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戒下载 迅雷下载:金牌推销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36:07

金牌推销员

来源:经济日报连载   作者:乔·库尔曼  译者:孙奇

目   录

第一章 成败一念间. 2

没有热情,能打动谁!. 2

天道酬勤,情况坏到极点,往往就开始好转. 3

进步最快的,是那些积极行动的人. 4

要确保成功,就必须反复准备. 5

第二章 成功的秘诀. 7

抓住目标,准确出击. 9

连续提问,以让人觉得好像是他自己在做决定. 12

推销中的11条经验. 14

推销中的提问技巧. 16

发现购买动机. 18

学会问“why”——推销最重要的字眼. 19

还有其他原因吗. 20

与其多说,不如多听. 23

雄辩之中有艺术,沉默之中也有. 23

第三章 如何赢得信任. 24

赢得信任的第一个原则. 24

赢得信任的第二个原则. 25

赢得信任的第三个原则. 26

赢得信任的第四个原则. 26

赢得信任的第五个原则. 27

赢得信任的第六个原则. 28

第四章 怎样使人们愿意跟你做生意. 29

鼓励他人去成功,你也会成功;乐善好施者,必得神助。  29

记住别人的姓名和面孔. 30

预约电话不谈生意. 31

第一章 成败一念间

我成为一名推销员,并非命中注定;成为一名优秀的推销员,也非命中注定。先前,我从来没想过我会靠推销吃饭;现在,我却因推销而闻名。命运反复,谁能预料!

起初,我是一名职业棒球手,效力于约翰斯顿队,甲级球队,月薪175美元,因此我的生活既体面,又滋润。谁知道,老板竟然要解雇我。因为年轻,我并不在意。老板斥责我说:“我们不需要懒惰者。你像职业球手吗,你有职业的精神吗?”“是的!我懒惰!我没有精神!那又怎么样?!”我大声回敬了他,恼羞成怒,毫不在乎地离开了球队。现在想想,我感到惭愧。老板说的一点都没错,直到今天,我还会想起我在赛场上那蔫头耷脑、没精打采的熊样。

我的生活窘迫起来,不得不降低颜面,加入了宾州的切斯特队,级别很低,月薪只有25美元。我感叹自己是虎落平阳遭犬欺,心中燃不起一点热情。经常有熟人跟我打招呼,那更糟,简直是一种折磨。我徘徊了一星期,决定离开那鬼地方,去远远的康州纽黑文队。月薪仍然是25美元,但没有人认识我,我可以治疗一下心情,从头开始。

看天际孤云,我对自己说:“我要重新振作!一定要重新开始!我才22岁呢,怎能不生龙活虎!”热情燃烧起来,我奔驰于赛场,像骏马,像洪流,像子弹。我感觉身体内波涛汹涌,必须奔跑才能释放。我的力量也大得出奇,投过去的球差点震落队友的手套。我感染了队友,他们跟着我奔跑;队友感染了观众,他们站起来呼喊。我没有杂念,没有感觉,只想着打球;我浑身是胆,孔武有力,只想着奔跑;我热血沸腾,豪情奔放,只想着胜利。我成了赛场的中心。

那一阵子,我真感到自豪,是神奇的精神力量在支撑我,驱赶我,鞭策我。成绩和荣誉也让我感到骄傲。昔日被解雇的人,在今天却成了新星。州报刊印我的照片,记者总来“打搅”我,写文章称我为“锐气”,说我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给不能入级的球队注入了‘灵魂’。”真没想到,我会获得那样的赞誉,现在提起来就让我神往。

没有热情,能打动谁!

有耕耘就有收获,我的月薪涨到了185美元,那可是一大笔钱呵。两年后,月薪竟然涨到770美元。那段日子我是多么幸福,你简直无法想像。多么成功!多么舒服!多么惬意!但是,我注定成不了明星。在芝加哥的一场比赛中,我挥圆右臂,球脱手的一刹那,巨痛穿心而来,我的胳膊骨折了。我简直要为它哭泣,胳膊啊,你是我的生命呵,我爱你!现在你却要让我永远地离开赛场!那打击跟战场中失去一条腿没有差别!好战士宁可战死沙场,也不愿苟延残喘!

但有些事情是不可逆转的。带着一脸心灰意冷,我回到了费城老家。接下来的日子很艰难。先做了两年收款员,骑着脚踏车,一条街一条街,帮家具厂收款,报酬是1美元一天。没有阳光,也看不到希望。命运反复,谁能预料!然后我又加入寿险公司,想碰碰运气。干推销,完全是为生活所迫,因此我只想试一试。8个月后,我准备退出。8个月下来,我什么都没有拉到。既然不适合做推销,还待在那里干什么?!”

我又开始翻招聘广告了。无意中翻到了戴尔·卡耐基先生的成功学讲座。他的名声我早听说了,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决定去听听。谁能想到,戴尔·卡耐基先生随手一指,竟要我当场发言。惶惶无主中,我战战兢兢立起身来,感觉手无处放,结结巴巴吐出一点声气来。“等一等,先生,请等一等!”卡耐基摇头摆尾,毫不客气地打断我,“拿出生气来,年轻人!您这样讲话,哪一个爱听?没有热情,能打动谁?”

戴尔·卡耐基先生就此大谈“热情”话题。讲到激动处,他挥手摔断了一条椅腿,演讲也戛然而止。声音洪亮,感情饱满,目光坚定,意气奔放,余音绕梁,回肠荡气,这就是我对那堂课的印象。“没有热情,能打动谁!”我那晚失眠了,反复念叨着那句话。一夜辗转反侧,我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那天打出的第一个电话,我永生不忘。我精神饱满,信心十足,没有任何畏惧。那一次真是速决战,对方立刻答应面谈。会谈时,我热情洋溢,妙语连珠,对方当场就签了单。他是费城的谷物商,安蒙斯先生。他说:“如果我的员工都有您这样的热情,我的生意一定能好十倍。”然后,我们成了好朋友。他是我的第一个顾客,我一辈子都记得他。从那一天起,我感受到奋斗的乐趣,第一次体会到“做自己主人”的美好感觉。多年以后,我在给人们演讲时说:“你想像你充满热情,甚至是逼迫自己充满热情,很快地,你就热情饱满、浑身是胆了。”这是我的经验,只要你下决心强迫自己有热情,你就一定有热情。有谁是命中注定要成功的呢,有谁是命中注定要发财的呢?没有,都没有。有的只是你的一颗心:你想自己有热情,你就一定有热情;你想自己能富有,你就一定能富有。贫富只在一念之间。

天道酬勤,情况坏到极点,往往就开始好转

美好的时光总是乍现就凋零。当我从成功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又被失败包围,一个月过去了,没签一单。我感觉自己要被摧毁了。在失去希望的心灵面前,热情和欲望多么脆弱啊。我再次失去信心。在床上躺了两天,等待受创的心灵恢复,决定去找一份工作。只要拿固定工资,干什么都成。我接受的教育不多,没有资格做白领。

又骑上那辆脚踏车了,我的感情很复杂。几天奔波,没有一个公司肯留用我。我感觉自己好失败哟。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早上,我准备递交辞呈,我在清理抽屉的时候,沃尔特·伯塔先生进来了。他是公司总裁,正要召开一个全体推销员大会,顺道进来看一看。出于礼貌,也是为了避免尴尬,我没有马上离开。会上,几个业绩突出的推销员发言。他们热情洋溢,光彩照人。我受到震动,他们所讲的道理我闻所未闻。

 “只知道我、我、我,就是笨、笨、笨。”“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他需要什么,就给他什么。”“越是努力,你就越有运气。”“说赢顾客不等于赢得推销。”“要做电话记录,要详细,而且要经常分析。”……说实话,他们太优秀了,听得我只有点头,只有微笑,只有赞叹,只有佩服的份儿。他们讲得多好啊。没有把他们的讲话记录下来,我现在都觉得遗憾。

最后,沃尔特·伯塔先生做总结:“先生们,小伙子们,推销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如果你每天只向5个人推销,态度诚恳,感情真切,我相信,即使能力平平,也照样可以做好推销工作!”

我的失败、沮丧、灰心、绝望烟消云散。我激动起来,气满胸膛,恨不得立刻上街推销去。我撕掉辞呈,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每天至少见4个人,并严格做电话记录。那一段日子,渴望变成了无上信心:“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只要坚定不移,一定能成功。今天不行,明天、后天、大后天总行,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总行!”我跟我自己斗上气了:我就不信我不行!看不到成功,决不罢休!

天道酬勤,情况坏到极点,往往就开始好转。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我约见,我面谈,我打电话,我做记录,不再像以前那样只考虑“又没有人签单”,而是问自己:“今天见了几个人?没关系,今天没单,总有一天会有的。”一年之后,我站在公司门口,讲述我的成功经历。命运反复,谁能预料。在那12个月中,我一直坚持做电话记录,所有的数字都是精确的,并计算出每天、每周、每月的平均值。看一看这组数据吧,我总共打了1849个电话,约见828个人,成交65笔生意,销售提成4251.82美元,等于每打一个电话就有2.30美元的收入。这就是成绩!一年前,我嚷嚷着要辞职呢,现在竟有了一笔财富。天道酬勤啊。哈哈,我多么开心!

进步最快的,是那些积极行动的人

成功的道路还很漫长。尽管有了前面的成绩,但那一年收入并不高,我另兼了一份职,当棒球教练。因此得到宾州基督教男青年会的邀请函,请我参加“清洁语言,清洁电话,清洁体育活动”演讲会,还要求我发言。我哪有当众说话的勇气啊,对陌生人说话还脸红呢。推销工作给了我勇气,我决心向自己挑战,因为害羞与胆怯只会让人失败。去试一试吧,哪怕去看看也好,我安慰自己。

第二天,我来到费城的基督教男青年会,打听公众演讲训练班的事。“噢,我们正好有一个,你跟我来。”我就跟着那人穿过一道长廊,走进了一间屋子。里头坐满了人,一个人刚刚演讲完毕,由另一个人做评论。带路的人小声跟我说:“这就是公众演讲训练班。”

又一个起身演讲,紧张得浑身哆嗦。我给自己打气:“可别跟他似的,我定要洪亮、流畅。”演讲评论者过来了。我站起身来说:“您好。我想参加培训班。”他说:“是个好主意,但这个班课程已过一半了。”我说:“但我想马上加入。”可能是我的热情打动了他,他说:“行!下一个就由你来讲。”一下子,我就被推到台上了。我紧张得要死,差点想逃走,结结巴巴的,连个“你好”都说不出来。

谁都不是生而知之。我参加了一系列训练,还有每周的例会。

两个月后,我去宾州演讲。我讲棒球经历,讲自己的失败,讲最艰难的时刻,甚至还讲队友的事儿。一个半小时,完毕,二三十人跑上来和我握手,告诉我他们的激动、共鸣、感染和启发。我是乐坏了,感到惊讶:有那么好吗?!这确实让我欣慰。两个月前讲话都脸红,现在却做了几百人的演讲之师,变化多快。我信心大增。

