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兽世界怎么修改专业:从危机中学习_____马蔚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07:13
在招商银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学习辅导视频报告会上的讲话(2008年10月28日,根据录音整理)马蔚华

同志们:
根据我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方案的有关安排,本次活动的第一阶段是学习调研阶段,其中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3天。总行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让我给大家讲讲当前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有关问题,及时了解和深刻把握经济金融形势,而后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这确实是我们促进科学发展、谋求科学发展的重大课题,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借此机会,我想与大家交流一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关于美国金融危机若干问题;第二,关于当前形势下国内银行面临的挑战;第三,关于当前形势下全行需要正视和研究的几个重大问题。
一、关于美国金融危机若干问题的探讨
半个月前,正当华尔街危机全面爆发之际,我刚好赴美参加我行纽约分行开业典礼,在风暴中心直接感受了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期间,我拜访了基辛格博士、纽约市市长彭博先生、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斯纳先生、纽约州银行厅监理官纽曼先生、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JP摩根大通银行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先生、花旗银行董事长罗兹先生、美林集团副董事长麦克唐纳先生等许多重量级人物,倾听了他们对目前这场金融危机的见解和看法。花旗银行董事长罗兹先生在谈及这场危机的严重性时说:“我相信这是继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场金融危机的深度和广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纽约市市长彭博先生说:“这场危机比预想的要严重得多。纽约经济正在经历严冬。”他说:“你们在这个特殊时期来到金融风暴眼的中心开分行,等于是为纽约的冬天吹来了一股春风。”
我们在美期间特别留意了当地市场的反应和消费走势。从现场考察印象来看,最直接的感受是来自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走弱。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借贷难度的上升,另外,市场信心不振,担心开销不断上涨及未来数年就业前景黯淡,也使得很少美国人愿意花钱。高级商店门庭冷落,沃尔玛等平价超市却十分火爆,特别是电子游戏类产品十分畅销,很多失业人士选择呆在家里打电子游戏消磨度日,这种情况令人联想到19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很多人也是买电影票消磨时日。信心溃散又进一步传导并加深了美国人对金融危机深化和恐慌情绪蔓延的感受,从而开始广泛波及并影响美国的实体经济。
下面,我就这场危机的发展演变、基本特点、主要原因、对我国的影响及其启示等问题作一分析。
(一)本次金融危机的四个发展阶段
回顾过去近两年时间,次贷危机于2006年底初现端倪,在2007年3、4月间正式爆发,并随着大型金融机构频爆巨亏、贝尔斯登黯然破产、“两房”被美国政府接管等诸多事件的涌现而不断恶化,及至雷曼破产、美林被购、AIG国有化,以及全球各国政府联合救市,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全球金融风暴。摩根斯坦利前首席经济学家、亚洲区董事长斯蒂芬•罗奇形象地说:“一年前,次贷泡沫的破裂,触发了信贷及资本市场上危机的空前蔓延,使得那些曾经何等骄傲的美国金融界的‘大众偶像’们纷纷倒下——起初是贝尔斯登,现在是雷曼兄弟与美林。教训是令人痛心地相似。当整个资产类别走向极端,整个资产链中最微弱的环节常常会给整个系统带来决定性的打击。以泡沫类比恰是如此。当泡沫表膜最薄的部分出现问题,其中的空气便迅速逃逸。但是,这种比喻漏掉了关键一点,泡沫的膨胀是一个在不知不觉中加剧的过程。从股票到房产再到信贷,泡沫在规模和风险程度上不断扩大,充满泡沫的美国经济酝酿着一场系统性风险的狂风暴雨,并对美国以及日益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带来影响。而今,只留下我们收拾残局。”
纵观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根据有关金融危机理论,我们可以将此次金融危机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信贷危机(2006年底至2007年6月)。自2006年底始,美国国债市场和股市出现较大波动,同时在两三个月内先后有20多家中小抵押贷款机构申请破产。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标志着次贷危机全面爆发。2007年8月,以发放Alt-A贷款为主的美国第十大按揭贷款商AHM申请破产保护;同一时间,美林一份报告称,主要持有优质抵押贷款的美国最大抵押贷款机构CFC破产可能性增加,使其股价大幅下挫。在此阶段,次级贷款违约率不断上升。截至2006年底,次贷违约率高达10.5%,是优级贷款市场的7倍;至2008年2月,次贷违约率已达32.92%。受次级贷款牵连,优质贷款和信用卡违约率也大幅上升。自2007年4月以来,Alt-A贷款违约率翻了4倍,现已上升到12%;质量最好的优质贷款的违约率翻了1倍,现已上升到2.7%。2007年8月,美国消费者信用卡违约率同比大幅增加了三成,今年第二季度,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公司——美国运通业绩同比下降了近四成,损失主要来源于信用卡违约。随着次级贷款和优质贷款违约率大幅上升,信贷市场严重恶化,诸多金融机构提高了信贷审查标准,不仅把一些风险较高的次级贷款申请拒之门外,而且为防止资金链断裂,把一些信用标准很好的高质量贷款也拒之门外,从而导致贷款紧缩,信贷危机愈演愈烈。
第二阶段:债券危机(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该阶段以债券危机为主要表现形式,辅之以愈演愈烈的银行危机。2007年6月,贝尔斯登旗下两只对冲基金因投资债务抵押证券(CDO)损失惨重并最终在2007年8月崩盘,导致美国次级抵押市场发生剧烈波动,并蔓延至整个金融市场,反映次级房贷状况的ABX衍生性金融商品指数跌至历史低点。2007年7月起,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调低部分次级债券的信用评级,引发恐慌性抛售,市场加速下跌,使危机传递至对冲基金、投资基金和商业票据市场。次债危机的恶化迫使美联储放弃了实施两年之久的货币紧缩政策并于2007年9月18日降息50个基点。在这一阶段,建立在次级贷款基础上、通过复杂的资产证券化手段打包制作成的各种次级债券大幅缩水甚至一文不值,给大型金融机构带来灾难性的打击。美林、花旗相继爆出数百亿美元巨亏,瑞银、汇丰以及日本的金融集团紧随其后。在2008年一季度的财务报告中,瑞士银行亏损119亿美元;花旗银行净损失达51亿美元,与次贷相关的减计高达152亿美元;美林因65亿美元的次贷相关减记,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净亏损,并宣布裁员4000人。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仅华尔街投行相关的减计已达2000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7日报告预计,美国贷款和证券化资产所带来的损失可能会增加到1.4万亿美元。就目前形势看来,债券危机仍在不断恶化,一些大型金融公司相继陷入困境甚至破产倒闭,使得与其相关的债券违约风险整体上升,同时意味着债券危机开始向金融机构危机演进。
第三阶段:银行危机(2008年3月至2008年9月)。今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宣布破产并被摩根大通以极低价格收购,意味着由信贷危机和债券危机所引发的包括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在内的新一轮银行危机开始步入高峰。9月,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提出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行美林银行被美国银行收购,短短半年的时间,华尔街史上最辉煌的五大投行已去其三,超过半壁江山轰然倒塌。9月21日,美联储批准了高盛和摩根斯坦利成为银行控股公司的申请,意味着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纯投行”成为历史,也标志着美国传统投行模式以破产告终。与此同时,美国银行业再掀破产浪潮。今年以来截至目前,美国已有12家银行破产。其中,7月11日,加州印地麦克银行因遭挤兑宣布关闭并由联邦政府接管,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大银行破产案件;9月25日,具有近120年历史、总资产额达3070亿美元的全美最大储蓄金融机构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成为美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银行倒闭。据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在美国大约8500家银行中,有117家银行出现在问题银行名单上,比一季度增加30%,创2003年年中以来的最高纪录。此外,银行危机还蔓延至一些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美国“两房”在过去一年中损失已超过140亿美元,股票价格缩水95%以上,并从9月7日起被美国政府接管;全球最大保险商美国国际集团(AIG)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净亏损,因流动性危机也被美国政府接管;美国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今年第三季度营业利润暴降了48%,该公司计划出售7500万股股票,补充资本金。
