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猛犸部落的歌曲:《庐山人文圣山》解说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25:16

《庐山•人文圣山》解说词1-3集

(2010-10-30 22:41:52)[编辑][删除] 标签:

旅游

由中央电视台新影中心和江西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联合制作的集大型高清人文纪录片《庐山:人文圣山》,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该片历经四季、遍访名家,寻踪探迹、还原真相。片中内容涉及佛学、道学、隐学、理学、新儒学、中外比较文学以及美学、建筑学、地质学、动植物学等十几个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国学大师季羡林为本片题名“庐山:人文圣山”。

庐山·人文圣山

(第一集)开山
   公元378年,前秦十万大军破襄阳城。一位僧侣为了避祸远走他乡,颠沛三年后机缘巧合落户庐山,并在山北建寺名为“东林”。从此,这位僧侣凭借超人的智慧与恒心,将彼时深奥晦涩的佛教改造得深受普罗大众所接受,并终成中国三大文化之一。直到今天,人们拜佛祈求平安幸福等朴素的理念莫不得益于这位僧侣对印度佛教的改造。他就是被后世尊为“净土宗”初祖的慧远大师。

  无独有偶的是,几乎与慧远同一时代,南方道教宗师陆修静也逃离乱世来到庐山,在山南建“太虚观”。其间,他对散落在民间的道教各派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得道教得以统一,由民间升入殿堂,道教文化得以延续兴盛。
  山南山北,释、道两教的宗师,共同拉开了庐山人文历史的大幕。
两千多年来阅尽帝王将相,看罢天下文章,一生史家绝唱,两位佛道宗师,让我们梦回遥远的年代,共同见证庐山人文历史开天辟地的第一章。由于地质环境的演变,气候变暖,流水作用形成了庐山美貌的景观。据统计遍布庐山的摩崖石刻共有九百多处。位于庐山脚下的净土宗祖东林寺,它的奠基人就是1600年前远行至此的慧远。佛教作为外来宗教,逐渐融入本土文化,已成为中国的三大宗教之一。陆修静在庐山南麓修建的太虚观及至北宋一直都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宫观和修炼场。同一时代同处一山,佛道两教既对峙又同尊。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幸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孟子》】

 

    自然界的开山

 

    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里,庐山的诸峰在飘缈不定的云雾中忽隐忽现,仿佛天上的瑶池飘落人间,仍旧带着恋恋不舍的仙气。古往今来,这座大山不知折服了多少英雄和才子,亦不知见证过多少幕历史的大戏。

 

    10亿年前这里原是浅海沉积的古老地层,经历反复几次的抬升和陆沉,最终才浮出水面。此后2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地层开始断裂,裂隙处在地壳的挤压下缓慢上升,初现山的样子。300万年前,这个山谷同星球上其他地方一样,正在经历着冰川世纪。

 

    这时,大地忽然开始抖动。巨大的冰晶推搡着已经不堪重负的岩石和沙砾跌下山崖。沉睡的冰河开始苏醒,那些随波逐流的岩石用刀锋一样的棱角,切割着所经之处的每一寸浅滩和山体。

 

    这就是科学家所说的——第四纪冰川运动。

 

    自然界的开山——特殊的地质和冰河运动塑造了庐山风景的独一无二。自然造化恩宠于斯。

 

    据史学家考证,早在新石器晚期,庐山周围便有人类生活。在人类的童年时代,先民用无数的神话传说勾勒着他们看到的大千世界,那些传说至今仍在高山低谷间随风传颂……

 

    之所以叫庐山

 

    庐山流传最广的当是匡俗的故事。周武烈王时代,一个叫匡俗的人进庐山求仙学道,天子想请他出山,匡俗拒不肯从,当人们找到匡俗的住处,却只见到一间茅庐,匡俗从此不知所终。

 

    庐山之所以叫庐山,又或叫匡庐,就是因为这个叫匡俗的人。

 

    关于“庐山”二字何时最早见诸文字,说法不一。近代学者王国维曾考证得出,早在战国时代一本名为《竹书纪年》的书中就有“王南巡狩至九江庐山”的记载。可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庐山”这两个字之所以耳熟能详,却完全是始自一位书写历史的汉朝人。

 

    公元前126年,汉武帝元朔三年,一个年轻人在远离中原的庐山上进行着他人生的探索。他站在山巅,眺望传说中大禹治水时疏理过的九江。30年后,他为这次经历写下了十字的感慨:“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他,就是官居太史公的司马迁,而那部写下庐山名字的奇书便是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直到今天,司马迁所登的庐山主峰大汉阳峰上仍有禹王台等遗迹及后世碑刻追忆大禹的对联。

 

    “庐山”第一次正式登上历史的舞台,竟是由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和这样一部经典的史书来为它报幕,当是何等的幸运。正因为这十个字,庐山永别了蛮荒蒙昧的时代。

 

    公元220年,辉煌了400余年的大汉王朝宣告谢幕,中国历史进入到继春秋战国时代之后的又一次离乱动荡。三国归晋、八王之乱、及至五胡乱华……随着北方游牧民族的日渐强大,公元四世纪前叶,华夏文明的中心被迫由中原开

 

    始了向长江中下游的偏移。这场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的大迁徙,史称“永嘉南渡”。

 

    据统计,遍布庐山的摩崖石刻共有900多处,在庐山剪刀峡,一块斑驳的岩壁上,竟然浮现着一副画像!纵是年代久远,风雨剥蚀,仍然可以看出,画中是一位端坐的僧人。为什么有人会把他的画像雕刻于岩壁之上?这位僧人与庐山又有着怎样的渊源呢?