后来,我总跟年轻人说:训练班不是让你呆坐那里静听的,而要大胆地说;听一整天,不如说5分钟。还有一个收获,结识了布莱·卫克斯先生。他是德拉威尔县的律师,很有名,也是演讲会的主持人。他亲自送我上火车,要我有空再去,我简直受宠若惊。在火车启动时,他说了一句话:“我和一个同事正议论买保险的事。”哈哈,“有空再去?”当然!怎能错过!他可是有名望的人,可以带来一大群朋友。数年后,他当上了美国第二大汽车俱乐部的主席。他是对我的保险生意帮助最大的人,也一直是我的良师益友。

演讲训练给了我信心,给了我勇气。成功人士都是极具勇气、充满自信的,可以轻松、准确、完整、随意地表达自己。从那以后,我也彻底战胜了我的敌人——胆怯,并热爱上了当众演讲。

进步最快的,是那些积极行动的人。如果你想推销有成,就去参加演讲培训班吧。怎样战胜胆怯,增强自信?最好的方法就是当众讲话。窃窃私语谁不会,当众讲话鉴英雄。那会让你的缺点暴露无遗,也是推销员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当众讲话吧,参加演讲训练,成功的道路将豁然宽广。

要确保成功,就必须反复准备

做推销记录不久,我就发现我的组织能力极差。我打出了2000多个电话,平均每周40个。记录一多,工作就杂乱起来。我希望找到一个办法,使我的工作井然有序,但没有成功。东方的中国有句俗语,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意识到,要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须花足够多的时间去磨刀。我把所打的电话记在卡片上,每周有四五十张。然后根据卡片的内容安排下次的话题,以及要写的信等。再排出日程表,列出周一到周五的工作顺序,包括每天要做的事。这要花去四五个小时,又琐碎又枯燥,半天时间就没了。因此,刚开始时,我总是做到一半就想放弃。坚持一段时间后,尝到了甜头,跟着就发现成效显著。

要确保成功,就必须反复准备。几年之后,我把星期六上午改成“自我组织日”,周六下午和周日全休,一点不去想工作。这样,我能以非常高效的节奏工作五天。思考半天胜过瞎忙五天。事实证明,拿出足够的时间来做计划,效果惊人。其实,商界大亨亨利·杜哈蒂早就说过:“我只做一件事,思考和安排工作的轻重缓急,其余的完全可以雇人来做。”大量的人没有养成先思后行的习惯,要么是只按别人说的做,要么是做到哪里算哪里。这样可不好。我以前的很多失败,就是因为没有学会这一点。

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筹划,既简单又有效,我却花了好些年的时光才领悟到。这很遗憾吗?是的。但又很值。诚如东方的故事所讲,父亲交给两兄弟一人一把生锈的柴刀,看谁砍柴多。一个拿了刀就往山上跑,另一个却先找磨刀石,把刀磨光利了才上山。胜利当然属于后者。我花了很多心血制作每周时间表,也做过月推销记录卡。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做得和我一样好。当然,你会说:“这对我并不合适。我不能忍受时间表的束缚。把自己弄得像钟表,生活还有什么乐趣!”但事实并非如此。

爱德华毕业于一所名牌大学。他雄心勃勃地干了两年推销,业绩很差,就来向我请教:“先生您看我适合做推销吗?”

我说:“年轻人,你完全适合。”他阴沉着脸,我则接着说:“任何人都可以干推销,但很多人总是自己束缚自己。”

他一脸无辜的样子:“我很卖力啊,每天忙忙碌碌,连给自己买条领带也顾不上。”我一下子就明白了,他跟早年的我一样,是个一味蛮干的人。我建议他参加6点钟俱乐部:“富兰克林说过,一些人始终生活在古老的年代。因此我把表拨快一个半小时。你可以利用这点时间读读书,想一想当天的工作。当然了,利用那点时间多睡一会儿,也是挺美的。完全看你怎么选择。”

小伙子立刻就买了闹钟,加入6点钟俱乐部。他参考我的办法,将星期六列为“自我组织日”。结果怎样?几年后,他出任东部一家大公司的销售经理。

我曾问过IBM的一位负责人:“你们的‘每周工作单'有多重要?”他说:“哦,那是我们最重要的武器。每个推销员都配备它,上面的内容是他们下周要做的工作和要见的人。同时,我们也保留一份附件,以指导他们。”我又问:“你们在29个国家开设了办事处,他们都执行这种方法吗?”他说:“当然。”我再问:“假如有推销员拒不执行,你们如何处理?”他的回答给我印象深刻:“不可能!如果他是不想干了,那尽可以拒绝。”

绝大多数成功人士大都严格掌握时间。芬林斯·杜伦先生,费城联邦人寿保险公司的领导人,给我讲过他的经历。“西部分公司经理叫迪克,我给他电话,说下周要去西部办事,希望下周二能见到他。他说他也殷切盼望,但周五才有时间。我只好等。周五共进午餐时,我问他:‘迪克,你这一周都在公司吗?’他说:‘是,我在。’我说:‘这么说,你周二也在?’他笑着说:‘是。’我感到不可思议,有些气愤了,问:‘老兄啊,你太过分了吧。你知道吗,你让我一周跑两趟,晚上还得赶回去。你以为坐飞机不要钱啊!’他解释说:‘哦,不好意思。你来电话时,我已花了好几个小时来计划本周工作。按照计划,周二有很多事情,排得满满的。按你的要求,我就得打乱计划。而我,请您不要误会,既然已做好安排,就算公司总裁来了,也不随便改动。我不让任何人任何事打乱我的计划。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完全是因为严守计划。我就是我。’”

芬林斯·杜伦先生评论说:“刚开始,我感到震惊,甚至有点恼怒。转念一想,他是对的。我明白了他的成功秘诀。”又补充说,在回去的火车上,他被一种全新的激情感染了,上班就把迪克的故事告诉了公司其他推销员。

1926年夏天,我与玛丽·罗伯茨女士做了邻居。她是作家,写了50部小说,美国稿酬最高的作家之一。我问她是如何当上作家的。她说:“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能当作家,但没有足够的时间。我有三个孩子,他们都还小,我丈夫也需要照料。还有我母亲,她很孤单,我时不时要回去看她。经济危机使我们一无所有,要靠借钱过日子。我还是下定决心写作。我定每一周的时间表,以小时为单位。这样我把孩子起床后的时间,丈夫打电话的时间,都利用上了。”我问她:“这会不会把你累垮?”她答道:“不,恰恰相反,我的生活因此走向春天。”我备受鼓舞,回家就制订了一个比以前更加完善的日程表。

下面是我的心得:强迫自己充满激情,你就可以充满激情,不能迁就自己的惰性。推销工作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每天见四五个人。只要他们能为你的热情所动,就会有收获。战胜恐惧,增加信心的办法很简单:参加训练班,当众演讲。这一关过了,其他的是小菜一碟。成功的全部秘诀就是计划你的时间。从中既能学到处理事情的方法,按轻重缓急来安排工作,又可提高思考分析能力。

第二章 成功的秘诀

无论何人,不要求自己的益处,乃要求别人的益处。—— 《新约·哥林多前书》

秋日的上午,阳光斜落在肩,我走进那家食品店。我打算向他们的老板约翰·斯科特先生推销保险。下面是我们的谈话。

“斯科特先生,我叫乔·库尔曼。您曾向我们公司要一些材料,现在给您送过来。这是您签名的名片。”“年轻人,你们公司不是答应给我准备一些商业文件吗?这并不是我要的材料。”“斯科特先生,您要的那些商业文件我们公司的确没有。不过,它为我提供了接近您的机会。您看是否可以给我一点时间,为您讲一讲人寿保险?”“啊,你看,我很忙,这还有三个人呢。跟我谈寿险是浪费时间。你看,我已63岁,早几年我就不再买保险了,以前买的已经开始偿付。儿女已经成人,他们能够照顾好自己。现在,只有妻子和一个女儿和我一起住,即便我有什么不测,她们也有钱过舒适的生活。”“斯科特先生,像您这样成功的人,在事业或家庭之外,肯定还有些别的兴趣,比如对医院、宗教、慈善事业的资助。” 我一边说,一边拿眼看他。他没发话,我心里就有了一点底,继续说:“斯科特先生,通过我们的计划,不论您是否健在,您资助的事业都会维持下去。7年之后,假如您还在世的话,您每月将收到5000美元的支票,直到您去世,这将是一大笔钱。如果您用不着,怎么着都可以;但如果需要的话,那可就是雪中送炭了。”斯科特先生看了看表,说:“如果你能等一会儿,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20分钟后,我又坐在斯科特面前。“库尔曼先生,你刚才讲到了慈善事业。不错,我资助了3名尼加拉瓜的传教士,每年花费很多,这件事对我很重要。你刚才说如果我买了保险,那3名传教士在我死后仍能得到资助,究竟怎么回事?你还说倘若我买了保险,7年后,每月就能得到5000美元的支票,我总共要花多少钱?”“6672美元。”“哦,我花不起那么多钱。”

接下去,我要把问题引向他的兴趣所在,那是推销成功的关键,就问他传教士的事。果然他很乐意,唠唠叨叨说了一大堆。从他说话的速度看,他确实很忙,但不是在忙工作,而是忙他的兴趣。他说他一直没有机会去看他们,由他在尼加拉瓜的儿子照料着,他打算今年秋天去看看。他还讲了其他很多事,都跟传教士有关。我抱了浓厚的兴趣听,然后说:“斯科特先生,你去时可否带上您一家人?您现在做出妥善安排,当您发生不测,他仍可以按月收到支票,而不至于发生青黄不接。你还可以把这个消息告诉那些传教士。”他就开始抱怨支出太多,我们的话题由此多起来。顺势问了他很多问题,都是关于传教士的。

结果怎么样?他买了6672美元的保险。

我拿了支票,走出办公室还稳健,出了店门,就一路奔跑,支票紧紧抓在手里。我哪里是在跑,简直是在飞。就在两年前,我的愿望还是得到一份搬运的工作。可现在,竟签下了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人寿保险,6672美元(约相当于1996年的128753美元)。我激动得吃不下饭,第二天凌晨才睡着。1916年3月3日,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

几周之后,波士顿举办全州推销大会,我应邀演讲。完毕,克雷拉·霍西克,全州最有名望的推销前辈,来向我道贺。他的年龄几乎两倍于我,跟我聊了好久,教给我与人相处的秘诀,我大受教益。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对那些秘诀体会更深。老前辈说:“我一直很疑惑,你怎么能肯定你会卖出那份保险?”

