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楠专利:保健药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39:48

1.金银花茶
原料:金银花5g、绿茶3g。
用法:将金银花和绿茶置于茶杯中,用15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饮用,至茶味变淡为止。
功能:清热,解毒;抗菌。
用途:外感发热;慢性肠炎;肺炎;扁桃体炎;肾炎;夏季热盛时饮用。
来源:传统药茶方。

2.银花清利茶
原料:金银花15g、白糖10g。
用法:饮用时加入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茶味变淡。
功能:清热止痢。
用途:赤白痢、大便中挟脓血。
来源:《惠直堂经验方》。

3.金芪花茶
原料:黄芪5g、金银花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茶味变淡为止。
功能:益气托毒解毒。
用途:疮疡肿毒的疮口久不愈合;慢性肾炎;慢性肝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4.金银菊茶
原料:金银花5g、菊花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分二、三次饮用。
功能:清肝解毒。
用途:慢性肝炎;眼部炎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5.金天茶
原料:金银花5g、天花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茶味变淡为止。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途:肝经热盛口苦咽干、黄疸。
来源:传统药茶方。

6.金银甘茶
原料:金银花5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
功能:清热凉血,调和胃气。
用途:疮疡;热病;咽喉肿痛;肺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7.金翘茶
原料:金银花5g、连翘3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
功能:清热透邪。
用途:外感发热;炎症;疮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8.银归茶
原料:金银花5g、当归3g、绿茶5g。
用法:将金银花、当归置于锅内,用250ml水煎煮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瘀。
用途:痈疽肿毒。
来源:《洞天奥旨》。

9.金花茶
原料:金银花10g、茉莉花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外感发热;肠炎;痢疾;麻疹;腮腺炎;外伤感染。可预防中暑、风热感冒。
来源:《滇南本草》。

10.连翘玉茶
原料:连翘10g、玉竹3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节;抗菌。
用途:外感热病;斑疹;疮疡;炎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11.翘风茶
原料:连翘5g、防风3g、栀子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可冲泡二、三次饮用。
功能:清热疏风。
用途:一切外感热病。
来源:《类证活人书》。

12.连翘茶
原料:连翘2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沸后5分钟泡茶即可,频频饮至味淡为止。也可直接用200ml开水冲泡饮用。
功能:解毒散结。
用途:赤游癍毒;急性肾炎;紫癜。
来源:《玉樵医令》。

13.翘英茶
原料:连翘5g、蒲公英3g、川贝母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前三味药至沸后5分钟即可泡茶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散瘀消肿。
用途:乳痈乳核等乳房疾病。
来源:《玉樵医令》。

14.翘瞿茶
原料:连翘5g、瞿麦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消瘀。
用途:瘰疬结核不散。
来源:《杨氏家藏方》。

15.翘柏茶
原料:连翘5g、黄柏1g、甘草3g、绿茶3g。
用法:将连翘、黄柏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消火。
用途:口舌生疮、口腔溃烂肿痛。
来源:《玉樵医令》。

16.黄芩茶
原料:黄芩6g、绿茶3g。
用法:将黄芩用200ml水煎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燥湿,解毒;抗炎抗变态反应,降压、利尿,利胆解痉,镇静。
用途:热病烦躁;湿热泻痢、黄疸;热淋;目赤肿痛;痈肿疔疮;肺炎;肝炎;肾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17.芩竹茶
原料:黄芩5g、竹叶5片、人参3g。
用法:加适量白糖,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烦。
用途:小儿心热夜啼惊啼。
来源:《圣济总录》。

18.芩葶茶
原料:黄芩5g、葶苈子3g、绿茶3g。
用法:将黄芩、葶苈子用250ml水煎开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祛痰。
用途:支气管炎;肺热咳嗽、痰黄稠。
来源:传统药茶方。

19.芩芍茶
原料:黄芩5g、芍药3g、甘草3g、大枣2枚、茉莉花茶3g。
用法:将黄芩、芍药、大枣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甘草、茉莉花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止痢。
用途:腹痛、下痢。
来源:《伤寒论》。

20.黄芩清畅茶
原料:黄芩20g、绿茶5g。
用法:黄芩水煎沸后,冲泡绿茶,日服三次,也可用200ml开水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止淋。
用途:热淋、小便赤热灼痛;妇女血崩。
来源:《千金翼方》。

21.芩芷茶
原料:黄芩5g、白芷5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疏风。
用途:风热所致眉眶痛;头痛。
来源:《丹溪心法》。

22.芩冬茶
原料:黄芩5g、麦门冬茶3g、绿茶3g。
用法:加适量蜂蜜,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产后伤阴津口渴不止。
来源:《杨氏家藏方》。

23.黄连茶
原料:黄连0.5g、绿茶5g、白糖1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火解毒,燥湿,杀虫;抗菌。
用途:热病心烦、发烧;菌痢;咽喉肿痛;目赤;口腔溃烂。
来源:传统药茶方。

24.连甘茶
原料:黄连0.5g、甘草5g、朱砂2g、绿茶3g。
用法:将黄连、朱砂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甘草和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心除烦。
用途:心烦、心热;热病呕吐。
来源:《仁斋直指方》。

25.连心茶
原料:黄连0.5g、肉桂心3g、茉莉花茶3g。
用法:加适量白糖或蜂蜜,用200g开水冲泡,冲饮至味淡。
功能:交通心肾。
用途:心肾不交怔忡无眠。
来源:《四科简效方》。

26.连夏茶
原料:黄连0.3g、半夏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呕。
用途:热病呕吐、小儿胃热吐乳。
来源:传统药茶方。

27.连梅茶
原料:黄连0.5g、乌梅2枚、绿茶3g。
用法:黄连、乌梅二药共煎汤,以汤泡茶5~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清热除烦止痢。
用途:心火热盛、心烦不寐、口舌生疮;痔疮;湿热泻痢;急慢性炎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28.连知茶
原料:黄连0.5g、知母3g、绿茶3g。
用法:将黄连、知母用200ml水煎开后,冲泡绿茶即可。可加适量冰糖。
功能:清热除湿,养阴降火。
用途:阴虚火旺所致低热、盗汗、咳血、遗精;甲亢;肾炎;糖尿病;尿血等。
来源:传统药茶方。

29.黄柏茶
原料:黄柏0.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燥湿解毒;抗菌,降压。
用途:热痢、泄泻;黄疸;淋浊;痔疮;便血;赤白带下;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30.赤柏茶
原料:赤芍3g、黄柏0.5g、绿茶3g。
用法:将赤芍、黄柏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痢。
用途:小儿热痢下血。
来源:《阎氏小儿方论》。

31.苍柏茶
原料:苍术3g、黄柏0.5g、绿茶3g。
用法:将苍术、黄柏用250ml水煎煮沸后泡茶。也可直接冲泡,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湿。
用途:湿热所致关节疼痛;菌痢;肝炎。
来源:《丹溪心法》。

32.知柏茶
原料:知母3g、黄柏0.5g、茉莉花茶3g。
用法:将知母、黄柏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茉莉花茶5~10分钟即可。可分数次饮。
功能:清热除湿、养阴降火。
用途:痢疾;遗精;赤白带下。
来源:传统药茶方。

33.柏砂茶
原料:黄柏0.5g、砂仁3g、甘草3g、红茶3g、白糖适量。
用法:将黄柏、砂仁用250ml水煎沸后,冲泡甘草、白糖、红茶5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湿,和中养胃。
用途:心烦、盗汗;脾胃不适、泛酸、呕吐;慢性肠炎;胃炎。
来源:《奇效良方》。

34.大黄茶
原料:大黄1g、红茶5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抗菌,抗肿瘤。
用途:实热便秘;痢疾初起;痈疡肿毒;阳黄;水肿;淋浊;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胰腺炎;胆囊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35.大芍茶
原料:大黄1g、白芍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火缓急止痛。
用途:里热盛腹痛、泄痢;大小便不通。
来源:《千金方》。

