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宅急便 中文:痛风病奇方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1:59:26
痛风病奇方

生马铃薯去皮,与生樱桃去籽后各一半打汁机打汁,取汁,每日一杯.很快就可以转化治疗痛风! 望大家广而告之.帮助病患者解除病苦! 注意:平时要注意身体的酸碱度的调整!多吃碱性的食物!

痛风病常识

1、痛风是怎样一种疾病 ,它的发病率如何 ?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血尿酸增高所致的关节病变。这句话有三层意思 :首先痛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这种病主要引起血尿酸高 ;临床表现的是关节病变。   痛风像糖尿病一样 ,也是一种古老的疾病 ,早在公元前 400多年 ,医学文献中就有关于痛风的记载。痛风是一种世界流行的代谢病 ,越是发达的国家 ,发病率就越高 ,所以在欧美国家比较多见。据资料统计 ,其发病率平均为 0.3 %。在亚洲近几十年来 ,此病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由于蛋白质食品成倍的增加及营养过剩 ,痛风成了盛行疾病。在我国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的大量摄入 ,痛风的发病率也在明显升高 ,达0. 2%。它对健康的损害 ,对工作与生活的影响不可低估。所以长年坚持有效的防治措施 ,使绝大多数痛风病人享受和正常人一样的优质生活显得尤为重要。 2、有人说痛风是一种“富贵病” ,这话对吗 ?哪些人易患痛风 ?   此话是有道理的。自古以来 ,痛风就被认为是王公贵族疾病。它的发生与多食美味佳肴、营养过剩有关。一般来说 ,生活条件较优越的人比生活条件较差的人更容易得痛风病。从痛风病人职业分布来分析 ,以干部、高级知识分子、商业家及其他从事脑力劳动者居多。因为这些人工作条件优越 ,体力消耗极少 ,生活水平也较高 ,所以容易患痛风病。此外 ,痛风是一种遗传缺陷性疾病 ,具有遗传倾向 ,因此对于家族中有痛风病史的人 ,应注意有患痛风的可能。 3、痛风是怎样发生的 ?   痛风是由于长期嘌呤代谢障碍 ,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组织而引起炎症反应。而造成血尿酸增高的原因有 :1、遗传性生成过多。主要由于酶的遗传突变使体内酶的功能缺乏或功能失调。 2、获得性生成过多 ,包括两个方面 :内源性尿酸增高 (即体内嘌呤分解代谢 ;)外源性尿酸增高 (即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 3、肾脏排泄尿酸的能力降低。各种肾脏器质性疾病引起的肾功能减退 ,而使尿酸排泄减少。 4、痛风有哪些临床特点 ?   (1)年龄 :多发于 50岁以上、肥胖男性 ,少数见于绝经后女性 ,约 5%,男女比 20∶1。 (2)部位 :主要侵犯周围单一小关节。首次发作多为拇跖 ,此后可累及到足背、踝、膝、手指、腕关节等 ,呈游走性。 (3)时间 :常在夜间突然急性发作 ,经数日至 1~ 2周症情缓解。 (4)症状 :病变关节红、肿、热、痛 ,活动受限 ,部分伴有发热。(5)如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当 ,常反复发作 ,发展为多个关节受累 ,关节可肥厚、畸形、僵硬。 (6)后期 ,在耳廓、关节附近骨骼中 ,腱鞘、软骨内 ,皮下组织等可见大小不等的痛风石 ,破溃后溢出白色尿酸盐结晶。 (7)晚期 ,侵害肾脏 ,形成肾结石 ,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 (8)代谢检查 :血尿酸含量增高。 (9 )X线检查 :后期病变关节附近骨质中出现圆形缺损。 5、痛风病情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分几个阶段 ?   (1)高尿酸血症期 :又称痛风前期 ,一般无痛风症状 ,仅表现为血尿酸升高。 (2)痛风早期 :由高尿酸血症发展而来 ,有典型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的症状。 (3)痛风中期 :痛风性关节反复发作造成关节肿大 ,功能障碍 ,并有痛风结节形成。 (4)痛风晚期 :出现明显的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痛风石增多、增大 ,尿酸性肾病 ,肾结石发展 ,肾功能明显减退。 6、痛风常容易被误诊 ,最易误诊为哪些病 ?   