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阿什兰怎么去:十大元帅改名寓深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02:04
  • 十大元帅改名寓深意!
    作者:[乡下客]
    发表时间:2011-10-11 06:41:48
    [收藏] [发短信] [回复] [投诉] [添加好友]
  • 作者:啸冰
    十大元帅改名寓深意!


    人各有名,名字不仅仅是标识一个人的“符号”,有些人的姓名也寓含着他(她)的抱负和志向,在新中国1955年授衔产生的十位元帅中,除聂荣臻外都有着非凡的改名经历。原名受家族的影响,许多是平淡无奇,而改后的名字则个个响亮且意义深远。

    朱德:红色的品德

    朱德,原名“代珍”,字玉价,曾改名“建德”,1909年11月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时,改名“德”。德字与朱姓结合,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耿耿丹心昭然若揭。

    彭德怀:君子怀德

    彭德怀,原名“得华”,家谱名“清宗”,曾取号“石穿”,1922年秋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时,改名“德怀”。他借喻古人云:“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不想升官发财,置田买地,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多为人民办好事的人,所以改名为彭德怀。以德怀远,恰如其分。

    林彪:由女名到男名

    林彪,原名“祚尤”,字阳春,号毓蓉,曾用名“育蓉”、“育荣”、“尤勇”、“李进”等,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时,改名“彪”,在文言里是指山林中的小老虎,又比喻身材高大,有威武勇猛之意。

    刘伯承:昭昭之明

    刘伯承的父亲是一个“泥腿书生”,刘伯承出生时,其父不禁想起《荀子·劝学》篇中的章句:“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他自言自语地说道:“好一个'昭昭之明',这娃儿就叫刘明昭。”后改名“伯承”,蕴含承担“拯救天下为己任”的高远志向。

    贺龙:云中之长者

    贺龙,原名“文常”,曾用名“平轩”、“振家”,1916年在长沙参加革命党人的斗争时,改名“龙”,龙乃云中之长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降,大则吞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者飞跃宇宙之间,降者潜伏波涛之内。龙能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果然成了一条龙。

    陈毅:士不可不弘毅

    陈毅,原名“世俊”,曾用名“曲沃”、“横槊”。一天,他读到曾子“士不可不弘毅”这句话,感触很深。他想,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同恶势力斗,任重而道远,光有弘(刚强)不够,还须有毅(毅力),坚持始终,于是他改名陈毅,将号“仲弘”与名“毅”有机结合在一起。他考取留法勤工俭学的红榜上即署名“陈毅”。从此,陈毅常用“弘毅”来警策自己,意含刚强的意志,坚毅的信念。

    罗荣桓:桓桓于征

    罗荣桓,原名“慎镇”,字雅怀,号宗人。1914年上高小时,校长罗炳文为其改名“荣桓”,解释说:“《诗》云:'桓桓于征'。'桓桓'者,威武也;'征'者,征伐也。我看令郎年纪虽小,但长得十分魁梧,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令郎将来讲习武事,建功军旅也未可知。”荣即兴盛、繁茂之意;桓桓,是威武之意。可以解释为“荣归故里,威风浩荡”之意。

    徐向前:继续向前

    徐向前,原名“象谦”,字子敬,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队伍里出现三种人:有些人变节投降了,把同志的头颅献给敌人作见面礼;有些人动摇退却,脱离革命队伍开小差跑掉了;有些人擦干自己身上的血迹,掩埋好战友的尸体,迎着风浪,继续向前进。徐向前把这三种人作了认真比较,觉得第一种人可耻,第二种人可悲,第三种人可敬。因此,他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立志要做一个继续前进的人,于是便将“象谦”改为“向前”,以示对革命忠贞不二,勇往无前。(同时“向前”又是“象谦”的谐音)

    聂荣臻:百福骈臻得双全

    聂荣臻,原名如此,是父母翻阅《随身宝》上的最后一句“百福骈臻得双全”时所取。因聂荣臻为“荣”字辈,于是父母给他取名荣臻,号福骈,小名双全,为“光荣达到之意”。聂荣臻的名字终生未改,最终成为国家栋梁。

    叶剑英:民之利剑

    叶剑英,原名“宜伟”,字沧白,1917年夏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2期炮兵科学习时,踌躇满志,决心在学校习文练武,作革命的“前驱”,为了表示投笔从戎的决心,他特意把自己的名字“宜伟”改为“剑英”,立志做“民之利剑”,为国为民,英勇奋战。改名“剑英”。名字响亮而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