36.大黄牡丹茶
原料:大黄1g、牡丹皮3g、桃仁3g、茉莉花茶3g、白糖适量。
用法:将大黄、牡丹皮、桃仁用300ml水煎沸5分钟后,冲泡茶、糖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热解毒,消痈排脓。
用途:肠痈;少腹肿痞。
来源:《金匮要略》。

37.大黄生地茶
原料:大黄1g、生地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生津。
用途:虚劳呕吐;热病津伤口烦渴。
来源:《千金方》。

38.大黄枳芍茶
原料:大黄1g、枳壳1g、白芍1g、栀子1g、黄芩1g、绿茶6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大黄、枳壳、白芍、栀子、黄芩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泻火理气止痛。
用途:目赤热肿痛;口腔溃疡、咽喉肿痛;腹痛便秘。
来源:《圣济总录》。

39.黄石茶
原料:大黄1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透邪除烦。
用途:外感热病;流感;小儿痄腮肿痛;咽喉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40.大甘茶
原料:大黄1g、甘草5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泄胃热,和中健胃。
用途:胃热呕吐;急性肾功衰。
来源:传统药茶方。

41.大芷茶
原料:大黄1g、白芷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胃除积,消肿止痛。
用途:头面、背部疮疡肿毒;便秘;头热昏痛;眉棱骨痛;鼻渊。
来源:传统药茶方。

42.大青叶茶
原料:大青叶5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菌。
用途:热病烦渴;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黄疸;口疮;痈疸肿毒;肺炎;急性肠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43.大青甘茶
原料:大青叶5g、甘草3g、淡豆豉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透邪除烦。
用途:热病发斑疹;心烦口渴。
来源:《补缺肘后方》。

44.大青菌茶
原料:大青叶5g、茵陈3g、秦艽3g、天花粉3g、绿茶6g。
用法:将大青叶、茵陈、秦艽、天花粉用350ml水煎煮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
用途:黄疸、急性传染性肝炎。
来源:《方脉正宗》。

45.大青地茶
原料:大青叶5g、生地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热病口渴、发烧;小便尿血。
来源:《泉州本草》。

46.大青升茶
原料:大青叶5g、生地3g、升麻3g、大黄0.5g、绿茶6g。
用法:将绿茶置于杯中,可添加适量白糖,用大青叶、生地、升麻、大黄的煎汤300冲泡5~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用途:咽喉肿痛;唇肿舌烂、口腔粘膜溃疡;口干面热。
来源:《圣济总录》。

47.大青芙蓉茶
原料:大青叶5g、木芙蓉叶5g、蒲公英5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每日饮二、三次。
功能:清热解毒,消炎。
用途:淋巴腺炎;术后感染调理。
来源:传统药茶方。

48.板蓝根茶
原料:板蓝根5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抗菌抗病毒。
用途:流行性感冒;流脑;乙脑;咽喉肿痛;目赤;疮疹;肺炎;肝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49.板蓝青叶茶
原料:板蓝根5g、大青叶5g、羌活3g、绿茶5g。
用法:将板蓝根、大青叶、羌活用300ml水煎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抗病毒。
用途:病毒性感冒。
来源:传统药茶方。

50.蓝菇茶
原料:板蓝根5g、山慈菇1g、连翘3g、甘草3g、青黛1g、绿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板蓝根、山慈菇、连翘至水沸后,冲泡甘草、青黛、绿茶5~10分钟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51.板茵茶
原方:板蓝根5g、茵陈3g、郁金3g、苡米3g、绿茶5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解毒。
用途:肝炎;肝硬化。
来源:传统药茶方。

52.蓝英茶
原方:板蓝根5g、蒲公英5g、绿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解毒。
用途:传染性肝炎;流感。
来源:传统药茶方。

53.蓝羌茶
原料:板蓝根5g、羌活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解表。
用途:外感发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54.白头翁茶
原料:白头翁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解毒;抗菌。
用途:热毒血痢;鼻衄;痔疮;温疟;神经性皮炎。(注:虚寒泻痢者不宜。)
来源:传统药茶方。

55.白翁止痢茶
原料:白头翁5g、黄连0.5g、黄柏1g、秦皮3g、绿茶5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凉血,燥湿止痢。
用途:热痢腹痛。
来源:《金匮要略》。

56.翁艾茶
原料:白头翁5g、艾叶5g、红茶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经止痢。
用途:冷劳泄痢;腹冷下痢;产后带下。
来源:《圣济总录》。

57.阿翁茶
原料:白头翁5g、阿胶5g、黄柏1g、甘草5g、红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白头翁、阿胶、黄柏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红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养血止痢。
用途:赤白下痢、脓血。
来源:传统药茶方。

58.翁归茶
原料:白头翁5g、当归尾3g、丹皮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白头翁、当归尾、丹皮至水沸后,冲泡绿茶即可。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清热,祛瘀。
用途:瘰疬遍生、身发寒热。
来源:《本草汇言》。

59.蒲公英茶
原料:蒲公英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抗菌。
用途:急性乳腺炎;外感发热;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腮腺炎;瘰疬;急性结膜炎;肺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60.蒲香茶
原料:蒲公英5g、香附3g、红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理气;消炎。
用途:急性乳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61.蒲核茶
原料:蒲公英5g、香附3g、山茨菇1g、大蓟3g、虎掌草3g、绿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蒲公英、香附、山茨菇、大蓟、虎掌草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理气散瘀。
用途:瘰疬痰核;淋巴结发炎。
来源:《滇南本草》。

62.蒲花茶
原料:蒲公英5g、金银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
用途:急性结膜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63.蒲乳茶
原料:蒲公英5g、乳香3g、没药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蒲公英、乳香、没药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

用途:各种化脓性感染。
来源:传统药茶方。

64.蒲肝茶
原料:蒲公英5g、茵陈5g、柴胡3g、栀子3g、郁金3g、茯苓3g、绿茶10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蒲公英、茵陈、柴胡、栀子、郁金、茯苓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除湿,理气。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65.蒲胃茶
原料:蒲公英5g、地榆根3g、生姜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和胃。
用途:慢性胃炎;胃溃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66.蒲砂茶
原料:蒲公英5g、橘皮3g、砂仁3g、红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和中,养胃。
用途:脾胃虚弱;慢性胃炎;胃脘胀痛;消化不良。
来源:传统药茶方。

67.蒲地茶
原料:蒲公英5g、生地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解毒,散结除痹。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红肿热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68.蒲瓜茶
原料:蒲公英5g、瓜蒌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散结,和胃消痞。
用途:急慢性胃炎;胃溃疡病;胆石症;胆囊炎有痰热症状者;肺癌。
来源:传统药茶方。

69.石红茶
原料:石膏5g、红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肌,除烦止渴。
用途:发烧不退、心烦神昏、口渴咽干、口舌生疮、发斑疹;胃热牙痛头痛;肺热喘咳。
来源:传统药茶方。

70.白虎茶
原料:石膏3g、知母3g、甘草3g、粳米3g、花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石膏、知母、粳米至水沸后,冲泡花茶、甘草、白糖5~10分钟即可。
功能:辛寒清热。
用途:热病烦渴伤胃、腹满不适、谵语。
来源:《伤寒论》。

71.石米茶
原料:石膏3g、粳米5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石膏、粳米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护胃。
用途:温病初起。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72.石甘茶
原料:石膏3g、甘草3g、绿茶。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石膏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和中生津。
用途:热病汗多烦渴。
来源:《伤寒总病论》。

73.二石茶
原料:石膏3g、寒水石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石膏、寒水石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涤痰。
用途:痰热咳喘。
来源:《内经素问》。

74.石梅茶
原料:石膏3g、乌梅2枚、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
功能:清热养阴生津。
用途:发热口渴唇干。
来源:《外台秘要》。

