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域冥国圣女主属性:2010中考作文题型备考训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30:06
全命题作文    题型盘点
  近年来,每年的中考作文命题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和创新,但无论怎样改变,全命题作文一直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题型。像《在学海中游泳》(上海)、《我很幸运》(江西省)、《一步,一步,再一步》(湖南长沙)、《你我走过的日子》(浙江绍兴)、《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很美好》(陕西省)、《那一刻,我迈上了新台阶》(甘肃兰州)、《我们一起走过》(江苏南通)、《师生之间》(安徽省),便是2009年中考出现的典型试题。与其他命题形式相比,全命题作文在避免宿构、统一评分标准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而颇受命题者青睐。在笔者收集到的120道中考作文题中,全命题作文便占到了47题。专家预测,这种命题格局在2010年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从内容上看,全命题作文命题范围也相对集中,它们以自我为核心,往往在文题中直接出现“我”或“我们”,有些考题虽然没有出现“我”和“我们”,但也强调书写自我体验,表达真切感悟。把握了这些规律,中考作文复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难点攻坚
  考场上,要想让自己的全命题作文脱颖而出,审题与构思是不可缺少的步骤。此外,我们可以在内容上下工夫,寻找新颖独特的材料;可以在情节上做文章,构思出人意料的情节;可以在形式上巧布局,妆扮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佳作。掌握了下面四种方法,相信写出来的作文自然会与众不同。
  一、细审命题,关注限制。全命题作文中,开放式、独词式命题并不多,大部分考题都进行了明确的限制。这种限制,也正是命题者考查考生文章是否准确扣题的重要依据。像“从那一刻开始”“又是一年风起时”“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等便是代表。看来,攻克带限制性的命题,极为关键。如写“我们一起走过”,就应该写出自己与他人一起同行的情景,如果只是写自己或写他人,那就偏题了;如2009年江苏南京市中考全命题作文“今天真好”,文章的重点应放在“今天”,如果忽视这个限制,写的文章洋洋洒洒跨越古今,自然就偏离了命题者的意图。
  二、添加语素,寻找角度。写作开放式、独词式全命题作文时,若采用添加语素的方法构思,视野会豁然开阔。添加语素的角度越多,筛选的余地就越大;添加语素的角度越巧妙,写作的内容就越新颖。如2009年福建福州市中考全命题作文“分享”,你可以写与同学一起分享丰盛的饭菜,也可以写与老师一起分享学习的乐趣,相比之下,前者平平淡淡,后者情趣盎然;你可以分享家庭的温暖,也可以分享自然的美景,前者大同小异,后者新颖脱俗。毫不夸张地说,全命题作文的切入角度,像天空一样宽广,关键看你是否拥有一双智慧的眼睛。
  三、匠心独运,情节求新。同题作文要避免千篇一律,唯有构思选材时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策略。当你看到命题后,首先想到的内容尽量不用,继而想到的要细细想一想后再用,经过深思熟虑后想到的内容也许就会有了与众不同的光彩。如写全命题作文“温暖的时刻”,一般同学可能会写自己的一次幸福经历,那么,我们能不能反向切入,从痛苦的感受下笔呢?这样写出来的文章自然会波澜迭起,情感动人。又如写全命题作文“我的一片蓝天”,一般同学可能会写自己一个个的成长故事,我们能不能独辟蹊径,站在某位历史名人的角度,或是某一动物或植物的角度来写作呢?如此独特的构思,相信定会让阅卷老师拍案叫绝。
  四、与众不同,文体求新。恰当的文体,好比闪亮的时装,会令人耳目一新。写作全命题作文,我们也完全可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选择与文题以及内容最适合的文体来写作。如写作2009年江西省中考全命题作文“我很幸运”时,95%的考生采用记叙文写作,我们能不能将文章写成日记体、书信体,或者童话、寓言体呢?文体出新已经成为了中考优秀作文的一道独特风景。在这里,笔者也提醒同学们,你选用了一种文体,就要充分体现该文体的特征,并在构思与语言上进一步精雕细刻,你的文章才会真正闪现出创新的光彩。

  新题演练
  1.鲜花怒放,是一种风景;满面笑容,也是一种风景。海浪滔天,是一种风景;和谐共处,也是一种风景……在你的心目中,哪一种风景是最美丽的呢?请以“那是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内容自定,文体不限。
  写作导航:关注美好的事物与情感,是中考作文命题的一个方向,此题展示的便是这种特色。此题开口较大,所以我们首先得选择好要写的具体“风景”,这风景,可以是自然的景观,也可以是美丽的心灵。然后对之精描细绘,语言的生动优美和情景的自然交融,是写作这类文题应当着力关注的。