我问他的用意。他解释说:“你知道吗,推销的秘诀在于找到人们心底最强烈的需要,并帮他们满足它。刚见到斯科特先生时,你并不知道他想要什么,你发现他的需要只是碰巧而已,接着你设法帮他得到了它。你们聊天,你不断提问,使谈话一直围绕着他的需要,这就是你成功的原因。如果你要想让推销变得容易,就该记住这一原则——发现人们的需要,并满足它。”

整整两个月,他的话在我耳畔萦绕。除了那话,我好像什么也不能想。说得多好!我是把保险卖出去了,却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他的指点,我可能还要稀里糊涂干上好些年。姜还是老的辣,佩服。我反复琢磨他的话,终于明白了以往的推销为什么那么艰难。我真的嘲笑自己:只想着多卖点,却不考虑他们的需要。波士顿多么美丽!我学到了新的哲学:“站在顾客的立场考虑问题。”这个概念促使我更多地为约翰·斯科特先生着想。他17岁就来到美国。起初卖杂货,奋斗了半辈子,在东部开了当时最好的一家副食商场。他对自己的事业怎能不情有独钟,那就是他的一生啊!他怎么会不希望它永续经营呢?

回到费城,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协助他弄出一份事业计划书。那份计划书将他女儿和8个店员与他的企业紧紧连在一起。

后来,在费城商会俱乐部的午餐会上,约翰·斯科特先生对满座的名商巨贾发表了简短讲话。他谈到我帮他搞的那份计划书,满怀得意地说:“我最牵挂的两件事——我的企业和我建立的国外传教士团———已无后顾之忧。” 我的收获你肯定已经想到,那就是,在座的很多重要人物都经我之手办理了寿险和财产险。就在那一夜,我彻底领悟了成功的秘诀,明白了霍西克先生一句话的神奇力量。多少年来,我终日所想,无非就是多卖保险养家糊口;现在呢,我终于领悟了成功的真谛。再忙的人,再抠门的人,都乐意花费时间,或者花费钱财,在他喜欢的事情上。

发现他们的需要,并帮他们得到它。经验之谈:如果你不关心别人的需要,凭什么指望别人会关心你的需要?

抓住目标,准确出击

波士顿推销大会,还有一件事让我吃惊,许多推销领导层人物也来了,甚至来自加州、德州和佛罗里达州,那可是名副其实的万里之外。我问霍西克先生为什么,他说:“他们跟你一样,希望通过交流学到新的推销概念。这种投资很值,一旦有了新主意,他们便会取得更大成功。这次大会为你提供了一个与大人物接触的机会。如你能私下约见他们,听听他们的心得,定会获益多多。我相信,当你回去时,走路都会身轻如燕,有如神助。当年我就是如此。”

这下可好,我眼前一亮,看到无限光明。我感谢命运的垂青,我庆幸自己没有错过好机会。霍西克先生本人就是一位大人物,他的话,我听来如获至宝。棒球里有句行话,“看不见就击不中”,这与推销多么相似。得了霍西克先生的指点,我的推销确实有如神助,前面商会俱乐部上的收获就是明证。几年后,克利夫兰召开同样的推销大会,有一位先生讲了推销的规律。他的话给了我太深的记忆,以致想不起他的名字来,抱歉。下面就是他讲的故事。

路易斯·霍尔登出任伍斯特大学校长时,还很年轻。一天夜里,学校的主楼烧毁了。他找到安德鲁·卡内基先生,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他直截了当:“卡内基先生,我知道您忙,我也忙。您的时间我不会多占。我们学校的主楼前天烧毁了,我想您定能赞助10万美元,再建一座新的。”

“我不想出这笔钱!”“可您一向喜欢资助年轻人。我是个年轻人,也正好有困难。两天来,我到处寻求支持,屡屡碰壁。如果重建计划最重要的部分泡汤,那多么让人难过。卡内基先生,如果您的生意正当红火的时候,主工厂却毁了,您感觉怎样?”“那好,年轻人,只要你在30天内筹到10万,我就给你10万。”“如果您能把时间延长为60天,我一定来找您。”“成交!”霍尔登校长拿起帽子就走了,卡内基先生在后面喊:“记住了,只有60天!”霍尔登回头应道:“明白。”

整个见面过程只有4分钟。50天后,霍尔登拿着10万美元的支票站在卡内基面前。卡内基给了他另外10万。路易斯·霍尔登深知卡内基爱护青年、扶助后进之心,他做到了“准确出击”,因此只花了4分钟,就获得成功。卡内基先生怎么样呢?他似乎浪费了4分钟,每分钟价值25000美元,但因为给那10万美元找到了他喜欢的价值,资助教育,所以也很高兴。

我后来的一次亲身经历,能够从正反两面说明这个道理。

我曾因公到西部一个城市,下榻一家饭店。傍晚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那人说:“库尔曼先生,我叫布朗,正打算开一所培训推销员的学校,准备下月开课。今天晚上,就在您住的那个饭店,我准备了一个有几百人参加的会议。……”他唠唠叨叨了好多好多。

我不认识他,又有一堆事要做,说实话,哪有闲工夫去搀和他的事?于是,很有礼貌地,我祝他成功,婉拒了他的邀请。他那一套喋喋不休,真让人受不了。

再过一会儿,又有一个电话打进来,他说:“库尔曼先生,我叫约翰·怀特。布朗先生已把相关的事情跟您说了,也知道您忙,明天还得赶路,我就不罗嗦了。但我还是衷心希望您能抽出几分钟来,和我们待在一起。我知道您一向很关心年轻人。有了您的讲话,我们年轻人会充满勇气,一往无前,我们的培训班也会有个良好开端。其他几位演讲人我并不认识,但我深信您比他们更好。您也有过年轻的时候,一定能理解我们多么希望得到您的指点。如果您能来,我们将感激不尽。”他的话让我感动,一口答应了。他就懂得什么叫“准确出击”,他根本不提自己想要什么,只说我感兴趣的,就得到了他想要的。第一个人则犯了我过去的毛病,只说自己想要的,而不考虑别人的所需。戴尔·卡耐基说:“让他人接受你的推销,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仔细考虑别人的需要,舍此无他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在西部几个城市做了一系列演讲。

每当我提起推销规律,听众都反应强烈,纷纷提出问题。在依阿华州,一位中年人问我:“库尔曼先生,您说的规律在推销保险方面确实灵验。不过,我的工作是为一个杂志拉订户,该怎么应用您所讲的规律呢?”

这位先生拉订户已有多年,可业绩平平,没有大起色。

当时我就给他提了一些建议,他的反应很平淡。星期六的早晨,我在下榻饭店的美容屋理发,他裹着一股冷风闯进来,说有急事,打听到我下午要走,所以匆忙赶来。他是赶来报喜讯的。

“库尔曼先生,很抱歉,您星期二晚上的谈话,我没能表现出足够的热情,可后来琢磨您的话,觉得很对。以前我只向商人推销,他们虽然订了,却很少有人看,因为他们太忙。星期三,我从一位订户那里搞到一打信,他是本市的法官,大名鼎鼎,说我们的杂志很有意思,一个晚上就能看完,省时又省功。我受到启发,把订户中那些大人物拉了一个名单。现在好了,每当拉订户时,我就把法官的信和那份名单拿出来,这很有说服力,效果非凡。我现在已不是简单地卖杂志,而是推销有意义的文化,这得归功于您的教导。”

才三天时间,他就发生了质的飞跃。昨天还被轻视为处处拉客,今天却处处受欢迎了。他对工作有了全新的感受。同一个人,在同一座城市,推销着同样的东西,过去因不懂规律而一败涂地,现在却成绩斐然。这就是真理的力量。

万能的主啊,给我智慧。

是的,一旦人们明白了自己的真正需要,就会竭尽所能去得到它。经验之谈:活到老,学到老。多去研究人们的行为和心理。

我的热情日渐高涨,整天想的就是会见客户,因为推销似乎已经变得容易起来。但是,奇迹并没有发生。虽然有很多机会,却不能更进一步,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阻挡我。我困惑,很迷茫,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跟着,费城又召开推销大会了,我前往参加。这一次,我认识了另一位推销大师,艾略特·霍尔先生。他是一名老资格的推销员,已经退休,但他的销售记录仍然高居榜首。他告诉我,他也几经失败,伤心之余,每次都想退出,后来终于找到了诀窍,从此才无往不胜。霍尔先生在大会上与提问者对答,他的高论震惊了所有人。他主张对顾客不屑一顾,这激起在场2000多名听众的强烈反对,我也不敢相信。但在一番解释之后,大家都翘大拇指。

霍尔先生并不试图告诉我们是我们错了,也不显示出他比我们聪明。他只是简单地提问,而我们不得不同意他的观点。他不停地提问,直到所有的反对者都同意。

连续提问,以让人觉得好像是他自己在做决定。那真是意味深长的一课,我由此学得了新的思维方式。他是大家景仰的推销大师,他从来不用他的思考方式去影响别人,他只是提问,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但目标明确:帮助他人确认他的需要,并帮助他们下决心得到它。

顾客们最强硬最常见的抵触意见是:“我并不想下决心。”霍尔先生的答复是:“我的工作就是帮他们下决心。只要他确实需要,就一定能下决心。”一个推销员听了仍然大惑不解:“听了您的见解,我还得好好考虑一下。”霍尔先生说:“你不必陷入困惑,我会继续寻找办法帮你考虑。”

他一直在坚持自己的观点,他的态势也非常强硬,但是,他没有留下与人争执的印象,也没有显得是在为自己辩护,也没说过“你错了”之类的话。他只是在不断提问,却简单、完满、友好、彻底地完成了推销工作。很多推销员都欠缺那样的经验,我也不例外。我决心要好好尝试一下。

机会来了。一位朋友告诉我,纽约的一位制造商正为人寿险询价,金额高达25万美元,此外还有10个大公司的头儿也打算买。朋友问我是否有兴趣。“当然有了,这可是一块大肥肉啊。”我立即申请会面机会。几天之后,朋友打来电话,说他已安排妥当,时间定在次日上午10∶45。

接下来,我开始考虑行动方案。我决定使用霍尔先生的提问法,准备一系列的问题,以弄清楚那位制造商究竟想要什么。半个小时过去了,竟没理出一点头绪,我烦躁起来,想扔掉铅笔。霍尔先生的不紧不慢的形象浮现在我脑海里,我又坐下来,强迫自己控制情绪,提起热情:不要着急,使用新方法,总会有些不习惯,一旦熟练,可就像中国人用筷子一样灵便了哦。花去两个小时,我设计了14个问题,按顺序排列好,才沉沉睡去。

连续提问,以让人觉得好像是他自己在做决定

次日早晨,我乘火车前往纽约。一路上,一遍又一遍,反复琢磨那14个问题,真可以说是滚瓜烂熟。要确保成功,就必须反复准备呵。我突然来了一个灵感,决定冒一回险,先给纽约最大的体检中心打了电话,请他们为我即将见到的、尊贵的客人安排一次体检,时间定在11∶30。

终于到了那间办公室。秘书小姐接待我,并向她的老总通报:“博斯先生,库尔曼先生从费城来,他想求见您。他说与您约好的时间是10∶45。”“是的,让他进来。”

于是,我们开始对话。由于霍尔先生的方法是那样有效,也因为那次面谈是那么成功,对话内容我一直记得。“博斯先生,您好!”“你好,库尔曼先生,请坐。我想你是在浪费时间。”“理由?”博斯指了指桌上的一堆文件,说:“寿险计划,我已派人送给纽约所有的大保险公司。有三个是我的朋友开的,还有一个是我的至交,周六周日我们一起打高尔夫。他的公司业绩也相当不错。”“是的,世界上没有哪家公司比得上它。”“行了,库尔曼先生,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你非要向我推销,你可以按我的年龄,46岁,25万的金额,做一个方案寄给我。我会把你的方案与他们的进行比较。如果你的方案又好又便宜,这笔生意就是你的了。不过,我认为你是在浪费时间,你的,我的。”他指了指我,又指了指他的胸。

“博斯先生,如果您是我的亲兄弟,我就说真心话。”

“讲。”“我干保险已有多年。如果您是我的亲兄弟,我就会告诉您,赶快把那些所谓的方案扔了。”“什么意思?”“首先,要完全正确解释那些方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保险统计员才能做到,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保险统计员,需要7年时间。第二,您选择的都是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也可能是价格最便宜的公司。您该怎么选呢?闭着眼睛随便拿一份,还是花上几个星期精挑细选?我想说的是,其结果几乎完全相同。第三,我的工作就是帮助您做出最后的选择。为此,我必须问您一些问题,您看怎样?” “行!问!”