75.石喉茶
原料:石膏3g、知母3g、元参3g、天花粉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前四味药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养阴。
用途:各种热性喉疾。
来源:《喉科秘诀》。

76.石芷茶
原料:石膏3g、白芷3g、防风1g、荆芥1g、细辛0.5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石膏、白芷、防风、荆芥、细辛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
用途:胃热牙痛、口臭。
来源:《保寿堂经验方》。

77.膏斛茶
原料:石膏3g、石斛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石膏、石斛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增液养胃。
用途:胃热津伤时饮用。
来源:传统药茶方。

78.夏枯草茶
原料:夏枯草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散结;抗菌,降压。
用途:急性传染性肝炎;乳痈;乳癌;目赤肿痛;血崩带下;高血压。
来源:传统药茶方。

79.夏蒲茶
原料:夏枯草10g、蒲公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消痈。
用途:乳痈初起。
来源:《本草汇言》。

80.夏香茶
原料:夏枯草5g、香附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疏肝。
用途:肝虚目睛疼、泪流不止、畏光。
来源:《简要济众方》。

81.夏星茶
原料:夏枯草5g、胆南星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熄风。
用途:肝风内动之口眼歪斜、头晕。
来源:《滇南本草》。

82.夏冰茶
原料:夏枯草5g、冰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利头目。
用途:头目眩晕。
来源:《闵东本草》。

83.夏蜜茶
原料:夏枯草5g、蜂蜜2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降压。
用途:高血压;羊痫风。
来源:《闵东本草》。

84.夏莲茶
原料:夏枯草5g、半枝莲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痢。
用途:小儿菌痢。
来源:传统药茶方。

85.夏槐茶
原料:夏枯草5g、槐花3g、小蓟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泄肝热、凉血止血。
用途:肝火上炎所致脑溢血、眼底出血、鼻血、尿血、痔疮出血等。
来源:传统药茶方。

86.夏英茶
原方:夏枯草5g、蒲公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消散郁结。
用途:肝炎、黄疸;乳痈;疮疡;瘰疬;目赤肿痛;小便淋漓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87.夏菊茶
原方:夏枯草5g、菊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明目。
用途:肝炎;目赤肿痛;头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88.夏甘茶
原料:夏枯草5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热病口渴烦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89.夏芩茶
原料:夏枯草5g、黄芩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肺泻火。
用途:肺热咳嗽、痰黄稠。
来源:传统药茶方。

90.鱼腥草茶
原料:鱼腥草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抗菌抗病毒。
用途:肺炎;水肿;淋病;疮疡;湿疹;痔疮;肺脓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91.鱼花茶
原料:鱼腥草5g、天花粉3g、侧柏叶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肺消痈。
用途:肺痈咳吐脓痰血。
来源:《滇南本草》。

92.鱼翅茶
原料:鱼腥草5g、连翘3g、厚朴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肺。
用途:病毒性肺炎;支气管炎;感冒。
来源:传统药茶方。

93.鱼楂茶
原料:鱼腥草5g、山楂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至味淡。
功能:清热,和胃,止痢。
用途:治痢疾。
来源:《岭南草药志》。

94.鱼桔茶
原料:鱼腥草5g、桔梗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至味淡。
功能:清热祛痰。
用途:肺热咳嗽痰黄稠。
来源:传统药茶方。

95.鱼山茶
原料:鱼腥草5g、山豆根1g、金荞麦2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至味淡。
功能:解毒清热。
用途: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腮腺肿痛;慢支炎;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96.竹茹茶
原料:竹茹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
功能:清热凉血,化痰止呕。
用途:烦热呕吐、衄血、吐血;痰黄稠。
来源:传统药茶方。

97.竹橘茶
原料:竹茹5g、橘皮3g、大枣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竹茹、橘皮、大枣、生姜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和中止呕。
用途:热病胃中不适呕吐。
来源:《金匮要略》。

98.竹苓茶
原料:竹茹5g、茯苓3g、半夏3g、橘皮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竹茹、茯苓、半夏、橘皮、生姜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也可直接冲泡后饮用。
功能:清热止呕,运脾除湿。
用途:妊娠恶阻呕吐。
来源:《千金方》。

99.竹舒茶
原料:竹茹5g、石膏3g、桂枝3g、白薇3g、甘草3g、花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竹茹、石膏、桂枝、白薇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烦止呕。
用途:妇女胃有热烦乱呕逆。
来源:《金匮要略》。

100.竹麦茶
原料:竹茹5g、麦门冬3g、小麦3g、生姜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竹茹、麦门冬、小麦、生姜的煎煮液300ml,冲泡甘草、绿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火生津,和胃。
用途: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
来源:《千金方》。
101.竹梅茶
原料:竹茹5g、乌梅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适量白糖。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伤暑烦渴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

102.竹甘茶
原料:竹茹5g、甘草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热病呕吐伤津、口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103.蒲苓茶
原方:竹茹5g、蒲公英3g、土茯苓2g、绿茶3g。
用法:用蒲公英、土茯苓的煎煮液250ml,冲泡绿茶饮用。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散滞健胃。
用途:消化性溃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104.大青草河茶
原方:竹茹5g、大青叶3g、草河车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途:肺炎;肝炎;尿路感染;流感。
来源:传统药茶方。

105.山豆根茶
原料:山豆根2g、绿茶5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抗肿瘤。
用途:牙龈肿痛;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痔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来源:传统药茶方。

106.山黄茶
原料:山豆根1g、大黄0.3g、升麻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
用途:热壅咽喉闭塞肿痛或溃疡,口舌生疮。
来源:《仁斋直指方》。

107.山冬茶
原料:山豆根1g、麦冬3g、射干3g、天花粉3g、甘草5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山豆根、麦冬、射干、天花粉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泻火,解毒利咽。
用途:风寒壅遏留连咽喉发肿;口腔溃疡;疮疡。
来源:《慈幼新书》。

108.山紫茶
原料:山豆根1g、紫苏叶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宣肺。
用途:咽喉上膈热毒壅滞所致喘痰黄稠;淋巴结发炎。
来源:《仁斋直指方》。

109.山青茶
原料:山豆根1g、大青叶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肺热咳喘。
来源:传统药茶方。

110.山射茶
原料:山豆根1g、射干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用途:热毒壅滞之咽喉肿痛;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111.山薄茶
原料:山豆根1g、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
用途:外感所致咽喉不适。
来源:传统药茶方。

112.山冰茶
原料:山豆根1g、甘草5g、冰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火利咽。
用途:咽痛口烦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113.山菊茶
原料:山豆根1g、菊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火解毒明目。
用途:咽喉肿痛;目赤红肿流泪。
来源:传统药茶方。

114.竹叶茶
原料:竹叶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烦。
用途: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尿赤。
来源:传统药茶方。

115.冰竹茶
原料:竹叶5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烦。
用途:热病口渴、小便赤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116.竹叶苓石茶
原料:竹叶5g、茯苓3g、石膏3g、小麦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前四味药至水沸后,冲泡绿茶。也可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渴。
用途:热渴、口臭。
来源:《外台秘要方》。

117.竹叶石参茶
原料:竹叶5g、石膏3g、人参3g、麦冬3g、甘草3g、花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竹叶、石膏、人参、麦冬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5~10分钟后饮用。可加适量蜂蜜。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清热益气。
用途:热病后虚弱少气。
来源:传统药茶方。

118.竹叶茵茶
原料:竹叶5g、茵陈3g、粳米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竹叶、茵陈、粳米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清热除湿。
用途:小儿风热精神恍惚。
来源:《圣惠方》。