  2.请以“一路有你相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
  写作导航:此题既关注自我生活的美好经历,也倡导大家保留一份感恩之心,符合当前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细细想想,如果没有父母的呵护,家庭会如此温馨吗?如果没有师生的交流,校园会如此精彩吗?如果没有书籍的陶冶,智慧会如此美丽吗?选择前两种构思,写作时容易下笔;选择后一种构思,语言宜文采动人。 半命题作文 题型盘点
  半命题作文既有所限制又有所开放,在选材、立意方面给了考生较大自由,在审题上思考度较小,既便于考生展示文采又能较好地避免宿构和猜题押题。近几年来,命题者对半命题作文内容和形式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半命题作文形式多样:有命前半题式,如2009年浙江金华的“
  ,让生活更美好”;有命后半题式的,如2009年福建莆田的“给我快乐的 ”;也有命首尾题式,如2009年广东省“我和 一起 ”;还有命中间题式的,如2009年湖北襄樊的“一路与同行”。更要说明的是,近几年的半命题作文,命题人还精心设计了富有激情的提示语,帮助考生开启思维,拓展选材空间,激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给出的另一半不拘一格,充分显示其魅力;命题内容更加贴近考生,让考生有事可写。近几年来,半命题作文既没有话题作文的大起大落,也没有全命题作文的一路高歌,而是稳中有升。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半命题作文依然会风光如旧。

  难点攻坚
  也许,最简单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从近几年中考阅卷情况看,半命题作文最容易忽视的问题不少,对此,我们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失误之一:不审要求,不合情理。审题是写好作文的第一关。半命题作文也不例外,所选词语与已给出的词语既要搭配得当,也要合乎情理。但有不少考生却偏偏忽视了这一点,如写半命题作文“            ,也美丽”,选用“失败”“放弃”“挫折”“绿叶”“小草”等符合语境;如选用“奋斗”“追求”“成熟”“鲜花”“掌声”,明显与“也”语境意义不符。也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导致观点偏激、荒谬,如写“           ,我的快乐之源”,选择“读书”“运动”“助人”“乐观”,则立意健康;有考生一意求新,选择“烦恼”“睡觉”等,与题意完全相悖;更有考生居然选择“让人痛苦”,新则新矣,立意却出现重大问题。在写“享受           ”时,有考生一味求新求异,竟将文题补成“享受地震”,如此观点荒谬的作文,怎能赢得阅卷老师青睐呢?
  所用对策:要搭配得当,合乎逻辑。
  半命题作文补题首先要“合格”“得体”。所谓“合格”,就是要搭配正确,表达通顺,符合习惯。“得体”就是要前后照应,合乎题旨。如“           谢谢你”,揣摩题旨,所填内容当与所感谢的对象照应,应补填称呼或姓名,如“老师,谢谢你”“对手,谢谢你”。如不顾及题目中对应关系,填成“辛苦了,谢谢你”“再一次,谢谢你”等,明显与题旨相悖。
  考场作文是“速成”作文,难有充足时间来选材和构思。考生补题,应与平时积累或情感体验相契合;所选内容,最好是自己熟悉、感兴趣的内容。只有熟悉的人和事,才能写得深刻,写得精细。
  失误之二:拟题俗套,重复雷同。这种现象在半命题作文中十分突出,补题选材撞车几率相当高。如,“当我面对           的时候”,大多数考生选择的是“挫折”“成功”;以“人生路上           多”为题,大家不约而同选择的是“朋友”“坎坷”。
  所用对策:发散思维,创新求异。
  半命题作文补题,应大胆舍去试题提示语中的词语,舍去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打破思维定势,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散思维,文章方能独树一帜,内容新颖鲜活。同时,要避俗求新,就应大胆选择带有自我色彩的素材,一般说这类素材大多带有个人“版权”,所以容易写新颖。其次,要学会比较鉴别,灵活取舍。如“我生活在之中”,填“家庭”“学校”“社会”——浅薄直露,味同嚼蜡,而且“学校”“社会”范围太大,不易入题;填“集体”“亲人”“友谊”——词语平常,容易雷同;填“麻将声”“追星族”——选材新颖,切中时弊,发人警醒;填“题海”“夹缝”“梦魇”——选词新奇,比喻形象,容易出彩。如此比较一下,高下立判。新颖的题目、新鲜的内容和新巧的构思,极易为考场作文赢得高分。
  失误之三:拟题过大,难以下笔。半命题作文另一半拟题,既要凸显立意,还要缩小选材范围,便于下笔。如写“感悟           ”,有考生拟成“感悟大自然”“感悟人生”等,显然,如此大的题目,写起来不易把握,只能泛泛而谈,很难写深写透。
  所用对策:小处切入,写细写深。