“您健在的时候,那些保险可以让您信任,但您百年之后,您的公司还信任他们吗?您看是不是这样?”“不错,是这样。”“那么是不是最重要的,事实上也是惟一重要的,是把您的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一方?比如,您半夜醒来,突然想起大片作物的火险昨天到期了,您还睡得着吗?第二天早晨的第一件事,是不是立刻打电话给保险经纪人,让他保护它?”“当然!”

“人的安全比作物更重要。庄稼尚且如此,人是不是更应该保险?给自己买一份保险是不是就更加重要?您不觉得该把风险降到最低吗?”

“这倒没想过,但可能性很大。” 

“如果您还没有买保险,是不是会损失一大笔钱财?同时也会损失掉您生意上的收益,对吗?”“何以见得?”“今天早上,我约好了卡克雷勒医生,他在纽约很有名,他的体检证明每个保险公司都承认。可以说,只有他的体检证明才适用于25万元的保单。他的设备又齐全又先进,您尽可以放心。”“这些东西,别的保险代理做不了吗?”“今天上午他们是不行了。博斯先生,这次体检很重要,您不能大意。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您现在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下午为您安排体检。首先,他们会找一个普通的医生,很可能是他们的朋友。检查结果最快当晚寄出,主管医生第二天早晨才能看到。如果他发现要冒25万美元的风险,必然安排第二次体检。为具备权威性,并准备必要的仪器,时间将一天天被拖延。拖延下去,您会有怎样的损失呢?要知道,未来是不可知的,什么都可能发生。”“噢,我再考虑一下。”

连续提问,以让人觉得好像是他自己在做决定。

“假设明天早晨您突然感冒,嗓子发痛,咳嗽不止,因此躺了一周。当您好了,再去做那艰苦的体检,保险公司会说,博斯先生,看到您恢复健康,我们非常高兴,但考虑到您的感冒,我们可能要附加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再观察您三四个月,以确认那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您看,时间将一直拖延下去。博斯先生,这些都可能发生吧?”“是的。”“那么您的损失,谁来保证呢?”“那倒是个问题。”“博斯先生,现在是11∶10,若现在动身,还能赶上卡克雷勒的约会,11∶30。您看上去气色很好,要是体检也没什么问题,您的保险将在48小时后生效。我相信您的感觉一定不错。”“感觉是好极了!”“难道这次体检对您不是最重要的吗?” “库尔曼先生,您在为谁做保险代理?”“当然是您啦!”博斯先生昂起头,点燃一支烟,拿了帽子,停顿片刻,说:“走吧,小伙子!” 体检很顺利。然后,我们成了朋友,他力邀我共进晚餐。吃饭时,他笑着问我:“你是哪家公司的?”

切记这一点,要让人觉得好像是他自己在做决定。

经验之谈:连续提问不是为了说服,而是为了帮他们得到。

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连续提问,以让人觉得好像是他自己在做决定。

推销中的11条经验

现在来分析一下推销工作。也许您会说:“你的那些诀窍的确很有用,可那是对保险而言,我该怎么利用呢?”我可以告诉您,不管您是卖什么的,那些诀窍都适用。您可按照下面的步骤去做。

1、预约。预约时要饱含感情,还要尽力争取各种有利条件。你要使他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约会对他很重要。没有预约就等于是没有准备。高手不打无准备的仗。不预约就登门造访也是失礼的行为。

2、精心准备。假如你受邀参加一个联席会议,会上有很多大人物,你要当众发言,他们每人还要给你100美元,你会怎么做?你肯定把发言视为大事,花上好些时间准备,非弄出个完美的方案不可。为什么?因为你要面对三四百人,而且他们都不简单。其实,三四百人与一个人本质上是一样的。因此,你要把每次与客户见面都视为一桩大事。要确保成功,就必须精心准备。当初,听说同博斯先生的会谈已安排妥当,我就坐在桌前,沉默了将近半小时,也没有想出该对博斯先生说什么。我感觉到累了,就想:“明天上了火车再想吧。”可是,心里又一个声音在跟我说:“怎么可以这样!现在就要准备好。万一明天还是想不出来,怎么办?博斯先生好不容易约到了,就该充分准备,这才是打胜仗的态度。”

其实,真正思考起来倒也不难。不一会儿就有眉目了。

“见面什么最重要呢?”贷款。博斯先生肯定向别人贷过款,而他的那些债权人会坚持让他买人寿保险。

3、什么最重要。根据上面的推论,关键问题就在于:他的人寿保险真的很重要吗?当然,还可以这么问:他对什么最感兴趣,什么东西对他最有价值?

深入思考,就能找到答案:他对自己生前生后的财富最关心,因而关心健康并买寿险就很重要。正因如此,我才能战胜其他大公司。与博斯先生共进晚餐时,他告诉我:“我那些做保险的朋友一定很吃惊。你知道吗,几个月前他们都来找我了。他们没有你聪明,只一个劲儿地说他们的价格是如何地合理,如何低廉。嘿,你做得多好!多亏你提醒,我才意识到再拖下去的危险。假如我没在吃这顿饭前去做体检,我就够笨的了。”

我得到的启发很大:千万别搞太多的问题,要直接跟顾客谈论他最重要的是什么。

4、关键点。在与客户交谈时,做到以下三点,就效果非凡。事实上,一个人能迅速地抓住以下三点,他一定是个很厉害的角色。抓住要点;逻辑严密;简明扼要又不离开主题。与博斯先生见面前,我记下要点,一遍又一遍琢磨,直到确信自己有十足的把握。因为反复准备,所以充满信心。如果你的记忆力够好,可以凭空与顾客交谈。如果记忆有误,那么,拿出你的记录本来,一定不要犹豫。

5、提问。与博斯先生会面前,我准备了14个问题,实际只用了11个。15分钟的谈话,全部是问答式的。怎样提问,这对推销成功至关重要,我将在下一章讨论,关键是要让他觉得是他自己在做决定。

6、突破口。怎样才能让客户吃惊?你得唤起客户对自身利益的极大关注。但是,你得小心,你要保证他得到的是实在的利益,而不是虚无的概念。否则他们会反感。在同博斯先生的会谈中,我用到这一点:“我干保险已有多年。如果您是我的亲兄弟,我就会告诉您,赶快把那些所谓的方案扔了。” 

7.让顾客担心。心理研究表明,只有两种基本心态可促使人行动,一是渴望得到,二是害怕失去。广告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善于制造危机让人担忧。对博斯先生,我正是利用了他的担心:对失去财产保障的担心。但我要强调前一条讲到的,你要保证顾客得到的是实在的利益,而不是虚无的概念。

8.树立信心。如果你很诚实,你可以采取很多方式来树立信心。我有4个好建议:①当购买者的参谋。在准备与博斯先生会谈时,我想像自己是他的职员,专门负责他的保险事宜,那我的保险知识对他就有指导意义。这能消除我作为推销员的患得患失心理,使我心平气和,沉着冷静。多年来,这种态度使我获益良多。如果你愿意当购买者的参谋,积极地为他出谋划策,谁不愿当你的购买者呢?②“假如你是我的亲兄弟,我就对你说实话……”如果你的信心足够强,你可以轻松自如地运用这个原则。上面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能起到很大作用。我是这么说的,平静而自信,缓缓说出,然后等顾客开口。一般来说,顾客的回答正中我的下怀:“你的意思是……”③赞扬你的竞争对手。推销有一个原则:“如果不能称赞对手,也不要说他的坏话。”这是获取顾客信任的捷径。要尽量说竞争对手的好话。当博斯先生说他朋友的公司如何好时,我就顺水推舟,说:“世界上没有一家公司比得上它。”好啦,顾客会认为你是可靠的,不是为了自己的推销而诋毁对手。如果你发现对手向顾客撒谎,该怎么做呢?不能拿话诋毁,而是帮顾客收集证据,让他自己做判断。5“我现在为您做的事是其他人干不了的。”这也是常用的一句话,非常有效。但不能是一个概念,而要有真东西。

记得有一次我要去衣阿华州做演讲。临行之时,拉塞尔·雷文尼先生,他是商会会员,前来跟我道别。他对我说:“你一句话帮我卖了一车油。”我问:“什么话?”拉塞尔说,前一天晚上,他给一个客户打电话:“我今天为你所做的事是其他人干不了的。”“什么事?”顾客问。“我可以为你搞来一车油。”“我不要!”“为什么不要?”“没地儿放。”“先生,如果你是我的亲兄弟,我会告诉你为什么我要为你弄一车油。”“到底什么事?”“你知道吗,马上要出现油料短缺,油价一涨,你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说的不错。但我确实没有地方。”“你可以租嘛。”“不,我还是不想要。”拉塞尔回到办公室,那位先生已打来电话并且留了言。拉塞尔回电,客户大声说:“拉塞尔,快把你的油卖给我吧,我租到一个旧加油站,足可以存放一货车油。”

9.真诚地赞美客户。人人都愿意被重视,人人都喜欢受夸奖。适当的赞美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要注意分寸。如果对方是一个喜欢实事求是的人,那你的赞美就要有根据,最好是间接赞美。

10.适当的冒险。这样的冒险可稳定全局。在向博斯先生卖出保险以前,我就与卡克雷勒医生约好为他做体检……这是一次赌博,我把宝押在能够成功上了。但我不提倡赌博,而提倡冒合理的风险,可以预见的风险。

11.会谈时要多用“您”。一次成功的经历,可以供多次分析。博斯先生的生意之后几年,我对推销原则有了更深的认识。我计算过,在那次15分钟的推销过程里,我总共用了69次“您”“您的”。我自己不晓得从何时开始使用这个原则的。在使用“您”时,一定要牢记:站在他的角度看问题,以他的需要为谈话出发点。

您不想试试吗?把上次的谈话记下来,看您使用了多少个“您”

“您的”。下次记得将所有的“你”“你的”换成“您”“您的”,看看效果怎样。经验之谈:用“您”,而不要用“你”。一次成功不算什么,知道为什么成功,才能不断成功。善于学习,善于总结。

