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唤精灵3资料片:顺其自然,拥有平常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13:15

张洪仪

一、投入自然怀抱

     又到秋高气爽的季节,正是出游的好时候,正好你的眼前没有繁杂的工作,一个教学计划你已经写好了,学生的月考成绩已经出来了,超出了自己的预期,鸵鸟圆的空气是那么清新,孩子今天也放假了,渴望到郊外走走的愿望在你的脑海中已经酝酿很长时间了,每一次,你都在准备出发的时候,想起来周一的课件还没有制好,还有某件重要的事请没有完成,就又坐下来忙碌去了,多少次机会就这样从身边溜走了。今天这个念头又是如此强烈,那么告诉自己别考虑那么多,去吧,让我们一起享受自然吧。

在我们的世界里,每天被很多重要的事情占据着,备课,上课,作业;学生的学习、纪律;班级卫生,早操,自习,教室,寝室,妻子,孩子,亲戚,朋友,能列出来一大堆理由,当然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理想的生活,但问题是,生活让人们觉得总是充满十万火急的情况,似乎一周不工作90小时以上,就做不完应该做的事。近在咫尺的出游和暂时的休息都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的大脑神经紧绷着,竞争的剧烈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着。但第一步必须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在自造紧张情绪,生活原本不必如此忙乱。第二步,试着躺在沙发上懒洋洋地看电视,别担心如此度过周末是在浪费时间。其实,有许多事情完全不必要立刻做,完全可以放到明天再做。而且某些事情也许不适合你做,这时你完全可以将它忽略掉,给自己一点松弛。当你学会了从容平静地度日,顺应自然并顺应天性,不去勉强别人,也不强求自己,你会发现事情不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地球照样转,生活也照样继续。应该学会轻松地享受生活。想要做到内心平和、生活愉悦。

人若能顺应自己的能力和体力,不在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上强出头,就能营造自己理想中的生活,展现自己理想中的自我。每一个成人,每一个孩子,都有必要学会放松身心,包容他人,享受生活。而这一切,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就可以获得。

    人生要快乐,和谐不可少。而天人之间,最和谐的莫过于自然。这种和谐可能很难模仿,但可以体悟;可能不好克隆,但值得静享。体悟之余、享受之外,收获的是一份包容心、平常心、生活的睿智。应该把投身于自然的怀抱、接受自然的熏陶作为我们的一种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因为自然中处处有知识,就看我们有没有一副睿智的大脑;自然中处处都大气,就看我们有没有一个放松的神经;自然中处处有美丽,就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当然,对自然的知识和美的体悟、欣赏、享受也是潜移默化的,来不得半点的急功近利,这就需要我们每天都在书本中学习,在书本之外学习,慢慢地去体悟,逐渐地去学会欣赏,最后达到享受自然,学会生活的境界。自然母亲为我们提供生生不息的滋养,我们应该尊重她,关爱她。就像儿子孝顺母亲一样,在母亲发脾气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去顶撞她,在默默承受的同时,要学会去理解她。真正认识了自然,懂得了尊重自然,学会了顺其自然,也许会活得轻松许多!

二、人生需要顺其自然

    那其实只是我们看待生活的一个小插曲。我们都在不停的认识世界,企图掌握生活的规律然后按照规律给自己设计一个蓝图,然后符合规律的去实现它,然后就觉得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在掌握自己的命运。其实在上帝眼中,这些小把戏就像孩童玩的小聪明一样可笑和可爱。人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就像用人脑是不可能彻底了解人脑一样,自己是不可能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的。生活有太多非理性的东西,凭理性的思考来规划人生有时候难免出现差错。常常听到一些人信誓旦旦地攥紧拳头在说:“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要用我的双手和智慧去改变命运!”细想一下,生命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和不可抗拒的因素,我们能够把握的又能有多少呢?如果我们真的轻而易举就可以掌握了,那还能叫做“命运”吗?贝多芬也曾发出豪言壮语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可是他真的扼住了吗?人们做什么事情往往怀着成功的目的,实际上,在奋斗的道路上,有很多人是达不到目的的,比如体育比赛吧,在众多的献身者中,能有几个人可以站在领奖台上,特别是对于世界级的比赛,夺得冠军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人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种种原因,人们也不可能完全按照个人的意愿行事,比如,一个人喜欢干某项工作,可单位领导偏偏安排他去做别的工作。不管怎样去努力,决不可能人人都做到事事如意,总体上讲,不可能每个人都事事如意,就个人而言,在一生当中,不管是谁都不可能做到事事如意。

