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猎人双专精:本能速度和反应速度作者:陈平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9:01:40
     

    一个练了几年传统武术的人,可能对师父传授的拳术套路已经相当熟悉,并且有了一定的基本功,在练拳时,他会认为自己的速度和力量已经达到了一定档次,甚至。在与师兄弟们对练时。表现也不差。这就是俗话说的“练功三年,天下去得”的志得意满情况。
  可是。他也许会有这样的尴尬:偶然和一个几乎不会功夫的社会青年较量时,却发现,面对人家毫无顾忌的进攻,他根本用不出自己得意的招术,甚至可能被一个街头混混打得没有还手的能力。
  这难免让他有从高峰跌落到低谷的感觉。这是不是个别现象呢?不是!这是差不多所有的练武者都曾经有过的困惑,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人的本能速度并不等于反应速度,更因为大多数练习武术者只练到了表面的架势层次,还没有上升到本能反应的阶段。
  其实,我们稍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艺术爱好者都曾经有过同样的困惑。一个琴师,在纯熟的乐段中,他可以达到一秒钟演奏几十个音符,但是,对陌生的乐段,他肯定不会有这种自信,能达到每秒演奏八个音符已经是超常水平了;世界上最快的击拳速度据说是一个日本拳手创造的一秒钟打出十四拳的纪录,但据我所知这个拳手在重要赛事中成绩并不是太好,并非世界级拳王。原因很简单:前者只需要本能速度,后者属于创造,是反应速度,也绝对少不了本能速度,甚至可以说下意识的本能反应在创造领域里肯定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
  在动物界,猎豹可以达到每小时一百三十公里左右的速度,就是说它的移动速度超过了每秒三十米,可是,它未必能避开古代猿人一块石头的攻击;啄木鸟的嘴敲击的速度根据科学家的测量,超过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即每秒钟三百米以上,但它肯定不能避开一个孩子用弹弓进行的攻击,而弹弓的速度不会超过每秒钟三十米吧,这是何等大的差别?
  难怪一个著名的西方格斗专家对他的学生说,千万不能让你的敌人首先进攻,因为那几乎等于是自杀!他非常明白一个道理,主动进攻的一方,他的速度是接近本能的,而被攻击者呢。则只能依赖于自己的反应速度来化解危机。同样的,初生牛犊般的生手,勇敢地进攻一个有一定武术基础的人,经常能有胜利的机会,也是这一原因吧。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这是千百年经验的总结。理由很简单,哪怕是你学过武术,但你并不容易达到真正的本能反应,即使有,也并非短时间内能够达到的。何况,绝大多数人,由于练习方法不当,虽然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却仍然对此未能登堂入室。
  可惜的是,如何练出真正的本能反应?在武术界,似乎没有什么能让人完全接受的观点:传统的说法是拳打千遍,身法自然,大家在认同之时,很少会反思,这种所谓的“身法自然”其实也只是一种本能速度而已,根本不是实战所必须的反应速度,如果迷信这一点,就可能像文章开头所说的那样,自我感觉良好,却难免被一个小混混打得落花流水。
  现代搏击教练们,包括李小龙,都爱对一些力量和速度方面的数据进行测量,以此来表明一些看起来重要的东西,这其实就已经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没有练过武功的人是不敢和达到这个台阶的人较量的,因为他们的胡缠蛮打根本不能和训练有素的强硬反击对抗。
  如前面我们说的出拳速度,苏联人早就统计过了,即使是一个训练三个月的新手,也能轻易地达到每秒出十一拳的速度,而我们知道的中国传统武术里面,似乎没有提到过这样的纪录,我们知道,形意高手能一秒出五拳,就已经让人佩服了。但,这并不是说,拳击手在这方面更有优势,这是出手的方式和搏斗的某些观点不同而已。并不是说频率越高,威力就必然越大,效果就一定好,暴风骤雨般的攻击,远远比不上准确的致命一击带来的震撼大。
  再就是身体的移动速度,也无疑是判断拳手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李小龙认为,他的步伐更加科学,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更快地移动。世界拳击界对两个拳手进行比较时。这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传统武术里并没有过多地强调这方面的内容,并不认为这非常重要。我的经验是,面对那些不断地移动的对手,并不让人感到有什么压力,倒是那种不动如山地站在你面前的对手,你要格外地小心。因为我自己就走过由这种迅速移动到今天的不轻易移动的路。我知道,郭云深先生的半步崩拳和现代直拳相对于一点没有移动距离和速度方面的优势,却成为让任何高手都恐惧的绝技,他的战术似乎是:慢慢地、小心地尽可能靠近对方,然后,抓住种种机会,瞬间一击就结束战斗。