推销中的提问技巧

在做成博斯先生的生意之前,我定下的目标是一年推销25万美元。我认为那个目标很高,要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哪知道,一天就实现了,真是妙不可言!25万美元,一周之前看起来还巍然耸立,现在觉得不过尔尔。我一咬牙,一狠心,就把目标定为100万美元了。敢于向自己挑战,也是人生一大乐趣呵。

在回费城的火车上,我思潮起伏。那些经验让我激动,竟然坐立不安。火车上拥挤杂乱,根本没有空位,而我丝毫不受影响,整个心思钻进销售里去了,一遍又一遍,回想与博斯先生的谈话,并拿笔记下感想。“这次成功的确不容易,25万,几天前还不敢想呢。如果不是霍尔先生的提问法,一定要白跑路了。”知道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你所知道的。我意识到,如果仍然像以前那样莽撞地推销,3分钟就会被扫地出门。这一次不同,我集中了全部的力量,没有表现丝毫的抱怨,始终站在博斯先生、一个购买者的立场考虑问题。每当他有什么异议或疑惑,我就直接以提问的方式回答他,让他觉得,那些主意都是他想的。当博斯说出“走吧”,我知道,提问方式成功了。

使用提问法,我顺利地做成了另一桩买卖。客户是一位年轻的建筑师,很有前途,正在搞几个重要项目。我通过朋友给他发了一封信。建筑师说话很优雅,但语气坚定。看完信,他说:“你的保险业务我没有兴趣。而且很不巧,一个月前我就买了很多保险。”

那就是他的固执,但我还是想了解他,于是提出第一个问题:“艾伦先生,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建筑业的?”谁知道,他竟滔滔不绝说了3小时。我当然有足够的耐心听,因为那是突破口。

他的秘书拿了几张支票请他签字,离开时她拿蓝色的眼睛打量我。她一定很奇怪吧:什么人能让她的年轻有为、惜时如金的老板滔滔不绝3小时?而我什么都没做,只是平心静气地听。告辞时,我基本了解了他的理想、奋斗和事业。后来的一次会谈中,艾伦先生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对你讲那么多。你看,我身边的人,甚至包括我妻子,也没有你知道的多。”我很自豪,一句简单的提问,完全改变了我的角色和形象。两周后,我拟出一份保险计划书和两份相关文件。圣诞节前一天下午4点,我从艾伦先生那里拿到了10万美元的保险合同,同时还带走了副总裁和行政总监的保险合同,一个10万美元,一个2.5万美元。简单一问,使我多了一位挚友,多了好些财富。10年间,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了75万美元的生意。

知道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你所知道的。在听从霍尔先生的建议之前,我习惯于给顾客一种自己无所不知的印象。而对艾伦和他的同事,我努力让他们对问题给予更多的答案。我没觉得自己是在“卖”,但他们总是在“买”。经过25年的摸索,我终于明白:让对方回答你的问题,比试图让他们遵照你的思维方式去考虑更有效。我终于深刻理解了霍尔先生的方法。其实,早在150年前,费城的一个大人物就有同样的见解,他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在读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时我发现,他年轻时很孤立,树敌过多,因为他总与别人争论,总想支配他人,最后失去了支持者。后来他研究了苏格拉底的提问法,把它发扬光大,并终身践行,终于在引导人方面轻松自如。他不再与人争执,而是从对方的角度不断提问,总使对方心悦诚服。这种方法并不特别难学,我将它用于推销,效果好得出奇。如果你打算采用提问法,要注意以下两点:1、让对方知道你在想什么,而且你所想的跟他有关。2、提问时态度要恭敬。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讲过,学校教育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提问的态度,表达意见的方式,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我没上过大学,但也在实际工作中懂得了这一点:促使人们思考的最好方法就是提问,提一些切合实际的、跟他有关的、聪明的问题。现实生活中,这是惟一能让人思考的办法。你知道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你所知道的。提问时要注意下面六点:1、避免争执;2、不要唠叨;3、帮助对方认清他的需要,并帮助他得到它;4、帮助对方理清思路,让你的想法变成他的;5、找到推销中的突破口;6、让对方感到受重视,并站在他的立场考虑问题。这里,有必要再强调一次,走向社会以后,最重要的事就是:提问的态度,表达意见的方式,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经验之谈:知道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你所知道的。让对方自己给出答案,比试图让他们按照你的方式去思考,效果要好得多。

发现购买动机

纽约一家夜总会为了招揽顾客,找了一个体壮如牛、膘肥肉厚的人,声称顾客可以随便打他的肚子。很多人都试着挥出拳头,包括一些女孩子,结果是那家伙毫发未损。一天晚上,夜总会来了一个瑞典人。他不懂英语,主持人费好大劲,打手势,做示范,才让他明白他该做什么。瑞典人摩拳擦掌,笑嘻嘻的,看上去是乐坏了,把外套一脱,挽起袖子,冲那大肚子奔了过去。大个儿挺胸收腹,深吸一口气。可瑞典人没打他的肚子,而是朝他的下巴揍了过去,大个子应声而倒。显然,瑞典人是故意揍了大个子的下巴。他的行动适合推销的原则:找到对方最软弱处(最关键处),给予致命一击。

事实上,大多数人总是把不住事情的关键点。关键点是成功的钥匙。比如博斯先生的那桩生意,他关心的是买到最安全的保险,他自己却模糊地认为是最便宜,那些终日围着他转的保险推销商,也把重点放在了最便宜上。博斯先生是一个好的生意人,当然知道最便宜的绝不是最安全的。我是以提问的方式,把谈话引到了关键点,才发现他的真正需要,因此能够准确出击,提醒他赶紧买下保险才是最合算的。可以这么说,最合算的才是最便宜的。

那么,怎样找出关键点呢?这就需要你鼓励顾客尽可能地多说话。只要他们说出来四五条不买的原因,你就可以在每一点上跟他们讨论,而不要急着卖你的保险。只要你能让顾客不停地说话,就等于他在帮助你找关键点。因为他所说的四五条原因中,一般而言,必然有一条是关键点。有时不必你多说,顾客自己就会回到关键点上来。

在一个全国性的推销员大会上,我结识了鲍尔先生,雪弗莱汽车公司的公关经理。他讲了自己买房子的事。他很想买一幢带树林的房子,就找到房产商。那房产商可谓绝顶聪明,先与鲍尔先生闲聊,时间不长,就弄清楚了鲍尔先生想出的佣金数量,还知道了鲍尔先生喜欢树林。然后,他开车带鲍尔先生看了一座房子。房子很漂亮,后院还有一片树林。

他对鲍尔先生说:“你看这树,多美,有18棵呢。”鲍尔先生啧啧赞叹,问价格。那家伙真是推销高手,回答说:“还不能讲。”鲍尔再问,那家伙就东塞西搪,就不说出数来。之后,一问到价格,他就数那些树:“一棵,两棵,三棵……”多有意思的推销员。最后怎么样,鲍尔先生会掏钱吗?他当然掏了,而且还不低,因为那里有18棵树。故事讲完,鲍尔先生感叹道:“这就叫推销!他一旦知道我要什么,就开始‘勾引’我。他做得的确很棒,值得学习。”

经验之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人们思考效果最好。什么是关键点?顾客最感兴趣的东西。要想抓住关键点,就要鼓励顾客尽量多说。

学会问why”——推销最重要的字眼

我个人认为,推销中最具力度的词是“为什么”(why)。答案很简单,我却花了好多年才得到。此后,谁要与我争辩,我就用一个“why”与他展开讨论。我是在一次午餐上听了朋友的故事后,才深刻意识到“why”的价值的———其时,我使用那词已经有好一段日子了。你不停地问,他就会不停地说。如果你的“why”跟他的兴趣有关,他一定会说的。

那位朋友是费城一家再生物资公司的老板,我们共进午餐。他讲到一段趣事,说他在乡下与友人聚会,都住在一间屋里。入睡前,大家轮流讲故事。轮到他时,其他人都呼呼睡着了,只剩下一个人在听。他的眼皮也开始打架,很想倒下睡去。可那惟一的听众,每当他要停下来时,就问一句“why”,他只好继续讲,直到那惟一的听众传来鼾声。第二天,他一问,才知道,那家伙只是想看他能把故事讲到什么时候。

故事讲完,我们哈哈笑。他继续说:“哦,我突然想起来,我是怎么买下今生第一份人寿保险的。你对我说的那些话,别的推销员都说过。你的高明之处在于,你不跟我争辩,只是一个劲地问我‘why’。你不停地问,我就不停地解释,结果把自己给卖了。我解释越多,就越意识到我的不利,防线最终被你的提问冲垮。不是你在向我卖,而是我自己‘主动’在买。”他接着说:“那次聚会结束后,我回到办公室,用那神奇的办法,只通过电话,就卖掉了好多积压的货。可能你自己都还不知道,你不断问我‘why’,就是在使用这个策略,对吧?”

真心感谢他,是他使我真正认识到“why”的力量。令我大惑不解的是,许多推销员竟然害怕用“why”。在一次演讲中,我请那些听我演讲的推销员发言,说说第一次使用“why”的感受,以及使用的效果。佛罗里达的一位机器销售员讲了体会。他说:“昨天晚上我听完库尔曼先生的演讲,心里犯嘀咕,那管用吗?今天上午,一位顾客来店里问机器的价钱,我告诉他2700美元。他嫌贵,我问为什么。他说恐怕本钱都赚不回。我又问为什么,他说难道你认为能吗?我说为什么不能呢?他就不客气了,说:‘你认为可能吗?’我说为什么不可能,那些买了机器的人都说很划算,是很好的一笔投资。他说恐怕他还是负担不起。我又问为什么。之后,只要他有疑问,我就问为什么,尽量让他多说,直到他再也说不出理由来。最后,他买了那台机器。那是我做成的最快的一次推销。如果还是像过去一样,跟他喋喋不休地推销,生意肯定要泡汤。”

经验之谈:学会问“为什么”,是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好方法。你不停地问,他就会不停地说。

还有其他原因吗

有一段时间,我特别保留了5000个推销记录,想找到顾客购买或拒绝的原因。我对记录做了细致的分析,结果发现,有60%的顾客没有说出真实原因,他们在拒绝时所说的原因与真实原因毫无关系,只有38%的顾客说了真话。这是什么缘故呢?他们都是诚实的人,为何对咱推销员遮遮掩掩?