单纯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在急性发作时 ,多数有明显的红肿热痛及活动受限制 ,有时伴有发热 ,全身不适等症状常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等。有些痛风性关节炎在首次发作时 ,由于局部红肿比较明显以及烧灼样疼痛 ,可被误诊为丹毒 (俗称流火 )、蜂窝组织炎 ,有的被误诊为滑囊炎。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由于病变的关节有变形 ,最易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此外有被误诊为外伤性关节炎、牛皮癣性关节炎、慢性滑囊炎、关节结核等。也有部分痛风发作时无明显的红肿 ,仅表现为关节疼痛 ,也无明显的关节变形 ,这种情况下常易误诊为一般的关节劳损或者是骨关节炎。   总之 ,痛风被误诊为其它关节病的情况 ,在临床上不少见 ,如果病人和医生对痛风的临床特征比较熟悉 ,对怀疑为痛风性关节炎者常规地进行血尿酸检查 ,那么就不会造成误诊。 7、得了痛风应该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法?   目前在痛风的治疗方面 ,西医主要用两类药物 ,一类是控制关节炎急性发作 ,代表药为秋水仙碱 ,但该药的副作用较大 ,最常见的是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和肝细胞损害 ,并且药效与副作用呈正相关 ,患者常难以耐受。其次是一些消炎止痛药 ,如消炎痛、芬必得、扶他林等等 ,这类药物也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皮疹、发热、肾绞痛及激发急性痛风发作等等。由于痛风为非根治性疾病 ,患者往往需长期服药 ,而这些副作用都给患者带来痛苦 ,给医生的用药也带来困难。鉴于西药有诸多副作用 ,目前临床都注意采用中医中药治疗痛风 ,其疗效较显著 ,副作用小 ,已为广大痛风患者所接受。 8、除了药物治疗外 ,痛风患者还要注意哪些方面 ?   到目前为止 ,痛风尚无根治的方法 ,因此每个病人 ,都应长期不懈地坚持自我保健与合理的治疗。治疗痛风总的原则是 :合理的饮食控制 :充足的水分摄入 ;规律的生活制度 ;适当的体育锻炼 ;有效的药物治疗 ;定期的健康检查。在这前提下进行综合的防治。   (1)去除病因 :肥胖及糖尿病是痛风的诱因 ,调节饮食 ,控制热量摄入 ,避免过胖是防止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重要环节。特别要避免暴饮暴食、酗酒。同时消除紧张、过度疲劳、焦虑、强烈的精神创伤 ,还要避免外伤、受寒等诱发因素。此外 ,痛风常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 ,故要积极防止以上疾病。   (2)注意休息 ,多饮水 :急性发作时宜卧床休息 ,抬高患肢 ,避免关节负重。尿酸易溶解于碱性液中 ,当尿PH小于 6. 0时 ,宜服碱性药 ,同时要多饮水 ,保持尿液的稀释 ,每日达 2升以上 ,有利于尿酸的排出 ,防止结石的形成。蔬菜、水果属碱性食物 ,可能尿液碱性反应 ,促进尿酸排出 ,又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 ,因此宜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   (3)注意痛风饮食禁忌、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   (4)夏秋季节是此病好发季节 ,需要预防性服药。 9、痛风可以预防吗 ?有哪些预防措施 ?   痛风虽然与遗传有密切的关系 ,但后天性的一些因素对促使痛风的发生有重要影响。这些后天因素包括饮食习惯、营养状况、工作及生活条件、嗜好、体力活动等。下列一些措施对预防痛风的发生有很大的作用 :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尽量避免吃嘌呤含量较高的饮食。多饮水 ,保持每天有充足的尿量。   (2)每日根据工作与活动量安排一日三餐 ,定量进食 ,不要吃得过饱 ,也不要随意增加进餐次数 ,以免热卡及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3)对从事脑力劳动及坐办公室的人 ,应避免长时间地持续用脑 ,久坐 ,要注意劳逸结合 ,每日应安排一定时间的运动。   (4)生活要有规律 ,按时作息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 ,消除不良的生活习惯 ,尤其是熬夜 ,情绪要平和 ,心情要乐观。   (5)戒除不良嗜好 ,如吸烟、酗酒等。   (6)每年检查一次血尿酸 ,以及时发现早期高尿酸血症 ,及时治疗可防止其发展为痛风。   只要坚持做到上列预防措施 ,则发生痛风的机会将大大减少。

