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方公式口诀:姜太公与财神崇拜--赵公明身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0:26:02

姜太公与财神崇拜--赵公明身后不为人知的秘密

春秋战国时有个故事,说的是一齐国商人往来于齐鲁之间做生意,现时说法叫跨国生意。因脑子灵活,经营有方,几年之间就赚了万贯家财。有一鲁国学者看了眼红,也学齐人的样子做起了生意。可是几年下来没赚到钱,于是登门向齐人请教。齐人告诉他要发财必须有财神保佑才行。鲁人恍然大悟,于是从齐国请了一尊财神回来,供在家中,早晚祭拜,从此经商也更加用心。可是年终一算账,连老本也赔了不少。鲁人很不高兴,对齐人发牢骚说:“财神爷也偏心眼,可见其不读圣贤之书”。

       且不说故事是否真实,财神信仰起源于山东半岛,在山东半岛流传广,影响大这是事实,财神赵公明出生于齐国琅琊地区也是事实。要追溯财神信仰的渊源, 还需要从齐国的开国元勋姜太公说起,因为将有关史料罗列起来,你会发现姜太公竟是中国财神信仰的始作俑者。

       第一, 赵公明的财神称号是姜太公所封:

       赵公明是中国道教人物。道教《典籍实录》记载:赵光明乃“日之精”。上古时,天上现十日,尧命羿射九日。八日落入青城之内为鬼 王,发病害人。唯一日幻化成人,骑黑虎,执银鞭,隐居蜀中, 乃赵光明也。后天师张道陵让其守护丹室,丹成之后得一份,变化无穷,法力大增。天师又使 其护玄坛,故以“玄坛元帅”称之。天师升天后向天庭保举,封其为 “天将”。

       明洪武(1368-1398)年间宁波太守王琎(山东省日照市天台山人)的《琅琊金石辑注》记载:“财神者,姓赵名朗,字公明,琅琊古来有之。昔者天上生十日,帝命羿射九日。其八坠海为仙,海上八仙是也。余一陨于天台,其身为石,太阳石是也,其精为人,赵公明是也。既长成,至峨眉山修炼,得神仙之术 。商周交兵,遂受闻太师之邀下山助商,失利为太公所杀。太公岐山封神,郎受封玄坛真君,日精再归天台,遂真阳附石,神体合一。辖招宝天尊、纳珍天尊 、招财使者、利市仙官,专司人间迎祥纳福之责。此后石下有庙供真君之位,天台山亦易名财山焉”。

       王琎,世居琅琊天台山下,人称“埋羹太守”。《明史•王琎传》载:王琎,字器之,日照涛雒人。 博通经史,尤长于《春秋》,酷爱金石与朴学,好书法。初为教授,坐事谪远方。洪武末,以贤能荐,授宁波知府。自奉俭约,一日馔用鱼羹,琎谓其妻曰:“若不忆吾啖草根时耶?”命撤而埋之,人号“埋羹太守”。

       明隆庆(1567-1572)年间陆西星编著《封神演义》,赵公明出现于第四十六回“广成子破金光阵”。太乙真人破解闻太师之“ 化血阵”,闻太师无计可施。忽忆起峨嵋山罗浮洞赵公明。乃亲自乘骑黑麒麟,挂金鞭,往罗浮洞来。邀其前来助阵。赵公明遂下山助纣抗周。虽公明武艺高 强,法力去边,终为太公所杀。第九十九回,灭商后太公封公明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 玄坛真君,主管“迎祥纳福”,统帅招宝天尊、纳珍天尊、招财使者和利市仙官,统管人间一切金银财宝。

       据国学大师唐德刚考证,财神崇拜起源于山东东部沿海琅琊地区的太阳崇拜习俗,”琅琊古来有之“,但是在元明之前在全国并不普及。明代《封神演义》之故事情节来自于琅琊一带的传说与习俗,《封神演义》的面世对财神信仰起到了极大地宣传语推广作用,之后迅速普及到全国各地。

       但是,史料上还有另一个赵公明:

       晋陶潜《搜神后记》载:“赵玄坛,秦代人,得道于终南山”。
       明代《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云:“赵公明,终南山人,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面如黑炭,胡须四张 。跨黑虎,授正一玄坛元帅。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剪疟,袪病禳灾。如遇讼冤伸抑,能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宜利合和,无不如意”

