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神器在哪修改:从民谣笑话顺口溜看社情民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54:30

从民谣笑话顺口溜看社情民意

  编者按民谣民间流行的、曲折表达民间的思想、感情、情绪、心声,嬉笑怒骂,但却引入思考。笑话则是指以一句短语或一个小故事让读者觉得好笑,产生幽默感,大多揭示生活中乖谬的现象,具有讽刺性和娱乐性,在调侃政治时事或公众人物的时候,让人在笑中启迪思维。顺口溜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念起来很顺口。它来自民间,又在民间广为流传,用词精当,易于上口,悦耳响亮,好念好记,幽默诙谐,生动形象,传播快捷,主要讽刺社会上的诸多不良现象,多与时事有关,在褒贬意义上有鲜明的倾向性。

  民谣笑话顺口溜是中国百姓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人们再也不用担心因为一句话而遭受打击迫害。它折射出百姓人心的向背,是社情民意的重要信号,值得社会各界的重视。



  顺口溜是百姓的“公开奏章”  邝野/绘

  一、从喝酒顺口溜看社情民意

    文/somerset

  中国被称为“酒的故乡”,酿酒、饮酒的历史悠久,可谓源远流长。从考古发掘看,大约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早期,已开始用谷物酿酒。到商周,酿酒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国家已有专门职掌酒业的官员酒正、酒人、郁人、浆水等。

  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酒,朋友相聚要喝,逢年过节要喝,家人团圆要喝,升学就业要喝,提拔升迁要喝,红白喜事要喝,公务应酬要喝。就算是实在没什么事了,在家里也要小酌几杯。有句话叫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在中国人看来,酒是个联络感情,增进互信的好工具,所谓“无酒不成席”,不论男女老少,还是工农学商;不论达官显贵,还是黎民百姓,都对这杯中之物情有独钟。

  但另一方面,中国人又对酒这东西又有种说不出的复杂感情。中国人发明了一个词,美其名曰:“酒文化”。酒的文化当然是很深厚的,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就被传为千古佳话。但在现在,就我的观察,所谓“酒文化”的“文化”云云,无非是为斗酒、酗酒找的借口罢了。许多人热衷于评论什么酒量即胆量,酒瓶即水平,酒风即作风,酒德即品德。这样把喝酒硬往道德、作风上扯,能算什么“文化”?

  类似这样关于喝酒的顺口溜还有很多。近年来,“三公”支出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而在公务接待中,酒的开销占了相当的比例。高档白酒市场的持续火爆即为明证。老百姓对此深恶痛绝。顺口溜是老百姓抒情言志、褒贬时风、议论时政、抨击时弊、表达爱憎的常用方式,鲜活直白,悦耳上口,且幽默诙谐,生动形象,是他们表达心声、宣泄情感的有力武器。对于当前喝酒的陋习特别是公务饮酒的失控当然也是毫不留情。

  且看这一段:“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酒足饭停,不行也行;你醉我醉,不对也对。在少数人眼中,喝酒吃饭已经成为公关的重要手段,只要端起酒杯,自然一切好话,什么政策规定,法律准绳,都可以放在一边。

  再看这段革命的小酒天天醉,喝红了眼睛喝坏了胃;喝得手软脚也软,喝得记忆大减退;喝得群众翻白眼,喝得单位缺经费;喝得老婆流眼泪,晚上睡觉背靠背,一状告到纪委会,书记听了手一挥:能喝不喝也不对,我们也是天天醉。戏谑之中,表达的却是深切的厌恶和愤恨。为官者且能不有所感、有所思、有所诫?

  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这哪是喝酒,分明是玩命啊!

  能喝二两喝五两这样地干部我欣赏,能喝半斤喝八两,这样的干部要培养,能喝八两喝一斤,这样的干部才放心,能喝白酒喝啤酒,这样的干部要调走,能喝啤酒喝饮料,这样的干部没人要。 ”——喝酒也能喝出用人导向?联想到前几天网上曝出某事业单位招考面试要考酒量,以及永州冷水滩区邮政局某邮电所29岁的女职工胡利萍,在非办公时间为陪冷水滩区邮政局长王长昌喝酒,饮酒过量而死的事件,心里默然。

  王充在《论衡》中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领导干部对这些顺口溜绝不能等闲视之,一笑了之。而要根据顺口溜所表达的民声去解决民生诉求。只要工作做好了,流传民间的顺口溜自然会少一些埋怨、少一些讽刺、少一些哀叹,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快乐、多一些歌颂。反之,就会失去民心,也就会失去执政党的根基。