   颈椎关节紊乱的判断方法颈椎的移位情况就是按照左右旋转,前后仰俯,左右侧倾来组合的。



【X线片】
【以正位,侧位,开口位片(注意:查看第一第二颈椎时用开口位片,拍侧位片时患者应稍抬头)较常用】

正位1,棘突:取直尺,将大多数棘突连成一线,偏移中线3毫米就有临床意义。此时是棘突移位方向就是复位时头的旋转方向。顺便说一下,腰椎的棘突移位方向就是侧卧位复位时候的在上面的方向。这点很重要。
2,枢椎棘突呈山字型,尖处应该指在齿突内,在其外有意义。至于是第一颈椎还是第二颈椎旋转,则看大多数椎体的位置。
3,双侧小关节间隙不对称,一侧有一侧无。提示旋转或侧移。
4,环枢关节错位,可以看到环齿间隙不对称,环齿间隙显示一侧宽一侧窄,则此时椎体向窄侧旋转,棘突向宽侧旋转,此时复位时头的旋转方向应该向宽侧。
5,环枢关节的“八”字影不对称。
6,同一椎间隙不呈长方形,呈一侧宽一侧窄,提示侧倾。

侧位
1,椎体双边征:(椎体上下缘有两条边),提示有旋转,若全部有,则说明体位的问题。
2,小关节突双突征:(关节突出现两条边,)提示左右旋转。
3,椎体后缘连线在某处中断,不呈连续的弧线,提示前后移位。这点在患者出现的临床症状上和X片上的病理部位比较吻合。不像其他一些x片征,可能未必是患者目前致病的部位。
4,椎间隙狭窄:说明该处椎间盘退变。
5,椎管矢径<11MM,考虑脊髓受压。<8mm可以确定脊髓型颈椎病。

说明:双边征和双突征对椎体不稳有早期诊断价值。两种征像都因不稳导致椎体旋转。侧位上由于椎体后缘无法重叠,而出现双边,小关节无法重叠出现双突征。过屈过伸位X片可以显示颈椎是否稳定。

【触诊】

体位:患者坐正,头和肩膀水平呈垂直。
手法:以拇指和中指张开呈爪状,作两侧对合触诊,指头以按压和滑移为主要手段。

1,棘突:
有无偏歪(提示旋转);有无棘突之间隙增宽(提示椎体有俯仰,有椎间盘突出膨出可能,此点在腰椎的判断也十分有益处。当然还要加上引出压痛);有无台阶感(滑脱可能)
由于棘突有分叉,分叉后可能出现一叉大一叉小的情况,只能做参考。
2,小关节突:
在棘突旁三厘米左右
有无凸凹(提示旋转)
3,横突:
在颈部两侧,第一颈椎侧突在乳突正下。
用拇中指两侧一起按压来判断是否有旋转移位。

【颈椎病】
临床我们一般将颈椎病按引起起症状的椎体位置,分三段。所谓上颈段病变,中颈段病变,下颈段病变。
上颈段:1,2椎。症状以晕,枕后痛为中颈段:3,4椎。症状主要以肩酸胀,交感神经症状为主。
下颈段:5,6,7椎。症状以反射痛为主。治疗:可以用宋氏膏药辨证治疗,搜一下宋氏膏药即可联系到我:QQ  913772497
  关节疼     

关节疼中医称为痹证,大体包括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骨质增生、痛风等等。对本病西医的理论中还没有找到真正的致病因,所以只能用激素、非甾体类止痛药等药治疗,也只能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激素有很多副作用(如疏松骨质、浮肿等),非甾体类止痛药对胃刺激比较严重,使人体的脾胃受损,所以并非是理想的治疗办法。中医发展了几千年,对痹症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素问》“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痹也”。《医宗必读》对痹证治疗做了很好的概括,提出了采用袪风、除湿、散寒、补气、补血及“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法则。­

 

痹症是体虚的前提下,感受风、寒、湿、热、毒之外邪引起的以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临床上具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的特点。痹是阻闭不通的意思。风寒湿热等邪,乘虚袭入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皆可以发病。痹症的病因有内外两方面:内因是人体肝、脾、肾及气血俱虚;外因是风、寒、湿、热、毒等邪致病。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按摩只能表面上缓解疼痛症状,很难做到针对病因治疗,因此,疾病容易反复发作。对本病应从整体角度来考虑,根据脏腑理论,认为与肝、脾肾关系最密切,肾气的盛衰对肌体的生长衰老起着主导作用。同时,因为肝肾同源,肾主骨,肝主筋,筋骨相连,所以肝血的充足与否对筋骨的生长荣衰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如脾胃受损则后天化源不足,人体的正气虚弱,而易感受外邪。­

