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沉没的神庙:宁夏灵武旅游频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8:41:31
景区介绍

 

  一、 水洞沟旅游景区

  水洞沟旅游景区位于灵武市临河镇境内,该景区依托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而开发,是一个集科考、观光、休闲、探秘为一体的旅游区,2002年开始建设,2006年4月对外试营业,2007年4月28日对外正式开放。水洞沟旅游景区南距灵武市区30公里,西距首府银川19公里,北依绵绵明长城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相接,东西长约6公里,南北宽约    1公里,占地面积5.6平方公里;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遗址观光区、峡谷游乐区、红山堡探秘区;主要景点有:一号遗址、二号遗址、三号遗址、水洞沟大峡谷、明长城、红山湖、沙枣湾、藏兵洞、红山堡等。

  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活动遗存,距今约有三万年历史。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可以想象三万年以前的水洞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水草丰盛,在这里“水洞沟人”与各种动植物和谐相处,繁衍生息。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水洞沟人已开始使用某些复合工具,磨制技术处于萌芽时期。水洞沟遗址的发现是近代才开始的,它的发现、发掘过程本身就具有国际性,因此水洞沟文化在国际考古界具有很高的知名度。1920年比利时神父肯特在由银川去陕北的途中,宿于水洞沟西南一处名叫张三小店的地方,晚上他突然发现小店东北有一条小河(边沟)切割的断崖上有奇特现象。他兴奋异常并进行试掘后,获得一动物头骨化石和两件石器。从此揭开了水洞沟的发掘历史。1923年法国古生物学家德日进和桑志华闻讯而来在对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进行了5个点的发掘后,获得大量打制石器和少量破碎的动物化石。并将研究结果在国外发表,引起轰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和原苏联考古界联合组建成立中苏古生物考察队对水洞沟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共出土整理了约2000件石制品。1960年、1963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斐文中、贾兰坡、安志民又先后多次对水洞沟遗址进行发掘,在考证的过程当中,发现水洞沟石器制品中,有大量罕见的极为明显的欧洲莫斯特文化和奥瑞纳文化特征。这些发现为“水洞沟技术”与欧洲莫斯特和奥瑞纳文化之间的关系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通过这一发现人们似乎感觉到,“水洞沟文化”好像处在很发达的莫斯特文化和正在成长的奥瑞纳文化之间的半路上,或者是这两个文化的混合体。1974年、1980年、1987年,我国专家学者又采用地质地貌、孢粉分析、碳十四测定等多种先进科学手段进行发掘研究,对水洞沟文化面貌又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和新的发现,人工有意识打制的合成镶嵌“刀片”在国内旧石器时代报告中没有见过报道。尖状器不仅器形端正,加工精细,而且左右对称的程度目前在我国同时代的其它遗址中也很少见到。水洞沟遗址不仅标志着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研究的开端,是我国旧石器时代最有代表性的遗址之一,而且在东西方旧石器文化对比研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不断迸发出的新的闪光点。

  水洞沟遗址中清理出有野驴、野马、犀牛、鬣狗、羚羊、转角羊、牛、猪等动物化石和各种石器原件一万一千多件。石器的主要类型有尖状器、端刮器、刮削器,还有少量的砍伐器。尖装器中以形状端正固定、左右对称明显、背有纵脊的器形为主要特征。砍伐器和“二级打法”的石片显示了水洞沟石器和中国猿人石器的继承性。还发现用鸵鸟蛋皮单面穿孔制成的圆形装饰品,用骨片磨制的骨锥,大量人工磨制的“刀片”,代表了当时技术发展的水平。从多次发掘来看,水洞沟遗址石器具有以下特点:原料以白云岩为主,石英岩、燧石次之。石器分大型和小型二部分,石器种类多,以尖状器、端刮器和新月形刮削器最具特色,以锤击法为主,直接打击法加工。但无论是解放前或解放后对水洞沟的多次调查和发掘,却始终没有发现人类化石。

  近年来,根据国家相关文物保护法规和开发的相关法规政策,旅游、文化部门对水洞沟遗址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并在加强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利用多层面展示水洞沟独有的文化内涵,使水洞沟旅游区成为宁夏最具有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区。

  水洞沟旅游景区主要有八大看点:(一)奇特的地貌景观;在水洞沟遗址景区内有一条由东向西而流的小河,因常年冲蚀,切割成两壁屹立的深沟峡谷,形成独特的雅丹地貌。(二)神秘的发掘点;对水洞沟文化遗址的5次发掘产生的9处坑位,是游客了解水洞沟文化的有效途径。(三)“张三小店”;“张三”和 “张三小店”同德日进、桑志华一同载入了发现和发掘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的史册。(四)古老的地质地层;水洞沟遗址剖面从上而下划分为8个具有代表性的地质地层,按地层序列编号所展示的水洞沟最古老的地质剖面和地层关系。(五)明长城;位于保护区北侧的明长城更映衬了水洞沟文化的久远与厚重,登上明长城,大漠风光、草原景色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六)红山堡;西距遗址约2公里的一座古城池,城中有残砖断瓦,散落地表的瓷器碎片随处可见,似乎在诉说着那段久远的历史。(七)幽深的大峡谷;绵延6000多米延伸到水洞沟遗址,峡谷四周悬崖壁立,俏形土柱残壁,奇形怪状,有兽状、鬼怪状、仿佛进入了一个童话世界;(八)诡异的藏兵洞,在峡谷中,有多处土洞曲折于悬壁之中,借土筑台阶而入洞中,犹如迷宫、久久不见尽头,目前已修整出长度960米的藏兵之所,共上下两层,据专家考证,这里是古代藏兵之处,是明代长城沿线的最壮观的立体军事防御工程。

  二、马鞍山甘露寺

  马鞍山甘露寺位于灵武市区东北30余公里的临河镇境内,是一座享誉宁夏及周边内蒙、陕西、甘肃临近县市的名刹古寺,是一处宗教旅游的场所。

  在灵武众多的古迹中,马鞍山甘露寺的知名度是在民间最高的一个。由于当地干旱少雨或家中不顺祈求平安或到此祈福求子,据传,都很灵验,因此马鞍山的名气和香火一度十分兴盛,久而久之,马鞍山也有了一年一度热闹非凡的庙会,香客信徒自四面八方云集一处,来到这一胜地,或上香、或还愿或赶热闹;唱戏的、经商的、耍猴的……自发形成的这一盛会,从古到今,传承了当地民间纯朴的风土人情。

  据《灵州志迹》记载:“马鞍山,灵州山名,在州东北50里,因形似马鞍,故名。”