  二、从民谣笑话看社情民意

  中华民族是个历史悠久、见多识广、胸怀开阔并风趣幽默的民族,从当今许多民谣笑话中可以看到社情民意和民间智慧,给人以警醒。

  (一)讲话的艺术

  “讲”字的组合表明,讲话是个技术活,讲不好就掉井里。所以:遇到饭局讲笑话,遇到会议讲废话,遇到上级讲大话,遇到下级讲官话,遇到朋友讲真话,遇到MM讲情话,遇到对头少讲话,遇到纪委不讲话……这样一般就不会掉井里啦!

  (二)动物的故事

       狮子让一只豹子管理10只狼,并给他们分发食物。

       豹子领到肉之后,把肉平均分成了11份,自己要了一份,其他给了10只狼。

       这10只狼都感觉自己分的少,合起伙来跟豹子唱对台戏。虽然一只狼打不过豹子,但10只狼豹子却没法应付了。

       豹子灰溜溜的找狮子辞职。狮子说,看我的。

       第一天

       狮子把肉分成了11份,大小不一,自己先挑了最大的一份,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

       为了争夺到大点的肉,狼群沸腾了,恶狠狠的互相攻击,全然不顾自己连平均的那点肉都没拿到。

       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 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人类的绩效工资吗?……

       第二天

       狮子依然把肉分成11块,自己却挑走了2块,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

       10只狼看了看9块肉,飞快的抢夺起来,一口肉,一口曾经的同伴,直到最后留下一只弱小的狼倒在地上奄奄一息。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

       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末位淘汰法吗?……

       第三天

       狮子把肉分成2块,自己却挑走了1块,然后傲然对其他狼说:你们自己讨论这些肉怎么分。

       群狼争夺起来,最后一只最强壮的狼打败所有狼,大摇大摆的开始享用它的战利品。狼吃饱以后才允许其它狼再来吃,这些狼都成了它的小弟,恭敬的服从它的管理,按照顺序来享用它的残羹。

       从此狮子只需管理一只狼,只需分配给它食物,其它的再不操心 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 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竞争上岗吗?……

       最后一天

       狮子把肉全占了,然后让狼去吃草。因为之前的竞争,狼群已经无力再战了,于是只好逆来顺受。

       豹子钦佩的问狮子,这是什么办法? 狮子微微一笑,听说过和谐社会吗?

  (三)、媒体的力量

  1、群主回北京才下飞机,记者问:你对三陪小姐有何看法?群主很吃惊:北京也有三陪小姐?记者第二天登报《群主飞抵北京,开口便问有无三陪》。

  2、记者问群主:你对三陪问题有何看法?群主:不感兴趣!记者第二天登报《群主夜间娱乐要求高,本地三陪小姐遭冷遇》。

  3、记者问群主,你对三陪小姐没有看法?群主很生气:什么三陪四陪五陪的?不知道!记者第二天登报《三陪已难满足群主,四陪五陪方能过瘾》。

  4、记者后来再问群主,群主不发言。记者第二天登报《面对三陪问题,群主无言以对》。

  5、群主大怒,对记者说,这么乱写,我去法院告你!记者第二天登报《群主一怒为三陪》。

  6、群主气急之下,将记者告到法庭。媒体争相报道《法庭将审理群主三陪小姐案》,群主看后撞墙而死。

  7、群主撞墙而死后,媒体补充报道《为了三陪而殉情:群主的这一生 》。

  (四)、难得糊涂

  何为糊涂?孔子曰:中庸;老子曰:无为;庄子曰:逍遥;墨子曰:非攻;如来曰:忘我;胡总曰:和谐!世间万事,难得糊涂!祝您节日里幸福得一塌糊涂!

  1、老婆对老公说:“亲爱的,以后你就是高铁,我就是铁道部”。“为啥?”“第一,你要敢出轨,我就把你埋了,第二,以后不准太快了”

  2、谷歌的CEO拉里佩奇坐在办公椅上边吃巧克力豆,边和下属视频会议,说道:「公司缺少手机,买个摩托罗拉吧。」15分钟后,有人在视频那头传话,「摩托罗拉买下了。」拉里问道,「什么型号的?」下属:「啊?型号?型号?」

  3、 啪!HTC给了谷歌一记耳光:“陈世美!枉我多年任劳任怨,你和三星索爱即便搞到家里我也忍气吞声!如今你一发达就与MOTO那个小妖精成亲,怎么没有狗头铡来收了你!”“我们,不会变成他们那样吧?”一旁的诺基亚低声问。“傻瓜,”微软把诺基亚拥入怀中,“要是我们都分了,谁还相信爱情呢?”