第四阶段:全球金融风暴(2008年9月以来)。随着美国五大投行或申请破产,或廉价被购,或转型成为银行控股公司,以及华盛顿互惠银行破产、AIG被接管,美国金融危机终如脱缰野马,进一步演变为全球金融风暴。这具体表现为:一是全球股市遭遇重挫。今年以来至9月中旬,美国三大股指跌幅达20%左右,欧洲三大股指跌幅达25%左右,以日经、香港为代表的亚洲主要股指跌去三分之一以上,已是较为罕见。但仅10月6日至10日“黑色一周”中,道琼斯工业指数和标准普尔指数就重挫逾18%,纳斯达克指数大跌15.3%,欧洲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20%,恒生与日经指数分别跌去16%和24%。俄罗斯、墨西哥以及亚洲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均因股市跌幅过大而一度停止交易。据估计,全球股票市值于短短一周内蒸发6万亿美元。二是不少国家面临严重金融危机。最近,北欧小国冰岛陷入金融动荡,其三大银行机构均陷入困境并被政府接管,本币汇率一度贬值超过50%,股票市场连续3个交易日停牌,并在恢复交易后单日暴挫77%。因冰岛银行的债务已攀升至该国经济的约12倍,该国总理称冰岛面临国家破产风险。受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在今年8月和9月共有330亿美元资金撤离,其股市因波动过大多次暂停交易。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此次金融风暴对东欧国家造成了巨大冲击,令国际社会担忧该地区将爆发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匈牙利和乌克兰先后向IMF发出援助请求,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3个波罗的海国家则面临国家银行体系崩溃的威胁。三是全球政府联手救市,但尚未收到立杆见影的效果。由于信心极为脆弱,在美国国会通过布什政府8500亿美元的救援方案后,美股三大指数不涨反跌,跌幅均超过1%。随后,欧洲也抛出了近2万亿美元的救市计划,并频频出台包括加大存款保险力度、限制卖空、向金融体系“无限额注资”等措施,全球股市终于在连遭数日重挫后短暂反弹,但其后市走势如何尚不明朗,全球政府联手救市效果并不显著。
现在人们担心的是,这场肇始于次贷风波的美国金融危机是否会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危机。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份工厂订单创两年来最大降幅,9月份商品零售额创三年来最大跌幅,工业产出跌幅为近34年来之最,非农业部门就业岗位连续第九个月减少,失业率保持在6.1%的高位,目前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和再融资贷款的需求量已降至近8年来最低。欧洲和日本经济在第二季度均遭遇严重收缩,日本经济环比下降0.6%,创7年来的最差表现;欧元区三大经济体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经济环比均出现负增长;继第二季度经济零增长后,英国第三季度GDP环比下降0.5%,为1992年以来首次出现萎缩,外界普遍认为,英国已在事实上成为第一个陷入技术性衰退的主要发达经济体。摩根斯坦利公司亚洲区董事长斯蒂芬•罗奇表示,信贷危机对美国及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处于初级阶段,全球经济下滑才刚刚开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警告说,世界经济正在经历一场严重的下滑,至少在2009年中期之前,各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将接近于零。
(二)本次金融危机的基本特点
美国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共发生了7次大规模的经济金融危机,但本次金融危机的深度和波及范围显著超越以往。在谈及对这场金融危机的看法时,JP摩根大通银行董事会主席兼CEO杰米•戴蒙先生说,“在今年4月份的时候,大家认为这场危机就像2001年的网络泡沫,或者1987年、1999年的金融动荡,但现在看来,完全是一场非传统性质的、全球性质的危机”。与以往相比,此次发端于次贷风波的金融危机有以下一些鲜明特点:一是突发性。危机发生前没有足够的征兆,金融市场和监管当局也未能及早发出预警,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和信用度在瞬间发生逆转。由于次贷违约率上升,以次贷产品为抵押的债券面临无人购买的局面,价格大幅下降并引发抛售,市场流动性趋于紧张并最终导致某些金融机构资金链断裂。这些现象尚不足以警示一场金融危机的到来,也未引起美国监管当局的足够重视。2007年5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还认为“次贷危机已经得到了控制”、“不会对其他经济领域或整个金融体系造成严重影响”。正如斯蒂芬•罗奇所说:“一年前,几乎没有任何端倪暗示世界金融市场及全球经济将要发生什么。虽然当时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中的次贷板块全盘表现不佳已有征兆,但是,正如2000年早期的网络公司泡沫一般,人们普遍认为次贷对宏观面的影响甚微,忽略了它将带来的严重影响。”金融危机的突发性及应对失当导致了危机不断恶化。二是复杂性。此次危机不仅呈现出信贷、债券、银行等诸多危机形态,而且危机所涉及的资产证券化及某些杠杆工具的创新属于新兴的金融产品,并不为广大普通投资者所理解,甚至连一些专业金融人士和监管者也难以窥其奥妙。此外,银行表外业务和金融衍生交易的发展及金融市场一体化,进一步加剧了对于此次危机识别和救援的难度。三是系统性。本次金融危机从一开始就是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传统金融安全网中的存款保险机制未能发挥作用。从次级贷款机构到信用卡公司,从投资银行到商业银行,从银行金融机构到非银行金融机构,都受到波及。四是持续性。相对于最近20年间爆发的其他几次金融危机,次贷危机延续的时间可能会更长。这是因为,次贷危机源于房地产市场价格的波动,而房价调整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私人消费的复苏也会比较缓慢,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消费型社会,消费疲软必将使本次危机持续的时间更长,经济运行将呈现出与以往V型曲线不同的扁U型曲线,处于低谷的时间将更为漫长。五是灾难性。本次危机蔓延速度之快、波及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大,前所未有。金融危机不仅波及到了全球金融业,也直接影响到了各国的实体经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多次联手干预都未能奏效,主要经济体经济迅速下滑,甚至陷入衰退。
(三)本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近两年。在此期间,诸多专家学者从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对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了见仁见智的解读和探讨。在我看来,此次金融危机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概而言之,这集中体现为近年来美国经济金融中存在的“八过”问题。
一是市场利率过低。本世纪初美国互联网泡沫及“911”事件后,为提振经济,美联储在短短一年内连续降息11次,又在随后两年各降息1次,将美元利率从6.5%一直降到1%的超低水平,此后在2004年6月起开始了连续17次的加息周期。可以看到,在这个利率周期中,降息曲线非常陡峭,而升息曲线却较为平缓,进而形成了美国延续3至4年的低利率时期。长期的低利率造成了市场流动性过剩,推动了房贷需求及房价上涨,次级贷款大行其道,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现象日趋严重。数据显示,在2001年至2005年4月间,私营领域新增工作岗位中有43%与房地产行业有关,房地产泡沫现象可见一斑。随着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基准利率从1%缓慢上升至5.25%,其累积效应使企业成本上升,经济增长放缓,房地产价格涨速于是在2005年见顶后迅速回落,至2007年第一季度房屋价格环比涨幅已经接近于零。数据显示,从2006年5月到2007年4月,美国十大城市房屋价格创下16年来最快下降速度。房地产价格的增速放缓甚至出现逆转,使次级贷款者通过抵押房屋再融资来缓解偿付压力的方式不再有效,大量贷款者无力还款,次级按揭贷款的逾期率不断上升,次贷危机随之爆发。