  据被毁砖碑中的2方墓碑碑文记载,甘露寺建于明代,原名为“甘露庵”。另据甘露寺碑石记载,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一广东游僧游历到此,看到寺庙破旧,便四处募化重建马鞍山甘露寺,民国11年又重修,“文革”中寺庙被毁,1981年以后陆续重建。

  马鞍山甘露寺坐北向南,依山而建,周环群山,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自上而下层层相叠,主体建筑有菩萨顶、上殿、中殿、下殿和配殿构成,左右为方丈膳食用房数十间,甚为壮观。游人拾阶而上,逐步登高。菩萨顶建在马鞍山头北端,地势险峻,气势非凡,是一座仿宫廷式密檐歇山顶三层建筑。四方高台,重檐歇山,玉踩斗拱朱红大柱,金碧辉煌,各殿内神像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山宇下绿洲衬托着黄河滚滚北流,四周群山起伏,绵绵无际,风光无限。

  民间传说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名将狄青西征,与西夏军大战于马鞍山处,因军中粮草不济,敌众我寡,狄青心事重重漫步走出军帐,忽见山下一姑子庵。随后进入庵堂,但见寺庙破旧。他虔诚祈祷:“如得菩萨指点,大破敌军,狄青愿重修寺庙,再塑金身”。晚上狄青俯案入睡,只见菩萨腾云驾雾而来,站在五彩云头,手执佛尘,告诉狄青破敌妙法。说完指沾甘露洒向狄青。狄青惊醒后,按照菩萨所说带兵布阵,并将附近山头皆以席盖之,伪装粮草;将马鞍遍地堆放;每日又命士兵收集马粪自黄河上游抛入河中,顺流而下。西夏党项士兵看到宋军粮草、马鞍堆积如山,士气高涨,便不战自退。大战胜利之后他便以姑子庵为基础修建了一座十分壮观的寺庙,取名甘露寺;因此山得名马鞍山,故又称马鞍山甘露寺,这就是当地民间所传说的“先有姑子庵,后有甘露寺”的由来。

  近年来马鞍山甘露寺的游人、香客逐渐增多,特别以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的庙会最为隆重热烈,届时,有来自内蒙、陕西、甘肃以及周边各市县的朝山观光者,络驿不绝,结伴而来,香客游人一时可达十万人次之多。

  三、镇河塔

  镇河塔又名东塔,已成灵武标志性建筑,它座落于灵武市区东南2公里的果园深处,始建年代不详。一说为元代,一说为清代;据现存碑文《重建镇河塔碑记》〈康熙六十一年立〉,《重建镇河塔至十二级碑记》〈乾隆三年立〉《重建镇河塔河南善士助金姓名碑记》、《东塔寺新建下殿碑记》〈光绪二十五年立〉和塔身砖铸题记、铁铎等实物资料以及文献资料相互引证可知镇河塔重建于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寺、塔同时竣工。而后镇河塔经历两次地震“一扫而光”即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和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康熙五十八年又在原塔基上重建,因财力不济至乾隆三年七月〈公元1738年〉,历时十九年告竣,即今日镇河塔。镇河塔与银川海宝塔〈西塔〉合称姐妹塔,被批准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河塔系多层楼阁式佛塔,造型美观,结构别致。塔体通高43.5米,塔身为八角十三层,角塔内构造为“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有一通道可进入塔室,室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塔身外壁均用混合质白灰泥封刷,原呈灰白色,由于风蚀雨淋,现呈淡黄色,塔顶有一绿色琉璃瓦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塔身的东西南北共有七个空洞,可作瞭望窗口,每层的八个角上都有一根做工精美的优质圆木,上套形态不一的陶瓷兽头,兽头下悬挂风铃,把整个塔身装扮得更加古朴雄伟。镇河塔的建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工匠高超的建筑技艺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关于镇河塔,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灵州地面上,时常发生水灾,人们的日子过的很艰难。

  一年春上,又发生水灾,灵州地面到处是洪水,大人、小孩的哭喊声连成一片。水上漂着衣裳、盆子、柜子、箱子、还漂着死尸,一片凄惨。在州城东南边的地方,水患更是厉害,“咕嘟,咕嘟”地翻滚着,像烧开的水一样。面对这种情景人们又都像往常一样烧香求神,向上苍祈祷。

  就在这时,有一个年岁很大的老者来到这里,他告诉人们:“只要把冒水最厉害的水眼堵住,水就退了。”人们听了老人的话,就行动开了,可是啥法子都想到了,就是堵不住那个冒水最厉害的地方。

  这时候,有姐妹俩从须弥山出发,要到千里之外的地方去探亲。姐姐个儿瘦高,走得快,妹妹稍矮,走得慢。因此姐姐每走一段路都要停下来等妹妹。这天清早,姐妹梳洗完备,起身赶路。姐姐走到兴州,妹妹才到灵州。

  妹妹到灵州,人们正为堵不住水眼犯难,便上前询问,人们便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她。正说着突然间暴雨倾盆,这里的水还没堵住,黄河水又倾刻间泛滥向东淹来。转眼又淹没了大批的土地和人家,妹妹也被淹没了。姐姐正在哭喊,突然看见妹妹站立的地方竖起了一座高塔,洪水立即退去。姐姐发誓要与妹妹朝朝相望,一同镇守黄河,瞬间在兴州也变成了一座高塔。姐妹俩的镀金耳环,化作一个个风铃,悬挂塔檐。姐妹俩日夜相望,默默无言,一遇风天,姐妹俩就唱起歌儿。

  因为妹妹塔在黄河东岸,人们叫妹妹的塔为东塔,姐姐的塔位于黄河西岸,人们称其为西塔。说来也奇怪,自从姐妹俩变成了镇河塔和承天寺塔以后,这一带就再也没有水灾了。于是,人们就在她们的周围修建寺庙,经常烧香叩拜。另据《重建镇河塔碑记》所载:“塔之修建,如同在河边埋下一木桩,灵州城犹如一只船,如果把船系在桩上,城就再也被水冲不走了。”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可以确定,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人们无法有效治理河患,仅是乞盼安定美好生活的愿望而已,同时也证实着古老的灵州大地饱受河患的历史。今日灵武大地,河患已一去不返,镇河塔做为历史的见证者依然在注视着,也激励着当代灵州儿女奋勇追先,建设美好家园的创业大潮和新时代的巨大变迁。