 

治疗原理为“不通则痛”,即任何疾病的疼痛均为气血不畅通引起,不畅通的常见原因是风、寒、湿、瘀等。所以本病的性质是正虚邪实,正虚是指素体阴阳气血的不足为内因;邪实是指风寒、湿热之邪侵入人体、引起的不通则痛。很多医生死抱一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乱用活血化瘀药,其实关节痛的关节是局部的气血不通畅,但要先理解“为什么”会使局部的气血不通畅,这才是诊断的关键。气虚无力运血;阳虚无力行血;­痰湿阻滞经络等等,都会使局部的气血不通畅,而不是乱用活血化瘀药(因为活血化瘀药都有耗气伤血的副作用)。因为局部的气血不通畅,营养物质也不能供应到局部,所以本病从了“不通则痛”外,还存在“不荣也痛”。总之,身体虚弱才是本病的根本因素。

 

风痹,由人体虚后风邪侵袭人体而得,其性如风之善行,痛无定处,一下这里痛,一下那里痛。治疗则以风药治之。药用麻黄、苍术、白芷、白芍、川芎、桔梗、威灵仙、甘草、独活、党参、白术、黄芪等。风痹是由人体虚后才会得,因风药多有耗气伤血的副作用,所以风药的运用一定得顾护到人体的正气。中医藏象学中讲到,肺主皮毛,风作用于人体必先受于皮毛,“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肺弱则无力对抗风邪,所以对本病的治疗一定得从健脾胃入手,本人一般以四君子汤为主,再针对病情加用风药,如气虚严重之病人,本人多以“玉屏风”(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为基础方来治,但我把药量作了变化,不是以白术为主药,而是以黄芪为主药,用大剂黄芪(50—100g)补脾肺而固表为主。治疗还能应手。

    

    热痹,见关节红、肿、热、痛,有时人体还有体温升高等现象,治疗应以清热解毒、化湿祛风为主。生石膏、知母、桂枝、忍冬藤、威灵仙、防己、牡丹皮、甘草、生地等。本症有热毒的存在,忍冬藤是一味很好的药,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作用,以热痹很合拍,本人有时用一味忍冬藤(100g)为主药再辅以丹参、白术、生米仁等药治之,临床效果显著。此痹如还见症有手脚心烦热,则用大剂生地(50 —100g)为主药,佐以威灵仙、桂枝等药治之。­如见舌苔黄厚腻的,则说明了是湿热,则用大剂量的生米仁(200-300克一剂)加竹茹、秦艽等,三五剂就有明显的效果,再作调理。热依附于湿,治湿才是关键,湿去,热也就去了。如果说病人高热口渴的,则得用白虎加人参汤,生石膏得重用100克以上,要不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寒性关节痛,见肢体关节疼痛严重,天气凉就发作或者加重,局部无热感,四肢冰冷,肢体活动不利,口不渴,小便清利,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迟而弦。病机是阳虚寒凝痰滞所致,治以温阳散寒、化痰通滞。药用熟地、鹿角胶、肉桂、白芥子、麻黄、木瓜、姜黄、白花蛇、枸杞子、仙灵脾等。本症是由于肾阳虚无力外抗寒邪而起,寒湿入体内,阳虚无力化湿,本症以肾阳虚为主,多还兼见有脾阳虚,所以治疗时还得佐入健脾之品,我师鲁贤昌教授,对治痹有丰富的经验,他多用蕲蛇9克加入方中,临床多见验效。而本人则常常以大剂量生黄芪(150-300克一剂)加炮附子(10-30克)合用来治疗也常常取得较好的效果。血寒则滞,虽说附子有震奋元阳的作用,但是对于通利血脉方面来说,效果不是很好,所以本人还是以大剂量的黄芪为主药,配合附子,这样的效果明显好得多。

 