  4、一天,放学回家后的小明对妈妈说:“妈妈,你应该给我起一个更厉害的名字。”妈妈问:“为什么这样说呢?”小明:“我们班有个童鞋,他的名字就很厉害,老师从来不敢叫他的名字让他回答问题。”妈妈大惊:“他叫什么名字啊?”小明淡定的说:“马麻。”

  5、人生最大的杯具在于,当你想跟刘亦菲表白时, 输入“LYF”却打出了罗玉凤。

  6、【单身的妹纸快看】全国三大尼姑庵招聘应届生,要求学历研究生:1、苏州寒山寺做满3年7000以上,方丈30000以上/月,下班之后,不干预私生活, 可嫁人生子。2、广州大悲尼姑庵满3年7000以上,师太30000以上/月,下班之后,不干预私生活。3、上海净心庵招聘尼姑,做满3年8000以上,庵主20000以上。

  7、朋友弟弟高考进考场做一题,需写“恩惠”两字可“惠”字不会写,左思右想无果。忽惊喜!考试时带一瓶饮料进考场,瓶盖内有“谢谢惠顾”字样,此惠应和恩惠同一字。窃喜,假装喝水逐拧开瓶盖。晕!!!!只见盖内赫然印有“再来一瓶”!

  8、原来的韩剧,一股脑的全是社长;最近的韩剧,一股脑的全是本部长。原来的韩剧,女二都是捣乱的;现在的韩剧,女二都是受伤到死都活该的。原来的韩剧,男一 男二都是朋友;现在的韩剧,男一男二亦敌亦友。原来的韩剧,大家希望男一女一在一起;现在的韩剧,大家希望男一男二在一起。

  9、公司要举办周年庆的会餐,董事长让新上任的经理在会餐前发言,并告诉他发言有两个要求:1.要有领导的风度;2.要有冲锋陷阵式的口号。经理点点头,答应了。那天会餐前,经理上台发言,只见他高高地举起右手,然后使劲地挥下去,说:“预备,开吃!”

  10、饭店中,一人对服务员说:“这汤我没法喝。”服务员说,不好意思,您稍等,我去找经理来。这人对经理说:“这汤我没法喝。”经理说,不好意思,您稍等,我去找厨师来。这人对厨师说:“这汤我没法喝。”厨师问:“为什么呢?”这人回答:“没给我勺子!”

  11、①11届新生学妹:“学长,要看人家的**照片吗?”“看看也好”“真的要?”“嗯,看看”“学姐说得没错,学长们都是猥琐男!” ②11届某学妹:“学长,要看人家的**照片吗?”“不用了”“真的不要吗?”“嗯,不要”“学姐说得没错,学长们都是**! ” 总结:悲催的学长做什么都是错的……

  12、一美女去买衣服。 美女问男老板:“请问这件衣服多少钱?” 男老板色迷迷的说:“我们这里消费不要钱,但是一件衣服需要一个吻。” 美女听后,很高兴的挑选了很多件衣服。 结账时,美女指了指旁边,对男老板说:“我奶奶付款。”

  13、吃饭时,12岁的儿子突然小声问我:“爸爸,我想问你一个小问题!”“说吧”我好奇的看着他,心想这小把戏能问啥幼稚问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 吗?”……我靠,我心一惊:“我也不太清楚,可能是一个品牌商标的名字。”他得意的拿出个饮料瓶说“ml就是毫升嘛,爸爸好笨!

  14、水浒传里面这帮人用的什么社交网站啊!怎么TMD一报昵称全认识啊!

  15、真正能阻止离婚的婚姻法是:离婚后房子归国家。

  16、锑(Sb)是重要的金属资源,我国是世界上Sb储量最多的国家……

  17、老总上班后,坐在那里郁闷,秘书问何故?老总:“昨天我收到一个家伙的信,说如果我不离开他老婆他就杀了我!”秘书:“您离开他老婆不就行了嘛!”老总:“可那家伙没有署名!”