  四、中北村回乡风情园

  西部回乡第一村中北村位于灵武市区东南3公里处。该村是一个纯回族聚居村,全村共2000多人口,民风纯朴,回乡风情浓郁。2000年6月15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等中央领导视察该村,并在这里主持召开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座谈会。一时间,中北村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

  中北村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依托回族民俗风情,开展农家乐旅游项目,建设了回乡风情园。回乡风情园是宁夏第一家村办旅游企业。主要旅游项目有回族展览馆、清真大寺、回族家访、回族特色餐饮、手工作坊、百年古桑等民族特色浓郁的参观内容,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领略塞上江南的乡村风光而且可以亲身感受塞上浓郁的回乡风情。

  回族展览馆从回族的宗教、礼仪、世界著名清真寺微缩景观,回族饮食习惯、婚丧礼俗等方面展示回族的习俗。

  中北村清真大寺其建筑设计体现了宁夏回族人民传统的建筑风格,也是村民进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回族家访使游客能亲身感受到回族群众的好客、热情和纯朴的民风,较为全面地了解回族群众的生活习俗和礼仪风貌。

  回族餐饮在农家进行,您可以仔细品尝正宗的八宝盖碗茶的浓香和手抓羊肉、馓子、小吃等回乡特色饮食,感受回族清真餐饮文化的特色。

  百年古桑,周长近6米,枝繁叶茂、遮天蔽日,每到5、6月份桑果成熟季节您可品尝到鲜美的桑果;据说至今该树也能盛产一吨桑果。坐在巨大的树冠之下,品尝回乡美食,享受乡村风情,别有一番情趣。

  规划建设中的中北村回族风情园在2001年8月份开园以来,已有国内外众多游人前来参观游览,显现了回乡风情旅游项目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西部回乡新农村建设的美好明天。

  五、长流水生态旅游区

  长流水生态旅游区,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位于宁夏灵武市白土岗乡境内,距市区30多公里,距首府银川80公里, 是一处自然天成的集旅游休闲、娱乐垂钓、野营探险、野生动植物观赏、影视剧外景拍摄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长流水峡谷流域全长20.1公里,流域面积约140平方公里,系山洪冲刷而成;《灵武市志》记载,长流水边沟曾是历史上灵武境内四大洪沟之一。建国后,政府曾先后四次对长流水边沟进行治理。今天,它不光造福流域内的人民,而且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向人们展示它的魅力。长流水生态旅游区,因长流水沟而得名。流域内潺潺溪流,清澈甜美,叮咚作响,欢畅西去。探寻溪流源头,更显神奇。原来在沙漠深处方圆两公里内有三股清泉,分别从沙山脚下,细草根处,石缝隙中渗滴而出,在长达10公里、深50米的长流水峡谷河床上,常年不停,昼夜交汇,奔流而下。

  沿沟逆流而上,长流水峡谷内有三处较大的瀑布最为引人,三大瀑布各具特色。第一瀑布为虎口瀑布,因形似虎口而得名,整个瀑布宽约14米,落差约7米;在广袤的沙漠之地能看到如此景观实为奇迹;第二瀑布为榆树湾瀑布〈也叫蛇尾瀑布〉,因此瀑布处生长有一棵百年榆树而得名,瀑布落差竟达27米,是3处瀑布中落差最大的一处,此瀑形如蛇身,流水潺潺,清泉叮咚声响,溢满峡谷,不禁让人叹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第三大瀑布为双龙口瀑布,是三大瀑布中最宽的一处,瀑宽约达18米,清澈的泉长从高耸的龙口中喷涌而下,在这幽深的山谷峡涧显的尤为灵动。

  寻访长流水源头可观烽火台、小石屋、沙漏井、古羊圈,三泉汇流处可赏姊妹潭、裸根桑、野杏林、山枣梁,沿途放眼南岸无垠的草原,度步此岸起伏的山峦,踏水踩沙三大瀑布,赏心悦目,堪称塞上一绝。千鸟洞、山间窑、鳄鱼石、积累岩,平湖秋月,小桥流水,沙、石、湖、泉、瀑、溪绝景天然集成。景区娱乐项目正逐步丰富,沙浴场、滑沙场、跑马场、赛车场、水上冲浪、沙滩足球、水上排球等自娱自乐,住窑洞、点篝火完全释放都市郁闷,全景展示沙漠、瀑布、流水等西部自然生态风光,引人入胜,流连忘返。

  六、灵武恐龙化石遗址

  自清朝以前,灵武一直是中原王朝驻守边关的军事重镇,辖域面积十分广阔,是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境内遗存了大量历史文化古迹。恐龙化石遗址的发现,又使灵武旅游增添了新的内容,也使人们对这片神奇的土地增添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灵武恐龙化石遗址位于灵武市区东约30余公里的宁东镇一个被当地人称为“南磁湾”村庄东侧的山梁上,该遗址最早于2004年11月被一个回族青年马云发现,随后报告灵武市文物部门,拉开了灵武恐龙化石遗址的发掘历程,该遗址是迄今为止是我国发现面积较大,分布集中、保存完整,周边环境未遭破坏的恐龙化石群。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先后进行4次发掘,清理3个发掘面,挖掘出8只恐龙个体。经国际著名恐龙专家徐星鉴定,灵武恐龙为梁龙类中一个罕见的分支——叉背龙类。是中生代中侏罗纪大型新蜥脚类食草恐龙,距今约1.6亿年。梁龙在赤道以北首次发现,堪称“北半球第一龙”,这在我国恐龙化石发掘史中,是一个重大发现。从目前已挖掘的恐龙化石分析,灵武恐龙是中国已知蜥脚类恐龙中个体最大的属种之一,某些数据超过已知所有属种。它对研究蜥脚类恐龙形态学、分类学和系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灵武恐龙化石对展现史前生态景观,恐龙种属的繁衍、迁徒、灭亡及地球陆地板块漂移学说,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和重要科学信息。灵武恐龙化石的发现,可以预证,数亿年以前,宁东地区气候温湿,地面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森林边湖泊荡漾,水草丰美,可见恐龙家族生活安逸,一派悠闲自得的神态。

  目前,在恐龙化石遗址处,已经清理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三个发掘面,其中,一号坑内暴露的一只恐龙化石骨骼关联程度较好,占完整恐龙骨骼的61%,并发掘出土了两只恐龙头骨,引起轰动。