本病常缠绵数月、数年、经久不愈。邪客络阻,气血瘀滞,局部疼痛明显,久病则愈加耗伤气血,人的身体非常虚弱。在治疗上,非用辛热燥烈及有毒之物则邪不能祛,若用之又重伤气阴,有时治疗也是两难。但治疗还应以固本为主,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生命机能的一切活动,都来于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所以不论如何治疗均应当先顾护脾胃。以补虚为主,祛邪为为辅的治疗,这才是根本。近年来有不少的报道,对马钱子、草乌、蜈蚣等药讲了很多“大道理”,本人认为,治疗本病,对这类毒性较大的药还是少用为好,因为本病的治疗得有一个较长的过程,一味的去用这些毒药,病没治好,人的身体先吃不消了。本人治痹很少用毒药也同样有显效。临床上有很多人本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理论奉为圣旨,一通为快,但用于临床上却是少有见效。其实血行风自灭实是治疗痹症的有效原则,但要知道有血不行的标实一面,也有无血以行的本虚一面,所以治疗时一定得以固本为主,使有血可行,这才是治疗的关键所在。­

 

本人治痹以生黄芪、生地、生白芍为三宝,对一些久治不效的患者,针对病情,恒以此三药为主,配合祛风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水化痰药的运用,临床屡用屡效。­

 

对于以阳虚为主的痹症,重用生黄芪(50—150g)为主药,配入当归20g,变通当归补血汤为基础方,再根据阳虚的程度适当的加入仙灵脾、仙茅、枸杞子、威灵仙等药以治之,而不用乌附等热毒之品,药性平稳,且疗效确切。生黄芪不仅用于阳虚痛痹,还用于热毒痹,本人曾以生黄芪100克、忍藤100克二味药治病诸暨一热毒痹经多方治疗无效的患者,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阴虚病人则重用生地(50—200)克,加蕲蛇、威灵仙祛风活血之品,也常收显效,有人认为生地过用会产生滞胃,对生地《本经》“逐血痹”,《别录》“生地为散血之专药”,《本经逢源》“统领他药,共襄破宿生新之功”。观历代本草的论述,生地治痹实有殊功。对生地的滞胃,如用30克以下实会滞胃,但用量超过30克反而能通。本人于金华治疗一血精患者,以生地300克、鲜茅根100克,一剂血止,5剂痊愈,没有出现任何副作用,近三年来随访病人一直身体健康,无有不适,所以说生地大剂量用,副作用是很小的。对于生地在痹症中的运用,已故名中医姜春华老师可称得是一绝,他不仅用于阴虚,还用于阳虚之痹,但生地应用于阳虚性关节痛方面本人无甚经验。­

 

关节痛病人多见有肢体拘挛(所谓的抽筋),多为血虚不养筋,或痰瘀阻闭,但均可重用生白芍。有些见症,本人恒用大剂生白芍(30—100克)、甘草10—20克为基础方,加威灵仙、木瓜、生山楂等药治之,对此种见症一般用三五剂就有显效。对于现代医学中X线显示有骨质增生或有骨刺疼痛严重的病人,本人也恒用生白芍(30—100克)、甘草10—20克、威灵仙15—30克、木瓜10—20克、生山楂20—30克为基础方,对于骨刺疼痛有良好的止痛作用。并经过较长时间(1—3个月)的治疗也有消除骨刺的作用。­对于肢体拘挛,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湿太重了,湿重让气血不能到达患处,所以也会拘挛,去经络之湿,米仁是一味非常好的药,但得重用(一剂用到200-300克),少用则没有什么效果。

 

本人跟鲁贤昌老师学习时,见到一些慢性长期的患者,对称性关节(或一侧)疼痛,晨僵,早期具游走性,关节软组织呈菱形肿胀,关节僵硬、畸形、强直、功能障碍的病人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是寒湿为患。湿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因其性重浊粘滞,故易阻遏气机,病多缠绵难愈,这是湿邪的病理特征。风湿夹杂,侵犯肌肤,有的深入骨节,所以关节所形成的风湿痹症则往往反复发作。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则可能导致脾气不能正常运化而气机不畅,从而生痰,痰瘀互阻,深入于关节,所以关节僵硬、畸形、强直、功能障碍。对此种症,鲁师是以补肾入手,用怀牛膝、川断、狗脊、仙灵脾、仙茅、巴戟天、枸杞子、党参、黄芪、麻黄、米仁、蕲蛇、木瓜、赤白芍、羌独活、制南星等健脾补肾佐以祛风湿治之,临床上经多年验治,实有良效。­

 