  要知道,记人叙事作文,细节细腻生动,情节曲折感人,是得分重要条件。在六百字左右的篇幅中,要写细写透,诚非易事。补题应从小处切入,如此才能写得具体生动。如写“           龙门阵”,以“四川龙门阵”“重庆龙门阵”补题,因题目涵盖范围太大,很难写具体;而“夏夜院坝上的龙门阵”“爷爷的龙门阵”,开口小,易切入,不少考生有切身体验,自然容易写精彩。
  失误之四:脱离文题,我行我素。半命题作文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就是全命题作文,文章内容应围绕题目来写,但有些考生却抛开题目,任意为文。如写“我           ,因为我           ”,有考生拟题为“我美丽,因为我独特”,文题新颖,可惜具体行文时,却大谈一些名人的独特,独独忽略了“我”,显然与文题相距甚远。拟题之后,撇开文题随意行文的考生每年都为数不少,希望我们这一届的考生对此类问题一定要多加注意,避免重蹈覆辙。
  所用对策:彩线串珠,巧妙点睛。
  避免这种毛病,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彩线串珠”法构思。所谓“彩线”即线索,“珠”即材料。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既可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子或短语,前后呼应;也可让同一中心句灵活地穿插在不同的段落;还可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独立成段,分布在文章各处,前后照应。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围绕“彩线”展开,不能游离于“彩线”以外。

  新题演练
  1.           ,也是一种享受。
  要求:补全题目,认真审题,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字数600字以上。
  写作导航: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一种享受”对立意和选材都有所限制。既然是“享受”,显然应该是美好、温馨、浪漫的东西,而题目中最关键的字眼“也”,它表明题中所填的内容与人们通常意义上的“享受”有所不同,需要同学们反向立意,如“平淡”“冒险”“离别”等……写作中要重点围绕“也”字做文章,做到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同时,行文上也可以利用前后鲜明的反差,来突出“也”字的效果。
  2.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始料未及,有些事情往往不会顺着我们的意愿发展,结果常常出人意料。但可以肯定地说,偶然的事件往往有必然的结果,当我们循着事情发展的轨迹追溯其根源时,立马便豁然开朗——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促使我们思考。
  请以“没想到,           是如此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在记叙中兼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写作导航:“没想到”意味深长,富有言外之意——结果与意料大相径庭,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材料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有立意的导向作用,只有把其中“深刻的人生道理”揭示出来,文章才具有启示性。“没想到”的事情非同一般,应是曾令我们感到震动的事情。文题前一横线是要陈述的对象,后一横线要填意料之外的结果。写作时开头宜出人意料,可采用倒叙,或先声夺人,设置悬念,紧紧拽住读者眼球,吸引人们读下去。中间可采用对比,或巧用插叙,使文章情节摇曳多姿:一向成绩优异的“我”却考试砸锅,成绩一塌糊涂;一向和蔼可亲的父亲却因“我”任性而打“我”……前半部分可简略叙述,然后追溯原委,结尾适当议论抒情,既照应开头,又画龙点睛。 材料作文题型盘点
  材料作文,它既有命题作文的限制性,又有自拟题作文的自由性;既能考查考生按要求作文的能力,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展示其写作能力的自由空间。更由于“材料”所具有的灵活性、丰富性、与时俱进性,以及极高的抗拒“猜题”的优势,因此材料作文一直受到一些地方命题老师的青睐。材料作文在考查考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推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思维能力,所以它一直是中考作文中的难点。