其实事情就应该顺其自然,该发生的它就会发生。它发生了,无论是你希望 还是不希望的,都应该顺其自然,至少要有一颗顺其自然的心,一颗平常心,处变不惊。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既然发生了,我们别无选择。

  有人曾经说:当你不能改变你所处的环境的时候,就要学会去适应它。也许这种软弱的投降主义观点会受到强烈的批判。今天想来,说的又何尝没有一点道理呢?当这种环境还不至于恶劣到让我们对生命失去信心,我们为什么不学着去适应它呢?

  庄子的“率性而为”,那就是一种看似无拘无束,其实一切又都顺应自然规律的自由自在。与老子的“无为则无不为”一脉相承。在无穷无尽的大自然中遨游,是何等舒畅的感觉。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也提醒我们,在美好的夜晚,我们尽情欣赏月色的时候,突然有人提醒风暴将至,于是慌忙去做各种准备。结果觉得一切准备妥当之后,痴痴地等待着风暴的来临,结果风暴没来,美好的夜晚也错过了。可是,一旦风暴真的来临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做的种种准备都可能无济于事。

  我喜欢顺其自然的感觉,说我消极也好,说我胸无大志,我从不争辩。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玩的时候玩,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至于结果……我一直不太关心。

  又想起了上学时候,考试前都是紧张忙碌的,只要考试一结束,我马上觉得无比轻松,考试成绩好与坏似乎与我无关一样。看到有些同学依然忧心忡忡的样子,我倒觉得很费解:再这么担心有什么用呢?事情已成定局了,不会因我们担心与否而改变的。每当我说出这样的观点的时候,同学总会用带刺的声音说:你觉得自己考得好,当然这么说了。我只要沉默了,其实,我并不知道自己考得怎样,真的只是觉得考前认真准备就够了,结果真的不是我们应该去为之发愁的事。直到现在做事与做人依然是那样率性而为,写东西的时候也是情之所至,笔之所至,不考虑章法和修辞,一切是如此畅快!

当人想要的时候,给他就是一种愉悦。当人家不想要的时候,给他就是一种负担、或痛苦。  生命有着生命的规律,完为他人尽力,即为自己尽力;不帮助他人的人,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在这个话题中,有几句话是可以借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心种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阴”,另一句话“做事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也挺好,因为你努力过,奋斗过,这不就足够了吗?因为你尽到力了,即使达不到目标,你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人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可以有向往,可以有追求,知道了有些事情的结果是难以左右的这个道理,就应该以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心态来对待所为之事,坦然对待不符合自己心愿的事情。顺其自然是非常好的生活态度,它决不是消极的,它是以积极进取为前提的,这样的态度不但不影响事物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还会使人活得轻松愉快,反而对所为之事有利。愿望越强负担越重,使人活得很累,反而影响了愿望的实现,如果达不到预想的结果,还会使人失望。

有一个人由于身体不好,在考研究生前,突然想不参加考试了,没有好身体什么也干不好,但又想到,反正已经准备了,就随便考考吧,在这种心态下,整个考试过程一点负担没有,很轻松,结果发挥不错,也考出了全系第一名的好成绩。假如我们高考我们失败了,你已经努力了,明智的家长一般都不怪孩子,一切都要顺其自然呀,大不了重新来过,你说是不是呢?如果大家都是这样想,那么不知道会解决多少孩子沉重的精神负担。人们也知道,在重大比赛中,一靠实力,二靠心理素质,如在平时注意培养淡泊名利和顺其自然的态度,就会减轻紧张心理,有利于实际水平的发挥。全模仿非生命的外界并不现实。生命在很多方面,甚至本质,本来就是有违物理规律的。能量的放散,是为了能量的更集中。这样,就使顺其自然从本质上是不可行的。所以顺其自然不能作为一种战略,而仅仅是一种战术。