 

    慧远来庐山

 

    来自遥远次大陆的佛教,在与中国本土文化2000年的融汇中,其深奥的哲理和晦涩的经义早已被重新诠释和改造,变得更为大众所接受。善恶因果,祈求世界圆满,家人平安幸福这些人类最纯朴的思想,在中国人心目中根植下来。

 

    如果追溯这一流变的源头,就必须提到这座位于庐山脚下的寺庙——净土宗祖庭东林寺。

 

    它的奠基人,就是1600年前,远行至此的慧远。

 

    公元381年的晚春,庐山的小路上,行走着一个僧人。他就是离开襄阳,已经游历了3年的慧远。这一次,他是专程来看望西林寺的住持,他的同门师兄慧永。仿佛真的是机缘和因果,奇山与有缘人相遇了。

 

    初到庐山的慧远,几乎遍游了山间的景致。史料记载,他经常来到庐山的幽谷中,共清泉流瀑之声,凝神于巨石之上,冥游于物我两忘的境界。他为庐山写下洋洋600字的《庐山记》,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第一篇完整描述庐山景致的散文。

 

    佛教中国化

 

    公元386年,久慕慧远大名的地方官在西林寺的东边为他建造了一座寺院,名为东林寺。从此,慧远卜居庐山36年,直至往生。

 

    根据历史记载,慧远在出家之前,是位饱学的儒生,聪慧过人,《高僧传·卷六·释慧远传》是这样描述他的——“少为诸生,博综六经,尤善《老》、《庄》”。2l岁时,慧远被高僧道安讲经所折服,顿悟后

 

    皈依佛门。也许正是少年养成的精神世界和知识结构促成了慧远在庐山东林寺所做出的一切——西元7世纪以前,悉昙梵文就已兴盛于印度,于魏晋时,随佛典传入中国。但当时大部分中国僧侣初见这些高深莫测的文字,既难读懂,又难口诵,加之解读方法的不一,导致了佛经翻译的混乱。于是,慧远派遣弟子西行取经求法。并亲自邀请来尼泊尔、古印度,甚至居住在长安的中外高僧齐聚庐山,他们在慧远的主持下,耗时数载将经书译成汉文。魏晋二百年间译出的佛教典籍有700多部,在东林寺翻译的几近三分之一。

 

    慧远凭借渊博的学识并没有止步于对佛经的翻译。佛教至东晋时虽在中国已有了三百年历史。但是,却始终未能成为主流文化,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这是个晦涩难懂的外邦信仰。

 

    于是,在传播佛经的过程中,慧远开前人未有之先例,将当时本土最为流行的儒学、道学、玄学三门学问同外来佛家思想糅合在一起。自然渗透,悄然融合。这样一来,经过他重新解读后的佛学变得广为社会各阶层所接受。这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佛教中国化”与“佛教社会化”。

 

    结成白莲社

 

    卜居东林寺的36年间,慧远还将佛教的业报轮回思想结合中国本土文化重新做出诠释,他告诉人们,因为精神不灭,所以有因果报应。这个观念,影响深远,直到如今。慧远还告诉大家,诚心向佛的人死后,可以转生西方“净土”,进入极乐世界。这就是今天“净土宗”的缘起。它正是被慧远在庐山创立并传播了出来。慧远也因此被后世奉为净土宗的初祖。为表

 

    达传播佛学的决心,慧远还亲领一帮隐居在庐山的居士,结成白莲社,因此,净土宗后来又被世人称为“莲宗”。

 

    就这样,来自印度的佛教,在慧远的改造下,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元素,这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此,东晋时代,中国佛教史上便有了这样的划分——以西域高僧鸠摩罗什所居住的长安为中国北方佛教圣地。与之比肩的,就是高僧慧远居住的庐山,为南国佛教圣地。

 

    慧远圆寂于公元416年,他的灵骨塔就安放在东林寺旁。

 

    陆修静解纷挫锐

 

    慧远走后将近半个世纪,中国进入到动荡离乱的南北朝分裂时期。因为乱世中人对于未来的不可预知,宗教热忱在大江南北尘嚣日上。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之间对主导宗教地位的争论日渐激烈。

 

    公元444年,在中国北方,爆发了史称北魏灭佛的事件,而在中国南方,宗教辩论成为佛道争锋的主要方式。

 

    公元467年,南朝宋的都城建康迎来了全国瞩目的一次宗教论战,论战一方是号称南朝四百八十寺中遴选出的高僧,而另一边,却是在皇帝几道御诏之下,硬着头皮上场的一位道人。但他一开口,对佛道两教辨析之深刻,知识之渊博令所有人莫不叹服。