二是次级贷款过多。在流动性过剩的大环境中,房价上涨导致的风险低估刺激了房贷需求。为适应这些需求,金融机构开发了次贷产品,商业银行和信贷机构向很多不具备贷款条件的客户发放次级按揭贷款,住房按揭条件变得特别宽松。据统计,1995年至2006年,美国居民拥有房屋的比例从63%上升到69%,超过900万家庭在此期间拥有了自己的房屋,次级贷款占全部按揭贷款的比例从5%上升到21%,连同中间级贷款,非优质贷款的占比已达到46%,2006年次贷购房者已占新增购房人数的40%。尤其是2001年美国进入低利率时代以来,次级贷款在美国飞速发展,其新增贷款额从2001年的120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6年的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38%,到2007年上半年,美国次贷余额已达1.5万亿美元。次级贷款的迅猛发展在加剧房地产市场泡沫现象的同时,也为日后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三是衍生品交易过乱。次贷余额巨大,房屋价格逆转,最多掀起一场规模较大的信贷危机,尚不足以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问题在于,以资产证券化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工具被过度滥用,导致市场约束机制失灵,为此次危机埋下了伏笔。首先,投资银行等机构在次贷基础上设计出初级衍生金融产品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根据MBS出现违约的概率,再设计出两种第二级金融衍生品,即资产支持商业票据ABCP和债务抵押权益CDO。CDO按照资产池结构不同可以分为贷款抵押权益CLO和债券抵押权益CBO。在大量CDO产品的基础上,投资银行又进行了两个方向上的产品设计,一是以CDO为基础资产设计出“CDO的CDO”、“CDO的立方”等等,其共同特点在于实现杠杆效应;另一个方向是设计出信用违约掉期CDS,其作用在于寻找对手公司对次贷衍生品投保,从而将次贷衍生品的违约风险进一步分散,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次贷衍生品的信用评级。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初期,MBS在美国债券市场上只有微不足道的份额,到2006年底已达到6.1万亿美元。CDO发行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00年CDO市场的发行量几乎为零,到2006年市场总规模将近2万亿美元。CDS最近10年的发展速度更是匪夷所思,到2007年底名义市值已达到62万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当年的全球GDP水平,或美国GDP的4倍还多。这些金融创新产品结构繁复、风险难辨,即使专业金融人士也未必弄得清楚,更不要说普通投资者了。由此可见,虽然金融产品创新大大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加快了全球资金的周转速度,但产品创新过杂,数量过多,使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远远脱离了实体经济,加之风险过大,监管不力,最终引发了金融风暴。
四是评级标准过低。自去年次贷危机爆发至今,评级机构一直备受责备。投资者指责评级机构未能充分履行相关职责,产生误差巨大的评级结果,给投资者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极大挫伤了投资者信心以及评级行业的公信力。首先是评级机构未能坚持公正的立场,对高风险债券给予过高的评级。国际清算银行曾指出,在结构性融资产品的评级过程中,评级机构不仅评估信用风险,而且直接参与产品的构建,发行方会获得评级机构的建议以提高产品评级,在此过程中评级机构极易产生利益冲突问题。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今年7月份发表调查报告称,在给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评级时,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都存在违反内部程序的行为,并且未能避免利益冲突问题。调查显示,一些对高风险次贷金融产品进行信用评级的工作人员竟然直接参与评级费用的商谈。由于评级费用由债券承销商支付,评级越高越利于债券销售,评级费用也越高,因此评级机构无法保证评级的独立性。市场对于产品的了解大都来自评级机构,评级机构对一些高风险的产品给予了过高的评级,导致投资者过度追逐这些所谓“高收益低风险”的次级债券,进而使次级债券和相关衍生品的发行量远远超过次级贷款的余额,并输送到世界各地。其次是评级机构反应迟钝,在相关债券信用质量严重恶化时未能及时更新信用评级。次贷危机于2006年底初现端倪,在2007年3、4月间正式爆发,大量次级贷款和中间级贷款违约风险急剧上升,导致相关的债券和衍生产品质量严重恶化。但直至2007年7月,评级机构才开始大规模调降次级债券的评级,并引发市场的恐慌性抛售。在此过程中,评级机构不仅未能起到预警作用,且其评级更新远远落后于事态发展。再次是整个评级体系存在制度性缺陷,评级机构出于利益考虑没有动力去纠正这些缺陷,甚至放任一些低级错误的出现。比如,现有制度中对于结构性债券产品并没有单独的评价体系,导致同样是AAA评级,抵押贷款协议所承担的风险比政府债券高得多,评级体系却并未体现这种差别。
五是杠杆比例过高。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具有84年历史的贝尔斯登、94年历史的雷曼、158年历史的美林相继倒下,令人扼腕叹息。究其原因,衍生品工具的失控只是危机的表征,真正导致投行濒临绝境的,是其高杠杆盈利模式的内在缺陷,以及脱离风险控制文化的狂热与贪婪。近年来,投资银行的业务重心纷纷从传统的经纪和投行业务向自营交易转移。以高盛为例,1997年该行投行业务与自营交易收入大致相当,至2006年,自营交易占总收入的比重已经超过投行业务约5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传统的经纪和承销业务所占比重大幅下降,收入和利润主要来源于交易和自有投资,而这些交易和投资又主要依赖高杠杆。在2004至2007年间,雷曼兄弟透过购买房地产抵押债券,使资产负债表膨胀至将近3000亿美元,但同期公司股本只微增60亿美元,造成资产占股本的比例大增,当资产价格下跌时,对财务的冲击就特别大。据有关统计显示,美林的杠杆率从2003年的15倍飙升至去年的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攀升至33倍,高盛也达到28倍。就连雷曼兄弟在破产前,杠杆比例也有30倍。如果算上结构型投资工具SIV等表外业务,华尔街投行的杠杆倍数可高达50倍至60倍。套用商业银行的算法,这些投行的资本充足率约在1%到2%之间。在如此高的杠杆比例下,一旦房市泡沫破裂,信用市场出现违约浪潮,货币拆借市场浮现冻结危机,投资银行就会产生大幅亏损,甚至濒临破产绝境。
六是监管力度过弱。JP摩根大通银行董事会主席兼CEO杰米•戴蒙在谈到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时说:“美国现在的金融监管体系是1913年建立的,时间相对靠近内战。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有些过时的体系,有的领域没有覆盖,而有的又监管过度。”对于杰米•戴蒙口中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过时的”金融监管体系,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斯纳先生直接用一个字“乱”来形容,并边说边在空中比划了中文“乱”字。他认为,“美国的金融体系存在漏洞,没有意识到金融创新对风险的放大作用,监管当局甚至不知道衍生品的巨大风险和债券后面的风险”,盖斯纳说:“金融监管当局对投资银行、评级机构和金融创新缺乏预见和监管滞后”,是导致这场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七是投机氛围过浓。过去几年中持续的低利率和充裕的流动性,大大诱发了市场的投机性。为延续利益最大化甚至暴利,美国房地产行业所有参与主体的行为几乎都是短期的,过于盲目乐观,而未能理性地对待市场及其隐藏的巨大风险。在房地产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中,房屋拥有者包括穷人都能通过抵押房产获取大量现金进行消费。2006年中期,美国住宅房产的净房产抵押提取现金量飞涨至可支配个人收入的9%,是五年前的3倍,这使得收入低下的美国消费者也可以进行大肆挥霍;次贷专营机构和商业银行给次级借贷者发放大量贷款而不充分揭示风险。2006年新增次级贷款是2001年的5倍,与此相对应的是,2006年贷款机构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的占到40%,比五年前高出1倍;投资银行将次级贷款通过层层包装做成各种复杂的次级债券和衍生产品。2002年美国金融衍生合约达100万亿美元左右,到2007年上升至516万亿美元,是同期美国GDP的近37倍;评级机构对次级债券和衍生产品给予了与风险不对称的评级。在次贷危机爆发后,很多债券从AAA评级直接调降至垃圾级别,显示当初的评级并未正确反映债券蕴含的风险;“两房”和AIG等机构对次级贷款和债券给予担保或保险。其中“两房”共直接拥有或担保了超过5万亿美元的未偿住房贷款,占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一半,AIG则为高达4650亿美元的债券提供了信用违约掉期;市场投资者极度追捧,导致与次贷相关的产品大幅增长。2005年CDO发行量接近2004年的两倍,2006年在2005年基础上又翻了一番。以上所有这一切又促使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由于所有参与主体的行为都建立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基础上,一旦市场发生逆转,链条出现断裂,危机随之爆发。
八是居民消费过度。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先生认为:“金融危机的起因是格林斯潘为了解决互联网泡沫破灭给美国经济造成的影响,防止美国经济萧条,然后就用刺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方法试图为美国经济找到一个新的增长点造成的,为的是弥补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引起的财富流失”。归根结底,“主要是美国的消费观念惹的祸。过度借贷消费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斯蒂芬•罗奇同样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从以收入为基础的储蓄模式向以资产为基础的储蓄的贸然转型。”美国是典型的消费型社会,2007年消费占美国当年GDP的72%,创下历史纪录。更为可怕的是,美国居民的消费并不完全建立在收入基础上,而是开始更多地建立在以股票和房产等作为抵押的负债基础上,而低利率和资产泡沫时代则为这种消费模式提供了支撑。在1994年至2007年14年间,美国的实际消费需求年增长率高达3.5%,而实际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年增长率仅为3.2%。这种消费模式最终使美国居民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截至2007年底,家庭部门的负债飞涨至可支配个人收入的133%,相比于10年前已经处于较高水平的90%的债务负担率,又上升了40多个百分点。与过度消费相对应的是,美国社会低储蓄率的特征愈益明显,上世纪80年代美国储蓄率为10%左右,至90年代下降至5%左右,最近几年降低到只有2.5%左右的水平。据统计,美国过去5年的平均净国民储蓄仅是其国民收入的1.4%。没有一定的储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者就没有足够的偿还能力抵御各种风险。从宏观上看,持续的高消费、低储蓄,一方面加剧了美国的贸易逆差,使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从1994年到2006年间增长了5.67倍,占GDP的比重从1.72%提高到6.15%;另一方面加剧了财政赤字,使美国政府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在2008财年达到创记录的4550亿美元。而长期以来,这些资金支持随唤随到。大批新的理论被捏造出来,用以理性地解释为什么无法持续的东西实际上也可能持续下去。很多人辩称,对于拥有世界储备币种的国度而言,无拘无束的海外借贷是一种特权。有些人甚至走得更远,开始庆祝新的第二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降临。他们认为,像中国一样拥有额外储蓄的国家会源源不断地将过剩的美元换成美国资产,以此保持本国货币的竞争力,以及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当然到头来,关于这些“新范式”的解说也如以往一样,未能经受住时间及市场的考验。在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变得更为脆弱的同时,发轫于美国的次贷风波也更加容易地蔓延到全球市场。