  恐龙化石遗址围栏保护面积9万平方米。展厅陈列有一只长22米,高10米的恐龙复制装架模型及恐龙蛋、狼鳍鱼、潜龙、大唇犀牛头骨、乌龟等动物化石。

  2005年6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灵武恐龙化石群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级地质公园。2006年8月26日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回到恐龙时代》剧组对灵武恐龙化石遗址发掘过程进行现场报道,并将出土的恐龙命名为“灵武龙”。灵武龙的发现发掘将使更多的游人了解宁夏、了解灵武,它的出土是宁夏历史文脉中的珍贵坐标,也是宁夏灵武悠久历史的最好见证。

  七、灵武高庙

  灵武高庙又称上帝庙、玉皇庙,原名为玄武观,始建于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到了宋代,当朝皇帝为避其祖赵匡胤名讳,遂诏告天下将玄武观统改为真武观。据《嘉庆灵州志迹》城貌图标明的位置来看,高庙坐落的位置正是明代城墙修建处。由此我们得知,自明代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至今,高庙的位置再未变动。由于其建筑位置位于灵武城中最高处,登上庙俯瞰,全城皆收入眼中,故老百姓习惯上称上帝庙为高庙。

  高庙整体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它布局严谨,为逐层拾阶增高。主体建筑始终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各有配殿,结构、面积相同。高庙共3层,每层重楼叠阁,亭廊相连,檐牙相啄,脊角伸展,构成了迂回曲折的建筑群。据一些老年人回忆,为了建好高庙,使其充分吸纳各地的建筑风格,1941年5月3日高庙重建时,从河北、陕西等省聘请具有高超技艺的民间工匠来修建高庙。历史上,灵武属边疆重镇,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故城中庙宇数量很多,如火神庙、精忠庙、鲁班庙等等。由于香火鼎盛,逢庙会、节日除本地的百姓拜佛敬香外,陕、蒙等周边省区的群众也源源不断地赶来参加活动。高庙自修建完工后,得到了百姓的呵护,香火旺盛,名气大增。但是由于旧社会政治形势极不稳定,特别是历次战火中多次遭劫难,高庙最终于清代兵乱战火中毁坏。1940年,由灵武知名人士郭创业及部分官吏、百姓动议出资重建,得到各方支持,于1945年夏竣工。这次高庙的修建汲取了历史上的一些教训,在高度、造型、防震等工艺方面进行了改进,同时采纳中卫高庙等古建筑的建筑结构优势,在雕塑、彩绘上精雕细刻,使高庙成为精美的古建筑精品。“文化大革命”期间,高庙又遭浩劫,台基下被挖空,改革成防空指挥部,拆下的木料全部用于各乡镇卫生院建设。改期开放后,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灵武人赵杰等人联名上书县委、县政府,要求重新修建高庙。1991年3月,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依原貌重建高庙。1993年8月,重建工程竣工。这次高庙重建本着依托原貌、高于原貌,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进行施工。高庙管理委员会委托西安古建筑设计院进行设计,使新建的高庙更显得雄伟庄重、气势壮观。现在高庙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庙宇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正殿高30米,台基高11米,整体庙宇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南天门、观音阁、无量殿、王母殿、玉皇殿、三清殿,两侧有钟鼓楼、文昌阁、武昌阁、天王殿等11座建筑物。走进高庙直接映入眼帘的是高庙山门,山门用青砖精雕着一副对联,上联是“慈心劝众生诸恶切莫作”,下联为“悲愿救迷津众善必奉行”,横批为“护国安民”。两道偏门的上方刻着“镇恶”、“扬善”两方警示砖匾。进入山门,迎面是雄伟的庙宇群,沿33级台阶而上为庙宇正门,上悬“南天门”匾额。门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梅开二度高庙重现雄姿”,下联是“人聚三秋灵州又添异彩”。南天门两侧有两座偏殿,内塑灵宫、天王诸神佛。过南天门,进二道门入天井为庙宇中楼,天井上层是观音殿,通过甬道达北部正殿。两侧各有两座独立庙阁楼宇,东侧为钟楼、文昌庙,西侧为鼓楼、武昌庙。正殿为六角三重檐,四面坡顶分三层叠合,是整个高庙群体中规模最大的殿。正殿门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殿宇辉煌人杰地灵千古迹”,下联是“神功浩荡物阜民安万年昌”。正殿共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大雄宝殿,塑有释迦、如来诸佛。正殿后有夹道,有东西两木梯可登上二层。二层殿内塑玉皇大帝诸神。二层与观音殿有木道相通,两侧有木梯可上三层。三层殿内塑有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道德天尊神像。整个高庙的主要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层层相距,逐步增高。辅助建筑位于两侧,均衡对称,将各个殿堂衬托得庄重大方。建筑群亭廊相连,飞檐相啄,回环曲折。门楼雕刻图案精美,楼顶藻井构图色彩艳丽。壁面名人书画墨气淋漓,各具千秋。一些历史传说绘画栩栩如生,想象丰富,形象生动,笔法细腻,其艺术价值和工艺水平大大超过了20世纪40年代所建的高庙。

  登高远眺,黄河蜿蜒北去,千顷稻浪,果林葳蕤,花果飘香。夜晚霓虹灯闪烁,高庙以又一种优美的姿态耸立于星光闪烁的夜空。

  八、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是我国建立较早的荒漠类型保护区。保护区是在原灵武县白芨滩防沙林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1985年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县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区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近几年,白芨滩的出名,总是和一个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这个人便是2007年被评为全国治沙英雄的劳动模范王有德。王有德,一个土生土长的灵武人,1973年参加工作后即在白芨滩防沙林场工作,30年以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宁夏银川黄河东岸毛乌素沙漠生态治理第一线,与全场200余名职工,顶风沙冒严寒,风餐露宿,风雨同舟,与天斗,与地斗,与自然斗,用青春和汗水浇灌、培育出了一幕防沙治沙的绿色长廊,在长期的实践中,他们摸索出了一整套防沙治沙的宝贵经验和自然规律,为区域环境的治理和全国防沙治沙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王有德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全区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开发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也是我们在探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过程中,让游客去认识一种理想,去领略一种境界,去观赏一幅鲜活、壮美的人生画卷。

