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绿色乌鸦:静读音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8:42
 静读音乐 


文图:网络

在柔和的阳光下,泡一杯热茶,习惯性的打开音乐,静下心来让心灵得以滋养,让人生得以感悟。
打开一本书,听着优雅音乐,朦胧缥缈、清丽典雅、柔美明澈。雪夜,伴着优美轻曼的音乐阅读优雅的文字,让人有如闲云野鹤般的恬淡洒脱,摒弃了世间的所有烦恼,在音乐与文字铺就的宫殿里畅游。
读书,让思想境界得以升华;听音乐,让灵魂得以净化。
音乐是一种用艺术化的声音符号来表现人的感情和审美追求的听觉艺术,但音乐有别于绘画、建筑、文学等艺术。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类别,就其音响变化存在的听觉艺术自身来说,是实实在在的整体。音乐,是感情的化身。音乐,更接近人类复杂难言的感情状态,更易表现流动升华的心灵境界与生命感受。它能让人在这样一种生命的动感与内心的激荡中真切地领略到声音的美妙,从而使我们产生喜、怒、悲、忧、思、恐、惊等情绪体验,获得爱、恨等情感共鸣及雄浑、柔婉、幽远的意境感受,得到极大的内心满足。所以,人不能无乐。可以这么说,没有音乐,就没有人类的充实与惬意,就没有人类心灵的健全与高尚。不论你快乐着也好,悲伤着也好,音乐,能让快乐更快乐,让悲伤自己愈合。
有时会想从透过禅中哲理获取一种那怕是一闪而过的感悟,思想过音乐与儒、道、禅的关系。
熟悉禅宗的人都知道禅宗的特点有两条:一是热爱自然,这样才能够最好地获得禅义,获得很多的智慧。二是热爱艺术,因为禅不可说,艺术也不用概念的语言、逻辑去说教。用音乐去说禅论道则不同,可以有心灵的沟通,心灵的震撼,禅与音乐是天然相通的,能够拨动心灵深处的琴弦。”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有怎样的人文精神,就有怎样的艺术,就有怎样的音乐。影响中国文化最深的儒、禅、道思想,也是音乐思想的哲学源泉。
儒家圣人孔子是一个极爱音乐的人,也是最懂得音乐的人。《论语》中记载他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八佾》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孔子不仅重视音乐的美,更重视音乐中的善。这善不仅表现在古代圣人的德行事功里,也表现在一个初生的婴儿的纯洁目光里。西汉刘向的《说苑》里有一段故事说:"孔子至齐郭门外,遇婴儿,其视精,其心正,其行端,孔子曰:'趣驱之,趣驱之,韶乐将作'"。他把婴儿纯朴的心灵美比作他素来最敬爱的韶乐,认为这是韶乐所启示的内容。由此可见,孔子推崇能反映善与美的音乐,能使心灵受到启示,这也体现了音乐的心理教育功能。孔子晚年曾将三百篇诗整理得能上管弦,而且合于韶武雅颂之音,并作为教育内容之一推向社会。



道教的代表人物老子主张"致虚疾,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道学主张"无",是对一切限制的消融---因而走向无限。"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穷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史记·自序》)。道学着手于"无",在真正的自由和平衡中得到的却是无限广阔的"有"。道学这种既辩证又达观的人生哲理,深深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空灵而终达玄阔的特点。音乐中讲究用散逸的板式、重视休止,且排斥"繁手淫声"而追求"大音希声"正是这种人生哲理的体现。只有"希声"才达"大音",道学的音乐思想,与它"无"中求"有"的哲学是一脉相承的。
庄子论乐,与老子又不同。他主张"视乎冥冥,听乎无声,冥冥之中,独见晓焉,无声之中,独闻和焉,故深之又深,而能物焉"。(《天地》)这是领悟宇宙里"无声之乐",也就是宇宙里最深微的结构型式。在庄子,这最深微的结构和规律也就是他所说的"道",是动的,变化的,像音乐那样,"止之于有穷,流之于无止"。这道和音乐的境界是"逐丛生林,乐而无形,不挥而不曳,幽昏而无声,动于无方,居于窈冥……行流散徙,不主常声。……充满天地,苞裹六极"(《天运》),这道是一个五音繁会的交响乐。是充满了浪漫精神的音乐。


禅宗是佛教在中国的一个流派。其教义是"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天然佛性,无为解脱"禅宗重视"心性"与"顿悟",认为追求佛境界的人,只要自心洞察,明心见性,便会超凡入圣而成佛果。因此,禅宗音乐思想的特点是"以心感物",认为对于音乐的感受,心性是很重要的。禅宗所谓"一默如雷",主张从沉默处倾听震耳雷鸣,就是靠心的力量,以心听无声,白隐禅师要禅僧去听一只手的声音,就是这个道理。禅宗认为大自然无限空静深广,意境悠远虚静,只要你用心去倾听,就能进入超知性、超功利的精神境界。受禅宗影响的音乐都追求如"万籁此皆寂,唯闻钟磬音"、"此曲弹未半,高堂入空山"一类的所谓"禅境"。
儒、道、禅三大哲学虽然保持着各自的理论体系,在音乐思想上却有一处显而易见的合流---儒学的"德善"、道学的"无"、禅宗的"空",都不主张激越、躁动、"繁手淫声"。这便是华夏艺术思想,也包括传统华夏音乐艺术思想的最本质内核。
养生先养心,心养则寿长。常保持心理平衡的人,五脏淳厚、气血匀和、阴平阳秘,所以能健康长寿。心理平衡是健康长寿的基石,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谁拥有了心理平衡谁就拥有了健康和长寿。“养心”就是拥有心理平衡的重要方法。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虚无”,即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
音乐对于人的情绪和行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养心音乐根据声音对人肯定是有影响的原理,旨在从听、观、尝、嗅、触五个感官入手,用音乐洗刷心和灵,用正面的“声脉冲”重新启发身体处于负状态或假寐状态的器官。音乐对于人的身体神奇作用的方方面面直到现在仍是科学无法全盘解释的,适当的音乐能让身体的状态由内而外在不经意中得到引导和改善。
每一个音符、每一段旋律,都会与你的心灵相映律动。当音乐伴你阅读时,就体会「禅」的无限自由与开阔。
文转载:一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