119.竹叶葛风茶
原料:竹叶5g、葛根3g、防风3g、甘草3g、桂枝3g、花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竹叶、葛根、防风、桂枝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即可。也可用300ml开水直接冲饮。
功能:解肌,调和营卫。
用途:产妇发热、头痛、面赤、口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120.竹叶车前茶
原料:竹叶5g、车前草3g、大枣2枚、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竹叶、车前草、大枣的煎液250ml,冲泡甘草、绿茶。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利尿。
用途:小便赤热灼痛。
来源:《奇效良方》。

121.竹叶甘茶
原料:竹叶5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润喉。
用途:夏季炎热时饮用。
来源:传统药茶方。

122.竹叶薄荷茶
原料:竹叶5g、薄荷3g、冰糖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暑润喉。
用途:夏季炎热时作饮料。
来源:传统药茶方。

123.竹沥茶
原料:竹沥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即可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滑痰,镇惊利窍。
用途:中风痰迷;热病烦渴、惊风;肺热壅盛痰稠黄。
来源:传统药茶方。

124.竹沥清茶
原料:竹沥1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驱风。
用途:中风口噤不知人;小便次数多。
来源:《千金方》、《肘后方》。

125.竹沥葛茶
原料:竹沥5g、葛根3g、生姜3g、花茶3g。
用法:用竹沥、葛根、生姜的煎煮液250ml,冲泡花茶5~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除烦。
用途:风痱四肢不收;热病心神恍惚。
来源:《千金方》。

126.竹沥茯苓茶
原料:竹沥5g、茯苓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烦镇惊。
用途:妊娠烦燥。
来源:《梅师集验方》。

127.竹沥姜星茶
原料:竹沥5g、生姜3g、胆南星1g、红茶3g、白糖1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以上诸料至水沸后泡茶。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镇惊。
用途:小儿惊风、四肢抽搐。
来源:《全幼心鉴》。

128.竹沥姜茶
原料:竹沥5g、生姜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辛通滑利,化痰开窍。
用途:中风闭证痰壅塞、肢麻木;癫痫。
来源:传统药茶方。

129.漏芦茶
原料:漏芦5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强心,降压。
用途:发热;乳痈;目赤;尿血;高血压。
来源:《日华子本草》。

130.漏芪茶
原料:漏芦5g、黄芪3g、连翘3g、大黄0.5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漏芦、黄芪、连翘、大黄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解毒祛脓。
用途:痈疽疮疡;急性炎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131.漏蒌茶
原料:漏芦5g、瓜蒌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通络。
用途:产妇乳汁壅滞不通;乳房胀痛;乳房痈肿。
来源:《和剂局方》。

132.漏银茶
原料:漏芦5g、金银花3g、贝母3g、夏枯草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漏芦、金银花、贝母、夏枯草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即可。
功能:清热祛脓,生肌止痛。
用途:瘰疬;痈疽疮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133.漏荆茶
原料:漏芦5g、荆芥3g、白藓皮3g、牛膝3g、当归3g、花茶5g。
用法:将漏芦、荆芥、白藓皮、牛膝、当归用250ml水煎煮开后,冲泡花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祛风止痒。
用途:皮肤搔痒,阴疹;风毒疮疥;头屑多而痒。
来源:《本草汇言》。

134.漏蓝茶
原料:漏芦5g、板蓝根3g、牛蒡子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流行性腮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135.漏龙茶
原料:漏芦5g、地龙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漏芦、地龙的煎煮液250冲泡生姜、绿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通络止痛。
用途:筋脉拘挛、骨节疼痛。
来源:《圣济总录》。

136.漏艾茶
原料:漏芦5g、艾叶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止痢。
用途:冷劳泄痢;产妇带下。
来源:《圣济总录》。

137.漏归茶
原料:漏芦5g、当归3g、红花3g、枳壳3g、茯苓3g、茉莉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漏芦、当归、红花、枳壳、茯苓至水沸后,冲泡茉莉花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调经。
用途:妇女月经不调。
来源:《圣济总录》。

138.漏鱼茶
原料:漏芦5g、鱼腥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
用途:肺痈、咳嗽痰稠;疮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139.天葵子茶
原料:天葵子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途:痈疽;乳痈;乳房包块;淋浊带下。
来源:《滇南本草》。

140.天葵贝茶
原料:天葵子5g、贝母3g、煅牡蛎3g、桔梗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天葵子、贝母、煅牡蛎、桔梗至水沸后10分钟,冲泡甘草、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消肿,软坚化痰。
用途:瘰疬痰核。
来源:传统药茶方。

141.紫草茶
原料:紫草2g、绿茶。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抗菌抗肿瘤。
用途:湿疹、黄疸;痈疡;血痢;淋浊;热结便秘;血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142.紫钩茶
原料:紫草2g、钩藤3g、花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消斑。
用途:小儿斑疹。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论》。

143.紫陈茶
原料:紫草2g、陈皮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消斑。
用途:疮疹初出。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144.紫甘茶
原料:紫草2g、甘草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预防麻疹。
来源:传统药茶方。

145.紫蝉茶
原料:紫草2g、蝉蜕3g、当归3g、西河柳3g、牛蒡子3g、绿茶5g。
用法:将以上诸药用400ml水煮开后,冲泡绿茶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消斑。
用途:过敏性紫癜。
来源:传统药茶方。

146.紫海茶
原料:紫草2g、海螵蛸3g、茜草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紫草、海螵蛸、茜草的煎煮液300ml,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消斑。
用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来源:传统药茶方。

147.紫黄茶
原料:紫草2g、黄连0.3g、黄柏0.5g、漏芦3g、赤小豆3g、绿茶5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紫草、黄连、黄柏、漏芦、赤小豆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
用途:热疮;痈疡;皮肤搔痒。
来源:《仁斋直指方》。

148.紫芷茶
原料:紫草2g、白芷3g、归尾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紫草、白芷、归尾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草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小儿胎毒、遍身搔痒;疮痈。
来源:《疡医大全》。

149.紫栝茶
原料:紫草2g、栝蒌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通闭。
用途:痈疽便闭。
来源:《仁斋直指方》。

150.紫翘茶
原料:紫草2g、连翘3g、车前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淋。
用途:血淋。
来源:《证治准绳》。
 151.紫草生地茶
原料:紫草2g、生地3g、茯苓3g、麦冬3g、白果1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煮紫草、生地、茯苓、麦冬、白果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止血。
用途:吐血、衄血;皮肤斑疹。
来源:《方脉正宗》。

152.紫草茵茶
原料:紫草2g、茵陈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湿退黄。
用途:阳热黄疸;肝炎。
来源:《本草切要》。

153.紫虎茶
原料:紫草2g、虎杖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途:阳黄;表面抗原阳性。
来源:传统药茶方。

154.紫胆茶
原料:紫草2g、胆草3g、槟榔3g、虎杖3g、露蜂房3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紫草、胆草、槟榔、虎杖、露蜂房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除湿退黄。
用途:乙肝;阳黄。
来源:传统药茶方。

155.白茅根茶
原料:白茅根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止血利尿;抗菌。
用途:血淋、尿赤灼痛;肺热咳喘、吐血;水肿;黄疸。
来源:《滇南本草》。

156.如神茶
原料:白茅根5g、桑白皮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泻肺热。
用途:肺热咳喘。
来源:《圣惠方》。

157.茅葛茶
原料:白茅根5g、葛根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生津。
用途:外感热病、烦渴盛。
来源:《小品方》。

158.二根茶
原料:白茅根5g、芦根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止呕。
用途:胃反恶心、食即吐出、上气。
来源:《千金方》。

159.茅姜茶
原料:白茅根5g、生姜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温中。
用途:劳伤溺血。
来源:《本草纲目》。

160.白茅车前茶
原料:白茅根5g、车前草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利尿。
用途:血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161.茅膝地茶
原料:白茅根5g、牛膝3g、生地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白茅根、牛膝、生地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通经。
用途:血热经闭。
来源:《本草经疏》。