 

    道教经典《三洞珠囊》用这样的词语形容了那位道人当时的表现——“标理约辞、解纷挫锐、众人皆服”。他叫陆修静,来自庐山。

 

    公元461年,已年过半百的陆修静云游至庐山。自此,他便隐遁在这里,著书立说,采药炼丹,植松种竹。一呆便是七年。

 

    收集整理道经

 

    庐山东临鄱阳湖,北濒长江,这里有雄伟挺秀的山峰,瞬息万变的云海,飞流直下的瀑布,加上空气新鲜又宁静。有一种远离尘嚣,宁远尘世的林秘气氛。历来被道家、佛家视为修行的理想场所。

 

    许久以来,仙人洞就是供奉道教吕祖的府第,人们来到这里焚香叩拜,祈求平安幸福。本土的道教文化能够至今兴盛不衰,莫不与1600年前,陆修静在庐山所做的一系列努力息息相关……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但一直以来,它却只是以简单的方式在民间流传。其谱系、仪式、方法以及思想,都显得零碎和杂乱。

 

    面对道教经书散落民间的混乱局面,在庐山的7年里,陆修静对天下道藏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全面搜集和整理。历时数载,所收集整理的道经共计一千多卷。

 

    统一道教仪式

 

    在对道教典籍进行了大一统的汇总之后,陆修静又开始创制统一的道教仪式,编纂斋戒,仪范等书100余卷,使道教的神氏谱系及理论典籍,开始整齐划一。

 

    陆修静天师提倡完善斋仪使道教在南方的宗教意识得以规范得到统一。

 

    由于陆修静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道教由民间开始步入殿堂。陆修静也被后人尊为南方道教的宗师。而他在庐山南麓修建的太虚观,及至北宋,这里都一直是南方道教规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宫观和修炼场。

 

    当庐山北麓经慧远的努力而成为南方佛教中心之后,庐山南麓随之也因陆修静的努力而成为南方的道教中心。同一时代,同处一山,佛道两教,既对峙,又同尊。

 

    此后,陆修静被天子召入都城,讲理说法,直至卒于公元477年。弟子们遵照他生前的心愿将灵柩归葬庐山。辞世后,陆修静被追谥为“简寂先生”,太虚观也因此而更名为“简寂观”。

 

    一团和气

 

    无论如何,庐山都不能忽略它的东晋时代。

 

    外来佛教的中国化和民间道教的殿堂化,几乎同一时代在庐山完成,并由此走向各自的成熟。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件大事,也是中古文化结构的一次意义深远的调整。

 

    如果说,司马迁的史记为庐山展开了人文历史的长卷,那慧远,陆修静,就是为庐山文化率先起笔的两位先贤。然而于无声处,一个属于伟大民族精神世界的山岳在层累堆积中拔地而起。

 

    一切,还仅仅是开始……

 

    时间如白驹过隙,公元1464年,北京紫金城内,刚刚即位的明成化帝,面对着朝野上下内耗激烈的乱局,并没有挺身而出治理朝纲,而是亲笔绘制一幅图画,该图乍看上去为一人哈哈大笑,仔细看,却是三个紧紧抱在一起的古人。“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之无二,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

 

    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很喜欢这幅图画,因为它寓意着吉祥与和谐。这是人类千百年来不变的祈愿。而“一团和气”,也成为一个固定的成语。这幅《御制一团和气图》的题款清楚地交代了三位画中人的姓名——三个人都来自庐山。其中两个,正是慧远和陆修静。而那个身形模糊的第三个人又是什么身份呢?何以在帝王看来,他能够与两位开山的宗师比肩呢?

 

    事实上,正是因为这个人的到来,庐山“儒释道”和谐共处、色彩缤纷的人文历史方才拉开大幕。

 

    他,究竟是何许人呢?(长江周刊)

 

(第二集)  归来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家乡庐山的途中所作《归去来辞》,文中溢满对自由生活的渴望,直到今天人们仍把陶渊明奉为千古第一大隐。可陶渊明在13年里却有五次入仕做官又辞官的经历,是什么原因让他屡次尝试却屡次无果?他最终心满意得的田园生活,以及那个徘徊在现实与传说之间的桃花源又究竟是怎样的实况呢?
  我们将沿着陶渊明的生活轨迹去揭开中国隐士群体神秘的冰山一角
       陶渊明十三年间,五次辞官,抛下官印,登上潘阳湖,以一意孤行的姿态过起来隐居的生活。隐逸文化无比张扬的时代已经来临。但是他的作品表面看来清新淡雅,但是内在看来,却有一种对实事的愤世嫉俗与不满。以质朴的语言写出了中国人理想的对于家园的想象。

 

【天地闭,贤人隐——《易经》】

 