人要改造自然,这首先是一种勉强,但我们必须通过有效的手段让这种行为不体现为明显的勉强,从而避免直接的矛盾和冲突影响到效率的实现。

     让生命顺其自然!人生苦短,生命里到处都藏着变数,有谁知道过了今天明天又会是什么样子,喜从天降天灾人祸生老病死,谁能预料?朋友,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给自己看天看云看雨的时间和空间,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让事业顺其自然!多少人一辈子碌碌无为,多少人怀才不遇,多少人为了升官发财不择手段……其实何必让自己活的太累。一根绳子五花大绑,绑住的是自己。这世界成龙是凤的又会有几个呢?何必给自己太多压力?以平凡为乐以平淡为真以平静为福,你会发现生活其实也很美。把尘封的心胸敞开,让狭隘自私淡去;把自由的心灵放飞,让豁达宽容回归。这样,一个豁然开朗的世界就会在你的眼前层层叠叠地打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潇洒快活地一路过去,鲜花的芳香就会在你的鼻翼醉人地萦绕,华丽的彩蝶就会在你身边曼妙地起舞。

     让爱情顺其自然!人生如果没有爱情那么就会枯燥无味,我认为人的一辈子始终都在遭遇着爱情,只要把心打开。没有年龄的限制没有环境的制约,爱情永远是最美丽最纯洁的,它让我们的生命永远年轻永远灿烂。爱情也并不代表着背叛和分离,不去计较得失不去刻意强求,该来的既来,该去的既去。你逃避不了,拒绝不掉,强求不来……那么爱就爱了吧,你应该庆幸你能遇到爱你的,或可以令你爱的人。让我们用爱的力量,去关照周围,去感化周围,去影响周围,让爱成为动力让爱升华成不灭的火把,照亮每个人的人生!

     让朋友顺其自然!朋友是心灵的共鸣人生的调味品,谁都离不开朋友。三两个好的朋友可以共饮共醉同乐同愁,谈的来朋友可以秉烛夜谈邀月对饮,郁闷时诉个苦骂个娘疯一疯闹一闹也是很遐意的事。而话不投机三句多,和没有默契的朋友聊天都是一种受罪,当然也谈不上交心了。交朋友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而好的朋友更是一种难得一种缘分,需要相遇相识相知相容……很漫长的一个过程,要付出感情和时间去经营去接受去了解,多么不易啊,所以珍惜好的朋友吧善待友情吧!

 当然我不是落叶,也自愧不如!也时常感叹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无情。就在自己感慨万千而碌碌无为之时,落叶几度飞舞,芽苞又几度获得青春呢?于是,自我反省自我调节,在睿智豁达的理解中我幡然醒悟……朋友们,那么不如——让人生让一切——顺其自然吧!!!

病人也需要顺其自然。一切的痛苦和悲剧都来自勉强。因为自己的利益,妄图以人力改之,而造成的外部性,更容易造成勉强。当然,纯粹的顺其自然是消极的,也不值得提倡。人本身就是具有方向性的,有动机、有目标、也有利益共同体的发展趋势。有时候一个很好的建议和规划,由于当事人没有理顺思路、统一观念,造成勉强,出现重大纰漏。所以及时、恰当的沟通是消除勉强的最好办法。发展到极端,便会生大病。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体征的神经症。