162.半支莲茶
原料:半支莲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咽喉肿痛;湿疮。
来源:传统药茶方。

163.半支甘茶
原料:半支莲5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润喉。
用途:咽喉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164.半支薄荷草
原料:半支莲5g、薄荷3g、甘草3g、冰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
用途:咽喉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165.白薇茶
原料:白薇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
用途:风温灼热多眠;热淋;遗尿,肺热咳嗽。
来源:《本草纲目》。

166.白薇地骨茶
原料:白薇5g、地骨皮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退虚热。
用途:阴虚盗汗、身发低烧不退。
来源:传统药茶方。

167.白薇车前茶
原料:白薇5g、车前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频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尿。
用途: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168.白薇芍茶
原料:白薇5g、白芍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遗尿。
用途:妇女遗尿失禁。
来源:《千金方》。

169.白薇贝茶
原料:白薇5g、贝母3g、百部3g、款冬花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前四味药至水沸后,冲泡茶饮。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肺通滞。
用途:肺实壅塞、不知香臭。
来源:《普济方》。

170.白薇冬茶
原料:白薇5g、天冬3g、桔梗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消核。
用途:瘰疬痰核;皮肤肿块。
来源:传统药茶方。

171.青黛茶
原料:青黛0.5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抗菌。
用途:发烧;惊痫;热疮恶肿;斑疹;吐血;咯血。
来源:《开宝本草》。

172.青黛贝茶
原料:青黛0.3g、贝母3g、瓜蒌仁3g、海石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贝母、瓜蒌仁、海石至水沸后,冲泡青黛、绿茶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肺祛痰。
用途:肺热咳嗽有热痰。
来源:《证因脉治》。

173.青黛四物茶
原料:青黛0.3g、当归3g、生地3g、白芍3g、川芎3g、花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当归、生地、白芍、川芎至水沸后,冲泡青黛、花茶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养血,祛风镇惊。
用途:产后发狂、烦乱。
来源:《摘元方》。

174.青黛姜茶
原料:青黛0.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郁热,调脾胃。
用途:胃脘痛久、郁结生热。
来源:《医学正传》。

175.青黛柏茶
原料:青黛0.3g、黄柏1g、细辛0.1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
用途:口腔粘膜溃疡;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来源:《圣惠方》。

176.青黛矾茶
原料:青黛0.3g、白矾0.1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
功能:清肝凉血解毒。
用途:乙肝阳黄、阴黄。
来源:传统药茶方。

177.马齿苋茶。
原料:马齿苋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抗菌。
用途:热痢;血淋;痈肿疮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178.苋英茶
原料:马齿苋5g、蒲公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菌痢;疮疡;淋巴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179.苋羌茶
原料:马齿苋5g、羌活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火解毒。
用途:结核;瘰疬。
来源:传统药茶方。

180.山慈菇茶
原料:山慈菇2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化痰,消肿。
用途:痈疡肿毒;咽喉痹痛。
来源:《滇南本草》。

181.菇耳茶
原料:山慈菇1g、苍耳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痈疽疔肿;恶疮;黄疸。
来源:《乾坤生意》。

182.菇淡茶
原料:山慈菇1g、淡菜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利咽。
用途:慢性咽炎;口臭。
来源:传统药茶方。

183.土茯苓茶
原料:土茯苓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
用途:恶疮痈肿;淋浊;梅毒;筋骨挛痛;瘰疬。
来源:《本草纲目》。

184.土苓芎茶
原料:土茯苓5g、川芎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除湿,祛风止痛。
用途:热毒所致头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185.土苓茅根茶
原料:土茯苓3g、白茅根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用途:慢性肾炎蛋白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186.芦荟茶
原料:芦荟0.5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通便;泻下。
用途:热结便秘;目赤牙肿,惊痫。
来源:《本草再新》。

187.芦荟星茶
原料:芦荟0.3g、胆南星2g、天竺黄3g、甘草3g。
用法:用胆南星、天竺黄的煎煮液250冲泡芦荟、甘草后饮用,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涤痰镇惊。
用途:小儿急惊风。
来源:《本草切要》。

188.芦荟夏术茶
原料:芦荟0.3g、半夏3g、白术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痫。
用途:癫痫。
来源:《本草切要》。

189.芦君茶
原料:芦荟0.3g、使君子3g、绿茶3g。
用法:用使君子的煎煮液250冲泡荟芦、绿茶。
功能:清泻积热。
用途:小儿脾疳。
来源:《儒门事亲》。

190.败酱茶
原料:败酱10g、绿茶5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破瘀。
用途:痈肿;浮肿;赤白带下;目赤肿痛;吐血;疮疥。
来源:《日华子本草》。

191.败酱归芍茶
原料:败酱5g、当归3g、白芍3g、续断3g、生地3g、红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败酱、当归、白芍、续断、生地至水沸后,冲泡红茶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用300ml开水冲饮。
功能:清热祛瘀,养血生新。
用途:产后恶露不止。
来源:《外台》。

192.酱归茶
原料:败酱5g、当归3g、白芍3g、桂心3g、花茶5g。
用法:用败酱、当归、白芍、桂心的煎液300ml,冲泡花茶5~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祛瘀止痛。
用途:产后腰痛。
来源:《广济方》

193.酱明茶
原料:败酱5g、草决明3g、荆芥3g、木贼草3g、白蒺藜3g、花茶5g。
用法:用败酱、草决明、荆芥、木贼草、白蒺藜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5~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祛瘀明目。
用途:赤眼;障痛;胬肉攀睛。
来源:《硕虎斋省医语》。

194.败酱冰茶
原料:败酱10g、冰糖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赤白痢疾。
来源:传统药茶方。

195.败酱秦皮茶
原料:败酱5g、秦皮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脓血便;结肠炎;盆腔炎;白血病合并感染属血分有热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196.败薏茶
原料:败酱5g、薏苡仁3g、红藤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也可煎煮沸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痈。
用途:肠痈;肝痈;肺痈;急性胰腺炎;急慢性盆腔炎;肝经郁热之痛经;肝硬化并发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197.清金芩冬茶
原料:酒芩2g、麦冬3g、元参3g、桔梗2g、生甘草1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养阴。
用途:牙龈浮肿;咽喉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198.清热栀连茶
原料:酒连0.3g、栀子3g、生地3g、木通3g、大黄0.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泻胃热。
用途:胃热牙龈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199.清肝茶
原料:黄连0.3g、栀子3g、胆草3g、菊花3g、决明子2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明目。
用途:肝经郁热所致目赤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200.荆芥茶
原料:荆芥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
用途:外感发热、头痛;痈肿;流感。
来源:《本草纲目》。

201.荆石茶
原料:荆芥5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表。
用途:风热头痛。
来源:《永类钤方》。

202.荆桔茶
原料:荆芥5g、桔梗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利咽。
用途:风热壅肺之咽喉肿痛。
来源:《局方》。

203.荆薄茶
原料:荆芥5g、青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祛风。
用途:口眼偏斜。
来源:《经验后方》。

204.荆大茶
原料:荆芥5g、大黄1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泻热。
用途:小腹急痛,肛门肿痛。
来源:《宣明论方》。

205.荆金茶
原料:荆芥5g、金银花3g、土茯苓2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
用途:一切疮疥。
来源:《本草汇言》。

206.荆风茶
原料:荆芥5g、防风3g、柴胡3g、薄荷3g、绿茶5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宣通,和解退热。
用途:风热咽痛;泌尿系感染。
来源:传统药茶方。

207.荆桂茶
原料:荆芥5g、桂枝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转扬疏散,解肌发表。
用途:外感风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208.
原料:防风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祛湿止痛;抗菌,解热镇痛。
用途:外感风寒、头痛项强;破伤风。
来源:《本经》。

209.
原料:防风5g、葛根3g、荆芥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
用途:风邪伤卫、恶风有汗。
来源:《症因脉治》。