  法国人对拳手的出手速度也进行过非常认真地测量,认为高手的出手速度已经超过每秒十米,腿法更快一点,竟达到了十三米左右。大家认为侧腿威力不如泰国拳里面的低边腿,也主要是从速度方面的优势来考虑的。细心的教练们会在此基础上加上身体的移动速度,于是,根据人的神经传导速度由大脑到四肢少不了0.08秒。即使是打飞碟的高手,他所做出的判断也不少于0.2秒,在这样的单位时间里。通常距离只有半米的格斗双方,对方的出手已经越过了三米距离,你能做出正确反应吗?这是传统的武术界根本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所以,才做出了进攻有压倒优势的结论。
  其实这只是理论上的东西,事实上,任何人都有相当快的速度,就是你面对事物做出的下意识不假思索的反应,这种反应速度不亚于任何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并且,任何有实战经验的人都会明白,面对一个冷静的经验丰富的对手,你根本没有把握能保证出手就一定能伤得了他。
  再就还有出拳的力量,大多数人在力量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俗称“打熬力气”,于是就有“一力胜十会”之说,这也是经验。其实,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力量训练都必须去做,适当地练就行了,练太多了,也许反而不好。如健美和举重运动员就应该是练力量的典型,他们就必然会搏击吗?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人,本身的肌肉力量,特别是其自身的力量就已经足够了,只需要学会控制它们就够了,我亲眼看到一个个子矮小的青年,面对拳击器,身体向前冲撞着拼命地击出一拳,击出的力量居然超过了二百公斤。看他的身架我知道他并没有练过什么功夫,所以我明白所谓力量并不是绝对的东西。
  总之,我认为,出手的频率,移动的速度,出手的速度和力量都不是决定因素,也不应该是太重要的指标。这几项的数据再高,成绩再好,只标志了你具有强大的攻击能力,并不代表你已经获得了真正实战时所必须的本能反应速度。这些内容,在冷兵器时代,在以攻击为主的士兵和警察训练中可以说有重要意义,但从武术的角度看,从防身和自卫、健康和协调身心的角度看,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更多的拳手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走某一动作无数次的强化训练或者强化对某一类技术的训练的道路。由慢到快,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力量和速度的变化,角度的变化,再加上师兄弟之间的对练,反复不断地拆招、喂招。似乎能让他们的技术臻于完善,他们自然认为这样无疑是完善自己的技术最直接的正常途径,而且不可能出差错,在普通教练看来,也不会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乒乓球、篮球等运动员就是这样强化自己的技术的,并且也很有效果。说明这样的练法的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也有另一种反传统的观点,如南少林派就认为,当你的力量、速度和技术的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后,应当通过坐禅般的练习来强化自己的功夫,踏上通向高手的道路,这实际上就是传说中的“闭关修炼”了:大成拳源于形意拳,也在形意的熊形、虎形、龙形几种桩功的基础上提出了通过矛盾桩、技击桩等达到高层次的技击境界;太极拳在最初也应该说是一种能够反传统的拳术,因为它一反传统的以快打慢,“百招百解,惟快无解”的观点,首次通过练时慢,用时快的训练模式,颠覆了武术界一千多年来一成不变的“以强凌弱”的定式。从此,武术就不单是强壮者一统天下了。它无疑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说的成功并非只是杨露禅当初在京城较技的成功,而是成功地吸引了大多并非有太多精力和太强体力的人群,使有一定感悟能力的知识分子和平民百姓参与进来,热爱这样的大众化武术。我知道,太极拳后来的擂台表现并不太好,但我认为,太极和意拳的进步意义都在于,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把精神意识,即一个拳家所说的“感觉”能力的训练,由此,其被提到了最重要的地位。
  那么,人们最关心的本能反应方面的疑问,能够通过科学来完全解释吗?至少,没有人得到大家一致认同的答案。
  因为这个问题涉及到武术的太多方面,特别是包含了武术的许多核心内容,要想把它说清楚,谈何容易!