  白芨滩自然保护区,南北长约61公里、东西宽约21公里,总面积为74843平方公顷,占灵武市总面积的1/4,保护区内集中分布有干旱沙地,荒漠草原和流动沙丘等荒漠类型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地貌可分为3个类型,即低山丘陵、缓坡丘陵和沙漠低山丘陵。保护区内孕育着较为丰富的荒漠区域所特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并且有着特殊的大漠景观,文化古迹等资源。保护区内孕育了多种极具保护和科研价值的物种。其中有维管植物53科170属306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另一种藻类植物发菜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值得指出的是,保护区拥有第三纪荒漠植物区系的残遗种古地中海子遗植物沙冬青,是我国荒漠植被类型中唯一的常绿灌木,属二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保护区共有动物23目47科115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2种,其中一级保护动物2种,二级保护动物20种;列入国际贸易公约的保护动物有23种;就其动物特种的数量而言,保护物种所占比例极高,仅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就占保护区总种数的近20%。保护区内还有甘草、麻黄、黄芪、沙葱、苁蓉等野生名贵中草药多种。保护区内最具有典型性的是分布有全国最大的天然柠条灌木林地1.67万公顷、猫头刺近2万公顷以及沙冬青群落,这三种物种并与其它伴生物种组合而成的多类型植物群落形成了完整的荒漠生态系统结构,白芨滩自然保护区是一块生态动植物的保护王国,更是一片生态旅游的净土,置身其中,您可领略塞上“世外桃园”异样的幽静和塞外大漠绿洲的豪放与秀美。

  近年来,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结合保护区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了农家乐,大漠风情、科普考察等广大中青年游客喜爱的项目,显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九、灵武明长城

  中国的长城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建筑工程,它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连成万里长城。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世界奇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如今当您登上昔日长城的遗址,不仅能目睹逶迤于群山峻岭之中的长城雄姿,还能领略到中华民族创造历史的大智大勇,因而长城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宁夏素有“长城博物馆”之称。灵武,古时灵州所在地,它一直是中原王朝驻守西北边关的战略要地,因军事防御所需,秦、汉、隋、明四朝统治者都曾在灵州修筑过长城,并在这里驻军守卫,移民屯退。灵武境内的长城,又以明长城保存最为完好和气势雄伟。它西起横城堡黄河岸边,犹如一条巨龙,饮水于黄河,穿沙海,跨丘陵、过草原,昂首东去绵延伏于辽阔的鄂尔多斯台地之上。

  灵武境内的明长城自西向东横贯我市的临河镇、宁东镇,出马家滩镇进入盐池县境内,历史上一直被称为“河东墙”,又称“东大边”或“横城大边”。

  灵武明长城,建成于公元1474年,西起横城北黄河岸边,向东南绵延,经水洞沟、红山堡、清水营古堡等地穿越市境,经盐池县至陕西定边周台子乡,全长约200余公里,灵武境内长45公里。据史料记载,灵武境内曾修过两道长城,一为隋长城、一为明长城,全部就地取材,用黄土夯筑而成。据《隋书.崔仲芳传》记载: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使司农少卿崔仲芳,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西距河,东至绥德,绵延七百里,以遏胡寇。”明代朝廷为防御鞑靼、瓦刺诸部侵扰,在隋长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筑长城。明代长城被称为“边墙”。史载: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由巡抚、右副御史余子龙倡修。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王越总制延绥、甘肃、宁夏三边,在其敦促下闰六月又在宁夏巡抚徐廷章,总兵范谨主持下,初步完成长城全线连接工程。成化十年十月宁夏灵州地震,边墙倒塌十有一二。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年〉又自横城黄河岸至花马池修补和加高加厚并改筑部分地段。弘治年间,宁夏巡抚张祯叔、王珣先后于墙外挖“品”字形坑44000多眼,以防敌骑靠近边墙。其中红山堡黑水沟一带,堑深广皆二丈。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巡视夏、绥官员提出改建河东墙,旋即三边总制杨一清又请准重修。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由三边总制王琼负责,西起黄河岸横城,东至花马池改置“深沟高垒”,全长360里。原边墙兴武营以东弃之,于南十里增筑新墙一道,长54里,称“头道边”,旧墙为“二道边”。明长城与相邻的一些屯兵城堡构筑起抵御外族入侵的有效军事防御体系,在当时军事防御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以红山堡为例,在这里长城、屯兵城堡和藏兵洞三位一体形成可攻,可守、可躲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这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的一大创举。明长城作为一道军事屏障,它的建制和防御设施非常完善。河东墙建成后,共设关门四道,花马池营东筑长城关为总要,高台层楼高耸云霄,上镌“朔方天堑”“雕革虎视”等字样浮雕。清水营筑关门一道,上皆有楼,“凭栏远眺,毕呈于下”。西筑宁河台以护津渡,戌卫长城。长城上设有敌台、墙台以及墩台等军事设施。每隔100至200米建有凸出墙外的墙台,这样边墙的墙根就不再有火力的死角,可进行侧翼攻击。敌台高于城墙之上,可左右相望,前后呼应。有些险要地段置周庐敌台,驻兵达20人之多。河东墙内侧共建有29座城池。灵武营所属烽火墩113座,每隔五里一墩。夜则举火,昼则举烟示警。若见敌数人至百余,举放一烽一炮;500人二烽二炮;1000人三烽三炮;5000人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台设墩夫,配备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火箭、、狼粪、牛粪、柴草等。兵士日夜守哨,沿线各兵营驻有重兵,粮草、兵器、军需齐备,守望、巡逻、通讯、调兵,各个兼顾,无一偏废,一派军事戒备状态。河东墙自成化十年初步完工至万历初,百年中数十次修筑,可见古代军民修筑长城工役之大,痛苦之多。正德间宁夏巡抚冯清写有《边人苦》一诗,真实的记载了明代边民苦不堪言的徭役负担以及受到苛捐杂税盘剥,人民背井离乡,四处逃难的状况。

  修筑河东墙,使长城形成两条道路,一为长城顶部,可供五匹马并行,守望、巡逻的士兵常年在长城顶部道路上往来,食物、军械也在顶部运行。二是长城内侧又建成一条交通大道,因有军队驻守、巡逻,行旅及货物有了安全保障,所以这条大道商旅往返络绎不绝。据《据北虏事迹》记载:“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七、八月产,由这条大道运往花马池的麦豆达26000石之多,其运输量之大,实为少见。”长城内侧大道的修筑,客观上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明代是我国修筑长城规模最大的朝代之一,也是最后一个朝代。河东墙在建筑工程技术上有很大进步,在勘查选线时兼顾军事、交通、农牧业,使多方受益,草茂之地筑于内,使虏绝牧,沙碛之地筑之以外,使虏不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在土地平坦的地带,在城墙外挑挖取土,后形成宽大的壕沟,墙体愈显高竣,这样即使敌兵兵临城下也无法接近墙身。内侧挖土后则又形成宽大边路。逢山内部堑山筑墙,外部取土,增加墙体高度。部分险段用红柳、芨芨草铺使,用木骨拉引,黄土版夯而实,坚固异常。时至今日,仍然显示着古老灵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十、红山堡