210.清空茶
原料:防风5g、羌活3g、川芎3g、柴胡3g、黄连0.3g、绿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防风、羌活、川芎、柴胡、黄连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祛风止痛。
用途:风热湿上扰头目、目赤肿痛。
来源:《兰室秘藏》。

211.风芷茶
原料:防风5g、白芷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止痛。
用途:偏正头痛、痛不可忍者。
来源:《普济方》。

212.风龙茶
原料:防风5g、地龙3g、漏芦3g、绿茶3g。
用法:将防风、地龙、漏芦的煎煮液300ml,冲泡绿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通络止痛。
用途:白虎风走转疼痛、两膝热肿。
来源:《圣惠方》。

213.玉屏风茶
原料:防风5g、黄芪5g、白术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煮药至水沸后泡茶,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固表。
用途:自汗。
来源:《丹溪心法》。

214.
原料:防风5g、当归3g、赤芍3g、川芎3g、白芷3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防风、当归、赤芍、川芎、白芷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风祛瘀生肌。
用途:痈疽难收口者。
来源:《外科十法》。

215.风天茶
原料:防风5g、天麻0.5g、蝉壳1g、绿茶3g。
用法:用水煎煮防风、天麻、蝉壳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止痒。
用途:皮肤搔痒;风疮疥癣。
来源:《圣济总录》。

216.
原料:防风5g、川芎3g、人参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益气止汗。
用途:盗汗。
来源:《世医得效方》。

217.
原料:防风5g、枳壳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风理气通秘。
用途:老人便涩。
来源:《简便单方》。

218.
原料:防风5g、羌活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祛湿。
用途:外感风寒湿肢节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219.
原料:防风5g、荆芥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
用途:外感风寒;流感。
来源:传统药茶方。

220.风梅茶
原料:防风5g、乌梅2枚、甘草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抗敏。
用途:皮肤过敏;风邪所致皮肤搔痒。
来源:传统药茶方。

221.抗敏茶
原料:防风5g、乌梅2枚、甘草3g、柴胡3g、五味子3g、绿茶5g。
用法:用防风、乌梅、柴胡、五味子的煎煮液350冲泡甘草、绿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抗过敏。
用途:过敏性病症;慢性肝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222.风欢茶
原料:防风5g、合欢3g、老鹳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毒,安神;抗过敏。
用途: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因过敏因素诱发。
来源:传统药茶方。

223.风菊茶
原料:防风5g、菊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明目。
用途:外感目赤、目涩、目痒。
来源:传统药茶方。

224.麻黄解表茶
原料:麻黄1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发汗解表,平喘,利水;对支气管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用途:外感风寒无汗咳喘;风水浮肿;鼻窍闭塞不通、香臭不闻。
来源:《滇南本草》。


225.麻黄茶
原料:麻黄1g、杏仁3g、桂枝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麻黄、杏仁、桂枝、甘草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发汗解表,止咳平喘。
用途:外感风寒表实所致头痛发热、无汗恶风而喘、身疼腰痛。
来源:《伤寒论》。

226.桂枝解表茶
原料:桂枝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发汗解肌;抗菌抗病毒,利尿。
用途:风寒表证所致腰背肢节酸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227.桂枝茶
原料:桂枝3g、芍药3g、甘草3g、大枣3枚、生姜3g、绿茶5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桂枝、芍药、大枣、生姜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解肌表,和营卫。
用途:外感风邪,营卫不和所致头项强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者。
来源:《伤寒论》。

228.桂芪茶
原料:桂枝3g、黄芪3g、芍药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桂枝、黄芪、芍药的煎煮液300ml,冲泡甘草、绿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解肌止黄汗。
用途:身出黄汗。
来源:传统药茶方。

229.香薷茶
原料:香薷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发汗解暑,行水散湿。
用途:中暑头疼;暑泻肚肠疼痛;暑热咳嗽;水肿;脚气。
来源:《滇南本草》。

230.香朴茶
原料:香薷5g、厚朴3g、白扁豆3g、茯神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香薷、厚朴、白扁豆、茯神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后饮用。
功能:散寒运湿。
用途:脾胃不和湿滞、外感寒邪、发热身疼、肢节倦怠、呕吐。
来源:《和剂局方》。

231.香薷止痢茶
原料:香薷5g、厚朴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止痢。
用途:霍乱腹痛吐痢。
来源:《救急方》。

232.香薷运水茶
原料:香薷5g、白术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消肿。
用途:风水所致水肿、小便不畅。
来源:《僧深集方》。

233.香藿茶
原料:香薷5g、藿香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芳香辟秽,运脾化湿。
用途:夏日受暑热湿邪;可作饮料用。
来源:传统药茶方。

234.香薷荷茶
原料:香薷5g、荷叶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湿消暑。
用途:暑日湿邪所致全身重滞不适、肢节疼痛、烦闷。
来源:传统药茶方。

235.香薷竹茶
原料:香薷5g、竹叶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清心除烦。
用途:暑月心烦乱。
来源:传统药茶方。

236.细辛茶
原料:细辛0.3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散寒,行水,开窍;解热镇痛,抑菌。
用途:风寒湿头痛;风湿痹痛。
来源:《本草通玄》。

237.细芎茶
原料:细辛0.2g、川芎3g、附子1g、麻黄1g、生姜3g、绿茶3g。
用法:将细辛、川芎、附子、麻黄、生姜,置于300ml水中煎煮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祛风散寒止痛。
用途:风冷头痛、痛则如破。
来源:《普济方》。

238.细紫茶
原料:细辛0.2g、紫苏3g、防风3g、桑白皮3g、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细辛、紫苏、防风、桑白皮至水沸后,冲泡薄荷、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风散寒,宣肺理气。
用途:外感风寒鼻塞咳喘。
来源:传统药茶方。

239.细辛萸姜茶
原料:细辛0.2g、吴茱萸3g、干姜3g、红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散寒止痛。
用途:风寒入里所致腹痛。
来源:《元和纪用经》。

240.细香茶
原料:细辛0.2g、丁香1g、柿蒂3g、红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细辛、丁香、柿蒂至水沸后,冲泡红茶、白糖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散寒止呕。
用途:虚寒呕哕。
来源:《纲目》。

241.细膏茶
原料:细辛0.2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宣表热,宣通止痛。
用途:牙龈肿瘤;热痹下颔关节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242.细连茶
原料:细辛0.2g、黄连1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适量白糖。
功能:清宣郁火。
用途:口疮;口糜;流涎;牙龈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243.细芪茶
原料:细辛0.2g、黄芪3g、麻黄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宣肺化水。
用途:慢性肾炎急性复发;急性肾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244.白绿茶
原料:白芷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抗菌。
用途:头痛;齿痛;寒湿腹痛;赤白带下;痈疽疮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245.白乌茶
原料:白芷5g、制乌头0.2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止痛。
用途:头痛及目睛痛。
来源:《朱氏集验医方》。

246.白芷辛茶
原料:白芷5g、辛夷3g、防风3g、苍耳子3g、川芎3g、绿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白芷、辛夷、防风、苍耳子、川芎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风通窍。
用途:鼻渊、鼻窦炎。
来源:《疡医大全》。

247.白大茶
原料:白芷5g、大黄1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消肿。
用途:痈疽肿痛。
来源:《经验方》。

248.白芷荆茶
原料:白芷5g、荆芥3g、蒿本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通肝经寒湿。
用途:腹急冷痛;寒湿带下淋漓。
来源:传统药茶方。

249.羌活茶
原料:羌活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
用途:感冒风寒头痛无汗;风寒湿痹、项强筋急、骨节酸疼;风水浮肿。
来源:传统药茶方。

250.羌英茶
原料:羌活5g、蒲公英3g、板蓝根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消炎。
用途:感冒发热,扁桃体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251.羌荆风茶
原料:羌活5g、荆芥3g、防风3g、独活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祛湿。
用途:外感寒湿头痛、肢节疼。
来源:《医级》。