  综观近年来全国各地中考材料作文所占比重,2007年约6%,2008年约8%,显然其处于相对弱势。材料作文曾火爆一时,但随着命题作文的出现,它几乎淡出了命题人的视线。然而,中考作文题每一年又都少不了材料作文。随机抽查2009年全国60个考区的中考作文试题,有4个考区是纯材料作文,2个考区选用了材料作文作为其中的备选项,约占总数的10%,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如湖北武汉2008年以“简单的一句话”为材料,2009年以“跳高+石缝小松树”为材料,连续两年都是材料作文;2009年黑龙江哈尔滨以“两粒种子”“盲人小时候为了自己的缺陷而烦恼沮丧”为材料;2009年广西柳州、北海以“铅笔”为材料;2009年湖北黄冈以“人生最重要的几个字”为材料……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教材中有不少写作任务都是以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的,这给今后中考打破以往命题格局带来了可能。而一些地方中考近三年来都是命题作文,今后说不定会突然杀出个材料作文,其概率还是较高的。因此,建议同学们有意识地关注一些当下的热点话题,还有课文拓展阅读里面的一些材料,以备将来考场上遇到材料作文时能够胸有成竹。

  难点攻坚
  现今的材料作文吸取了话题作文的优点,它打破了审题的唯一性、立意的限制性、表达的单一性,给考生适度的写作自由,从材料中找出相应的写作话题即可展开行文。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或是名人逸事,或是警句箴言,或是幽默风趣的漫画(照片、图片),或是给人以启迪的小故事、寓言、诗歌等等,其内涵丰富,范围广阔。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把握材料寓义。
  审题立意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首要问题,而所给材料对主题的确立有着客观的制约性。很多考生往往把握不了材料揭示的中心,脱离材料另起炉灶,造成“跑题”。请看2009年河南省中考作文材料:
  小姑娘把橘子皮剥去,看见里面有很多小瓣,就问:“橘子,你为什么长这么多小瓣呢?”“是为了让你能和大家一起分享啊。”橘子回答说。
  小姑娘又问苹果:“苹果,你为什么没有长成小瓣呢?是为了让我一个人独吃吗?”“不!”苹果回答,“是为了让你能够完整地把我奉献出去。”
  从小姑娘和橘子、苹果的对话中,我们看到都与“奉献”二字有关。命题者的意图显然不是让我们拿这两种对奉献的看法作比较,去批判某一方,肯定另一方。我们可以从分享的角度,也可以从奉献的角度,还可以把二者糅合在一起来立意构思,像苹果那样完全地奉献,像橘子那样让每一个人分享你的奉献。也可以从为人处世的角度来立意构思:当东西多时与人分享,当东西少时全让给别人,这是一种可贵的美德。同学们要切记,准确把握主题是材料作文写作的前提和基础。
  2.选择恰当角度。
  对同一材料,不同的考生会有不同的选择角度,我们要选取那些最能表现题旨的角度。如2009年四川绵阳中考作文题:
  有人说,爱你的人,常常用你不喜欢的方式关心你。比如:躺在床上看书——“你还要不要眼睛?”期末考试成绩大幅度下降——“写出深刻反思!”邀好友上网——“网吧不是好地方,别去。”你可能真的不喜欢这些方式,可是你能说这些不是爱吗?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这则材料要求我们写的是生活中体验到的“自己不喜欢甚至是反感的特殊的爱”。主题表达的是“爱”,但这种“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在同学们眼里显得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爱,是一种存在心理反差的爱,但最终又是一种符合人类普遍价值取向的爱。如果把亲人的爱完全写成暴力式的,把自己的反感推向极致,这样的立意必将会出现严重偏差。
  3.发散思维,打开思路。
  对材料必须先发散思维,思路打开了,可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易于下笔了。下面以2009年湖北武汉中考作文题为例:
  镜头一:运动场上。“跳高健将”王山纵身一跃,跨过了1.5米的横竿;小个子李川连跳三次,也没能越过1.2米的高度。老师说,尽力去跳就好。
  镜头二:春游途中。在一处悬崖的石缝里,生长着一棵小松树。同学们驻足观望,担心它难以枝繁叶茂。老师说,尽力去长就好。
  尽力而为就好。这一点引起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两则材料在收尾时,借老师之口两次点明故事的主旨,然后在提示语中再强化一遍,我们可从材料中直接获得作文的主题。两个镜头取材不同,但其寓含的意义却有共通之处:尽管环境恶劣,或自身客观条件不足,但主观的积极努力却是必不可少的,“尽力”就可为改变不利的现状带来希望。为什么“尽力而为就好”?这是每一个写作者都要思考的问题。能否讲清“为什么”,是作文成败的关键。分析“为什么”时,既分析主观原因,又分析客观原因的文章,是最切题的文章。但如果把“尽力而为就好”中的“好”理解成“成功”,便与材料主旨明显相悖了。考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思维的定势造成的。写这篇作文时,可以有不同的思维,如果以“尽力而为就好”作为中心,肯定是对的,切题的;从反面切入,写“不尽力而为就不好”,也是可以的;对“尽力而为就好”这个观点质疑反思同样可以:我们奋斗拼搏时,真的只问耕耘,不问结果吗?不讲方式,不看对象,不顾现实,只是埋头“尽力而为”,这种做法是不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而适当的放弃、重新选择是不是更明智一点呢?