公元405年,业已是东晋的尾声。秋天在这一年里已经走得很远。一个再也不愿卑躬屈膝事权贵的人,脱掉官服抛下官印,登上了鄱阳湖边的一叶小舟。

    他一路长呼着“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以一意孤行的姿态,回到自己的家乡。从此他便永诀官场,开始过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自己如释重负的一声“归去来”,竟能穿越千年时空,一直激荡着后世者的心灵。与此同时,随着这位伟大隐者的归来,中国历史上隐逸文化无比张扬的时代亦宣告来临。

 

    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说:“隐士思想与隐士们,是操持中国文化的幕后主角。”

 

    庐山最大的隐士

 

    学术界普遍认为,“隐士”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彼时的社会政治生活息息相关的。魏晋南北朝,恰是中国历史最黑暗最混乱的时代之一。

 

    匡庐的大山大水间孕育的壮阔之美不知令多少迷途的心灵得以释怀,于是,有人便再也不忍离去。著名的柴桑翟氏人家,据说在庐山一隐便是四代。慧远在东林寺发愿组织白莲社,据说半数以上的成员都是庐山周围的隐者。从古至今,庐山到底有多少隐士,没人数得清楚,但有一点人们是可以肯定的,迄今为止,庐山最大的隐士当属陶渊明。

 

    与其他隐士不同的是——庐山,并非陶渊明刻意选择的遁世场所,只因为这里是他实实在在的家。

 

    陶渊明的家乡叫上京,位于庐山南麓。近山临水,平畴旷然。1645年前,陶渊明就出生在这里一个身世显赫的人家。

 

    就在魏晋清谈尚玄之风甚盛,隐逸文化几成显学的时候,此时的陶渊明却并不在其列。相反,他高唱着“猛志逸四海”,在年近30之际,终于等来了他人生中第一次入仕的机会。

 

    不为五斗米折腰

 

    庐山脚下的九江古称“江州”,又名“浔阳”。公元393年,陶渊明任江州祭酒。这是他第一次入仕和出仕。

 

    如果说,陶渊明第一次与官场的分手还算友好,那么随后几次不欢而散却是伴随着整个魏晋时代的混乱与杀戮。

 

    公元405年秋,他又一次在叔父介绍下出任彭泽县令。

 

    算来,短短的13年里,陶渊明共有五次出仕,每一次都是任职不久便辞官归去。尤其是最后一次辞去才做了83天的彭泽县令,据《晋书·陶潜传》记载,只是因为他不肯穿上官服去迎接前来视察的官员。还留下了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这一次回乡途中,他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

 

    梁启超说:“陶渊明在官场里混那几年,像一位一生爱好自然的千金小姐,强逼着去倚门卖笑。那种惭耻悲痛,真是深刻入骨。一直到摆脱之后,才算得着精神上的解放。”

 

    无论怎样,“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公元405年,陶渊明归来故乡庐山,就再也没有离去。而他的这次归来,无意中对中国文化史起到了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一、面对彼时醉心清谈尚玄,做寂寞孤傲状的中国隐士群体,陶渊明指出了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佳契合点——田园。与此同时,陶渊明所开创的田园诗也从此发扬于庐山,历经时光洗礼,成为中国诗歌最重要的流派之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实,若果真是有遁世隐匿之心,又何妨做一个快快乐乐的农人呢?

 

    但奏无弦琴

 

    现在,陶渊明可以闻鸡起舞,荷锄晚归;可以与邻人把酒议桑麻,同朋友登高而赋诗。更可以享受那种一醉方休的快意。即或无酒,近旁庐山的山气和鄱阳湖的水气,也会让他内心宁静。家中有无弦古琴一张,与朋友把酒相聚时,他竟也抱琴相和。

 

    他的琴,据《南史·隐译传》记载叫做素琴,就是一根琴弦都没有,他弹得涕泗滂沲,自己喝多了,就跟朋友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后来的李太白写诗,“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虎溪三笑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陶渊明这份超越世俗的情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但此时,居住在庐山北麓的一个人已经将赞许的目光投向陶渊明,那个人就是东林寺的高僧慧远。正因为这两位文化巨人的相遇,中国历史上便有了一段流传至今的佳话——虎溪三笑。

 

    据说,东林寺前原有一条小溪,因慧远大师驯养一头神虎,故名“虎溪”。相传慧远居东林寺时,送客从不过溪。但有一次,因与陶渊明及山南的道长陆静修畅谈义理,兴犹未尽,不知不觉就过了虎溪,以致慧远所驯养的神虎马上鸣吼警告,三人相顾大笑,欣然道别。因为此三人恰分属三教,又均是开先河者,及至明代时,明成化帝还依此传说,亲笔绘有《一团和气图》,寓意儒释道三教合一,天下和谐的愿望。

 

    自古以来,人们就总是把美好的夙愿寄托于传说之中。事实上,从时间来推算,陶渊明归隐时已经40有余,而陆修静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因此,“虎溪三笑”终究是个意味深远的传说。

 

    但陶渊明与慧远大师却的确是相识的。陶渊明高风亮节,慧远学识渊博,此二人以文会友,彼此欣赏,过往甚密。于是,当慧远邀约123人结成“白莲社”,发愿诚心向佛时,便力邀陶渊明入社,可意想不到的是,陶渊明以自己喜喝酒,不方便修佛为由谢绝了邀请。为此,慧远竟然破戒允许陶渊明带酒入寺。

 

    可纵是如此,陶渊明终究还是没有加入莲社。在他思想里,人的前生来世都不重要,如他诗中所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重要的是享受当下生活的快乐,做回真实的自己。

 

    模糊与世界的关联

 

    陶渊明就在这样的生活中,登高呼啸,直抒胸臆;临流赋诗,真情如水。故居的东皋、斜川、康王谷都在他的诗中自然走出,匡庐的峰峦、烟云亦在他的诗中若隐若现。可在陶现存的诗文中,却从未提及“庐山”二字,这是为什么呢?