  对待强迫症最正确的方法是:首先解除对自己强迫症状的焦虑,对自己的症状要采取不理、不怕、不对抗的态度,一定要顺其自然,这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因为强迫症状的出现,正是患者不允许这种症状出现,非要和它对抗,这反而是在提醒、强化自己产生强迫症状。此时你越强烈地强迫自己“不强迫”,实际上就是强迫自己去“强迫”。 “我们不去理睬它”——这正是强迫症患者最为明智的策略。倘若采取这种策略,那么由于强迫症状并没有引起患者的反应,即焦虑,那么久而久之,它就会感到“无聊”而告退的。而且,由于焦虑症状的解除,可以调整并逐渐恢复大脑的正常功能,对于减弱或抑制原来的病理兴奋灶,本身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残疾儿童的父母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急于教会孩子像正常孩子一样活动,结果往往导致孩子没有机会运用自己的创造性和他独特的方法来达到目的。许多父母常常感到为难的正是不知道该怎样去培养和引导自己的孩子发挥创造性。父母似乎更注重所谓儿童发育的“里程碑”,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展正常或进展更快一些。所以最明智的办法也许就是顺其自然,让孩子按照适合他本人发展的速度,慢慢地发育成长。 

  有人问游泳教练:“在大江大河中遇到旋涡怎么办?”教练答道:“不要害怕。只要沉住气,顺着旋涡的自转方向奋力游出便可转危为安。”“顺其自然”也是这样,它不是“逆流而动”,也不是“无所做为”,而是按照正确的方向,去行动和努力。

不光是在症状到来时要“为所当为”。在平时更要去做有价值、有意义、富于建设性的活动。这包括树立目标,有所追求,增长学识,提高才干,建立起真的自信;积极地生活,培养广泛的兴趣,观察、发掘、体验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不逃避困难,正确对待挫折,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己对生活的适应性,逐渐增强自己的心理素质。顺其自然,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任由其自由发展,而是要恰如其分地加以引导。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易疏不易堵,但要有效控制。很多孩子上网成癖,家长应该首先讲明利害,并在初期规定上网时间,正确的引导。我们在报端经常能看见这样的报道,一些孩子由于家长一味地“堵”,而造成孩子逆反,如逃课泡网吧等,所以家长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发现孩子兴趣中有益的那些,因势加以引导,为其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发展。

  因为:对抗不是出路,出路在于顺其自然!

三、学会顺其自然,保持平常心

    有位哲人曾经说:“保留平常的心,这是学会顺其自然的最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平常心?一是尊重规律和规则,尊重客观现实,不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二是既积极主动,要尽力而为,又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有从容淡定的自信心。

平常心是“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等等观念的汇合而已。做为一种处世态度,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仁爱之心等等。任何一个人都可具备平常心,平常心应该是一种“常态”,是具备一定修养才可经常持有的,因为它属于一种维系终身的“处世哲学”。

  平常心即是清净心。平常心为道,空空为道。空空:一空为一种物质,一种极微的物质,生命无限大的物质。一空为此物质所具有的特征和特性,即:虚无自然,清静无为。空,生成万物质,决定万物。万物虽在相上不同,但是,在本质上却是相同的。

  说到底,平常心不过是“无为、无争、不贪、知足”等等观念的汇合而已。作为一种处世态度,亦可进一步解释为:淡薄之心、忍辱之心或仁爱之心……但是,“无为”并不等于提倡无所作为,“无争”并不等于不同恶势力抗争……至于有些人所奉行的醉生梦死,更不能算为一种人生境界,正如有人所评论的:“当人堕落到了纯粹只顾自己醉生梦死的境界时,道德的评价就苍白无力了。”把平常心庸俗化、世俗化、简单化,都是对平常心本意的曲解。

    台湾女作家张晓凤记述过自己一个童年的故事:小学二年级,有天下午的作文课,一个同学问老师“挖”字怎么写,老师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也不会写,你们谁会?”我兴奋地站了起来,跑到黑板前大胆地写了那个“挖”字,临下课时,老师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今天多学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正是老师的一颗平常心,把平等于学生的情怀交给了学生,挖掘出了张晓凤幼时女孩子心中那种宝贵的自信。这种善解人意的魅力,来自尊重与和蔼。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围的话,为沮丧的人说一句鼓励的话,为疑惑的人说一句点醒的话,为自卑的人说一句自豪的话,为苦痛的人说一句安慰的话,我们要舍得用真诚,费心思,花时间。