斯坦利·摩根勋爵是商界的旷世奇才,创下一个庞大的帝国。他曾说过这样的话:“人们做某件事,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只是听起来顺耳,另一个才是真正原因。”他说对了,我的记录明白无误地证实了这一点。多年来,我做着各种试验,想找到区分动听的谎言与真实的理由的方法。我找到了,方法很简单,竟然是一句日常用语,效果却出奇的好。对我而言,那句口头禅比大把的钞票更重要,因为我认为我找到了一个真理。真理的力量何其大呢!那句话就是“除了……之外”。

有家地毯厂,一直是我的潜在顾客,由三人合办,其中两人观念新潮,另一人则相当保守。那人上了年纪,耳朵还不好使。每次谈起保险,他就变成完全的聋子,对我的话没有一点表示。所以,我盯了多年,却没结果。有天早餐时,我翻报纸,突然看见一条新闻,说地毯厂那个老家伙死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可以做成那笔生意了。这不是我幸灾乐祸,而是因为我一直惦记着他。过了几天,我给那家工厂的厂长打电话,以前就是跟他谈的,他的态度还真不错。当我按约定时间走进他的办公室时,他却一脸不高兴。刚坐下来,他就发话:“你是来谈保险的吗?”我微笑,没有应声。他表情严肃,坚决地说:“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买。”“能告诉我原由吗?”“我们赔钱了。资金短缺,财政赤字。而你讲的保险每年至少花我们8000到10000美元。”

“是。”“所以,除非我们财政好转,我们绝不多花一分钱。”我沉默了几分钟,问:“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原因吗?换句话说,到底什么原因使你这么坚决?”听我那么问话,他浅笑,说:“是有点别的原因。”“能对我讲一讲吗?”“是这样的。我的两个儿子都已大学毕业,都在厂里工作。他们热爱这个厂。我不能把所有的利润都给保险公司,我得为他俩想想,对吧?”这才是他不买保险的真正原因!我茅塞顿开。先前的理由听起来很顺耳,却不是真正的原因。我知道机会来了,就向他详细介绍保险是如何重要,并为他制定了一个方案,保证财产不会流失。自然,方案包括了他的两个儿子。他的儿子有了保障,我的推销有了成果,我们握手相庆。那笔生意,直接价值是3860美元,但间接价值呢?不好估量,因为我发现了一个真理。那句话就是“除了……之外”。

我为什么要问“除此之外……”,是不相信他吗?不是。

他说的第一个理由合情合理,我是完全相信的。一种经验,一种感觉,一种习惯,总之,不管因为什么,我追问了下去。好了,多年的疑惑在此开解,我顿悟了:区分表面理由与真实原因的方法很简单,就在“除此之外……”后头。那方法我以前也在用,是不自觉的,现在却变成了我的真理。我引以为自豪,因为它的确帮助了很多同行。

如果你知道了对方不愿购买的真正理由,你该怎么办呢?

讲一个故事吧。有一次,我和两位朋友共进午餐。他俩都很有名,一个是化学公司的经理,一个是房地产商。他们告诉我,有位生产电器固定设备的大老板想买保险,金额在5万到10万美元之间,建议我去试试。电器老板叫唐·林德赛,第二天上午10点,由秘书引见,我进了他的办公室。当时,他脸色很不好看。我坐下来以后,他一言不发。我只好主动打破僵局,说道:“林德赛先生,有两位朋友说您要买寿险,我就过来看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您的。” “你在说什么!”他突然高喊起来,声音像炸雷,屋顶都可能在发抖,“两天就来了五个,他们开什么玩笑!”我愣了一下,待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禁不住想哈哈大笑,但看他满脸阴云,就硬生生忍住,问:“不知道您跟他俩说了什么,他们为啥认为您要买保险?”

“我说过什么?我说我不会买任何一种保险。我根本不相信保险公司。”“您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您不买保险,肯定有充分的理由。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真心诚意想听一听。”听我说话委婉,他不那么生气了,放低声音说:“我可以告诉你,因为我赚够了钱。即使有什么意外,我的老婆孩子也有足够多的钱。” 我想了一想,说:“林德赛先生,除此之外,您是不是还有别的原因?”“没了。就这一个还不够吗?没别的了。”“我可以问一个有关您个人的问题吗?”“讲。”“您欠债吗?”“不”。“倘若有一天您欠了债,您是否考虑买保险以消除身后的隐忧呢?”“会。”“如果您不幸去世,美国政府就会对您的不动产执行抵押。而且在您妻儿得到遗产前,他们还要收取一大笔遗产税。”

那天,林德赛先生生平第一次买了保险。然后,我又与那两位恶作剧朋友共进午餐,告诉他们林德赛先生的生意搞定。他们大吃一惊,怎么都不相信。

简单一句话,能让人们心情好转,使谈话可以继续。那句话就是“除了……之外”。举一个非同一般的例子。一天上午,有位年轻人找到我,他有一大堆问题。两年前,他们公司不明不白地失去了当地最大的客户商,却一直没有找到原因。公司特派了纽约总部的一位副总裁前去商谈,也是空手而回。年轻人看起来精明能干,他告诉我:“我是一年前进入公司的。一开始,上头就让我把那个失去的大客户拉回来。一年来,我打了无数次电话,白费唇舌,看不到一点希望。”

我问了他一些情况,特别是最近的谈话内容。他说:“今天早晨我还去了一次。我请求他们总裁继续与我们合作,但是没什么起色。我呆坐在那里,又不得不离开。”我建议年轻人即刻再去那家公司,对那位总裁说,这次是公司总裁派去找他的。我跟他还详细讨论了对方可能问到的话题,并约定,他要尽快把会谈结果告知我。

下午,我接到电话,他一定是眉飞色舞,在电话那头激动得不得了,话都说不清了。他说:“我能不能现在就去见您?我拿到那家公司的订单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公司总裁今晚就飞来。”简直不敢相信!我跟他一样激动,说:“那你赶快来,告诉我一切。”年轻人来了,他说:“一切都很顺利,简单得让人无法相信。我再次走进总裁办公室,他望着我,很吃惊的样子。”下面是他们二人的谈话内容:“总裁先生,我早晨离开您的办公室后,又接到我们总裁的指示,要我即刻再次见您,详细询问失去您这位重要客户的原因。您不再与我们合作,肯定有您的理由,肯定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如果您能告诉我这一切,我将不胜感激。”

“我不是告诉过你了吗?有个公司提供了比你们更优惠的条件,我答应与他们合作了。”“总裁先生,除此之外,是不是还有别的什么原因?您是不是还有些理由没有说完?如果有的话,烦请您告诉我。我们将尽力满足您的要求,您也会因为给了我们改过的机会而感觉更好。假若您尽弃前嫌,给我们一个机会,我们一定不会让您失望。您看还有别的原因吗?”“嘿,告诉你吧。你们公司连声招呼也不打,就断然停止提供特殊的优惠条件。你叫我怎么合作?” 这样,真正原因显露了。

我在讲这个例子时颇费躇踌,生怕给大家留下这样的感觉:阴谋诡计可以获得成功。不,不是这样的。诡计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今无有。我崇尚诚恳,决不用诡计,也不希望别人用诡计。后面我还要专门讨论诚恳的价值。

经验之谈:人们做事通常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要听起来顺耳,另一个才是真的。发现真正原因的最好公式是“为什么”和“除此之外”。很多人失败,是因为他们很少去寻找事情背后的真正原因。

与其多说,不如多听

几年前,我与戴尔·卡耐基先生横跨美国,巡回演讲,每周有5个晚上对着几百名听众发表演说。听众来自各行各业,有速记员、教师、经理、家庭主妇、律师和推销员。他们求知若渴,希望找到与人相处的最好方法。

此前,我从没有做过巡回演讲,所以是在冒险。活动一结束,我就急急奔回家里,赶做两件事:一是继续推销人寿保险,二是向人们讲述我的感受。 

雄辩之中有艺术,沉默之中也有

第一个电话打给了费城牛奶公司的总裁,我以前跟他做过一笔小生意,他倒是很愿意见我。在他面前坐下后,他递过来一支烟,说:“乔,说说你的巡回演讲吧!”

“好啊,不过我更想知道你的近况。你现在忙什么呢,家人都好吧,生意照样红火?”他就聊起了他的生意和家庭。后来就说到前一天晚上和朋友们玩“红狗”的事。那是纸牌的一种新玩法,我没听说过的。本来,我是很想跟他聊巡回演讲的,但看他谈“红狗”谈得手舞足蹈,我也就乐了,不忍心打断他。其实想一想,纸牌确实能给人们很多乐趣。我要告辞了,他叫住我说:“乔,我们公司打算给管理人员投险,你看,28000美元够不够?”啊,太棒了!如果还年轻,我一定会跑过去亲他一口。意外的收获!巡回演讲一点都还没说呢,却得到一份大订单,当时我真是感谢上帝眷顾。也许别的推销员正等在门口想揍我呢。

这给我上了一课,那就是当一名好听众有多么重要。你要表现出你对他所说的真正感兴趣,你得做出急切的渴望倾听的样子,那么,你的推销艺术就到家了。这不是虚伪。如果你是发自真心的爱他们,你一定会喜欢听的。要做一名真正伟大的推销员,你必须是真心地爱他们。其实这个方法并不新奇。早在2000年前,西塞罗就说过:“雄辩之中有艺术,沉默之中也有。”但是,许多人忘记了“听”的艺术。这世界上好的听众少之又少。

一个大机构告诫它的推销员说:你们看电影时,要特别注意男主角是怎么倾听他人说话的。一名好的演员,也必须是一个精明的听众。这就跟演讲一样,听众的脸是一面镜子,演讲者的效果就写在听众脸上。一位著名导演说过,许多演员没能成为明星,就因为他们不知道怎么“听”。听的艺术只适用于演讲者和推销员吗?你可曾注意到,有时你跟别人说了半天,他却毫无印象?我就多次碰到这种情况,对方确实在“听”,却不知道我说了些什么,结果我是白说了。后来我就反复告诫自己:“与人谈话时,如果他毫不在意,就趁早住口。”我也真这么做了。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绝顶聪明的。早先,他有好为人师的毛病,总喜欢教导别人,指出别人的错误。因此,大家尊重他,又远离他。幸好一位朋友给他指明了这一点。过了半个世纪,他79岁了,在那本著名的自传里,他写下了这样的话:“总而言之,在言谈中,用耳朵比用嘴巴强,我坚信沉默是一种美德。” 你是怎么做的呢?是在全神贯注地听,还是在充耳不闻地想?或者是总说着自己的,全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我的感受是,我如果不认真听,就容易搞错,造成损失。

经验之谈:通往成功的捷径是,把耳朵借给别人,而不是把嘴巴借给别人。与其多说,不如多听。你对别人说的感兴趣,别人才会对你说的感兴趣。 

第三章 如何赢得信任

赢得信任的第一个原则

赢得信任的第一个原则是,你值得信任。

初入保险业时,我以为我的前途光明,因为我的指导员是卡尔·科伦斯先生,40年来他一直是公司的推销之冠。他最非凡之处在于,别人总是愿意信任他。人们总觉得:“他值得信赖,他对这门生意很熟,跟他合作不会吃亏。”第一次见他我就有那种体会,但知道为什么,却是后来的事了。