  红山堡位于灵武市区东北方向35公里处的临河镇镜内,为明代一军事屯兵城堡,是明长城沿线军事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它北靠明长城,南接银古路,东临宁蒙前旗路,西连水洞沟大峡谷,是组成水洞沟旅游景区的主要内容。红山堡修建于明朝正德十六年,即公元1521年,因夯筑城墙的土色呈红色而冠其名,城堡基本为一正方形,黄土夯筑而成,部分墙体施以青砖,边长280米,底宽7米、顶宽4米,墙高8米。东城墙有城门一道面东而开,出此城门即进入瓮城,瓮城为正方形,城墙长约90米,因体量较小,而使城墙凸显的高大,纵深,南侧城墙有一外开的城门向南而开,城门洞以古色青砖拱砌,格外坚实而沧桑。据史书记载,红山堡在明代辖领烽堠八处,分别为:窑儿墩、永隆墩、镇虏墩、红山儿墩、安边墩、马鞍山墩、出水墩、大窎墩。时置旗军二百五十一名,操守官一员,守堡官一员。清代设把总领兵百余,由横城营分防清水营和红山营。由于沿边大道的开发,在红山堡又设立驿道,置快马十八匹,驿夫十名,足见其在戌边中的重要性。

  1960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候仁之曾考察过这里。并在1961年7月18日《光明日报》发表《红山堡》一文。近年来红山堡与水洞沟、明长城连成一体,进行以古迹为依托的旅游开发,使水洞沟正逐步形成宁夏东线著名的旅游景区,更让人惊喜的是:2006年,经专家考证并清理出上下两层的藏兵洞约960米,藏兵洞与红山堡相通!由此可以证实早在明代时期,长城、红山堡和藏兵洞便已形成三位一体的军事防御体系,这一发掘更为水洞沟旅游景区增加了神秘色彩。岁月流逝,风物依旧。今日步入红山堡,沟蚀的地貌为这里留下许多巧夺天工的自然景观,有土林之称,影子洞、睡狮、望夫、海底捞月,黄土沟蚀的地貌,造型奇特,使人浮想翩翩。城内已成残墟,地面遍布明清时期的砖瓦残片,漫步城内承载历史的土地,依然可以追寻到消失的古房屋砖石墙基的踪迹。登高俯视,塞上黄土高原独特风情跃然眼前。

  十一、清水营古城

  清水营古城位于灵武市区东北方约38公里处的宁东镇清水营村,城堡北侧临靠明长城,东北依清水河而建得名,是明长城内侧沿线的军事防御设施之一,在长城沿线众多的屯兵城堡中,清水营城是一座较大的屯兵城堡。

  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清水营西逾河至宁夏七十里,南至灵州七十里,东至兴武营六十里,北临沙漠。城一里许。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都御史王珣拓之为二里,驻官军一百二十名。”,这段记载清楚地记述了清水营古城的方位和城堡规模的大小。嘉靖八年〈1529年〉,巡抚、都御史翟鹏奏请朝廷增官军五百一十名,置操守官一员、官队官员五员,守堡官一员。嘉靖十一年〈1532年〉,总制尚书王琼奏驻灵州参将,增设官员。后又设兵部议事处,总制三边(延绥、甘肃、宁夏)官员在此议事。至此清水营城成为当时河东长城边事指挥中心。由于它特殊的重要地位,清水营城的建制和修建规模相对较大。原城墙内外两侧均“瓮以砖石”,因而显得气势雄伟壮观,辉煌一时。直至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清水营城原貌仍保存较为完整,后因人为因素,现砖石皆被拆除,原砖砌城墙已裸露为土筑墙体,保存完好,城为方形,边长300米,城墙底宽14米,顶宽6米,高9米,四角有方形角台,角台实体凸出城墙墙体,比较墙体宽而厚实,角台之上城楼已不复存在,但城楼基础残踪尚存。东城墙有大门,面东而开,城门外套以瓮城,瓮城墙体高大、纵深,其南墙下有门洞面南外开,以古色青砖拱砌。瓮城墙体上尚有城楼建筑痕迹,长22米,宽7米。清水营城内已一片废墟,地面遍布砖瓦、瓷片。但是,四百八十年前的清水营古城,一度曾是明代总制三边的重要军事据点。辖领烽堠达十四座:有双沟墩、苦水墩、柔远墩、镇北墩、宁靖墩、古寺墩、靖边墩、斩贼墩、木井墩、清字墩、定远墩、旧定远墩、庙儿墩、塔儿墩。辖域地界跨今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至清朝乾隆六年(1741年),朝廷对清水营城又加以重修,至城高三丈,厚二丈五尺,顶宽一丈五尺,驻把总。

  明代清水营古城,不但是总置三边官员军事议事中心,而且逐渐形成一处较大的牲畜交易市场。暗门内外每逢交易日马嘶驴叫,牛羊成群,此去彼来,这就是有名的清水营马市场景。清代官府在清水营设立驿道,设快马十八匹,驿夫十名,以至后来,由于疆域扩大,边界稳定,清水营城防务作用日减,其辉煌的历史也逐日衰落。关于明代清水营“马市”,其形成的基本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各民族的交易所需。明代,周边各少数民族的生产力均有提高,其马牛驼羊、皮毛等土特产品是明政府和内地人民所必需的,而内地的茶、粮食、纺织品、铁器等也为各少数民族所必需,双方都希望以其所有易其所无,建立密切的商业往来关系。二是明廷实行商屯政策的结果。明政府利用食盐专卖权,规定商人把粮食运到边境,交纳上仓,就可以换取“盐引(贩盐许可证)”,是为“开中制度”。开中商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雇人在边地屯垦,收获的粮食就近纳仓,换取“盐引”。永乐时期,边粮二斗五至一斗五可支盐一引,“商之利甚厚”,商人皆“戮力垦田,充实边塞”,商屯开辟出的荒田很多,大大提高了灵州地区的土地利用程度。

  明廷顺应社会经济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为了在政治上笼络和控制各族人民,所以逐步建立起以茶、马为主的贸易体系。因清水营是明长城中的一所重要城堡,设有南北通道和暗门(一种供出入的拱券小门),在驻军控制下关启。又因其脚下是清水河,河水清彻见底,其水面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还约宽二十米,河床平坦,水不过膝,是畜群饮水的良好处所。再加上它处于宁盐(今银川至陕西定边)大道的中段,东边和陕北有驻兵防守的“平安大道”相接,缑墩设置齐全,是明时宁夏境内东西来往的必经之处。所以,隆庆五年(1571年),明廷在清水营开设“马市”。官府和来此商屯的商人及本地居民着意绿化,绿荫交织,商贸来往频繁,不少盐商也持就近纳粮入仓换取的盐引,前来参与交易。清水营也就成为明代中期西北地区最北面十分重要的商贸场所。