  新题演练
  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首诗——《天真的预言》: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把无限放在你手掌上/永恒在那一刹那里收藏。
  请根据上述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写作导航:生活中处处涌动着令人感动的事情,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用心捕捉的这份感动是“永恒”的,是含而不露的,是内敛的。这是写作的切入点。只要文章内容能恰当地围绕话题,阐发“珍藏”的蕴意,表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就是符合要求的。内容上,既可以写伟人的壮举,也可以写凡人的小事,还可以写造化奇观、鬼斧神工。但所写的这些都必须是令你感动的,值得你将其珍藏在记忆深处的。写法上,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文章中的材料必须都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生厌。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一条大蟒蛇和一条小毒蛇是朋友。
  这天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
  蛇兄弟想,这么大的个儿,可是一顿美餐啊。
  蟒蛇说:我来对付他。
  于是蟒蛇施展自己的绝技,用身体将大乌龟牢牢地缠住。而乌龟早已将身体缩进了壳里,任凭蟒蛇怎么缠绕,也无法伤害到大乌龟。泄气的蟒蛇,气喘吁吁地爬到了一边。
  乌龟谨慎地露出脑袋,在他露出脑袋的一瞬间,小毒蛇闪电般地在乌龟脑袋上咬了一口,乌龟又急忙缩回壳中。几分钟后,乌龟因为中毒而死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提炼其主旨,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导航:故事意味深长,我们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1.每一个人必须要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不管做什么事情,要有能力,更要有方法,要抓住事情的关键。
  3.做事要有头脑,对不同人不同事要具体对待,用最恰当的方法方能事半功倍。2010中考作文题型备考训练4:话题作文题型盘点
  由于文体不明、内容空洞的中考作文越来越多,评分标准难以制定和把握,2009年话题作文所占比例已由2007年的28.8%、2008年的13%降至8%,即使在选题作文中,话题作文的匹配率也在降低。笔者认为,中考作文命题的园圃应该百花争艳,不应该一花独放。在2009年,我们欣喜地看到,有的地方没有对话题作文作简单的否定和放弃,而是“退中求变”,执著地进行探讨,让命题形式经历实践的考验,出现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值得注意的有:适当缩小开放范围,例如山东临沂题“走出自我小天地”;制作能激发考生兴趣的个性化提示语,例如福建厦门题“初生牛犊”,提供的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抒情短诗;界定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降低审题难度,例如辽宁沈阳题“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但命题者把提示语设计得很有文学味,使抽象概念化虚为实,形象可感,且覆盖了生活的多个方面;打破三分法或四分法的命题模式,探求新路,例如山东济宁题“难忘的经历”,要求中出现“以……为题或为话题”字样,标题作文与话题作文的界限在此显得模糊,这是一种新的命题形式的有益尝试。

  难点攻坚
  失误一:误解话题。例如“承诺”话题,你却在文中大谈“诚信”的重要,列举许多“诚信”的事例,那你就把“承诺”与“诚信”混为一谈了。须知,“承诺”是指“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它只是“诚信”多种表现形式中的一种,其范围要比“诚信”小得多。2009年辽宁本溪题为“请以‘惊喜’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考生写成了一般的“欢喜”“愉快”“感动”,如《令人感动的一瞬》《令人愉快的回忆》,看不到使人“惊喜”之事所具有的“突然来到”“意料之外”的特点,导致偏离题意。
  怎样在考场上不误解话题?根本的方法是平时养成准确辨析近义词的能力,因为话题作文的命题以单独概念居多,有的甚至没有提示语,平时若能精准地界定相近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考场上就不会偏题跑题。
  失误二:不明关系。审读关系型话题,不仅要审概念,更要明关系。2009年山东聊城题为“请以‘知道与做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有的考生先是把“做到”等同于“实践”,又置“知道”和“做到”的关系于不顾,大谈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列举反复实践终于取得成功的事例,把本应论述“知”“行”关系的论题误解为“说实践”。
  同学们在遇到两个有联系的概念时,避免此类失误的对策是先来个“三问”:是什么关系(因果,条件,层递,对立……)?有没有交叉、包含现象?有没有相互促进转化等辩证关系?