(四)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国际金融协会理事长查尔斯•达拉拉指出:“美国所发生的经济危机也将成为影响中国经济放缓的因素。我们不相信存在所谓经济的独立性。”新兴市场合伙基金CEO罗斯先生说:“预测未来的美国、欧洲各国均会保护自已的市场,并且发达国家之间会相互保护,新兴市场国家会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金融风暴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经济金融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首先是对出口的影响。今年1至9月,我国贸易顺差为1809亿美元,同比下降2.6%,净减少49.2亿美元;出口10740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增速比去年同期低4.8个百分点。1至9月,中国对受次贷危机影响较大的地区出口急降,对美国、欧盟前两大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速为11.2%和25.6%,同比下降4.6和5.2个百分点;对加拿大出口增长10.4%,对香港出口增长8.9%,同比下降16.9和12.7个百分点。其次是对资产市场的影响。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股市大幅震荡,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这对国内资产市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截至目前,沪深股指比年初降幅超过60%,市值缩水五分之三,近期维持低位振荡局势。房地产市场也呈现低迷态势。“国房景气指数”自去年11月份达到高点后,至今年8月已连续9个月呈现下滑趋势。9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仅上涨3.5%,涨幅已连续8个月出现回落。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部分资金加速撤离新兴市场,这将给国内资产价格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再次是对金融机构对外投资的影响。目前,中投公司出海不顺屡遭争议,在其投资美国货币市场基金可能遭遇亏损后增持黑石股权,更是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国内某保险公司进行国外银行股权投资也出现较大浮亏。与此同时,国内银行机构对外债券投资也面临着较大风险。对此,我们将在第二部分作进一步分析。最后是对物价的影响。最近国际油价大幅回落,一度跌破70美元,国内CPI指数持续下降,通货膨胀压力有所缓解。但是,必须看到,美国金融危机对国内物价的潜在压力依然存在,中长期通胀风险不可忽视。一方面,为提振市场信心,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全球央行联手降息,美元利率已经低至1.5%,且还有进一步下调的趋势,全球范围内的低利率将加大通胀风险;另一方面,为应对金融风暴,各国政府相继抛出救市计划,其中包括向金融体系注入数以千亿美元计的巨额流动性,这些措施也将为通胀埋下隐患。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近日在IMF年会上警告称,这些紧急措施向市场注入的资金可能成为中长期内引发通货膨胀的潜在源头。
我们预计,本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最为严重的冲击可能在明年。这一估计基于以下几条理由:一是危机的传导需要时间,外部需求下降的压力还没有完全显现出来。今年前三季度出口增幅虽有所下降,但总体仍比较稳定,主要是因为前期订单还在消化之中,而目前新订单已显著萎缩,跌至2005年7月汇改以来的最低。我们估计明年的出口增速可能大幅跌落至5%。而出口大幅下降,又会通过上下游联系,导致相关多个产业的疲软。二是市场信心出现危机,不管是投资信贷市场还是消费市场,均出现深度的萎缩,明年社会消费水平将明显下降。股市从6100多点跌到1800点以下,投资者普遍损失70~80%,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大幅下降。三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两大关键性行业——房地产和汽车陷入持续低迷状态。
总体而言,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我认为,中国经济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其发展前景依然看好。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受益于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投资增速还将保持较高水平。2003年人均GDP迈上1000美元的新台阶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这一阶段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逐步取代劳动密集型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由此引发的产业链条变长、消费结构升级将直接带动各类经济体的蓬勃发展,进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与此同时,自1993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25个百分点,目前已经达到48%的水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大批农民向城市转移,极大地提高了对市政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构成了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以较快速度增长的源泉。
其次,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没有结束之前,中国作为世界离岸工厂的地位不会改变,对外出口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目前中国经济加速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跨国贸易和跨国投资高速增长,净出口对我国GDP增长的贡献超过20%,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在加快推进,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近些年来沿海地区生产成本有所提高,但中西部还有巨大空间,“中国制造”的总体成本仍然低于世界水平,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仍将作为世界离岸工厂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再次,中国正在悄然掀起一场消费革命,进而推动中国的消费水平不断增长。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市场化与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以及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迅速与国际接轨,信用卡分期付款、透支消费、按揭贷款以及财富管理等金融消费行为日趋活跃。目前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已超过3.2万亿元,是1997年的130倍;银行理财产品募集,从2005年的1952亿元迅速攀升到2007年的近8000亿元。2002年,招商银行开始涉足信用卡领域时,很多人持怀疑态度,认为中国人的消费观念难以支撑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但是短短5年过去,我国的信用卡累计发卡已突破1亿张。招行的信用卡原计划需要8年才能盈利,结果不到4年就实现了盈利,而且盈利结构中有40%左右来自于透支循环利息收入。现在的年轻人,是“有钱就投资,没钱就透支”。消费革命的掀起,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最后,中国区域经济主体尤其是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动力大、劲头足,这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只有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足够的财政收入支持教育文化和社会公共事业,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另一方面,传统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也促使地方政府竭尽全力发展经济。