252.羌活防风茶
原料:羌活5g、防风3g、苍术3g、川芎3g、白芷3g、绿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羌活、防风、苍术、川芎、白芷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祛风胜湿。
用途:外感风寒湿邪。
来源:传统药茶方。

253.羌附茶
原料:羌活5g、附子1g、干姜3g、甘草3g、红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止痛。
用途:客寒犯脑、脑痛犯齿所致手足厥冷、口鼻气冷。
来源:《医学心悟》。

254.羌附术茶
原料:羌活5g、附子1g、白术3g、生姜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羌活、附子、白术、生姜至水沸后,冲泡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祛风除湿散寒。
用途:风湿相博所致身体疼烦、掣痛难屈伸。
来源:《济生方》。

255.羌活藁本茶
原料:羌活5g、藁本3g、防风3g、川芎3g、蔓荆子3g、绿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羌活、藁本、防风、川芎、蔓荆子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解表疏风胜湿。
用途:风湿在表,头痛头重、腰背疼痛,或一身尽疼难以转侧。
来源:传统药茶方。

256.羌活石膏茶
原料:羌活5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清里退热。
用途: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
来源:传统药茶方。

257.羌活桂枝茶
原料:羌活5g、桂枝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祛湿。
用途:外感风寒湿邪。
来源:传统药茶方。

258.羌活葛根茶
原料:羌活5g、葛根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胜湿解肌,升疏清阳。
用途:冠心病因风寒湿诱发或加重;急慢性腹泻。
来源:传统药茶方。

259.羌活香薷茶
原料:羌活5g、香薷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胜湿解表。
用途:暑日受湿,全身不适。
来源:传统药茶方。

260.羌活藿香茶
原料:羌活5g、藿香3g、红糖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暑除湿。
用途:暑天风湿热甚,烦闷不适。
来源:传统药茶方。

261.藁本茶
原料:藁本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风寒湿邪。
用途: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疥癣。
来源:传统药茶方。

262.藁芎茶
原料:藁本5g、川芎3g、细辛0.2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湿,止头痛。
用途:外感寒邪头痛及巅顶痛。
来源:《广济方》。

263.白龙茶
原料:藁本5g、川芎3g、细辛0.2g、白芷3g、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表散寒,通窍止痛。
用途:风邪所致偏正头痛、鼻塞脑闷,或遍身疮疥、手足顽麻。
来源:《普济方》

264.藁术茶
原料:藁本5g、苍术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表除湿止痛。
用途:胃痉挛;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265.辛夷茶
原料:辛夷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风,通窍;降压。
用途:头痛;鼻渊;鼻塞;鼻疮。
来源:《纲目》。

266.辛苍茶
原料:辛夷5g、苍耳子3g、白芷3g、薄荷3g、葱白3g、绿茶3g。
用法:用辛夷、苍耳子、白芷的煎煮液350冲泡薄荷、葱白、绿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疏风通窍。
用途:鼻渊;鼻窦炎。
来源:《济生方》。

267.辛白茶
原料:辛夷5g、桑白皮3g、栀子3g、桔梗3g、白芷3g、绿茶5g。
用法:用辛夷、桑白皮、栀子、桔梗、白芷的煎煮液400ml,冲泡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宣肺通窍。
用途:鼻窦炎;寒邪郁肺的咳喘。
来源:《疡医大全》。

268.辛夷蚕茶
原料:辛夷5g、僵蚕3g、白附子1g、半夏3g、白芷3g、绿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辛夷、僵蚕、白附子、半夏、白芷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
功能:祛风痰。
用途:风痰所致头面肿痒如虫走行。
来源:传统药茶方。

269.辛夷夏茶
原料:辛夷5g、半夏3g、胆星3g、天麻1g、干姜3g、绿茶5g。
用法:用辛夷、半夏、胆星、天麻、干姜的煎煮液400ml,冲泡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温化寒痰。
用途:寒痰所致头眩昏欲呕。
来源:《本草汇言》。

270.苍耳子绿豆茶
原料:苍耳子1g、绿豆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水煎煮苍耳子、绿豆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可加适量糖。
功能:祛风止痛,解毒。
用途:外感风寒头痛;鼻炎鼻窦炎;风湿痹痛;过敏病症;慢性农药中毒。
来源:传统药茶方。

271.薄荷茶
原料:薄荷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适量冰糖。
功能: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止痛。
用途:外感风热头痛咽痛、目赤等症;可作为夏季消暑饮料。
来源:传统药茶方。

272.薄荷甘茶
原料:薄荷5g、甘草3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润喉。
用途:咽喉肿痛;夏季消暑饮料。
来源:传统药茶方。

273.菊花茶
原料:菊花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抗菌抗炎。
用途:外感风热,头痛目赤、羞明流泪。
来源:传统药茶方。

274.菊花羌活茶
原料:菊花5g、羌活3g、茵陈1g、薄荷2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适量冰糖。
功能:清热祛湿,清利头目。
用途:外感湿邪,肢体重着、目赤肿痛、头晕乏力、口干苦、苔腻。
来源:传统药茶方。

275.杞菊茶
原料:菊花3g、构杞3g、绿茶2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适量白糖。
功能:滋肾养肝明目。
用途:肝肾阴虚目涩头晕。
来源:传统药茶方。

276.菊芎茶
原料:菊花5g、川芎3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适量冰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
用途:外感风热头痛。
来源:《简便单方》。

277.菊甘茶
原料:菊花5g、甘草5g、绿茶。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
用途:疔疮;夏季饮料。
来源:《外科十法》。

278.菊银茶
原料:菊花5g、金银花3g、桑叶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热,降血压。
用途:头晕;高血压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279.桑叶茶
原料:桑叶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适量冰糖。
功能:祛风清热,凉血明目。
用途:外感风热,身热头痛、目赤口渴;肺热咳嗽;皮下隐疹。
来源:传统药茶方。

280.桑菊茶
原料:桑叶5g、菊花3g、薄荷3g、连翘3g、杏仁3g、绿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连翘、杏仁至水沸后,冲泡桑叶、菊花、薄荷、绿茶10分钟后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风清热。
用途:风温咳嗽、微发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281.桑叶杞茶
原料:桑叶5g、枸杞3g、菊花3g、决明子3g、绿茶3g。
用法:用2501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用途:风热头目眩晕。
来源:传统药茶方。

282.紫苏茶
原料:紫苏叶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抗菌解热。
用途:风寒感冒,发热咳嗽。
来源:传统药茶方。

283.紫风茶
原料:紫苏叶5g、防风3g、川芎3g、陈皮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散热。
用途:外感发热咳嗽。
来源:传统药茶方。

284.紧陈茶
原料:紫苏叶5g、陈皮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散寒理气。
用途:受冷上气,咳逆欲呕。
来源:《补缺肘后方》。

285.紫参茶
原料:紫苏5g、人参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止咳益气。
用途:气虚外感咳逆短气。
来源:《圣济总录》。

286.紫苏安子茶
原料:紫苏5g、川芎2g、白芍3g、当归3g、人参3g、红茶5g、红糖1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紫苏、川芎、白芍、当归、人参至水沸后,冲泡红茶、红糖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和血安胎。
用途:孕妇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287.紫苏姜茶
原料:紫苏5g、干姜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肺止咳。
用途:慢性支气管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288.紫连茶
原料:紫苏叶5g、黄连1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可加适量冰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消痞。
用途:胃热呕吐;尿毒症剧吐;妊娠呕吐。
来源:传统药茶方。