  18、孟非问男嘉宾:“为什么来报名参加非诚勿扰?”男嘉宾回答:“我的两只手受伤了。”

  
  总结电视频道:综合频道一片虚荣;财经频道一片信心;综艺频道一片喧嚣;国际频道一片战火;体育频道一片自夸;电影频道一片红潮;农业频道一片富足;电视剧频道一片婚变;英文频道一片指责;科教频道一片领先;戏曲频道一片高调;法制频道一片神探;新闻频道一片深表遗憾……刘立群)

  顺口溜是百姓的公开奏章

  ■邝野/绘

  民谣

  我只是摆个小摊

  祖国啊,我只想摆一个小摊

  每天能收到一些零钱

  给孩子们交学费

  支付老人的医疗费

  祖国啊,我知道我很没用

  我没有能力像一个真正的商人那样

  交一笔又一笔的费用

  我的能力只是埋头干活

  祖国啊,这是个需要请客送礼的时代

  可是我没有钱

  没有钱买高级香烟和酒水

  我请不起送不到所以我活得很卑微

  祖国啊,我是你四肢健全的儿子

  可是却不能挽救倒闭的工厂

  我是你听话懂事的儿子

  却不能响应他们的号召

  祖国啊,这些道理其实我都懂

  无证经营就会影响那些有证经营的人

  这是一个公平的社会原则

  为了这个真理我曾经奋斗了大半个人生

  祖国啊,我只是摆个小摊

  我浅薄地认为城市应该允许存在小摊

  毕竟开车需要宽敞道路的人是少数

  大多数人都骑着自行车享受城市的自由

  (自由天国)

  如此顺口溜现在才说正常吗?

  ■朱新峰

  看了杨志福委员的含泪发言,引述采自民间的顺口溜向温总理反映问题的报道,内心里很是感动同时又有几分不安。这样的顺口溜很久就有了,也许是搞农村工作的,至少八九年前就已经很普遍了,而且报刊杂志上也都出现过,大家并不陌生。这已经成为了许多地方的潜规则,可以讲很多方面都有。

  希望以后只要顺口溜一出现,就能引起两会代表的注意,并去进行必要的调研,及时提到两会上予以讨论,而不是过了八九年才提出来。

  顺口溜精选

  1、规划规划,赶不上领导的变化。

  2、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

  3、说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

  4、种田不缴税,上学不缴费,盘古开天地,这是头一回。

  5、医疗服务“十宗罪”:同病不同价,能差300倍;问诊不细致,上来就化验;程序不规范,盲目开处方;不问诊开药,属违规行为;狂草写处方,中西药同开;治普通感冒,问诊多科室;导诊不完善,找医生费劲;医药品价格,多高于药店;医院化验单,各家不互认;节假日看病,比平时更难。

  6、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

  7、职务消费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中流击水)

  顺口溜里读懂社情民意

  钱念孙  来源:光明日报

  那些反映民生问题的顺口溜,既是社情民意简洁浓缩的呈现,也是政府面对的一道道考题。我们应该留意它、重视它,用它来“观风俗,知得失”——

  一年一度备受各界关注的“两会”召开在即,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都在以不同方式积极调研,准备议案、提案和建议,以反映社情民意,为国家和地区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这使我想起2007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杨志福痛陈虚浮工作作风,曾向温家宝总理转述的一个顺口溜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国务院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下饭店,文件根本没兑现。

  由于手机的普及,发送短信的便捷,现在各种顺口溜传播既快又广。一些官员往往把它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姑妄听之,一笑了之。确实,有些顺口溜只是“搞笑”而已,不值得认真对待。但也有不少顺口溜,特别是那些反映民生问题的顺口溜,就是老百姓在生活中的所遭、所遇、所感、所受,就是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求,可说是社情民意集中典型的表现,因此值得各级官员仔细体会,认真反思。

  笔者曾任省政协常委,现在忝列全国人大代表,曾多次在政协、人大会上听到代表委员运用顺口溜陈述民情,积极议政。诸如“工作的落实在哪里?在会议里。该刹的歪风在哪里?在通知里。动听的词汇在哪里?在汇报里。辉煌的成绩在哪里?在总结里。尊敬的英模在哪里?在悼词里。优质的商品在哪里?在广告里……”,等等等等,可谓五花八门,数不胜数。

  从广大民众到代表委员到政府官员,常常不约而同地用反映民生问题的顺口溜议政,原因显而易见。当下一些官员不论是作报告还是接访民众,都习惯说大话、空话和套话,满口政治术语,一付官腔官调,说的话有思想、有高度,就是凌虚蹈空,不解决实际问题,令人闻之生厌,只好敬而远之。而顺口溜来源于民间,它简洁明白、鲜活生动,琅琅上口、易记易诵,虽非洋洋洒洒、夸夸其谈,却有的放矢、一针见血,各界人士喜闻乐见。更重要的是,顺口溜多半言简意赅地反映了老百姓的生存状况及困境,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生活中不正之风的不满和愤慨,真切表达了他们最朴素的诉求和愿望,因而应该引起为政者高度重视。