  我想,起码应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考虑:你是攻击对方?还是面对攻击?一般武术师都爱首先考虑前者,而我认为这样的前提是极端错误的。我的观点在其他文章里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如果,你和我一样,重点考虑后者,那么就得总结你个人面对攻击的原则。
  李小龙在提到他的原则时把它总结为“近身和发力”。他这样说时,是介于攻击和反击两者之间来思考的。他的截拳道,其实特点就在一个“截”字上,他重点是用截来“近身”。
  我记得王选杰先生是坚决否定所谓“后发先至”的,他认为这在实战中不可能真的做到,甚至在理论上也糊涂。我直到现在都不能完全明白他的真正意思。我知道他学的大成拳是来自形意拳,而在形意拳中就提到过“顾法”和“截法”,从截形、截神到截心,有不同层次的境界,自然都说的是我“先动”。
  而大家都看到了,李小龙可不管别人的看法,他把这个“截”字在他的拳学实践中表现得痛快淋漓,他的所向无敌,简直是把反应速度的效果发挥到了极致。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们从纯武术的角度来判断李小龙的功夫时,我不能不得出这样的结论:他仅仅是“截”字意义上的近身,并不是近身反应的最高境界。
  我有点理解王选杰先生的观点了。因为他们走的不是一个方向:说到底就是所谓的“外家和内家”之别,从内家的原则来看,武术上说的“打人如亲嘴”,只有在双方高度接近的前提下才能做到,在这样的情境中,才能运用大成拳所说的“超速”运动,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而不能仅仅满足于“杀人三千,自损八百”式的“ 截”法。
  怎样才能做到这样的效果?答案是面对攻击做最小的移动!
  小到什么程度?小到极致,有可能是从外表看似乎没有动。即所谓的不动之动。
  毫无疑问,你的拳感越好,功夫越深,你的移动就越小,你就能越恰到好处地创设这种对自己极其有利的距离,并作为发力的最佳前提。可惜的是,在我看来,中国武术的大多数拳派都未能完全解决面对攻击的问题,能动到离开敌人的攻击范围已经够好,怎么可能在此前提下讲究移动的质量?
  既然是说“反应”,我这里就暂不涉及“发力”了,大家肯定会关心怎样才能练出真正的、有实战价值的反应速度和能力,如何解决本能速度和反应速度之间的矛盾呢?
  我想,当你把武术定性为一种技术时,那么,完全可以用我们前面所说的体育方式的训练方法,那是绝对没有错的,但是,当你把武术定为一种艺术时,仅仅只用体育运动普通的方法,想要达到高层次的武术境界,就不太可能了。
  我们知道,当体育运动达到一定的水平时,最关键的因素已经不属于技术层面了,而应属于心理层面。高手之间的较量,无论是一对一的乒乓球、网球,还是几对几的足球、篮球,心理因素所占的比例可以说是绝对重要的。其士气高昂还是低落,谁敢说不会有天壤之别?俗话说“兵败如山倒”,并不完全指的是肉体上的失败,更多指的是精神上的失败。于是我们可以说,体育也可以是一种艺术,至少,当它达到艺术层面的时候,就绝对不是单纯的苦练能解决的问题。
  所以,我的答案是:和体育一样,当你还处于技术层面时,你需要强化训练技术,包括发展完全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技术特征,以臻于完善,当你已经掌握了相应的技术,达到追求艺术的层面时,你应该着重通过平静的训练,使你的技术接近完美,也应该通过精神的训练,来产生自己拳外的功夫。
  由激烈到平静,由肉体到精神,这似乎是正确的必由之路!
  难怪那位武术怪才赵道新敢于公开反对大成拳宗师“完美的站桩”,而主张先通过激烈的对抗性搏斗,产生一些直观的东西,强化和实践技术层面的内容,而不是自始至终都只用站桩一种形式,这是他通过实战,通过多次打败高手的经验,特别是获得全国擂台赛冠军的实践经验得到的真实的体验和教训。
  我们再从一些可以称为“纯粹艺术”的东西上去寻找武术之路吧!
  初学绘画,必然会练什么?开始学音乐,无论是键盘乐器还是管弦乐器,都必须练什么?当我们遇到最难掌握的笔法。书法和美术老师会给我们什么提示和要求?当我们遭遇最困难的乐段,音乐家将以他们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忠告?
  要从最基础开始!