289.紫苏解郁茶
原料:紫苏叶5g、紫苏梗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解表,疏肝行气。
用途:梅核气;小儿风寒外感伤食;外感有气滞症状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290.紫苏通利茶
原料:紫苏叶5g、蝉衣3g、益母草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活血,利水解毒。
用途:肾炎水肿、蛋白尿;肾病综合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291.紫苏香梗茶
原料:紫苏梗3g、藿香梗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也可将二梗用水250ml煮沸后冲泡。
功能:疏气化湿止泻。
用途:慢性腹泻;肺胃气滞之痞胀泻泄。
来源:传统药茶方。

292.升麻茶
原料:升麻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发表升阳,解毒透疹;抗菌。
用途:寒热头痛;口疱;斑疹不透;中气下陷之久泻久痢脱肛;妇女崩带子宫下坠。
来源:传统药茶方。

293.升麻葛根茶
原料:升麻5g、葛根3g、白芍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也可用升麻、葛根、白芍的煎煮液,冲泡甘草、绿茶饮用。
功能:疏表清热,升阳。
用途:外感风热发烧、头痛、肢体痛、疱疹发而不透。
来源:《阎氏小儿方论》。

294.升芩茶
原料:升麻5g、黄芩3g、葛根3g、牛蒡子3g、薄荷3g、绿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升麻、黄芩、葛根、牛蒡子至水沸后,冲泡薄荷、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热透疹。
用途:小儿痘痧疹不明;发热身痛咳嗽;乳蛾痄腮。
来源:传统药茶方。

295.清震茶
原料:升麻5g、苍术3g、荷叶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热消肿。
用途:雷头风,头面生疙瘩肿痛、憎寒壮热。
来源:《医方集解》。

296.升连茶
原料:升麻5g、黄连1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口舌生疮;口热臭。
来源:《千金方》。

297.升龙茶
原料:升麻5g、龙胆草3g、羌活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消肿。
用途:牙龈肿痛;牙黄口臭。
来源:《兰室秘藏》。

298.升麻止崩茶
原料:升麻5g、柴胡3g、川芎3g、荆芥穗2g、当归3g、花茶5g。
用法:用升麻、柴胡、川芎、荆芥穗、当归的煎煮液400ml,冲泡花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升阳止崩。
用途:阳气下陷崩漏不止。
来源:《墨宝斋集验方》。

299.升麻清疮茶
原料:升麻5g、黄芩3g、芍药3g、当归3g、甘草3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升麻、黄芩、芍药、当归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疏表热,消疮生肌。
用途:心有风热,泛生淫疮肿毒。
来源:传统药茶方。

300.升麻消痈茶
配料:升麻5g、连翘3g、大黄1g、生地3g、玄参3g、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升麻、连翘、大黄、生地、玄参至水沸后,冲泡花茶10分种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疏风清热,解毒消痈。
用途:斑疹;痈疽;发热。
来源:《圣济总录》。

301.升麻清肺茶
原料:升麻5g、桔梗3g、薏苡仁3g、黄芩3g、牡丹皮3g、花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升麻、桔梗、薏苡仁、黄芩、牡丹皮至水沸后,冲泡花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肺祛脓。
用途:肺痈吐脓血、作臭气;胸乳间皆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302.蔓荆子茶
原料:蔓荆子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用途:外感风热,头痛头昏、目赤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303.蔓荆防感茶
原料:蔓荆子5g、荆芥3g、白蒺藜3g、柴胡3g、防风3g、绿茶3g。
用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表邪。
用途:外感风寒,目肿出泪,涩胀羞明。
来源:《本草汇言》。

304.蔓荆芪芍茶
原料:蔓荆子5g、黄芪3g、白芍3g、人参1g、黄柏1g、绿茶5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清热益气。
用途:外感头痛、咳喘短气;劳疫饮食不节、内障眼病。
来源:《兰室秘藏》。

305.葛根茶
原料:葛根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升阳解肌,除烦止渴,透疹;解痉,降血糖。
用途:温病头项强痛、烦热消渴、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306.葛风茶
原料:葛根5g、防风3g、升麻3g、桔梗3g、前胡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或用葛根、防风、升麻、桔梗、前胡的煎煮液350ml,冲泡绿茶后饮用。
功能:升阳透疹。
用途:癍疹初发未透、身大热。
来源:《全幼心鉴》。

307.葛柴茶
原料:葛根5g、柴胡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和解,轻清开达。
用途:温病发热;腮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308.葛根苍耳茶
原料:葛根5g、苍耳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经气,祛风湿,升阳。
用途:风湿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309.葛升茶
原料:葛根5g、升麻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升散解毒。
用途:胃中郁热所致牙龈肿痛溃烂、口臭;头痛;三叉神经痛;鼻炎;鼻窦炎;麻疹;肝炎;降低转氨菌。
来源:传统药茶方。

310.葛香菖茶
原料:葛根5g、降香3g、石菖蒲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升清降浊,宣化痰瘀。
用途:心胸痹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311.葛丹茶
原料:葛根5g、丹参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化瘀生新,益胃生津。
用途:消渴症兼有血瘀者;高血庄;冠心病;黄疸;高胆红素症;糖尿病。

来源:传统药茶方。

312.葛龙茶
原料:葛根5g、地龙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葛根、地龙至水沸后,冲泡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活血通络,清热解痉。
用途:高血压头晕头痛、项强、肢体麻木;脑血管硬化;脑血栓形成;颈椎综合症;急性腰扭伤。
来源:传统药茶方。

313.葛芪茶
原料:葛根5g、黄芪3g、花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气举阳,升清活血。
用途:高血压气阴两虚;脑血管硬化之气阴两虚;中风后遗症气虚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314.牛蒡子茶
原料:牛蒡子10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抗菌,降血糖。
用途:风热咳嗽、咽喉肿痛;风疹作痒,癍疹未透;痈肿疮毒。
来源:传统药茶方。

315.牛荆茶
原料:牛蒡子5g、荆芥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散风热,解毒利咽。
用途:风热侵肺咳喘、咽膈不利。
来源:《本草衍义》。

316.牛萍茶
原料:牛蒡子5g、浮萍3g、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白糖。
功能:宣肺透疹。
用途:风热袭表,遍身皮肤瘾疹。
来源:《养生必用方》。

317.牛蚕茶
原料:牛蒡子5g、僵蚕3g、玄参3g、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牛蒡子、僵蚕、玄参的煎煮液300ml,冲泡薄荷、绿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可加适量冰糖。
功能:祛风解毒。
用途:风肿斑毒作痒。
来源:《方脉正宗》。

318.牛旋茶
原料:牛蒡子5g、旋复花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祛痰止痛。
用途:痰厥头痛。
来源:《圣惠方》。

319.牛苍茶
原料:牛蒡子5g、苍耳子3g、菊花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疏风明目。
用途:风热头痛连睛、昏涩不明。
来源:《方脉正宗》。

320.牛蒡消痛茶
原料:牛蒡子5g、羌活3g、生地3g、黄芪3g、豆鼓2g、花茶5g。
用法:用牛蒡子、羌活、生地、黄芪、豆鼓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热除湿止痛。
用途:风热成历节、肢节赤肿麻木,甚至攻肩背两膝。
来源:《本事方》。

321.牛蒡解肌茶
原料:牛蒡子5g、丹皮3g、石斛3g、元参3g、薄荷3g、绿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牛蒡子、丹皮、石斛、元参至水沸后,冲泡薄荷、绿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风解毒消痈。
用途:头面风热;颈项痰毒;风热牙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322.疏风茶
原料:柴苏叶2g、防风3g、荆芥1.5g、陈皮2g、香薷1g、绿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紫苏叶、防风、荆芥、陈皮、香薷至水沸后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疏风解表,祛湿化饮。
用途:内蓄湿饮、外感风寒,无汗头闷、憎寒、四肢无力。
来源:传统药茶方

323.清和茶
原料:菊花3g、桑叶3g、麦冬3g、竹菇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表清热。
用途:外感风邪、内蓄滞热,胸满烦急。
来源:传统药茶方。