此外,中国经济区域间发展很不平衡,沿海与内陆、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较大,内陆和农村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继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这也将进一步启动农村市场,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其对美国乃至全球的虚拟和实体经济都将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也给各国以深刻警示。在中国这样一个金融体系还不太完善,金融国际化刚刚起步的发展中国家,本次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更是极其深刻的。
一是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毫无疑问,金融创新产品的过度开发和滥用是酿成本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过去几年,美国金融创新获得了极大发展,但并未得到有效监管,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种局面为危机爆发及蔓延埋下了隐患。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默顿所说,这次金融危机不是金融创新的错,而是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监管不接轨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不能误读次贷危机的教训,因噎废食,放弃或放缓金融创新,也不能盲目加强监管,给金融创新加上太多桎梏。一方面,要加快金融创新的步伐。金融创新有利于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提高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分散金融风险,推动金融和经济发展。在中国,金融创新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金融产品种类稀少、层次单一,已经不适应中国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大力鼓励金融创新,积极完善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稳步推进资产证券化进程,审慎探索金融衍生品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要提高金融监管的水平。金融监管机构必须强化对于跨市场、跨境风险的监管,确保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的改进能够与金融创新和市场变革同步。与此同时,金融监管也要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适时、适度地对金融创新进行监管和引导,避免监管滞后与缺位问题的发生。监管当局不仅要弄清楚金融产品创新中的产品结构、层次和风险点所在,还要适应金融制度创新的要求,探索混业监管和综合监管模式,并把握监管力度,避免形成“过度监管”的局面。
二是要正确处理商业利益与经营风险的关系。金融机构是通过管理和经营风险获取商业利益的。一般来说,收益与风险遵循对应原则,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尤其在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下,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较为少见,即使存在也难以持续。作为市场竞争的参与者,金融机构追求商业利益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风险承受能力,要做到风险与收益相匹配。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金融机构为了攫取商业利益承担了过高的风险,终遭灭顶之灾。放款机构在抵押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忽视了贷款管理的基本原则,即收入所得是第一还款来源,而过度依赖于第二还款来源,从而发放了过多的次级贷款;投资银行运用高达数十倍的杠杆效应,在放大收益的同时也埋下了高风险的隐患,最终惨淡收场;商业银行、投资基金、养老基金等投资者在高评级下购入大量次级债券和衍生品,以为能长期坐享高收益低风险(实际上是高收益高风险)的好处,结果事与愿违。在中国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发展史上,片面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风险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们应该引以为戒,商业银行必须始终处理好创新发展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三是要正确处理宏观调控与自由市场的关系。实践证明,市场调节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在解放生产力、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积极性和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完全自由市场经济本身也存在天然缺陷和不足,只有辅之以及时有效的宏观调控,让市场经济规律这一“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一“看得见的手”共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近30年来,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与观念深刻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长期成为主流的经济学派之一。人们普遍相信市场自身力量和自身调节作用,并用于指导经济管理。而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事实和迅速弥漫的过程不得不让人们要在理论上进行重新思考。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格曼近来就对布什政府犹豫不决和行动迟缓的干预行为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这场危机将对美国经济理论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较大影响。
四是要正确处理消费与储蓄的关系。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两大轮子,消费和储蓄二者之间只有保持正常的、平衡的、协调的关系,经济才能稳定。如果消费过度,储蓄率过低,既会助涨经济泡沫,也会导致投资不足进而影响经济发展后劲;相反,如果消费严重不足,储蓄率过高,既有可能导致产能过剩而引发通货紧缩,也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借贷消费是美国人长期的消费习惯和生活观念,而整个社会过度借贷消费和不正常消费又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这次危机让人们认识到必须要回归理性消费,正确认识和处理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五是要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源于实体经济并服务于实体经济。如果虚拟经济通过自身发展和优化资本配置来推动实体经济进步,实现两者的均衡协调,对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好处的。但如果虚拟经济通过投机产生泡沫膨胀,脱离实体经济单独发展,就会严重动摇社会创造物质财富的基础,加大经济波动。近些年来,得益于美国长期低利率引发的流动性过剩,全球虚拟经济获得飞速发展。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披露的数据,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品全年交易量合计达到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2006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经远远脱离了实体经济。金融危机的爆发看似偶然,实际却是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必然结局。当前,中国正处于资本市场改革的关键时期,同样需要处理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当前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华尔街金融风暴以前所未有之势席卷全球。在此背景下,中国经济金融也呈现出一些新的运行态势,这突出地体现为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首先,从GDP增速看,其在去年第二季度见顶后持续回落,今年第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比第二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GDP增速为9.9%,同比回落2.3个百分点。其次,从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看,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央行三季度企业家调查问卷显示,企业投资意愿显著下降,房地产市场向下调整的预期增强,实际投资增速持续回落;消费方面,尽管近期消费品零售额数据依然强劲,同比增幅并未下降,但环比增幅却有下滑趋势,且与年初数据相比,差距明显,实在难言乐观。