 

    陶渊明一辈子没有远离过庐山,他没有一次提到庐山的名字,这是一种忘却,这是一种淡远,他不需要拿着这座山,给他一个名分,给他一种炫耀,给它一种和自己明确的关联。他尽可能地模糊掉了,他与世界的关联。

 

    今天,上京小山上的石头上有人形凹印,竟传说有陶渊明当年喝酒长醉不醒而卧出的痕迹。栗里陶村取名“柴桑”二字的简易石板桥,据文物学者考证,魏晋时代就已存在,当地人坚信,当年陶渊明就是从这座桥上进出村庄的。

 

    庐山到处布满陶渊明的足迹,也到处都有关于陶渊明的传说。他将尔虞我诈的官场、纷扰的尘世、乃至自己青年时的理想统统关在柴扉之外。静下心,喝酒。然而,他真能与尘世隔绝的如此彻底么?

 

    《桃花源记》

 

    刘宋王朝建立的次年,陶渊明写出了一篇不足四百字的短文《桃花源记》。

 

    我们无从求证,江山易帜、陶渊明改名、创作《桃花源记》,这三者之间是否有在内的关联。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是一幅与当实社会实况截然不同的画面。

 

    在他所勾勒的那个桃花源里,一切的一切,与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寻常所见所闻如此接近: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稚天真,乡人热诚,来了客人,设酒杀鸡进行款待,恍然让人生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感觉。它的背景是随处可见的乡村风景,它的现实却是没有剥削压迫亦没有官家骚扰、无关世事变化的乡村生活。

 

    1516年,英国作家托马斯·摩尔的《乌托邦》。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消失的地平线》。巧合的是,这两部作品与《桃花源记》有着惊人的相似,都是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怡然忘情的理想家园。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却比摩尔早了1095年,比希尔顿早了1512年。

 

    然而,对于桃花源究竟是否真实存在,又在哪里的猜测,历代的学者对此众说纷纭……

 

    他看到了田园

 

    康王谷是庐山主峰大汉阳峰西面最长的一条山谷。从陶渊明的家走出,翻过一座山就是了。这道深长的峡谷沿清溪而行,山重水复处,时时有柳暗花明。行至深谷处,有泉水谷帘泉。它是被唐朝茶圣陆羽认定为“天下第一泉”的泉水。

 

    康王谷原是叫做庐山垅。当年秦国灭楚,楚怀王之子楚康王被秦将追逐到此。正在走投无路间,突然天下大雨,秦将却步,康王得以脱险。从此这位流亡的康王便隐居在了这里。康王谷由此而得名。这段传说,与陶渊明文中所述几一致。

 

    陶渊明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乡度过。他的足迹几乎遍及庐山及四周。直到今天,庐山附近的人们都坚信,陶渊明当年真的曾经来此漫游。他翻过了家门口的山,走进了深谷。他看到了田园,被邀请进了农舍。他享受到热诚的招待。他被童子所问,听老丈所答。他感慨万千,才从容命笔。康王谷的环境和氛围唤起他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崭新诠释。在那个黑暗深沉、灾难重重的社会,其实一个人的最高理想,不过就是一种不被干扰的平凡而安宁的生活。

 

    桃花源当然只是一个空想。

 

    但这个美丽的空想却将世人生活的理想以及价值观提高到一个全新的境界。这是个让人无限憧憬的境界,是人们相信自己通过努力可以抵达的彼岸。

 

    猛志固常在

 

    然而,怀着如此美妙之理想的陶渊明,却在贫病交加中走向生命的尽头。

 

    公元427年的那个秋天里,初冬的寒气已经隐隐袭来。陶渊明仿佛心有所知,他以坦然的心情,为自己写下《挽歌诗》三首和《自祭文》一篇。他希望自己死后,“不封不树”,愿自然而来,自然而去。值得一提的是,垂暮之年的他却在阅读《山海经》后写下这样的诗句“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不知道这位已经躬耕半生的隐者为何在他生命的最后却忽又心生豪情?