骨质增生症是由于年老体衰,脏腑功能减退,尤其是肾精亏虚,髓腔不充,骨失所养,骨骼缺乏精微物质而发生的退行性变,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负重的关节(颈椎、腰椎、膝关节、跟骨)疼痛、僵硬、酸重、屈伸不利,关节疼痛往往因外伤、劳累、寒凉等因京,诱发或加剧,休息后缓解.X光摄片可见特征性改变,关节边缘可见唇状改变或骨刺形成,晚期可发生关节腔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周围的韧带钙化,增生骨质压迫周围神经血管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骨质增生既不同于感受风寒湿所致的痹证,也不同于因感邪日久、气血阻滞、外邪深入骨骼所引起的骨痹。基于本病是由于肾精亏虚,肝血不足,骨刺压迫经络,阻滞血脉超过人体代偿功能引起疼痛而发病,故本所在治疗时应着重于补肾养肝强筋骨治其本,活血止痛治其标。目前有不少广告说是什么祖传秘方,专治骨质增生之类的,这实不可信,试想中国当时那来的X光来诊断是否有增生的骨质,这一病名也是近来才提出来的,这只是一些人为了弄钱而采用骗子样的话,骨质增生不是病,是人体老化的现象,只是有一部分人增生的部位特殊而表现疼痛。只要补肾养肝强筋骨治其本为主,佐以活血止痛治其标。临床上多能缓解其疼痛。枸杞子、仙灵脾、熟地、巴戟天、鹿衔草、骨碎补、威灵仙、赤芍、白芍、鸡血藤等治之,基本病人都在较短的时间(3—5天)内缓解疼痛。­

 

    风湿、类风湿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由于病程长,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经济负担,个别患者甚至因此而致残。中医认为风湿、类风湿属“痹症”范畴。西医认为是感染源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以滑膜炎为基础的关节病变,多以激素治疗,但激素给人体带来了重大的副作用。中医认为此病是由于肝肾气血不足,风、寒、湿、热、毒外邪侵袭导致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滋养所致。病情也是以正虚为本,风、寒、湿、热、毒、瘀为标,治疗时根据标本的情况不同以采用治标为主,还是治本为主而治。对于本病,鲁师要求在吃激素药的患者停服激素药,如疼痛严重则以止痛药止其痛,配合中药治疗,几十年来鲁师在这方面总结出了很丰富的经验。鲁师认为本病是中医的顽痹,顽痹病人大多长期服用激素药,这种病人无论是寒证还是热证都得补肾。另外鲁师还常用蕲蛇,蕲蛇通透关节的能力很强,是理想的药物,只是价钱较贵。如见到有关节肿硬的还用南星以化顽痰。经治的大都得到很好的疗效。另外据病变部位加减用药,使药力直达病所。颈椎病变加葛根、羌活,胸椎加狗脊、炮山甲;腰椎加用杜仲、怀牛膝;骶髂关节加当归;膝关节加白芷、桑枝;跟骨加川芎、槟榔;强直性脊椎炎加鹿角片通利督脉;并发坐骨神经痛重用白芍滋肝柔筋。­

 

本人治痹对鲁师有些经验亦善而从之,从不用西药激素、雷公藤、马钱子、草乌等毒性较大的药物,此类药大多伤胃。应从整体出发,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立方。在用调肝理气,扶脾养胃,滋养肝肾的基础上,采取化瘀,解毒,利湿,涤痰方法以治标。因为此病是患者内脏气化功能失调(主要是肾的气化功能虚弱)致使机体的气血津液新陈代谢紊乱而形成的。用扶脾养胃,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以补充先天肾中之精气,肾中之精气旺盛不衰,才能推动血液和津液(水湿)正常运行,机体的新陈氏谢才能旺盛、抗病邪的能力才能增强,加之配合用清热、化瘀、解毒、利湿、涤痰的药物。在机体和药物的协同抗邪作用下,把体内瘀存的病毒,瘀热、湿痰及关节囊的积液、瘀滞和关节的粘连物等有机物质经新陈代谢吸收后,脉络再不受湿痰、瘀等异物阻塞。­

 

对于一些单味药的动用也值得注重,本人老家有一老人,得痹病,双脚已有两年多不能行走,后来他以单味骨碎补,每天200克,煎汤渚猪蹄吃,连吃半年,双脚竟能行。民间有些单方的运用,如用之得当还是有很好效果的。­

 

痹病患者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也要注意,这很重要。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潮,内衣汗湿后应及时换洗,被褥要勤晒,感冒后要彻底治疗,防止病邪内传。劳逸结合,饮食有节,积极锻炼身体,配合着中医中药,风湿病会得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