第三季度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93.8,比上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回落了0.3和3.2个百分点,这也是这一指标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下滑;出口方面,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引领美国经济增长的消费失去动力,未来中国出口下降的速度可能加快。1至9月,我国出口增长22.3%,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其中,对美国出口仅增长11.2%,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再次,从工业用电消耗量、煤炭消耗量、工业企业增加值及利润增速等重要经济指标看,也显示出经济增速的明显放缓。今年二季度以来,全国工业用电量增速持续下跌,至9月份略有反弹,但受房地产及重工业不景气影响,增幅仅为6.2%,回升缓慢;今年7月和8月,全国煤炭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9%和12.1%,低于上半年14.8%的增长速度;1至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5.2%,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9月份仅增长11.4%,同比回落7.5个百分点;1至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幅19.4%,同比回落17.6个百分点。最后,从货币供应量看,增速也有所放缓。央行数据显示,今年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5.29%,增幅比上月末低0.7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继续维持今年5月以来的下降趋势;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9.43%,增幅比上月末低2.05个百分点,同比回落12.6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增长9.28%,增幅比上月末低1.61个百分点,同比回落3.7个百分点。3个“M”同比增幅一起下降,目前M2和M1增幅已经处于近两年来的历史低位,尤其是M1增速下降更快,且增幅已大幅低于M2,形成了明显的“倒剪刀差”。这表明经济活动趋缓,现金、活期存款增速下降,资金定期化趋势加强,货币活跃程度有所减弱,也间接表明企业扩大生产经营的步伐放缓。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对国内银行构成了很大的风险、经营与利润压力,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
(一)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减弱。受外部需求减弱、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社会投资意愿下降、企业盈利压力加大等诸多因素影响,企业有效信贷需求有所减弱,商业银行面临从“无钱可贷”到“有钱难贷”转变的困难局面。央行数据显示,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65万亿元,同比增长14.48%,增幅虽比上月末略高0.19个百分点,但仍然延续了2007年10月以来持续下降的趋势。央行第三季度银行家调查显示,第三季度信贷需求指数为67.4%,比上季回落1.4个百分点,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贷款需求降幅居各行业之首。在经济龙头长三角地区,供需两弱的信贷格局已经悄然形成。基于对经济下行担忧的增强,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更为审慎,准入条件更为严格,大客户、大项目、中长期贷款趋势重现;而江浙企业反应敏捷,纷纷自主收缩,选择观望策略。今年1至8月,浙江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的月度同比增幅从20.0%降至15.4%,江苏省则从19.8%降至14.2%,基本呈现逐月回落的局面。今年1至8月份,浙江省本外币各项贷款同比少增451亿元,江苏省同比少增652亿元。长三角地区可能仅仅是一个缩影,企业有效需求减弱的局面或将持续。今年8月份,我行对公贷款首次出现单月下降,虽然降幅不大,原因也较复杂,但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二)信贷风险加速暴露。随着国内外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与企业的经营压力加大,银行信贷风险不断累积。这突出地体现在:一是外向型企业风险不断显现。随着次贷危机拖累欧美实体经济,三季度以来外需萎缩、订单下降、出口减速的趋势不断明朗,给我国出口企业以及“两头在外”型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以福建省为例,今年遭受美国企业拖欠账款的福建企业达500多家,金额高达约10亿美元,从与房地产相关的石材、刚材,到鞋子、服装、手机等众多日常消费品,都成为外方欠账的重灾区,这必然危及银行信贷资产。又如,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部分韩资企业,到最近的台资企业中国金属,“两头在外”企业高管集体逃逸事件时有发生,这也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构成一定的压力。另外,因金融危机持续蔓延,部分大型中资企业的跨国经营和投资出现亏损,风险急剧上升。近期港交所蓝筹股中信泰富在澳元期权产品上投资失误造成147亿港元亏损,为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港交所绩优股公司迄今最大的一宗亏损事件,也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公司因为投资外汇衍生产品产生的最大一单亏损。市场普遍认为,中信泰富的预警只是“冰山一角”,未来将有更多公司遭受类似打击,国内商业银行应提高警惕,高度关注此类风险。二是房地产行业风险加速积聚。当前,房地产市场继续保持大幅回调态势。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降幅持续扩大。截至9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同比增长10.2%,比去年同期提高12.6个百分点。随着房地产销售下降、市值降低,房地产行业大额不良贷款企业数量、预警企业数量和不良贷款余额都出现了持续增长的情况,房地产贷款风险暴露呈加快趋势。与此同时,住房按揭贷款违约风险加速上升。目前深圳、广州等房价降幅较大的城市,房贷违约断供现象明显增多。截至8月末,全国个人按揭贷款违约笔数达到19万件,较年初增加1.3万件,其中上半年新增3585件,而三季度新增上万件,表明按揭贷款违约风险正在逐渐加大。虽然我国目前房地产开发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质量总体稳定,但不能忽视一旦出现行业性、系统性风险对商业银行造成的冲击。三是部分重要行业风险加速积聚。因整体经营状况明显下滑甚至出现衰退,钢铁、电力、焦化、水泥、化纤纺织、造船等行业信贷风险加剧。在钢铁行业,近期国内钢材需求减弱,价格频频下挫,10月17日钢材价格综合指数比上月下跌28.0%,比去年同期下跌13.3%,跌势之猛、跌幅之大为近年来所罕见。在电力、化纤等“两高一资”行业,受能源、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和国内油电价格调整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出现盈利大幅下降甚至全行业亏损的现象。今年1至8月,电力、化纤、有色等行业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81.6%、47.1%、7.4%。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由去年同期盈利323亿元转为净亏损961亿元。这些重要行业、企业、产品价格出现的不利信号表明,目前的市场形势较以往更艰难,企业承受的压力较以往更大,银行管控信用风险的任务较以往更重。四是集团客户风险加大。据银监会对19家银行贷款余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的统计,截至8月末,大额不良贷款客户数量、不良贷款余额、不良贷款率连续4个月呈现上升趋势。在市场趋冷的形势下,企业集团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提高,相互担保的企业极易出现一个企业倒下去,一群企业出问题的现象,进而危及银行贷款安全。
(三)流动性风险不容忽视。近期随着央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放宽信贷规模,以及人民币升值速度放缓、外币供求相对平衡,国内银行本外币流动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但鉴于美国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与恶化,国际资本市场加剧动荡,国际资金通过变卖资产从新兴市场抽走资金迹象明显,货币存量波动加大。尤其是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预期转变后,企业结售汇行为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目前银行普遍出现售汇显著增加、增幅大于结汇,甚至售汇绝对量也大于结汇的情况,这在短期内虽会增加银行外币存款余额,但长期来看可能预示着外资流出的动向,从而使银行外币存款下降,因此流动性风险仍然不容忽视。与此同时,由于投资者信心极度脆弱,市场上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加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一年以前,英国第五大抵押贷款机构北岩银行因信贷紧缩,无法获得融资而引发挤兑狂潮,最终被国有化。一年之后,美国最大储蓄金融机构华盛顿互惠银行在短短十多天内被提取存款167亿美元,出现流动性紧缺并最终倒闭破产,成为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银行倒闭。今年9月23日起,东亚银行受“财务出现危机”等手机短信传言影响,连续几天出现挤兑现象,澳门国际银行和永亨银行也出现同样的挤提现象。诸多前车之鉴不能不让我们提高警惕,流动性风险始终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核心风险。