 

    两个月后,他病逝于自己的家中。

 

    只有陶彭泽

 

    陶渊明的离去,在魏晋时代并未引起关注,当时很多文人士大夫的眼里,他不过是个爱喝酒、能写诗的一介平民。南朝时的刘勰著《文心雕龙》搜尽前朝历代的名士佳作,却独对陶渊明只字未提。但随着时光流转,陶渊明的诗到底流传开来。自唐以来,众多诗家对他推崇备至。尤其是大诗人李白,更将陶渊明引为千古知音,恨生不能逢,只得寄情于诗中“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及至宋代,陶渊明的声名已如日中天。

 

    欧阳修盛赞《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王安石对陶渊明的诗评价说“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渊明趋向不群,词彩精拔,晋宋之间,一个而已”。辛弃疾则赞道:“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辞赋家与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文章12篇。

 

    今天,庐山脚下,陶渊明的村庄仍在。村子里住着很多陶姓村民。他们供奉着祖宗家谱,以此证明自己是渊明后人。

 

    在庐山余脉面阳山一处偏僻的小山坡上,参天苍柏的掩映中,静静地矗立着迄今为止最古老的陶渊明墓碑,立于清乾隆年间。选址依据他生前的遗愿——葬于中野,足以安魂。

 

    庐山再也无法寂寞

 

    逝者如斯。然而陶渊明与他那些洋溢着大隐之风的诗篇却从此再也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其实,陶渊明的意义远不止为中国田园诗歌开宗立派。更重要的是,他以自己的隐居和诗作展示了一个挣扎的人生——是成为既得利益者还是成为自己?但是最终,他以尊重个人的意愿战胜了世俗功名的追求。把个人从这个社会的整体中剥离了出来。他向后人宣告,一个压抑的人如何变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田园只在,人心之中。我们在今天都相信,陶渊明的那轮斜阳,温暖了后世每一朵带霜的菊花,他的南山自现,不仅仅是他离着匡庐近,而是因为他的眼光远。如果你愿意成为陶渊明,也许今天在你的都市,穿越水泥丛林,向着庐山远眺,你也可以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正因为有了陶渊明,从此,庐山再也无法寂寞。循着这位精神世界里巨人的足迹,它也渐渐成为后世历代隐者及文人墨客登临膜拜的圣山。

(第三集) 文火

正在编纂之中的《庐山历代诗词全集》显示,从东晋开始至今,历代诗人题写庐山或者在庐山创作的诗歌总量达到了16000余首。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历史中,庐山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坐标点,几千年来,它和历代诗人形成奇妙而密集的互动,自晋陶渊明,谢灵运起,庐山成为中国山水田园诗的滥觞之地,到唐宋,随着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人庐山诗篇的广为传颂,庐山已经借着这些不世出的诗词奇才以及千古名篇成为耳熟能详的诗词圣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与庐山息息相关的千古名句成为汉语言文学中流传百代的经典。历代诗人,一如文火煮山,留下历久弥新的文明薪火。

 

【专气致柔,含光默默,温温不绝,绵绵若存为文火之要——《海琼传道集》】

 

    且认他乡作故乡

 

    1937年秋,北平。印度诗人泰戈尔推崇备至的清末同光体诗派领袖,一代宗师——陈三立,无法在乱世隐遁。不久前,日本人借陈三立的好友,另一位诗坛巨匠郑孝胥之口,传递了邀请其出任日伪政府要职的信息。陈痛骂其“背叛中华,自图功利”,与50年的好友,割袍断交。愤懑不已的陈三立开始绝食拒药。

 

    不忍离去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如果是回忆,那么在庐山松林别墅“息影松林径,洗梦涧瀑流”的五年时光,无疑是老人生命里甜美的一段过往,在乱世之中,这里的一草一木,给了苍老而执著的诗人心灵极大的抚慰。

 

    遗憾的是,老人自1935年离开庐山便再也没有回去。

 

    1937年,爱国诗人陈三立于北平寓所含恨离世。

 

    同年岁末,陈家三公子陈寅恪离开北平辗转南迁。

 

    翌年,郑孝胥在伪满国都长春神秘死亡,据传,系日本人所为。

 

    1945年4月,抗战胜利曙光依稀可见,双目失明的陈寅恪在流亡地成都百感交集的写下了《忆故居》“……破碎山河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凄凉。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山河破碎,乡关何处,那承载两代文人家园梦想的庐山,此时是那样遥不可及。

 

    出生于江西修水的陈氏父子,一生中只是偶尔寓居于庐山,然而,和中国历史上难以计数的先贤一样,他们都把心留在了这匡庐之山。

 

    几千年来,当中国的知识分子涉过历史险滩时,就像无根之草,找不到归途,也寻不见去路,有人以死持守,有人随波逐流,有人奋力挣脱重新去寻找心灵的自由。没有说明他们持守着修齐治平的理念,也怀抱着隐逸山水的梦想。

 

    而对于这些行走中的赤子们来说,庐山,一如千年不变,默然守候的知己,抚慰他们孤独的心,陪伴他们求索的路。

 

    人与山,交相辉映,给整个民族文明史挥洒出闪亮的传奇。

 

    山水诗宗谢灵运

 

    公元383年,正在弈棋的东晋宰相谢玄,接到前方捷报,8万晋军在淝水力胜前秦80万大军,它直接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长江以南的东晋王朝得以延续,来自中原的文化体系得以保存发扬。庐山,这座已经与儒释道结下了深远渊源的大山,也因此得以继续它的文化薪火……