拥有一颗平常的心,我们就能淡然地面对金钱与权势,泰然地面对成功与失败,坦然地面对风光与平凡,畅然地面对现实与理想,悠然地享受生活给予我们地分分秒秒,点点滴滴。平常心,平常态,是健康人生的至高境界。也是我们的生命顺其自然的最好的途径。虽然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如人意,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微笑,善意面对,那么,平淡生活中并不缺乏美丽,更多的则是人性魅力散发出的璀璨光芒。

    我在小时侯听到的一个小故事让我受益非浅。故事说:从前有个老汉家里正干活的驴跑了,邻居们都来安慰他,他若无其事的说:跑了也未必是坏事。过了几天,那头驴自己回来了,而且还带来了一头小驴。这时邻居们来给他道喜,他说:回来也未必是好事。一日,老汉的儿子骑毛驴出去把腿摔断了,邻居们又来安慰他,他说:腿断了也未必是坏事。不久战争爆发了,村里成年的男子都被召从军了,而老汉的儿子因腿脚不便而没有被召从军,因而在家颐养父亲天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会立于不败之地。勇敢接受不能改变的,顺其自然。

    拥有一颗平常心是很难的,佛经里劝人要慈悲宽容。“慈悲宽容”,简单的四个字,做起来却非易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知不觉中对一切事特别喜欢顺其自然。喜欢简单,喜欢安静,不怕寂寞,甚至有时会依恋寂寞。喜欢看《论语》,也欣赏孔孟的中庸之道。但是在真实的生活里做到中庸还并非易事。一直以来,总觉得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世上的一切每时每刻都在变,用我做人的标准来衡量我身边的一切,珍惜该珍惜的,丢弃该丢弃的。人人都有自己对人对事的不同体验和感悟。就好比如果你自己没有亲自体验断指之痛,又怎会知道什么叫十指连心呢?

    人的平常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经历磨难、挫折后的一种心灵的感悟,一种精神的升华。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才会豁达而不失节制,恬淡而不失执著。古人言:“君子安贫,达人知命。”须知“家有千金无非一日三餐,屋有百间无非放床一张”,人在名利面前的攀比是无止境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做好每天要做的事情,享受生活,享受做好每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快乐,就会有足够的力量承担一旦到来的挫折和痛苦。

  当今时尚无论是物品的价值或是对于人的评价,大都以金钱来衡量,愈贵的东西就被认为愈有价值,愈有钱的人就愈伟大,可以说拜金主义泛滥。如此一来,多年形成的道德和价值观随之发生了变化,大多数人处在迷茫、徘徊的状态中,导致自我心态把握上的失准,继而陷入名利诱惑的苦海中不能自拔。

  人不能脱离现实而存在,纯粹地杜绝欲望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时时自省,不丧失自我的真性,追求真而自然的品格。正如有书所言:“保持自我的真性,不陷于贪欲和争斗,对于一个悟得平常心的人来说,即是正确而明智的抉择。”平常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贵在守恒。以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件事为例:当我们为同事去世的亲人送葬时,在走进火葬场的时候,许多人都感到心里空荡荡的,觉得争名夺利实在太没意思。可当走出火葬场,重新融入世俗生活中时,有些人完全忘却了在火葬场时的感慨,依然乐此不疲地周旋于名利场,有的还会变得异常“骁勇”。保持平常心,什么时候才能成为每个人的恒久理念呢?

  真正领悟平常心的意义,并以此为人生准则,从中获取无限的欢乐与满足,做一个永远幸福的人,既需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又要有睿智的理性思考。如此说来,平常心的内涵博大精深,看似平常的“平常心”,其实并不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