  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古代为政者就十分关注反映民情和民意的顺口溜。当时官府派有专人深入民间“采诗”,即搜集各地流传的顺口溜,然后从乡到邑,从邑到府,一级一级地呈报上去,直至送到周天子手中。周天子了解这些也就是顺口溜的“诗”,是想从中知道老百姓赞扬何物,怨恨何事,对官府有何要求,以便顺乎民心,治理天下。收集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的许多作品,如《硕鼠》、《七月》、《北山》等等,就是这类“诗”(顺口溜)的代表。《诗经·伐檀》篇所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就是当时下层老百姓以顺口溜的方式对奴隶主不劳而获行径的责问和抗议。周朝统治者了解这些顺口溜的诗,当时在朝廷里叫“观风”,也就是观察掌握民情风尚的意思。

  统治者之所以要重视来自民间的顺口溜,汉代政治家王充在《论衡》里说得好:“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就是说,只有站在屋下的人,才知道房屋是否漏雨;只有身处社会底层的人,才知道当政者的缺失在哪里。为政者要了解民意、体察民情、关注民心、重视民生,必须倾听老百姓的声音。倾听百姓之声虽有多种途径,但顺口溜无疑是最简便通畅的渠道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说,代表委员和政府官员用顺口溜谈论民生问题,既很好地传达了民意,也是尊重民声的表现,值得充分肯定。

  不过,尊重民声、传达民意不等于解决问题。用顺口溜解说民生问题固然值得称道,但更重要、更值得期待的是,各级官员要依据顺口溜所反映的民意民情,去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每一个民生顺口溜都是给政府出的一道考题。譬如,“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这是老百姓对扭曲了的官场政绩观和弄虚作假的浮夸风有意见。“得个阑尾炎,白种一年田”,这是反映看病贵、看病难,老百姓不敢生病、不敢看病。“住不起,一万多元一平米”,这是说房价太高,老百姓无法“居者有其屋”。至于“中国人正在从食品中完成化学扫盲……”,则表现了老百姓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担忧。

  总之,对那些反映民生问题的顺口溜,代表委员和政府官员不仅应该留意它、重视它,用它来“观风俗,知得失”,更要对它所反映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加以解决。只有矛盾和问题解决得彻底、解决得精彩,真正做到让老百姓满意,流传民间的顺口溜才会在少一些埋怨、少一些讽刺、少一些哀叹的同时,多一些理解、多一些赞扬、多一些欢歌笑语。

  我们由衷地期待这种状况早日出现。

  (作者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

  刘晓春:民谣是隐蔽的大嘴

  天籁之声,地籁之声,人籁之声。世界上最自然的三种声音,雷鸣电闪,虫鸣鸟叫,嬉笑怒骂,来的自然,传的久远。

  民谣是人籁声中最具隐蔽性、最具传播性,又最具生命力的一种声音。你喜欢听,他存在,你不喜欢听,他也存在。就像大江东去,落日西沉,是从不以人的意志力转移的一种文化现象。

  自古以来,民谣就以一种通俗、风趣、幽默、易记、上口的形式像空气、阳光、土地始终飘荡在历朝历代的人群中,如雨,如雾,如风。

  宋钱易《南部新书》载:“有胡饤饺、张打油二人皆能为诗。”《升庵外集》载张打油《雪诗》云:“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打油诗用语通俗诙谐,为讽刺诗的先河。现代讽刺刊物中常见这种诗作,如帅莫国《某女三报》:“投我以立柜,报之以约会;投我以‘三洋’,报之以表扬;投我以电视,报之以婚誓。”马丁《十全十美图》(新民谣):生个儿子当官的,接个媳妇看病的,养个女儿卖票的,找个女婿开车的,认个舅子割肉的,收个干儿子抬轿的。都是借打油诗讽刺世态。

  在南粤学府里,研究民俗的少,研究民谣的更少,我百思不得其解,是因为民谣的飘乎不定,还是世俗的模糊性;是因为民谣的犯异,还是因为民谣的暗示与讽刺,不大受人待见。不管怎么说,刘晓春是我见到的第一个研究民谣的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