  失误三:转移话题。在文章中,所谈的话题必须一以贯之,不能中途随意变换。2009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为话题作文“帮助自己”,这是一个颇有哲理意味的好题。有考生记叙了两件事,前一件事表现“我”在帮助别人做难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自己的耐心,说明“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后一件事写自己遇到难题时知难而进,终于成功,并说这是“自力更生”“帮助自己”。很明显,前一件事符合哲理性话题“帮助自己”的内涵,后一件事却转换了话题,变成了“成功靠毅力”一类的话题。
  写作中防止转移话题的诀窍是:动笔前列简要提纲,写至中途“瞻前思后”,自始至终有醒目的扣题语言。
  失误四:立意不准。在2009年山东临沂话题作文“走出自我小天地”,有考生这样写:父母管教太严,无法承受,星期天“我”不辞而别躲到小叔家,读书,看电视,打游戏,好不自在快乐!这位考生既误解了“小天地”的含义,又把消极平庸当作新奇,文章的立意完全偏离了“走出自我小天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自然,营造和谐生活环境”这样的题旨。
  防止立意不准有“三招”:一是动笔前我们必须明确积极与消极,高尚与平庸,有趣与无聊的区别,这些对立的双方怎样进入考场作文,必须审慎思之;二是必须对“真事”进行提炼,不能把“反映真实生活”变成照相式的拍摄;三是平时多阅读多思考,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失误五:内容失真。话题作文自主开放性强,但这决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胡编乱造,不符合生活的真实。2009年新疆题为“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些考生平时缺少观察和感受的积累,临场只能“编”故事。写妈妈为“我”上学缴费三次卖血终于昏倒,爸爸急送妈妈上医院又遇车祸,千钧一发之际一位民警赶来救人……为了追求“惊心动魄”,为了增强“感动”的分量,这位考生不惜编造“生命的谎言”。却不知,这类“假”文章只能引起阅卷老师的反感。
  同学们要切记,只有平时深入生活,观察思考,勤于积累,考试时才能写出真实感人的好文章。
  失误六:体裁两可。考场作文的体裁特征必须明显,切忌模棱两可。2009年湖南邵阳中考作文为“跨越”的话题作文。有位考生拟题《飞吧,中国龙!》,描写刘翔在雅典奥运会夺冠的热烈场面,300多字,后面以议论为主,阐述刘翔夺冠的意义和启示,也是300多字。文章立意准确且有新意,语言也好,但体裁却是“两不像”,因此得不到高分,很是可惜。如果文章压缩议论,充实记叙描写;或是压缩记叙描写,加强议论分量,就能进入一类卷。
  同学们平常训练时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并以字数进行“自我约束”,例如记叙文,议论抒情的文字不要超过四分之一;议论文,记叙描写的文字不要超过四分之一。

  新题演练
  1.请以“回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写作导航:回味,回顾和品味。既要有对往事(最好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的回忆,又要有对其中蕴涵的道理和情感的品味。值得回味的东西很多,一件事,一个动作,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等都可以,关键是要从具体材料中挖掘出其内在意蕴。需要注意的是,“回”“味”必须贯穿全文始终,不能前文全是回忆,到结尾才勉强点到“品味”,造成文章“味道”不足。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其实都在不断收藏着什么,收藏岁月,收藏财富,收藏学问,收藏感情……那些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都值得你收藏。
  请以“收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写作导航:收藏,是“收集并保藏”的意思,表达的是两个连贯的动作,构思行文时必须体现这种动作性,它不同于“拥有”(这是静态的)和“铭记”(少了“收集”的过程)”。“收藏”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觉得很有价值、十分值得珍惜的东西,可以是实物——一本书、一张照片、一支笔等,也可以是某种抽象的东西,如一份心情、一种感情、一种感觉等。如能把对实有之物的收藏上升为对抽象之物的收藏,文意就能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