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武士txt:王晓明:中国社会人心是怎么变坏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1:16:34
                                               王晓明:中国社会人心是怎么变坏的?   2011-09-14 22:43

在17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眼中,道德败坏的人,其实就是精神上有病。


个人如此,社会亦然。


20世纪90年代初,面对中国社会在精神上〝变坏〞的征兆,王晓明、朱学勤等学者曾经发起过影响波及全国的〝人文精神大讨论〞。


将近20年过去了,情况让人痛苦:〝人文精神〞无处寻觅,而道德和人性的底线屡屡被突破。


和英国作家狄更斯所描述的不同,〝最坏的时代〞不可能同时是〝最好的时代〞。精神、伦理和人性的堕落状况,不仅会影响到每个人的命运,也威胁到〝社会〞这个〝合作体系〞的稳定,并给它朝向民主、自由、法治的转型制造巨大的风险。


〝中国社会人心是怎么变坏的〞?它的逻辑和轨迹如何?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上海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晓明教授。


〝坏〞从社会逼迫个人扭曲自己开始


南风窗:说起中国社会现在是什么样子,大家都有直观感受——比如贫富悬殊、司法不公、阶层固化、信仰缺失、道德沦丧、人性溃败。一个不认为这一切很合理的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中国社会会变成这样?


王晓明:是挺严重。但为了更清楚地看到问题所在,我们可以找一个突破口,就是人心——人心是怎么变坏的。


假如有一个小孩。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的话,一开始对于坏的东西是不知道的。但经历社会化,一直到中年,我们来观察,他所接受的价值观念、社会游戏规则,会让他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小学和中学10年,影响一个人最大的东西是什么?是应试教育,一切都为了考试。应试教育对小孩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一直被大人的意志操纵,像看电视、玩耍,都不能被家长允许。甚至看一些书,比如奇幻类的书,也会被家长和老师认为对学习没什么好处。


家长和老师是小孩在社会化开始时遇到的两类权威,而这两类权威口径一致,联合把小孩的自主性打掉。小孩能有多少抵抗力?


南风窗:根据心理学的说法,大概从3、4岁开始,一个人的自我开始发育,如果他不是按照天性发展,而是被外在的权威强行扭转,那小孩就会感受到一种外界对自我的破坏性。他以后可能会报复。


王晓明:但在报复之前,这个小孩会感觉到自己很渺小,他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的命运。更重要的是,他被迫接受了一个逻辑,就是为了将来一个以金钱为前提条件的〝美好生活〞,他必须压抑自己人性本真的东西,扭曲自己。


南风窗:进入大学阶段,以及工作后,这些东西更加强化了。


王晓明:进入大学阶段后是分两段的,一开始,大一、大二,很多学生是很放松的,可以过一段快乐的日子;但是到了三、四年级,问题又来了,因为你要找工作。也就是说,一个人在少年时代所体验到的东西,在大学时代仍然会被攫住。


求职以及工作后,一个人将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由关系等游戏规则决定工作机会、稀缺资源分配的社会。他痛苦地发现,很多事情并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努力。


南风窗:他又体验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王晓明:每次都给他无力感。以前他只是无法反抗学校和家庭的权威,但后来他发现,社会并不公正,他更无力反抗。


可怕的心理〝劳动强度〞


南风窗:在社会不公正的强大力量中,一个人要让自己心理不失衡,不变态,甚至精神不崩溃,需要一种〝情感支持系统〞。


王晓明:爱情类似于你所说的这个东西。它可以给一个人力量。但如果他发现爱情都不断地被现实的考虑所侵蚀、算计、破坏,那将是一个非常重的打击。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年轻人很穷,或者一个灰姑娘,能够找到和自己一起奋斗的人的话,他的精神状况会是比较好的,他会有一个很正面的东西。但在现在,这种情况已经日渐稀少,更多人体验到的是沮丧,是精神结构的被破坏和畸形。


这意味着什么呢?一方面,一个人正面的东西,比如做一个正派人的尊严,会慢慢被破坏掉。另一方面,他越来越体验不到非功利的、物质以外的美好价值。


南风窗:精神分析大师、西方文明的诊断者弗洛姆说,爱和创造性的工作是人克服和世界的分裂的重要途径。这两条路都被截断的话,社会必然出现病态。


王晓明:上面所假定的这个小孩成为一个白领了,这不算是一个太坏的结果。但他可能会面对什么?劳动时间很长。中国企业和外资企业都是这样。


在中国,很多人要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当企业运转越来越成熟的时候,它榨取员工心力的功能也在增强。为了保持收入不降低,为了得到一个不坏的评价,它需要一个人付出心理上很大的劳动强度。


《南风窗》:你提出的这个概念,也就是劳动的〝心理强度〞很有意义,劳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这可以解释一些白领的〝过劳死〞。


王晓明:心理上的劳动强度意味着你下班了,看起来你是在家里休息,但是,你没有从容的心情去读一本需要动脑筋的书,或者去看一部需要思考同时也让你轻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