有一笔生意,是在我失去信心、准备退出时联系的。客户很客气地跟我说:“你一个月后再来,那时可能会签合同。”我已经有一些经验了,知道又没戏,没有勇气再去,但不了了之又不妥。进退两难时,我决定向科伦斯先生求助。看我一脸倒霉气,他心有不忍,便答应陪我走一趟。完全没有想到,他轻轻松松就把生意谈妥了。他的示范动作让我激动,也沾他的光,我得到259美元的佣金。不过才几天,就传来坏消息,说客户身体原因,合约要暂缓。我向科伦斯先生请教:“我们该不该告诉客户,这是不符合规定的?如果不告诉他,他不会知道的。”科伦斯先生很平静,说:“这样做肯定可以,但不能那么做,你还不明白其中的差别。”

他带上我立即去拜访客户,陈明其中要害,并对客户说:“希望你能慎重考虑一下,因为我确信这份保险对你是有益的。” 那位客户大受感动,当即签了支票,交付了一年的保险费。

在我看来,卡尔·科伦斯先生的示范行动胜过让我参加千百场演讲,他让我明白了别人为什么总是信任他。他让我真正领悟到什么叫真诚。看着他坦然的目光,你不能不信。

“但不能那么做。”寥寥数语,表明了科伦斯先生的人格,我终身难忘。他给了我力量,使我有勇气在前景混沌时坚持人格:别人是否信任不是标准,自己才是标准。

乔治·亚当斯说过一段很有意义的话。我把那几句带在身边,时时拿出来诵读,以增添智慧和力量:“聪明的推销员总是诚恳为先。他目光坦诚,意志坚定,人们总愿信任他,即使不能成交,也当他是朋友。小聪明不能玩很多次,伶牙俐齿也不是万能,惟真诚可长可久。”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如果你总为不得他人信任而疑惑,那首先应该检讨你是否值得信任。交换一个立场来看,如果你是顾客,你希望推销员怎么做怎么说,你才能信任他?如果你一直是诚恳待人,而他们还是不信任你,那一定是你在什么地方做错了,或者做的还不够好。新手常犯的错误是急躁,解释完毕就想签单。欲速则不达,你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让他有足够的时间考虑,他才相信你是沉稳可靠的。签单可以引导,但不能强迫。所以,赢得信任的第一个原则是,你值得信任。

经验之谈:如果你真的值得信赖,别人能从你脸上看到它。

诚信为本,吃亏是福。欺骗可行一时,难行一世。

赢得信任的第二个原则

赢得信任的第二个原则是,精通自己的专业。

从事采购工作的弗兰克·泰勒说:“有活力,干脆利落,能够确切说出商品性能和哪些是我需要的,这样的人,我喜欢,愿意跟他交往。能提供好点子,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这样的人,我喜欢,也愿意与他交往。他们会使我的工作得心应手。那些坦然地介绍自己产品的推销员,我对他们从不怀疑。”

刚干保险时,我们办公室共有6人。其中两位干了70%的业务。有很多推销员向他们请教,我也被他们的工作热情感染。我问他们如何得到那么多的推销信息,他们说:“你得多参加公共活动,多看书报杂志,多动脑子,这样就能获取大量信息。”

我又问:“你们从哪儿弄来时间读书报杂志并琢磨它呢?”

他们回答:“要学会利用时间。”我感到很惭愧。他们的时间价值是我的10倍,他们可以利用时间,我为什么不可以?于是,我也开始积极地参加公共服务之类的活动,果然大有效果。当然,从事公共服务也得全身心地投入。我把自己的体会告诉另一位同事,他的业绩跟我差不多,也不太理想。可他不参加,说挤不出时间。

第二天,过马路时,一辆豪华轿车差点撞倒我。抬头看时,开车的正是那位自称挤不出时间的老兄。没过多久,他就再也养不起那辆豪华轿车了。

我走遍了美国,参加各种推销会议,做各种各样的演讲宣传。我发现,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士,都是非常熟悉自己专业的人。有人说:“这是一个专家的年代。魅力与教养能使你每周获得30美元的收入,而超出的部分,只有少数人能得到,就是那些熟知自己专业的人。”学习,学习,再学习。什么时候才停下来呢?有人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就是心灵永远年轻。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青春永驻。一旦停止,即便是20岁,也是未老先衰了。”

今天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时代。个人,组织,企业,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赢得信任的第二个原则是,精通自己的专业。

经验之谈:如果你精通专业,又态度恰当,他们就会信任你。

活到老,学到老,一点没错。只有不停地学习,才能不断地进步。

赢得信任的第三个原则

赢得信任的第三个原则是,称赞你的竞争对手。

有一次,我去新泽西州会见一家大型肥料公司的财务主管——康纳德·琼斯先生。以前并未谋面,但一谈话我就知道了,他对保险一无所知。下面是我们的对话。

“琼斯先生,您买了哪家公司的保险?”“纽约人寿保险公司,大部令保险公司。”“您的选择没错,都是最好的保险公司。”“你也这样说?!”他得意非凡。“没有比它们更好的了。”接着,我介绍了那几家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和投保条件。我说,大部令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公司,业绩很好,有些社区所有的人都在它那里投保。他对我所说的很感兴趣,听得专心入神。事实上,他对大部令公司所知甚少。我也能看出,经我一夸,他为选择了正确的保险公司而特别高兴。

称赞竞争对手,是否对我不利?请往下看。我话锋一转,说:“琼斯先生,费城还有几家保险公司,比如菲德列特、缪托尔等,也是全世界很有名的。”我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和称赞令他叹服。

在我比较了自己公司和他所投保的公司以后,他接受了我提供的险种,一对比,他就明白我的条件更划算更合适。接下来的几个月,琼斯先生的其他4名高级职员从我手里买了大笔保险。当他的总裁问我菲德列特公司的状况时,琼斯先生插了一嘴:“费城三家最好的保险公司之一。”跟我对他说的一字不差。

不称赞竞争对手,我就拿不下这笔生意。我用称赞竞争对手的方法做生意,25年来取得了巨大成绩。其实,生活中,工作中,生意上,你无时无刻不需要别人的信任。赢得信任的最快捷的方式就是称赞。正如富兰克林所说:“我决不贬损任何人,我要尽量说出那个人的美德。”所以,赢得信任的第三个原则是,夸赞你的竞争对手。

经验之谈:说出他们的所有美德,朋友和对手都一样。

称赞他人可以显示你的自信。丢掉马屁,学会称赞。

赢得信任的第四个原则

赢得信任的第四个原则是,诚实。

亚瑟·埃姆林是费城一家著名公司的总裁,他的保单是一桩大生意,竞争异常激烈。他非常有礼貌地为我安排了最后一次会谈。当时见面的还有他的助手。我一落座,就预感到事情有变。正是那种预感帮我扭转局面,赢得最后胜利。下面是谈话记录。

“库尔曼先生,十分抱歉,我已经决定把这笔保险业务给别人了。这是经过仔细考虑决定的,我不想改动。”“您能告诉我原因吗?”“××的计划与你的计划一样好,而价格却低很多。”“可否让我看一下数字?”

埃姆林把××的计划书递过来。我一瞧就发现疑问,它把投保人的收益夸大了,纯粹是种误导。“可以用一下您的电话吗?”埃姆林:(略微吃惊)“随你吧。”“埃姆林先生,您最好在另一部分机上也听听。”埃姆林:“行。”很快我就接通了那家公司的电话。“您好,我叫乔·库尔曼,想麻烦您帮我核实一些数据。您有《客户收益手册》吗?”经理:“有。”“请查一查新修改的寿险收益,投保人46岁。”经理说了收益数据。46岁正好是埃姆林的年龄。我问:“第一阶段的收益是多少?”经理把查到的准确数据告诉我。“第一个20年的收益是多少?”经理:“我们公司还没有确定这一段的收益数据,所以还不能提供。”“为什么?”经理:“这是一个新险种,而我们还不知道投保人以前的情况。”“能不能核算一下?”经理:“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的情况,法律也不允许对未来的收益进行预测。”而埃姆林的计划书上却明明写着未来20年的收益数字。

自然,我得到了那笔生意。如果我的对手不弄虚做假,而只是简单地说明事实,那笔买卖肯定归他了。他不只丢了生意,也丢了与那些客户再次合作的机会;既丢了自己的尊严,也损害了公司的口碑。那也常见,几年前我就犯了同样的错误。那是我跟一位朋友竞争。我夸大其词,误导了那位顾客,一家公司的总裁。结果,有人查明了事实。随之,我失去了生意,也失去了人们的信任,还在朋友面前丢失了尊严。那一次痛苦很深,我沉默了好久,才慢慢恢复过来。痛苦是智慧之源。我因错误而更深地体会到卡尔·科伦斯哲学的好处。从那以后,我下定决心,决不再做那些我自己都不相信的事。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一点没错。所以,赢得他人信任的第四个原则是,诚实。

经验之谈: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真诚地对待所有人比较好。诡计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今无有。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

赢得信任的第五个原则

赢得信任的第五个原则是,恰当地使用“证人”。

据说,辩护律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传唤证人到庭,借以说服法官。一般来说,陪审团对律师的言辞有点信不过,总要打折扣。所以,找到好的证人会增强辩护词的可信度,对法庭产生巨大影响。其实,借助证人也能促进推销。多年来,我经手了很多保险合同,投保人都会在保险单上签字。我都复印一份,放在文件夹里。我相信,那些材料对新客户一定有很强的说服力。与客户的会谈末尾,我会补充说:“先生,我很希望您能买这份保险。也许我的话有失偏颇,您可以与一位和我的推销完全无关的人谈一谈。”然后,我会接通一位“证人”的电话,让客户与他交谈。“证人”是我从复印材料里挑出来的,可能是客户的朋友或邻居。

初次尝试,我生怕客户会拒绝,但从没发生。相反,他们非常乐于同“证人”交谈。有时候,“证人”是客户的朋友,聊起来,就偏离了正题。这种方法,我完全是在偶然中发现的,但效果很好。介绍的推销方法很多,我也有很多经验,但比较而言,我认为“证人”法更加有效。“证人”愿意配合吗?只要你足够诚实,他们是乐意帮助的。每做成一笔生意,我都会向证人表示感谢,他们就更高兴。助人是快乐之本啊。

还有一个例子是戴尔·卡耐基告诉我的。“有一次我想去加拿大旅游,希望那儿能有一个新的宿营地,能够吃得好,睡得香,还可以钓鱼,打猎。我给那些旅行公司写信,收到40封回信。每封信都说自己的营地是最好的,我不晓得选哪一个了。有一封信与众不同,说:‘您为何不给纽约的这些人打电话呢,他们都去过我们的营地,在我们这儿玩得非常开心。’刚好我认识名单中的一位,便打电话给他。他对那个营地连声称赞,我认识他,也相信他,他把我想知道的一切都告诉了我,我还得到一些隐藏的信息。”