  清水营开设马市后,明政府对茶市、马市的交易控制逐步放松了,允许一定数量的犁、钵、锅等铁器入市交贸;开市时间也由原来每月一次改为每月数次或连续开市十多天。万历元年(1573年)后,还允许民间每月开设一次“月市”,每年开一次“牛羊小市”,清水营更成了宁夏、陕西、甘肃和长城以外蒙古族的商品集散地。朝廷有时也专门拨出银两给宁夏,以购买马匹,其中有许多就是在清水营马市成交的。随着茶、马市向着民族间的自由贸易市场转变,各民族参与交易的人越来越多,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清水营及灵州地区多种经营的发展。

  清水营马市一直持续至明末。到了清初,由于横城处于宁盐大道和黄河水路的交汇处,又有水运之便,所以逐步取代了清水营马市的商贸活动。

  十二、石沟驿古城

  石沟驿古城位于灵武市白土岗乡境内,南距灵武约50余公里,单从其名称来看,我们就可以推断,它在古代应是一处驿站,驻兵之所;而它的出名则是和唐王朝中兴以及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联系在一起的。众所周知,中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朝代是唐朝,而盛唐开元盛世之后期,由于唐玄宗李隆基迷恋酒色,宠信外戚,不理朝政,致使大权旁落,国事荒废,民不聊生,出现“安史之乱”,国运转衰。唐玄宗李隆基弃京外逃四川,至马嵬驿,引起士卒哗变,杨贵妃被缢死。太子李亨带着广平王李亻叔(后为唐代宗),皇孙李适(后为唐德宗)率部分朝臣北上灵州,并于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农历七月十二日在灵武南楼登基继位,树起了重振大唐的旗帜。此历史事件即为唐肃宗灵州登基,肃宗灵州登基后便将灵州(灵武)升为大都督府,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传到各地后,江淮的贡赋源源不断地通过襄阳送往蜀中和灵武。郭子仪也率五万大军出井陉,由河北到达灵武,人称“白衣宰相”的李泌也应诏来到灵武,为唐肃宗规划平叛大计。唐肃宗封郭子仪为武部尚书、灵武长史;以李光弼为户部尚书,率兵五千由河北赴河东(治今山西太原)。一时,兵威大振,南方的物质资源和北方的兵力资源,加上李泌、郭子仪这一文一武的到来,为唐朝的平叛准备了良好的人力、物力条件,灵武成为唐王朝平定叛乱、安定天下的大本营,也成为平叛时期全国的政治、军事中心。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能够实现中兴,就是从灵武开始的,唐肃宗能够在灵武登基收拾旧河山,最大的功臣莫过于朔方节度使郭子仪。而今日在灵武境内的石沟驿古城,至今还被老百姓称之为郭子仪屯兵城。

  石沟驿古城遗址至今清晰可辨,唐时它所处的交通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其时,由灵州向东南经顺化(今甘肃庆阳)至长安的“灵州大道”(隋时称“灵武道”),是连结灵武和关中十分重要的通道,是保证当时唐与各地政治、军事联系和江淮贡赋送往灵州的重要驿道,在平叛中,对保证交通、畅通运输,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适值要冲的石沟驿,就设于距今灵武东南的一百里处。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良将郭子仪,深知其处的重要性,为保证这条重要干线的畅通,郭子仪率大军驻扎在于此的黑城子。煮饭、取暖所需的燃料,成为困扰驻军的一大难题。一天,士兵来报:在沟中立灶煮饭时,无意中烧着了一种“黑石”。实际上,这种“黑石”就是至今灵武石沟驿煤矿生产的热量高、含硫低、灰份少的煤,素称砟子炭,学名“长焰煤”。因长期的风蚀、雨雪和地表泾流的冲涮,使之裸露于地表,即现在所谓的“露头煤”。由于这种被称为“黑石”的露头煤和柴草相比,不仅火力炽、势盛,且经久耐烧,又很容易点燃(用纸都可点着)。它的发现,不仅解决了郭子仪大军取暖做饭的燃料问题,而且又扩展之使用它来冶炼打造兵器,这就将灵武地区“长烟煤”的开采使用历史推衍到了唐代。后来,郭子仪在发现黑石处建立牌坊,立碑撰文,颁黑石为“神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牌坊尚有清晰遗址。民国初,一牧羊者挖甘草时偶尔掘出一碑石,后送往县署,经实地察看确认此处为郭子仪牌坊遗址。

  据《嘉靖宁夏新志》记载:石沟驿“旧城周回三百步,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都御史王珣拓其城至二里,南门一”。“驻军113名,百户一员领之”。经实地调查,古城原为长方形,东西长460米,南北宽300余米,墙体基宽7米,顶宽3米,残高8米。城内距北墙50米处有一段与北墙平行的内墙,且略高于外墙,古城遗迹清晰可辩。

  史料记载,石沟驿古城是宁夏河东自南通往陕甘乃至京畿的要冲,明代形成较大的驿站,递运所,因有石沟城故又称石沟驿。

  驿站一般都建有较好的房舍,备有被褥床帐,或拨给耕地和牧地。在北方还饲有牛羊,这样驿臣沿行万里,衣食住行都不发愁。驿站内,仓库、器具、杂物应有尽有,配有庖丁(厨师)专司膳食。乘驿须持专门文书,驿站对驿臣、官员供应的面、米、酒、油、盐杂支都有严格的规定,各级职官则逐级从优。在驿站从事差役的民户叫驿户,驿户的耕地从优。可免除一切赋税,但必须抽丁差役,每户出马一匹。    

  十三、西夏瓷窑址

  西夏陶瓷艺术与西夏文字、西夏历史等西夏文化一样,在学术界、艺术界充满着末解之谜和诱惑;西夏瓷窑址,官窑与民窑的遗址争论,至今没有定论;在位于我市市区东约35公里处的宁东镇境内,存有两个已经被学术界确认了的西夏瓷窑遗址,吸引着众多喜爱西夏文化游客的亲睐。

  1988年,北京新华社3月3日发布一则消息,简要内容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宁夏灵武县发现一处西夏瓷窑址。这个发现证实了我国较大规模的古瓷窑址除集中于中原,江南和华南地区外,在西北地区也有分布,同时对以前知道甚少的西夏瓷器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