        唐德刚认为,从时间上看,秦代终南山之赵公明显然不是商周之交姜太公所封之赵公明。他并不否定存在两个赵公明的可能性, 因为中国地域广大,文化历来都是多源头,中国在不同地方形成不同财神崇拜文化极有可能。

       本文要研究探讨的是琅琊天台山之赵公明。

       第二, 赵公明与姜太公是同乡

       根据上述史料记载,财神崇拜习俗起源于古琅琊一带的太阳崇拜文化,赵公明祖籍应该是山东省日照地区的天台山。现在天台山上还有太阳神石(文革中被红卫兵当做四旧被凿掉一角),财神祖庙遗址,大羿陵,嫦娥慕和4500年前的太阳神祭坛遗址。

       不知是出于巧合呢, 还是天意,姜太公的祖籍也是日照地区。
      《孟子·离娄上》说:“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吕氏春秋·首时》篇说:“太公望,东夷之士也。”
      《后汉书·郡国三》注引《博物记》云:“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其浦今存。”
      《水经注·齐乘》云:“莒州东百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琅邪海曲,太公望所出。”
      汉张华《博物志》明确标出:“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西汉的“海曲’则为现在的“日照”。

       第三,姜太公为财神赵公明培养了一大批忠实信徒。
  
       《史记》记载:”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及周成王少时,管蔡作乱(1),淮夷畔周(2),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 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3),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都营丘”。也就是说,姜太公封齐之后,面对四周动荡的局势,迅速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工商之业,便渔盐之利”的治国方针,使齐国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东方经济强盛,商业发达,文化繁荣的大国, 强国。

       经济与商业的发展,培养了人们的商品意识, 而商品意识的提高,刺激了人们对物质和财富的追求,这位财神信仰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是财神信仰在齐地源远流长从不中断的重要原因。

       考察山东沿海一带的民俗,财神信仰是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人们祭祀财神主要有三个节日,一个是正月初五迎财神, 三月十五财神诞辰和七月二十二财神成道日。

       农历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

       财神爷一年到头坐于财神殿中为人们赐福赏财,享受人间香火。只有正月初五这一天要走下龙虎玄坛,来到民间视察民情。据说这种视察是微服私访,而且是随意,不定去往哪一家,所以大家都在此日赶早鸣放鞭炮,焚香献牲,抑在前头迎接他。这就有了抢路头的民俗,以至于有人在初四就开始迎财神,叫抢路头。有人迎财神,就有人“送财神”,在古时山东各地每逢初四初五之日,贫民乞丐三五结伙,戴起面具,扮成财神班底,号称“送财神”,也叫“跳财神”。嘴里还唱着小曲:“财神初五下天台,富人穷人都发财。赶早起来抢路头,金银财宝进家来”。主人必须当场送上钱币酬谢,否则便在你家门口或店铺前闹个不停,徒惹围观者哂笑,倒不如破费一点,快把这班“活财神”送走完事。穷光蛋扮活财神,抢财神变送财神,这出充满讽刺意味的街头闹剧,倒也稀里糊涂的迎财神习俗增添了不少额外的情趣。这种风俗与西方过鬼节时儿童上门要好处的习俗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山东还有正月初五早上商店开市的习俗,以图大吉大利,财源广进。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这种习俗后来影响到全国,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就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

       三月十五财神诞辰。
      根据道教习俗,三月十五时财神赵公明诞辰, 各财神庙要举办大型庆典活动,人们这一天纷纷前来进香求愿。但是在文革期间,所有道教场所不是被破坏就是被关闭,庆典活动于是终止。文革后才慢慢开始恢复。

       七月二十二日财神节。
       这一天是财神赵公明受封之日,所以民间以财神节的形式加以庆祝。财神节期间人们要摆上供品,燃放鞭炮,庆祝财神成道。有的地方还要举办大型庙会活动。民间有人将这一天叫做财神赵公明生日, 其实也对也不对。这就像观音菩萨有诞辰、成道日、出家日三个生日一样,赵公明有诞辰和成道日两个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