(四)债券投资风险加大。面对当前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国际金融市场,诸多金融机构相继陷入困境,银行面临的外币债券投资风险日趋加大。截至今年9月末,我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证券投资总额为1598亿美元。其中,我国银行持有雷曼、AIG、华盛顿互惠银行等7家风险较大的金融机构相关金融产品风险敞口不足70亿美元,目前浮亏在15亿美元左右。仅从数字上看,次贷危机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直接损失并不大,但危机的间接影响还要密切关注和深入分析。由于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债券的价格在短期内跌幅未止,导致债券估值亏损风险不断放大。同时,同欧美金融机构所做的金融衍生产品,有可能因交易对手破产或违约而引发风险。
(五)负债业务变数增大。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银行负债业务的变数也在加大。一方面,尽管最近宏观经济政策有所调整,但由于经济形势依然严峻,企业出现存货积压、现金周转困难并引发资金链紧张的几率大大增加,加之企业盈利能力总体下滑,银行公司负债业务难度加大。央行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份非金融性公司人民币存款增加2.18万亿元,同比少增6951亿元。就我行而言,截至今年9月末,对公存款比年初新增773亿元,同比少增232亿元。与此同时,股票交易量处于低谷,第三方存管账户资金流出明显,同业存款低位徘徊现象短期内难以改观。另一方面,受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影响,银行负债结构呈现出“存款定期化、定期短期化”的特点。9月末,M2增速比M1高出6.86个百分点,M1和M2的“倒剪刀差”缺口不断扩大,显示存款定期化的趋势愈益明显;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和居民定期储蓄余额同比增长25.39%,比总体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速高出6.6个百分点。在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快的同时,出于提高投资灵活性或缓解企业资金链紧张的考虑,定期存款还出现了短期化的趋势。以我行为例,储蓄定期存款期限从去年年中的14.5个月下降到今年8月份的12.6个月,下降约2个月;对公定期存款期限由今年2月份的9.06个月下降到8月份的8.78个月,下降0.3个月。负债业务的新动向将给银行带来新的挑战。
(六)资产业务拓展艰难。一是个人消费信贷增长乏力。由于主要城市房地产价格或高位徘徊,或深度调整,市场观望气氛浓厚,居民户贷款明显同比少增。今年1至9月份,全国个人消费贷款仅比年初增长3683亿元,同比少增3194亿元;增幅11.2%,同比下降17.4个百分点。从我行情况看,经过全行上下共同努力,截至9月末,我行零售贷款余额突破2000亿元,比年初增长293亿元,虽然同比少增321亿元,但完成全年任务应该不成问题。不过必须看到,明年的个贷形势将比今年更为严峻,如何在房地产市场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促进个贷业务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二是中小企业业务拓展艰难。据发改委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其中纺织行业三分之二的中小企业面临重整,倒闭超过1万多家,被解聘工人超过2000万,温州30多万家中小企业约有20%左右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状况。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风险增加,其贷款需求经常受到挤压,银行拓展中小企业业务面临困境。截至9月末,按照银监会统计口径,我行小企业贷款户数比年初减少193户。如何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发展中小企业业务,是摆在我行面前的又一个难题。
(七)中间业务增长乏力。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偏股型基金、QDII理财产品、证券等产品和业务交易量明显下降,中间业务尤其是零售代理类中间业务发展受到很大制约。今年以来截至9月末,我行代理证券、代理基金仅实现收入7.55亿元,同比减少10.5亿元,同比减幅近60%。此类收入按目前增势,即使只与上年基数相比,预计全年将少增缺口达12亿元以上。未来一段时间,资本市场走势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的压力很大。与此同时,作为中间业务新的增长点,理财业务广受各行青睐,但银行也必须关注理财业务蕴涵的合规风险尤其是错误销售问题,以免损害银行声誉。最近在香港,逾千名雷曼迷你债券及相关产品的投资者举行游行示威,抗议银行误导他们购买有关金融产品,我们也应以此为戒,在努力拓展中间业务的同时要充分做好风险提示以及前期投资者损失的安抚工作,切实维护我行声誉。
(八)维持高盈利增长压力不断加大。近几年来,国内银行始终保持着强劲的盈利增长水平。今年上半年,国内14家上市银行共实现税后利润超过23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60%,其中不少银行净利润增幅超过80%,盈利水平非常可观。在全球银行业陷入低潮的背景下,国内银行业的骄人业绩显得十分突出。但是,下半年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国内银行能否继续保持强劲的盈利增长水平,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一是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增幅将有所放缓。一方面,由于企业信贷需求放缓,银行贷款定价能力有所削弱,定价水平将处于低位,与此同时,债券市场和同业市场收益率下降,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将出现下滑。另一方面,储蓄存款的持续回流以及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将抬高计息负债的成本率。有专家指出,存款定期化将给银行业增加200多亿元的成本支出。另外,持续降息尤其是非对称降息将使银行存贷净利差收窄趋势愈益明显,加之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不断凸现,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增幅将出现回落。二是非利息净收入增势明显受阻。在今后一段时期,银行代理基金、证券等业务的拓展仍将比较困难,而受信贷资产需求不足、票据收益率不断下滑等因素影响,理财产品的开发与销售也可能出现下滑,同时传统的收费业务增长空间有限,因此明年银行非利息收入增长前景堪忧。三是拨备支出或将大幅增加。鉴于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明年银行的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变数。有关研究表明,GDP增速与银行业不良资产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在我国,GDP每降低1个百分点,银行不良率约上升0.4个百分点。随着GDP增速放缓,银行资产质量有所恶化,信用成本不断上升,拨备计提将显著增加,进而影响净利润增幅。
三、当前形势下全行应正视和研究的若干重大问题
相对于过去的21年,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对我行而言是变化最快、困难最多、压力最大的时期,我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真正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面对当前形势,全行上下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应本着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态度,正视和研究以下几个重大问题:
(一)如何努力保持盈利稳定增长。今年上半年我行净利润仍然维持前几年的高增长水平,达116.42%,但进入下半年以来,经营利润逐月减少,利润增幅呈现明显回落态势。当前我行各项主要经营指标依然总体正常,但背后隐藏的危机正越来越深刻地显现出来,利润增幅加速回落的态势更是令人担忧,这需要引起全行的高度重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如果我行的利润增速出现较大幅度下滑甚至负增长,我们就难以向股东交代,难以向广大投资者交代,难以向社会各界交代,招行的声誉与形象就会严重受损,全行员工的收入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谨防利润大幅滑坡现象的出现,尽最大努力保持持续稳定的盈利增长。从现在开始,全行要认真思考以下问题:一是在社会信贷有效需求减弱、银行净息差逐步缩小的现实背景下,如何努力提高我行的贷款收益率?二是在活期存款定期化、定期存款短期化态势日益凸现的情况下,如何优化负债结构,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三是在资本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如何着力拓展非利差收入来源?四是在利润增长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如何加强营业费用管理,严格控制成本支出?五是在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如何加强资产质量管理,努力避免风险侵蚀利润?六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明年的业务发展计划?