  磁窑堡西夏瓷窑址位于市区东约35公里处,南距磁窑堡煤矿4公里,面积约32万平方米,大河子沟自南而北经窑址西侧潺潺流过。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考古队会同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对灵武瓷窑址进行了勘查。1984年—1986年先后进行了发掘,开挖探方十二个,发掘面积达600平方米。在这里发现窑炉四座,作坊遗址七处,从中出土文物2500余件。

  出土西夏瓷器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生活用器:有碗、盘、盆、壶、罐、缸、瓮、杯、盒、高足杯等。

  二、文房器类:圆形砚台。素面无釉,砚面刻有机形墨池,背面刻有“墨砚台”三字。

  三、雕塑艺术品:人物供养头像。有男有女,皆施釉,分褐、青、白三色。男子秃发平顶,脸态虔诚;女子发髻高挽,外置一方巾。眉眼下视,表现出一副温和恭顺的样子。另有动物塑像。

  四、娱乐用品:棋子。素烧无釉,扁圆形,如纽扣大小,黑白三种,发掘数量较多。这些围棋子的发现,说明西夏时期党项族统治者中已流行着围棋活动。瓷埙,素面无釉,形似牛头,俗称牛头埙,正面有三角形开孔,吹之发声。埙是我国的一种古老乐器,新石器时代已经存在。西夏磁窑址中埙的出现为研究我国乐器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五、建筑材料:有脊瓦,滴水,瓦当等。脊瓦长方形,正面开有槽沟,两侧施褐色釉,这种瓷件在西夏陵区有大量发现,多使用在较大型的建筑物上。

  西夏瓷窑址的发掘进一步说明,灵武磁窑堡一带在西夏时期不但具备烧制瓷器的黏土和水源,而且具备了相当的制瓷技术,而这种制瓷技术确是由民族融合和文化的交流所带来的结果。漫步今日的瓷窑遗址,我们眼前闪动的瓷瓦光芒和信手捡起的瓦片,留给人的也是无尽的遐想……。

  十四、三道沟新石器文化遗址

  水洞沟旧石器时代遗址证实了宁夏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而位于灵武市区东北25公里处的临河镇下桥村的三道沟新石器文化遗址已经说明古灵州的先民扩大了自己的生存范围,他们的足迹开始遍布黄河两岸。

  该遗址范围东起马鞍山山麓,西至黄河,南到临河镇下桥村,北至磁窑堡煤矿农场,东西宽约300米,南北长约1000米,核心区为临河阶梯地带和下桥村三级扬水站南部区域内。由于风力的侵蚀,地表裸露出一处原始村落遗址。地表并散布着石器、陶器、玉器残片;1987年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民考察后认为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约为5000—7000年前,是我国黄河流域中华民族祖先遗留的居住地。主要文物遗存有三种,一是石器,有打制的刮削器、砍砸器,有磨制的石斧、石镞、石锛、石刀、石磨棒以及石磨盘等,其中以带孔石斧尤为精美。这些石器质地坚硬,多为变质灰岩、燧石。二是陶器,主要有灰陶、红陶、夹沙红黑陶等。有些红陶还施用白色陶衣、纹饰多为绳纹风网格纹,还有指掐纹和少量锥刺纹,器形以罐、盘为多。三是玉器,主要为玉佩之类的装饰品,颜色有白、绿、墨绿。这一发现进一步增加了灵武地区史前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进一步证实我市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提升了灵武旅游业的深厚文化内涵。

  十五、鸳鸯湖新石器文化遗址

  鸳鸯湖新石器文化遗址,是1984年被发现考证后确认为一处文化遗迹。同样是一处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它与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和三道沟新石器文化遗址,应该有某种程度的联系。从我们探寻灵武的历史踪迹来看,毫无疑问,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灵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富地,点点遗迹犹如珍珠散布市域,自北而南,由西向东,随处可见。

  鸳鸯湖新石器文化遗迹位于市区东部宁东镇境内毛乌素沙漠腹地,曾被人誉为沙漠明珠。这是一个由两个湖泊组成的妙地,因而被称为鸳鸯湖。沙漠中,难得有水,有水就有生命,妙得是这里曾是一片水域,水域方圆散落着远古人类留给我们的信息,这些信息究竟记载了怎样的故事?

  1960年,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候仁之先生一行数人在考察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沙区时进入磁窑 堡一带,目的是寻访闻名已久的鸳鸯湖。他在《光明日报.鸳鸯湖》一文中说:“鸳鸯湖——多么美丽的名字啊!在一带沙区中竟然有这样一个名称美丽的湖泊出现,又是多么令人向往的事。”不过《灵州志迹》中记载的鸳鸯湖(韦州)与灵武鸳鸯湖是两个地方。中科院治沙队五十年代在一项报告中说:“鸳鸯湖地面有积水……,湖周围皆被流沙所包围。”但候仁之先生经实地考察后说:“鸳鸯湖还不能说是完全处在流沙包围中,因为湖的西面虽然是沙丘起伏,直逼湖岸,但是东边积沙却不很多。在湖东岸平缓的斜坡上,大约有百米之遥,是一片荒落了的墓地。墓的前面有一座道光七年(1827年)立的石坊,石坊横额正面题的是“刘氏祖阡”,背面是“木本水源”。刘氏何许人,姑且不谈,但仅此足可说明,在道光年间以前,这个湖泊即已存在。民间传说,光绪年间湖水还很大,湖中水鸟也很多,草木旺盛,湖水直流西天河。”

  鸳鸯湖分南北两个湖, 一为咸水湖,一为泉水所形成的淡水湖。沙漠化以后的湖泊变小了,水草丰茂的地方也没有了。

  八十年代后,受季风影响,湖的西岸和北岸沙丘逐步移动,竟裸露出新石器文化遗址。地表上散布着很多石器和陶器残片以及人类活动的灰坑和灰烬。已发现的遗址共有三处。一号遗址在鸳鸯湖西岸,地表散布着磨制的石器和陶器残片,其中以双面磨制刀为精。陶片有红陶和灰陶。器形以盆罐为主,素面为多。二号遗址在湖南岸100米处高埠上,范围约一公里。主要有磨制的石斧残件和陶器残片与灰烬。三号遗址在鸳鸯湖东北二公里处,范围约一公里。主要有磨制的石斧、素面红陶、夹沙细纹灰陶、波浪纹灰陶片等。今日的鸳鸯湖依然能追寻古人类给悠悠漫长的历史留下的一点痕迹,而且鸳鸯湖以美的名字和动人的传说吸引着众多游客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