  这是不用说的常识,在困难时,特别是在遇上最难以克服的创作困难时,钢琴和小提琴教师通常都会提醒你“慢练”,而且是越快的东西,就越是要通过慢来强化,“越慢越好”,大成拳的站桩,我把它理解为“慢到了极点”。不动之动,大师们也是这样解释的。
  “桩中有拳,拳中有桩”,这无疑是上乘的武术境界!我从苏派拳中感受到“拳中的桩”,通过多次实战,更感受到它的价值,认为它是南方拳派中少有的好拳种,后来,接触了大成拳,就能敏感地发现它与众不同的价值,我认为大成拳抛开养生的作用不提,其中有关实战最核心的内容其实就是“桩中有拳”。我觉得,今天我们看到的太极之所以只有健身的功能,没有实战的价值,最直接的原因,(太极的爱好者实在太多,我自己青年时代也练过,花很多时间探讨,但不好意思,如今请允许我直言个人看法)恕我冒昧:就是“拳中没有桩”。
  当一种体育。比如体操这样的纯粹可以称之为艺术的体育达到了一定层次时,会自然采用与一般体育不同的训练手段。
  如西方早就开始用冥想式的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成绩,让运动员坐着,站着也可以,闭上眼睛,仅仅用思想来完成他(她)即将进行的比赛,甚至真实地去感受比赛的场面,实验也证明,通过想象中完成的动作,并不比真正的练习效果来得差,甚至有可能产生质的飞跃。
  一个著名的钢琴家说,要想成为出色的琴师,你必须多流几次眼泪。注意!他说的是眼泪,是属于精神和感情方面的积累,并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像肖邦一样,把手指头弹得发烫,须用冷水冷却。因为这不是初级阶段的打基础,而是高级阶段的感悟。
  有人说,练武术其实说到底是练感觉,这句话已经抓住了武术的核心,说这话的人一定已经洞悉了武术的真谛。武术和其他体育运动一样,是要练动作、技术,练身体方面的相关素质的,但是,当你练到了一定的水平时,没有办法再前进了,“到底了”!就必须走超越技术层面的路。
  西方一个著名的医学家说,人有两套生命系统,一套是属于人的,另一套是属于神的。他说的其实是人两个健康的层次。即肉体的层次和精神层次分别在医学方面的意义。
  我觉得,他的话可以对我们有武术方面的启迪:就是当我们对身体的锻炼已经达到一定的程度,感到仅仅靠肉体的训练难以有什么进步了,就可以在精神方面下工夫,追求精神的强大,气魄的宏大,这种精神和灵魂的搏击训练,是肉眼无法看出的境界,也可以说是神秘的境界,也许,由于你个人认识、悟性等原因,练了不少时间,却只是在原地踏步,也许,你天赋极好,在不长的时间里,已经走得很远,但别人却无法知道和明白。
  在肉体那个层次的武术家是能够被人通过一些表面特征看出来的,而在精神这个层次呢,你可能已经从一个赳赳武夫蜕变为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丝毫看不出有练过武功的痕迹,似乎把原来的自己已经完全否定了。但你明白,这是一种质的飞跃,是一种质变意义上的“否定之否定”。
  古人说:“为学日增,为道日损。”我想,也可以用来诠释这两个阶段。当你处于技术提高的层次,你会感到每天都在增长一点新的东西,你的某些技术越来越臻于完善,最后,你终于进入了“一招鲜,吃遍天”的境界,一般人达到这种程度时就已经满足了,可以称之为人人佩服的高手了。如果归纳一下,可以说你已经达到 “战胜敌人”这个层次了,许多“不败拳王”就是这样的层次。但是,你可能会有仰之弥高的愿望,不满足于已经有的成就。想更上一个层次,进入精神和灵魂那个阶梯。当你终于进入精神历练的层次,你会逐渐地忘记,或者说是淡化你所学过的东西,淡化年轻时就伴随着你的强烈的求胜欲望,也包括淡化了你原来已经孔武有力的外形。“损之又损,以至于无形。”这恐怕就是王芗斋先生说的“无招”境界吧?
  于是,你会真切地感到,你似乎开始超越那人人都必不可少的神经传导的时间和距离,你的反应越来越接近本能,你逐渐进入能感觉到的新的层次。
  人都有本能的反应,碰到开水了、高温了,你会闪电般地做出反应,这超出了你的神经反应速度,并且是正确的,因为避开危险的这个动作实在是太简单了,用不着事先进行多次的操练。然而,当面对高速接近的袭击时,你的本能反应不一定会那么正确,只有在平静地训练过有关的技术后,才有可能逐渐接近实战所需要的高速的本能反应状态,就是所谓的“遇敌好似火烧身”了。然后,在有效的精神气魄训练中强化了这种效果和积累。这种积累平时看不到,甚至最后你自己都感觉不到了,似乎已经没有了。但是,一旦受到外界条件的激发,就可能突然地爆发出来,它甚至达到连你自己都不能相信的异乎寻常的效果。因为它是超越了技术层面的,无法复制和模仿的东西。每一次发生,你都无法预先设计,它是你的创造性产品,是本能地产生的,就如艺术家的每一个艺术创作一样。
  于是,你该明白,你的功夫真的上身了,并不仅仅是战胜对手的层次,已经上升到“战胜和超越自己”、俯瞰一切的境界了。                         少则得,多则惑!望同好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