(二)如何有效防范各种风险。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各种风险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牵一发而动全身,稍有不慎,就可能遭遇灭顶之灾。虽然从年初至今,我行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但是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经营环境,今年第四季度尤其是明后年资产质量管理的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全行上下要保持高度警惕,认真思考有效防范各种风险的措施和方法。各分支机构要认真研究如何在拓展市场的同时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强化信贷管理、严格信贷审查和抓紧不良资产清收工作等课题;总行风险管理部门要抓紧研究如何进行及时的风险提示和预警、组织排查潜在风险、督促加快信贷结构调整,以及如何引导分支机构有效拓展业务市场等课题。
(三)如何深入推进经营战略调整。4年前,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以及现代银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实际,我们在国内同业中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经营战略调整。经过几年努力,经营战略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当前形势无疑给我行经营战略调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特别是中小企业业务和个贷业务有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经营战略调整的方向有问题。深入推进经营战略调整,是我行中期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也是我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重大举措。招行之所以被境内外投资者视为国内最具成长性的银行,主要在于我行的零售业务、中间业务和中小企业业务占比等结构性指标在国内银行中名列前茅。因此,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如何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继续推进经营战略调整,防止主要结构性指标出现大幅逆转,面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利差收入增长将更为乏力的严峻形势,如何通过努力拓展中间业务的新增长点,提高非利差收入占比,这是需要我们加以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四)如何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针对当前严峻形势,我们不难判断,银行业的冬天已经来临,各分行、各部门必须直面现实,做好过紧日子的准备。为此,我们要认真思考和研究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在全行盈利增长面临严峻考验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安排预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行全方位的成本管理?如何做到捂紧“钱袋子”,厉行节俭,力戒浪费,做到各类开支能不花的就不花、能少花的就少花?如何做到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调整存量,严控增量,充分挖掘现有人员潜力?另一方面,在严格控制整体费用支出的同时,如何保证网点改造建设、特殊岗位人才引进、信息技术更新改造等战略性投入的稳定增长?
(五)如何切实提升管理。当前形势下市场信心相当脆弱,银行面临着很大的声誉风险的压力,特别是因内部管理不当而引致的负面信息将对银行构成致命打击。因此,坚持稳健经营,强化内部管理显得尤为迫切而现实。客观地讲,当前形势对我行经营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但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案例教训,为我行提升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全行要认真思考和研究以下管理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当前企业生产经营难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如何切实加强案件防控,以避免大连北田物产、西安达尔曼、湖南平安轻化等类似案件的再度发生?二是在金融市场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如何切实加强理财产品创新与销售过程中的合规管理?三是各业务条线在开拓市场、谋求发展的同时,如何能够腾出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用以中后台建设?四是如何切实做好永隆银行整合工作与纽约分行的稳健经营,加强对境外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五是如何有序推进流程管理与服务管理工作,切实做好客户服务工作?
(六)如何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金融企业文化。作为高风险行业,银行金融业必须始终坚持审慎性原则,坚持安全性、流动性与盈利性的有机统一,必须高度注重构建以风险文化、合规文化、责任文化等为核心内容的金融企业文化。反思本次美国金融危机,我们应该重温“银行精神”,在经营管理中要时刻牢记“发展务必稳健、创新不忘风险”的经营理念,时刻牢记“一三五”定理,坚持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坚持理性对待同业、对待市场和对待自己,不断强化风险防范和内控合规。
(七)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演变为全球金融风暴,金融机构和评级机构难逃干系,而引导金融机构和评级机构贪婪行为的正是机构本身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长期以来,在流动性充裕、市场繁荣的背景下,美国金融机构绩效考核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短期利益和规模扩张为导向的,很多银行盲目追求眼前高额利润,以致忽视了风险防范,银行由负债经营性质机构变成了过度追求短期利益的盈利机构,而忽略了首先要确保投资者存款安全的责任本源,忽略了借钱总要还的基本道路理。就评级机构而言,不合理的收费制度和疯狂的市场竞争扭曲了评级机构的考核体系,使其违背职业操守,放弃了公正的评判标准。据美国国会提供的证据,穆迪员工评论自己的工作“不像是在进行职业的评级分析,而更像是在把自己的灵魂出售给魔鬼来换取金钱”。因此,如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将短期盈利水平与长期盈利能力结合起来,将收益与风险结合起来,从制度上引导和规范各分支机构基于长期稳定的盈利增长而非单纯规模扩张的经营行为,进而切实走效益、质量、规模协调发展的新路子,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永恒课题。
(八)如何进行有效的创新发展。金融产品尤其是衍生产品创新过度是酿成此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我国而言,创新才刚起步,我们不是创新过度,而是创新不足。面对当前严峻形势,为了更好地拓展业务市场,我们依然离不开强有力的创新。失去了创新,业务发展就会严重受阻,市场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当前关键的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创新,而是如何进行有效创新,如何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促进创新,特别是促进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等的创新。
希望大家针对以上问题加以认真研究和思考,积极建言献策,总行将采纳和奖励其中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当我们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答案,自然也就找到了度过危机的办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