 

    公元411年,随着一串独特的木屐声响,谢氏家族的一位后人登上了庐山,和他前辈不同,这位名叫谢灵运的士族子弟并未延续位列公卿的家族传统。

 

    在崇山峻岭之中,谢灵运吟诵着“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把胸中无尽的丘壑化做诗歌和丹青。

 

    肆意遨游山水的谢灵运,在不经意间,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一大流派山水诗。

 

    谢灵运为庐山写下了11首诗。自那时起,江西成为中国山水诗派的主要策源地。而庐山,也因为“前有陶令,后有谢公”,渐渐成为历代诗人的磁场和诗歌的温床。

 

    2007年开始,庐山管理局组织各界学者,着手编纂《庐山历代诗词全集》,这是一个试图将有史以来,所有关于庐山的诗歌全部收罗殆尽的巨大工程。在繁重细致的编纂梳

 

    理过程中,一座诗词圣山的形象越发清晰起来。

 

    绣口一吐半盛唐

 

    在浩如烟海的典籍字纸中人们发现了一位诗人伟岸的身影——从他25岁到57岁,一生中曾经五次登临庐山。这是一个痛饮狂歌、扁舟破浪、乱发当风的独行者。

 

    当代台湾学者余光中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而后世的人们对于他的称号是——诗仙。

 

    今天庐山脚下的秀峰瀑布,因为李白诗的缘故依然吸引着众多游客。每一个来到此处的人都在回想当年诗仙仰望它的那一刻。

 

    对于庐山,那次相遇也许只是恒河细沙的一瞬,然而,就在石破天惊的一刻,盛唐气度,诗人情怀和天造奇观一起把二十八个普通的汉字化成珠玑,永久地洒落在民族文明的银河中。

 

    吾将此地巢云松

 

    很多人知道,因为有了这首诗,庐山瀑布才得以名扬天下。但人们却不知道,在李白命途多舛的一生中,庐山一直是一个神奇的坐标。

 

    胸怀天下的儒家入世观点,归隐山野的道家隐遁思想,仗剑天涯的侠义精神,李白的一生都在与这三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反复的羁绊纠结。

 

    公元725年,25岁的李白仗剑出川,开始他大济苍生的梦想。他沿长江流域,东至庐山时,被山中景色深深吸引,从那时起便萌生“吾将此地巢云松”的愿望,有心若干年功成身退终老于此。

 

    公元745年,45岁的李白南下漫游金陵,第二次游览庐山。就在一年前,他发誓永诀官场。这次,他看中了庐山一处名叫屏风叠的地方。

 

    公元750年,李白携自己的第四位夫人——清丽雅致的名门之女宗氏,第三次登上了庐山。1200多年前同样的这样一个清晨,当他远眺自己最为钟爱的五老峰时,“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的诗句横空出世。

 

    从那时起,庐山成为李白夫妇共同的寄居之所和精神家园。

 

    公元755年,大唐帝国经历了一次致命的动荡。三道节度使安禄山起兵叛乱,翌年便攻陷都城,国号大燕。

 

    安史之乱爆发的第二年,已经下定决心再也不问世事的李白偕夫人第四次登上庐山。看着清泉松石,想想山外的离愁乱世,这一次,李白真的下定决心,他在庐山九叠屏修筑草堂住了下来,起了隐逸的生活,并自我鼓励说:“吾非济代人,且隐屏风叠。”看上去,年近六旬的他似乎真的彻悟了。

 

    然而,几个月后,镇守东南的永王李璘派使者请李白辅政,天真率性的李白兴高采烈地奉旨出山,不过,李白又一次错误地估计了形势。随军不久,他就糊里糊涂地被卷入了宫廷的皇位之争。永王兵败,李白背上了附逆的罪名,就在流放途中,遇到天子大赦,李白绝处逢生。《早发白帝城》也正是那次返乡途中所写,经历了大难不死的狂喜,途径九江时,他再一次登上庐山。

 

    这一次,李白以饱经风霜的心重新审阅大山,写下著名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在诗中,几乎囊括了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所有庐山美景——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寻仙问道的心终究是代替不了马革裹尸的夙愿。离开庐山回到南昌家中不久,李白以62岁的老迈之躯,又一次随军东征平乱,翌年,病逝于返乡途中……

 

    直到辞世,李白都未尝实现自己入仕报国的庙堂之梦,然而桀骜不驯的做派,豪迈奔放的风格,摧枯拉朽的热情,浩荡山河的气势,却从未因挫折与困顿而改变。这是命运对李白的捉弄,却是历史对于中华文明的成全。

 

    江州司马青衫湿

 

    盛唐的光芒伴随着巨星的陨落一同暗淡下去,但庐山的文火却依旧在延续……

 

    庐山脚下的这段长江,唐时被称为浔阳江,816年,正在辅佐太子的白居易因为越级上疏奏请严缉凶手,给了政治对手陷害的口实,被一贬再贬,一直贬到浔阳江边,做了一个品级低下的江州司马。

 