经验之谈:如果你足够诚实,“证人”是乐意帮你的。

“证人”帮助了你,一定记得及时感谢,一个电话就够了。

不要捏造事实和“证人”。

赢得信任的第六个原则

赢得信任的第六个原则是,衣着得体。

有一种信念,我树立了30年,也坚持了30年。公司最成功的一位人士对我说:“我想我真该早点告诉你,你的穿戴打扮稀奇古怪,让人看着发笑。”他是老油条,话很不顺耳,但我知道他是一片好心,所以非常感谢他,并听从了他的建议。后来,他便开始一招一式地教我。“领带也不会系,真该找个人好好学学。衣服搭配多好笑,难看死了。不管怎么说吧,得找个行家好好教你一番。”“但你知道,我哪有钱去打扮!”我辩解。“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他反问,“我是在帮你省钱。你不会多花一分钱的。我跟你讲,你去找一个专营男装的老板,如果你一个也不认识,干脆找我的朋友司各特,就说是我介绍的。你跟他说,你想穿得体面些,但没钱。如果他愿意帮你,你就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他店里。这样一来,他会告诉你如何打扮,包你满意。这么做又省时又省钱。衣着得体,人家才会相信你嘛,赚钱也就容易了。”

听起来真新鲜,也头头是道,我闻所未闻,但知道那是对的。

经验之谈:衣着得体能增加你的自信心。衣着方面,可以请个行家帮你。要有个生意人的样子。

第四章 怎样使人们愿意跟你做生意

鼓励他人去成功,你也会成功;乐善好施者,必得神助。

有一次,我向一位律师推销保险。他很年轻,对保险没有兴趣。但我离开时的一句话却引起了他的兴趣。我说:“巴纳斯先生,如果允许的话,我愿继续与您保持联络,我深信您前程远大。”“前程远大,何以见得?”听口气,好像是在怀疑我讨好他。“几周前,我听了您在州长会议上的演讲,那是我听过的最好的演讲。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很多人都这么说。您该在演讲结束后听听人们的评价。”

听了这番话,他竟有点喜形于色了。我问他如何学会当众演讲的,他的话匣子打开了,说得眉飞色舞。临别时,他说:“欢迎您随时来访,库尔曼先生。”不过几年功夫,他就成为当地非常成功的一位律师。我一直和他保持联系,保险生意自然也越来越多,最后成了好朋友。后来,他成为宾州制糖公司等大公司的法律顾问,还进了那些大公司的决策层。再后来,他退出律师行业,做了宾夕法尼亚州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我还是不断告诉他我对他的信心。他也常常私下里跟我说起他的成功,与我分享。我曾告诉他:“我一开始就相信你会成为大律师的。”

你真心去帮助他人成功,努力去帮助他人站起来,你也会成功的。同时他们还非常感谢你,感谢你一辈子。所以,要想让他们喜欢跟你做生意,一个好的办法就是:鼓励他成功,你也会成功;乐善好施者,必得神之助。人们是不是真的希望别人事业成功?如果是,我想恐怕没什么比这更让他们感谢的了。亚伯拉罕·林肯有句话,虽然有年头了,但对我确实有帮助:“想赢得朋友,首先要让他们相信你。做人一定要真诚。虽然他人在判断你的品行时会有些困难,但惟有待人以诚,才能赢得信任。”

几年前,受人之托,我去了解一位年轻人的情况,他在基拉德信托公司工作,才21岁。我跟他做了一笔小生意,发现他相当不错。一天,我对他说:“你会成为基拉德信托银行的总裁或是高层管理人。”他以为我开玩笑,我认真地说:“你别把我的话当儿戏,我是真的信任你。你年轻,热情,成绩突出,人际关系又广,具备了成功的良好素质。没有什么会阻挡你成功的,除了你自己。现在这些高层管理人总会退休的。如果你有志于此,你就会心想事成。”我建议他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和演讲,他听从了我的建议。有一天,公司召开员工大会,讲了公司面临的困难,希望员工能提出有益的建议。他站起来发言,谈自己对解决公司难题的想法。他的话充满激情,业务纯熟,切中时弊,举坐皆惊。次日,他就被叫到办公室。高级官员高度称赞了他的表现,并告诉他他的部分建议已被采纳。不久,他升为部门经理。如今,他已是另一家大银行的总裁。

共同发展是多么快乐的事。在困难中得人之助,是不是永远记得他?那你为什么不积极做去呢?忘恩负义者必是少数。只要你真心去帮助他们了,你就不必为没有得到回报而难过。历史上的伟大人物给了我很多鼓励,但最多最好的,还是得自于生意伙伴和朋友。我常得到朋友的鼓励,再把这种鼓励告诉另外的朋友。他们听了也是兴奋不已,终于越来越多的人走向成功。

经验之谈:与成功人士为伍,他们会告诉你成功的秘诀。

自立立人,自达达人。问他们“您是怎么开始您的事业的”,并当个好听众。

记住别人的姓名和面孔

有一年,我在基督教青年会教授推销课程。其间,一位记忆专家讲了三个晚上的记忆训练课,我都听了,获益匪浅,由此认识到记住别人名字的重要性。记忆力问题其实就是注意力问题。只要你有心去做,90%的事都是容易的。

那位专家说,记住名字与面孔,有三个原则。

1、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力问题其实就是注意力问题,是这个理。以前,我总记不住别人的名字,可作为推销员,忘记名字就意味着不重视他,生意自然难做。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谁记不住我们的名字,我们就会感到不痛快。忘记他人的名字是无礼的表现。只有先放进眼里,才能记在心里。

如何能记住别人的名字?

要想记住别人的名字和面孔,首先要集中注意力,这也有助于克服你与陌生人见面时的拘束感。

2、重复。也许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刚刚认识的人,不过10分钟,就忘了名字。我也这样,如果不多重复几遍,也记不住。要记住名字,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是,谈话中反复使用。

3、联想。如何把需要记住的东西留在脑中呢?毫无疑问,联想是最重要的条件。别人记住你的名字麻烦吗?我曾问自己:“库尔曼,你这个名字好记吗?不好记,就得帮他们想个办法。”于是,我开始琢磨。恰好有一家保险公司的名称与我的名字发音相近。这样,碰到新朋友,我一提那家保险公司,他们都记住了我的名字。事实证明,这个方法非常有效。

不能叫出熟人的名字,这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就推销业务来说,其损失是不好估算的。人们既乐意帮你记住他的名字,也很愿意你帮他们记住你的名字。见到阔别多年的朋友,最好先自报家门,免得对方记不起名字而尴尬。我想,这样做对谁都是件好事。很多人的名字后面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非常愿意与你谈起,这比谈论天气有意思多了。如果你觉得一个名字实在太难记,就问一问它的来历。

其实,直截了当地问,也是记住名字的好办法。举个典型的例子。有一次我与好几个人见面,有一个人名叫克林克司克尔斯,不太好发音,我就说:“对不起,您能再说一遍吗?”他当然又说了一遍。我再说:“不好意思,我还是没记住,您能告诉我怎么拼写的吗?”他当然又教了我怎么拼写。后来我和他不期而遇,我直接叫出了他的名字。你猜怎样?他非常高兴。当然我也很高兴。有这样的氛围,生意能不成功吗?我是一名推销员,不但要记下客户的姓名和电话,还要记住秘书和接待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姓名。这么多人,不专心记忆,推销工作肯定受影响。每次见面,只要我准确地叫出他们的名字,你想他们会多开心?他们知道我认识的人多,就更加高兴。自然,他们也非常乐意帮助我,我也的确得到他们的很多方便。因此,我对记不住别人姓名的事表示惊讶。这不需要天分,只需要你扎扎实实地做一些事情,一些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坚持,只要用心去记,集中注意力,不断地重复,用不了多久,他们的姓名和面孔就深深印在你的大脑中了。而且,大脑是这样一部机器,使用越多,记忆力就越好。

如果你愿意尝试,可按下列步骤记录卡片,坚持几周看看效果。印象——记清楚对方的姓名和面孔。重复——利用闲余时间多多重复。联想——努力联想相关的一切。

经验之谈:重复是记忆之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赚钱靠人缘,记住名字,人缘更好。

预约电话不谈生意

人们为什么都喜欢预约服务呢?1、节约时间。它不仅节约了你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节约了客户的时间。2、实行预约可以让客户感到我们在重视他,反过来客户也会重视我们,这样可大大提高推销效率。3、每次都有效果,这有助于提高我们的信心。

电话预约,如果客户认识你,当然好办,如果不认识,那就会有问题,通常的反应是:“你见我想干什么?”那时可不是接近客户的好机会,千万别说你是想推销什么。仅凭一句问话很难判断对方需要你的产品,正确的预约只应该是一次会谈。即使现在,我也一直恪守着预约电话不谈生意的准则,真正要做的是“推销预约”,或者说,怎样让他接受你的预约。

在那些成功的推销员身上,预约这种方式被普遍使用吗?我们应该在细心观察以后才做结论。你会发现,他们通常会在一个星期的固定几天给客户打电话,而且这几天的时间也是固定的。我认为,那也是一种预约。我一直相信这么一句话:“客户不会自己走进你的办公室。”但听完了一个优秀的推销员的讲话后,我动摇了。他说:“大部分工作,我都是在办公室里完成的。与客户的谈话,我也尽可能安排在我的办公室。我把电话掐了,也没有人来打搅,谈话就不会受干扰了。这样做效率很高,结果也令人满意。”刚开始我不敢赞同那种做法,后来却发现客户喜欢那么做,我再没有犹豫。在我的办公室会见客户时,我割断几乎百分之百的干扰,包括秘书和电话。如果完事以后客户不急于走,我会把办公室的其他人一一介绍给他,并表达了能为他服务感到很荣幸的意愿。

实际上很多推销员都这么做,他们利用客户到访的机会,带他到办公室或车间里转转,并伺机向客户推销所有想推销的东西。也会有很多难以求见的人。只要你是诚心诚意,打心底里尊重他们,他们一般是不会拒绝你的。下面的办法可以作为参考。1、“布朗先生,您认为什么时间见您最好?早上还是下午,或是这个星期的什么时间?”2、“这个星期您安排个时间我们一起吃午饭好吗?时间由您来定。”3、如果客户确实很忙,但又有见你的意愿,有时你可以这样问:“您今天进城有车吗?”他若说没有,你可以这样说:“我用我的车送你去吧,这样我们可以在车上交谈。”4、如果预约提前的时间太多,顾客可能很难定下准确的日子。如果星期五做下一周的工作计划,我打电话给一个客户:“您好!我下周三正好到您邻居家去,可以顺便拜访您吗?”这样的问话,对方一般是能够给一个准确时间的。对于那些确实毫无诚意的客户,一旦感觉到,我会毫不犹豫地放弃。

还要认识到电话预约的重要性。推销使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随身带很多硬币,这样就可以随时打公用电话。每个星期五下午,做完下周工作计划后,我会给下周要见的人打个电话。电话之多,有时我自己都感到吃惊。我花了很长时间才体会到,电话留言也是很有效的。即使留了几次言也没联络上,留给顾客的印象却是深刻的。在实行“推销预约”之后,因为有了完全自主的时间,我在谈判中总是从容不迫。这的确给了我很多好处。再重复一下我花很长时间才悟出的道理,推销产品之前先推销自己。

经验之谈:预约既可节省推销员的时间,也可节省客户的时间,所以大家都很喜欢。预约电话最好不要谈推销。越难预约的客户,回报可能越大。(连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