谎的态度,是可能“哈哈大笑”的;但他们三个的表现只符合最后一种。这种写文章的作风,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街头的飞仔;  十一、“笑后不禁迷惘:我们是不是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铁石心肠?”-------全文只有这一句是真话。  十二、“若这样的文章确实是代表了全省四十五万考生作文的最高水平的话,那就是我们这些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老师们无比的耻辱!”-----------今年500位作文阅卷老师全部来自全省各中学(有考试中心的聘书),少量华师研究生都安排在改第四、五、六大题。网上阅卷,快捷而高效,凡是50分以上的作文,我们都曾通过软件程序发回给老师三评甚至四评。事实上,这样的作文确实已经被来自各个中学的语文老师认定是这次高考作文中的散文的最高水平了。“无比耻辱”去吧,正是因为有你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补记:因为觉得三位作者可笑,匆忙之中回应几句。以后不再参与此讨论。至于三位佛山老师对点评老师的人身攻击,鄙人觉得佛山一中应该为此蒙羞。因为点评老师是我们确定该文为满分后再安排他们写几句的(所有满分作文都是阅卷核心组商量后确定下来的),和他们无关。(与《一篇让语文老师蒙羞的高考满分作文》商榷 /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研究室 罗维佟)
 
 原文出处[江西论坛]:http://bbs.jxcn.cn/dispbbs.asp?boardid=45&Id=2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