    对于才华横溢,满怀政治梦想的白居易来说,他的人生从此转折。

 

    九江码头所在,在遥远的古代,是黄芦苦竹绕宅生的湓江湿地。1200年前的一个秋夜,两个不曾相识的人在这里相逢,在夜色波光中为彼此的人生以及后世的汉语言文学留下凄美的夜曲。

 

    在那篇冠绝全唐的《琵琶行》里,白居易写出一份沦落天涯的忧伤和哀叹,从这时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就成为每一个逆境中的客旅心底的咏叹。

 

    白居易在江洲一呆便是四年,远离朝野的他夜听江水潮起潮落,昼看庐山云卷云舒。司马是个闲官,这使得他得以有闲暇经常走进山里。以一种逍遥而闲适的态度静观世界与人生。

 

    在这里,白乐天的诗也变得从容优美。“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高谷深,挡不住他的诗情。每读这样的文字,山间的春色,扑面而来。

 

    庐山以灵胜待我

 

    对于陶渊明这位前辈,白居易一直是怀着仰慕和崇敬,在庐山日久,他也和陶公一样,有了隐居于此,终老一生的念头。有一天,他发现东林寺附近一处山凹,北傍遗爱寺,南靠香炉峰。有密林有流水,景色怡人。他当即决定,要在这里修筑一座草堂。

 

    1200年前的草堂主人白居易,写下了《庐山草堂记》,“春有锦绣谷花,夏有石门涧云,秋有虎溪月,冬有炉峰雪。”字里行间,渗透着喜悦和惬意。

 

    庐山的山水,让白居易受伤的内心慢慢愈合修复。对于厚待他的大山,白居易用深情的笔触写到“庐山以灵胜待我,是天与我时,地与我所,座获所好,又何以求焉!”

 

    在群山的怀抱里,从来温婉平和,惯于以长歌描绘爱情人生的白居易,把他所有令唐宋折腰的美好辞藻,聚成《庐山草堂记》篇首不容置疑,激越昂扬的八个大字——匡庐奇秀甲天下山。

 

    这里的风水,洗去了他的忧伤。他渐渐地心静,也渐渐地淡定。悄然之间,诗人的人生观也得以改变。兼济天下淡出内心,独善其身渐入人生。

 

    公元818年冬,守得云开的白居易结束了江州的生活,前往忠州任职。行前他为草堂写下了告别诗。“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

 

    而此后,他只是经过草堂留宿了一晚。

 

    这以后,白居易再也没有机会回归庐山。

 

    想必,这里的山泉溪流,也时常在这个异乡游子的梦乡里叮咚吧。

 

    不识庐山真面目

 

    自魏晋始,至唐宋,庐山已经成为中国诗人艺术生涯中必经的圣地,我们无法想象,没有了这自然的奇境,五千年的诗词殿堂该留下多大的缺憾。

 

    在山脚下的西林寺墙壁,苏轼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诗出手,即成绝唱。转瞬便家喻户晓。对于面对宦海,茫然不知前程的苏轼来说,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还是不识人生和世界的真面目,后世莫衷一是。

 

    西林寺几经毁建,当初的题壁已然不在,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诗句却被永久地题写在中国人的心灵中,人生百代无穷尽,然而对于世界和生命的困惑迷茫,古人有之,今人亦然。

 

    且将诗魂托青山

 

    蓦然回首,在人生的高峰或低谷,在生命的豪迈与困惑中投入这莽莽群山怀抱的又岂止是东坡一人。

 

    李贺来过,诗云“小雁过炉峰,影落楚水下”。

 

    欧阳修来过,大呼:庐山高哉,几万仞兮。

 

    黄庭坚来过,描绘“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

 

    康有为来过,高歌:“开士诛茅五老峰,手植匡山百万松。”

 

    徐志摩来过,慨叹:“这眼前刹那间开朗——我仿佛感悟了造化的无常!”

 

    郭沫若来过,吟唱:“湖山云里锁,天籁雾中鸣。”

 

    正是这些诗人一次次完美的登场和谢幕,庐山的诗歌才在沧海桑田中聚沙成塔,蔚为大观。

 

    在古籍浩繁的庐山图书馆里,有本出版于1929年、薄薄的一本诗集是这里的至宝,工作人员会告诉你,它的作者就是那位在离乱年代对庐山毕生饱含眷恋的诗人——陈三立。

 

    陈氏父子以及古往今来所有把心魂和诗篇交托这片青山的人们,是庐山永久的记忆与珍藏。

 

    2009年夏天,庐山上又迎来一批贵客——散落于世界各地的陈氏后人,来到祖辈的心灵家园和安息之地,祭奠瞻仰。

 

    这里,就是国学巨匠陈寅恪先生的墓地。这位特立独行的学术大师,虽然和庐山只是匆匆的邂逅,但长眠于此一直是他内心深处的愿望。

 

    墓碑采自庐山山谷中的冰川顽石,毫无雕琢、亘古不变。同样不变的也许还有几千年来,这座大山所见证的每一个伟大生命,付出一生去不懈追求的同一个夙愿……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